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曹鱼苗养殖技术

军曹鱼苗养殖技术

一、军曹鱼苗种培育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毛非凡[1](2021)在《军曹鱼早期骨骼发育特征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分析》文中认为骨骼系统在鱼类支撑躯体、保护内脏及协调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是一种生长迅速、极具养殖潜力的海水鱼类,目前少有关于其骨骼发育特征的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系统描述了军曹鱼仔稚鱼头骨、脊柱、附肢骨骼的发育过程,并对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稚鱼骨骼畸形情况进行考察。此外,基于课题组已获得的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利用NCBI、MEME及TBtools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基因家族进行鉴定与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技术检测BMP家族基因在成鱼不同组织表达分布及在早期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相关结果如下:1.军曹鱼早期骨骼发育特征1~33日龄军曹鱼仔稚鱼骨骼发育情况如下:(1)与摄食、呼吸相关的头骨优先发育,包括米克尔氏软骨、颚方骨、下舌骨、舌骨棒、基鳃骨和角鳃骨。前颌骨、上颌骨和齿骨于11日龄开始骨化,主鳃盖骨、间鳃盖骨、下鳃盖骨和关节骨于15日龄开始骨化,18日龄的额骨、齿骨、上颌骨和前颌骨基本骨化完成,基舌骨、颚骨、方骨和眶下骨于26日龄骨化完成,头骨于28日龄基本骨化完成。(2)椎骨于13日龄由前向后开始骨化,背肋、腹肋分别于17日龄、20日龄开始由前向后、由基部向末端骨化,并分别于20日龄、29日龄骨化完成。13日龄仔鱼其神经弓由两端向中间骨化,脉弓由尾部向头部骨化,脉弓、神经弓、脉棘与神经棘均从基部向末端骨化。(3)附肢骨骼骨化起始顺序依次为胸鳍、尾鳍、背鳍、臀鳍、腹鳍。胸鳍匙骨于12日龄开始骨化,乌喙骨与肩胛骨于20日龄开始骨化;尾杆骨和尾下骨分别于15日龄、18日龄开始骨化;臀鳍、背鳍分别于17日龄、18日龄开始骨化,骨化模式一致;腹鳍于18日龄开始骨化。30日龄时附肢骨骼基本骨化完成,骨化顺序与发生顺序一致。选取常规养殖条件下军曹鱼稚鱼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骨骼畸形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批次繁育的180个军曹鱼稚鱼(25日龄)骨骼标本中,有72个标本存在畸形情况,畸形率为40.00%。颅骨畸形率最高为20.00%,其次尾部畸形为15.57%。骨骼畸形类型共计22种,畸形率由高到低主要表现为米克尔氏软骨畸形、尾上骨缺失、脉棘分叉、基舌骨异位和尾上骨愈合等。所有骨骼畸形均未表现出显着可见的外部形态变化,但正常个体与骨骼畸形个体的全长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2.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分析本研究共筛选鉴定到军曹鱼BMP基因家族成员19个(BMP1~BMP16),其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度在1170~3009 bp之间,编码氨基酸数目在390~1003 aa之间,蛋白分子量大小介于44.34~112.73 k Da,等电点介于5.26~10。NJ进化树显示BMP基因共分为5个亚组,同一亚组内位置相近的基因结构相似。19个BMP基因分别分布在军曹鱼的13条染色体上。q RT-PCR检测结果表明,与1日龄相比,11日龄时,BMP2和BMP4相对表达量极显着上升,BMP3b显着上升,BMP5和BMP11极显着下降;18日龄时,BMP2、BMP4、BMP5和BMP16相对表达量极显着上升,BMP8a、BMP11极显着下降;25日龄稚鱼中,BMP4、BMP9、BMP15和BMP16相对表达量极显着上升;30日龄稚鱼中,BMP4和BMP16相对表达量极显着上升,BMP5和BMP8a极显着下降。BMP基因的组织表达分布结果表明,BMP1、BMP2、BMP3a、BMP4、BMP7b、BMP8a、BMP9和BMP16在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在军曹鱼骨组织中,米克尔氏软骨中BMP3b和BMP11表达量最高,椎骨和鳍中BMP4表达量最高,鳞片中BMP8a表达量最高。综上,本研究开展的军曹鱼仔稚鱼骨骼发育特征研究可为优化其养殖条件、降低畸形率等提供参考资料;同时,军曹鱼BMP家族基因的鉴定及表达模式研究可为探究BMP基因在硬骨鱼类早期骨骼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张智一[2](2020)在《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和运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海水鱼类作为能为人类提供高级蛋白质的食材,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在捕捞资源持续衰退的背景下,海水鱼类养殖业作为海水鱼类生产供应的重要部分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尽管现阶段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使用了工厂化养殖模式及深水网箱养殖模式,但使用比例较低,大部分养殖生产活动仍处于较为粗放的传统养殖阶段。同时,由于此产业的发展对资源环境依赖度较高,往往容易产生产业集聚,这种集聚也衍生出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在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当前的养殖模式发展难以为继,为使产业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产业亟待进行符合生态经济发展的革新以促进海水鱼类养殖业绿色发展。革新的基础在于对现存海水鱼类养殖业现实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分析,途径在于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进行促进海水鱼类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革新。摸清我国海水鱼类养殖模式应用和产业集聚现状是进行符合生态经济发展革新的基础,研究产业集聚区域各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评估其生态经济绩效是促进海水鱼类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基本前提。本研究以促进海水鱼类养殖业绿色发展为切入点,使用海水鱼类养殖主要生产区域相关数据,分析和测度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主要养殖品种和不同养殖模式的产业集聚分布情况。使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对产业集聚区域不同养殖模式养殖生产活动生态经济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评价模型,并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对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的两个方面(生态经济效率和生态经济绩效)进行实证分析,以两方面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其生态经济绩效进行全面评价。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博弈模型推演与讨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工厂化养殖模式下产量最高的大菱鲆主要在辽宁省和山东省形成了产业集聚且辽宁省集聚更为明显;池塘养殖模式下产量最高的海鲈鱼在广东省形成了产业集聚;普通网箱养殖模式下大黄鱼产量最高,其在福建省形成了产业集聚;深水网箱模式主要生产品种为卵形鲳鲹,其在海南省与广西省形成了产业集聚且广西省养殖专业化程度更高。(2)通过因果关系分析发现:(1)养殖相关技术领域和企业的资金扶持以及税收减免政策的增加,能够通过降低养殖生产成本提高养殖生产收益和养殖投资,但养殖生产、鱼药和饵料投放以及各类资源应用的增加能够使化学成分排放增加;(2)政策规定的可用养殖面积变动能够通过影响新增养殖场建设投资对养殖生产收益、化学成分排放、地下水资源损失、土地占用面积、空气污染程度以及区域捕捞资源衰退造成影响;(3)规定的可用养殖面积的增加以及对可持续发展养殖模式的养殖设施建设的资金扶持,能够促进产业养殖模式革新,提高养殖生产收益和养殖投资,降低养殖生产化学物质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结合养殖生产实际,对不同养殖模式养殖生产系统生态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的要素流向进行分析,发现:(1)养殖阶段饲料投喂是造成各模式养殖生产活动生态经济绩效受到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和深水网箱养殖模式因养殖模式特性,受此类影响极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2)工厂化养殖养殖面积受政策影响较大,养殖尾水的排放以及高浓度矿物质反冲地下水均会对区域水域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进而影响下期养殖的食品安全与产品价格以及区域捕捞资源;(3)普通池塘养殖模式在土地租用周期内受到影响较小,其养殖排放在区域水环境吸收富营养物质超出环境修复能力的情况下,会对下期养殖产品质量和价格造成影响;(4)普通网箱养殖模式养殖生产直接在水环境中进行,养殖尾水的排放对区域水域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进而影响下期养殖的食品安全与产品价格以及区域捕捞资源;(5)深水网箱养殖模式在建造时有国家资金支持,因主要在距岸较远的海域分布,造成的环境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3)不同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绩效评价结果如下:(1)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测度中53.13%的样本综合得分高于平均值,样本规模效率对生态经济效率促进作用较大。在不考虑养殖规模的情况下:山东省的生态经济绩效表现在三省中为最佳,尽管在规模效率方面表现较差,但其纯技术效率及平均综合得分均为最高;辽宁省位列第二,河北省表现排名最低。在考虑养殖规模的情况下,小规模养殖户整体生态经济绩效表现较规模养殖户有一定差距,尽管小规模养殖户的规模效率较高,但其纯技术效率及平均综合得分较低。(2)普通池塘养殖模式整体生态经济绩效综合得分48.72%高于平均值,样本纯技术效率对生态经济效率促进作用较大。小规模养殖户尽管生态经济效率较高,但在考虑成本利润率和边际贡献率时,生态经济绩效表现较规模养殖户有一定差距。(3)普通网箱养殖模式整体生态经济绩效综合得分22.58%高于平均值,样本规模效率对生态经济效率促进作用较大,规模养殖户生态经济绩效表现显着优于小规模养殖户。(4)深水网箱养殖模式不仅在生态经济效率测度中体现出了较其他模式而言的优势,还在生态经济绩效的评价中表现优越。但需要看到的是,深水网箱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率受到高昂建造费用和运营费用的影响,在生态经济效率受到了一定制约,总体绩效虽呈现较好的综合表现,但效率仍待进一步提高。(4)从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发展现状来看,促进其绿色发展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现存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绩效。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绿色发展的阻碍为其对地下水的严重依赖严重依赖和威胁以及极高的自然资源消耗,其养殖投喂饵料多为鲜活饵料,不仅容易导致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还极易影响产品品质。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能否进行养殖尾水无害化处理,以尽量减少养殖尾水中氮、磷和COD等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化学成分的排放。普通网箱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鲜活饵料的使用和近岸区域高密度网箱分布,这两者不仅造成近岸水体富营养化及鱼病高发风险,还使得近岸底泥集聚加剧,危害近岸水体环境。深水网箱养殖模式虽对环境危害较小,但高昂的养殖设施建设成本和运营费用限制了模式应用和推广。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前人对我国海洋渔业产业集群发展、大菱鲆养殖的产业集聚分布情况与成因等方向进行了研究,本文则创新性地对我国海水鱼类各主要养殖品种以及主要养殖模式的产业集聚分布情况展开研究,拓展了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产业集聚研究领域的研究范围。(2)前人对于海水鱼类养殖的研究往往针对养殖业的某个具体部分展开,研究缺乏整体性,本文创新性地以系统的视角对生态学与经济学的交叉部分进行研究,将海水鱼类养殖生产活动各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从新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生态经济领域的分析研究,拓宽了海水鱼类养殖经济领域研究的角度。(3)前人对于海水鱼类养殖的生态经济研究较少且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在对产业集聚区域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绩效分析中,不仅扩展了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领域的研究范围,还创新性地使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开展生态经济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突破。基于研究,本文提出的主要对策建议有:(1)对工厂化养殖模式的主要建议:(1)以政策资金扶持为主、以政府引导为辅的方式促进工厂化循环水模式推广利用;(2)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降低工厂化循环水模式使用成本;(3)加强配合饲料的研发,提高配合饲料使用率;(4)引导健康消费,促进产业健康发展。(2)对池塘养殖模式的主要建议:(1)加强饲料研发及应用指导,降低饵料投喂引起的养殖富营养化成分;(2)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促进尾水处理设施的推广使用;(3)提高天气观测水平,保障产业发展;(4)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降低产业运行风险。(3)对网箱养殖模式的主要建议:(1)持续扶持深水网箱建设,鼓励中小型养殖户进行合作投资;(2)引入正规金融服务,保障产业稳健发展;(3)创新养殖经营模式,引导产业绿色转型;(4)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以市场带动模式推广;(5)科学合理规划深水网箱养殖区域,加强扶持绿色生态深水网箱建设;(6)着力开发特种渔业保险,切实帮助养殖户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朱贵钦[3](2019)在《美洲鲥的盐度适应性及苗种培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又名美洲西鲱,属于溯河产卵回游性鱼类,既能适应淡水生存,也能适应海水生存,但受到温度以及生长周期的限制,大量繁殖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关卡有待完善,海水养殖仍处于起步阶段。盐度是制约鱼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之一,当浓度剧烈变化时,不但会引起鱼体包含酶活性在内等指标的一系列变化,而且严重情况下会致死。因此,本研究以仔鱼阶段的美洲鲥为对象,研究了海水盐度对美洲鲥仔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和盐度对美洲鲥仔鱼的血浆渗透压以及Na+K+-ATP酶(Na+K+-ATPase,下同)、过氧化氢酶(CAT,下同)活性的急性胁迫效应,研究了其繁育过程的关键技术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创新,以期为美洲鲥的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以及美洲鲥对盐度变化的适应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1.盐度对美洲封仔鱼的急性毒性比较了不同盐度对美洲鲥仔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高盐度(≥23.83‰)试验组表现为体色发黑、狂躁游窜、离群缓游、失衡沉底、停止呼吸等五种中毒胁迫症状快速连续性发作,低盐度(≤22.76‰)试验组则表现为五种中毒胁迫症状缓慢间断性发作,说明美洲鲥仔鱼更适宜低盐度(22.76‰)驯化养殖;24h内的各盐度试验组美洲鲥仔鱼死亡率显着高于其他时间段,24-48h、48-72h和72-96h的各盐度试验组死亡率无显着差别,说明美洲鲥仔鱼进行海水养殖驯化时,须重点观察最初的24h,并及时调节盐度,直至度过24-72h的适应期后进入稳定期;美洲鲥仔鱼96 h盐度半致死浓度(LC50)为27.89‰,与我国海域的海水盐度(32±2)‰相近,说明美洲鲥仔鱼适宜海水驯化养殖。2.急性盐度胁迫对美洲鲥仔鱼血浆渗透压与Na+K+-ATP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盐度的急性胁迫对美洲鲥仔鱼血浆渗透压与Na+K+-ATP酶(Na+K+-ATPase)、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急性盐度胁迫下,除盐度30‰试验组在13h内存活率降低到0%外,其他盐度(≤20‰)试验组均保持100%存活率,说明美洲鲥仔鱼的驯化养殖以不高于20‰的盐度为优;血浆渗透压在24h波动后总体趋于稳定,且变化幅度符合狭盐性淡水硬骨鱼类的血浆渗透压变化范围,说明美洲鲥属于狭盐性淡水硬骨鱼类,24h内能将血浆渗透压调节到稳态;1h时测得盐度为5、10、0‰的较低盐度试验组的美洲鲥仔鱼Na+K+-ATPase活性均高于盐度30、20‰的较高盐度试验组,且等渗点盐度20‰处理下的美洲鲥仔鱼Na+K+-ATPase活性最低,说明美洲鲥仔鱼属于“低渗环境高Na+K+-ATPase活性”类型,以盐度20‰左右进行海水驯化养殖能获得较高的生长率,盐度可能并非是调控其鳃Na+K+-ATPase活性的惟一因子;美洲鲥仔鱼CAT活性总体呈先缓升后骤降的趋势,且低盐度(≤10‰)试验组比高盐度(≥30‰)试验组的CAT活性变化更明显,说明美洲鲥仔鱼海水驯化养殖过程中,应以中等盐度20‰左右为优,且尽量避免盐度剧变带来的鱼体耗能,进而提高驯化成活率。3.美洲鲥的苗种培育关键技术首先,选好美洲鲥亲本,强化培育,促进其性腺充分发育。其次,细化管理,优化孵化流程,做好开口转食的过度尤为重要。利用鱼苗有集群摄食、趋光摄食的习性,进行逐渐驯化,直至习惯性摄食浮性微粒子饲料为止,从而为人工养殖成功打下关键的第一步。选择优质的美洲鲥苗,采用加4‰盐加冰充氧运输,根据规格调整合适的装袋密度,能显着提高成活率。2017年夏天共计销售体长3cm以上的小规格苗种美洲鲥10万尾,以5.5元/尾销售,计55万元;培育出售8cm以上的大规格鱼种8.3万尾,在盐度15-20‰的条件下驯养,主要推广江苏沿海养殖场或有咸淡水养殖场进行养殖,销价达12元/尾,计99.6万元,总产值达154.6万元。

沈帆帆[4](2018)在《赤眼鳟夏花培育阶段摄食生态学和消化系统发育》文中指出赤眼鳟(Spualiobarbus Curriculus)属鲤科(Cyprinidae)、赤眼鳟属,是一种重要的广温性淡水经济鱼类,生活在水体中上层,繁殖季节一般在58月份。近年来的生产实践发现赤眼鳟夏花鱼种培育成活率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鱼的规模化养殖。本文研究了赤眼鳟夏花鱼种培育期间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探究了赤眼鳟仔、稚鱼的生长与食性,观察了赤眼鳟早期消化器官的组织结构发育情况,测定了淀粉酶(AMS)、胰蛋白酶(TRY)、脂肪酶(LPS)、碱性磷酸酶(AKP)及胃蛋白酶(Pepsin)等5种消化酶活性,旨在为提高赤眼鳟夏花鱼种培育成活率及实现苗种大规模培育奠定理论基础。1.赤眼鳟夏花鱼种培育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2016年8月7日到2016年9月11日,对面积3亩、水深2m的赤眼鳟夏花鱼种培育池塘进行浮游生物采样,旨在探明培育池塘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试验期间共检测出浮游植物7门119种属,其中绿藻门60种、裸藻门18种、蓝藻门13种、硅藻门10种、金藻门7种、甲藻门6种、黄藻门5种。检测出浮游动物105种,包括原生动物47种、轮虫46种、枝角类5种、桡足类7种。浮游植物密度变化区间为51.6×104669.07×104 cells/L,生物量变化区间为0.995.04 mg/L,浮游动物密度变化区间为22025080 ind./L,浮游动物生物量变化区间为1.17135.374 mg/L。浮游植物蓝藻门中的颤藻在整个采样期间优势度均较高,其次是绿藻门中的小球藻,再其次是螺旋藻、胶球藻和韩氏集星藻等。轮虫类的扁平泡轮虫在整个采样期间成为优势种的次数较多,其次是曲腿龟甲轮虫、矩形臂尾轮虫,原生动物类的泡形纯毛虫、棘刺盾纤虫和钟形突口虫轮虫,挠足类的模式有爪猛水蚤在采样后期优势度较高。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范围是1.84.42,平均为3.22;均匀度指数范围是0.420.88,平均为0.67;丰富度指数范围是在1.764.18,平均为2.95。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在0.143.62之间,平均为2.39;均匀度指数范围是0.040.93,平均为0.57;丰富度指数范围是0.893.49,平均为2.42。赤眼鳟夏花鱼种培育池塘浮游生物在种类、数量、丰度上后期较前期丰富,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总体高于浮游动物。2.赤眼鳟早期发育阶段生长与食性通过对030日龄赤眼鳟仔稚鱼全长和体重建立回归方程以及对其消化道内含物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全长特定生长率为6.99%,体重特定生长率为22.26%。全长(L/mm)与日龄(D/d)的关系为:L=5.081e0.07D(R2=0.91);体重(W/g)与日龄(D/d)的关系式为W=0.905e0.235D(R2=0.897);仔稚鱼全长(L/mm)与体重(W/g)的关系式为W=0.004L3.381(R2=0.995)。赤眼鳟早期阶段食物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螺旋藻、微囊藻、胶球藻、小球藻、刚毛藻,其中螺旋藻和微囊藻的出现频率较高,分别达57%和47.67%。食物数量百分比分析表明:赤眼鳟仔鱼开口期4日龄以蓝藻门和绿藻门为主要食物,食物数量百分比分别为占73%和27%。5日龄仍主要摄食蓝藻门和绿藻门,比例分别为55%和45%,蓝藻的种类数增多,包括微囊藻、螺旋藻和颤藻,绿藻门中的小球藻比例较前期有所增加。6日龄仔鱼摄食绿藻门比例进一步增加,达到57%,新增加的种类有金藻门和甲藻门,分别占1.6%和0.4%。15日龄有机碎屑在食物构成中占比较大,其数量百分比达55.5%,其次是蓝藻和绿藻,分别占33%和10.1%。食物选择性指数研究表明:4日龄赤眼鳟对微囊藻、小球藻摄食偏好性较高;6日龄对螺旋藻和腔球藻的偏好性较强,其次是微囊藻、锥囊藻、小球藻;8日龄时,赤眼鳟开始摄食轮虫;15日龄后摄食食物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20日龄后主要摄食人工饲料。3.赤眼鳟早期发育阶段消化系统组织结构研究利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030日龄赤眼鳟仔稚鱼的消化道组织结构,揭示其消化系统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赤眼鳟2日龄仔鱼口腔打开,与食道贯通,仔鱼所需能量均由卵黄囊供给,属内源性营养阶段;4日龄仔鱼开始摄食,肛门打开,进入混合营养阶段;6日龄仔鱼卵黄囊消耗殆尽,消化系统分化出食道、肠以及肝胰脏等,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15日龄仔鱼肠道褶皱增多,纹状缘更加清晰,表明肠细胞发育较为成熟;30日龄稚鱼肠道褶皱更加丰富,绒毛密集,周围布满肝胰脏,消化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逐步完善。4.赤眼鳟早期发育阶段消化酶活性采用酶学研究方法,测定赤眼鳟030日龄淀粉酶(AMS)、胰蛋白酶(TRY)、脂肪酶(LPS)、碱性磷酸酶(AKP)及胃蛋白酶(Pepsin)共5种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日龄的增加赤眼鳟消化酶活性依酶种类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淀粉酶(AMS)和脂肪酶(LPS)在仔鱼开口前就被检测到,AMS自孵化后整体逐渐升高,在15日龄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LPS初期由于卵黄囊的消耗而降低,随后有所升高且呈波浪式变化。胰蛋白酶(TRY)直到8日龄才被检测到,并于20日龄达到峰值。胃蛋白酶(Pepsin)前期活性一直较为稳定,在10日龄时达到峰值。碱性磷酸酶(AKP)在15日龄达到峰值,这与肠上皮细胞的发育及肠黏膜数量的增加相一致,标志着赤眼鳟营养消化吸收能力的提高和消化系统的成熟。

郭忠娣[5](2016)在《不同转食策略对胭脂鱼仔稚鱼成活率和消化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为我国珍稀特有鱼类,由于资源短缺及人为影响日益严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日益成熟,也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目前,人工养殖中大多数鱼类苗种培育阶段的开口饵料主要依赖生物饵料。由于生物饵料存在生产成本高、产量和质量不稳定以及携带病菌等不足,使得鱼类的饵料在某个阶段必须由生物饵料转食微粒饲料。胭脂鱼属于无胃型鱼类,会面临转食困难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苗种培育期间的成活率。本文以胭脂鱼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转食策略对胭脂鱼仔稚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以及对消化酶活性和消化系统结构的影响,为提高胭脂鱼仔稚鱼在转食阶段的成活率及制定适宜的转食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从而能进一步的提高胭脂鱼的养殖效益。本研究采用两种转食策略投喂初始体重为(9.50±0.84)mg的胭脂鱼仔鱼到其60dph(days post hatching),主要内容如下:1、按转食起始点不同分为3组,分别是转食起始点为15dph(W15)组、20dph(W20)组和25dph(W25)组,结果显示:(1)3个组的成活率均达80%以上,20dph开始转食组最高,为(91.21%±1.93%),但差异不显着(P>0.05);各组特定生长率(SGR)整体呈下降趋势,全部转食饲料到实验结束即3560dph时间段内,W20和W25两组的SGR显着高于W15组(P<0.05),且这两组差异不显着(P>0.05);W25组的全长和体质量最高,W15组最低且显着低于另外2组(P<0.05);W20和W25组的体质量差异不显着(P>0.05);(2)不同转食起始点对消化酶活性存在显着的影响(P>0.05)。15dph的胭脂鱼仔鱼已检测到较高的淀粉酶活性,3组的淀粉酶活性均随养殖周期延长呈现出先下降,在30dph时略上升随后又下降的趋势,40dph时,这3个组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从3组胭脂鱼仔鱼开始转食丰年虫和微粒饲料混合饵料后,各组的胰蛋白酶活性相应的开始升高,最高值分别出现在30dph和35dph,随后开始下降。3组胭脂鱼仔稚鱼的脂肪酶活性均随养殖周期延长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20dph时,w15组和w20组的脂肪酶活性显着高于w25组(p<0.05),且均升高到较高水平;30dph时,3组的脂肪酶活性均下降到最低,无显着性差(p>0.05)。3组胭脂鱼仔稚鱼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示出先升高后下降而后升高的规律,但因转食起始点不同而又有所差异。w15和w20组均在20dph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w15组30dph时酶活性下降,35dph时开始升高。而w20组在35dph时酶活性下降,40dph时开始升高。w25组30dph时升高,35dph时下降,40dph时开始升高。(3)60dph时发现,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转食的胭脂鱼稚鱼的肝脏密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组中w15组胭脂鱼稚鱼的肝脏密度(5213.90±27.05)individual/mm2最大,显着高于其他2组(p<0.05),最小的一组(3670.15±188.99)individual/mm2为w25组。比较3组胭脂鱼稚鱼的肝脏密度可以发现,越晚转食稚鱼的肝脏密度越小从而肝脏细胞的长径和短径越大。各转食组的肝细胞排列整齐,细胞膜界限明显,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病变,部分肝细胞出现细胞核溶解或者核缺失,在w15转食组中,细胞核缺失的肝细胞最多。(4)在不同时间点开始进行转食的投喂条件下,各组胭脂鱼稚鱼的肠道形态也有显着的不同。肠道组织切片结果显示,w15组稚鱼在60dph时,肠道的前、中、后管径都较小,且黏膜皱褶的数量和高度要明显的少于和低于其他2个转食组(p<0.05)。2、在20dph开始转食,按转食过渡时间长短不同分为3组,分别是转食过渡时间为5d(w20-1)组、10d(w20-2)组和15d(w20-3)组,结果显示:(1)实验结束时,w20-2和w20-3组的成活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分别为(95.73%±0.60%)和(91.21%±1.93%),显着高于w20-1组(p<0.05);各组sgr整体呈下降趋势,全部转食饲料到实验结束即35-60dph时间段内,w20-2和w20-3两组的sgr显着高于w20-1组(p<0.05),且这两组差异不显着(p>0.05);w20-3组全长和体质量均显着高于其他2组(p<0.05)。(2)不同转食过渡时间对消化酶的活性存在显着的影响(p<0.05)。3组胭脂鱼仔稚鱼的淀粉酶活性均随养殖周期延长呈现出先下降,在30dph或35dph时略上升随后又下降的趋势。3组均是在各自转食过渡期结束,饵料完全转为配合饲料后,淀粉酶活性达到一个较高的活性,随后下降。3组胭脂鱼仔稚鱼的胰蛋白酶活性均随养殖周期延长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20dph时3组均开始转食,25、35dph时,w20-3组的胰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2组(p<0.05)。40dph时,w20-2组的胰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2组(p<0.05)。3组胭脂鱼仔稚鱼的脂肪酶活性均随养殖周期延长整体呈现下降后上升之后有所下降的趋势。25dph时,w20-3组的脂肪酶活性显着高于w20-1组和w20-2组(p<0.05)。在30-40dph期间,3组的脂肪酶活性均有一个上升后下降的过程。3组胭脂鱼仔稚鱼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养殖周期延长整体呈现在某个阶段先上升后下降继而上升的趋势。W20-3组在转食开始后除25dph外的碱性磷酸酶均显着高于其他2组,40dph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最大值。35dph时,W20-1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着高于W20-2组(P<0.05),其他时间点2组之间的酶活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3)在胭脂鱼稚鱼60dph时组织切片发现,不同的转食过渡时间组胭脂鱼稚鱼的肝脏密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组中W20-1组胭脂鱼稚鱼的肝脏密度最大,可达到(5673.24±162.16)individual/mm2,显着高于其他2组(P<0.05),最小的一组为W20-3组,为(2330.91±115.39)individual/mm2。比较3组胭脂鱼稚鱼的肝脏密度可以发现,转食过渡时间越长稚鱼的肝脏密度越小,从而肝脏细胞的长径和短径越大。各转食组的肝细胞排列整齐,细胞膜界限明显,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病变,部分肝细胞出现细胞核溶解或者核缺失,在W20-1转食组中,细胞核缺失的肝细胞最多。(4)不同转食过渡时间长短的各转食组胭脂鱼稚鱼的肠道形态也有显着的不同。本实验中主要通过肠道管径、肠道黏膜褶皱高度和肠道环肌层3个指标对肠道形态进行了有关评价。肠道组织切片结果显示,W20-1组胭脂鱼稚鱼在60dph时,肠道的前、中、后管径都较小,且黏膜皱褶的数量和高度要明显的少于和低于其他2个转食组(P<0.05)。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建议在胭脂鱼养殖生产中的转食投喂策略为:在25℃左右温度下,胭脂鱼仔鱼在出膜后20天开始进行转食,采用丰年虫、微粒饲料和少量螺旋藻联合投喂,并逐渐增加微粒饲料的投喂量和减少丰年虫的投喂量,转食过渡时间为10天,之后完全转食微粒饲料,完成转食。

李育培,卢传安,欧宗东,卢家书,卢裕景,云博[6](2014)在《西沙永乐群岛海域军曹鱼深水网箱健康高效养殖试验》文中提出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俗称海鲡、海龙鱼等,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鲈形目(Perciformes),军曹鱼科(Rachycentridae),军曹鱼属(Rachycentron),为中型暖水性海水鱼类,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热带水域,在我国的三亚、北海、台湾等南方海区均有分布。

本刊编辑部[7](2010)在《科技信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海所两项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曲克明、梁萌青等人发明的"分隔式网箱刺参养殖装置"和"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配合饲料风味改良添加剂

杨瑞斌[8](2010)在《黄颡鱼仔稚鱼消化系统发育及摄食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隶属于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因其肉质鲜美而深受人们喜爱。但在规模化苗种培育过程中死亡率很高,严重制约了黄颡鱼养殖的发展。本试验对黄颡鱼仔稚鱼消化系统发育进行形态学、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等方面研究,以期掌握组织器官结构出现与功能完善过程,为提高仔稚鱼的成活率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还对黄颡鱼仔稚鱼的食物组成变化、摄食节律等摄食特性及其对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为规模化苗种培育制定合理的饵料投喂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丰富黄颡鱼早期生活史的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仔稚鱼摄食和消化器官形态学发育特征研究表明,随着日龄的增加,眼径、头长、颌须长、颐须长、肠长随鱼体的发育而增加;眼径与体长比在16 DAH(day after hatching)最大,而后逐渐降低;颌须长、颐须长与体长比快速增加,到17 DAH继续增加但增速趋缓;颌齿在4 DAH出现,到15 DAH颌齿数目增多。这些形态学变化适于仔稚鱼在不同发育阶段对不同饵料的捕食、消化。2、利用光学显微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对黄颡鱼仔稚鱼的消化系统发育研究表明:2 DAH仔稚鱼的消化道分化出口咽腔、食道、胃和肠;3 DAH肠道分化为前肠、中肠和后肠。3 DAH黄颡鱼开口摄食时其胃贲门部粘膜层下出现胃腺。超微结构显示3 DAH胃腺细胞中可见胃蛋白酶原颗粒和丰富的管泡系统,为典型的泌酸胃酶细胞;随日龄增加,胃蛋白酶原颗粒越来越丰富而管泡系统越来越不明显。3 DAH时前肠吸收细胞胞质中可见脂肪泡,后肠吸收细胞胞质中可见蛋白质胞饮体。直到25DAH后肠吸收细胞胞质中尚可见蛋白质胞饮体。表明黄颡鱼在3 DAH开口摄食时消化道具备细胞外消化功能,但此功能不完善,期间细胞外消化逐渐取代胞饮作用等细胞内消化,直到25-30 DAH后细胞外消化功能发育完善。3、对仔稚鱼的视网膜结构观察表明:刚孵出的黄颡鱼视网膜感受细胞主要为视锥细胞,随着机体的生长发育,视锥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数量逐渐降低,视杆细胞的分布数量则逐渐增加,视网膜各层次的发育逐渐完善。11-13DAH是视网膜结构及视觉特性发生较明显变化的过渡时期。黄颡鱼仔稚鱼视觉结构的变化与其从浮游生活到底栖生活的特性及饵料变化相适应。4、对池养黄颡鱼仔稚鱼及幼鱼(60 DAH前)在日过量投喂8次和投喂1次条件下的摄食节律研究表明:池塘培育仔稚鱼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夜间时段摄食水平显着高于白天时段。日过量投喂8次时黄颡鱼幼鱼也表现出明显的摄食节律,夜间时段摄食率显着高于白天时段摄食率,不同时间段的摄食率差异极显着。日不同时间段过量投喂1次时,8个时间段的摄食率差异不显着。投喂8次组的日摄食率远高于1次组。综合结果表明黄颡鱼仔稚幼鱼为夜行性摄食,但投喂频率、投喂量等因素直接影响其摄食节律。5、对池养黄颡鱼仔稚鱼的食物组成研究表明:黄颡鱼早期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以轮虫、小型枝角类、无节幼体开口,9 DAH时以裸腹蚤等枝角类为主。13 DAH时在数量上仍以秀体蚤等浮游动物为主,但在重量上已被底栖的摇蚊幼虫超过。13-21日龄大型浮游动物和小型划蝽及摇蚊幼虫等底栖动物同为黄颡鱼的主要饵料。21日龄后则以底栖动物为主要食物。6、研究了以浮游动物为饵料日饱食投喂3次、2次、1次等不同投喂频率对32DAH前黄颡鱼仔稚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并比较了单独投喂浮游动物、水蚯蚓及两者混合投喂对34 DAH前黄颡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投喂频率对黄颡鱼仔稚鱼生长有显着影响,29 DAH前全长和体重特定生长率与投喂频率间直线正相关,投喂越多则生长越快;(2)28 DAH后水蚯蚓为黄颡鱼更合适的饵料;(3)在本实验条件下饵料种类对34 DAH内的仔稚鱼成活率没有影响。试验表明日饱食3次更有利于黄颡鱼仔稚鱼的生长;28 DAH后投喂饵料应增加水蚯蚓。7、通过研究不同饵料密度对黄颡鱼仔鱼不可逆点及生长的影响表明:(1)以摄食强度为判断仔鱼摄食能力变化的指标,比摄食率更准确反映黄颡鱼仔鱼的不可逆点出现时间;(2)本试验饵料密度变化对黄颡鱼仔鱼的开口时间、抵达PNR的时间没有影响;(3)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饵料密度对仔鱼的生长影响不一。5-8 DAH时,0.7 preys/mL密度组即可满足仔鱼生长的需要;8-17 DAH时,0.5-1.5 preys/mL密度组适于生长需要,密度更高反而抑制了仔鱼的正常生长。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生产实践管理建议:开口期投喂(或培育)适口且易消化的浮游生物种类;随着仔鱼发育(13 DAH)逐渐增加投喂(或培育)水蚯蚓等底栖饵料生物;待细胞外消化功能完善后(25 DAH)及时转饵或投喂人工饵料。

叶海军[9](2010)在《军曹鱼高位育苗池浮游生物及能量利用的初步分析》文中提出本文根据2009年5月-6月对湛江市东海岛广东海洋大学科技园两口军曹鱼高位池的生态学材料,对水体的理化指标、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变化规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作了较细致的研究;分析了浮游植物与理化因子之间、主要环境因子与初级生产力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能量学手段对育苗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和流动路线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期间各指标平均值为:水温(WT)29.7℃、光照强度(LI)46KLux、盐度31.7、pH值8.3、透明度(SD)75cm、总悬浮物(TSS)74mg·L-1、溶解氧(DO)4.5mg·L-1、氨氮0.15mg·L-1、硝酸氮0.63mg·L-1、亚硝酸氮0.045mg·L-1、磷酸盐0.11mg·L-1、总氮(TN)0.11mg·L-1、总磷(TP)0.65mg·L-1、N/P比10.27。根据有效氮、有效磷的测定结果,结合有效氮和有效磷的具体含量可知前期磷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后期氮磷元素均不构成限制因子。2浮游植物共鉴定了31种,隶属于3门15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有9属16种,占总数的51.61%;其次为硅藻门,5属13种,占总数的41.94%;隐藻门,1属2种,占总数的6.45%。浮游植物丰度(AP),A池塘为1515-5910×104ind·L-1,平均3489×104ind·L-1;B池塘为2220-6260×104ind·L-1,平均3896×104ind·L-1,总平均为3963×104ind·L-1。浮游植物生物量(BP),A池塘为3.65-9.34mg·L-1,平均6.46mg·L-1;B池塘为4.13-9.88mg·L-1,平均6.77mg·L-1,总平均为6.63mg·L-1。AP、BP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前期低后期高。优势种为小球藻(Chlorella)和衣藻(Chlamydomonas)。叶绿素a的平均浓度是26.93mg·m-3,在育苗后期达到最大值(40.27mg·m-3)。对浮游植物进行了Shannon-Wieaver指数、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A池三种指数均略高于B池,根据多样性指数评价标准,A池表现为中污染,B池前期为中污染,后期为重污染。对生物指标与理化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浮游植物丰度(AP)、叶绿素a(chla)与pH、TSS呈极显着正相关,与透明度(SD)呈极显着负相关;AP与光照(LI)呈显着正相关;chla与磷酸盐呈极显着负相关。3浮游动物共鉴定了13种,其中原生动物9种,轮虫2种,桡足类2种。浮游动物丰度(AZ)平均8.18ind·mL-1,其中原生动物占绝对优势,占总量的88.6%;浮游动物生物量(BZ)平均1.80mg·L-1,其中轮虫占优势,占总量的52.7%。AZ、BZ总变化趋势为前期高后期低。日变化趋势上,原生动物占浮游动物丰度(AZ)的绝大部分,生物量前期以轮虫为最多,中期以桡足类为主,后期以原生动物为主。4试验期间,A、B两池毛初级生产力(GPP)分别为:5.81mgO2·m-2·d-1、6.98mgO2·m-2·d-1;A、B两池塘净初级产力(NPP)分别为:2.80mgO2·m-2·d-1、1.90mgO2·m-2·d-1,毛产量与呼吸量的比值(P/R)A池塘的平均值为1.98,高于B池塘的1.38。浮游植物初级生产量的分布呈显着的垂直变化,毛产量一般上层显着高于下层,最大值常出现在表层附近,呼吸量的分布相对均匀,上、中、下层差异不明显,表层最大,底层次之,中层最小。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A高位池GPP与chla、BP、TSS、LI呈极显着的正相关性,与SD呈极显着的负相关性;A高位池NPP与LI呈极显着正相关性,与SD呈显着负相关性,与TSS呈显着正相关性;B高位池GPP与叶绿素a、BP、WT和TSS呈极显着的正相关性,与SD呈极显着负相关性,与LI呈显着正相关性;B高位池NPP与SD呈极显着负相关性,与TSS呈极显着正相关性,与chla、BP、WT呈显着正相关性。试验期间A、B两池次级生产力分别为:浮游动物0.46kJ·m-2·d-1、0.65kJ·m-2·d-1;藤壶481.46J·m-2·d-1、589.54J·m-2·d-1;底栖动物10.78J·m-2·d-1、20.65J·m-2·d-1;鱼产量17.88kJ·m-2·d-1、24.26kJ·m-2·d-1。A、B两池的呼吸耗氧量分别为:鱼苗18078.06g、13292.69g;藤壶9528.06g、11433.67g;水呼吸78840.00g、132732.50g;底呼吸28890g、38295g。试验期间A、B两池沉积物分别为445.06kJ·m-2、732.17kJ·m-2。试验期间A、B两池共投喂轮虫、桡足类、卤幼、鱼糜,折合成能量分别为2239.02kJ·m-2、3726.85kJ·m-2。A、B两池浮游植物对太阳能的转换效率分别为0.23%、0.25%;饵料能利用效率分别为20.77%、16.93%;生产单位Kg的鱼种需要的饵料能分别为24.15kJ、29.63kJ。A、B两池腐屑和细菌分别占初级生产力的15.01%、18.02%。在整个试验期间,由于没有考虑进排水的误差,沉积物分别占总投入和合成能量的14.93%、16.24%。

初庆柱,陈刚,吴灶和,施钢,叶富良,汤保贵,张健东[10](2008)在《池养条件下军曹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和摄食》文中指出研究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早期阶段的生长和摄食特性。结果表明:129日龄间,全长与日龄之间呈指数函数相关:y=3.6922e0.0995x(R=0.9913);体重与日龄间呈指数函数相关:y=0.0002e0.276x(R=0.9830);体重与全长之间为幂函数相关:y=5×10-6x2.786(R=0.9957);口径与日龄的关系为直线函数关系:y=0.1034x-0.0044(R=0.9939)。鱼苗早期阶段的生长速度存在显着性差异。军曹鱼早期鱼苗在36日龄时主要摄食原生动物、单轮幼虫和轮虫;712日龄时主要摄食桡足类无节幼体;13日龄以后主要摄食桡足类成体。仔、稚鱼阶段,军曹鱼的摄食活动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其饱满度指数均在12时前后出现最高峰,日摄食率分别为57.36%和14.78%。

二、军曹鱼苗种培育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军曹鱼苗种培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军曹鱼早期骨骼发育特征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鱼类早期发育
    1.2 鱼类早期骨骼发育
        1.2.1 头骨发育
        1.2.2 脊柱发育
        1.2.3 附肢骨骼发育
    1.3 鱼类骨骼畸形
        1.3.1 颅骨畸形
        1.3.2 脊柱畸形
        1.3.3 附肢畸形
        1.3.4 鱼类骨骼畸形影响因素
    1.4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
2 军曹鱼早期骨骼发育特征
    2.1 研究背景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实验用鱼的培育
        2.2.3 样品采集
        2.2.4 骨骼染色
        2.2.5 仔稚幼鱼生长数据采集和骨骼样本观察
    2.3 实验结果
        2.3.1 军曹鱼早期骨骼发育过程
        2.3.2 军曹鱼稚鱼的骨骼畸形
    2.4 讨论
        2.4.1 军曹鱼早期骨骼系统发育的适应性意义
        2.4.2 军曹鱼早期骨骼系统的骨化发育特征
        2.4.3 军曹鱼稚鱼骨骼畸形研究
3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分析
    3.1 研究背景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样品采集
        3.2.3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分析
        3.2.4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
        3.3.2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3.3.3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结构分析
        3.3.4 基于NJ进化树的蛋白保守基序分析
        3.3.5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
        3.3.6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的表达模式
    3.4 讨论
4 总结
    4.1 军曹鱼早期骨骼发育特征
    4.2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2)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研究进展
        2.1.1 海水鱼类养殖国内外研究进展
        2.1.2 海水鱼类养殖产业集聚国内外研究进展
        2.1.3 海水鱼类养殖产业经济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
        2.1.4 海水鱼养殖生态经济绩效国内外研究进展
        2.1.5 小结
    2.2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聚理论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3 产业生态学理论
第三章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不同养殖模式产业集聚现状研究
    3.1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养殖业发展概况
    3.2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工厂化养殖模式产业发展现状
        3.2.1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工厂化养殖模式面积变动
        3.2.2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工厂化养殖模式产量变动
        3.2.3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工厂化养殖模式发展困境
        3.2.4 小结
    3.3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池塘养殖模式产业发展现状
        3.3.1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池塘养殖模式面积变动
        3.3.2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池塘养殖模式产量变动
        3.3.3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池塘养殖模式发展困境
        3.3.4 小结
    3.4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网箱养殖模式产业发展现状
        3.4.1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网箱养殖模式面积变动
        3.4.2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网箱养殖模式产量变动
        3.4.3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网箱养殖模式发展困境
        3.4.4 小结
    3.5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养殖产业集聚分布测度
        3.5.1 研究方法
        3.5.2 主要养殖品种产业集聚分布测度结果
        3.5.3 工厂化养殖模式产业集聚分布测度结果
        3.5.4 普通池塘养殖模式产业集聚分布测度结果
        3.5.5 网箱养殖模式产业集聚分布测度结果
        3.5.6 小结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影响因素
    4.1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4.1.1 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应用概述
        4.1.2 研究问题
        4.1.3 研究方法
    4.2 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的要素因果关系分析
        4.2.1 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要素因果关系分析
        4.2.2 普通池塘养殖模式要素因果关系分析
        4.2.3 网箱养殖模式要素因果关系分析
    4.3 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的要素流向分析
        4.3.1 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要素流向分析
        4.3.2 普通池塘养殖模式要素流向分析
        4.3.3 网箱养殖模式要素流向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5.1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5.1.1 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5.1.2 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5.2 大菱鲆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主要生产区域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5.2.1 数据来源
        5.2.2 大菱鲆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主要生产区域生态经济效率
        5.2.3 大菱鲆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主要生产区域生态经济绩效
        5.2.4 讨论与小结
    5.3 广东省海鲈鱼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5.3.1 数据来源
        5.3.2 广东省海鲈鱼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生态经济效率
        5.3.3 广东省海鲈鱼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
        5.3.4 讨论与小结
    5.4 广西省卵形鲳鲹普通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5.4.1 数据来源
        5.4.2 广西省卵形鲳鲹普通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效率
        5.4.3 广西省卵形鲳鲹普通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
        5.4.4 讨论与小结
    5.5 海鲈鱼普通池塘与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5.5.1 数据来源
        5.5.2 海鲈鱼普通池塘与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效率
        5.5.3 海鲈鱼普通池塘与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
        5.5.4 讨论与小结
    5.6 本章小结
        5.6.1 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结果
        5.6.2 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结果对比
第六章 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绿色养殖发展路径研究及对策建议
    6.1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模式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6.1.1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模式转型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6.1.2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模式绿色发展对策建议
    6.2 海水鱼类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6.2.1 普通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政府与养殖户间的博弈
        6.2.2 普通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养殖户之间的博弈
        6.2.3 海水鱼类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绿色发展对策建议
    6.3 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6.3.1 风险共担的深水网箱模式经营模式探索
        6.3.2 海水鱼类网箱养殖模式绿色发展对策建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美洲鲥的盐度适应性及苗种培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美洲鲥的苗种培育技术
    3 盐度对鱼类急性毒性的研究进展
        3.1 盐度对鱼类耐受性的影响
        3.2 盐度对鱼类的急性毒性
    4 盐度胁迫对鱼类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进展
        4.1 急性盐度胁迫对鱼类血浆渗透压的影响
        4.2 急性盐度胁迫对鱼类Na~+K~+-ATP酶(下称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4.3 急性盐度胁迫对鱼类过氧化氢酶(下称CAT)活性的影响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盐度对美洲鲥仔鱼的急性毒性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盐度对美洲鲥仔鱼的胁迫效应
        3.2 盐度对美洲鲥仔鱼死亡率的影响
        3.3 盐度对美洲鲥仔鱼的急性毒性
    4 讨论
        4.1 盐度对美洲鲥仔鱼的胁迫效应
        4.2 盐度对美洲鲥仔鱼死亡率的影响
        4.3 盐度对美洲鲥仔鱼的急性毒性
第三章 急性盐度胁迫对美洲鲥仔鱼血浆渗透压与Na~+K~+-ATP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
        3.1 急性盐度胁迫对美洲鲥仔鱼存活率的影响
        3.2 急性盐度胁迫对美洲鲥仔鱼血浆渗透压的影响
        3.3 急性盐度胁迫对美洲鲥仔鱼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3.4 急性盐度胁迫对美洲鲥仔鱼CAT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急性盐度胁迫对美洲鲥仔鱼存活率的影响
        4.2 急性盐度胁迫对美洲鲥仔鱼血浆渗透压的影响
        4.3 急性盐度胁迫对美洲鲥仔鱼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4.4 急性盐度胁迫对美洲鲥仔鱼CAT活性的影响
第四章 美洲鲥的苗种培育关键技术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
        3.1 苗种培育
        3.2 经济效益
    4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4)赤眼鳟夏花培育阶段摄食生态学和消化系统发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浮游生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1 浮游植物
        1.2 浮游动物
    2.鱼类早期发育阶段食性与生长的研究
        2.1 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食物组成
        2.2 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食物选择性
        2.3 鱼类摄食与生长关系研究
    3.鱼类消化系统的研究进展
        3.1 消化道
        3.2 消化腺
    4.鱼类消化酶的研究进展
        4.1 鱼类消化酶活概述
        4.2 鱼类消化酶活性与食性关系
        4.3 鱼类消化酶活性与消化道发育的关系
    5.赤眼鳟生物学研究进展
    6.研究目的和意义
实验一 赤眼鳟夏花鱼种培育池浮游生物群落动态特征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浮游生物种类组成
        2.2 浮游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
        2.3 浮游生物优势度
        2.4 浮游生物多样性
    3 讨论
        3.1 浮游植物丰度与生物量
        3.2 浮游动物丰度与生物量
        3.3 浮游生物优势度
        3.4 多样性指数分析
实验二 赤眼鳟仔稚鱼的食性与生长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生长特性
        2.2 食物种类和出现频率
        2.3 赤眼鳟的食物数量百分比
        2.4 赤眼鳟仔稚鱼摄食的选择性
    3 讨论
        3.1 摄食与生长的关系
        3.2 赤眼鳟早期发育阶段的食性
        3.3 食物的选择性
实验三 赤眼鳟消化系统发育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结果
        2.1 赤眼鳟早期发育阶段消化系统的形态学特征
        2.2 赤眼鳟早期发育阶段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特征
    3.讨论
实验四 赤眼鳟早期发育阶段消化酶活性测定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淀粉酶(AMS)比活力
        2.2 胰蛋白酶(TRY)比活力
        2.3 脂肪酶(LPS)活力
        2.4 碱性磷酸酶(AKP)活力
        2.5 胃蛋白酶(Pepsin)活力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5)不同转食策略对胭脂鱼仔稚鱼成活率和消化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胭脂鱼研究概况
        1.1.1 胭脂鱼简介
        1.1.2 胭脂鱼的繁殖生物学与资源现状
        1.1.3 胭脂鱼的人工繁殖及早期发育
        1.1.4 胭脂鱼营养与饲料的研究
        1.1.5 胭脂鱼其他方面的研究
    1.2 转食(weaning)和联合投喂(co-feeding)
        1.2.1 转食
        1.2.2 联合投喂
    1.3 转食对鱼类早期生理生态学的影响
        1.3.1 转食对鱼类早期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1.3.2 转食对鱼类早期消化生理的影响
        1.3.3 不同转食方式对鱼类早期消化系统组织学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不同转食起始点对胭脂鱼仔稚鱼成活率和消化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分组
        2.1.3 养殖及投喂管理
        2.1.4 样品采集
        2.1.5 生长指标测定及存活率统计
        2.1.6 粗酶液制备及消化酶活性测定
        2.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胭脂鱼生长指标
        2.2.2 胭脂鱼仔稚鱼的消化酶活性
        2.2.3 胭脂鱼稚鱼的消化器官组织结构的变化
    2.3 讨论
        2.3.1 不同转食起始点对胭脂鱼仔稚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2.3.2 不同转食起始点对胭脂鱼仔稚鱼消化生理的影响
        2.3.3 不同转食起始点对胭脂鱼仔稚鱼消化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
    2.4 小结
    附图表
第3章 不同转食过渡时间对胭脂鱼仔稚鱼成活率和消化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分组
        3.1.3 养殖及投喂管理
        3.1.4 样品采集
        3.1.5 生长指标测定及存活率统计
        3.1.6 粗酶液制备及消化酶活性测定
        3.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胭脂鱼生长指标
        3.2.2 胭脂鱼仔稚鱼的消化酶活性
        3.2.3 胭脂鱼仔稚鱼的消化器官组织结构的变化
    3.3 讨论
        3.3.1 不同转食过渡时间胭脂鱼仔稚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3.3.2 不同转食过渡时间对胭脂鱼仔稚鱼消化生理的影响
        3.3.3 不同转食过渡时间对胭脂鱼仔稚鱼消化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
    3.4 小结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实践情况

(6)西沙永乐群岛海域军曹鱼深水网箱健康高效养殖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养殖海区
二、网箱及配套设施
    1. 深水网箱要求
    2. 深水网箱设置
    3. 配套设施
三、苗种选择、运输及放养
四、饵料投饲技术
五、饲养管理
六、试验效果

(8)黄颡鱼仔稚鱼消化系统发育及摄食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文中涉及的水产动物拉英中文名对照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仔稚鱼摄食消化器官的发育与摄食习性
    1.1 仔稚鱼的营养分期
    1.2 卵黄囊期的营养吸收
        1.2.1 卵黄囊的吸收过程(速度)
        1.2.2 卵黄囊的吸收利用方式和途径
    1.3 混合营养期的外源营养吸收机制
    1.4 摄食、消化器官的发育
        1.4.1 外部形态学变化研究
        1.4.2 组织器官发育研究
        1.4.2.1 摄食器官的发育
        1.4.2.2 消化道的发育
        1.4.2.3 消化腺的发育
    1.5 摄食习性
        1.5.1 开口饵料及其适口性
        1.5.2 不可逆点(PNR)
        1.5.3 影响仔稚鱼摄食的外界因子
        1.5.3.1 光照对摄食的影响
        1.5.3.2 水温对摄食的影响
        1.5.4 水温、饵料密度对生长的影响
        1.5.4.1 水温对生长的影响
        1.5.4.2 饵料密度对生长的影响
        1.5.5 摄食节律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黄颡鱼仔稚鱼摄食和消化器官形态学发育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鱼饲养及取样
        2.2.2 形态学观察
        2.2.3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形态学发育
        2.3.1.1 头部及口的发育
        2.3.1.2 眼径变化与触须的发育
        2.3.1.3 消化道的发育
    2.4 讨论
        2.4.1 发育阶段的划分
        2.4.2 头部及相应摄食器官发育生长
        2.4.3 眼睛、触须发育与饵料转换
    2.5 小结
第三章 黄颡鱼仔稚鱼消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鱼饲养及取样
        3.2.2 组织学样本制备与观察
        3.2.2.1 石蜡切片制备与观察
        3.2.2.2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与观察
    3.3 结果
        3.3.1 口咽腔
        3.3.2 食道
        3.3.3 胃显微与超微结构及变化
        3.3.3.1 光镜观察
        3.3.3.2 透射电镜观察
        3.3.4 肠的发育
        3.3.4.1 光镜观察
        3.3.4.2 透射电镜观察
        3.3.5 肝脏和胰脏
        3.3.5.1 肝脏
        3.3.5.2 胰腺
    3.4 讨论
        3.4.1 口咽腔的发育
        3.4.2 食道的发育
        3.4.3 胃的发育
        3.4.4 肠道发育及其吸收机制
        3.4.5 肝脏、胰脏的发育
    3.5 小结
第四章 黄颡鱼仔稚鱼视网膜发育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鱼
        4.2.2 材料处理
        4.2.3 测量与计算
        4.2.3.1 晶状体直径
        4.2.3.2 单位面积上视锥数量测定
        4.2.3.3 视网膜上3种细胞的分布数量
        4.2.3.4 眼的最小分辨角
    4.3 结果分析
        4.3.1 黄颡鱼视网膜主要层次的形态结构
        4.3.1.1 色素上皮细胞中黑色素的分布
        4.3.1.2 视细胞的种类和分布
        4.3.1.3 外核层
        4.3.1.4 内核层
        4.3.1.5 神经节细胞层
        4.3.2 视网膜上三种细胞的分布数量及数量比
        4.3.2.1 分布数量
        4.3.2.2 数量比
        4.3.3 最小分辨角(α)
        4.3.3.1 晶状体直径
        4.3.3.2 最小分辨角(α)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黄颡鱼仔稚幼鱼的摄食节律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条件及采样
        5.2.1.1 试验Ⅰ
        5.2.1.2 试验Ⅱ、Ⅲ
        5.2.2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池塘培育仔稚鱼摄食节律(试验Ⅰ)
        5.3.2 日过量投喂8次条件下的摄食节律(试验Ⅱ)
        5.3.3 日投喂1次条件下的摄食节律(试验Ⅲ)
        5.3.4 2种投喂频率下同一时段的摄食率比较
    5.4 讨论
        5.4.1 关于黄颡鱼的摄食节律
        5.4.2 关于投喂频率、投喂率对摄食节律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池塘培育黄颡鱼仔稚鱼的饵料组成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和条件
        6.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6.2.3 数据计算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黄颡鱼苗种培育池浮游动物组成
        6.3.2 黄颡鱼的食物组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投喂频率和饵料种类对黄颡鱼仔稚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鱼及试验系统
        7.2.2 试验设计
        7.2.3 取样和测量
        7.2.4 计算公式
        7.2.5 数据处理
    7.3 结果
        7.3.1 投喂频率对黄颡鱼仔稚鱼生长的影响
        7.3.2 投喂频率对成活率的影响
        7.3.3 不同饵料种类对黄颡鱼仔稚鱼生长的影响
        7.3.4 不同饵料种类对黄颡鱼仔稚鱼成活率的影响
    7.4 讨论
        7.4.1 投喂频率对黄颡鱼仔稚鱼生长影响
        7.4.2 投喂频率对黄颡鱼仔稚鱼成活率的影响
        7.4.3 饵料种类对黄颡鱼生长的影响及适时转饵
    7.5 小结
第八章 饵料密度对黄颡鱼仔鱼摄食与生长的影响
    8.1 前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试验鱼
        8.2.2 试验装置
        8.2.3 试验方法
        8.2.3.1 饵料准备
        8.2.3.2 试验一
        8.2.3.3 试验二
        8.2.4 数据采集
        8.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8.3 结果与分析
        8.3.1 饵料密度对摄食的影响
        8.3.1.1 饵料密度对开口时间的影响
        8.3.1.2 饵料密度对初次摄食率的影响
        8.3.1.3 日龄对摄食强度的影响
        8.3.1.4 饵料密度对摄食强度的影响
        8.3.2 饵料密度对仔鱼生长的影响
    8.4 讨论
        8.4.1 不可逆点的确定
        8.4.2 饵料密度对不可逆点的影响
        8.4.3 黄颡鱼仔鱼培育饵料密度的确定
    8.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军曹鱼高位育苗池浮游生物及能量利用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浮游生物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概况
        1.1.1 浮游植物
        1.1.2 浮游动物
    1.2 水域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研究概况
        1.2.1 水域初级生产力
        1.2.2 水域次级生产力
        1.2.3 水域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研究概况
    1.3 军曹鱼育苗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军曹鱼高位池育苗水体的理化因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点的设置与采样时间
        2.1.2 采样
        2.1.3 理化指标及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水温(WT)
        2.2.2 透明度(SD)
        2.2.3 酸碱度(Ph 值)
        2.2.4 盐度
        2.2.5 总悬浮物(TSS)
        2.2.6 溶解氧(DO)
        2.2.7 光照(LI)
        2.2.8 总磷(TP)
        2.2.9 总氮(TN)
        2.2.10 氨氮
        2.2.11 硝酸氮
        2.2.12 亚硝酸氮
        2.2.13 活性磷酸盐
        2.2.14 氮磷比(N/P)
    2.3 小结与讨论
        2.3.1 小结
        2.3.2 讨论
3 军曹鱼育苗池塘的浮游植物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点的设置与采样时间
        3.1.2 采样方法
        3.1.3 标本鉴定与数量测定
        3.1.4 浮游植物的生物量
        3.1.5 叶绿素a 的测定及计算
        3.1.6 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
        3.1.7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军曹鱼高位池育苗水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变化
        3.2.2 浮游植物丰度及组成
        3.2.3 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及组成
        3.2.4 优势种群
        3.2.5 叶绿素a
        3.2.6 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
        3.2.7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3.3.1 小结
        3.3.2 讨论
4 军曹鱼育苗池塘的浮游动物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点的设置与采样时间
        4.1.2 采样方法
        4.1.3 标本鉴定与数量测定
        4.1.4 浮游动物的生物量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变化
        4.2.2 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组成及变化
    4.3 小结与讨论
        4.3.1 小结
        4.3.2 讨论
5 育苗池塘的能量利用的初步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5.1.2 次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5.1.3 生物呼吸能的测定
        5.1.4 能量折算
        5.1.5 太阳辐射能
        5.1.6 生态效率计算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育苗池塘的初级生产力
        5.2.2 次级生产力
        5.2.3 生物呼吸
        5.2.4 沉积物
        5.2.5 投饵
        5.2.6 能量转换效率
    5.3 能量流动图
    5.4 小结与讨论
        5.4.1 小结
        5.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10)池养条件下军曹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和摄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及方法
    1.1 仔鱼来源和饲养
    1.2 生长数据以及口径的测定
    1.3 饵料选择性指数的确定
    1.4 摄食节律及日摄食率的评估
2 结果
    2.1 军曹鱼仔、稚、幼鱼生长特征
        2.1.1 全长的增长
        2.1.2 体重的增长
        2.1.3 全长与体重的关系
        2.1.4 口径与日龄的关系
    2.3 个体间的生长差异
    2.4 军曹鱼仔、稚、幼鱼对饵料的选择性
    2.5 摄食节律
    2.6 日摄食率
3 讨论
    3.1 军曹鱼早期个体间的生长差异和残食现象
    3.2 军曹鱼早期鱼苗的食物选择
    3.3 摄食强度的昼夜节律性
    3.4 日摄食率

四、军曹鱼苗种培育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军曹鱼早期骨骼发育特征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分析[D]. 毛非凡.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2]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研究[D]. 张智一.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1)
  • [3]美洲鲥的盐度适应性及苗种培育关键技术研究[D]. 朱贵钦.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赤眼鳟夏花培育阶段摄食生态学和消化系统发育[D]. 沈帆帆. 苏州大学, 2018(01)
  • [5]不同转食策略对胭脂鱼仔稚鱼成活率和消化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D]. 郭忠娣. 西南大学, 2016(02)
  • [6]西沙永乐群岛海域军曹鱼深水网箱健康高效养殖试验[J]. 李育培,卢传安,欧宗东,卢家书,卢裕景,云博. 中国水产, 2014(01)
  • [7]科技信息[J]. 本刊编辑部. 中国水产, 2010(07)
  • [8]黄颡鱼仔稚鱼消化系统发育及摄食特性的研究[D]. 杨瑞斌.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5)
  • [9]军曹鱼高位育苗池浮游生物及能量利用的初步分析[D]. 叶海军. 广东海洋大学, 2010(05)
  • [10]池养条件下军曹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和摄食[J]. 初庆柱,陈刚,吴灶和,施钢,叶富良,汤保贵,张健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08(01)

标签:;  ;  ;  ;  ;  

军曹鱼苗养殖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