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节水林业,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节水林业,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一、大力发展节水型林业 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轩[1](2021)在《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及效益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森林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自然资源,兼具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发挥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已经成为理论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另外,随着国有林区全面停伐政策的实施,我国对森林资源开始由开发利用转为生态保护,在此阶段,如何推进“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转换,加快国有林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也是管理决策者和建设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由于目前森林生态系统价值尚未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文的研究将不再探讨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的特点、作用、意义以及发展远景等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把研究对象界定在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层面上。本文所研究的“森生态系统效益提升”,是以“两山论”为基础,以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转换和价值增值为目标,通过价值核算、实证分析、中介效应、系统仿真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充分诠释“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及实践途径,实现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首先,对伊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以及林业经济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次,利用相关评估方法对伊春国有林区各林业局2018年森林生态系统效益进行核算,核算结果表明,2018年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总值为442.516亿元,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为212.86亿元;生态效益为84.55亿元;社会效益为145.1亿元;并利用此核算结果作为实证分析的数据基础。二是分析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各效益影响机制和效益提升驱动机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影响因素,包括森林资源自然属性、林业投资结构、林业经济产业结构、劳动力、中介效应等方面内容;其次,分别以森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因变量,以林龄结构、产业结构、林业各类投资、森林管护、森林旅游人数为自变量,运用变截距面板回归方法,检验不同因素对森林生态系统各效益产生的边际效应和影响效果,以及分别以森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中介变量,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各效益间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能够带动森林经济效益提升,国有林区应优先提升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论,运用利益相关理论构建驱动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机制,通过均衡各方利益、信息披露、奖补机制和约束机制来实现政府主导、国有林区生态经营、社会公众参与的最优发展模式。三是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策略建议。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根据国有林区实际情况和林业发展战略,针对政府政策、管理体制、技术创新、产业布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合理建议,更好地实现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增值,促进林业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总之,本文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丰富了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核算方法、影响机理、仿真驱动构建和效益提升保障体系,对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提供了有针对性和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柴青宇[2](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段浩[3](2021)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文明理念在我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理念完整性提出,代表着我国的生态文明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2011年生态保护红线的首次提出,再到2014年被写入我国《环境保护法》,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推进生态文明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从生态文明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并对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每条具体的红线展开系统性研究,通过分析生态保护红线的法律缺失和实践中落实的各种问题,并对此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整篇论文分为五个部分:首先,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内涵以及其理论基础,也介绍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功能内涵和法律属性,以及三条生态保护红线的具体内涵。其次,也对生态文明和生态保护红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并进行分析。再次,主要研究了生态文明视野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的界限不够清晰、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实施不到位、自然资源利用上线超出环境承载力等问题。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外有关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相关规定,以及通过对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国关于生态保护红线相关制度的分析和总结得出值得我国借鉴的理念和方法。最后,阐释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具体的完善方式,主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法律制度和有关红线的配套制度,以及明确各条红线划定的具体范围,加强配套制度进行完善。同时,完善各种冲突适用标准和补救规则,建立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机制等。

袁开文[4](2020)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生存之本,万物之本。当前,世界人口密度的持续增加与水资源的低效利用导致水资源严重匮乏。同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现有土地的多度开发与利用,致使城市绿化面积越来越少。为了响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节水型城市绿地应运而生。因此本论文选择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节水型城市绿地为研究重点,基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稀缺、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分析该地区城市绿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及实际案例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基于此,本论文以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的规划设计为例,针对场地内部特殊的土地现状对该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态条件、场地现状等综合分析,总结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雨水收集为导向,构建绿地节水体系;合理配置耐旱植物,丰富植物多样性;功能丰富,多样化满足休憩”的设计策略。首先,通过GIS平台计算设计场地的汇水区域和面积,进一步得出该场地可收集的雨水量,基于此数据确定该场地内的调蓄区分布及面积。在对场地内的湟水河可能引发的雨洪问题进行防洪设计,打造集防洪蓄水和亲水休闲于一体的复式河流断面。其次,合理配置耐旱植物群落,注重植被的季节性和颜色变化,打造多季节丰富的植物景观。在最大化满足节水的同时兼顾其美观性和经济价值。最后,通过对民和县社会人文以及游客需求的了解,在设计场地内植入丰富的功能活动体检空间,打造节水型园林和综合性中央公园有机融合的城市空间。本论文基于文献综述与具体的案例研究为将来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建设节水型城市绿地提供一些参考价值和实践经验。

方宾伟[5](2018)在《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纵观我国60多年的防沙治沙的历史,期间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积累了大量的治沙经验,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从每隔五年左右的荒漠化和沙化统计数据来看,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沙漠化现象,整体生态还在不断的恶化。基于防沙治沙的可持续角度出发,1984年,钱学森提出了发展沙产业构想,指出了防沙治沙不仅仅在于治理,也要开发,要把治理蕴含于开发之中,关键在于改善经营和优化管理。自从提出沙产业的构想以来,全国各地沙产业蓬勃发展,早已实现了钱老上亿产业的目标。但是,沙产业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中也存在问题,特别是产业持续性问题,为了解决沙产业经营过程中可持续问题,本文尝试从不同经营模式视角出发,找出阻碍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因素,并提出对经营模式优化和创新的构想,保障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研究目标,本文主要分为十一个章节进行研究。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回顾国内外对沙产业经营模式的相关研究动态,并就国内外发展状态进行评述,为本文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针对研究中出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解决研究范畴问题;第三章,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理论构建。首先针对沙产业参与主体进行利益分析,构建沙产业绩效评价体系,提出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第四,新疆沙产业发展概况及主要的经营模式。主要介绍新疆沙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主要沙产业的经营模式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五,第六和第七章分别针对政府主导型、公司主导型和家庭主导型经营模式分析。主要介绍模式经营特征、经营下沙产业经营绩效、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式缺陷及优化途径;第八章,新疆不同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选取村庄为研究单位,以农户视角研究不同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第九章,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经营借鉴及创新。首先介绍国内外沙产业经营模式先进经验,然后在上述章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模式,最后以第八师149团沙产业经营作为案例进行示范研究;第十章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创新的保障措施;第十一章,结论及展望。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沙化现象依然严重,沙化土地扩展出现减缓趋势。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统计数据来看,截止2014年底,新疆沙化土地面积为74.71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国土总面积44.87%。而沙化土地扩展情况来看,2010-2014新疆沙化面积增加367.18平方公里,与上次沙化统计比较,减少了46.85平方公里。2.新疆沙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化程度低。从发展规模来看,据统计新疆南疆沙产业面积达到1288.98万亩,东疆89.98万亩,北疆39.92万亩。从新疆沙产业加工企业调研情况来看,加工企业分布较多的阿克苏也不过82家企业,并且这些企业多是原材料的初步加工,并不具备产品的深加工能力。3.政府主导经营模式的缺陷是高投入,低产出。针对这个问题,有三种解决思路:一、引入独立的监督机构,提高代理效率;二、缩短委托代理链条,实现中央政府与农户的直接对接。三、尝试寻找合作发展模式,提高经营效率。公司主导经营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利益的分配不均。针对这个问题,有三种解决思路:一、引入中介组织,强化公司和农户的关系;二、引入监督机构,促进公司和农户的融合。三、途径三:引入合作组织,外部问题内部化解决。家庭主导经营模式下存在规模小和资源不足两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思路:一、扩大规模,发展家庭农场形式。二、寻求合作制发展方式,解决资源不足现状4.沙产业经营中,影响经营者对不同经营模式选择有四个显着的影响因子。第一,经营者的文化程度对经营模式有显着影响。经营者文化程度越高,在选择模式是会选择效率比较高的经营模式,也会通过改变自身情况进入效率较高的经营模式。第二,沙产品商品率对经营者模式选择有显着影响。沙产品商品率越高,经营者越可能选择政府或者公司型经营模式。第三,融资效果影响经营者模式的选择。经营者融资能力越强,越倾向于自己经营沙产业。第四,政府扶持力度影响经营者模式的选择。政府扶持力度越高,经营者自我经营的意愿越大。5.新疆沙产业创新模式是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下,主要包括三种经营方式:一、政府+农户。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和农户按照股份进行合作,政府提供项目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而农户通过自己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进行入股,最终的产品收益按照股份进行分配。二、政府+公司。这种模式下,政府不仅仅作为投资方,也是监督方,主要是考虑到沙产业的特殊性,沙产业有公益性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的合作中,不能仅仅注重经济效益,要在政府的监督下保持平衡的发展。三、政府+公司+农户。这种形式是结合政府、公司和农户三方的力量形成的合作制模式。这种模式下公司控股,其他两个经营主体可选择代表进入董事会,形成了共同治理的局面,最大的发挥各个利益体的资源禀赋,促进沙产业的可持续经营。

李杨[6](2014)在《洞庭湖三口地区水资源约束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洞庭湖三口河系水量减少,防洪压力减轻,但旱灾连年,农业经济损失严重。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围绕水资源约束下如何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线,探讨了洞庭湖三口河系地区水资源约束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首先梳理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其次运用Mann-Kendall及累积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分析三口河系径流演变情势及农业用水面临的挑战;在研究三口河系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发展条件和优势之后,提出其发展目标;再次基于系统论、循环经济理念及生态工程原理,探讨水资源约束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与设计;然后基于循环经济的理念,农业产业化内涵,传统湖洲农业精华与现代农业技术,特别是节水技术,设计了水资源约束下湖垸和湖洲立体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接着以华容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说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经济效应;最后根据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和机制,构建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保障体系。论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农业循环经济、节水型农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都具有明显的循环式特征。而水资源约束下农业循环经济除了具有一般农业循环经济的共性外,突出了节水技术及节水措施体系的应用。(2)近十多年来,受三峡水库蓄水及降水量减少的影响,三口河系径流逐年减少,导致该地区工程性缺水与季节性缺水问题日益凸现。据预测,到2020年该地区90%保证率总缺水量为44127万m3,其中农业生产缺水39652万m3;到2030年90%保证率总缺水量为43362万m3,其中农业生产缺水35579万m3。这意味着农业供需水量的缺口将对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更大的约束。(3)水资源约束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必须立足于“六个层面”,遵循“七个原则”,贯穿于“四个层次”的技术途径,把握好规划、设计、研制、系统实现、系统组装、系统运行、系统更新七个阶段的设计过程,并正确处理好农业系统内部各个组分的整体协调关系,选择具有产业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类型。(4)发展与壮大特色种养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是三口河系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攻方向,而打造三品农产品(绿色、无公害、有机)品牌和特种养殖业品牌,大幅度延长特色产业价值链是发展重点。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是在三口河系地区实施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水资源约束下湖垸、湖洲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5)三口河系地区湖垸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庭院农业与游憩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城郊区休闲观光农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农业区种养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水域区立体型水体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等。通过培植专业性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形成集“节水、种养、加工、销售、旅游”于一体的湖垸农业循环经济体系。该模式除了具有一般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优势外,还具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产品生产、加工耗水量的优势。(6)水资源约束下湖洲立体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则指季节性显露洲滩草、水禽、鱼、观光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连续数年显露洲滩林、草、禽、牧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常年显露洲滩芦、林牧、林农、观光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等。并通过培植专业性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开发林、芦加工业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开发畜禽肉类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集“节水、种养、加工、销售、旅游”于一体的湖洲农业循环经济体系。该发展模式,除了具有一般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优势外,还具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耗水量,以及保护湖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优势。(7)华容县示范园区通过采取四大有效措施建设湖垸、湖洲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经济、环境、社会效益显着,而且逐渐体现出明显的产业化特征。但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缺乏统一规划,政策扶持力度不大,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农产品档次不高等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园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升与拓展。(8)水资源约束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对“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率”传统湖垸、湖洲农业模式的变革。要完成这一巨大的变革,须构建六方面的保障体系:多方面、多层次的管理保障措施、资金支持政策与行政法律、水利工程的建设措施、农业技术选择的保障措施、基本农田防护林保障措施、社会化服务措施等。

汪朝辉[7](2012)在《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旅游以高质量的环境资源和森林景观为主要旅游资源,已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然而随着森林旅游的迅猛发展,森林旅游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森林旅游的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完善和改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开展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评价和管理研究,是实现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已有的森林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基本是分析旅游活动对大气、水体、植被、垃圾、噪声、土壤、野生动物等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和评价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所发生的变化。而很少有学者从旅游生态系统的整体安全出发,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对旅游的影响进行综合的评价。已有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涉及的对象虽然很广,但目前关于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还没有提出完整的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安全评价还是空白。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旅游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对我国山岳型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评价方法,并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了实证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探讨了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在深入分析其他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森林公园复合旅游生态系统的特性,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对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予以了探讨。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态安全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环境影响评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提议的开发计划和决策的不利环境影响和后果进行预测和控制,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手段和综合决策机制,是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方法;生态系统理论要求生态安全评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旅游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因子的变化对旅游生态系统的安全影响程度。(2)分析了影响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综合分析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山岳型森林公园的主要特征,得出影响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森林气象和地质灾害、大气污染、地表水的污染、旅游垃圾污染、噪声污染;人为因素包括游客接待量的增长强度的压力、水量供需平衡能力、旅游开发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干扰、外来物种的入侵、森林植被的破坏、生态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三废”处理的强度、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和社区管理水平。(3)构建了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综合运用文献法、频度统计法、专家咨询法、开放式访谈法和高层专家研讨等方法,经过4轮的讨论最终建立了包括游客量接待强度等21个指标的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4)提出了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分类标准。在分析现有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管理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分类标准。(5)以温州森林公园为例分析了我国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现状。得出温州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仅有花岩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处于“安全”状态,其余公园都处于“不安全”状态。(6)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予以实证。运用所提出的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等级分类标准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证,并分析了影响其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其生态安全管理对策。以上研究成果是对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理论的完善和补充,从生态安全视角研究我国森林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拓宽了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领域,丰富了旅游生态学和森林旅游学的内容,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外,本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指导我国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田昕加[8](2011)在《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多数林业资源型城市目前正在实施转型,其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问题。如何借资源型城市转型契机,使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避免再陷入仅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传统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是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为此,本文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研究了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的问题,以为林业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意见。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下内容。第一部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评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进展,明确了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并对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的理论基础。介绍了资源型城市、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等相关概念,并界定了本文研究的范围;介绍了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林业生态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阐述了这些理论对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的指导作用。第三部分通过循环经济模型的分析,为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方向选择。第四部分对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系统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系统的特征进行深入剖析;构建了包括主系统和辅助系统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系统结构,并对系统内各部分的功能进行了阐述。第五部分从主系统和辅助系统的角度对林业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从传统发展方式致使林业资源型城市环境问题严重、资源依赖性强、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技术水平低下等方面对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主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管理体制落后、公共管理部门的支持作用有待加强、缺乏完善的技术创新体制、缺乏有效的资本进入与退出机制等方面对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辅助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接下来分析了林业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生态化的障碍,包括认识障碍、成本障碍、制度障碍、技术障碍等方面。第六部分在对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模式构建的目标、原则、思路阐述的基础上,从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主系统的视角构建了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模式。第七部分从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辅助系统的角度,从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法律政策、金融政策、技术政策等方面阐述了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的保障对策。第八部分是将伊春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本文所研究的成果来分析伊春市的产业生态化实践经验,并为伊春未来的产业生态化的深化提供理论指导。

金笙[9](2011)在《北京市节水草坪用水量预测及推广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市属于水资源匮乏城市,而随着北京市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生态环境用水量特别是绿化用水量却一直呈快速上升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北京市水资源的利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对于草坪用水、节水的一系列研究内容、方法及成果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描述分析北京市现有水资源的供需现状,运用由伍德于1996年提出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递阶模型对北京市未来的生活用水量进行了预测,方法较新,本文选择了25个自变量,并将其分为三个影响因子,分别是绿化因子、社会经济因子、个人因子建立了两个层次,即上层和下层模型。得出北京市生活用水将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而其中绿化因素在其中起很大的作用。通过收集间接资料,详细论述了北京市目前草坪发展的总体状况,包括面积规模、草种类型、养护状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等。草坪主要划分为冷季型草和暖季型草,由于暖季型草相对于冷季型节水,本文将暖季型草坪界定为节水草坪。在利用北京市常见草种的用水量进行比较分析测算的基础上,得出冷季型草坪比暖季型草坪更加费水的结论,继而本文根据不同草种的最大最小用水量数值各草种的节水潜力进行分析研究,计算显示暖季型草种节水潜力较大,利用趋势预测方法对草坪面积数值进行预测,计算预测出2010-2015年草坪的分草种用水量和可能的节水量。再按50%的比例将节水草坪替代冷季型草坪,得到的节水量相当可观。通过以上科学计算分析,得出推广节水草坪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实施是否可行哪?接下来本文主要从节水草种的布局规划设计、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具体推广措施建议这三方面展开论述。在规划布局方面本文从不同功能绿地入手,分别论述各功能草坪节水草坪的布局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以及布局规划面积,同时按2020年北京市绿化规划的目标要求,计算出北京市推广节水草坪面积及可能节水量的数值。在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主要围绕政府政策保障、技术生产保障、物质资金保障以及公众参与几方面展开论述。根据上述规划设计以及保障体系建设,利用典型调查的方法分别对不同功能草坪绿地,各选取有典型代表性草坪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并针对不同功能的草坪推广节水草坪提出不同的措施建议。通过分析研究,本文得出了在北京市推广使用节水草坪是必要且可行的结论,但是在实际的推广使用中不免会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并提议政府应继续加大对节水草坪推广的支持力度,社会公众也还需加强和培养自身的节水意识。

张金环[10](2011)在《产业层面循环林业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循环经济思想自1998年引入中国以来,经过十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实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必须涵盖工业、农业、林业、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其中,循环林业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到目前为止,一些学者已从森林工业、林业产业、林业区域等不同角度研究林业循环经济的问题,较早的一些研究多是用循环经济相关理论解释林业产业中的某些现象,而且是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林业产业链的某一环节,没有将林业作为一大系统来进行研究。近几年的研究趋向于林业产业整体和林区整体,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是很少有学者对林业循环经济理论基础做研究,也鲜有学者在林业循环经济整体、系统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项研究旨在继承前期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将林业作为一个整体,基于林业产业层面深入细致的研究循环林业发展模式,并根据循环林业的属性要求重构林业产业链,从理论上弥补前期学者研究不足,为我国发展循环林业开辟新的思路。研究产业层面循环林业模式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符合林业特殊性的林业循环经济理论匮乏的问题;二是林业产业系统整体的循环林业模式构建问题。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在论文的第2章和第3章,在借鉴了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了林业产业发展特点,构建了循环林业模式理论。界定了循环林业及模式的内涵,并对循环林业模式的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提出了循环林业的三原则,即减量化原则、循环利用原则、无害化原则;分析了循环林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要素、联结要素、支撑要素。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是在论文的第4章、第5章、第6章和第7章,这一部分的是论文研究的重点,主要是从林业产业分类入手,以逻辑顺序将产业层面循环林业模式划分为四个分循环模式,包括林业一、二、三产业各自的自循环模式、林业一、二、三产业之间及其与林业外产业间的循环模式。第一产业自循环模式分成林业培育系统和采运系统两个小循环模式的构建。林业培育系统循环模式以林木培育过程中林业资源的减量化使用为主线,分别构建了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微型循环林业模式,这些模式在实现资源减量化利用的同时,也实现了林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及林业生态环境的无害化。采运系统循环模式以林业资源采、集、运过程中对环境的无害化及采运后剩余资源的循环利用为两条主线,分别构建了林业采运系统无害化模式和采伐剩余物林内循环利用模式。第二产业自循环模式分为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资源循环模式。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式围绕着产品这一核心要素展开的,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包括产品设计、备料及原料加工、产品制造等环节,林产工业企业内部资源循环模式的构建以设计、加工、制造环节为主线,、使每一环节在运行过程中均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循环利用原则。林产工业企业间循环模式的构建是以关键企业为核心节点,从纵向链状到横向网状资源循环结构模式,实现林产工业整体的资源循环利用。第三产业自循环模式主要以林业景区旅游及休闲服务业为主,具体包括林业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阶段旅游资源的利用;林业旅游景区经营管理阶段的资源修复与清洁生产。林业三个产业子系统在完成各自资源自循环任务的同时,还实现了三个产业之间及其与林业产业系统外其他产业系统的物质资源循环。林业产业间循环利用模式的构建可细分为两方面:一是以林业第一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间资源循环模式的构建;二是以林业第二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间资源循环模式的构建。论文在构建三个产业自循环模式及产业间资源循环模式的同时,间接穿插了一些与论文观点相匹配的案例,使论文更具说服力。

二、大力发展节水型林业 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发展节水型林业 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及效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综述
        1.2.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森林生态系统
        2.1.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
        2.1.3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与价值评估
        2.1.4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评估与效益提升
    2.2 理论基础
        2.2.1 劳动价值论
        2.2.2 边际效用价值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的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伊春国有林区现状分析
    3.1 伊春国有林区概况
    3.2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概况
        3.2.1 森林面积及蓄积概况
        3.2.2 林龄结构概况
        3.2.3 造林管护概况
    3.3 伊春国有林区林业经济概况
        3.3.1 林业产值及产业结构概况
        3.3.2 林业投资概况
        3.3.3 从业人员概况
        3.3.4 森林旅游概况
    3.4 伊春国有林区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
    4.1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核算
        4.1.1 经济效益核算对象
        4.1.2 经济效益核算方法
        4.1.3 经济效益核算指标体系
        4.1.4 经济效益核算
        4.1.5 经济效益核算结果
    4.2 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核算
        4.2.1 生态效益核算方法
        4.2.2 生态效益实物量核算
        4.2.3 生态效益价值量核算
        4.2.4 生态效益核算结果
    4.3 森林生态系统社会效益核算
        4.3.1 森林游憩价值
        4.3.2 森林提供就业机会的价值核算
        4.3.3 社会效益核算结果
    4.4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分析
        4.4.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结果
        4.4.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影响的理论分析
        5.1.1 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因素
        5.1.2 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内部性因素
        5.1.3 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中介效应
    5.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2.1 面板数据模型简介
        5.2.2 变量与数据
        5.2.3 面板数据描述与检验
        5.2.4 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5.3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中介效应分析
        5.3.1 中介效应
        5.3.2 森林生态效益的中介效应
        5.3.3 森林经济效益的中介效应
        5.3.4 森林社会效益的中介效应
    5.4 本章小结
6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的驱动机制分析
    6.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驱动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
        6.1.1 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思想
        6.1.2 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6.1.3 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6.1.4 演化博弈模型的均衡分析
    6.2 演化博弈仿真及策略分析
        6.2.1 三方主体行为策略的动态演化
        6.2.2 不同因素对三方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影响
    6.3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的驱动机制构建
        6.3.1 演化博弈仿真结论的分析
        6.3.2 基于演化博弈仿真结论的驱动机制构建
    6.4 本章小结
7 提升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建议
    7.1 政府层面
        7.1.1 增加扶持政策供给
        7.1.2 保证林业投资的合理有效
        7.1.3 完善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
        7.1.4 优化交易市场结构
        7.1.5 打造产业发展新模式,强化监管制度
        7.1.6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模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7.2 集团层面
        7.2.1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作用认识
        7.2.2 注重企业科学技术研发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2.2.1 农村产业融合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2.3.1 分工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交易成本理论
        2.3.4 创新理论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环境条件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3.2.1 整体发展概况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数据来源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4.4.1 耦合关系模型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5.1.1 障碍分析模型
        5.1.2 障碍度分析
        5.1.3 障碍因子分析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6.2.1 玉米精深加工
        6.2.2 水稻精深加工
        6.2.3 大豆精深加工
        6.2.4 乳业精深加工
        6.2.5 蔬菜精深加工
        6.2.6 渔业精深加工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6.7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生态文明视野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生态文明与生态保护红线的阐释
    2.1 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2.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2.1.2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2.2 生态文明法治理念的内涵
        2.2.1 习近平“两条底线”重要思想
        2.2.2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2.3 可持续发展理念
    2.3 生态保护红线的内涵
        2.3.1 生态保护红线的功能
        2.3.2 生态保护红线的法律属性
        2.3.3 生态保护红线的内涵
    2.4 生态文明与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关系
        2.4.1 生态文明指引下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2.4.2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保障下的生态文明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文明视野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界限不清
        3.1.1 禁止开发区未实现严格保护
        3.1.2 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红线界限不清
        3.1.3 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红线缺乏配套制度
    3.2 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实施不到位
        3.2.1 环境质量标准不够完善
        3.2.2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红线须强化
        3.2.3 环境风险管理红线需构建
    3.3 自然资源利用上线超出环境承载力
        3.3.1 土地资源未节约和集约利用
        3.3.2 水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3.3.3 能源消耗总量管理和节约制度欠完善
    3.4 本章小结
4 国外关于生态保护红线相关制度的规定
    4.1 欧盟自然保护区网络(Natura 2000)
        4.1.1 欧盟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基本情况
        4.1.2 欧盟自然保护区网络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4.2 美国生物缓冲带建设(Buffer Strip)
        4.2.1 生物缓冲带的内涵
        4.2.2 美国生物缓冲带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4.3 加拿大绿道网络(Greenway Network)
        4.3.1 加拿大“亚布特斯绿道”
        4.3.2 加拿大绿道网络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4.4 本章小结
5 生态文明视野下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完善
    5.1 完善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的划定
        5.1.1 严格管控禁止开发区内的生态保护区
        5.1.2 明确划定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的范围
        5.1.3 对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进行配套制度建设
    5.2 加强贯彻落实环境质量安全底线
        5.2.1 明确完善环境质量标准
        5.2.2 强化污染物总量控制红线
        5.2.3 构筑环境风险防控红线
    5.3 建立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自然资源利用上线
        5.3.1 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5.3.2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5.3.3 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控制
        5.3.4 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4)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
        1.4.1.文献研究法
        1.4.2.理论研究法
        1.4.3.实例例证法
        1.4.4.实地调研法
    1.5.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阐述及研究进展
    2.1.干旱半干旱地区
        2.1.1.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定义
        2.1.2.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分布
        2.1.3.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城市特征
    2.2.节水型城市绿地
        2.2.1.节水型城市绿地的定义
        2.2.2.节水型城市绿地的产生背景
        2.2.3.节水型城市绿地的内涵
    2.3.国内外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研究进展
        2.3.1. 国外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研究进展
        2.3.2. 国内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理论研究及现状
3. 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的认识
    3.1.基于节水型城市绿地相关理论研究
        3.1.1.节水型社会建设
        3.1.2.低影响开发理论
        3.1.3.景观生态学理论
        3.1.4.可持续发展理论
    3.2.基于节水型城市绿地相关技术研究
        3.2.1.节水型城市绿地的技术规范及标准
        3.2.2.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系统规划
        3.2.3.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用水水源研究
        3.2.4.节水型园林绿地植物的水利用率
    3.3.目前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绿地存在的问题
    3.4.建设节水型城市绿地的措施
        3.4.1.重视园林绿地水系规划
        3.4.2.调整种植结构
        3.4.3.合理选择植物种类,优化植物配置
        3.4.4.加强管理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的节水意识
    3.5.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的发展目标
4. 相关案例研究
    4.1.雨水收集利用策略: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
        4.1.1.项目概况
        4.1.2.设计策略
        4.1.3.借鉴意义
    4.2.雨洪管理:金华燕尾洲公园
        4.2.1.项目概况
        4.2.2.设计策略
        4.2.3.借鉴意义
    4.3.可持续生态景观:印度卢平研究中心景观设计
        4.3.1.项目概况
        4.3.2.设计策略
        4.3.3.借鉴意义
    4.4.干旱半干旱地区园林水景设计:乌鲁木齐小绿谷水景公园坡地设计
        4.4.1.项目概况
        4.4.2.设计策略
        4.4.3.借鉴意义
    4.5.生态修复:抱坡岭公园
        4.5.1.项目概况
        4.5.2.设计策略
        4.5.3.借鉴意义
    4.6.空间利用Bentway公共空间
        4.6.1.项目概况
        4.6.2.设计策略
        4.6.3.借鉴意义
5. 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策略
    5.1.设计原则
        5.1.1.资源节约型原则
        5.1.2.科学设计型原则
        5.1.3.体系完善型原则
    5.2.基于节水的绿地保护与修护
        5.2.1.植被保护和利用
        5.2.2.绿地土壤修复
    5.3.节水型城市绿地水系统设计策略
        5.3.1.雨水利用策略
        5.3.2.再生水利用
        5.3.3.绿地节水灌溉设施
        5.3.4.土壤保水措施
    5.4.节水型城市绿地树种规划与种植设计
        5.4.1.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5.4.2.合理选择耐旱植物群落
        5.4.3.植物需水计算与控制
    5.5.节水型城市绿地铺装设计策略
        5.5.1.铺装材料与绿地节水的关系
        5.5.2.透水铺装的类型和特性
6. 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研究
    6.1.背景概况
        6.1.1.地理环境
        6.1.2.气候条件
        6.1.3.水文条件
        6.1.4.土壤条件
        6.1.5.社会人文条件
    6.2.项目概况
        6.2.1.区位分析
        6.2.2.上位规划解读
        6.2.3.现状分析
        6.2.4.SWOT分析
    6.3.设计方案流程图
    6.4.设计理念及目标
    6.5.设计策略
        6.5.1.以雨水收集为导向,构建绿地节水系统
        6.5.2.合理配置耐旱植物,丰富植物群落
        6.5.3.功能丰富,多样化满足休憩
    6.6.总体规划设计
        6.6.1.总体景观结构
        6.6.2.分区景观详细规划设计
    6.7.水系统设计专项
        6.7.1.雨水收集利用设计
        6.7.2.防洪设计
        6.7.3.生态驳岸设计
        6.7.4.生态水净化系统
        6.7.5.节水型灌溉设施设计
    6.8.植物景观设计专项
        6.8.1.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6.8.2.绿化植被选择
    6.9.其他设计专项
        6.9.1.竖向设计专项
        6.9.2.交通设计专项
        6.9.3.山体修复设计专项
        6.9.4.灰空间设计专项
        6.9.5.服务设施专项
        6.9.6.标识系统专项
        6.9.7.节事活动策划专项
    6.10.用地平衡表
7.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导师简介
致谢
图纸附录

(5)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内容研究
        1.3.1 国内相关内容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沙产业
        2.1.2 沙地产业与沙产业
        2.1.3 沙区产业与沙产业
        2.1.4 沙产业经营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沙产业相关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4 博弈理论
        2.2.5 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章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理论构建
    3.1 沙产业经营中面临的问题
    3.2 沙产业经营中参与主体利益分析
        3.2.1 参与主体的利益取向
        3.2.2 参与主体利益冲突分析
        3.2.3 参与主体的利益均衡分析
        3.2.4 参与主体的利益驱动机制的构建
        3.2.5 参与主体的利益保障机制的构建
    3.3 沙产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3.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3.2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的解释
        3.3.3 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3.3.4 确定指标权重
    3.4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本质
        3.4.1 沙产业经营可持续的特征
        3.4.2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基本原则
        3.4.3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三大目标的统一
    3.5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
        3.5.1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结构
        3.5.2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基本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新疆沙产业发展概况
    4.1 新疆沙化现状
    4.2 新疆沙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
    4.3 新疆沙产业发展现状
        4.3.1 北疆地区沙产业发展
        4.3.2 南疆地区沙产业发展
    4.4 新疆沙产业实地调研数据分析
        4.4.1 指标说明
        4.4.2 数据来源
        4.4.3 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政府主导型经营模式
    5.1 政府主导经营模式
        5.1.1 模式界定及运营方式
        5.1.2 模式产生的诱因
        5.1.3 模式下沙产业经营现状
        5.1.4 模式特征
    5.2 政府主导型经营模式沙产业经营绩效评价
        5.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5.2.2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5.3 政府主导模式下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5.3.1 指标体系构建
        5.3.2 模型设定
        5.3.3 结果分析
    5.4 政府主导经营模式缺陷及成因分析
    5.5 政府主导型经营模式优化
        5.5.1 优化目标
        5.5.2 优化原则
        5.5.3 优化途径
第六章 公司主导型经营模式
    6.1 公司型经营模式
        6.1.1 模式界定及运营方式
        6.1.2 模式产生的诱因
        6.1.3 模式下沙产业经营现状
        6.1.4 模式特征
    6.2 公司型经营模式效益评价
        6.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6.2.2 结果分析
    6.3 公司主导型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6.3.1 数据来源及模型设定
        6.3.2 结果分析
    6.4 公司主导经营模式缺陷及成因分析
    6.5 公司主导型经营模式优化
        6.5.1 优化目标
        6.5.2 优化原则
        6.5.3 优化途径
第七章 家庭主导型经营模式
    7.1 家庭主导经营模式
        7.1.1 模式界定及运营方式
        7.1.2 模式产生的诱因
        7.1.3 模式下沙产业经营现状
        7.1.4 模式特征
    7.2 家庭主导经营模式效益评价
        7.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7.2.2 结果分析
    7.3 家庭主导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7.3.1 数据来源及模型说明
        7.3.2 结果分析
    7.4 家庭主导经营模式缺陷及成因分析
    7.5 家庭主导型经营模式优化
        7.5.1 优化目标
        7.5.2 优化原则
        7.5.3 优化途径
第八章 新疆沙产业不同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8.1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因子的选取
        8.1.1 影响因子的界定
        8.1.2 选取原则
        8.1.3 选取影响因子
    8.2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8.2.1 数据来源
        8.2.2 计量模型构建
        8.2.3 回归结果分析
    8.3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选择的结果分析
        8.3.1 村庄特征影响因素
        8.3.2 经济影响因素
        8.3.3 社会影响因素
        8.3.4 政策影响因素
    8.4 小结
第九章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经验借鉴及创新
    9.1 国内外沙产业经营模式经验借鉴
        9.1.1 以色列沙漠农业经营模式
        9.1.2 内蒙古沙产业经营模式
        9.1.3 甘肃沙产业经营模式
        9.1.4 宁夏沙产业经营模式
    9.2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创新
        9.2.1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现实需求
        9.2.2 股份合作制的特征
        9.2.3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优越性
        9.2.4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运行机制
        9.2.5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合作途径
    9.3 新疆兵团八师149 团沙产业经营案例研究
        9.3.1 八师149 团经济基本概况
        9.3.2 八师149 团发展沙产业的背景
        9.3.3 八师149 团发展沙产业项目效益分析
        9.3.4 八师149 团沙产业经营模式分析
        9.3.5 八师149 团实现沙产业可持续经营对策建议
第十章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创新的保障措施
    10.1 建立沙产业优惠政策协调机制
    10.2 建立沙产业发展的科学评估与考核机制
    10.3 建立科技与信息服务机制
    10.4 建立沙产业生态补偿机制
    10.5 健全管理体系
    10.6 健全技术保障体系
    10.7 健全金融保障体系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11.1 本文的主要结论
    11.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6)洞庭湖三口地区水资源约束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述评
    1.3 研究范围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三口河系地区社会经济状况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农业循环经济相关理论及概述
    2.1 循环经济基础理论
        2.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2.1.2 循环经济的特点
        2.1.3 循环经济的实现形式
    2.2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关系
        2.2.1 循环农业的内涵
        2.2.2 循环农业的基本原则
        2.2.3 循环农业的基础——生态农业
    2.3 农业循环经济基础理论
        2.3.1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2.3.2 农业循环经济的目标与技术支撑
        2.3.3 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
        2.3.4 农业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4 节水型农业与水资源约束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口河系径流演变情势与农业用水面对的挑战
    3.1 三口河系水资源状况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3 多时间尺度下的枯水期径流变化特征
        3.3.1 研究方法
        3.3.2 三口河系枯水期径流变化
        3.3.3 三口河系多年平均径流及枯期径流与分流比的逐期变化
        3.3.4 三口河系汛期径流变化趋势
        3.3.5 三口河系年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3.3.6 三口河系地区年降水突变年份
    3.4 降水量与水利工程对径流减小的影响程度
        3.4.1 拐点年份分割时段的径流、降水与时间序列之间的关系
        3.4.2 降水量和水利工程对径流量减小的影响程度
    3.5 农业发展中水资源利用面对的挑战
        3.5.1 三口河系地区旱灾频发
        3.5.2 水资源短缺日愈突出,农业旱灾损失严重
        3.5.3 不同水平年农业水资源供需存在较大缺口
    3.6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水资源的量化关系
        3.6.1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用水总量的关系
        3.6.2 农业总产值与农业用水效益的定量关系
        3.6.3 农业结构与农业用水总量的定量关系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口河系地区水资源约束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4.1 三口河系地区的湖垸农业与湖洲农业
        4.1.1 湖垸农业与湖洲农业的划分
        4.1.2 湖垸农业与湖洲农业的差异
    4.2 三口河系地区发展湖垸和湖洲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与优势
        4.2.1 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
        4.2.2 具有良好的比较优势
    4.3 三口河系地区发展湖垸和湖洲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三峡水库运行后水资源供需缺口较大
        4.3.2 湖垸与湖洲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4.3.3 沿江大开发部署相对滞后
        4.3.4 农产品加工业未形成规模
    4.4 发展目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资源约束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与设计
    5.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的总体思路
        5.1.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的立足点
        5.1.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的指导思想
        5.1.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的原则
    5.2 模式设计与选择的基础
        5.2.1 农业优势产业的选择
        5.2.2 重点产业遴选与特色产业体系构建
        5.2.3 农业系统内部各个组分的整体协调关系
    5.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类型的选择
    5.4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步骤
        5.4.1 规划
        5.4.2 设计
        5.4.3 研制
        5.4.4 子系统实现
        5.4.5 系统总体组装
        5.4.6 系统运行
        5.4.7 系统更新
    5.5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的技术路径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资源约束下湖垸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
    6.1 水资源约束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的思路
    6.2 水资源约束下湖垸农业循环经济具体发展模式
        6.2.1 乡村庭院农业与游憩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6.2.2 城郊区休闲观光农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6.2.3 大农业区种养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6.2.4 水域区立体型水体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6.3 湖垸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6.3.1 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方面
        6.3.2 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方面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水资源约束下湖洲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
    7.1 湖洲农业的特点
    7.2 水资源约束下湖洲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思路
    7.3 水资源约束下湖洲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
        7.3.1 季节性显露洲滩草、水禽、鱼、观光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7.3.2 连续数年显露洲滩林、草、禽、牧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
        7.3.3 常年显露洲滩芦、林牧、林农、观光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
    7.4 湖洲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7.4.1 湖洲农业产业化方面
        7.4.2 湖洲生态林业方面
        7.4.3 湖洲林、芦加工一体化方面
        7.4.4 畜禽肉加工方面
        7.4.5 牧、鱼、林、农加工方面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水资源约束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效应分析——以华容县为例
    8.1 华容县自然与农业概况
    8.2 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的主要措施
        8.2.1 立足产业循环明确发展目标
        8.2.2 扶持专业化龙头企业
        8.2.3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8.2.4 加强规范化管理
    8.3 发展水资源约束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运行效益
        8.3.1 湖垸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效益
        8.3.2 湖洲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效益
        8.3.3 资源循环利用整体效率
    8.4 发展水资源约束下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存在的问题
        8.4.1 枯水期季节性与工程性缺水仍然严重
        8.4.2 未充分突出循环农业特色
        8.4.3 政策扶持力度不大
        8.4.4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8.4.5 农产品档次不高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构建水资源约束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保障体系
    9.1 建立健全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治理措施
        9.1.1 建立实施发展模式的协同机制
        9.1.2 建立实施发展模式的组织保障措施
        9.1.3 建立实施发展模式的合理考核体系
        9.1.4 建立实施发展模式的科学规划
        9.1.5 建立实施发展模式的的水务管理体制
        9.1.6 建立实施发展模式的资金支持政策
        9.1.7 建立实施发展模式的农业行政执法
    9.2 建立健全夯实水利工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9.3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选择保障措施
    9.4 建立健全基本农田防护林网络措施
    9.5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措施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
    10.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1.1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1.2 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需要
        1.1.3 生态安全研究的需要
    1.2 文献综述
        1.2.1 概念的界定及辨析
        1.2.2 国外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1.2.3 国内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3.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
        1.3.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1.3.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3.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分类标准研究
        1.3.5 我国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1.3.6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研究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及理论体系
        2.1.2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安全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
        2.1.3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4 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科学理论指导
    2.2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2.2.1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及目的
        2.2.2 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及技术方法
        2.2.3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概述
        2.2.4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的难点
        2.2.5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与旅游生态安全评价的关系
    2.3 生态系统理论
        2.3.1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2.3.2 旅游生态系统的内涵
        2.3.3 旅游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2.3.4 旅游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2.3.5 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及评价
        2.3.6 旅游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意义
    2.4 本章小结
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3.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2 森林公园的分类
    3.3 山岳型森林公园的主要特征
    3.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3.4.1 森林火灾灾害
        3.4.2 森林病虫害灾害
        3.4.3 森林气象、地质灾害
        3.4.4 大气污染
        3.4.5 地表水污染
        3.4.6 旅游垃圾污染
        3.4.7 噪声污染
        3.4.8 游客接待量增长强度的压力
        3.4.9 水量供需平衡能力
        3.4.10 旅游开发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干扰
        3.4.11 外来物种的入侵
        3.4.12 森林植被的破坏
        3.4.13 生态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
        3.4.14 “三废”处理的强度
        3.4.15 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
        3.4.16 社区管理水平
    3.5 本章小结
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1 生态环境的安全性与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4.1.2 科学性原则
        4.1.3 主导性原则
        4.1.4 可行性原则
        4.1.5 可比性原则
        4.1.6 前瞻性原则
        4.1.7 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
        4.1.8 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4.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 指标筛选的技术路径
        4.3.2 指标筛选的方法
        4.3.3 指标的筛选
    4.4 本章小结
5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标准研究
    5.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构建原则
    5.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5.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评分值研究
    5.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分级标准研究
        5.4.1 单个评价指标的生态安全分级及评分值
        5.4.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总体评价分级标准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现状分析-以温州市森林公园为例
    6.1 选取温州市为调研对象的原因分析
    6.2 近三年旅游发展状况分析
    6.3 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6.3.1 生态环境压力
        6.3.2 生态环境状态
        6.3.3 人文环境响应
    6.4 本章小结
7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研究
    7.1 选择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地的原因分析
    7.2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7.2.1 自然环境概况
        7.2.2 旅游业发展状况
    7.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分析(以2009年为例)
        7.3.1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各评价指标值选择、采集及分析
        7.3.2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
    7.4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7.4.1 游客等生态意识淡薄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7.4.2 黄金旅游线路的环境容量压力
        7.4.3 周边旅游开发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干扰
        7.4.4 生态教育体系不完善
        7.4.5 生态环境监测及保障体系不健全
    7.5 本章小结
8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管理对策
    8.1 完善公园的管理体系,为生态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8.1.1 精简机构,强化和突出管理处的旅游管理职能
        8.1.2 将环境管理纳入公园管理体系
    8.2 完善生态环境教育体系,为生态安全提供智力支持
        8.2.1 健全森林公园旅游教育和培训体系
        8.2.2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生态环境教育,培养其生态环境意识
        8.2.3 对游客开展全程的生态环境教育
        8.2.4 建立森林公园环境解译系统,使之成为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
        8.2.5 学术型团队引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管理
    8.3 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及管理体系,保护生态环境质量
        8.3.1 建立长期定位的环境监测保护体系
        8.3.2 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
        8.3.3 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
        8.3.4 建立旅游发展统计体系
        8.3.5 建立游客体验监测体系
    8.4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为生态安全提供法律支撑
        8.4.1 完善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
        8.4.2 加强执法的监督
    8.5 构建多渠道的环保资金筹措体系,加大生态安全的科技投入
        8.5.1 吸引社会捐助
        8.5.2 组建内部生态环保基金
        8.5.3 以生态彩票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募集森林生态补偿基金
        8.5.4 民间资本融资方式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9.4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湖南省张家界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9年度)
附录B:森林公园部分考察照片
附录C: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A
附录D: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现状调查表
附录E:真空厕所的经济效益分析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8)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研究的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资源型城市
        2.1.2 林业资源型城市
        2.1.3 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2.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2.2.4 可持续发展的框架
    2.3 循环经济理论
        2.3.1 循环经济的内涵
        2.3.2 循环经济的原则
        2.3.3 循环经济发展的层次体系
    2.4 林业生态理论
        2.4.1 林业生态的组成
        2.4.2 林业生态的平衡
    2.5 本章小结
3 产业生态化的理论基础——循环经济模型分析
    3.1 循环经济模式与循环经济系统
    3.2 循环经济模型的假设与模型分析
        3.2.1 假设
        3.2.2 模型分析
    3.3 循环经济模型为产业生态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3.3.1 减量化为产业生态化提供了资源节约的方法
        3.3.2 再利用为产业生态化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途径
        3.3.3 再循环为产业生态化减少污染拓展了领域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系统分析
    4.1 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内涵及特征
        4.1.1 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内涵
        4.1.2 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系统的特征
    4.2 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系统的结构
        4.2.1 主系统
        4.2.2 辅助系统
    4.3 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功能
    4.4 本章小结
5 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问题与障碍分析
    5.1 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的现状
    5.2 基于主系统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问题
        5.2.1 传统发展方式致使林业资源型城市环境问题严重
        5.2.2 资源依赖性强导致产业发展的不可持续
        5.2.3 产业结构不合理致使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率低
        5.2.4 技术水平低下导致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
    5.3 基于辅助系统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问题
        5.3.1 管理体制落后难以适应产业生态化的需要
        5.3.2 公共管理部门的支持作用不够
        5.3.3 缺乏完善的技术创新体制
        5.3.4 缺乏有效的资本进入与退出机制
    5.4 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的障碍因素
        5.4.1 认识障碍
        5.4.2 成本障碍
        5.4.3 制度障碍
        5.4.4 技术障碍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模式构建
    6.1 模式构建的目标
    6.2 模式构建的原则
    6.3 模式构建的思路
    6.4 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的主要模式
        6.4.1 微观层面——循环型企业模式
        6.4.2 中观层面——循环型产业模式
        6.4.3 宏观层面——循环型社会模式
    6.5 模式的选择
    6.6 本章小结
7 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保障对策
    7.1 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的产业政策
        7.1.1 制定基于生态化的产业重组政策
        7.1.2 完善产业生态园区管理政策
        7.1.3 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取代传统产业
        7.1.4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7.2 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的税收政策
        7.2.1 以税收政策激励企业应用高新技术
        7.2.2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税
    7.3 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的法律法规
        7.3.1 制定产业生态化的配套法规
        7.3.2 完善贯彻落实环保法的制度
        7.3.3 强化产业生态化的配套法制建设和标准化工作
        7.3.4 加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林业法制建设
        7.3.5 实行环境准入和淘汰制度
    7.4 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的金融保障
        7.4.1 通过政策性银行支持产业生态化重大项目
        7.4.2 积极引导债券市场参与产业生态化
    7.5 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的技术保障
    7.6 其他保障措施
    7.7 本章小结
8 案例分析:基于循环经济的伊春市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
    8.1 伊春市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概况
    8.2 基于循环经济的伊春市的产业生态化实践
        8.2.1 主系统的生态化推进
        8.2.2 辅助系统的生态化支持
    8.3 基于循环经济的伊春市产业生态化的问题分析
        8.3.1 森林资源开发过度,生态功能减弱
        8.3.2 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发展效率低
        8.3.3 产业生态化发展缺乏科技支撑
        8.3.4 对产业生态化认识不够
    8.4 基于循环经济的伊春市产业生态化深化对策
        8.4.1 加快伊春市生态产业园区建设
        8.4.2 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8.4.3 根据生态化要求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4.4 推进产业生态化的其他措施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北京市节水草坪用水量预测及推广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北京市缺水严重
        1.1.2 草坪用水增加
        1.1.3 北京市草坪发展与节约用水之间的矛盾
        1.1.4 草坪用水量大已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
        1.4.1 相关资料检索与案头研究
        1.4.2 典型调查
        1.4.3 深入访谈
        1.4.4 数据分析方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生活用水及草坪用水
        1.5.2 草坪草
        1.5.3 地被植物
        1.5.4 节水型草坪的概念界定
    1.6 主要研究内容
    1.7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水资源预测研究综述
        2.1.1 国内研究
        2.1.2 国外研究
        2.1.3 水资源预测研究评述
    2.2 草坪节水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内研究
        2.2.2 国外研究
        2.2.3 草坪节水主要研究方法综述
        2.2.4 草坪节水研究评述
    2.3 国内外关于节水草坪及草坪节水的先进经验
        2.3.1 国外相关情况及先进经验总结
        2.3.2 国内相关情况总结
3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3.1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3.2 北京市水资源存在问题
    3.3 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状况描述统计分析
        3.3.1 北京市水资源供给分析
        3.3.2 北京市水资源需求分析
        3.3.3 北京市水资源供需分析
    3.4 小结
4 北京地区草坪总体状况分析
    4.1 草坪发展概况
    4.2 草坪的生态及社会功能
        4.2.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2.2 美化城市生活环境
        4.2.3 提供休憩运动场所
    4.3 北京草坪面积变化总趋势
        4.3.1 面积绝对数值变化分析
        4.3.2 草坪面积在总的绿化面积中所占比例变化分析
        4.3.3 城近郊区与远郊区县草坪面积对比
        4.3.4 各功能草坪面积对比
        4.3.5 各功能草坪面积占园林绿地面积比例对比
    4.4 北京市草种类型
        4.4.1 冷季型草坪特点及在北京地区的主要草种
        4.4.2 暖季型草坪特点及在北京地区的主要草种
        4.4.3 地被植物特点及在北京地区的主要种类
    4.5 小结
5 北京市生活用水量预测分析
    5.1 方法选择
    5.2 变量选择
    5.3 偏最小二乘法建模步骤
    5.4 递阶偏最小二乘法建模思路及步骤
    5.5 北京市生活用水量预测分析
        5.5.1 模型计算
        5.5.2 辅助分析
        5.5.3 北京市生活用水量预测分析
    5.6 小结
6 北京市草坪用水分析及预测
    6.1 北京市草坪用水总量分析
    6.2 北京市分草种用水情况
        6.2.1 北京市冷暖类型草坪用水状况
        6.2.2 北京市草坪用水分草种分析
        6.2.3 北京市草坪节水潜力分析
    6.3 基于时间序列预测的不同草种节水量分析
        6.3.1 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基本思想
        6.3.2 北京市草坪面积变化趋势预测
        6.3.3 北京市草坪用水量及节水潜力预测
    6.4 暖季型替代冷季型草坪节水预测
        6.4.1 按现有草坪面积比例的节水潜力预测
        6.4.2 按暖季型替代冷季型草坪50%的节水预测
    6.5 小结
7 北京市节水草坪布局规划设计
    7.1 北京市园林绿化规划的情况
        7.1.1 北京市城市绿地建设的目标及任务
        7.1.2 北京市生态建设规划中绿地建设情况
        7.1.3 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中绿地建设规划情况
        7.1.4 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情况
    7.2 北京市节水草坪布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7.2.1 指导思想
        7.2.2 规划原则
    7.3 北京市节水草坪具体布局设计
        7.3.1 风沙治理区节水草坪布局
        7.3.2 公共绿地分布区节水草坪布局
        7.3.3 道路防护绿地
        7.3.4 农田防护绿地
    7.4 北京市节水草坪布局面积及节水量测算
        7.4.1 风沙治理区节水草坪规划面积
        7.4.2 公共绿地分布区节水草坪规划面积
        7.4.3 道路防护绿地节水草坪规划面积
        7.4.4 农田防护绿地节水草坪规划面积
        7.4.5 北京市节水草坪布局规划节水量测算
    7.5 小结
8 推广节水草坪的保障体系建设
    8.1 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
    8.2 推广节水草坪的政府政策保障
    8.3 推广节水草坪的技术生产保障
        8.3.1 科研技术保障
        8.3.2 推广节水草坪的生产保障
    8.4 推广节水草坪的物质资金保障
        8.4.1 北京市草坪建植成本分析
        8.4.2 北京市草坪养护成本分析
        8.4.3 资金保障
    8.5 推广节水草坪的民意保障(公众参与)
    8.6 小结
9 推广节水草坪的实施对策—典型案例调查
    9.1 各功能草坪划分标准
    9.2 公共绿地草坪
        9.2.1 公共绿地草坪总体概况
        9.2.2 公共绿地典型案例调查—天坛公园
        9.2.3 公共绿地典型案例调查—北京植物园
    9.3 运动场草坪
        9.3.1 运动场草坪情况
        9.3.2 高尔夫球场草坪总体概况
        9.3.3 对高尔夫球场草坪评价
        9.3.4 高尔夫球场典型案例调查—北京清河湾乡村体育俱乐部
    9.4 单位附属绿地草坪
        9.4.1 单位附属绿地草坪总体概况
        9.4.2 单位绿地草坪典型案例调查—北京林业大学绿地草坪
    9.5 道路绿地草坪
        9.5.1 道路绿地草坪总体情况
        9.5.2 道路绿地草坪典型案例调查—西客站、三元桥、前三门大街
10 本文的结论及建议
    10.1 本文结论
    10.2 本文建议
        10.2.1 针对市发改委提出建议
        10.2.2 针对北京市政府提出建议
        10.2.3 针对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建议
        10.2.4 对不同功能绿地草坪具体措施实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生活用水影响因素数据表
附录2:草坪节水灌溉技术标准
附录3:调查问卷-典型调查(针对管理者)
附录4:调查问卷-针对普通公众
附录5:调查问卷结果分析—针对普通公众
个人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10)产业层面循环林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资料获取与整理
2 循环林业模式理论基础
    2.1 循环经济理论
        2.1.1 循环经济的含义
        2.1.2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2.1.3 循环经济的原则
        2.1.3.1 循环经济的基础原则
        2.1.3.2 循环经济的操作原则
        2.1.4 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
        2.1.4.1 微观企业层次
        2.1.4.2 中观区域层次
        2.1.4.3 宏观社会层次
    2.2 产业生态系统理论
        2.2.1 产业生态系统的属性
        2.2.2 产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2.2.3 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
        2.2.4 产业共生理论
        2.2.4.1 产业共生的特征
        2.2.4.2 产业共生的模式
    2.3 本章小结
3 循环林业模式理论构建
    3.1 循环林业的定位与内涵
        3.1.1 循环林业的定位
        3.1.2 循环林业的内涵
    3.2 循环林业模式的界定
        3.2.1 循环林业模式的定位
        3.2.1.1 林业经营思想的演变
        3.2.1.2 林业经营模式
        3.2.1.3 循环林业模式的定位
        3.2.2 循环林业模式的内涵
    3.3 循环林业模式的特征
        3.3.1 林业经济系统循环与生态系统循环的双重性
        3.3.2 循环林业产业链的复杂性
        3.3.3 物质闭路循环使用的相对性
    3.4 循环林业模式构建的原则
        3.4.1 减量化原则
        3.4.1.1 末端物质减量化与源头物质减量化并重
        3.4.1.2 "开源"意义的减量化与"节流"意义的减量化并重
        3.4.1.3 相对减量化与绝对减量化并重
        3.4.2 循环利用原则
        3.4.3 无害化原则
    3.5 循环林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3.5.1 循环林业模式的联结要素
        3.5.2 循环林业模式的主体要素
        3.5.3 循环林业模式的支撑要素
        3.5.3.1 知识技术要素
        3.5.3.2 制度要素
    3.6 循环林业模式的研究框架及路径
        3.6.1 循环林业模式的研究框架
        3.6.2 循环林业模式的研究路径
    3.7 循环林业模式的产业结构层次
    3.8 循环林业模式构建的假设条件
    3.9 本章小结
4 林业第一产业自循环模式
    4.1 森林培育系统的循环林业模式
        4.1.1 节水型林业培育模式
        4.1.1.1 树种的选择
        4.1.1.2 节水的方式与方法
        4.1.1.3 节水林业外部保障条件
        4.1.1.4 案例分析:北京城区园林绿地节水模式
        4.1.2 节地型林业培育模式
        4.1.2.1 "开源"意义林地减量化利用模式
        4.1.2.2 "节流"意义林地减量化利用模式
        4.1.2.3 案例分析:北京林业节地模式
        4.1.3 节肥型林业培育模式
        4.1.3.1 用肥种类节肥
        4.1.3.2 化肥用肥方式节肥
        4.1.4 节药型林业培育模式
        4.1.5 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
    4.2 森林采运系统的循环林业模式
        4.2.1 森林采运系统无害化模式的构建
        4.2.2 森林采运系统采伐剩余物林内循环利用模式
    4.3 本章小结
5 林业第二产业自循环模式
    5.1 林产工业企业内部循环模式
        5.1.1 林产品的绿色设计
        5.1.1.1 "绿色"材料选择
        5.1.1.2 "绿色"结构设计
        5.1.1.3 "绿色"工艺设计
        5.1.1.4 "绿色"包装设计
        5.1.1.5 案例分析:家具绿色结构设计
        5.1.2 林产品生产阶段的减量化、无害化与循环利用
        5.1.2.1 林业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与减量化
        5.1.2.2 林业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与无害化
        5.1.2.3 案例分析:造纸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
    5.2 林产工业企业间循环模式
        5.2.1 纵向链状耦合结构模式的构建
        5.2.1.1 纵向链状耦合结构模式的企业分类及企业之间的关系
        5.2.1.2 以人造板为关键企业的纵向链状耦合结构模式
        5.2.2 横向网状耦合结构模式的构建
    5.3 本章小结
6 林业第三产业自循环模式
    6.1 林业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阶段资源利用
        6.1.1 林业景区的生态化设计
        6.1.2 林业景区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6.1.3 景区建筑物的生态化建设
    6.2 林业旅游景区经营管理阶段的资源利用
        6.2.1 林业旅游景区的清洁生产
        6.2.2 林业旅游景区的废弃物管理
    6.3 案例分析:黄山旅游景区循环经济建设
        6.3.1 黄山景区的轮休制与分区制
        6.3.2 黄山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6.3.3 黄山景区的清洁生产
    6.4 本章小结
7 产业间森林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7.1 以林业第一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间资源循环模式
        7.1.1 林业第一产业产品及废弃物向第二产业流动模式
        7.1.2 林业第一产业产品及废弃物向第三产业流动模式
        7.1.3 林业第一产业产品及废弃物向林业外其他产业流动模式
        7.1.3.1 采伐剩余物的林业外利用
        7.1.3.2 林农复合模式
        7.1.3.3 案例分析:广东鹤山林-果-草-鱼林农复合模式
    7.2 以林业第二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间资源循环模式
        7.2.1 制浆造纸业木素资源产业间循环利用
        7.2.2 制浆造纸业白泥资源产业间循环利用模式
        7.2.3 制浆造纸业污泥资源产业间循环利用模式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创新及待研究内容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及研究不足
    8.3 待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成果
    发表论文
    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四、大力发展节水型林业 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及效益提升研究[D]. 赵轩.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生态文明视野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研究[D]. 段浩.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D]. 袁开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研究[D]. 方宾伟. 石河子大学, 2018(05)
  • [6]洞庭湖三口地区水资源约束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李杨.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4)
  • [7]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汪朝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0)
  • [8]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D]. 田昕加.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9]北京市节水草坪用水量预测及推广对策研究[D]. 金笙.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7)
  • [10]产业层面循环林业模式研究[D]. 张金环.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大力发展节水林业,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