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权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碧云[1](2017)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权尺度》文中研究表明以人权的发展状况为尺度去评价和测度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评价标准,也是有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研究的全新视域。其目的是要解决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公平性、正义性与合理性问题,促进社会包容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人权尺度的理论基础,它批判和超越了西方人权观,科学性、真实性、全面性、革命性以及发展性是其根本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化的产物,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其基本内容,平等是其核心,它既坚持个体人权与集体人权的统一性,又强调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强调人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和测度标志。这为我们以人权为标尺去测度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西方人权观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人权尺度提供了理论借鉴,其强调的个体人权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以及人权的普遍性等思想观点对我们今天以人权为尺度去反观和衡量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社会发展评价尺度众多,一个合理的评价尺度应既符合科学标准,又符合价值标准。社会发展评价尺度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综合体系。首先,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确立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从人的需要满足的角度看,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需要的满足,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个别人的需要的满足;二是从社会发展变化所产生的结果看,这种结果应具有正面性、整体性和全面性;三是社会评价尺度本身应与被评价对象的契合程度,即社会评价尺度能否真正反映被评价对象的内在规定性和实然状态。其次,它应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尺度。最后,这个尺度应具有多维性和系统性。把人权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尺度,就是把人权的内容以及实现、发展和保障程度当作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来考量社会,以测度社会发展的性质和程度或水平,促进社会包容性发展。把人权状况作为评价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其优势有三:一是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目的性。人是社会赖以存在的主体,又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价值目标。人权的实现、发展和保障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质量、水平和价值目标与合理性的重要内容。二是以人权状况作为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强调的是社会发展的公平性、正义性与合理性。三是为社会发展找到了一个新的可度量的指标。与评价社会发展的其它尺度不同,人权尺度具有主体性、规范性、相对性、理想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基本特征。人权尺度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权的实现、发展和保障是社会发展即文明进程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同时,人权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社会发展内在地包含人、尤其是人权的发展。人权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和表现形式,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政治进步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刻塑人性、扞卫人权是文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本质体现,尊重人的权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价值和现实需要,维护人的生态权益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根本标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维度,既是人权尺度的构成要素,也是以人权尺度去考量社会发展的具体指标。以此尺度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行考量,尽管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问题,但从整体来看,其结果是发展的: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经济成就为人权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人权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就为公民文化权益的保障创造了条件;社会领域各项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升了公民的社会权益的保障水平;环保立法与各项政策的颁布初步保障了大多数公民的生态权益。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制约了公民经济权的进一步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限制了部分公民的政治参与权;文化体制的缺陷妨碍了相当部分公民的正当文化权益的进一步享有;经济发展水平低和公平正义的相对缺失是公民的社会保障权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观念滞后与制度的不完善侵蚀了部分公民的生态权益。因此,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人权尺度运用,促进社会包容性发展,既是促进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经之途,也是以人权尺度测度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初衷和根本要求。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联合课题组,姚志文,杨立平[2](2015)在《加强市县委书记管理和权力监督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加强市县委书记管理和权力监督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当前,市县委书记管理监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包括:权力界限不清晰、政策制度不健全、监督体系不完善、责任追究不够有力等。加强市县委书记管理和权力监督需要做到四个方面:一是加强教育引导,筑牢廉洁从政思想防线;二是强化日常管理,推动职责权限合理履行;三是创新监督方式,形成权力运行全面约束;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制度管人管权管事。
黄士军[3](2012)在《转型时期我国县委书记监督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进入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面临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问题。在这一历史时期,我国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中国自古就有“郡县治,则天下安”之说,县在我国的政权结构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沟通地位,对于转型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使转型时期的各项政策得到正确有效地落实,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必不可少的。县委书记作为一个县域的党政“一把手”在整个县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因此一个县域的县委书记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到一个县域领导班子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效果,关乎党的形象和干部队伍的面貌,最终决定一个县域的整体发展状况。同时,随着县委书记在现实生活中被查处的案例日渐增多,决定了不断加强和完善县委书记监督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以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为研究背景,笔者将全文分为四个部分,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现实中我国县委书记监督的现状、原因和如何完善监督机制等进行了研究。在研究问题之前笔者主要对研究县委书记监督问题的背景、意义进行介绍,同时对于国内研究权力监督、县委书记监督的一些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针对目前学界研究县委书记的原因、制度等进行了分析,并且简单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接下来对研究中的几个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以此限定本文的研究范围;通过相关理论的阐释,确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阐明在转型时期加强县委书记监督的重要意义,包括加强县委书记监督是从严治党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党的战斗力、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尔后,论文对我国转型时期县委书记监督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地分析,首先肯定了我国在县委书记监督中取得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其次分析了在县委书记监督中存在着监督流于形式、权力异化导致腐败等监督失效的现象;最后分析了监督失效的原因主要是权力本身的腐败性、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督主体道德松弛、干部委任机制不完善、文化环境影响等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针对前面分析的县委书记监督失效的现象和原因提出了完善县委书记监督机制的措施,包括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加强道德监督、形成社会监督网等。最后,本文在结论部分指出了本研究的难点及意义所在,认为完善县委书记监督将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工程。
刘再春[4](2012)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文中提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党政领导人才的治本之策。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虽然一方面成效明显,另一方面却难以深化。现行的选拔任用制度存在着诸多与现实不相适应的地方,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改革中核心制度改革滞后,改革动力不足,深层次矛盾和难题有待于破解。有鉴于此,本论文总体梳理了改革三十年来的历程,实事求是地分析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剖析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一般过程和困境,揭示问题、症结产生的深层矛盾和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改革的目标、原则、策略、路径、方法以及具体举措等。本论文由六章内容组成。导论部分具体阐述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所在,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同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简要分析了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论文第一章从“党政干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基本概念出发,着重分析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直接相关理论的内涵及其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奠定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对改革的过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论文运用历史研究法、实证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基本方法,首先梳理了改革的历程、总结了改革的成效,实事求是地分析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问题,可以发现,现行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仍存在着诸多与现实不相适应的地方,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改革中核心制度改革滞后,改革动力不足,深层次矛盾和难题还有待于破解,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提供现实依据。第三章分析探讨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变迁)的过程。首先,对改革的动因进行探讨论证,预示了后续改革的方向。其次,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主体展开分析,本文指出,权力中心的制度创新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方向的主导因素,改革的方向、程度、形式和时间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拥有最高决策权的核心领导者的偏好及其效用最大化。运用制度变迁模型理论,并结合具体制度分析了三十年来的改革过程,本文认为,权力中心总体上选择渐进式改革模式,这是由整体的制度环境所决定的。权力中心从利益最大化出发,将来总体仍以渐进改革为主,某些时段和某些单项制度推广将采取激进变迁方式。目前改革路径以强制性变迁为主,未来将以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相转化来加快改革进程。改革性质是适应性制度变迁,单项制度、外围制度改革将采取更新性制度变迁方式。改革方式以局部试点推动全局制度变迁。改革方法目前以模仿式变迁为主,首创式变迁为辅,未来核心制度要突破,必须依靠首创式变迁来开辟道路,依靠模仿式变迁来推广铺开。最后,运用制度变迁成本与收益分析框架对改革的动力展开分析,并以公开选拔制度、干部选举制度为例,通过收益成本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后续改革可能的路径、目标与空间。第四章分析探讨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障碍与困境的深层次原因。首先,通过对改革的路径依赖消极制约机制的探讨,剖析了制度执行走样的深层原因。本文提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执行难、执行走样既有专制集权主义、官本位思想、官场潜规则等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干部体制惯性的原因,又有渐进改革不彻底的影响,也有相关行动者心理与组织行为障碍方面的因素,还有权力-利益-责任不对称造成的机制障碍,主要阻力则在于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障碍。其次,从创新障碍、权力中心偏好和意识形态刚性、政策执行阻滞等方面分析了三十年来干部选拔任用核心制度改革滞后的根本原因。最后,从理论上探源,从价值冲突、民主悖论、利益冲突、体制困境、主体困境、文化困境等七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导致改革困境产生的深层次矛盾,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划定了可能边界。第五章主要探究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深化改革的若干设想。第一,从宏观上研究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深化改革的目标、原则、路径、策略与方法等问题。本文提出,建立以干部选举制为核心,考任制、聘任制、委任制为补充,以考察考核制度、任用监督制度、任期制、罢免制、辞职制等等为配套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体系,是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改革理性选择的路径是“强制式”变迁与“诱致式”变迁相结合、“整体渐进式”与“局部突破式”变迁相结合。改革的原则是维护核心价值的同时保持制度设计的前瞻性,克服改革主体自利倾向,使制度系统整体配套协调等。具体的制度改革策略有多种,但基本的策略是“正式规则式”变迁和“非正式规则式”变迁有机结合,降低改革成本。改革的基本方法是优化,最重要的方法是创新。第二,探讨了制度系统的设计、优化与创新问题。围绕着干部选举制度、选拔任用监督机制、能上能下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完善的建议。第三,针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难题---执行走样,提出的基本思路是培育民主文化和新型主流意识形态,加快非正式制度变迁,为改革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另外对改革的焦点和热点---如何制约一把手滥用用人权也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以群众认可权为核心的五权概念。最后,探讨了相关保障体系建设,提出加强理论研究、建立新的组织机构、加强立法保障,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第六章结论与建议。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既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课题,又是一个颇有技术性的实践难题。本章依据内在逻辑顺序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制度的政策建议。
王惟武[5](2012)在《县委书记选拔干部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是非常重要的一级地方政权,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县委书记是县级领导班子的核心,担负着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等重要职责。众所周知,选拔干部权是县委书记的核心权力。科学规范县委书记选拔干部行为,是事关我党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也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保证、改进选拔干部工作的迫切需要。从整体上看,县委书记选拔干部行为不断规范,监督意识不断增强,民主公开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县委书记选拔干部行为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主导意识过强、标准把握不准、随意性比较大、过程缺乏民主、权力异化等几个方面。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县委书记自身素质不高、封建主义思想意识的不良影响、社会环境负面因素的消极作用、选拔干部制度存在不足、监督制约力度不够等。科学规范县委书记选拔干部行为,必须坚持规范监督与保证权力充分行使相统一、行使权力与履行责任相统一、规范个人行为与规范集体行为相结合、事前预防与事后惩戒相结合、继承完善与改革创新相结合、扩大民主与依法办事相结合等原则。要坚持从树立正确的选拔干部观念、明确县委书记选拔干部的权力责任、规范选拔干部工作环节、探索绩效考核机制、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来规范县委书记选拔干部行为,切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高文丽[6](2010)在《旗(县)委书记的选人用人权力监督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选人用人,关系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旗(县)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能否选拔出一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基层干部,对于提高基层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起着重要作用。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干部的选拔任用应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但现实的情况是,在选人用人问题上权力过分集中于旗(县)委书记、“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十分普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依然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干部在人民中的形象,制约了基层党的建设和良性发展。因此中组部在2002年将“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列为重点调研课题,集中力量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针对我国目前旗(县)委书记选人用人权力监督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在广泛研究国内外学者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采取实地调研的方法,认真分析原因,提出了完善旗(县)委书记选人用人权力监督的思路和举措。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旗(县)委书记选人用人权力,将有利于从根本上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作风建设,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力,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供人才保障。
符红斌[7](2010)在《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权问题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县是非常重要的一级地方政权,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县(市)委书记是县级领导班子的核心,担负着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的重要职责。县(市)委书记的重要职责,必须赋予他具有选人用人的权力。用人权是县(市)委书记的核心权力。科学规范、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的用人行为,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国家政权的客观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规范、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的用人行为,是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党建理论综合分析法、咨询法等多种方法,在继承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系统研究,并提出富有针对性、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用人权是县(市)委书记的核心权力,也是腐败的重灾区。县(市)委书记不能正确履行用人权力,主要表现在权力随意化、权力个人化、权力商品化、权力绝对化等几个方面。产生这些问题,有人的原因、体制的原因、社会环境的原因和历史文化的原因。科学规范、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的用人行为,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保证县(市)委书记正确使用权力的原则、严格程序和健全制度相对应的原则、自我约束与外部监督并举的原则,正确处理领导者与被监督者、规范监督与保证权力充分行使、制度创新与于事简便、扩大民主与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的关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从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明确县(市)委书记的权力责任、规范选人用人过程环节、加强全程监督、发挥组织部门职能作用、加强民主作风建设、健全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和纠错机制、继续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建设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等方面,来规范、监督县(市)委书记的用人行为,切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唐铁飞[8](2009)在《核心在制度 关键靠监督——县(市)委书记如何规范自身的用人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人问题历来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从大的方面讲,事关一个地区事业的兴衰成败;从小的方面讲,直接关系着主政一方一把手的领导绩效。在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今天,
刘振新[9](2009)在《努力推动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规范化》文中提出巢湖市从2006年底开始,在无为县开展了"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程序等,选人用人质量得到切实提高,用人风气得到净化,社会各方面反映良好。我们及时总结经验,将试点工作拓展到各县(市、区),有效促进了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来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
杨根乔,夏淑梅[10](2008)在《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的用人行为,既是基层干部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当前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深入分析县(市)委书记在用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的规范与监督问题,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权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权尺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1章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人权尺度的相关理论 |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观 |
1.1.1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观对近代西方人权观的批判与超越 |
1.1.2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观的当代诠释 |
1.1.3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观的基本特性 |
1.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
1.2.1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化的理论定义 |
1.2.2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
1.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的内涵及意义 |
1.3 西方人权观 |
1.3.1 西方人权概念的演变 |
1.3.2 西方人权观的内涵 |
1.3.3 西方人权观的当代价值 |
第2章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权尺度界定 |
2.1 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内涵及其价值 |
2.1.1 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内涵 |
2.1.2 社会发展评价尺度的重要价值 |
2.1.3 社会发展的主要评价尺度 |
2.1.4 人权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评价尺度 |
2.2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人权尺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 |
2.2.1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人权尺度的基本内涵 |
2.2.2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人权尺度的基本特征 |
第3章 人权尺度何以可能 |
3.1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人权尺度的宏观论证 |
3.1.1 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象征是人权的实现和发展 |
3.1.2 人权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
3.2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人权尺度的微观论证 |
3.2.1 人权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和表现形式 |
3.2.2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政治进步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 |
3.2.3 刻塑人性、扞卫人权是文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本质体现 |
3.2.4 尊重人的权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价值和现实需要 |
3.2.5 维护人的生态权益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根本标志 |
第4章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权尺度体系及构建 |
4.1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权尺度体系 |
4.1.1 经济权维度 |
4.1.2 政治权维度 |
4.1.3 文化权维度 |
4.1.4 社会权维度 |
4.1.5 生态权维度 |
4.2 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人权评价的具体指标体系 |
4.2.1 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人权具体指标体系的理论之基:HDI |
4.2.2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人权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细化 |
第5章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权考量 |
5.1 经济领域的人权考量 |
5.1.1 改革开放的经济成就保障了公民经济权的实现 |
5.1.2 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限制了公民经济权的进一步发展 |
5.2 政治领域的人权考量 |
5.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公民的政治权的实现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
5.2.2 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限制了部分公民的政治参与权 |
5.3 文化领域的人权考量 |
5.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保障了公民文化权益的享有 |
5.3.2 文化体制改革的不完善妨碍了相当部分公民的正当文化权益的进一步享有 |
5.4 社会领域的人权考量 |
5.4.1 社会领域各项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升了公民的社会权益的保障水平 |
5.4.2 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公平正义的相对缺失是公民的社会保障权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 |
5.5 生态领域的人权考量 |
5.5.1 环保立法与各项政策的颁布初步保障了大多数公民的生态权益 |
5.5.2 观念滞后与制度的不完善侵蚀了部分公民的生态权益 |
第6章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人权尺度的科学运用 |
6.1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人权尺度运用的基本原则 |
6.1.1 党的领导原则 |
6.1.2 批判原则 |
6.1.3 参与原则 |
6.1.4 积极原则 |
6.2 人权尺度科学运用与当代中国社会包容性发展 |
6.2.1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人权尺度的科学运用 |
6.2.2 坚持科学的人权尺度运用,促进社会包容性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转型时期我国县委书记监督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转型时期我国县委书记监督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转型时期的内涵和特征 |
2.1.2 县委书记监督的内涵及其特殊性 |
2.2 转型时期县委书记监督的理论依据 |
2.2.1 权力分立制衡理论 |
2.2.2 党内监督理论 |
2.2.3 民主监督理论 |
2.3 转型时期我国加强县委书记监督的重要意义 |
2.3.1 加强我国县委书记监督是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 |
2.3.2 加强我国县委书记监督有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
2.3.3 加强我国县委书记监督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2.3.4 加强我国县委书记监督有利于廉政文化的建设 |
第3章 转型时期我国县委书记监督的现状分析 |
3.1 转型时期我国县委书记监督取得的成效 |
3.1.1 监督教育:县委书记树立正确的“三观” |
3.1.2 制度建设:县委书记监督规章不断充实 |
3.1.3 监督实践:县委书记监督具体措施得以展开 |
3.2 转型时期我国县委书记监督失效的主要表现 |
3.2.1 上级监督疏忽 |
3.2.2 同级监督失效 |
3.2.3 民主监督不畅 |
3.2.4 民主党派监督未落实 |
3.2.5 监督制度落实难 |
3.3 转型时期我国县委书记监督乏力的原因分析 |
3.3.1 县委书记权力的集中性 |
3.3.2 干部委任制度不健全 |
3.3.3 监督机制流于形式 |
3.3.4 道德制约松弛 |
3.3.5 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 |
第4章 转型时期加强我国县委书记监督的路径选择 |
4.1 规范权力:形成县委书记权力制约流程 |
4.1.1 界定权力的合法来源 |
4.1.2 厘清县委书记权力的界限 |
4.1.3 完善县委书记权力运行程序 |
4.2 制度构建:形成县委书记监督体系 |
4.2.1 落实上级巡视制度,加强上级对县委书记的监督 |
4.2.2 科学化分权,强化同级人大和纪委的监督 |
4.2.3 落实县委书记选任制度,弱化委任制度 |
4.2.4 强化县委书记腐化惩戒机制 |
4.3 党内民主:强化县委书记党内监督 |
4.3.1 营造党内民主氛围,形成自我约束 |
4.3.2 民主集中制下实现具体过程的统筹监督 |
4.3.3 通过县权公开机制的构建完善民主监督 |
4.3.4 通过建立县域民主运行机制实现监督 |
4.4 道德建设:形成县委书记自我约束机制 |
4.4.1 加强全体领导干部的道德教育 |
4.4.2 强化领导干部楷模的影响力 |
4.5 社会监督:构建县委书记全方位监督网络 |
4.5.1 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形成社会监督机构 |
4.5.2 加大信息公开程度,提升媒体监督地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二、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架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架构 |
第四节 论文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的创新点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党政干部 |
二、党政领导干部 |
三、选拔任用制度 |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形成与发展 |
二、制度变迁理论概述 |
三、制度变迁理论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 |
一、路径依赖的内涵 |
二、路径依赖理论概述 |
三、路径依赖理论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 |
第二章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过程与问题 |
第一节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历程与成效 |
一、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与单项制度改革起步 |
二、外围制度取得实质性突破 |
三、公开选拔等外围制度整体推进和加速发展 |
四、选拔任用制度深化拓展 |
五、改革的成效 |
第二节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中的问题 |
一、核心制度改革滞后 |
二、配套体系不完备 |
三、改革动力不足 |
四、改革缺乏法律规范和理念引领 |
第三节 现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问题 |
一、制度设计的缺陷 |
二、制度运行中的问题 |
第三章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制度变迁分析 |
第一节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动因 |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党政领导人才的要求 |
二、提高执政能力和增强执政合法性的需要 |
三、传统选拔任用制度的短缺、失灵和非均衡 |
四、国外高级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启示 |
第二节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主体 |
一、核心主导主体:中央权力中心 |
二、多重角色主体:地方党委及其组织部门 |
三、利弊兼有的推动力量:利益群体 |
四、未来支撑力量:知识精英 |
五、核心驱动因素和基础主体:人民群众 |
第三节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变迁模型 |
一、渐进性和激进性制度变迁模型 |
二、诱致性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型 |
三、适应性和更新性制度变迁模型 |
四、局部性和全局性制度变迁模型 |
五、模仿式和首创式制度变迁模型 |
第四节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成本与收益 |
一、制度改革的成本 |
二、制度改革的潜在收益 |
三、制度改革的成本收益比较 |
第四章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分析 |
第一节 改革的路径依赖消极制约机制 |
一、观念障碍:传统文化因素的消极影响 |
二、体制障碍:传统体制惯性和渐进式改革之路径依赖 |
三、利益障碍:既得利益者阻碍和消极抵制 |
四、机制障碍:收益递增的正反馈机制 |
五、心理与组织行为障碍:学习性效应和适应性预期 |
第二节 改革的路径闭锁 |
一、创新障碍:创新主体的缺位和稀缺 |
二、主体障碍:权力中心偏好和意识形态刚性 |
三、信息成本障碍:信息高成本的约束 |
四、政策障碍:政策走样阻滞 |
第三节 改革困境的理论分析:改革的可能边界 |
一、价值冲突:制度中公平与效率的张力 |
二、民主悖论:公众参与制度改革与理性要求之间的紧张 |
三、利益冲突:公共利益者与私人利益主体的角色并存 |
四、主体困境:改革主体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
五、体制困境: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矛盾 |
六、文化困境: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变迁轨迹不一致 |
七、发展困境:制度稳定性与改革变动不居相背离 |
第五章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深化改革的若干设想 |
第一节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总体设想 |
一、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
二、改革的原则 |
三、改革的路径选择 |
四、改革的策略与方法 |
第二节 制度系统的设计、优化与创新 |
一、重点、难点制度系统设计 |
二、制度的优化与创新 |
第三节 培育民主文化和新型主流意识形态 |
一、改革的社会心理基础和价值导向 |
二、营造改革的良好社会环境 |
第四节 权力的合理调整和科学配置 |
一、权力主体结构的调整及探索建立民否制 |
二、选拔任用权力结构的变迁 |
三、权力分解的基本形式 |
四、五权的分离与分配 |
第五节 深化改革的相关保障体系建设 |
一、加强理论研究 |
二、建立新的组织机构 |
三、加强立法保障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研究的相关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县委书记选拔干部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渊源 |
2.1 基本概念 |
2.1.1 人力资源 |
2.1.2 县委书记 |
2.1.3 组织行为 |
2.2 理论渊源 |
2.2.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2.2 人力资源绩效考评理论 |
2.2.3 领导行为理论 |
2.2.4 选拔干部原则 |
第3章 县委书记选拔干部行为现状与理性分析 |
3.1 县委书记选拔干部行为不断规范 |
3.2 县委书记选拔干部行为存在的问题 |
3.2.1 存在选拔干部主导意识过强的现象 |
3.2.2 存在选拔干部标准把握不准的现象 |
3.2.3 存在选拔干部随意性比较大的现象 |
3.2.4 存在选拔干部过程缺乏民主的现象 |
3.2.5 存在选拔干部权力异化的现象 |
3.3 县委书记选拔干部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一些县委书记自身素质不高 |
3.3.2 封建主义思想意识不良影响 |
3.3.3 社会环境负面因素消极作用 |
3.3.4 选拔干部制度存在不足 |
3.3.5 监督制约力度不够 |
第4章 科学规范县委书记选拔干部行为的途径探索 |
4.1 树立正确的选拔干部观念 |
4.2 明确县委书记选拔干部的权力责任 |
4.2.1 明确县委书记选拔干部的权力 |
4.2.2 明确县委书记选拔干部的责任 |
4.3 规范选拔干部工作环节 |
4.3.1 规范选拔干部动议环节 |
4.3.2 规范选拔干部初始提名环节 |
4.3.3 规范选拔干部民主推荐环节 |
4.3.4 规范选拔干部考察环节 |
4.3.5 规范选拔干部沟通酝酿环节 |
4.3.6 规范选拔干部讨论决定环节 |
4.4 探索绩效考核机制 |
4.4.1 科学确定绩效考核内容 |
4.4.2 合理量化绩效考核指标 |
4.4.3 综合运用绩效考核结果 |
4.5 完善县委书记选拔干部行为的监督机制 |
4.5.1 加强对县委书记选拔干部工作的民主建设 |
4.5.2 强化对县委书记选拔干部行为的监督检查 |
4.5.3 实施对县委书记选拔干部错误行为的责任追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旗(县)委书记的选人用人权力监督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 |
一、旗(县)委书记选人用人权力监督的有关概念 |
(一) 旗(县)的概念 |
(二) 旗(县)委书记的概念 |
(三) 旗(县)委书记选人用人权力的概念 |
二、旗(县)委书记选人用人权力监督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
(一) 旗(县)委书记选人用人权力监督的理论基础 |
1.人民授权原则 |
2.党管干部原则 |
3.民主集中制原则 |
(二) 国外官员选拔监督的思想理论、做法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1.国外官员选拔监督的思想理论 |
2.国外官员选拔监督的具体做法 |
3.国外官员选拔监督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三)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监督的理论与实践 |
1.中国古代关于人才选拔监督的思想 |
2.中国古代人才选拔监督的实践发展 |
3.中国古代人才选拔监督的基本评价和借鉴意义 |
(四) 马克思主义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理论 |
1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理论 |
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理论 |
三、旗(县)委书记选人用人权力监督现状 |
(一) 旗(县)委书记选人用人权力监督取得的成效 |
(二) 旗(县)委书记选人用人权力监督存在的问题 |
1.上级监督"缺位" |
2.同级监督"失灵" |
3.民主监督"乏力" |
4.组织监督"架空" |
5.选人用人程序不规范 |
(三) 旗(县)委书记选人用人权力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权力过分集中 |
2.选人用人权力监督意识薄弱 |
3.选人用人权力监督机构设置不合理 |
4.选人用人权力监督机制尚不完善 |
四、完善旗(县)委书记选人用人权力监督的思路和举措 |
(一) 树立正确的旗(县)委书记选人用人观念 |
(二) 科学规范旗(县)委书记选人用人行为 |
1.规范旗(县)委书记选人用人工作程序 |
2.健全旗(县)委书记选人用人工作制度 |
3.创新旗(县)委书记选人用人工作方法 |
(三) 完善旗(县)委书记选人用人权力监督机制 |
1.加强人大监督功能 |
2.理顺党内监督机制 |
3.发挥政协和民主党派的监督优势 |
4.完善人民民主监督 |
5.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
6.强化组织部门能力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权问题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 |
(二) 本课题研究现状及本文侧重点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科学规范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的重要意义 |
(一)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 |
(二)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政权基础的需要 |
(三)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 |
(四) 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迫切需要 |
三、县(市)委书记不能正确履行用人职责的表现形式及原因 |
(一) 县(市)委书记不能正确履行用人权的表现形式 |
(二) 原因分析 |
(三) 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的实际困难 |
四、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的几个原则和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一) 几个原则 |
(二) 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五、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的用人行为的根本途径 |
(一) 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政治导向 |
(二) 明确选人用人的权力责任 |
(三) 严格规范选人用人的各个环节 |
(四) 加强检查监督 |
(五) 充分发挥组织部门职能作用 |
(六) 加强民主作风建设 |
(七) 建设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 |
六、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努力推动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规范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规范县 (市) 委书记的用人行为, 消除思想疑虑是前提 |
二、规范县 (市) 委书记的用人行为, 制定并严格执行用人制度是根本 |
三、规范县 (市) 委书记的用人行为, 把握重点环节、解决突出问题是关键 |
四、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权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权尺度[D]. 李碧云. 湘潭大学, 2017(01)
- [2]加强市县委书记管理和权力监督问题研究[J].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联合课题组,姚志文,杨立平.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04)
- [3]转型时期我国县委书记监督问题研究[D]. 黄士军. 湖南大学, 2012(04)
- [4]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D]. 刘再春.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5]县委书记选拔干部行为研究[D]. 王惟武. 湖南大学, 2012(02)
- [6]旗(县)委书记的选人用人权力监督机制研究[D]. 高文丽. 内蒙古大学, 2010(01)
- [7]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权问题之研究[D]. 符红斌. 兰州大学, 2010(10)
- [8]核心在制度 关键靠监督——县(市)委书记如何规范自身的用人权[J]. 唐铁飞. 领导科学, 2009(19)
- [9]努力推动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规范化[J]. 刘振新. 领导科学, 2009(10)
- [10]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J]. 杨根乔,夏淑梅. 乡镇经济,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