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分测定中恒重时间长短的探讨

灰分测定中恒重时间长短的探讨

一、灰分测定中恒重时间长短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1](2020)在《灯盏花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认为灯盏花属菊科短葶飞蓬植物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以全草入药。因花似“灯盏”,根似细辛,故又称“灯盏细辛”。灯盏花配方颗粒由灯盏花干燥全草经浸泡、水提、浓缩、干燥、制粒而得。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通常用于治疗中风偏瘫、胸痛、类风湿性关节痛、头痛、牙痛等。传统汤剂需要较大剂量,且质量不易把控,因此制成颗粒供患者服用。1、灯盏花原料药筛选对所采集灯盏花药材的来源进行性状鉴别、薄层鉴别,以及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等逐项测定,结果显示各批次中野黄芩苷含量均达到药典中灯盏花项规定的0.3%,主要成分野黄芩苷(灯盏花乙素)平均含量为7.74mg/g,故采用红河县所产灯盏花作为其配方颗粒原料药。2、灯盏花提取物的制备工艺本章以出膏率及野黄芩苷含量为衡量指标,比较各工艺条件优劣。对提取方法、提取溶剂及提取次数进行筛选;以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液质比为研究因子,进行单因素考察、响应面设计,模型优化结果为:提取时间67min、乙醇浓度65%、液质比6.4m L/g,在这些条件下,模型预测得到的灯盏花提取液出膏率为16.57%,灯盏花乙素含量为7.14mg/g。3、灯盏花配方颗粒制备工艺根据灯盏花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出膏率及野黄芩苷含量为控制指标,提取后滤过合并提取液;对比浓缩比、浓缩方式后,确定以55℃、0.075MPa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2,得到流浸膏;采用四种干燥方式干燥,比较干燥速率及野黄芩苷含量,最后选择了真空冷冻干燥:将流浸膏预冻,经真空冷冻得灯盏花提取物干粉;以水分,吸湿率,休止角,堆积密度等为指标,对辅料种类及辅料比例进行筛选,确定最适辅料比为1:1.2,充分混合,以乙醇为润湿剂,湿法制粒,至“轻握成团,一触即散”态,过筛、整粒,得成品。测定吸湿率并绘制吸湿平衡曲线,检查其水分、粒度、休止角及堆密度等。4、灯盏花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在本章中,对灯盏花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由于其性质,该产品为黄棕色至棕色颗粒,气体略带香气,苦味略涩。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1部分)颗粒,主要以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定,HPLC法测定含量。确定了灯盏花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定方法,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灯盏花乙素含量进行了方法学研究,最后根据10个样品的测定结果确定了其含量:每1g的配方颗粒至少含有3mg灯盏花素。5、灯盏花配方颗粒标准草案依据灯盏花饮片筛选、颗粒制备工艺及颗粒质量标准研究部分拟定灯盏花配方颗粒标准草案:取灯盏花干燥全草3000g,经过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得1000g灯盏花颗粒;外观:黄褐色至棕色颗粒,略带香,味苦微涩;薄层鉴别项,在相同位置上与野黄芩苷显相同颜色斑点;水分不超过5%;不合格率低于7%;溶化性检测,可溶性颗粒应在热水中完全溶解或微浑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野黄芩苷含量不低于3mg/g;用95%乙醇进行浸出物测定,不得低于15%;装量建议以5克为宜;服用时以每次半袋或1袋,口服或冲服均可;注意,不适合患有急性脑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患者,某些患者皮肤瘙痒并在停药后消失。本文建立了灯盏花质量分析方法,探究了灯盏花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系统地研究了其质量标准,拟定灯盏花配方颗粒质量标准,为制定灯盏花配方颗粒入药标准,提供理论参考,间接确保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灯盏花药材及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候帅奇[2](2020)在《海水制浆及其黑液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提高,工业用水大幅增加,工业废水也成为许多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水的有效利用及废水处理已成为我国工业持续发展的重点。而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海水利用成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制浆造纸、电力、石化等均属于大耗水工业,且已有部分领域应用海水,但多为冷却用水,海水利用率不高。另外,应用最广的海水淡化技术会产生大量的高盐废水,难以处理与利用,并且制浆造纸同样会产生高盐废水。所以,本文以海水等高浓盐水为蒸煮介质,研究了麦秆的碱法制浆工艺,及海水制浆黑液的资源化利用。首先,本文对麦秆的海水制浆工艺进行优化,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用碱量15%,液比1:5,最高反应温度155oC,升温及保温时间分别为90 min和30min。紧接着,探究了盐分对麦秆碱法制浆的作用机理,得出结论如下:盐分不利于脱木素反应的进行,若盐含量过高,脱木素反应会提前停止,且成浆组成及纤维分布也会受其影响。然后,本文对麦秆及杨木的海水制浆黑液进行性能研究。结论如下: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盐分,海水制浆会导致黑液灰分增加,固含量也随之增加,相较于淡水制浆,麦秆及杨木的黑液灰分分别增加1.88%及2.82%,且固含量分别增加1.79%及2.11%;同时,海水会使黑液粘度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性下降,且固含量越高影响越大,而当黑液温度较低(草浆<55oC,木浆<90oC)时,海水制浆黑液粘度始终低于淡水的,且固含量越高,温度越低,两种介质黑液的粘度差越大。最后,本文对黑液的资源化利用进行探究。结论如下:Ca(OH)2沉淀法除硅和Friedel’s盐法除氯均具有较好的脱除效果(脱除率均在70%以上),但因添加大量Ca(OH)2,近三分之一的碱木素被脱除;另外,利用黑液中碱木素的表面活性,成功制备出性能较好的水性液体防尘涂料,用于防尘固沙,组成配比如下:质量比(微晶纤维素:黑液:AKD乳液:CMC:PAE:H2O)=1.2:7.2:14.5:1:6:70,且添加了海水浆黑液的涂料比普通黑液的效果更好,能稳定固沙两周以上。

石长命[3](2020)在《小香米速食粉加工工艺及其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内蒙地区特色优势资源小香米为主要原料,制作小香米速食粉,并探讨了其最佳加工工艺、糊化特性、营养成分及其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结果如下:1、利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小香米速食粉的最佳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其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小香米蒸制加水量为1:2(g/mL),蒸制时间为40min,打浆料液体积比为20%,进行滚筒干燥后,通过100目标准筛过筛,此条件下小香米速食粉的感官评分最高为86.51。2、对最佳工艺制备的小香米速食粉糊的糊化特性进行分析,发现在63℃~100℃温度条件可成糊,95℃保持5min后,速食粉黏度基本保持不变,表明小香米速食粉的糊化温度为63℃,且糊化稳定性较好。在室温下静置冷却12min时小香米速食粉糊黏度值由875cp上升至900cp,粘度差值为25cp,表明在静置冷却的过程中,依旧能保持较好的成糊特性。从RVA粘度曲线可以看出,在老化结束后整个老化回复过程中黏度差值为40cp,结果表明在40℃状态下小香米速食粉糊稳定性较好,粘度值为900cp,能较好地保持小香米速食粉品质特性,表明小香米速食粉冲调冷却后仍可以放置一段时间后继续保持900cp的粘度。3、对最佳工艺制备的小香米速食粉的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水分含量为8.6g/100g,灰分含量为0.75g/100g,碳水化合物为77.11g/100g;蛋白质含量为10.87g/100g,脂肪含量为2.67g/100g,小香米速食粉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4、最后对小香米速食粉在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进行研究,储藏温度37℃,储藏时间5d时,感官评分为83.29,菌落总数<10CFU/g,储藏时间10d时,感官评分由86.51降至77.66,下降明显,同时菌落总数由<10CFU/g升高至30CFU/g,在37℃储藏温度下最长保存5d;储藏温度25℃,储藏时间20d时,感官评分为80.18,菌落总数<10CFU/g,储藏时间25d时,感官评分由86.51降至71.13,下降明显,同时菌落总数由<10CFU/g升高至20CFU/g,在25℃储藏温度下最长保存20d;而储藏温度为4℃,储藏时间为25d时,感官评分为80.31,菌落总数<10CFU/g,储藏时间30d时,感官评分由86.51降至75.42,下降明显,同时菌落总数由<10CFU/g升高至20CFU/g,在4℃储藏温度下最长保存25d。以上结果表明小香米速食粉适宜的储藏温度为4℃,在此温度条件下可储藏25d。

李芸芸[4](2020)在《前胡药材及饮片的商品等级质量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基于薄层鉴别、HPLC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等方法建立前胡药材质量比较的系统评价体系,摸索适合本研究的方法,为不同规格等级药材及饮片质量比较提供基础。2.对已分级的前胡药材及饮片样品进行系统质量检测,比较不同产地、不同规格等级之间样品质量是否有差异,为前胡药材及饮片规格等级划分合理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薄层TLC方法,以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素E为对照品,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按照2015年版药典要求检测水分、灰分、醇溶性浸出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前胡药材及饮片进行3种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测定以及指纹图谱的检测;对测得的不同等级药材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前胡药材等级划分较为一致,分为统货、大条、中条、小条;饮片主要分为选货、统货,分级方法较为简单,过筛分级。收集了不同规格等级药材共44批,自行过筛分级饮片132批。2.根据总体分析数据来看,不同规格等级前胡药材间,总灰分平均值中,大条总灰分最高,统货最低。统货和条胡相比较来说,条胡总灰分大于统货。而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值,则是统货高于条胡。浸出物含量比较发现,不同等级药材间无一定规律性,但从总体平均值来看,条胡浸出物含量略微高于统货。3种香豆素类成分含量测定中,前胡药材商品等级乙素含量与产地呈现一定规律性,安徽产前胡药材乙素含量与商品等级(除统货外)多呈现负相关,即大条<中条<小条;浙江产区的前胡药材乙素含量与商品等级则呈现正相关,即大条>中条>小条>统货。不考虑产地问题,综合整体含量数据来看,前胡药材商品等级间三种香豆素总含量均值表现为大条(1.35%)<中条(1.36%)<小条(1.40%)<统货(1.46%)。各产地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共指认6个共有峰,通过与混合对照品比对,指认其中3个成分,2号峰为白花前胡甲素,4号峰为白花前胡乙素,5号峰为白花前胡素E。3.不同规格等级饮片质量比较中发现,整体来看,饮片浸出物平均值与等级间呈现规律性:一级>二级>三级,统货平均值与二级接近。饮片总灰分间无明显规律性,但酸不溶性灰分与等级间呈现一定规律性,即一级<二级<三级。统货介于二级与三级之间,更接近二级水平。整体来看,前胡饮片商品等级间三种香豆素含量均表现为一级<二级<三级。各统货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4.通过药材和饮片商品等级质量比较后发现,两者等级间变化规律均与性状存在一定关联性。药材条胡由于人为划分因素影响,三个等级根头部直径上具有一定的交叉性,质量差异不明显。但条胡与统货间有差异。饮片经过过筛分级,发现浸出物、香豆素类成分含量均与等级呈现规律性变化。结论:1.市场上现存的药材规格等级间划分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建议规范化各等级外观性状指标,可为商品等级划分提供参考依据。2.饮片通过过筛划分规格等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及规律性。可进一步收集合格样品进行研究,明确内在划分指标。

王野[5](2020)在《甘草之“炙”古今不同炮制方法及饮片质量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甘草历史悠久,首见于《五十二病方》,为常用大宗药材。在医药、工业、食品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对甘草的研究主要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提取物的应用,而对其炮制方法以及质量控制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甘草之“炙”考证为前提,选择甘草的清炒与蜜炙两种炮制方法,针对炮制饮片的质量,优化蜜炙甘草的炮制工艺,研究炒甘草的炮制工艺并初步制定炒甘草的炮制规范,这对甘草炮制品的合理应用和质量监管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1.对甘草之“炙”进行文献考证。对古代及现代文献进行研究,通过收集文献、整理文献、总结文献,考虑政治、时代因素、文字训诂等情况,并结合古代及当代中医临床用药原则,考证甘草之“炙”在不同时期,不同方剂中的“原始炮制意图”。2.对不同批次甘草饮片进行质量研究。检查药典中甘草的各项规定,包括来源、性状、鉴别、水分、灰分、农残、重金属、含量测定等。3.研究炒甘草的炮制工艺。采用响应曲面法,以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炒制频率为考察因素,以饮片外观性状、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为综合指标,规范炒甘草炮制工艺,并参照药典中“炙甘草”的各项检查方法,对不同产地的炒甘草炮制品进行比较分析,初步制定炒甘草的炮制规范。4.优化蜜炙甘草的炮制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蜜与水的比例、闷润时间、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饮片外观性状、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炮制工艺,并进行验证性试验。5.炒甘草与蜜炙甘草饮片质量的比较研究。通过对其外观性状、水分、理化鉴别等检查项的检测,比较两种炮制品饮片的差异性。研究医药名家的着作,对比炒甘草与蜜炙甘草的炮制作用和处方应用的不同。结果:1.以《伤寒论》为代表的古籍中的“炙”甘草或“甘草(炙)”不是现代《中国药典》收载的“炙甘草”,而是不加任何辅料直接用火加热的烤或炒甘草。2.15批甘草饮片各项检查均符合药典的规定。3.炒甘草最佳炮制工艺为炒制温度135℃,炒制时间15min,炒制频率23r/min。工艺验证中,所得到3份饮片的综合指标结果与优选的最佳工艺较一致。4.蜜炙甘草的最佳炮制工艺为蜜与水的比例2:1,闷润时间120min,130℃炒制15min。工艺验证中3份蜜炙甘草饮片的外观性状和指标成分含量与优选的最佳工艺相符合。5.对比两种炮制品可知,其外观性状、水分、浸出物、指标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炒甘草和蜜炙甘草的炮制作用和处方应用也各有不同。结论:甘草应用广泛,炮制历史悠久。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历史更替,现代甘草的炮制品主要为“炙甘草”(蜜炙),“炒甘草”只出现在少数省市炮制规范中,临床应用和中成药生产中二者存在“混用”现象。实验研究建立的“炒甘草”饮片炮制工艺是合理可行的。优化《中国药典》中收录的“炙甘草”的炮制工艺。并对两种炮制品的质量、炮制作用及处方应用进行分析比较,为甘草不同炮制品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科学依据,同时为中药的炮制研究和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李明[6](2019)在《棉秆基微晶/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药用压片与PCL材料增强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棉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目前我国每年产生大约1000多万吨,鉴于传统处理棉秆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因此研究棉秆资源的高值化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棉秆为原料探讨了棉秆制备微晶纤维素的工艺以及微晶纤维素作为压片赋形剂及聚己内酯(PCL)材料增强剂的增强机理、形态结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等,为棉秆基微晶纤维素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还制备了棉秆基纳米纤维素,为棉秆基纳米纤维素的深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1)为了探讨棉秆能否作为制备微晶纤维素的一种植物原料,详细分析了棉秆的微观结构形态和化学组分信息。棉秆的α-纤维素含量为50.0%,酸不溶木素含量为22.2%,灰分含量为5.7%,半纤维素20.2%,棉秆原料粉末的结晶度为35%。棉秆的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以作为制备微晶纤维素的原料。但是棉秆灰分较高,其中钙盐含量占灰分25.3%,需要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部分灰分。结合棉秆自身的结构形态和化学组分信息,本文确立了以乙酸-乙醇法预处理的方法,并结合蒸煮、漂白及酸水解,制备了棉秆基微晶纤维素,达到了药典对灰分含量规范要求。乙酸-乙醇预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100℃,棉秆:乙酸:乙醇(w:v:v)为1:1:1,固液比1:10。所得棉秆得率为87.0%,灰份降低到1.10%,去除率达到80.7%。(2)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研究了棉秆浆水解制备微晶纤维素的最佳水解工艺条件,最佳反应条件为1.5mol/L HCl,90℃,60min,固液比1:10。研究发现,随着水解程度的加深,微晶纤维素的粒径D90与得率一样随之降低,参数D90很好地指示了纤维素水解的程度,能够更方便即时地表征水解过程。棉秆基微晶纤维素晶型属于典型天然纤维素I型,结晶度可达到80.3%。烘干温度对微晶纤维素形貌具有重要影响,应控制合适烘干温度(105-120℃),谨防温度过高损坏微晶纤维素。棉秆制备的微晶纤维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其他生物复合材料。(3)通过酸水解法制备了棉秆纳米纤维素,并对棉秆纳米纤维素的物化性质进行了研究。酸离子在水解反应过程中更明显地剪断了002晶面的无定形区纤维素链。酸水解主要作用于纤维素大分子的分子内氢键,尤其是O(3)H…O(5)键。通过X光多晶衍射分析得到了棉秆纤维素的晶体模型。此外,随着纤维素长度的减小,分子间氢键的键能增加,键长没有明显的变化。通过对纳米纤维素晶体模型的基本理解可以为纳米纤维素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以及纳米纤维素的未来改性提供理论基础。(4)论文探讨了在微米尺度上纤维素源不同而导致的微晶纤维素的基本物化特性差异,以及通过作为药用压片赋型剂探讨了因纤维素源不同而导致的片剂力学性能差异。将微晶纤维素通过直接压片法制备了阿司匹林片剂,用拉伸压缩材料试验机测试了各片剂的力学性能。随着微晶纤维素颗粒尺寸(D50=30-100μm)的增大针叶木、阔叶木及棉秆压制的片剂硬度均呈下降趋势,竹与麻片剂硬度基本保持不变。微晶纤维素样品片剂硬度和拉伸强度的机械性能强烈依赖于水解难易程度(t值)。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t值与微晶纤维素片剂硬度(正)相关性是最显着的,t值越大,片剂的硬度越高。棉秆微晶纤维素的片剂力学性能优于竹和麻微晶纤维素,其排序和水解难易程度一致:针叶木>阔叶木>棉秆>竹>麻。引入t值作为鉴别微晶纤维素原料的优先次序是十分有效的,在考虑片剂硬度时应该注意微晶纤维素原料的选择,该研究的结果可为选择微晶纤维素原料时提供参考。(5)微晶纤维素可作为增强剂,探究了微晶纤维素对PCL材料的增强作用及机理。微晶纤维素与PCL材料之间会形成强的界面,这种界面源于氢键的形成,同时微晶纤维素的存在对PCL材料的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PCL材料的力学性能。棉秆基微晶纤维素的粒径(尺寸)也会影响PCL材料的机械性能,添加微晶纤维素并不改变PCL材料的熔融热力学性质,但是能提高PCL材料的熔融温度。(6)尽管微晶纤维素可以增强PCL材料的机械性能,但是粗糙度较高。本文通过将PCL与MA(顺丁烯二酸酐)的改性改善了PCL材料与微晶纤维素的相容性,在m(MA)/m(PCL)为40%,m(过氧化二苯甲酰:BPO)/m(PCL)为7%,反应时间3h时粗糙度下降了66.7%,接触角达到87.5°,拉伸应力提高了77.8%,提高了其疏水性。结果表明,PCL-MA与微晶纤维素界面相容性提高了,形成了一个相对坚固的网络。同时,PCL与MA发生了异相成核,添加微晶纤维素固体颗粒加剧了异相成核作用,正因为双重异相成核的作用,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

曾文辉[7](2019)在《参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传统中药饮片为原材料,经过现代加工工艺和制药技术对药材的全成分进行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和包装等一系列工艺程序制成,相比传统中药饮片的服用方式,无需煎煮,是可供直接配方和冲服的。但目前仍然有很多地方道地药材配方颗粒缺乏统一的工艺规范和质量标准。参薯(Dioscorea alata L.)为薯蓣科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植物参薯的块茎,具有健脾、补肺、益精气、消肿、止痛等功效。本论文主要对参薯配方颗粒的研究,对原料进行完整的质量评价,对以参薯为原料做成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流程的进行了合理优化,对参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的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实现生产工艺的规范化,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产品质量标准的科学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具体研究工作包括:1、本课题收集6批不同来源的参薯药材,对其进行性状、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分别均低于13.0%、4.0%和1.5%,均符合2014年版《江西省中药材标准》中的参薯的要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参薯药材有效成分参薯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的相对标准偏差控制在2.0%以内,回收率在98.0%102.0%之间,其参薯药材中参薯多糖的含量均大于10.0%,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均>2.0%;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了参薯药材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的相对标准偏差控制在2.0%以内,回收率在98.0%102.0%之间,其参薯药材中薯蓣皂苷元均>0.1%。2、本课题首先进行单因素提取温度的研究,然后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参薯进行了提取工艺探讨,以出膏率、参薯多糖的含量及转移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参薯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优选的参薯饮片浸泡1h,加10/8倍量水提取2次,回流时间分别为每次120min/60min,趁热过滤,迅速冷却并合并滤液,减压浓缩(60℃),60℃减压干燥得到干膏粉,与可溶性淀粉1:0.6进行混合,干法制粒,制得参薯配方颗粒。3、本研究对参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从性状检查、含量测定等方面对参薯配方颗粒进行系统研究,建立参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工艺方法,为参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贺成虎[8](2019)在《自然发酵麦麸的菌群分析以及不同发酵方式对麦麸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文中认为麦麸是小麦面粉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多糖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但是在国内,麦麸大多数都被用作饲料,加工利用率很低,很少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如果对麦麸采取一些加工处理来提高其可加工性和营养价值,那么既可以不浪费资源,又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针对提高麦麸中的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而采取的一些生物处理如微生物发酵和酶处理等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对于研究采用自然发酵以及依赖天然麦麸自身的细菌或真菌进行发酵处理麦麸的方式相对很少。本文以麦麸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自然发酵麦麸中的菌群变化及优势菌属分布(包括细菌和真菌),然后采用自然发酵、细菌发酵和真菌发酵等三种不同方式固态发酵麦麸,发酵后测定麦麸中主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变化及麦麸表观结构的变化,最后将不同发酵方式的麦麸以20%的比例加入到面包中,研究不同发酵方式的麦麸对面团特性和面包感官质量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7天连续发酵回添法获得4组自然发酵麦麸样品(1d、3d、5d和7d),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对其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对4组发酵麦麸样品进行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细菌和真菌在发酵过程中的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变化很大。对麦麸进行菌群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在门分类水平上,细菌主要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而真菌主要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主;在属分类水平上,细菌中的优势菌属以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片球菌属(Pediococcus)为主;真菌的优势菌属以曲霉属(Aspergillus)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为主。细菌和真菌的菌群热图多样性分析表明,在麦麸发酵前期细菌以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梭菌属(Clostridium)为主,发酵后期以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片球菌属(Pediococcus)为主,真菌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都以曲霉属(Aspergillus)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为主。对麦麸中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差异OTU类型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对于细菌PCA来说,第1天的麦麸样品与第3天、5天和第7天的菌群组成差异较大,发酵第3天、5天和7天样品的菌群组成相似。Pediococcus和Lactobacillus之间呈正相关,与其他菌属如Cronobacter、Pantoea和Clostridium等呈负相关。对于真菌PCA来说,第1天的麦麸样品菌群组成与其他天数样品的菌群组成明显不同,Aspergilus 和 Penicillium 与Alternaria、Epicoccum 以及Sporidiobolus 等菌属之间呈负相关。(2)经过不同发酵方式处理后,麦麸的基本组分发生显着变化,其中麦麸的淀粉含量在发酵后都出现了明显下降,细菌发酵第2天的麦麸淀粉含量最低,达到42.3 mg/g;多肽含量在发酵后明显增加,其中自然发酵麦麸的多肽含量最高,达到10.4 mg/g。不同发酵方式的麦麸pH之间变化显着,细菌发酵麦麸的pH最低(pH=4.82),而真菌发酵麦麸的pH最高(pH=7.4)。不同发酵方式处理后的麦麸的颜色也出现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自然发酵和细菌发酵第2天的麦麸的颜色明显改善,而真菌发酵麦麸的颜色变化不大。麦麸的总酚含量、多糖含量、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以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均较发酵前有所提高。真菌发酵麦麸的可溶性多糖含量最高,达到29.7mg/g;与对照组相比,3种发酵麦麸的游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在发酵前后并没有很大提高,而自然发酵和细菌发酵麦麸的结合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显着增加,最高达到5.30 mg GAE/g,而真菌发酵麦麸的结合酚的抗氧化能力最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6.8%,ABTS+清除能力为9.56μmol TE/g。经过不同发酵方式处理后,真菌发酵麦麸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增加最为明显,达到了 99.5 mg/g。与对照组相比,3种不同发酵方式的麦麸总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主要在在10.835-11.706 g/100g之间;麦麸发酵第1天和第2天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的分别是真菌发酵和细菌发酵麦麸,达到2646.32 mg/kg和4285.73 mg/kg。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酵麦麸表面结构后发现,不同发酵方式对麦麸的表观结构具有不同影响,其中细菌发酵麦麸表面纤维的致密结构破坏严重,变化最为显着。(3)将不同发酵方式的麦麸以20%的比例加入面包中,研究麦麸对面团流变特性、面包感官品质和贮藏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发酵麦麸的面团粘弹性模量显着高于未添加麦麸的面团,添加发酵第2天麦麸的面团粘弹性模量普遍高于添加发酵第1天的,其中添加细菌发酵第2天的麦麸的面团粘弹性模量最高。麦麸发酵类型的不同对于麦麸面包的感官质量具有一定影响,与添加细菌发酵的麦麸的面包相比,添加自然发酵和真菌的麦麸面包呈现出更高的硬度,并且在第一次压缩后恢复其原始高度的能力也较差(弹性)。与添加未发酵麦麸的面包相比,添加发酵麦麸的面包明显提高了面包亮度,改善了面包颜色,其中添加细菌发酵第1天和第2天的麦麸的面包色度变化最为明显。在6天的贮藏时间里,添加不同发酵麦麸的面包的水分含量变化与硬度变化之间相互关联,在前3天的贮藏时间里,面包的水分含量损失很快,同样地,面包硬度也随之显着增加,在贮藏第6天时,面包的水分含量和硬度变化不大,其中添加细菌发酵第2天麦麸的面包含水量及硬度变化最小。

王娜[9](2019)在《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新品系特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是在前期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完成的。利用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查金台牧场原生的野生大豆为父本和大豆栽培品种大白眉为母本进行人工杂交,产生了大量的杂交后代。对其杂交后代经过30多年的精心选育,目前已获得60多个品系。从中选出7个材料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4个品系(15、27-2-2、3-2-1棕黑和3-2-1黑豆)与已经登记注册的2个品种(简称“S001”和“S002”)和野生.大豆(CK)为对照,目的是为进一步培育杂交大豆新品种提供参考。选育出兼具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优良特性且适合在内蒙古地区推广的杂交新品种,对加速粮改饲草田轮作、改良土壤促进当地畜牧业健康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试验于2017年在查金台牧场杂交大豆育种基地进行,对7个试验材料开展了农艺性状、生物量测定、营养成分以及根瘤重量和数量动态变化的测定。各材料均在5月13日进行播种,小区种植,面积20m2,株距30cm,行距60cm,3次重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描述了各材料之间的变异程度,并对4个品系进行生产性能和适应性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7个供试材料植株基本形态中,粒形、种皮色和种脐色的变异程度最大,二粒荚、三粒荚、秕荚率、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和主茎粗等6个性状是这7个供试材料的主要变异来源。13个数量性状可简化为4个互相独立的因子。聚类分析的结果将7个供试材料分为3类。(2)15号品系的种子产量、花期的无氮浸出物含量和根系长度等方面优;27-2-2号品系的粗灰分含量和荚期的群体干草产量测定最高;3-2-1棕黑号品系的粗脂肪含量和根瘤的干重最高;3-2-1黑豆品系的有效根瘤数量最高。(3)15作为新品种的培育对象,15和27-2-2 号品系在种子产量以及生物量方面较高,3-2-1棕黑和3-2-1黑豆号品系在营养成分和根瘤数量方面较高,都明显高于S001、S002号品种和野生大豆,增产效果明显,生产性能优,适应性能力强,有希望培育粮草兼用型杂交新品种。

陈云汉[10](2019)在《蒲公英橡胶草胶乳提取工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橡胶因其优良的性能以及不可替代性,使其应用十分广泛。国内的天然橡胶产量只能满足我国天然橡胶需求量的20%,对外进口的依存度超过80%,为我国多个领域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寻找其他植物橡胶资源迫在眉睫,目前研究比较广泛的植物橡胶为蒲公英橡胶(Taraxacum koksaghyz TKS)、银胶菊橡胶(Guayule rubber)、杜仲胶(Eucommia ulmoidesgum,EUG)。国内外对于蒲公英橡胶的研究多集中于种质筛选、培育技术、基因调控、蛋白组学等上游环节,而有关蒲公英橡胶草胶乳的提取工艺则尚待研究。本文针对蒲公英橡胶草胶乳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是蒲公英橡胶草根部橡胶分布及成分分析,其次是蒲公英橡胶草胶乳提取工艺研究,最后是胶乳结构及性质表征。1.对TKS鲜根根部横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观测橡胶在根部的分布状态以及含胶细胞的形态。对TKS组织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分含量最高,其次为木质素以及综纤维素的含量,而橡胶的含量目前仅为6%(干重比)左右。2.提出实际提取效率代替表观提取效率,提高对胶乳提取工艺的评价的准确性。通过对胶乳基本提取工艺的研究,确定了 TKS胶乳提取的主要工艺流程为:根部前处理、缓冲液环境下摇晃/搅拌、抽滤、离心分离等四步,通过对基础工艺的研究使得胶乳提取效率可以达到67%左右。探究了有着“胶乳凝结因子”之称的多酚氧化酶(PPO)在胶乳提取过程中的影响,发现温度对其活性抑制最为明显,当提取温度为50℃时胶乳提取效率达到80.51%;PPO活性抑制剂亚硫酸钠(Na2SO3)以及二硫代苏糖醇(DTT)的用量对其影响较为微弱,二者之间的对比结果证明Na2SO3对于胶乳提取的促进效果优于DTT。对胶乳提取装置进行了改良,发现使用摇床作为胶乳提取装置时胶乳的提取效率普遍高于使用搅拌器时的提取效率。经过上述研究最终确定一条最优工艺路线:选取储存时间24h内的根部进行前处理;选取Na2SO为多酚氧化酶的抑制剂,并且配置其浓度为0.1%的提取缓冲液,以1:2的固液投料比投料,在50℃的温度条件下,在150rpm的条件下摇晃体系30min;过滤体系,收集浆液并离心分离,抽取上层胶乳;重复上述提取过程两次;最终提取效率可达到80%左右。3.将天然胶乳、提取所得TKS胶乳以及从植株直接抽取的TKS胶乳进行了对比。外观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外观相同均呈乳白色;离心分离后从上到下分为了四部分:橡胶颗粒、F-W粒子、乳清及固态黄色体;成分分析结果显示TKS胶乳中含水率为31.6%~45.5%之间;胶乳浓度分布范围为54.54%~68.25%;蛋白质浓度为13.51mg/mL,略高于天然胶乳的11.91mg/mL;二者的灰分含量均较低,其值约为3%。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及热重分析结果显示三种胶乳的结构与组分基本一致;凝胶渗透色谱分析结果显示三种胶乳分子量均呈双峰分布,其中抽取胶乳的分子量较低;扫描电镜观察与激光粒度仪分析结果显示天然胶乳与TKS胶乳橡胶颗粒均为核壳结构且尺寸分布为双峰分布,与GPC分析结果相吻合;胶乳浓度分析结果显示TKS胶乳浓度较高且分布较窄;TKS胶乳的蛋白浓度要高于天然胶乳。综上,TKS胶乳与天然胶乳之间差异较小,所以经过本文提取工艺流程所得TKS胶乳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二、灰分测定中恒重时间长短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灰分测定中恒重时间长短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灯盏花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受以下平台及项目的支持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灯盏花的研究进展
        1.2.1 灯盏花简介
        1.2.2 灯盏花化学成分研究
        1.2.3 灯盏花的药理作用研究
        1.2.4 灯盏花的临床应用研究
    1.3 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进展
        1.3.1 制备工艺研究
        1.3.2 质量标准研究
    1.4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1.4.1 提取方法
        1.4.2 分离纯化
        1.4.3 含量分析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1.5.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创新点
        1.5.3 课题技术路线
第二章 灯盏花原料药筛选
    2.1 前言
    2.2 材料仪器和试剂
        2.2.1 材料
        2.2.2 仪器
        2.2.3 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外观性状
        2.3.2 水分
        2.3.3 灰分
        2.3.4 浸出物
        2.3.5 TLC检测
        2.3.6 HPLC法测定野黄芩苷
        2.3.7 数据分析
    2.4 结果分析
        2.4.1 外观性状
        2.4.2 水分含量
        2.4.3 灰分含量
        2.4.4 浸出物含量
        2.4.5 TLC检测结果
        2.4.6 药效成分野黄芩苷含量
    2.5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灯盏花提取物的制备工艺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及试药
        3.2.2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浸膏得率的测定
        3.3.2 野黄芩苷含量的测定
        3.3.3 灯盏花提取工艺
        3.3.3.1 提取方法考察
        3.3.3.2 提取溶剂考察
        3.3.3.3 提取次数考察
        3.3.3.4 单因素实验
        3.3.3.5 响应面实验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提取方法考察结果
        3.4.2 提取溶剂考察结果
        3.4.3 提取次数考察结果
        3.4.4 单因素实验结果
        3.4.5 响应面实验结果
    3.5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灯盏花配方颗粒的制备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及试药
        4.2.2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浸膏得率的测定
        4.3.2 野黄芩苷含量的测定
        4.3.3 灯盏花提取液浓缩工艺
        4.3.4 灯盏花流浸膏干燥工艺
        4.3.5 灯盏花配方颗粒制备工艺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浓缩工艺结果
        4.4.2 干燥工艺结果
        4.4.3 制粒工艺结果
    4.5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灯盏花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仪器与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性状
        5.3.2 灯盏花配方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5.3.3 薄层方法学考察
        5.3.4 灯盏花颗粒中野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
        5.3.5 HPLC测定方法学考察
        5.3.6 检查
        5.3.6.1 水分测定
        5.3.6.2 粒度
        5.3.6.3 溶化性
        5.3.6.4 浸出物
        5.3.6.5 吸湿平衡时间
        5.3.6.6 休止角
        5.3.6.7 堆密度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性状检查结果
        5.4.2 薄层鉴别结果
        5.4.3 薄层方法学考察结果
        5.4.4 野黄芩苷液相测定结果
        5.4.5 HPLC方法学考察结果
        5.4.6 检查项测定结果
        5.4.6.1 水分测定结果
        5.4.6.2 粒度测定结果
        5.4.6.3 溶化性测定结果
        5.4.6.4 浸出物测定结果
        5.4.6.5 吸湿平衡时间测定结果
        5.4.6.6 休止角测定结果
        5.4.6.7 堆密度测定结果
    5.5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目录
附录 B 灯盏花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草案

(2)海水制浆及其黑液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文献综述
    1.1 海水的资源化利用
        1.1.1 海水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1.1.2 我国海水资源利用现状
        1.1.3 淡化及浓盐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1.2 我国制浆造纸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制浆造纸行业的生产现状
        1.2.2 制浆造纸行业的用水现状
        1.2.3 制浆造纸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1.3 海水/浓盐水制浆问题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1.3.1 海水或浓盐水制浆的提出
        1.3.2 海水在制浆中存在的问题
        1.3.3 海水制浆可行性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海水制浆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设备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部分
        2.3.1 标准模拟海水的配制
        2.3.2 海水制浆参数的筛选
        2.3.3 海水制浆的性能研究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麦秆海水制浆参数的筛选与分析
        2.4.2 海水制浆机理分析
    2.5 本章小结
3.黑液的性能分析及黑液回用
    3.1 引言
    3.2 实验设备及试剂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设备
    3.3 实验部分
        3.3.1 黑液的制备
        3.3.2 黑液的性能研究
        3.3.3 海水浆黑液处理与利用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1 不同介质、不同原料黑液组成分析
        3.4.2 不同介质、不同原料黑液粘度性质分析
        3.4.3 海水浆及草浆黑液的除氯、除硅研究分析
        3.4.4 水性液体防尘涂料的制备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小香米速食粉加工工艺及其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小香米的概述
    1.2 小香米的营养成分
    1.3 小香米产品开发及其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1.4 速食食品研究进展
    1.5 不同储藏温度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1.1 原料、试剂及设备
        2.1.2 实验仪器
    2.2 小香米速食粉的加工流程
        2.2.1 生产工艺流程图
        2.2.2 操作步骤
    2.3 清洗条件的确定
    2.4 小香米熟制处理方法的确定
    2.5 单因素实验设计
        2.5.1 蒸制时加水量的确定
        2.5.2 蒸制时间的确定
        2.5.3 打浆时间的确定
        2.5.4 打浆时料液体积比的确定
        2.5.5 速食粉过筛目数的确定
    2.6 冲调加水量的确定
    2.7 正交试验设计
    2.8 小香米速食粉感官评定方法
    2.9 小香米速食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2.10 小香米速食粉理化指标的测定
        2.10.1 脂肪含量的测定
        2.10.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10.3 水分含量的测定
        2.10.4 灰分含量的测定
        2.10.5 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
        2.10.6 能量测定
    2.11 水分活度的测定
    2.12 菌落总数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清洗条件的确定
    3.2 小香米熟制方法的确定
    3.3 小香米速食粉单因素条件的确定
        3.3.1 小香米速食粉蒸制加水量的确定
        3.3.2 小香米速食粉蒸制时间的确定
        3.3.3 小香米速食粉打浆时间的确定
        3.3.4 小香米速食粉打浆料液体积比的确定
        3.3.5 小香米速食粉过筛目数的确定
    3.4 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
    3.5 小香米速食粉最佳工艺条件验证实验
    3.6 小香米速食粉冲调料液比的确定
    3.7 小香米速食粉的营养品质分析
    3.8 小香米速食粉的糊化特性分析
    3.9 小香米速食粉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
        3.9.1 不同储藏温度对小香米速食粉水分含量的影响
        3.9.2 不同储藏温度对小香米速食粉水分活度的影响
        3.9.3 不同储藏温度对小香米速食粉脂肪含量的影响
        3.9.4 不同储藏温度对小香米速食粉蛋白质的影响
        3.9.5 不同储藏温度对小香米速食粉菌落总数的影响
        3.9.6 不同储藏温度对小香米速食粉感官品质的影响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前胡药材及饮片的商品等级质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前胡药材及饮片的定性与定量方法的优化研究
    1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优化研究
        1.1 材料与试剂
        1.2 方法优化研究
        1.3 小结
    2 指纹图谱研究
        2.1 仪器与材料
        2.2 实验条件考察
        2.3 实验方法的考察
        2.4 小结
    3 HPLC测定前胡药材三种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
        3.1 仪器与材料
        3.2 供试品制备方法考察
        3.3 色谱柱的选择
        3.4 方法考察
        3.5 小结
第二章 前胡药材的不同等级质量比较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等级划分
        2.2 水分
        2.3 总灰分及酸不溶灰分
        2.4 浸出物
        2.5 薄层鉴别
        2.6 含量测定
        2.7 指纹图谱
    3 实验结果
        3.1 药材性状特征测量结果
        3.2 水分
        3.3 总灰分及酸不溶灰分
        3.4 浸出物
        3.5 薄层色谱鉴别
        3.6 三种香豆素类成分含量测定
        3.7 指纹图谱
    4 分析与讨论
        4.1 浸出物含量分析比较
        4.2 前胡药材三种香豆素类成分比较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前胡饮片的不同等级质量比较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水分
        3.2 总灰分及酸不溶灰分
        3.3 浸出物
        3.4 含量测定
        3.5 指纹图谱的建立
    4 分析与讨论
        4.1 饮片浸出物含量比较
        4.2 饮片三种香豆素类成分含量比较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前胡质量及商品规格等级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
致谢

(5)甘草之“炙”古今不同炮制方法及饮片质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甘草之“炙”的文献考证
    1 甘草之“炙”文献考证
        1.1 对《伤寒论》甘草之“炙”提出质疑
        1.2 两汉、南北朝时期无甘草蜜制技术
        1.3 唐宋时期始出现“蜜炙甘草”的记载
        1.4 明清时期“炙甘草”的使用
    2 “炙”字考证
        2.1 “炙”的由来
        2.2 对药物“炙”的程度
    3 结论
第二章 不同批次甘草饮片的质量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剂
        1.3 药品
    2 饮片质量检查
        2.1 来源
        2.2 性状
        2.3 鉴别
        2.4 水分
        2.5 浸出物
        2.6 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
        2.7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2.8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2.9 含量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炒甘草炮制工艺研究
    1 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含量测定
        2.2 响应曲面设计法优化炒甘草的炮制工艺
        2.3 工艺验证
    3 结果与讨论
    4 初步制定炒甘草炮制规范
        4.1 炮制
        4.2 水分
        4.3 总灰分
        4.4 浸出物
        4.5 薄层鉴别
        4.6 含量测定
        4.7 炒甘草饮片标准草案形成
第四章 蜜炙甘草炮制工艺参数的优选
    1 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试验方法
        2.1 考察因素的确定
        2.2 正交试验预实验
        2.3 正交试验设计
        2.4 炮制工艺优选
        2.5 验证性试验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炒甘草与蜜炙甘草饮片质量的比较研究
    1 炒甘草与蜜炙甘草饮片质量的比较研究
        1.1 外观性状的比较
        1.2 水分测定结果的比较
        1.3 总灰分测定结果的比较
        1.4 浸出物测定结果的比较
        1.5 薄层鉴别结果的比较
        1.6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的比较
    2 炒甘草与蜜炙甘草炮制作用的比较研究
        2.1 古籍当中甘草炮制作用记述
        2.2 炒甘草、蜜炙甘草炮制作用
    3 炒甘草与炙甘草处方应用的比较研究
        3.1 典型处方中甘草炮制品应用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6)棉秆基微晶/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药用压片与PCL材料增强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棉秆
        1.1.1 棉秆资源概况
        1.1.2 棉秆的结构和组成
        1.1.3 国内外棉秆资源的研究现状
    1.2 微晶纤维素
        1.2.1 微晶纤维素的用途
        1.2.2 微晶纤维素的来源
        1.2.3 微晶纤维素制备方法
        1.2.4 微晶纤维素深度利用
    1.3 纳米纤维素
        1.3.1 纳米纤维素制备方法
        1.3.2 纳米纤维素应用
    1.4 聚己内酯(PCL)
        1.4.1 PCL简介
        1.4.2 PCL应用
    1.5 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棉秆主要结构及组分的表征及分析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及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讨论
        2.2.1 棉秆主要形貌及化学组分分析
        2.2.2 棉秆结晶度分析
        2.2.3 棉秆纤维结构分析
        2.2.4 棉秆纤维素化学结构分析
        2.2.5 棉秆木素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棉秆基微晶纤维素的制备与表征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及药品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棉秆制浆工艺分析
        3.2.2 棉秆纤维水解工艺分析
        3.2.3 棉秆基微晶纤维素红外分析
        3.2.4 微晶纤维素热稳定性分析
        3.2.5 微晶纤维素X光多晶衍射分析
        3.2.6 微晶纤维素核磁分析
        3.2.7 微晶纤维素的表面形貌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棉秆基纳米纤维素的制备与表征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讨论
        4.2.1 纳米纤维素表面形貌分析
        4.2.2 棉秆基纳米纤维素化学键分析
        4.2.3 纳米纤维素热力学性质分析
        4.2.4 棉秆基纳米纤维素X光多晶衍射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晶纤维素片剂硬度的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原料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方法
        5.1.4 表征手段
        5.1.5 SPSS统计分析
    5.2 结果讨论
        5.2.1 微晶纤维素的t值分析
        5.2.2 微晶纤维素的化学成分分析
        5.2.3 不同原料的微晶纤维素的红外光谱分析
        5.2.4 不同来源的微晶纤维素热力学分析
        5.2.5 不同来源的微晶纤维素的压片机械性能分析
        5.2.6 SPSS相关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棉秆基微晶纤维素对PCL材料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6.1 实验部分
        6.1.1 实验原料
        6.1.2 实验仪器
        6.1.3 实验方法
    6.2 结果讨论
        6.2.1 棉秆基微晶纤维素含量对PCL力学性能影响
        6.2.2 棉秆基微晶纤维素粒径对PCL力学性能影响
        6.2.3 微晶纤维素/PCL成核作用分析
        6.2.4 棉秆基微晶纤维素/PCL膜表面形貌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棉秆基微晶纤维素与PCL界面相容性的研究
    7.1 实验部分
        7.1.1 实验原料
        7.1.2 实验仪器
        7.1.3 实验方法
    7.2 结果讨论
        7.2.1 PCL与 MA反应分析
        7.2.2 红外光谱分析
        7.2.3 热稳定性分析
        7.2.4 表面形貌分析
        7.2.5 亲水与疏水性能分析
        7.2.6 机械性能分析
        7.2.7 PCL-MA成核作用分析
    7.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之处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参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参薯的研究进展
        1.1 参薯的概述
        1.2 化学成分
        1.3 参薯的药理作用研究
        1.4 中医临床应用
    2 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进展
        2.1 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现状
        2.2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缺点
        2.3 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前景
第二章 参薯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
    1 药材、仪器、试剂
        1.1 药材
        1.2 仪器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
        2.2 鉴别
        2.3 水分、灰分测定
        2.4 含量测定
    3 小结
第三章 参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1 仪器、材料与辅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参薯标准汤剂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2.2 参薯标准汤剂的制备
        2.3 参薯干膏粉相关指标参数的测定
        2.4 参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3 小结
第四章 参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
        2.2 粒度检查
        2.3 水分测定
        2.4 溶化性检查
        2.5 含量测定
    3 质量标准(草案)
    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8)自然发酵麦麸的菌群分析以及不同发酵方式对麦麸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麦麸研究概述
        1.1 麦麸的结构组成
        1.2 麦麸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1.2.1 阿拉伯木聚糖
        1.2.2 酚酸
        1.2.3 膳食纤维
        1.2.4 蛋白质
    2 麦麸的不同改良方式
        2.1 物理加工法
        2.2 生物加工
        2.2.1 酶促加工
        2.2.2 微生物发酵
    3 高通量测序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研究发酵对麦麸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麦麸样品的准备
        1.2 细菌和真菌Illumina MiSeq测序
        1.3 数据分析
        1.3.1 Alpha多样性分析
        1.3.2 群落组成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麦麸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2.2 物种组成分析
        2.2.1 基于门水平的发酵麦麸菌群结构分析
        2.2.2 基于属水平的发酵麦麸菌群结构分析
        2.3 相似性聚类分析
        2.4 细菌和真菌群落的主成分分析
    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不同发酵方式对麦麸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麦麸的制备
        1.3.2 发酵麦麸的常规组分测定
        1.3.3 麦麸的表观特性及颜色
        1.3.4 pH值的测定
        1.3.5 水溶性多糖的测定
        1.3.6 游离酚及结合酚的提取及测定
        1.3.7 酚类物质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1.3.8 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
        1.3.9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1.3.10 发酵麦麸的超微结构分析
        1.4 数据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发酵麦麸常规组分的测定
        2.2 麦麸的表观特性及颜色
        2.3 pH的测定
        2.4 水溶性多糖的变化
        2.5 游离酚和结合酚含量的变化
        2.6 酚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测定
        2.6.1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2.6.2 ABTS~+清除能力测定
        2.7 膳食纤维含量测定
        2.8 发酵麦麸的氨基酸含量测定
        2.9 扫描电镜结果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发酵麦麸在面包加工中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面团制备
        1.3.2 面包制作
        1.3.3 面团的流变性分析
        1.3.4 面包的质构分析
        1.3.5 面包色度测定
        1.3.6 面包比容测定
        1.3.7 面包贮藏期间的水分含量变化
        1.3.8 面包贮藏期间的硬度变化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面团的流变性测定
        2.2 面包的质构分析
        2.3 面包色度的测定
        2.4 面包的比容测定
        2.5 面包在贮藏期间的水分含量变化
        2.6 面包在贮藏期间的硬度变化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展望
致谢

(9)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新品系特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图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大豆农艺性状的研究进展
        1.2.1 产量性状分析
        1.2.2 结荚习性
        1.2.3 大豆根系分析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农艺性状的测定
        2.3.2 营养成分的测定
        2.3.3 不同大豆品系根系的时间分布
        2.3.4 数据统计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农艺性状的比较
        3.1.1 物候期观测
        3.1.2 植株及种子基本形态特征
        3.1.3 数量性状分析
        3.1.4 变异系数分析
        3.1.5 数量性状多变量统计分析
        3.1.6 聚类分析
    3.2 生物量的测定
        3.2.1 花期单株生物量的测定
        3.2.2 结荚期单株生物量的测定
        3.2.3 花期、结荚期生物量对比
        3.2.4 花期、荚期茎叶鲜重比
        3.2.5 花期、荚期群体产量和种子产量的测定
    3.3 营养成分分析
        3.3.1 粗蛋白含量(CP)
        3.3.2 粗脂肪含量(EE)
        3.3.3 酸性洗涤纤维含量(ADF)
        3.3.4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NDF)
        3.3.5 粗灰分含量(ASH)
        3.3.6 水分含量
        3.3.7 无氮浸出物(NFE)
    3.4 不同大豆品系根系的时间分布
        3.4.1 不同大豆品系根系总干重的时间分布
        3.4.2 不同大豆品系根的长度随时间的变化
        3.4.3 不同大豆品系有效根瘤数量随时期的变化
        3.4.4 不同大豆品系根瘤鲜重随时期的变化
        3.4.5 不同大豆品系根瘤干重随时期的动态变化
4.讨论
    4.1 杂交后代品系植株及种子的形态特征
    4.2 数量性状
    4.3 营养成分
    4.4 根瘤的变化
    4.5 研究展望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蒲公英橡胶草胶乳提取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天然橡胶概述
        1.1.1 天然橡胶简介
        1.1.2 天然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1.1.3 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约束
        1.1.3.1 地理条件限制
        1.1.3.2 地缘政治影响
        1.1.3.3 自然灾害以及病虫害
        1.1.3.4 投入成本高
    1.2 其他植物橡胶资源
        1.2.1 银胶菊
        1.2.1.1 银胶菊橡胶
        1.2.2 杜仲树
        1.2.2.1 杜仲胶
        1.2.3 蒲公英橡胶草
        1.2.3.1 蒲公英橡胶
    1.3 蒲公英橡胶研究
        1.3.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2 蒲公英橡胶提取方法
        1.3.2.1 溶剂法
        1.3.2.2 湿磨法
        1.3.2.3 干磨法
        1.3.2.4 酶解法
        1.3.2.5 酸碱中和法
        1.3.3 蒲公英橡胶草胶乳提取方法
        1.3.3.1 天然胶乳
        1.3.3.2 蒲公英胶乳
        1.3.3.3 蒲公英胶乳的提取方法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本论文研究内容
        1.4.2 本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与表征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1.1 实验原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蒲公英橡胶草根部橡胶分布及成分分析实验
        2.2.1 蒲公英橡胶分布观察
        2.2.2 蒲公英橡胶草鲜根成分分析实验
        2.2.2.1 含水率测定
        2.2.2.2 索氏提取法检测成分实验
        2.2.2.3 综纤维素、木质素含量测定
        2.2.2.4 灰分含量检测
        2.2.3 蒲公英橡胶草橡胶含量检测
    2.3 蒲公英橡胶草胶乳提取工艺研究及优化
    2.4 胶乳结构与性质表征
        2.4.1 胶乳外观及成分分析
        2.4.2 胶乳浓度分析
        2.4.3 BCA试剂盒分析
        2.4.4 热重分析仪分析
        2.4.5 激光粒度仪分析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4.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4.8 核磁共振波谱仪分析
        2.4.9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蒲公英橡胶草根部橡胶分布观察及成分分析
        3.1.1 蒲公英橡胶草根部橡胶分布观察
        3.1.2 蒲公英橡胶草根部成分分析
        3.1.2.1 含水率分析
        3.1.2.2 索氏提取法结果分析
        3.1.2.3 木质素及综纤维素含量分析
        3.1.2.4 灰分含量分析
        3.1.3 小结
    3.2 蒲公英橡胶草胶乳提取工艺研究
        3.2.0 提取方法优劣的标准
        3.2.1 胶乳提取工艺流程
        3.2.2 鲜根储存时间的影响
        3.2.3 固液投料比的影响
        3.2.4 提取次数的确定
        3.2.5 提取时间的影响
        3.2.6 提取转速的影响
        3.2.7 多酚氧化酶的抑制
        3.2.7.1 胶乳凝结因子——多酚氧化酶
        3.2.7.2 多酚氧化酶的抑制方法
        3.2.7.3 温度的影响
        3.2.7.4 抑制剂的影响
        3.2.8 提取装置的影响
        3.2.9 蒲公英胶乳提取工艺优化路线
    3.3 胶乳性质表征
        3.3.1 胶乳外观及成分分析
        3.3.2 胶乳浓度分析
        3.3.3 BCA试剂盒分析
        3.3.4 热重分析仪分析
        3.3.5 激光粒度仪分析
        3.3.6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3.3.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3.3.8 核磁共振波谱仪分析
        3.3.9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3.3.10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四、灰分测定中恒重时间长短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灯盏花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李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2]海水制浆及其黑液的性能研究[D]. 候帅奇.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3]小香米速食粉加工工艺及其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D]. 石长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4]前胡药材及饮片的商品等级质量比较研究[D]. 李芸芸.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甘草之“炙”古今不同炮制方法及饮片质量的比较研究[D]. 王野.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6]棉秆基微晶/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药用压片与PCL材料增强性能研究[D]. 李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参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曾文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6)
  • [8]自然发酵麦麸的菌群分析以及不同发酵方式对麦麸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D]. 贺成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新品系特征特性研究[D]. 王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10]蒲公英橡胶草胶乳提取工艺的研究[D]. 陈云汉.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灰分测定中恒重时间长短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