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例不同病程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

171例不同病程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

一、171例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不同病程的健康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范昕昕[1](2021)在《非老年抑郁症自杀风险的脑影像学改变及与肌肉强度的关联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非老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与肌少症的相关性研究[目的]肌少症是一种骨骼肌疾病。近来有研究发现肌肉健康与自杀相关,但目前还缺乏在抑郁症患者中进行自杀风险与肌少症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非老年抑郁症住院患者中自杀风险与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本横断面研究收集了 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患者,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V)重性抑郁发作诊断标准,并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24-item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24)评分大于20分的首发未治疗的抑郁症住院患者,年龄范围为20-59岁。入院后第一天检测早晨空腹血清皮质醇水平,采用护士用自杀风险评估量表(Nurses’ Global Assessment of Suicide Risk,NGASR)、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anxiety,HAMA)和 SARC-F 量表分别评估抑郁严重程度、焦虑严重程度及肌少症筛查。再根据NGASR评分分为低、中、高、极高自杀风险组。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自杀风险与肌少症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总共纳入192名抑郁症患者(122名女性,70名男性,平均年龄39.3±11.7岁),其中24名(12.5%)患者诊断为肌少症。自杀风险组组间性别、HAMD评分、和肌少症检出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有序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年龄、HAMD评分后,肌少症与更严重的自杀风险有关(OR=2.39,95%CI 1.02-5.58,P=0.044)。[结论]肌少症显着增加非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在非老年抑郁症患者中早期识别肌少症并进行干预可能有助于降低非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第二部分 非老年抑郁症自杀风险的脑灰质体积改变及与肌肉强度的关联研究[目的]既往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存在自杀相关的脑灰质体积改变,本研究第一部分显示肌肉健康与自杀有关。因此,本研究第二部分旨在探讨首发未治疗的不同自杀风险的非老年抑郁症患者在肌肉强度指数和脑灰质体积(grey matter volume,GMV)方面是否存在的差异,以及肌肉强度指数是否介导了脑灰质体积改变与自杀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横断面研究收集了 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期间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患者,符合DSM-V重性抑郁发作诊断标准,HAMD-24评分大于20分,并且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中文版短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short form,IPAQ-SF)评为中等活动水平的首发未治疗的抑郁症住院患者,年龄范围为18-59岁。入院后第一天采用NGASR、HAMD-24、HAMA分别评估自杀风险、抑郁严重程度和焦虑严重程度;再根据NGASR评分分为低自杀风险组(<6分)和中高自杀风险组(≥6分)。测量握力和四肢伸屈肌肌肉强度,使用体重标准化得到握力指数(handgripstrength index,HGi)和四肢肌力指数(appendicular muscle strength index,AMSi),并采集 3D 结构磁共振成像数据,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分析磁共振结构数据,将有差异的脑区体素值与肌肉强度指数(即上述握力指数和四肢肌力指数)及自杀风险进行偏相关分析,再进行中介效应分析探讨肌肉强度指数是否介导了脑灰质体积改变与自杀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总共纳入92例非老年抑郁症患者,低自杀风险组40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29.4±10.2岁),中高自杀风险组52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27.4±9.1岁)。两组间性别、年龄、教育年限、病程、体重、BMI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与低自杀风险组相比,中高自杀风险组握力指数和四肢肌力指数显着降低,HAMD总分显着增高,右侧额上回的灰质体积显着减小(P<0.05,FWE校正)。偏相关分析发现全部患者中,自杀风险评分与右侧额上回灰质体积呈显着负相关(r=-0.477,P<0.001),握力指数和四肢肌力指数与右侧额上回灰质体积均显着正相关(r=0.317,P=0.015;r=0.260,P=0.049);握力指数和四肢肌力指数与自杀风险评分均显着负相关(r=-0.481,P<0.001;r=-0.539,P<0.001);进一步行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握力指数和四肢肌肉强度指数分别部分介导了右侧额上回灰质体积与自杀风险的相关性,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6.6%和 25.8%。[结论]首发未治疗的非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高自杀风险可能与右侧额上回灰质体积减小有关,肌肉强度指数可能部分介导了右侧额上回灰质体积与自杀风险的相关性,提示肌肉强度指数可能参与了脑结构重塑所致自杀风险增高的神经机制,提高肌肉强度指数或可改善脑结构重塑和降低自杀风险。第三部分 非老年抑郁症自杀风险的脑白质完整性改变及与肌肉强度的关联研究[目的]本研究第一部分显示肌肉健康与自杀有关,第二部分研究证实了抑郁症患者肌肉强度指数与自杀相关的脑灰质体积改变有关。本研究第三部分旨在探讨首发未治疗的不同自杀风险的非老年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肌肉强度指数和白质微结构的差异,以及肌肉强度指数与白质微结构和自杀风险间的关系。[方法]本横断面研究收集了 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期间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患者,符合DSM-V重性抑郁发作诊断标准,HAMD-24评分大于20分,并且IPAQ-SF问卷评为中等活动水平的首发未治疗的抑郁症住院患者,年龄范围为18-59岁。采用NGASR、HAMD-24、HAMA分别评估自杀风险、抑郁严重程度、焦虑严重程度;再根据NGASR评分分为低自杀风险组(<6分)和中高自杀风险组(≥6分)。测量握力和四肢伸屈肌肌肉强度,使用体重标准化得到握力指数(handgrip strength index,HGi)和四肢肌力指数(appendicular muscle strength index,AMSi),并采集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数据。使用FMRIB software library(FSL)软件采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学分析(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比较组间DTI各参数的差异。调节效应分析探讨肌肉强度指数对白质微结构完整性与自杀风险关系的影响。[结果]本研究总共纳入82例性别、年龄和活动量匹配的非老年MDD患者,其中低自杀风险组40例(男性10例),中高自杀风险组42例(男性10例)。两组间性别、年龄、教育年限、体重、BMI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与低自杀风险组相比,中高自杀风险组HAMD总分显着升高、握力指数和四肢肌力指数显着下降。组间TBSS结果经FWE校正后,中高自杀风险组较低自杀风险组FA值显着升高的脑区为左上纵束和左侧胼胝体辐射线额部。偏相关分析发现,全部MDD患者中自杀风险评分分别与左上纵束的FA值呈正相关(r=0.402,P=0.002)、与RD值呈负相关(r=-0.351,P=0.006),与左侧胼胝体辐射线额部的FA值呈正相关(r=0.331,P=0.011)、与RD值呈负相关(r=-0.257,P=0.049),握力指数与左上纵束的FA值呈负相关(r=-0.259,P=0.048);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握力指数在自杀风险与左上纵束的RD值之间存在显着调节作用。[结论]首发未治疗的非老年抑郁症患者不同自杀风险的脑白质微结构存在差异,握力指数在左上纵束结构异常与自杀风险间的关系中存在调节作用。这提示,握力指数可能参与了脑白质完整性异常所致自杀风险增高的神经机制,增强肌肉强度或可通过改善左上纵束结构异常,从而降低自杀风险。

计艾岑[2](2021)在《SLC6A4基因甲基化与精神健康个体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云南汉族男性SLC6A4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水平与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及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人群的相关性,揭示不同精神状态个体的暴力攻击行为遗传基础,为预防和控制暴力攻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共收集61名男性因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或抢劫罪入狱的精神健康暴力攻击服刑犯(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56名男性伴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及60名男性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2.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及健康对照组采用Buss&Perry攻击量表及Barratt冲动量表评估其攻击性及冲动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采用中国疾控中心设立的“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中重性精神疾病肇事肇祸危险度及总体危险度评估表进行攻击行为判定;3.采集外周血液4ml,储存于EDTA抗凝管中,-80℃保存,QIAamp DNABlood Mini Kit提取DNA,EZ DNAMethylation-Gold Kit亚硫酸氢盐处理样品,文库的片段长度分布经Agilent 2100 Bioanalyzer验证,使用Illumina Hiseq平台对SLC6A4基因启动子区目标片段及其包含的17个CpG位点进行DNA甲基化状态检测,运用SPSS 2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以及健康对照组三组总体比较:(1)平均年龄分别为40.30± 12.35岁、44.00±11.65岁及39.15±10.25岁,样本年龄无显着性差异(P=0.062);(2)SLC6A4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在三组的总体比较中有显着性差异(Welch F=0.018<0.05);(3)SLC6A4基因启动子靶片段包含17个CpG位点,其中有10个CpG位点在总体比较中有显着性差异(P<0.05):CpG3、Cp G4、CpG6、CpG7、CpG8、CpG9、CpG10、CpG12、CpG14、CpG15,经 Bonferroni 校正,CpG4、CpG8、CpG10、CpG12、CpG14 位点仍具有显着性,CpG3、CpG6、CpG7、CpG9、CpG15位点显着性消失;(4)在不同环境因素的SLC6A4基因启动子区目标片段DNA甲基化水平总体比较中高文化程度/低文化程度/未婚/吸烟四个环境因素中三组研究对象分别存在显着性差异。2、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与健康对照组的两两比较:(1)SLC6A4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在两组间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24);(2)在SLC6A4基因启动子区三组间总体比较有差异的10个CpG位点中有6个位点差异仍具有显着性:CpG3、CpG4、CpG8、CpG12、CpG14、CpG15,甲基化水平表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剩余4个CpG位点:CpG6、CpG7、CpG9、CpG10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Bonferroni校正,上述位点显着性全部消失。(3)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中,未婚和已婚(χ2=6.658,P=0.010)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中未婚群体发生暴力攻击行为的风险高于已婚群体(OR=0.283,95%CI:0.111-0.721)。(4)在不同环境因素下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发现,在吸烟群体中两组研究对象的SLC6A4基因目标片段甲基化水平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且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甲基化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在高文化程度、低文化程度及未婚群体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和健康对照组的两两比较:(1)SLC6A4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在两组间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SLC6A4基因目标片段三组间总体比较有差异的10个CpG位点两组比较后位点甲基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Buss&Perry攻击量表总分值及其余四个分量表暴力攻击组得分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Barratt冲动量表除认知冲动性分值在暴力攻击组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外,总量表及其余两个分量表分值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都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4)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中,高文化程度和低文化程度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8,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低文化程度的群体发生暴力攻击行为的风险高于高文化程度的群体(OR=0.095,95%CI:0.027-0.341)。(5)不同危险因素群体中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与健康对照组的SLC6A4基因目标片段甲基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的两两比较:(1)SLC6A4基因启动子区目标片段DNA甲基化水平在两组的比较中有显着性差异(P=0.018);(2)在SLC6A4基因目标片段三组间总体比较有差异的10个CpG位点中有3个位点仍具有有显着性差异:CpG4、CpG10、CpG14,甲基化水平表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高于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剩余7个CpG位点:CpG3、CpG6、CpG7、CpG8、CpG9、CpG12、CpG15 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Bonferroni校正,上述位点显着性全部消失。(3)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与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的比较中,不同文化程度(χ2=6.523,P=0.011)以及不同吸烟状况(χ2=10.177,P<0.001)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中低文化程度群体发生暴力攻击行为的风险更高(OR=0.209,95%CI:0.061-0.714),吸烟群体发生攻击行为的风险是未吸烟群体的4.187倍(OR=4.187,95%CI:1.677-10.453)。(4)在不同环境因素下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的比较发现,在低文化程度(P=0.024)、未婚(P=0.028)、吸烟(P=0.014)群体中SLC6A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差异均具有显着性,且表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组高于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而在高文化程度群体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5)。[结论]1.SLC6A4基因甲基化状态与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行为不存在显着相关性,对云南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可能存在影响,研究提示SLC6A4基因启动子目标片段及CpG3、CpG4、CpG8、CpG12、CpG14、CpG15位点的高甲基化状态可能具有更高的攻击性。2.精神分裂症暴力攻击与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可能存在不同的表观遗传基础,SLC6A4基因启动子目标片段及CpG4、CpG10、CpG14位点的甲基化状态在男性精神健康个体暴力攻击组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间存在显着性差异。

张艳[3](2021)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攻击性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郑财济[4](2020)在《精神分裂症及抗精神病药治疗对患者血栓形成相关指标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测定血栓形成的相关指标:血栓前体蛋白(Tp P)、P选择素(s P)、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一氧化氮(NO),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未用药组治疗前后、病程≥5年组以及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阐明精神分裂症疾病进程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血栓形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深圳市康宁医院门诊或病区住院的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首发病例组,选取精神分裂症病程≥5年同期在院治疗作为慢性病例组。同时以首发病例组年龄、性别作为匹配,从深圳市康宁医院职工中筛选出无精神疾病且直系血亲中无精神病史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在入组后的第二日凌晨进行空腹静脉血的采集,由检验科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凝血四项、血糖及血脂等指标,另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入组对象的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D-二聚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一氧化氮等指标。首发病例组入院后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逐渐增至有效剂量。治疗4周后也进行相关指标测定。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所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病例组与健康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病例组治疗前、后各参数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间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间比较以双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采用例数所占百分比表示。结果1、首发病例组血浆Tp P、s P、NO、PAI-1和PAI-1/t-PA比值中位数(15.61、2.78、89.35、28.61和3.12)高于健康对照组(5.59、1.18、50.70、15.69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病例组血浆t-PA和v WF中位数(9.59和383.18)低于健康对照组中位数(10.20和403.33),无统计学差异(p>0.05)。2、病例治疗后组血浆Tp P、s P、NO、t-PA和v WF中位数(10.54、1.87、68.16、5.83和291.08)低于首发病例组(15.61、2.78、89.35、9.59和38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治疗后组血浆PAI-1和D-二聚体中位数(21.99和300.00)低于首发病例组中位数(28.61和340.00),病例治疗后组血浆PAI-1/t-PA比值中位数(3.47)高于首发病例组中位数(3.12),无统计学差异(p>0.05)。3、慢性病例组Tp P、s P、D-D、NO和PAI-1中位数(13.13、2.53、270、83.16和25.78)低于首发病例组(15.61、2.78、340、89.35和28.61);慢性病例组t-PA和v WF中位数(12.34和471.45)高于首发病例组(9.59和383.18),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病例组PAI-1/t-PA比值中位数(2.32)低于首发病例组比值(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慢性病例组Tp P、NO和PAI-1中位数(13.13、83.16和25.78)高于病例治疗后组(10.54、68.16和21.99);慢性病例组血浆D-D中位数(270)低于病例治疗后组(300),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病例组s P、t-PA和v WF中位数(2.53、12.34和471.45)高于病例治疗后组(1.87、5.83和291.08);慢性病例组血浆PAI-1/t-PA比值中位数(2.32)低于病例治疗后组(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与健康组相比,精神分裂症首发未经治疗组血浆Tp P、s P、NO、PAI-1和PAI-1/t-PA含量升高,提示疾病本身会导致血栓形成相关指标的变化。2、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短期治疗后,血浆Tp P、s P、NO、t-PA和v WF降低,提示短期抗精神病药治疗会影响血栓形成相关指标。3、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治疗后血浆s P、t-PA和v WF高于病例组治疗后,提示疾病病程和药物治疗都会影响血栓形成相关指标水平。

黄兴兵[5](2020)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犬尿氨酸代谢物及脑灰质体积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认知功能损害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SCZ)患者的核心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预后,目前认知功能损害的病理机制未明。我们通过研究探讨SCZ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其可能的相关因素,为探讨SCZ认知损害的病理机制以及如何早期有效防治提供依据。目的:(1)探讨SCZ认知功能水平,以及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2)探讨SCZ认知功能与血浆犬尿氨酸水平的相关性;(3)探讨SCZ认知功能与脑灰质体积的相关性;(4)探讨SCZ认知功能与犬尿氨酸代谢物及脑GMV的相关性,探讨脑GMV在犬尿氨酸代谢物及认知功能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方法:(1)研究1纳入41名SCZ患者,60例健康对照(HC)组;采用PANSS评估临床症状,MCCB评估两组的认知功能;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最后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临床因素与MCCB各认知维度的关系。(2)研究2基于研究1的样本,两组均空腹采集血样一次,完成TRP、KYN、KYNA的检测;两组犬尿氨酸代谢物水平的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进一步采用偏相关性分析MCCB评分与犬尿氨酸代谢物水平的相关性。(3)研究3基于研究1的样本,两组均完成结构磁共振数据的采集。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GMV值的差异,进一步采用偏相关分析脑GMV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4)研究4基于以上研究,提出研究假设,SCZ患者脑GMV可能在犬尿氨酸代谢物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我们通过中介模型验证该假说。结果:(1)患者组MCCB的七个认知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HC组(P均<0.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阴性症状是加工速度的危险因素(B=-0.912,P=0.028),阴性症状越重,加工速度越差;复发是词语学习的危险因素(B=-7.230,P=0.045);男性是工作记忆的保护因素(B=-8.749,P=0.018)。(2)协方差分析显示患者组KYNA、KYNA/KYN高于HC组(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CZ组KYNA与注意和警觉(r=-0.372,p=0.023)及社会认知呈显着负相关(r=-0.427,p=0.008)。(3)两组的GMV脑区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结果经校正后,SCZ组左侧前扣带回、左侧岛叶、右侧岛叶、右侧中扣带回、右侧梭状回、左侧颞下回脑区GMV低于HC组(P<0.001);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CZ患者左侧岛叶GMV与加工速度(r=0.354,p=0.029)、视觉学习(r=0.337,p=0.039)正相关,右侧岛叶GMV与加工速度(r=0.401,p=0.013)、推理与问题解决能力(r=0.341,p=0.036)、MCCB 总分(r=0.366,p=0.033)正相关。(4)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KYN浓度与左侧前扣带回GMV负相关(r=-0.325,p=0.046),KYN/TRP 与左侧岛叶(r=-0.396,p=0.014)、右侧岛叶(r=-0.385,p=0.017)GMV体积负相关。经中介检验,脑GMV在犬尿氨酸代谢物及认知功能间不存在中介效应。结论:(1)SCZ患者认知功能全面受损;阴性症状是加工速度的危险因素;复发是词语学习的危险因素;(2)SCZ患者KYNA水平异常,并且可能是SCZ认知损害的生物学标记物;(3)SCZ患者存在部分脑区GMV萎缩;其中左侧岛叶和右侧岛叶GMV可能是SCZ认知损害的形态学标记物;(4)SCZ患者KYN浓度与KYN/TRP与GMV体积负相关。经中介模型检验,未发现SCZ患者脑GMV在犬尿氨酸代谢物及认知功能间存在中介效应。

刘志伟[6](2020)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食欲素A水平与肥胖的相关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之一,临床上以认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障碍为核心症状,在全世界人群中患病率约1%。肥胖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躯体共病,其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的2-3倍。此外,肥胖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明显升高,可导致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最终患者预期寿命较一般人群缩短10-25年。食欲素A是一类兴奋性神经肽,广泛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如摄食、能量平衡、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及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等。有文献指出,食欲素A系统密切参与人体体重变化的过程中,而国内外报道精神分裂症人群肥胖与食欲素A之间联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在住院患者中更为少见。因此,本研究纳入安徽省内三家医院(其中两所精神专科医院、一所综合医院)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调查在院患者肥胖的发生率,并探讨肥胖与食欲素A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于2018年5月-2018年12月共纳入32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分别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98例)、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151例)和马鞍山第四人民医院(73例)。采用系统编制的问卷调查表,收集入组对象性别、年龄、教育年限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和首次发病年龄、病程、住院次数、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等临床资料。采用30个条目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每例患者的精神症状。所有对象的血浆食欲素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比较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血液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差异,分析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发生肥胖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入组对象的一般资料:共纳入32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包括193例男性和129例女性),总体年龄为1874(45.01±11.75)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5.8,11.0)年,发病年龄为1054(25.96±8.25)岁,总病程为547(19.06±10.44)年;所有患者中肥胖的发生率为16.15%(52/322)。(2)肥胖组与非肥胖组一般资料及临床症状的比较:肥胖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食欲素A水平均高于非肥胖组患者;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及阴性因子分低于非肥胖组(P<0.05)。(3)与总体患者BMI水平相关的因素:相关分析得出患者的BMI水平与高水平的食欲素A(r=0.224,P<0.001)、TC(r=0.250,P<0.001)、TG(r=0.411,P<0.001)及LDL-C(r=0.174,P=0.002)呈正相关关系,与性别(r=-0.149,P=0.008)、HDL-C水平(r=-0.230,P<0.001)呈负相关关系。控制性别、TC、TG、LDL-C及HDL-C等作为协变量,BMI与食欲素A(r=0.15,P=0.008)仍存在正相关。(4)男、女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症状的比较:女性患者平均BMI、TC及HDLC水平和氯丙嗪当量高于男性患者;而临床症状如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认知因子分、兴奋因子分及PANSS总分低于男性患者(P<0.05)。而且,女性患者BMI与TC(r=0.277,P=0.001)、TG(r=0.365,P<0.001)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r=-0.224,P=0.011)水平呈负相关;(5)与食欲素A水平相关的因素:患者血浆食欲素A水平与TC(r=0.123,P=0.028)、TG(r=0.211,P<0.001)及LDL-C(r=0.126,P=0.024)水平和认知因子分(r=0.124,P=0.026)呈正相关。(6)肥胖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指出,高水平的食欲素A(OR=1.247,95%CI:1.0141.533,P=0.036)、TG(OR=1.264,95%CI:1.0451.529,P=0.016)、LDL-C(OR=1.824,95%CI:1.0293.233,P=0.040)及女性(OR=2.209,95%CI:1.1494.247,P=0.018)是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发生肥胖的危险因素,而较高水平的HDL-C(OR=0.132,95%CI:0.0280.637,P=0.012)是肥胖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肥胖率高于一般人群,而女性患者尤为严重,因此临床治疗、护理及预后康复等过程中应予以更多的关注。此外,高水平食欲素A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肥胖的危险因素。然而,需要更多及设计更好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阐述食欲素A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探索食欲素A水平的变化如何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的发生。

张雨龙[7](2020)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致残性精神障碍,全球约有2000万患者,临床表现以阳性症状(幻觉和妄想)、阴性症状(快感缺乏、社交退缩等)、瓦解症状(思维形式障碍、怪异行为等)、认知损伤为主要特征。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出现抑郁症状,并导致一系列不良事件的发生,比如:生活质量下降、自杀风险增高、社会功能受损以及复发率升高。因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和阴性症状具有重叠性,临床医护人员常忽视对患者的抑郁症状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少有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研究,我们在安徽省1家综合医院和2家精神专科医院开展研究,旨在探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从3家医院共纳入330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专业培训的研究人员使用自编调查问卷采集年龄、性别、病程、用药情况等一般人口学及部分临床特征资料,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和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量表(Calgary Depression Scale for Schizophrenia,CDSS)分别评估精神分裂症症状和抑郁症状,并采用另外几种量表评价患者失眠与锥体外系副反应(extrapyramidal symptoms,EPSs)。然后,以CDSS总分值5为临界分将总样本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比较一般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的差异,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影响因素。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症的发生率为27.0%。组间比较显示:抑郁组患者更易出现失眠和自杀意念,并且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较高,静坐不能和迟发性运动障碍两种EPSs更严重。在症状学方面,抑郁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缺损、兴奋敌对、精神分裂症严重程度均较严重。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缺损、兴奋敌对、失眠程度、自杀意念及静坐不能均表现出正向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失眠、自杀意念及阳性症状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应当引起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伴发抑郁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失眠、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EPSs更加明显,药物剂量较高,并且精神分裂症症状更加严重。此外,失眠、自杀意念、阳性症状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相比抑郁症状的鉴别,失眠、自杀意念和阳性症状更易于辨别,临床工作者更多的关注此以上3种症状,可以减少自杀在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许诗玮[8](2019)在《亚洲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临床处方模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难以治愈的重性精神疾病,具有病程迁延、预后不佳、复发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其全球终身患病率接近1%,是世界上饱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多种手段,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在众多抗精神病药物中,氯氮平因其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独特疗效,在亚洲地区被广泛使用。根据亚洲精神作用药处方研究(Research on Asian Psychotropic prescription study,REAP)的多次调查,各国家及地区间使用氯氮平治疗的处方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目的:本研究是以第四次亚洲精神作用药处方模式-抗精神病药物(REAP-AP4)国际研究为基础,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处方模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同时与2001年、2004年、2008年的前三次调查进行比较,评估氯氮平临床使用趋势及改变、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氯氮平治疗的人口社会学及临床相关影响因素以及推测氯氮平临床处方模式变化可能的原因。研究方法:REAP-AP4研究在亚洲十五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以方便抽样的方式收集自2016年3月至5月期间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病例,并以统一的问卷形式(包括短版问卷和长版问卷)通过网络云端系统记录相关的人口学和临床信息。本研究以SPSS第20版软件对已收集并核查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定义p<0.05为有显着差异性,针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氯氮平处方模式进行描述性统计。选取合适的单变量分析比较使用氯氮平组与未使用氯氮平组的人口社会学和临床数据的差异。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氯氮平处方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在REAP-AP4中,共计有来自亚洲的15个国家和地区,71个精神科治疗单位,3,744名患者纳入研究。18.4%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氯氮平,日本为2.6%,香港为32.3%。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发现更高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OR=1.002,P<0.001),较少的首次就医患者(OR=0.6,P<0.001),更严重的阴性症状(OR=1.4,P=0.001)和较少的合并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OR=0.2,P<0.001)与氯氮平处方显着相关。在使用长版问卷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使用氯氮平治疗的患者使用更高的抗精神病药物剂量(P<0.001),在BPRS(P<0.001)和DIEPSS(P=0.03)量表评价中得分更高,更多地合并其他非药物治疗方式(P=0.005),有更多的阴性症状(P<0.001),更易发生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P=0.001),同时较少合并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除氯氮平外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P<0.001)。而在2001年至2016年的四次研究中,接受氯氮平处方的患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每次调查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内所观察到的比例和处方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服用氯氮平的患者接受更高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OR=1.002,P<0.001),较少为首次就医患者(OR=0.4,P<0.001),较少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OR=0.1,P<0.001),有更严重的阴性症状(OR=1.6,P<0.001),更多的体重增加(OR=1.3,P=0.03)和更少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OR=0.7,P<0.001)。研究结论:亚洲精神分裂症患者仍然普遍接受氯氮平治疗,其使用总体上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呈现上升趋势,在决定氯氮平的使用方面,精神药理学原则以外的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氯氮平处方模式的差异,定期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精神药物的情况对监测亚洲药物治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杜彬[9](2019)在《氨磺必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氨磺必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安定医院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期间住院治疗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53例,采用氨磺必利药物系统治疗联合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对照组45例,单纯采取氨磺必利药物治疗。收集各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严重程度,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认知功能,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量表(MCCB);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社会支持水平,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对疗法前后患者状态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对焦虑与抑郁情绪影响等。结果:(1)治疗前,两组PANSS量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总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PANSS量表阴性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2)治疗后研究组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MCCB)量表各项指标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3)治疗前,两组ITAQ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两组ITAQ评分均增高,但研究组增高程度更显着,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4)治疗前,两组社会支持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两组社会支持评分有所改善,研究组改善程度显着,两组改善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5)研究组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6)研究组治疗满意度(96.23%)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7)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8)治疗前,两组HAMD、HAMA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HAMA评分有所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最显着,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结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氨磺必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阴性症状,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治疗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可行性较高,值得使用。

徐青青[10](2016)在《中国人群精神分裂症药物反应分子标记物研究及CYP2D6等位基因功能分析》文中提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精神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1%。作为一种复杂性疾病,患者需要连续的长期性治疗才能维持基本社会功能,防止疾病复发,因此给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目前,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方式。然而临床上存在的问题是,药物只能对大约50%的患者产生疗效。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失败不但会导致疾病症状没有减轻,而且有可能会带来药物不良反应。在我国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利培酮、氯氮平、喹硫平和氯丙嗪是最普遍使用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临床实践证明个体对这四种药物的疗效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常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传统方法采用“试错”的方式探索每个病人的最佳的治疗药物和合适剂量。然而这种方式耗时长,而且疗效并不好。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与药物疗效反应相关联的分子标记物,用来预测临床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真正实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目前在这个研究领域,国内外已取得一定进展,并发现了有一些候选标记物。但是以往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少数几个候选基因,且样本量较小,进而导致不同研究中的结果重复性低,并且很难相互验证。在本研究中,为了深入挖掘临床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反应的分子标记物,我们综合选择了所有已报道的或潜在的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关联的基因位点,包括药物代谢酶基因、药物转运体基因、神经递质受体基因和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用TaqMan基因分型方法,在较大样本量中进行了77个SNP位点的研究。我们不仅进行了单基因位点关联分析、单倍型关联分析,同时采用了多因子降维分析方法(multi-factor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method,MDR)对不同基因不同位点进行了联合互作研究。本研究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了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关联的,可以用来预测药物疗效的基因位点及组合。我们将本课题中找到的所有显着相关的位点与以前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了横向比较,之前文献报道的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关联基因如CYP2D6,CYP2C19,COMT,ABCB1,DRD3和HTR2C在我们的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同时我们新发现了TNIK,RELN,NOTCH4和SLC6A2这四个基因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关联。而且,本研究还发现COMT单倍型rs1544325–rs5993883–rs6269–rs4818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显着关联。另外,通过多因子降维分析我们发现COMT的rs6269和HTR2C的rs3813929位点组合可以作为预测药物疗效的分子标记物,从而可用以提高临床上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因此这项研究较全面地发现了中国人群中精神分裂症药物反应分子标记物,从而为我国精神分裂症个性化用药的实施奠定了基础。由于CYP2D6是精神分裂症药物主要代谢酶之一,并且CYP2D6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据报道,基因的多态性会引起个体在酶活力上和个体对于药物剂量反应的差异性,进而可以影响药物疗效。因此在中国人群中全面系统的分析CYP2D6各等位基因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等位基因的分布在不同种族和不同区域的种群差异性很大。本课题组已经对中国大陆四个不同地理位置的人群针对CYP2D6基因进行了系统的基因多态性的扫描与分析,且已建立了中国汉族人群CYP2D6基因多态性数据库。通过扫描分析,我们在中国人群中发现四个新的等位基因:CYP2D6*75,(c.4046G>A;p.Arg441His),CYP2D6*X(c.100C>T+c.2467T>C;p.Pro34Ser+p.Leu231Pro),CYP2D6*Y(c.100C>T+c.2851C>T;p.Pro34Ser+p.Arg296Cys),CYP2D6*Z(c.2467T>C+c.2851C>T;p.Leu231Pro+p.Arg296Cys)。这四个新的等位基因目前还没有人研究其CYP2D6变异蛋白的功能。目前已有许多研究报道了CYP2D6等位基因的功能分析,但是大多数的报道只研究了其中一个或少数几个等位基因,还未发现基于中国人群的系统性研究CYP2D6的活性和功能的报道。因此,本课题旨在全面系统性研究中国人群CYP2D6等位基因的功能,包括四个在中国人群中新发现的等位基因(CYP2D6*75,CYP2D6*X,CYP2D6*Y,CYP2D6*Z)和两个在中国人群中频率较高的等位基因CYP2D6*2和CYP2D6*10。通过对所有的等位基因进行了系统性地功能分析,本研究发现,相比野生型,CYP2D6.X,CYP2D6.Y,CYP2D6.Z,CYP2D6.10和CYP2D6.75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CYP2D6.2的活性正常,与野生型的相比催化活性没有明显差异。我们对这七种等位基因所带有的变异位点和表现出的酶活性的改变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氨基酸Pro34对CYP2D6酶的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SWISS-MODEL 3D模型的分析,发现新的变异型蛋白CYP2D6.75所带有的p.Arg441这个位点也是CYP2D6氨基酸序列中的一个高度保守的位点。综上所述,本研究围绕在中国人群实现精神分裂症个性化用药的主题,首先对中国人群精神分裂症的药物疗效与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在近1000例病人中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从三个不同的维度逐渐递进深入挖掘基因与药物疗效的关联,首次报道了几个基因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关联。同时又进一步选取了一个重要的药物代谢酶CYP2D6进行系统性的功能分析鉴定,得到了CYP2D6的表型谱。本课题为预测药物疗效、药物不良反应、选择最佳合适剂量提高药物疗效提供了数据支持。因此本研究为中国人群个性化用药的实现提供了临床指导和理论基础。

二、171例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不同病程的健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71例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不同病程的健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非老年抑郁症自杀风险的脑影像学改变及与肌肉强度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非老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与肌少症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背景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第二部分 非老年抑郁症自杀风险的脑灰质体积改变及与肌肉强度的关联研究
    研究背景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第三部分 非老年抑郁症自杀风险的脑白质完整性改变及与肌肉强度的关联研究
    研究背景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与脑结构改变及肌肉强度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SLC6A4基因甲基化与精神健康个体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与奖励
致谢

(4)精神分裂症及抗精神病药治疗对患者血栓形成相关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精神分裂症
    1.2 血栓栓塞性疾病
    1.3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技术流程图
    2.3 实验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人口学资料及代谢相关指标
    3.2 病例组治疗后与慢性病例组用药情况
    3.3 首发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栓形成指标的比较
    3.4 首发病例组治疗前后血栓形成指标的比较
    3.5 首发病例组与慢性病例组血栓形成指标的比较
    3.6 首发病例治疗后组与慢性病例组血栓形成指标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精神分裂症Tp P、s P和 DD指标结果分析
    4.2 精神分裂症t-PA和 PAI-1 指标结果分析
    4.3 精神分裂症NO和v WF指标结果分析
    4.4 精神分裂症血栓指标异常
    4.5 抗精神病药物与早期血栓指标异常
    4.6 精神分裂症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高危因素
    4.7 抗精神病药物影响血栓栓塞性疾病
    4.8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影响血栓栓塞性疾病特点
    4.9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栓栓塞性疾病临床预防措施
    4.10 本研究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和血栓栓塞性疾病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犬尿氨酸代谢物及脑灰质体积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概述
    2.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与评估
    3.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与犬尿喹啉酸
    4.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影像学研究
    5. 研究假设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及临床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目的
    2. 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与犬尿氨酸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
    1. 研究目的
    2. 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章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与脑灰质体积的相关性分析
    1. 研究目的
    2. 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五章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与犬尿氨酸代谢物及脑灰质体积的相关性分析
    1. 研究目的
    2. 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六章 研究总结
    1. 研究小结
    2. 本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食欲素A水平与肥胖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汇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食欲素 A 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7)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汇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资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综述 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的研究现状
    1.抑郁症状的发生率
    2.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3.抑郁症状的不良结果
    4.结论
    参考文献

(8)亚洲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临床处方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抽样方法
        2.3.2 研究工具和内容
        2.3.3 质量控制
        2.3.4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第四次REAP-AP研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使用情况调查
        3.1.1 病例资料收集结果
        3.1.2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本资料
        3.1.3 氯氮平处方模式
    3.2 第四次REAP-AP研究中长版问卷患者氯氮平使用情况调查
        3.2.1 长版问卷患者病例收集及基本资料
        3.2.2 长版问卷患者氯氮平处方模式
    3.3 四次REAP-AP研究比较分析
        3.3.1 患者基本信息
        3.3.2 氯氮平处方模式及变化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REAP-AP4短版问卷
    附录二 REAP-AP4长版问卷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9)氨磺必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入组对象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排除标准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1.2.2 治疗方法
        1.2.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2.4 统计方法
        1.2.5 质量控制
二、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结果
    2.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的对比结果
    2.3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对比结果
    2.4 两组治疗前后ITAQ评分的对比结果
    2.5 两组治疗前后社会支持评分的对比结果
    2.6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结果
    2.7 两组治疗满意度的对比结果
    2.8 两组治前后疗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的对比结果
    2.9 两组治疗后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情况的对比结果
    2.10 两组治疗后服药依从性的对比结果
三、讨论
    3.1 氨磺必利的临床应用
    3.2 认知行为疗法的临床应用
    3.3 氨磺必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影响结果
        3.3.1 临床症状
        3.3.2 认知功能
        3.3.3 自知力与治疗态度
        3.3.4 社会支持
        3.3.5 治疗效果
        3.3.6 治疗满意度
        3.3.7 生活质量
        3.3.8 焦虑、抑郁情绪
        3.3.9 服药依从性
    3.4 小结
四、结论
    4.1 研究创新性
    4.2 研究可行性
    4.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中国人群精神分裂症药物反应分子标记物研究及CYP2D6等位基因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精神分裂症研究综述
        1.1.1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
        1.1.2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1.1.2.1 阳性症状
        1.1.2.2 阴性症状
        1.1.2.3 认知症状
        1.1.3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
        1.1.4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1.1.5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评估
    1.2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1.2.1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分类与现状
        1.2.2 利培酮
        1.2.3 氯氮平
        1.2.4 喹硫平
        1.2.5 氯丙嗪
    1.3 药物基因组学
        1.3.1 药物基因组学的产生及介绍
        1.3.2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
        1.3.2.1 研究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药效影响
        1.3.2.2 研究等位基因对药效影响
    1.4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1.4.1 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关联
        1.4.2 药物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关联
        1.4.3 神经递质受体的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关联
        1.4.4 全基因组精神分裂症药物基因组学关联研究
        1.4.5 精神分裂症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应用-实现个性化用药
    1.5 药物代谢酶CYP2D6
        1.5.1 药物代谢酶
        1.5.2 细胞色素P450 氧化酶
        1.5.3 CYP2D6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人群精神分裂症药物反应分子标记物研究
    2.1 前言摘要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候选基因和SNP位点的选择
        2.2.2 样本收集
        2.2.3 临床给药和评分
        2.2.4 血样采集与DNA制备
        2.2.5 TaqMan分型
        2.2.6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病人相关临床信息
        2.3.2 本研究的统计学检验效能(Statistical power)
        2.3.3 单位点与药物疗效的关联分析
        2.3.4 疗效关联的单倍型分析
        2.3.5 与疗效关联的多基因多位点(MDR)关联分析
    2.4 总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中国人群CYP2D6 等位基因功能分析
    3.0 课题设计纲要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PCR定点突变
        3.2.2 酵母细胞电转化和微粒体抽提
        3.2.3 微粒体Western blot检测
        3.2.4 微粒体与底物共孵育
        3.2.5 CYP2D6 酶对异喹胍代谢的活性检测
        3.2.6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CYP2D6 野生型和各变异体表达水平
        3.3.2 4-羟基异喹胍的标准曲线的确定
        3.3.3 CYP2D6 野生型和各变异体酶的酶动力学参数确定
    3.4 总结与讨论
附录 表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四、171例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不同病程的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非老年抑郁症自杀风险的脑影像学改变及与肌肉强度的关联研究[D]. 范昕昕.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2]SLC6A4基因甲基化与精神健康个体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相关性研究[D]. 计艾岑.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3]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攻击性及相关因素研究[D]. 张艳. 皖南医学院, 2021
  • [4]精神分裂症及抗精神病药治疗对患者血栓形成相关指标的影响[D]. 郑财济. 汕头大学, 2020(02)
  • [5]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犬尿氨酸代谢物及脑灰质体积的相关性研究[D]. 黄兴兵.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6]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食欲素A水平与肥胖的相关分析[D]. 刘志伟.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7]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雨龙.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8]亚洲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临床处方模式分析[D]. 许诗玮.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7)
  • [9]氨磺必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D]. 杜彬.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中国人群精神分裂症药物反应分子标记物研究及CYP2D6等位基因功能分析[D]. 徐青青.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171例不同病程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