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含油气系统关系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含油气系统关系

一、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含油气系统与油气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何登发,李德生,童晓光,吴晓智[1](2021)在《中国沉积盆地油气立体综合勘探论》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油气勘探近15年来进入发现高峰期,在成熟区精细勘探、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领域勘探中不断取得突破,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勘探取得重要进展,剖析这一阶段勘探的性质与思维方法将为中国油气勘探持续深入开展奠立重要基础。从沉积盆地系统论与油气勘探方法论的角度,通过剖析沉积盆地的油气地质基础,结合现阶段油气勘探实践,提出了新时期的勘探理念与方法。研究表明,中国的沉积盆地多为多旋回叠合盆地,沉积盆地的演化受周缘板块构造作用、陆内构造变形及其深部地幔地质过程的控制,复杂构造背景下油气多层系规模聚集。中国沉积盆地有常规油气、低熟油、生物气、致密气、页岩油气、煤、煤层气、盐类、天然气水合物和金属等多种矿产资源,资源潜力大。中国的油气勘探经历了构造油气藏、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阶段,现今进入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并举的"立体综合勘探"阶段。这一阶段是针对"全盆地、多层系、多尺度储集体、多类型资源"的全链条的整体勘探,钻探进入万米尺度,海域进入深水区。立体综合勘探的理论基础是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地质学、油气成藏动力学与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技术手段是多尺度(微米-纳米)储集体分析技术、"两宽一高"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与"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主要工作方法是地质-工程一体化与勘探-开发一体化。立体综合勘探思维与方法将是常规与非常规油气一体化高效勘探与油气-煤-盐-金属等矿产资源综合勘探的重要保证。

刘斌[2](2020)在《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页岩油综合录井评价与资源潜力分析》文中提出松辽盆地北部非常规油,尤其是页岩油,资源储量巨大,是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重点,更是建设百年油田的有利资源支撑。本文从录井评价角度,通过建立页岩油“四性一品质”评价方法,对松辽盆地北部页岩油储层和烃源岩发育情况进行了评价和研究,目的是优选适合页岩油的录井资料采集和评价方法,建立定性和定量解释评价模式,寻找有利储层发育特征和“甜点”区,为勘探开发决策提供及时和准确的地质依据。通过多口井的页岩油录井勘探实践,系统地总结了综合录井方法在现场的应用和改进情况。基于精细岩屑、岩心描述,结合元素和XRD等分析手段,将研究区青一段岩性从录井角度划分出页岩相、泥岩相、白云岩相、介壳灰岩相和粉砂岩相5种岩相,并确定了储层脆性的表征方法;通过地化录井的分析,研究了水基和油基钻井液录井条件下残余有机碳TOC值校正方法和应用情况,并通过改进气测异常识别方法,提高了地层含油气性落实的准确性。结合研究区岩性和地质特征,提出了适合研究区页岩油的“四性一品质”综合录井评价方法,即:储集性、含油性、流动性、可压性和烃源岩品质,并通过对比法和单井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方法包括:通过录井岩屑、岩心的岩性和物性描述页岩油储集性;通过气测数据、岩心情况和地化录井分析数据描述含油性;通过储层的渗透率、地层压力和原油性质描述流动性;通过XRD录井,用脆性矿物含量表征地层可压性;从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成熟度等5个方面评价了烃源岩品质。综合“四性一品质”评价方法表明,研究区页岩油主要发育在青一段,储集性、含油性、流动性均较好,可压性一般,烃源岩品质好,具备较好的生烃能力,是纵向上的“甜点”区。通过引入页岩油地质“甜点”有利系数,对页岩油成藏多因素进行综合打分,定量化评价纵向“甜点”,为压裂选层和试油提出更具体的建议。依据综合录井成果,划分了研究区纵向优质页岩油的评价标准,为研究区页岩油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基础地质资料。综合研究表明: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具备页岩油成藏地质基础,有形成工业油流的可能,“甜点”层主要发育暗色页岩,荧光以上级别,气测异常幅度值大于2,有效孔隙度大于4%,裂缝发育中等以上,泥岩TI值大于80 mg·HC/g·C,S1大于2 mg/g,Ro大于1%,TOC大于2.4%,Tmax>450,Ro>1,脆性指数>30%,压力系数大于1.3。初步评估凹陷中部青一段约320km2的“甜点区”,资源量约2.65~3.51×108吨。

曾维主[3](2020)在《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孔隙结构与页岩油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页岩油是当前非常规油气资源研究勘探的重点领域,松辽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陆相含油气盆地,具有巨大的页岩油勘探开发潜力。开展松辽盆地重点层位页岩油生成与富集机理研究对于盆地页岩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常规油气资源衰竭后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博士论文通过对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青山口组多口钻井岩心样品的矿物岩石学特征,TOC含量、岩石热解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参数,以及储集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等进行实验测试,并重点分析了页岩含油量与岩石地球化学和孔隙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综合探讨富有机质页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沉积形成条件和孔隙结构等对页岩油形成富集的影响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以下主要结论认识:(1)青山口组富有机质页岩的有机质类型属于I型,当前正处于低成熟至成熟阶段,以液态烃大量生成为特征。通过分析页岩原始TOC0含量与岩石地化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认为青山口组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与黏土矿物吸附、营养元素输入、藻类勃发和强还原底水环境等条件有关。处于生油窗成熟度阶段的富有机质页岩是页岩油形成富集的基本条件。(2)页岩的储集孔隙类型以矿物孔隙为主,并发育一定量的有机质孔隙和微裂缝。页岩孔隙数量以孔径小于10nm的微小孔隙为主,而孔隙体积主要来自孔径大于10nm的较大孔隙贡献。微小孔隙是页岩的主要孔隙喉道,该类孔隙越发育,孔隙结构越复杂,孔隙连通性越好;较大孔隙是页岩的主要孔隙空间,该类孔隙越发育,孔隙结构越简单,孔隙连通性越差。(3)生油阶段有机质对页岩孔隙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液态产物充填孔隙空间并堵塞孔隙喉道;二是固体有机质自身发育一定量的泡形大孔和收缩裂缝,增加页岩储集性能。不同类型矿物对孔隙结构的影响不同,伊利石是页岩孔隙喉道的主要贡献者,绿泥石充填微小孔隙并堵塞孔隙喉道,石英有利于粒间孔隙的发育,长石发育一定量的溶蚀孔隙或以次生矿物形式充填孔隙空间,碳酸盐矿物主要以胶结物形式破坏页岩孔隙结构。(4)青山口组页岩含油量存在明显的时空非均一性,纵向上青二、三段页岩含油量明显低于青一段,横向上古龙凹陷地区页岩的含油量较高;含油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埋深超过1700m后,含油饱和度OSI值大于100mg/g,表明该深度区间具备一定的页岩油资源潜力;成熟度较高的古龙凹陷页岩中可溶有机质族组成与该地区原油基本一致,液态烃的可动性较好,该地区页岩油资源具有一定的开采潜力。(5)页岩中烃类的富集受到有机质和矿物组成的影响,含烃量随着TOC含量和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生烃量是控制页岩油富集的主要因素;含烃量随着伊利石和石英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与这些碎屑矿物是页岩孔隙空间的主要贡献者有关;含烃量随着长石和绿泥石矿物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与这些矿物主要以次生矿物形态充填并堵塞孔隙喉道有关。(6)孔隙结构对页岩油富集具有明显影响,页岩的OSI含量随着N2吸附孔隙体积的增加而降低,而随着压汞孔隙体积的增加而增大,表明不同孔径范围内的孔隙对页岩油富集影响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页岩中的游离烃主要赋存于大于10nm的孔隙中,而吸附烃主要赋存于小于10nm的孔隙内;OSI含量与汞滞留比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页岩孔隙连通性越差,越有利于页岩油的滞留。(7)低成熟页岩中主要发育油质沥青,成熟页岩中含有大量烃类包裹体。根据荧光颜色和荧光寿命可将烃类包裹体划分为3种类型,不同类型包裹体与烃源岩的生烃演化密切相关,代表不同演化阶段的页岩油类型。荧光寿命与烃类包裹体密度密切相关,据此预测齐家古龙凹陷区青山口组产出的页岩油密度在0.750.80g/cm3之间,而扶余抬升区产出的页岩油密度在0.930.94g/cm3之间。

卢朝进[4](2020)在《深埋型和抬升型致密砂岩孔隙动力演化特征研究》文中认为致密砂岩油气作为全球重要的非常规化石能源领域,相继在我国及全球各大含油气盆地中已有重大发现,其资源潜力巨大。前人研究已经证实盆地埋藏过程的差异对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砂岩孔隙动力学研究对探索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过程和成藏动力学机制有重大理论意义。然而本领域存在以下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其一,目前砂岩压实过程及机制的研究仍沿用泥岩压实理论,并未考虑砂岩自身的特殊性开展砂岩压实的深入研究;其二,不同埋藏过程盆地的砂岩压实差异程度及孔隙度差异演化机制缺乏系统性研究;其三,在不同埋藏过程背景下,砂岩孔隙动力演化过程研究缺乏合理且有效的手段,致使致密砂岩成藏动力学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针对上述三个关键问题,论文运用地层孔隙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对典型埋藏过程的盆地理论分析,并结合地质、录井岩心薄片和测井等资料的验证,旨在阐明砂岩压实过程及压实机制;通过对理论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对比的方法,建立两类不同埋藏过程典型盆地致密砂岩孔隙度差异模式;运用多种方法综合重建了两类不同埋藏过程典型盆地致密砂岩地层压力差异演化模式,建立两类盆地致密砂岩天然气充注过程。取得以下三项成果。提出砂岩透镜体“旋回式压实”新模式。通过对不同地层结构的压实过程进行理论对比分析,指出由于砂岩透镜体压实过程中,砂岩和泥岩排液相互作用会导致“排液双阻”现象;基于定量孔隙度统计,证明砂岩透明体存在“非均衡压实”特征,并对砂岩进行压实实验模拟,证实深层砂岩仍存在非均衡压实作用;提出沉积盆地砂岩透镜体压实均存在“压实旋回”的过程;指出了两类典型盆地砂岩发育存在“多旋回”压实模式的动态发育机制。提出了埋藏过程控制砂岩致密程度的新观点。基于砂岩孔隙度演化双元函数和化学动力学,理论上指出时间因素是控制砂岩埋藏减孔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基于全球致密砂岩储层统计,证实时间对砂岩致密化过程有重要贡献意义;通过双元函数计算表明,在等埋深和等时间条件下,早期深埋型盆地的减孔量大于晚期深埋抬升型,在鄂尔多斯盆地自西向东的典型井砂岩压实程度对比中得到验证。通过对深埋型和抬升型盆地致密砂岩压实特征分析,提出深埋型“高幅双峰式”砂岩透镜体压实模式和抬升型“低幅双峰式”砂岩透镜体压实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类盆地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过程进行重建,明确了埋藏后期的抬升剥蚀作用对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发生回弹,最终建立了两类盆地砂岩演化的差异模式,即深埋型“早期分段减孔—晚期深埋减孔”的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模式,抬升型“早期持续减孔—晚期回弹增孔”的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模式。建立两类典型埋藏过程盆地砂岩古压力演化模式,提出了深埋型和抬升型盆地致密砂岩天然气充注动力学差异特征;运用基于颗粒应力的地层压力计算模型,克服了传统的等效深度法存在的不合理性;以颗粒应力法为主,并结合Petro Mod模拟法和流体包裹体法恢复古压力法,建立深埋型和抬升型两类盆地砂岩地层压力演化模式,即深埋型盆地“早期低幅度增压—晚期持续高压”的演化模式和抬升型盆地“早期多段式增压—晚期抬升泄压”的演化模式;发现鄂尔多斯盆地鄂东地区上古生界地层在中侏罗纪至晚白垩纪期间存在超压,早白垩纪之后发生大规模抬升剥蚀,导致盆地现今以常压和负压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两类埋藏过程盆地致密砂岩天然气充注静力平衡方程,结合天然气充注期次研究,建立了两类埋藏过程盆地的致密砂岩天然气充注模式,深埋型盆地砂岩以“持续充注”为特征,抬升型砂岩天然气以“分段充注”为特征。

张云峰[5](2019)在《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及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作为当今沉积学研究的前沿和薄弱环节,其连通程度影响着油气运移路径和区带评价,是控制油气运聚的关键地质因素。齐家地区位于松辽盆地的齐家—古龙凹陷北部,目的层高台子油层地层继承性发育,断裂发育差,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砂岩输导层构成源外斜坡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为大型源外—简单斜坡砂岩输导型输导体系。为明确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本次研究在充分调研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油气成藏理论和逾渗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露头数据、现代沉积和三维地震等资料,首先基于高频层序演化开展了单一输导层划分;其次,基于相控三维随机地质建模技术明确了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关键砂地比阈值,形成了一套基于沉积环境、评价尺度、砂体几何学特征和地层砂地比的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方法;最后,总结出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预测了各单一输导层内油气分布有利区带。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以河—浪共控型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微相类型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席状砂,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宽度50~250m,厚度2.5~5m,砂体宽厚比为20~90;河口坝砂体宽度200~5000m,砂体长度250~15000m,厚度2~6m,砂体长宽比1.2~3;席状砂厚度1~5m,面积范围0.05km2~50km2;(2)齐家地区高Ⅲ组~高Ⅳ组垂向发育4套单一输导层,分别为高Ⅲ上输导层(GⅢ1~GⅢ12)、高Ⅲ下输导层(GⅢ13~GⅢ23)、高Ⅳ上输导层(GⅣ1~GⅣ7)和高Ⅳ下输导层(GⅣ8~GⅣ18),各单一输导层以高频层序演化形成的短期湖侵界面为顶底板识别标志;(3)明确了砂体输导层静态连通性控制因素,认识到输导层静态连通性主要受砂地比控制,同时还受沉积环境、评价尺度和砂体几何学参数影响,并形成基于上述4种因素的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表征方法,厘定出区带评价尺度下不同沉积环境的砂地比初始连通临界值和完全连通系数,其中三角洲内前缘亚相为0.1和0.5,三角洲外前缘亚相为0.05和0.4;(4)明确大型—源外简单斜坡区油气有利区带,指出在单一输导层内油气主要分布于地层砂地比初始连通临界值和完全连通系数之间的区带,预测了各单一输导层油气分布范围,提出4处有利区带。

付丽,梁江平,白雪峰,霍秋立,赵棣颖[6](2019)在《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石油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落实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常规油与致密油的资源潜力,明确勘探方向,在系统总结烃源岩、储层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常规油与致密油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采用类比法和成因法计算了常规油与致密油资源量,研究了剩余资源分布特征,指出了下步勘探方向。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发育青山口组和嫩江组2套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的优质烃源岩。中央坳陷区青山口组一段、二段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生排烃能力强,是常规油和致密油的主力烃源岩。大型湖泊三角洲—河流沉积的各种砂体与烃源岩形成了良好的生储盖配置,构成了盆地的上、中、下3套含油气组合,其中致密油主要分布于中部含油组合的高台子油层和下部含油组合的扶余油层。常规油成藏主要具有下生上储、上生下储及异地生储3种模式,致密油成藏主要有自生自储和上生下储2种模式,有效烃源岩控制了常规油油藏和致密油油藏分布,沉积相带控制了常规油油藏类型,储层物性控制了致密油富集。在烃源岩精细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盆地模拟法计算的石油总资源量为102×108 t;通过系统解剖6个常规油和3个致密油区带刻度区,采用类比法精细评价的常规油资源量为88.7×108 t,致密油资源量为12.7×108 t。常规油中的葡萄花油层剩余资源潜力大,是近期勘探的主力层系,古龙、长垣和三肇等地区是主要的勘探有利区;长垣、三肇和齐家—古龙的扶余油层是致密油勘探的有利区。

张磊[7](2019)在《齐家—古龙凹陷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成岩特征及有利勘探区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大庆油田优质储层的不断开发和油气资源需求的日益上涨,非常规油气的开发已经作为油田增产上储的主要选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齐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二、三段,即高台子油层,内部广泛发育砂泥岩互层,源储一体,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极具勘探价值。本文试图在储层的岩石成分、结构、构造、胶结物、孔喉特征、成岩作用的研究基础之上,建立数值模型,对储层的孔隙度和成岩相进行模拟预测,为高台子油层致密油勘探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普通薄片和铸体薄片观察、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热解Tmax、X-衍射和压汞测试等多种技术相结合,分析了齐家-古龙凹陷高台子油层储层的成分特征、孔喉特征及成岩演化特征,定量模拟了储层的成岩作用阶段,预测了储层孔隙度、渗透率以及有利勘探区等。薄片镜下观察表明,齐家-古龙凹陷高台子油层储层岩性以岩屑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抗压实能力较弱,比较易溶。填隙物类型主要为泥质和碳酸盐矿物,胶结类型主要包括孔隙式、接触式和次生加大。储层的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全区发育三个异常高孔带,第三异常高孔带底界深度约为2350米。泥岩和砂岩的成岩作用分析和成岩阶段划分研究表明,研究区的成岩规律表现为从边缘到沉积中心成岩作用不断变强。在成岩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适用的成岩数值模型模拟了全区的成岩史,为有利区预测奠定了基础。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不同区域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利用成岩数值模拟技术和孔隙度预测技术,预测了不同地质时期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的分布范围,发现高台子油层的致密储层分布区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不断北移,现今主要分布于齐家南地区。在广泛调研国外渗透率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选取适用于齐家-古龙凹陷致密储层的渗透率预测模型并加以改进,预测了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的渗透率,渗透率等值线的分布呈环带状,由物源向沉积中心储层渗透率呈指数减小。在确定储层成藏时间和致密时间的基础上,将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分为“先成藏后致密”和“先致密后成藏”两种类型。“先成藏后致密”的储层有利勘探区与常规储层相似,勘探中应该寻找构造高部位的有利圈闭,“先致密后成藏”的储层有利勘探区为构造低部位。结合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预测结果,将齐家-古龙凹陷齐家南地区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划分为有利勘探区。

王始波[8](2013)在《松辽盆地北部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松辽盆地是以油气资源丰富而着名的大型陆相沉积盆地。大型陆相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特征和成盆动力学研究历来受到地质学家们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由于受当时的理论水平、技术手段及数据资料有限等条件限制,前人的研究多侧重静态地质条件分析方面,忽略盆地发育过程的动态研究,现有的盆地构造成果不能较好地解释日益增长的钻井、地震、测井及地化分析等资料带来的地质现象;此外,也迫切需要应用构造研究新成果指导和寻找未来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挖掘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因此,盆地的构造特征和成盆动力学亟须新一轮深入研究。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球动力学、构造运动学、油气成藏地质学等理论,以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钻井及地化分析资料为基础,对松辽盆地北部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地质成果。东北亚中新生代构造受元古代及古生代古亚洲构造域、从中侏罗世开始的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中生代开始,东北亚构造体系受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联合作用。松辽盆地中新生代依次形成了晚三叠-早中侏罗世时期的对应挤压环境的前陆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的对应强烈拉张环境的断陷盆地及早白垩世时期以后开始形成的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发育的前陆盆地位于大陆板块内部或边缘,与造山带毗邻。盆地形成和演化的主动力来自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汇聚和陆内碰撞造山作用,其动力学机制是板块碰撞远程传递的挤压应力。前陆盆地的弯曲下沉的成因机制主要是由于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构造负荷和盆地沉积负荷所引起岩石圈发生挠曲的结果,同时受控于岩石圈流变结构和性质。晚侏罗-早白垩世裂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是与库拉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过程存在密切的动力学联系。裂陷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库拉板块俯冲导致地幔深部过程的变化。松辽盆地晚侏罗-早白垩世裂陷盆地的动力学机制为:大洋板块长期俯冲导致软流圈热流定向环流运动,伴随定向环流运动产生剪切应力,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地壳被拉伸且使其厚度减薄,地壳上部伸展发育断陷盆地,断陷带形成自西向东逐步扩展。晚白垩世坳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主要受热点迁移地幔冷却造成的热沉降与俯冲板块所带来物质的造陆抬升运动这两个主控因素作用,当热沉降幅度大于造陆隆升幅度,盆地沉降,湖盆扩大;反之,当热沉降幅度小于造陆隆升幅度,盆地表现为隆升,湖盆缩小。松辽盆地北部在多期性质不同的构造运动(拉张与挤压等)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伸展、挤压、反转及变换四大类构造样式。基底断裂控制盆地断陷和坳陷的形成,控制盆地内的构造单元划分,也控制沉积相带的展布。松辽盆地沉积沉降中心有由南向北迁移的趋势,登娄库-青山口组沉积时期,沉积沉降中心主要位于南部的齐家-古龙凹陷、龙虎泡-大安阶地,嫩江组末期三肇凹陷和黑鱼泡凹陷已经具有雏形,从新近系到第四系,沉积沉降中心向北迁移至乌裕尔凹陷及依安凹陷。南部凹陷形成早且持续沉降,而北部凹陷形成于明水组末期的构造运动。松辽盆地北部坳陷期中浅层断裂的走向以北北东及北东、北北西及北西方向为主,北北东及北东向断层形成时间早,北北西及北西向断层形成时间晚,其切割北北东及北东向断层。断层又可分为断陷期同沉积断层、坳陷期断层及反转断层。各时期具有不同特征:断陷期发育的断裂较少,但规模较大,垂向断距也较大,直接控制着地层的厚度;登娄库组沉积末期断裂活动较弱,所形成的断裂数量少,规模也小;青山口组沉积时期断裂活动频繁,发育的断层数量多,但规模较小;嫩江组末期断裂活动较弱,形成少量的断裂,断裂规模也较小;明水组末期断裂活动是伴随强烈的褶皱变形而产生的。松辽盆地主要经历了裂陷末期、嫩末、明末、老第三纪末及新生代晚期五期构造运动。裂陷末期陆壳冷却收缩,盆地受挤压应力作用抬升,高部位剥蚀强烈;嫩末构造运动以张性伸展差异隆升为主;明末构造运动是在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构造反转,形成了现今构造格局的主要轮廓。老第三纪末期构造运动是在近东西向区域挤压应力作用下,盆地再次隆升并发生挠曲,形成东隆西凹的构造格局,同时部分先期已有构造发生右旋压扭。通过对松辽盆地进行多次平面和剖面构造物理模拟,探索出裂谷盆地晚期挤压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方法,再现了裂谷盆地晚期反转变形的过程,为裂谷盆地反转变形机制和构造样式的建立寻找到了实验证据。本次构造物理模拟完全依据松辽盆地基底构造格局和基底构造边界条件,建立模型进行模拟。通过模拟证实了松辽盆地中浅层北北东和北东向的正向二级构造带均为明水组沉积后同一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反转变形的结果。综合考虑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应用现今构造、古构造、构造岩性及构造坡折带等成藏构造条件进行油气成藏有利区预测,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目标。各油层共预测出现今构造面积16746km2、古构造面积21422km2、构造岩性面积16621km2及构造坡折带岩性面积29286km2。

万双双[9](2012)在《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演化研究》文中指出松辽盆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大陆相含油气盆地。其在形成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和多阶段不同的沉积充填,并形成了多套含油气组合。因此盆地的形成演化历来受地质学家的重视,但受当时的资料、技术手段所限,以及侧重点不同,前人的工作多数集中在对单一盆地的静态地质要素的详细描述,而对盆地演化史的动态过程研究,往往不够深入。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发展和大量新现象的发现,以及越来越多的周边区域地质资料及研究成果的获得,本次研究在对松辽盆地北部进行了地震剖面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了不整合面、断裂和构造样式的分布特征;运用剥蚀量恢复技术对各地层因区域性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剥蚀量进行了恢复;重点解析了剖面演化特征和平面演化特征;探讨了不同阶段的动力学成因机制等,为整体、动态、系统分析油气成藏规律,为下一步寻找新的勘探领域和重新审视盆地的油气资源和富集规律提供依据。本次研究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认识如下:(1)综合钻井和地表地质资料,以地震剖面解释为基础,对松辽盆地北部的构造几何特征进行解剖。研究区盖层共识别出5个区域不整合面,包括断陷末期、嫩江组沉积末期、明水组沉积末期、古近纪末期和新生代晚期的不整合面。且发现嫩末的不整合面和明末的不整合面性质完全不同。前者为伸展角度不整合面,后者则为挤压角度不整合面;总结了深层基底断裂和中浅层断裂的剖面展布、平面展布及构造发育特征;松辽盆地在经多期性质不同的构造运动(拉张与挤压等)共同作用后,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构造样式,总体可分为伸展、挤压、反转和变换四大类构造样式。(2)主要采用地震趋势法对研究区各地层进行了剥蚀量恢复,认为松辽盆地北部在嫩江组末和明水组末期剥蚀规模最大。其中,在嫩末北东区的剥蚀量最大,而在明末东南区的剥蚀量最大。(3)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制作了贯穿全盆地的2条演化史剖面和嫩末、明末变形前后嫩三段的古构造图,分析研究了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地层的形成、发育、改造的过程和特征,认为明水组沉积末的构造反转使盆地的构造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通过对盆地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研究,结合东北亚区域地质背景,分析了不同成盆期的动力学背景、盆地形成演化规律及其成因机制,简单总结为:1)晚三叠世-中侏罗世,由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汇聚和陆内碰撞造山作用,板块碰撞远程传递的挤压应力在大陆板块内部或边缘与造山带毗邻处引起岩石圈挠曲,发育前陆盆地;2)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库拉板块俯冲诱发了地幔柱的升降活动,引起软流圈单向环流和地幔岩浆的底辟作用,导致下地壳在热地幔及其局部环流形成的剪切作用下发生拉伸和减薄,上地壳则发生脆性伸展形成断陷盆地;3)从早白垩纪中期开始,西太平洋板块俯冲角逐渐变陡,俯冲带向东后退,地幔物质熔融上升的热点不断东移。地幔冷却回落,松辽盆地以热沉降为主,盆地整体沉降,发育坳陷盆地。

李国会[10](2011)在《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剩余油气资源与勘探方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不同有机质丰度烃源岩氢指数统计和热模拟试验,未成熟烃源岩和成熟烃源岩恢复后的原始氢指数均为750mg/gTOC左右,残烃量下限100mg/gTOC;有效烃源岩标准为氢指数650~100mg/gTOC,烃指数40~100 mg/gTOC;对应RO值0.75~1.2%,而非过去认为的起算值0.5%。不同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烃源岩生排烃动力学模拟揭示,烃源岩类型不同,动力学参数却基本相同,其活化能分布单一,进入成熟到排烃高峰期持续时间短;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排烃所需要的成熟度低,排烃下限为生烃转化率大于15%。其中,青一段排烃量最大,青二、三段次之,有效烃源岩主要分布于三肇凹陷和齐家—古龙凹陷中心部位;而嫩一、二段有效烃源岩仅零星分布在齐家—古龙凹陷的局部区域。由此计算中浅层石油资源量为126~152×108t,比二轮和三轮资源评价分别提高了31.7~57.7×108t和23.6~25.3×108t。根据有效烃源岩分布,油(气)源对比和油气藏共生关系,将中浅层划分为下部K2qn1+K1(sha+ych)—K1q(3+4)(!)、中部K2qn1+2+3+K2n1—K2(n1+y2+3+ y1+qn2+3)(!)和上部K2qn(1+2+3)+K2n1+2—K2n3+4(!)三个复合含油气系统,可细分为七个简单含油气系统或复合含油气子系统。下部复合含油气系统的成藏主控要素为有效烃源岩、储层物性和T2断层的沟通作用;中部复合含油气系统成藏主控要素为有效烃源岩、大型构造、三角州前缘相带和运移路径;上部复合含油气系统有效烃源岩范围有限,构造和断层对油气成藏起关键性作用。中浅层历次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石油资源量在86.3~113.3×108t之间,期望值应为94.3×108t。应用油藏发现过程模型预测的葡萄花、扶杨、高台子和萨尔图油层石油可探明资源量为943867×104t,剩余石油可探明资源量为362530×104t,与二轮资源资源评价结果完全吻合。应用Weibull等四种模型,对中浅层石油储量增长趋势进行了预测。预计在未来10年,中浅层石油探明储量年增长为4000~7000×104t。大庆长垣、三肇、齐家等5个重点区带目标,近期石油、浅层气可探明潜力分别为5×108t和300~500×108m3。

二、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含油气系统与油气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含油气系统与油气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沉积盆地油气立体综合勘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沉积盆地的油气地质基础
    1.1 中国沉积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
    1.2 中国沉积盆地的地质结构
        1.2.1 下部海相碳酸盐岩、中部海陆过渡相与上部陆相碎屑岩巨厚叠置型
        1.2.2 下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与上部陆相碎屑岩巨厚叠置型
        1.2.3 下部陆相碎屑岩、中部海陆过渡相与上部海相碎屑岩巨厚叠置型
        1.2.4 下部薄层海相、上部厚层陆相迁移叠置型
        1.2.5 下部厚层断陷火山碎屑岩与上部薄层坳陷碎屑岩叠置型
    1.3 中国沉积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
        1.3.1 具有4种类型“优质烃源岩”
        1.3.2 发育多种类型储集体
        1.3.3 纵向上多套区域性盖层
        1.3.4 横向复合、垂向叠置的多套成藏组合
2 中国油气立体综合勘探实践
    2.1 松辽盆地的“岩性-构造+非常规”油气勘探
        2.1.1 基本石油地质条件
        1) 烃源岩:
        2) 储集岩:
        3) 成藏组合:
        4) 油气分布:
        2.1.2 油气立体综合勘探实践
        1) 常规油藏精细勘探
        2) 致密油勘探
        3) 页岩油勘探
        4) 油页岩勘探
        5) 致密气勘探
        6) 页岩气勘探
        7) 火山岩、基岩天然气勘探
    2.2 鄂尔多斯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页岩油气”勘探
        2.2.1 油气地质条件
        1) 烃源岩多层系发育,覆盖全盆地,供烃能力强。
        2) 储集层系众多,纵向上发育5套含油气层系,具有“上油下气”的分布格局。
        3) 近距离运聚或源内油、气成藏,岩性、地层型油气藏复式聚集。
        4) 区域不整合面附近形成大规模油气聚集。
        2.2.2 中生界“砂岩常规油与页岩油并举”的石油立体综合勘探实践
        1) 长8油层
        2) 长6油层
        3) 长9和长10油层
        4) 长4+5—侏罗系油层
        5) 长7页岩油
        2.2.3 “古生界多层系多类型”的天然气立体综合勘探实践
        1) 上古生界碎屑岩岩性气藏成藏组合
        2)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气藏成藏组合
        3) 盆地深层中元古界裂陷槽领域
3 立体综合勘探的思维与方法
    3.1 资源基础的重新认识
    3.2 勘探理论与勘探阶段
        3.2.1 油气勘探阶段
        1) 构造油气藏勘探阶段
        2)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阶段
        3) 立体综合勘探(常规+非常规油气藏)阶段
        3.2.2 油气勘探理论
        1) 需要发展与应用“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理论”。
        2) 油气勘探走向了“非常规领域”,非常规地质学理念与方法需要及时建立与完善。
        3)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念的有机融合是“立体综合勘探”的重要保证。
    3.3 油气-金属矿床的共生与综合开采
    3.4 勘探开发新技术
4 结论

(2)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页岩油综合录井评价与资源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沉积背景
    2.3 地层发育特征
    2.4 勘探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综合录井方法及在页岩油录井中的应用
    3.1 地质录井
    3.2 地球物理录井
    3.3 地球化学录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页岩油储层综合录井评价
    4.1 储层综合录井评价方法优选
    4.2 储集性综合录井评价
    4.3 含油性综合录井评价
    4.4 流动性综合录井评价
    4.5 可压性综合录井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烃源岩综合录井评价
    5.1 有机质类型
    5.2 有机质丰度
    5.3 有机质成熟度
    5.4 烃源岩生烃能力分析
    5.5 烃源岩综合生烃潜力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肇凹陷青山口组页岩油“甜点”层段优选及资源潜力分析
    6.1 基于综合录井评价的页岩油“甜点”层段分布研究
    6.2 青山口组资源潜力分析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报告

(3)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孔隙结构与页岩油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页岩油定义
        1.1.2 页岩油勘探开发现状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页岩油形成机理
        1.2.2 页岩油赋存状态
        1.2.3 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方法与思路
        1.3.3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地质背景与样品来源
    2.1 松辽盆地概况
    2.2 构造演化与沉积地层发育
    2.3 青山口组沉积环境
    2.4 样品来源
第3章 页岩的矿物与地球化学特征
    3.1 研究进展
        3.1.1 页岩矿物学研究进展
        3.1.2 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3.2 实验方法
        3.2.1 矿物与有机岩石学
        3.2.2 有机地球化学
    3.3 矿物与有机岩石学分析
        3.3.1 矿物组成
        3.3.2 显微组分
        3.3.3 镜质体反射率
    3.4 页岩基本地球化学特征
        3.4.1 有机碳含量与热解参数
        3.4.2 有机质碳/氮比与碳同位素
    3.5 页岩分子与同位素地球化学
        3.5.1 生物标志化合物
        3.5.2 单体碳同位素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山口组页岩的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特征
    4.1 研究进展
        4.1.1 页岩孔隙类型研究进展
        4.1.2 页岩孔隙结构研究进展
    4.2 实验方法
    4.3 页岩孔隙类型扫描电镜观察
        4.3.1 页岩组成能谱识别
        4.3.2 矿物孔隙
        4.3.3 有机质孔隙
        4.3.4 微裂缝
    4.4 页岩孔隙结构低压气体吸附分析
        4.4.1 二氧化碳吸附
        4.4.2 氮气吸附
    4.5 页岩孔隙结构的高压压汞测试
    4.6 页岩孔隙分形维数计算
        4.6.1 氮气吸附分形维数
        4.6.2 压汞分形维数
    4.7 页岩孔隙连通性评价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控制页岩油储集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进展
    5.2 有机质对页岩油储集孔隙发育的影响
        5.2.1 有机质丰度
        5.2.2 有机质成熟度
        5.2.3 有机质类型
    5.3 矿物组成对页岩油储集孔隙结构的影响
        5.3.1 粘土矿物
        5.3.2 石英矿物
        5.3.3 长石矿物
        5.3.4 碳酸盐矿物
    5.4 可溶有机质对页岩孔隙结构的影响
        5.4.1 页岩可溶有机质萃取前后孔隙结构比较
        5.4.2 液态烃对孔隙结构的影响
        5.4.3 萃取后页岩孔隙影响因素分析
    5.5 孔隙连通性影响因素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青山口组页岩含油性与影响因素分析
    6.1 研究进展
        6.1.1 含油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6.1.2 页岩油富集的影响因素
    6.2 青山口组页岩的含油性特征
        6.2.1 热解自由烃
        6.2.2 可溶有机质
        6.2.3 游离油和吸附油
    6.3 页岩有机质和埋深的影响
        6.3.1 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
        6.3.2 埋深的影响
    6.4 矿物组成的影响
        6.4.1 粘土矿物
        6.4.2 石英和长石矿物
    6.5 孔隙结构的影响
        6.5.1 孔隙体积
        6.5.2 孔隙大小
        6.5.3 分形维数
        6.5.4 孔隙连通性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青山口组页岩烃类包裹体与页岩油密度预测
    7.1 研究进展
    7.2 实验方法
    7.3 油质沥青与包裹体的形态与分布
    7.4 油质沥青与包裹体的荧光寿命
    7.5 页岩油生成与产出密度预测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本博士论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深埋型和抬升型致密砂岩孔隙动力演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一章 引言
    1.1 题目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地层孔隙动力学研究进展
        1.2.2 砂岩压实规律研究
        1.2.3 超压形成机理及对储层的影响
        1.2.4 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
        1.2.5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基础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深埋型盆地——松辽盆地地质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勘探概况
        2.1.2 地层发育特征
        2.1.3 区域构造特征
        2.1.4 储集层发育特征
    2.2 抬升型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况
        2.2.1 地理位置即勘探概况
        2.2.2 地层发育特征
        2.2.3 区域构造发育特征
        2.2.4 储集层发育特征
第三章 砂岩透镜体压实机制及孔隙度演化特征分析
    3.1 泥岩压实基本理论
    3.2 砂岩压实基本特征
        3.2.1 砂岩压实主要发现在中浅层
        3.2.2 大套砂岩压实过程基本理论
    3.3 砂岩透镜体压实“排液双阻”现象
    3.4 砂岩透镜体“非均衡压实”特征
        3.4.1 砂岩透镜体压实镜下特征分析
        3.4.2 砂岩透镜体压实作用定量剥离
        3.4.3 不同埋藏类型盆地砂岩均存在“非均衡压实”特征
    3.5 砂岩透镜体压实过程呈“多旋回”发育模式
        3.5.1 砂岩在埋藏压实过程中存在多种表现形式
        3.5.2 模拟实验证实砂岩透镜体在深层仍存在压实减孔特征
        3.5.3 建立砂岩透镜体“多旋回式”非均衡压实演化模式
    3.6 小结
第四章 深埋型与抬升型致密砂岩孔隙度演化过程对比分析
    4.1 时间是致密砂岩深埋减孔的主要因素之一
        4.1.1 基于双元函数模型探讨时间因素对砂岩减孔的效应
        4.1.2 砂岩胶结作用与时间关系的分析
        4.1.3 证实地层埋藏时间是储层致密化的直接因素
    4.2 不同埋藏史类型压实程度对比分析
    4.3 深埋型与抬升型致密砂岩孔隙度差异演化模式
        4.3.1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4.3.2 致密砂岩古孔隙度演化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深埋型与抬升型砂岩孔隙流体动力演化过程分析
    5.1 基于“颗粒应力”的古压力恢复方法
        5.1.2 传统“等效深度法”存在问题
        5.1.3 基于“颗粒应力”的地层压力计算新方法
    5.2 两类埋藏过程盆地古压力演化过程分析
        5.2.1 深埋型盆地古压力演化特征
        5.2.2 抬升型盆地古压力演化特征
        5.2.3 抬升型盆地现今负压成因
        5.2.4 深埋型和抬升型盆地压力演化过程对比
    5.3 两类埋藏过程盆地天然气充注动力学过程特征
        5.3.1 确定两类埋藏过程盆地致密砂岩临界孔隙度
        5.3.2 两类埋藏过程盆地致密砂岩充注动力平衡过程重建
    5.4 小结
第六章 深埋型与抬升型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模式
    6.1 抬升型砂岩天然气成藏动态成因综合分析
    6.2 抬升型砂岩天然气成藏模式
        6.2.1 优质烃源岩是天然气大面积成藏的基础
        6.2.2 成藏期临界储层物性下限决定油气成藏的有效性
        6.2.3 源储压力控制油气“旋回式”充注过程
    6.3 深埋型砂岩天然气成藏动态成因综合分析
    6.4 深埋型砂岩天然气成藏模式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及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选题依据、目的及研究意义
    0.2 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2.1 砂体静态连通性相关概念及分类
        0.2.2 砂体静态连通性评价控制因素
        0.2.3 砂体静态连通性评价方法
        0.2.4 砂体静态连通性与油气分布
        0.2.5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0.3 论文研究思路及关键问题
        0.3.1 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0.3.2 需要解决关键问题
        0.3.3 技术路线图
    0.4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区域构造及演化特征
        1.1.1 区域构造特征
        1.1.2 构造演化特征
    1.2 地层特征
    1.3 沉积特征
    1.4 源-储组合特征
        1.4.1 源岩基本特征
        1.4.2 源-储接触关系
    1.5 油气运聚特征
第二章 等时地层格架建立及砂体构型研究
    2.1 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2.1.1 三角洲前缘亚相小层划分对比原则
        2.1.2 三角洲前缘亚相小层精细对比技术
        2.1.3 小层划分对比结果
    2.2 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构型研究
        2.2.1 岩相类型及特征
        2.2.2 微相类型及特征
        2.2.3 微相组合类型及特征
        2.2.4 单期朵叶体特征
        2.2.5 沉积模式探讨
第三章 单一输导层划分及发育特征
    3.1 单一输导层划分
        3.1.1 单一输导层概念
        3.1.2 单一输导层划分原则
        3.1.3 单一输导层划分结果
    3.2 单一输导层发育特征
        3.2.1 单一输导层地层统计特征
        3.2.2 单一输导层剖面特征
        3.2.3 单一输导层平面特征
第四章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
    4.1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三维地质建模
        4.1.1 模型与框架
        4.1.2 建模方法及其优选
        4.1.3 相控随机建模的工作流程
        4.1.4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控制因素分析
    4.2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定量表征
    4.3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
        4.3.1 资料基础及使用方法
        4.3.2 单一输导层评价结果
第五章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
    5.1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圈闭类型控制作用
        5.1.1 圈闭类型划分原则
        5.1.2 圈闭类型划分结果及验证
        5.1.3 圈闭特征
    5.2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齐家地区油气分布控制作用
        5.2.1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油气运移控制作用
        5.2.2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概率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
        5.2.3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控油模式
    5.3 油气有利分布区带优选
        5.3.1 有利区带优选原则
        5.3.2 有利区优选结果
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6)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石油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盆地石油地质条件
    1.1 2次湖侵形成2套优质烃源岩
    1.2 湖平面的震荡变化形成多套砂岩型储层
2 常规与非常规石油富集规律
    2.1 石油成藏模式
    2.2 石油富集规律
3 常规与非常规石油资源潜力评价
    3.1 本次评价方法特点
    3.2 资源评价关键参数
    3.3 资源评价结果
4 剩余石油资源分布与有利勘探方向
    4.1 剩余石油资源分布特征
    4.2 有利勘探方向
5 结论

(7)齐家—古龙凹陷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成岩特征及有利勘探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0 前言
    0.1 研究意义与必要性
    0.2 国内外发展现状
        0.2.1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0.2.2 成岩作用
        0.2.3 成岩作用数值模拟
        0.2.4 储层物性及其影响因素
        0.2.5 储层孔隙度预测
        0.2.6 储层渗透率预测
    0.3 研究内容
    0.4 研究思路与技术流程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地层特征
        1.1.1 火石岭组
        1.1.2 沙河子组
        1.1.3 营城组
        1.1.4 登娄库组
        1.1.5 泉头组
        1.1.6 青山口组
        1.1.7 姚家组
        1.1.8 嫩江组
        1.1.9 四方台组和明水组
        1.1.10 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
    1.2 沉积特征
    1.3 构造特征
第二章 储层基本特征
    2.1 岩石学特征
        2.1.1 岩性
        2.1.2 结构
        2.1.3 构造
    2.2 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
        2.2.1 孔隙类型
        2.2.2 孔隙结构
        2.2.3 孔隙结构特征
第三章 成岩作用研究与成岩相预测
    3.1 成岩环境
        3.1.1 地温场
        3.1.2 压力场
        3.1.3 流体场
    3.2 泥岩的成岩作用
        3.2.1 有机质热演化
        3.2.2 粘土矿物演化
    3.3 砂岩的成岩作用
        3.3.1 机械压实作用
        3.3.2 胶结作用
        3.3.3 溶蚀作用
        3.3.4 交代作用
    3.4 成岩作用的热力学计算
        3.4.1 基本原理与计算公式
        3.4.2 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3.4.3 粘土矿物转化
        3.4.4 胶结作用
    3.5 成岩阶段划分与区域成岩规律研究
        3.5.1 早成岩阶段A期
        3.5.2 早成岩阶段B期
        3.5.3 中成岩阶段A期
        3.5.4 中成岩阶段B期
    3.6 成岩相预测
        3.6.1 基本原理
        3.6.2 参数选取
        3.6.3 模拟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1 储层物性特征
    4.2 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
        4.2.1 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4.2.2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4.2.3 孔隙结构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4.3 物性主控因素分析
第五章 储层孔渗及致密油有利勘探区预测
    5.1 孔隙度预测的原理与流程
        5.1.1 孔隙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5.1.2 孔隙度预测结果
    5.2 渗透率预测
        5.2.1 参数选取与模型建立
        5.2.2 预测结果
    5.3 成藏时间与致密时间耦合
    5.4 致密油有利勘探区预测
        5.4.1 预测方法
        5.4.2 有利勘探区预测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与说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读博期间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8)松辽盆地北部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研究的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盆地构造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2 松辽盆地北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成果认识
        1.4.1 完成的工作量
        1.4.2 取得的成果认识
    1.5 创新点和问题
        1.5.1 创新点
        1.5.2 问题
第2章 松辽盆地北部区域基底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
    2.1 区域构造特征和动力学环境
        2.1.1 东北亚区域构造特征
        2.1.2 东北亚沉积盆地特征
        2.1.3 东北亚中新生代盆地动力学机制
    2.2 基底构造特征
        2.2.1 基底构造特征
        2.2.2 基底构造对上覆盆地构造和沉积发育的控制
第3章 松辽盆地北部晚三叠-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
    3.1 晚三叠-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成盆动力学环境
        3.1.1 火山岩特征和构造环境
        3.1.2 岩石圈地热特征
        3.1.3 成盆动力学环境和机制
    3.2 晚三叠-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构造特征和演化模式
        3.2.1 地层特征
        3.2.2 构造特征
        3.2.3 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模式
第4章 松辽盆地北部晚侏罗-早白垩世断陷盆地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
    4.1 晚侏罗-早白垩世断陷盆地成盆动力学环境和机制
        4.1.1 成盆动力学环境
        4.1.2 成盆动力学机制
    4.2 晚侏罗-早白垩世断陷盆地构造和演化特征
        4.2.1 断陷结构及其展布
        4.2.2 控陷主断裂特征
        4.2.3 断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第5章 松辽盆地北部盖层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
    5.1 断裂分布特征
        5.1.1 断裂特征
        5.1.2 断裂系统及其成因机制
        5.1.3 深层断层性质和构造应力场
    5.2 构造样式特征
        5.2.1 伸展构造样式特征
        5.2.2 挤压构造样式特征
        5.2.3 反转构造样式特征
        5.2.4 变换构造样式特征
    5.3 构造单元特征
        5.3.1 构造单元重新划分依据
        5.3.2 构造单元特征
    5.4 构造发育史
        5.4.1 地层剥蚀厚度的恢复
        5.4.2 骨干格架剖面构造发育史
        5.4.3 平面构造发育史
        5.4.4 动力学环境和成因机制
第6章 松辽盆地北部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6.1 断陷末期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6.1.1 不整合面特征
        6.1.2 动力学环境与成因机制
    6.2 嫩江组末期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6.2.1 不整合面特征
        6.2.2 动力学环境与成因机制
    6.3 明水组末期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6.3.1 不整合面特征
        6.3.2 动力学环境与成因机制
    6.4 老第三纪末期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6.4.1 不整合面特征
        6.4.2 动力学环境与成因机制
第7章 松辽盆地北部晚期反转变形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7.1 平面构造物理模拟
    7.2 剖面构造物理模拟
第8章 松辽盆地北部构造与油气关系
    8.1 发现古前陆盆地对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意义
    8.2 断陷构造对深层天然气形成条件的影响
    8.3 坳陷构造对中浅层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8.3.1 古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8.3.2 不同构造单元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8.3.3 有利构造分析
        8.3.4 有利构造区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研究区构造位置
    2.3 区域地层
第3章 松辽盆地北部的基底结构及盖层特征
    3.1 松辽盆地北部基底构造特征
        3.1.1 基底结构特征
        3.1.2 基底断裂分布及特征
    3.2 松辽盆地北部盖层的特征
        3.2.1 松辽盆地北部不整合面的特征
        3.2.2 松辽盆地北部盖层的断裂特征
        3.2.3 松辽盆地北部盖层的构造样式
    3.3 基底断裂对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控制
第4章 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演化
    4.1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
    4.2 松辽盆地北部断陷盆地的构造演化
        4.2.1 断陷分布及演化
        4.2.2 断陷的侧向迁移
    4.3 松辽盆地北部坳陷盆地的构造演化
        4.3.1 地层剥蚀厚度的恢复
        4.3.2 主干剖面构造演化史
        4.3.3 平面构造演化特征
        4.3.4 主要二级构造带发育史
    4.4 松辽盆地北部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探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剩余油气资源与勘探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中浅层油气勘探概况
    1.1 地层层序
    1.2 构造单元区划
第二章 烃源岩分布特征与评价
    2.1 烃源岩特征
    2.2 生排烃标准
    2.3 有效烃源岩分布
第三章 中浅层复合含油气系统
    3.1 油(气)源岩对比
    3.2 复合含油气系统概念与划分
    3.3 复合含油气系统描述
第四章 油气资源评价与储量增长趋势预测
    4.1 已有评价成果综述
    4.2 油气资源统计评价
    4.3 储量增长趋势预测
第五章 勘探目标优选与评价
    5.1 大庆长垣
    5.2 三肇凹陷
    5.3 齐家地区
    5.4 西部斜坡区
    5.5 浅层天然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含油气系统与油气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沉积盆地油气立体综合勘探论[J]. 何登发,李德生,童晓光,吴晓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1(02)
  • [2]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页岩油综合录井评价与资源潜力分析[D]. 刘斌. 南京大学, 2020(12)
  • [3]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孔隙结构与页岩油潜力研究[D]. 曾维主.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7)
  • [4]深埋型和抬升型致密砂岩孔隙动力演化特征研究[D]. 卢朝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及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D]. 张云峰.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3)
  • [6]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石油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J]. 付丽,梁江平,白雪峰,霍秋立,赵棣颖. 海相油气地质, 2019(02)
  • [7]齐家—古龙凹陷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成岩特征及有利勘探区预测[D]. 张磊.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8]松辽盆地北部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D]. 王始波. 成都理工大学, 2013(08)
  • [9]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演化研究[D]. 万双双.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3)
  • [10]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剩余油气资源与勘探方向研究[D]. 李国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6)

标签:;  ;  ;  ;  ;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含油气系统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