PS2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PS2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一、乳腺癌PS2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郭广成,段馨,李林,王芳,张连平[1](2020)在《PS2,E-Cad癌变组织表达与中晚期乳腺癌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PS2,E-Cad癌变组织表达与中晚期乳腺癌治疗效果及预后的相关性探究。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86例,均为随访5年以上的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上述乳腺癌患者癌变组织的石蜡包埋切片中的PS2,ECad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PS2,E-Cad表达水平与影响乳腺癌治疗及预后因素(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86例乳腺癌患者的癌变组织中PS2、E-Cad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E-Cad与PS2的表达阳性率在SD与PD患者间存在差异,SD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P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2cm患者的E-Cad与PS2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肿瘤大小>2c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Ⅱ期患者的E-Cad与PS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期Ⅱ期患者的E-Cad与PS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Ⅲ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Cad与PS2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发生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ad、PS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进程密切相关,对E-Cad、PS2的表达进行检测可以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情况,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杜雨露[2](2020)在《MUC2和TFF1基因在猪流行性腹泻中的调控作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高传染性和死亡率的传染病,易导致规模化猪场的巨大经济损失。其病原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腹泻、呕吐和脱水等,猪的各个年龄段都易感,且日龄越小特别是哺乳仔猪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目前药物和疫苗尚不能完全治愈和预防PEDV。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与腹泻发生密切相关,黏蛋白2(Mucin2,MUC2)和三叶因子1(Trefoil factor 1,TFF1)是由胃肠道分泌的蛋白,参与形成肠黏液屏障,在胃肠黏膜保护和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可以在胃肠道上皮表面形成保护层,保护和润滑上皮表面,维持上皮的完整性,帮助细胞粘附,防止病原体、毒素和异物的入侵。基于MUC2和TFF1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分析了猪MUC2和TFF1基因表达水平对抵抗PEDV感染的调控作用,同时探究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对MUUC2和TFF1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观察发生猪流行性腹泻后仔猪肠道黏膜变化,同时在组织和细胞水平上检测了MUC2和TFF1基因的表达变化,并在细胞水平检测RNA干扰MUC2和TFF1对PEDV病毒复制的影响。石蜡切片结果显示,腹泻仔猪肠道绒毛受损、脱落,高度、密度都下降,固有层暴露;而正常仔猪肠道黏膜屏障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腹泻组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MUC2基因表达水平均极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TFF1基因在十二指肠中差异不显着,而在空肠和回肠中,腹泻组TFF1表达量极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此外,用PEDV(0.1 MOI)持续侵染IPEC-J2细胞,检测不同时间段MUC2和TFF1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MUC2基因在侵染24 h时表达水平呈现显着的上调(P<0.05);TFF1基因表达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侵染48 h呈现出极显着的上调表达(P<0.01)。最后本研究利用RNAi分别沉默MUC2和TFF1表达后,均发现PEDV病毒基因组M基因的表达量极显着升高(P<0.01)。这些结果表明MUC2和TFF1的高表达有利于仔猪抵抗PEDV侵染。2.通过重亚硫酸氢盐测序PCR(BSP)分别检测MUC2和TFF1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程度,分析MUC2和TF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mRNA的表达关系,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甲基化状态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UC2和TF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基因的表达水平呈现负相关,其中MUC2 mC-5位点和TFF1 mC-6位点的甲基化与mRNA的表达存在显着的负相关(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发现DNA甲基化能极显着降低MUC2和TFF1启动子活性(P<0.01)。3.通过对MUC2和TFF1启动子元件进行预测分析,发现MUC2 mC-5和TFF1 mC-6位点分别位于转录因子YY1和C/EBPα结合域内。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试验验证了转录因子YY1与MUC2基因启动子序列结合,转录因子C/EBPα与TFF1基因启动子序列结合。分别进行转录因子YY1和C/EBPα干扰后,MUC2和TFF1基因表达量均呈现显着的下降(P<0.05),由此推测MUC2 mC-5和TFF1 mC-6位点甲基化可能抑制了转录因子与启动子DNA的结合,进而抑制了MUUC2和TFF1基因的表达。综合以上结果,PEDV感染仔猪后肠道黏膜受损,黏液屏障被破坏,同时MUC2和TFF1基因较正常仔猪呈现出上调表达的趋势,并且MUC2 mC-5位点和TFF1 mC-6位点甲基化可能阻碍了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的结合,抑制了 MUC2和TFF1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提高了仔猪对PEDV的易感性。本研究从表观遗传学层面揭示了 DNA甲基化对仔猪抵抗PEDV感染的分子调控机制,为以后从肠道黏膜屏障角度研究PEDV的致病机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熊静琳[3](2019)在《基于药效学相互作用的青娥方配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传统补肾方剂青娥方为研究对象,围绕青娥方的雌激素样作用开展青娥方与各组方药味配伍前后的药效学比较研究,从体内、体外药效学相互作用角度探讨青娥方的配伍规律。方法:1.采用去势大鼠模型比较靑娥方及其各单味药的雌激素样作用。运用ELISA试剂盒检测青娥方及其拆方对去势大鼠血清激素水平、血脂、神经递质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探究对去势大鼠靶器官形态学及其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对去势大鼠子宫中雌激素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2.采用MCF-7细胞增殖实验,稳定转染ERα-ERE、ERβ-ERE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EK293细胞荧光表达实验研究青娥方及其配伍组合物的雌激素样作用。CCK-8法检测靑娥方及其配伍组合物对MCF-7细胞活力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比较靑娥方及其配伍组合物对ER受体亚型的选择性;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对MCF-7细胞中雌激素通路相关蛋白雌激素受体ERα、ERβ和雌激素膜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GPR30)表达的影响;实时定量荧光PCR法检测对雌激素受体ER相关基因ERα、ERβ和PS2的表达。结果:1.靑娥方及其各单味药的雌激素样作用比较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青娥方全方组及君药杜仲组、臣药补骨脂组均能对抗去势(OVX)造成的子宫指数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青娥方、杜仲、补骨脂组均能降低OVX大鼠的促黄体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升高雌二醇E2水平,且青娥方和补骨脂能将雌二醇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去势大鼠模型组较假手术组体重显着升高,而青娥丸组、补骨脂组能降低去势大鼠体重增长过快的趋势,提示青娥丸、补骨脂能拮抗去势导致的大鼠体重增加;青娥方、补骨脂组可以显着降低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HO的含量,各组可显着性降低甘油三酯TG的含量,只有青娥方、补骨脂组能显着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并恢复至正常组水平,青娥方、杜仲、补骨脂、大蒜组能显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提示青娥方及其拆方配伍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OVX大鼠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的脂代谢紊乱的情况,但尤以青娥方、补骨脂的效果为佳;青娥方、大蒜组可以显着升高OVX大鼠血清中芳香化酶水平;青娥方能显着升高OVX大鼠的血清SOD含量,降低MDA含量;青娥方及其单味药均能显着降低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含量,除杜仲外各组均能显着性降低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尤以全方的趋势最优;HE染色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青娥方、杜仲、补骨脂能拮抗OVX引起的子宫萎缩;青娥丸、杜仲、补骨脂均能对去势引起的肝脏脂肪空泡有改善作用;免疫组化法发现青娥方、杜仲、补骨脂组能明显提高OVX大鼠子宫ERs的表达,且青娥方可将ERs提高至与假手术组相当的水平;WB法检测发现青娥方能明显上调OVX大鼠子宫ERα和ERβ的蛋白表达,在ERα的表达中,EC有上调的趋势,但是无统计学意义,但仍能恢复至空白组水平;同时E2、QEF、EC能明显上调子宫ERβ的受体表达,PF具有上调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但能恢复至与空白组相当;另外发现补骨脂组实验动物的食物摄取率与正常组相比显着下降,青娥方未观察到类似副作用。2.青娥方及其配伍组合物的雌激素样作用体外实验研究表明:(1)将青娥方拆方后,各单味药除大蒜外,杜仲、补骨脂、核桃仁都能直接作用MCF-7细胞使之增值,但以补骨脂的活性最强,在1 mg生药/ml、0.5 mg生药/ml、0.1 mg生药/ml浓度均能促进MCF-7细胞增殖,杜仲活性次之,在1 mg生药/ml、0.5 mg生药/ml浓度时能促进MCF-7细胞增殖;核桃仁活性最弱,仅在1 mg生药/ml浓度时能促进MCF-7细胞增殖。将各单味药两两配伍后发现,补骨脂+杜仲组作用最强,它们分别配伍核桃仁、大蒜后,配伍核桃仁组的增殖率大于配伍大蒜组,也符合它们佐使的地位;但仍以四味药配伍组合而成的青娥丸提取物的促MCF-7细胞增殖作用最强,其在1mg生药/ml、0.5mg生药/ml、0.1mg生药/ml、0.05mg生药/ml浓度均能促进MCF-7细胞增殖;(2)青娥方在0.05~1 mg生药/m L、补骨脂在0.01~1mg生药/m L、杜仲在1mg生药/m L能明显促进转染ERα-ERE报告基因的HEK293细胞荧光素酶表达;青娥方在0.1~1 mg生药/m L、补骨脂在0.01~1m生药g/m L、杜仲在1 mg生药/m L能明显促进转染ERβ-ERE报告基因的HEK293细胞荧光素酶表达;大蒜、核桃仁对于转染ERα-ERE、ERβ-ERE报告基因的HEK293细胞荧光素酶表达没有显着性作用;结果提示,青娥方、补骨脂、杜仲的雌激素样作用通过雌激素受体通路并通过与ERE结合位点结合发挥作用;(3)在分子和基因水平发现,在0.1、0.5 mg生药/ml时,青娥方能显着上调MCF-7细胞ERα、ERβ,PS2的蛋白以及基因水平的表达;杜仲在0.5 mg生药/ml时,上调PS2蛋白和基因的表达;而补骨脂在0.5 mg/ml时上调ERα的蛋白表达;君、臣药在0.1 mg/ml对于各蛋白均没有显着性上调;此外杜仲还能上调雌激素膜受体GPR30的表达;青娥方、杜仲、补骨脂均可上调ERα、ERβ、PS2基因的表达,但青娥方的作用大于单味药,在较低浓度时即可发挥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较低浓度时青娥方仍然具有较好的活性。结论:1.体内药效学结果表明青娥方及其君药杜仲、臣药补骨脂能够上调去势大鼠子宫系数和血清激素水平,具有雌激素样作用;青娥方及其拆方配伍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OVX大鼠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的脂代谢紊乱和神经递质紊乱,增强其血清抗氧化能力;同时青娥方还能对抗去势导致的大鼠体重增加;HE染色结果标明,青娥方、杜仲、补骨脂可以拮抗OVX大鼠的子宫萎缩,改善OVX大鼠肝脏脂肪空泡现象,并对肾上腺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免疫组化和WB分析结果表明青娥方、杜仲、补骨脂均能上调OVX大鼠子宫ERs受体水平。综上所述,青娥方中杜仲、补骨脂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符合其君药、臣药地位;而青娥方的雌激素样作用最强,是四味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的结果;且青娥方能拮抗补骨脂单独给药造成的实验动物食欲减退,从体内药效学角度解释了青娥方配伍增效的作用机制。2.体外实验结果表明,青娥方及君药杜仲,臣药补骨脂均具有促MCF-7细胞增殖作用,当君、臣药配伍使用时,显示两药具有协同作用,但仍以配伍后的青娥丸促增殖作用最强;青娥方、杜仲、补骨脂主要通过雌激素受体通路发挥作用,而青娥方在较低浓度仍然具有较好的药效,从体外实验角度说明青娥方配伍的精当和科学性。

陈灵,陆冬晨,鲁凯[4](2019)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TOPOⅡα、P53、PS2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拓扑异构酶-α(TOPOⅡα)、肿瘤抑制蛋白P53(P53)、雌激素调节蛋白(PS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操作,研究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OPOⅡα、P53、PS2表达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乳腺癌患者治疗前P53、PS2、TOPOⅡα阳性表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P53、PS2、TOPOⅡα阳性表达例数明显减少,且较对照组患者更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乳腺癌病情均有所改善,研究组客观缓解率和病情控制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使乳腺癌患者P53、PS2和TOPOⅡα阳性表达例数明显减少,对于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燕,吴克瑾,姜峰,杨英,倪国英,丁罡[5](2017)在《Luminal型乳腺癌中TBX3表达及其与P53、PS2表达的相关性》文中提出目的研究TBX3在Luminal型乳腺癌中表达的情况及其与P53、PS2表达的相关性,探讨TBX3表达在Luminal型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Luminal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TBX3的表达,并分析TBX3的表达与乳腺癌相关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1)TBX3在luminal型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2.19%;(2)TBX3表达与luminal型乳腺癌的年龄及有无绝经无关(P>0.05),与乳腺癌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有关(P<0.05);(3)TBX3在luminal型乳腺癌中的表达与P53表达呈正相关关系(γ=0.36283,P<0.05),与PS2表达无明显相关性(γ=-0.1761,P>0.05)。结论 TBX3与luminal型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过程有关,且与P53表达呈正相关关系。

董朝,贺家勇,杨乐,马斌林[6](201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S2的表达及其与ER、PR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雌激素调节蛋白(PS2)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2009年经病理确诊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S2、ER、PR表达,分析PS2与ER、PR表达及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 PS2、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14%(26/70)、40.00%(28/70)、42.86%(30/70)。PS2在ER阳性和阴性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71%(17/28)和21.43%(9/4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2在PR阳性和阴性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20/30)和15.00%(6/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月经状态与PS2蛋白表达无明显关系(P>0.05),PS2表达与ER呈正相关(γs=0.35,P=0.014),PS2表达与PR呈正相关(γs=0.475,P=0.000),PS2表达与患者组织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PS2表达与ER、PR及淋巴结转移状况与组织分级临床因素有关。ER、PR、PS2综合检测对判定乳腺内分泌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郭茂华,任雪松[7](201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BCSG1、C-erbB-2、ER及PS2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乳腺癌特异基因1(BCSG1)、C-erbB-2、雌激素受体(ER)及其诱导蛋白(PS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石蜡标本进行BCSG1、C-erbB-2、ER、PS2检测。结果 BCSG1、C-erbB-2、ER、PS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29%、65.85%、73.17%、59.76%。BCSG1、C-erbB-2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是否转移、pTNM分期显着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ER阳性表达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显着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pTNM分期无关(P>0.05)。PS2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及TNM分期无关(P>0.05)。BCSG1阳性表达与C-erBb-2、ER、PS2均无关(P>0.05)。C-erBb-2阳性表达与ER、PS2呈负相关(P<0.05)。ER阳性表达与PS2呈正相关(P<0.05)。结论 BCSG-1、C-erbB-2、ER及其诱导蛋白PS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恶性程度判断、治疗方式选择及预后判断。

唐聃[8](2013)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4例乳腺癌患者与30例正常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析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9.15%±2.2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29%±±1.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pTNM分期和病理免疫组化中的HER2. PS2. nm23表达相关(P<0.0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年龄、病理类型和病理免疫组化中的ER、PR.P53.Ki-67表达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在乳腺癌的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中发挥着一定作用;其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肿瘤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可作为评估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一种潜在标记物,对患者预后及治疗效果的评估起到一定作用。

马延祥[9](2013)在《COX2、PS2、P53在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延边地区女性乳腺癌组织中免疫组化指标COX2、PS2、P53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指标状况,为早期预防和诊治乳腺癌提供新思路。方法对19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OX2、P53、PS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81%、45.31%、38.58%。COX2、P53的表达与有关报道差异显着(P<0.01)。COX2与PS2、ER和PR,PS2与年龄、肿瘤大小、ER和PR,P53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分别呈显着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病理分期呈显着正相关(P<0.01),与组织学类型关系密切(P<0.05)。结论本组病例COX2、PS2、P53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指标状况,既与有关报道相符,又具自己独立的特点。联合检测和关注这些指标,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顾军,于泽平[10](2012)在《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有部分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无效。部分患者起初对内分泌治疗药物有效,随着疗程的延长疗效下降等。文中就内分泌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应用、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和内分泌治疗耐药逆转等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二、乳腺癌PS2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腺癌PS2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PS2,E-Cad癌变组织表达与中晚期乳腺癌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实验方法
        1.2.2 结果判定
        1.2.3 疗效判定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2)MUC2和TFF1基因在猪流行性腹泻中的调控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猪流行性腹泻
        1.1.1 病原PEDV
        1.1.2 PED临床症状和发病机理
    1.2 黏蛋白2 (Mucin 2)
        1.2.1 黏蛋白家族
        1.2.1.1 膜结合型黏蛋白
        1.2.1.2 分泌型黏蛋白
        1.2.2 黏蛋白2 (MUC2)
        1.2.2.1 MUC2的合成
        1.2.2.2 MUC2的生理功能
        1.2.2.3 MUC2与癌症
        1.2.2.4 MUC2与肠道感染
    1.3 三叶因1(Trefoil factor 1)
        1.3.1 三叶因子家族
        1.3.2 三叶因子结构特性
        1.3.3 TFFs功能
        1.3.3.1 黏膜防御
        1.3.3.2 修复黏膜损伤
        1.3.4 TFF1和癌症
        1.3.4.1 TFF1与胃癌
        1.3.4.2 TFF1与乳腺癌
        1.3.4.3 TFF1与前列腺癌
        1.3.4.4 TFF1与结肠癌
    1.4 DNA甲基化
        1.4.1 DNA甲基化
        1.4.2 CpG岛
        1.4.3 DNA甲基化与疾病研究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
第2章 MUC2和TFF1基因对抵抗PEDV感染的调控作用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1.1 试验动物
        2.1.1.2 主要实验试剂
        2.1.1.3 主要实验仪器
        2.1.2 试验方法
        2.1.2.1 腹泻仔猪PEDV病原学鉴定
        2.1.2.2 小肠组织HE染色鉴定
        2.1.2.3 引物设计
        2.1.2.4 MUC2和TFF1基因在组织和细胞感染中的表达差异
        2.1.2.5 MUC2和TFF1基因干扰细胞系的构建及PEDVM基因表达检测
        2.1.2.6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鉴定
        2.2.2 小肠组织HE染色结果分析
        2.2.3 MUC2和TFF1基因在组织和细胞感染中的表达差异分析
        2.2.4 MUC2和TFF1基因干扰细胞系构建以及对PEDV病毒复制的影响
    2.3 讨论
第3章 MUC2和TFF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对其表达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1.1 试验样本
        3.1.1.2 主要实验试剂
        3.1.1.3 主要实验仪器
        3.1.2 试验方法
        3.1.2.1 组织DNA提取
        3.1.2.2 基因组DNA亚硫酸氢盐处理
        3.1.2.3 CpG岛PCR扩增及纯化
        3.1.2.4 连接转化
        3.1.2.5 阳性单克隆挑选及BSP测序
        3.1.2.6 构建启动子重组质粒和M.SssI甲基化酶处理
        3.1.2.7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CpG岛PCR扩增
        3.2.2 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分析
        3.2.3 DNA甲基化对MUC2和TFF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3.2.4 MUC2和TF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和mRNA表达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MUC2和TFF1基因启动子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样本
        4.1.2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分析
        4.1.3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试验
        4.1.4 转录因子YY1和C/EBPα干扰细胞系构建及MUC2和TFF1基因表达检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
        4.2.2 ChIP鉴定分析
        4.2.3 转录因子YY1和C/EBPα干扰细胞系构建及MUC2和TFF1基因表达变化
    4.3 讨论
全文结论
创新点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基于药效学相互作用的青娥方配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语缩略词语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青娥丸及其拆方的雌激素样作用体内药效比较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品和试剂
        1.3 实验药物的配制
    2.实验方法
        2.1 去卵巢大鼠模型的建立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取材方法
        2.4 血清指标测定
        2.5 Western blot方法
        2.5.1 总蛋白提取
        2.5.2 BCA法检测蛋白含量
        2.5.3 实验溶液的配制
        2.5.4 SDS-PAGE电泳
        2.5.5 转膜
        2.5.6 封闭
        2.5.7 抗体孵育
        2.5.8 显影
        2.6 子宫、肝脏、肾上腺形态学检查
        2.7 子宫E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定量分析
        2.8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对血清中各激素的影响
        3.2 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3.3 对芳香化酶及神经递质类的影响
        3.4 对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
        3.5 青娥方及其拆方配伍对去势大鼠子宫、肾上腺、肝脏形态学的影响
        3.6 免疫组化法研究青娥方及其拆方配伍对去势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3.7 WB法检测大鼠子宫ERα、β蛋白表达
    4.讨论与分析
第二章 青娥方及其配伍组合物的雌激素样作用体外研究
    第一节 青娥方及配伍组合物对MCF-7细胞的增殖作用
        1.实验材料
        1.1 化学品和试剂
        1.2 主要仪器设备
        2.方法
        2.1 对MCF-7细胞增殖作用
        2.1.1 细胞培养
        2.1.2 CCK-8细胞增殖试验
        3.结果
    第二节 青娥方及配伍组合物对稳定转染ERE报告基因的HEK293 细胞荧光素酶表达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材料
        2.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筛选具有稳定转染目的基因的细胞系
        2.3 ERE报告基因荧光素酶表达检测
        3.结果
    第三节 Western Blot检测青娥方及其拆方对MCF-7细胞中ERα、ERβ、PS2表达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材料
        2.方法
        2.1 细胞药物处理
        2.2 总蛋白提取
        2.3 总蛋白含量测定
        2.4 Western-blot
        3.结果
    第四节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检测青娥方及其拆方对MCF-7细胞中ERα、ERβ和PS2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材料
        2.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MCF-7 细胞总RNA的提取
        2.3 检测总RNA纯度测定
        2.4 去基因组
        2.5 逆转录
        2.6 Real-Time Two Step PCR反应
        2.6.1 引物序列
        2.6.2 反应液的配制
        2.6.3 Real-Time Two Step PCR反应
        3.统计学分析
        4.结果
        5.讨论
第三章 杜仲对于MCF-7细胞中GPR30信号通路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细胞株
        1.2 药物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药物配制与储存
        2.3 细胞的加药培养
        2.4 呈色与比色
        2.5 western blot检测杜仲对GPR30 蛋白的表达情况
        2.5.1 总蛋白提取
        2.5.2 总蛋白含量测定
        2.5.3 Western Blot
    3.结果
结论
致谢
References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药复方配伍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4)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TOPOⅡα、P53、PS2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研究组
        1.2.2 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种因子表达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5)Luminal型乳腺癌中TBX3表达及其与P53、PS2表达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主要试剂
    1.3 实验方法
    1.4 阳性结果判断
    1.5 乳腺癌分子分型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Luminal型乳腺癌中TBX3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2.2 Luminal型乳腺癌组织中TBX3表达与P53、PS2、Her-2、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TBX3与luminal型乳腺癌
    3.2 TBX3与P53
    3.3 TBX3与PS2

(6)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S2的表达及其与ER、PR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BCSG1、C-erbB-2、ER及PS2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检测试剂、方法
    1.3 结果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BCSG1、C-erb B-2、ER、PS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2 BCSG1、C-erb B-2、ER、PS2表达的相关性
3 讨论

(8)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调节性T细胞在乳腺癌患者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COX2、PS2、P53在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试剂与检测方法
    1.3 结果判断标准
    1.4 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2.2
    2.3
    2.4 COX2、PS2、P53三者表达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年龄在乳腺癌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3.2 淋巴结转移特点
    3.3 COX2的表达特点
    3.4 PS2表达的特点
    3.5 P53表达的特点
    3.6 COX2、PS2、P53三者联合检测的意义

(10)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与内分泌治疗疗效相关的因素
    1.1 ER、孕激素受体 (progesterone receptor, PR)
    1.2 乳腺癌相关蛋白PS2阳性与内分泌治疗的效果及预后
    1.3 生长因子受体
    1.4 脂肪酸合成酶 (fatty acid synthase, FAS)
2 AI及其他内分泌治疗药物的应用
3 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
    3.1 基因多态性对内分泌耐药的影响
    3.2 生长因子及信号通路与内分泌治疗耐药
4 逆转耐药的方法
    4.1 不同抗雌激素药物之间的交替使用
    4.2 阻断引起乳腺癌异常活化的信号通路
    4.3 联合使用不同治疗手段

四、乳腺癌PS2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PS2,E-Cad癌变组织表达与中晚期乳腺癌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郭广成,段馨,李林,王芳,张连平.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03)
  • [2]MUC2和TFF1基因在猪流行性腹泻中的调控作用分析[D]. 杜雨露. 扬州大学, 2020
  • [3]基于药效学相互作用的青娥方配伍机制研究[D]. 熊静琳.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4]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TOPOⅡα、P53、PS2表达的影响[J]. 陈灵,陆冬晨,鲁凯.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04)
  • [5]Luminal型乳腺癌中TBX3表达及其与P53、PS2表达的相关性[J]. 黄燕,吴克瑾,姜峰,杨英,倪国英,丁罡. 实用癌症杂志, 2017(03)
  • [6]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S2的表达及其与ER、PR的关系研究[J]. 董朝,贺家勇,杨乐,马斌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5(03)
  • [7]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BCSG1、C-erbB-2、ER及PS2的表达及意义[J]. 郭茂华,任雪松. 医药论坛杂志, 2013(09)
  • [8]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研究[D]. 唐聃. 遵义医学院, 2013(S1)
  • [9]COX2、PS2、P53在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J]. 马延祥.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04)
  • [10]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J]. 顾军,于泽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2(01)

标签:;  ;  ;  ;  ;  

PS2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