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论文文献综述)
周志山[1](2020)在《“领导下访制度”的独特价值、创新特征与长效机制——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的重要论述》文中提出信访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是习近平同志关于信访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创举。领导下访制度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关系到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根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并具有浙江的样本学意义;领导下访制度的创新特征,体现为思想观念的创新、工作思路(方式方法)的创新、治理机制的创新和平台渠道的创新;建构领导下访制度的长效机制,需要建设一支可靠的信访队伍,制定一套健全和规范的制度,形成不断创新的工作机制。
丁洁[2](2020)在《当前农村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以湖南省Y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但由于我国农村的社会文化水平较低以及之前的制度不够规范,跟不上新时代的前进步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信访凭借其简便快捷的方式,已成为农村群众反映诉求的重要渠道,也是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创新基层综合治理的重要法律手段和政治手段。为了坚决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目标,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做好农村信访工作俨然成为当前基层政府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湖南省Y市信访总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信访总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居高不下。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了国内外信访发展历史以及对信访类似制度的研究,加深了对信访制度的理解;通过走访Y市基层信访部门、信访群众、处理信访案件的相关工作人员,总结了近年来Y市农村信访特点,以及信访内容集中反映的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统计了2014年至2018年Y市信访总量,并对信访内容进行分类统计。通过上述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了农村信访工作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信访工作理念落后、信访工作制度中权责设置不一致、缺乏主动预警的工作机制、不擅长适用法律制度引导等方面,给农村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削弱了农民群众对基层党政的政治信任,也影响了党在农村执政的群众基础。结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实地走访,Y市信访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坚定、工作机制不顺畅、信访工作制度与法律制度结合不紧密、工作人员能力相对不足、方法使用不当以及保障不到位。为了解决Y市农村信访存在的问题,结合Y市实际情况,重点探索了Y市农村信访问题的对策。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信访工作理念;二是要建立健全农村信访工作机制;三是将信访纳入法治化渠道;四是改进工作方法;五是加强信访工作队伍建设。
封丽霞[3](2019)在《信访工作“浦江经验”的新时代意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重要阐述的几点体会》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对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深刻阐述。他说,"信访问题是全局问题的综合反映,所谓一叶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它是一个全局性问题、政治性的问题。信访工作不只是信访局一个部门的工作,也不单是几个分管领导的责任,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信访工作既是反映民情民意和基层社会治
王明波[4](2019)在《习近平下访工作研究——基于福建、浙江、上海的领导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顺应人民群众民主程度提高的客观要求,缓解干群矛盾,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上访问题,从福建到浙江,再到上海,习近平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提倡、实践并完善了领导下访的工作制度。形成了直面矛盾、精心选点,安民告示、广而告之,组织协调、合力办公,落实责任、追求实效,积极宣传、做通思想,以身示范、指导基层,创新方法、多措并举等一系列有效范式。习近平对下访工作的探索,发展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寻找到有效解决上访问题的管用方法,丰富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实践途径,展现出人民至上的公仆情怀和赤子之心,为领导干部树立了敢于担当的光辉榜样。
陈子庚[5](2019)在《江苏“大走访”治理模式的生成机理及优化路径》文中研究说明大走访,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调查,或者说与上访相对的概念。大走访化“向上”为“向下”,实则为一种自上而下的主动性特质。从实际活动的层面,主动性意味着对于现实存在的非制度化表达方向的防控,即在问题发生之前,以反方向的形式化解可能存在的基层矛盾。大走访的基础性,包含着两个层面。其一是指大走访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基层,属于面向基层调研、了解具体问题的群众工作。二在于大走访解决问题的基础性,大走访面向的是基层群众,解决的是基层治理中面临的问题。如若从现实层面观之,“大走访”提出,可2010年以后地方党委和政府在群众工作的政策文本中找到依据。相比照缘起于革命政权建构时期的群众工作理念、奠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信访工作,“大走访”并未有漫长的历史阶段。正因此原因,关于“大走访”的诠释,尚未形成成熟化的叙事体系,然而无论是现实层面“大走访”的善治价值,亦或是学理层面观察“大走访”与群众工作的内在联系,围绕“大走访”的研究具有自身独到的意义。基于此,研究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导论。第二部分是学理诠释,即对于“大走访”进行围绕群众工作传统和工作向度的概念辨析和治理理论、政治参与、话语理论的范式借鉴。第三部分是基于对历史的回顾,其中既包括直接层面的“大走访”语词的政策文本考究,又包括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群众工作、乃至“申诉”的历史,并演绎出权力、技术和话语三重维度诠释大走访治理模式的生成。第四部分是对于江苏的实证阐释,通过访谈、调研等方式,总结归纳影响大走访治理模式实施的主要因素。第五部分是对于大走访治理模式现阶段问题的分析,主要包括技术层面的风险、权力层面的静态化科层规范和话语层面的内在张力。第六部分是对从权力、技术、话语三个层面的瓶颈,诠释大走访治理模式完善的路径。第七章是总结部分,对于大走访治理模式研究思路进行归纳的同时,试图探讨可能的深化方向。
李树玲[6](2019)在《非正常上访现象及其依法治理研究 ——以赣西F镇调研经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信访是指对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统称,其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表现,长期发挥着倾听群众呼声、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作用。早期在基层因为税费繁重引发了大量的上访事件,伴随着税费改革的推行,此种现象减少,但基层信访总量仍居高不下。为了便于有效治理,基层政府创造了“非正常上访概念”,以便灵活多变的将诸多形态的上访行为装入其中,一揽子地成为信访治理对象。但对概念本身却缺乏准确、清晰的界定。笔者选择从内外因两方面对概念进行界定,并基于信访治理实践,主要分析了非正常上访的三种常见现实样态,如集体上访、重复上访、越级上访;以及总结出了上访者惯用的行动策略,如巧用政策和法律、情景共建和身份认同、借助社会资源表达需求。随着社会的加速转型,社会矛盾集聚和治理资源缺乏之间的冲突加剧。一方面,以税费改革为导火索的乡村治理转型打破了乡村固有的利益格局,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引发的上访开始增多。此时群众的上访行为,无论诉求合理与否,开始增添更多的主动性和策略性。突破信访秩序正是这种主动性和策略性的表现。另一方面,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多元利益纠纷,国家缺乏解决冲突的权威渠道。不仅表现在司法本身遭遇信任危机,还表现在法律法规的滞后,信访制度承担着国家治理转型的代价而积重难返。在上述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群众的上访行为也开始出现异化。从最初的利益受损到最后的效仿效应,行为异化的背后不仅源于城镇化背景下,群众个体化衍生的逐利思想、边缘化背后的阶层压迫;还包括群众心中的无讼观念和青天情结根深蒂固、权利意识增强的同时法治思维却缺乏;以及由于上访过程的漫长低效导致的上访心理的异化,这些导致“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信多不信少”的上访思维在群众中蔓延。为了实现各种合理或不合理的诉求,突破信访秩序,实行各种非正常上访行为成为大家争相效仿的捷径。回归到信访体制而言,信访制度面临着在承担社会剩余事务的兜底功能的同时体制运行却相对滞后的问题。一方面信访较诉讼更具有灵活性、广泛性,门槛较低,导致许多合理不合理、合法不合法的诉求涌进信访渠道,另一方面信访虽勇于承担许多社会剩余事务,但无奈自身体制受限,有责无权、依法分类交办困难的弊端导致信访机关并不能有效疏导、化解问题,群众诉求被积压、拖延,直至被迫通过对抗性的方式表演出来。正常上访是群众表达诉求的权利,但非正常上访却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实践中,基层政府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都消耗在应对非正常上访的过程中。面对复杂多样的非正常上访现象,基层政府的治理思路主要是切实做好党委、政府各部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具体表现在领导个人的接访、下访和督办,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合接访、具体职能部门内部工作人员的包案等,目的是将基层政府主要干部及其能动员的资源纳入到解决信访难题的议程之中,推动对非正常上访的高效治理。但从治理实践来看,过分强调“属地管理”和信访考评机制,只会导致信访形式的治理越来越被强调和倚重,这种只迷信数字考核的“事本性”治理,虽能强化地方的信访工作责任,但却从根本上偏离了权利保障的法治理念,以致出现激励机制和目标替代的悖论。新时代对信访制度进行改革,要坚持法治化和群众路线并行。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来对信访通道进行扩容、清淤,对信访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相对于大的制度调整是一种低成本的路径选择。具体可从事前预防和事后治理两方面考虑。事前预防强调疏通信访渠道。通过网上信访及时接收群众诉求;通过依法分类,推动诉访分离和职能对接;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加入信访治理;有效疏导信访渠道,将群众诉求在最快的时间内传递到相应职能部门进行解决,预防因诉求传递不畅引发的重复访、越级访。事后治理强调对诉求本身的依法有效解决。通过规范信访运行程序、完善信访终结机制、确定明晰的违法上访惩处机制、建立有区别的信访问责机制等来提高信访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水平,削弱非正常上访现象带来的“引诱效应”,让群众自觉回归正常上访渠道。
张坤[7](2018)在《习近平新时代信访工作思想的形成、内涵及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分析、深刻阐述了我国信访制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做好信访工作、推进信访制度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信访工作思想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深刻的政治性,又具有明确的法治性和系统性。研究习近平信访工作思想,有利于推动信访工作朝正确的方向迈进。
柴立斌[8](2018)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须处理好十个关系》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发展离不开稳定,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发展环境,没有稳定的环境谁也不愿意来,来了心情不舒畅也会走。抓稳定工作,困扰大家的是如何理顺各种关系问题。搞不清楚,处理不明白就会打乱仗,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甚至可能会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丧失工作主动,加大工作成本。结合先导区的体制和我个人的实践体会,我觉得要抓好稳定,必须
胡钟颢[9](2017)在《辽宁省委组织部信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辽宁省委组织部的信访工作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目的想要探索更加有益信访工作的体制、机制。面对现阶段我国信访工作的诸多困境,更好地发挥出省委组织部信访工作的特殊性,为我省其他部门及各市的信访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另外,基于辽宁省委组织部信访工作的研究也是更好地表现出省委组织部存在的问题,想要去更好地改善省委组织部的信访工作机制和模式,进而更好地服务党员和人民,为辽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贡献。总之,此选题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现辽宁省委组织部信访工作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对策,为辽宁省委组织部信访工作抛砖引玉,进而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推动辽宁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论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论述论文的背景、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阐述,引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基本理论概述部分:主要包括组织部门信访工作的内涵、基本原则、理论基础以及对组织工作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对象(辽宁省委组织部门信访工作)的现状:主要包括工作概况、主要内容、取得的成绩。第四部分主要分析辽宁省委组织部门信访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通过上文的分析,第五部分介绍我对解决辽宁省委组织部门信访工作问题的几点对策建议,例如:施行“诉访分离”,加快信息化建设,规范信访工作机制流程,加强信访工作评估与责任追究力度以及加大信访政策宣传与教育力度。
王慧敏,方敏[10](2017)在《干部多下访 群众少上访》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浙江省浦江县牢牢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源头做好信访工作”这一指示,建立“县级领导开门接访、乡级领导随时接访、村级干部上门走访”机制,推动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工作成为常态,同时形成“简单信访马上办、一般信访快速办、疑难信访监督办”的工作办理机制,推动?
二、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论文提纲范文)
(1)“领导下访制度”的独特价值、创新特征与长效机制——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的重要论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深刻领会“领导下访制度”的独特价值 |
二、积极探索“领导下访制度”的创新特征 |
(一)思想观念的创新 |
(二)方式方法的创新 |
(三)治理机制的创新 |
(四)渠道平台的创新 |
三、着力建构“领导下访制度”的长效机制 |
(一)打造一支忠诚守职的信访工作队伍 |
(二)制定一套健全和规范的制度 |
(三)形成不断创新的工作机制 |
(2)当前农村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以湖南省Y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农村信访工作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厘析 |
一、信访的词源及定义 |
二、信访活动 |
三、信访制度 |
四、农村信访和农村信访工作 |
第二节 农村信访工作的功能、特点与要求 |
一、农村信访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
二、农村信访工作的特点 |
三、农村信访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
第三节 研究农村信访工作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
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二章 Y市信访概况和农村信访工作状况 |
第一节 Y市信访概况 |
一、Y市近几年正常上访情况 |
二、Y市近几年非正常上访情况 |
三、Y市处理农村上访的主要做法 |
第二节 Y市农村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信访工作理念落后 |
二、信访工作制度权责设置不一致 |
三、缺乏主动预警的工作机制 |
四、不擅长使用法律制度引导 |
五、对上访人多使用堵、截、压的工作方式 |
第三节 农村信访工作存在问题的严重危害 |
一、削弱农民群众对基层党政的政治信任 |
二、不能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
三、造成群众信访不信法的局面 |
四、影响党在农村执政的群众基础 |
第三章 农村信访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一节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坚定 |
一、“怕出事”的工作逻辑根深蒂固 |
二、不能设身处地替访民着想 |
三、不深入研究具体的社情民意 |
第二节 工作机制不顺畅 |
一、工作机制的含义 |
二、工作机制不顺畅的表现形式 |
三、工作机制不顺畅的影响 |
第三节 信访工作制度与法律制度结合不紧密 |
一、信访工作制度和法律工作制度的区别与联系 |
二、信访工作制度和法律制度结合不紧密的表现 |
三、法律制度与信访制度结合不紧密的影响 |
第四节 工作方法运用不当 |
一、工作方法的含义和重要作用 |
二、工作方法运用不当的主要表现 |
三、工作方法运用不当的影响 |
第五节 基层工作队伍化解矛盾的力量不够 |
一、基层工作队伍在化解信访矛盾中的重要作用 |
二、力量不够的表现 |
三、基层工作队伍建设不力的影响 |
第四章 解决Y市农村信访工作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信访工作理念 |
一、牢固树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 |
二、信访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 |
第二节 建立健全农村信访工作机制 |
一、建立健全保障农村农民信访权利机制 |
二、建立健全在党的领导下的信访工作责任体制 |
第三节 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 |
一、实行信访和诉讼分离 |
二、对信访案件进行依法分类处理 |
三、推进律师等专业人士参与信访工作 |
第四节 改进信访工作方法 |
一、变群众上访为领导干部深入农村下访 |
二、合理疏通非正常上访 |
第五节 加强农村信访工作队伍建设 |
一、加大信访干部队伍培训 |
二、加强信访工作保障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信访工作“浦江经验”的新时代意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重要阐述的几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公开透明,提升信访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
二、坚持信访法治化,使法治成为信访工作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 |
三、坚持及时有效原则,把信访的制度优势转变为社会治理的效能 |
四、坚持源头治理,加强预防与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
(4)习近平下访工作研究——基于福建、浙江、上海的领导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下访工作探索的实践背景 |
(一)顺应民主程度提高的客观要求 |
(二)缓解干群矛盾尖锐的时代呼唤 |
(三)解决上访数量激增的实践需要 |
(四)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必然选择 |
二、探索下访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流程 |
(一)直面矛盾,精心选点 |
(二)安民告示,广而告之 |
(三)组织协调,合力办公 |
(四)落实责任,追求实效 |
(五)积极宣传,做通思想 |
(六)以身示范,指导基层 |
(七)创新方法,多措并举 |
三、下访工作探索的重大意义 |
(一)发展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
(二)寻找到有效解决上访问题的管用方法 |
(三)丰富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实践途径 |
(四)展现出人民至上的公仆情怀和赤子之心 |
(五)为领导干部树立了敢于担当的光辉榜样 |
(5)江苏“大走访”治理模式的生成机理及优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 |
2.1 研究概念界定 |
2.1.1 走访历史梳理 |
2.1.2 历史政策回顾 |
2.1.3 N大走访”概念提出 |
2.1.4 N大走访”与信访概念辨析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适应性治理 |
2.2.2 治理理论 |
第3章 P大走访”治理模式的多维度思考与生成逻辑 |
3.1 政府治理与社会表达的互动结构 |
3.2 内生动力: 大走访治理模式生成的三重维度 |
3.3 权力纬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工作 |
3.3.1 坚持人民群众的基本路线 |
3.3.2 确保实事求是的唯物思想 |
3.3.3 倡导深入基层的工作准则 |
3.4 技术维度: 从维稳到发展的性质转变 |
3.4.1 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 |
3.4.2 政社互动的模式探索 |
3.5 话语维度: 创新治理与利益表达的有效结合 |
3.5.1 社会转型期的现实压力 |
3.5.2 自上而下的工作转变 |
第4章 大走访治理模式的实践之路 |
4.1 调查方式和数据来源 |
4.2 被调查区的基本情况 |
4.3 受访者基本情况描述 |
4.4 受访者个人基本问题认知描述 |
4.5 大走访治理模式实施现状描述 |
4.6 民众对大走访治理模式满意度分析 |
4.6.1 九种因素差异性检验 |
4.6.2 回归模型的构建分析 |
4.7 其他影响因素探讨 |
第5章 大走访治理模式的现实困境 |
5.1 权力因素:治理目标与科层规范的张力 |
5.1.1 科层规范的稳定性逻辑难以满足“大走访”的价值倡导 |
5.1.2 科层规范的滞后性阻碍“大走访”的矛盾化解 |
5.2 技术因素:信息系统建构与技术风险并存 |
5.2.1 政务信息系统建构的偏差性价值理念阻碍“大走访”落实 |
5.2.2 N大走访”在社会成员复杂化表达中缺乏全面信息掌控 |
5.3 话语因素: 分化表达与服务理念的偏离 |
5.3.1 植根于社会场景中的分化表达 |
5.3.2 N大走访”服务理念传递失效 |
第6章 P大走访”治理模式的完善路径与价值思考 |
6.1 权力路径: 机制化的灵活性探索与多元合作 |
6.1.1 探索灵活化的走访方式 |
6.1.2 通过多元合作分担政权组织的走访责任 |
6.2 技术路径: 整体化的信息系统建构与网络治理 |
6.2.1 完善行之有效的网络治理法规 |
6.2.2 构建承载“大走访”信息的政务信息系统 |
6.3 话语路径: 群众工作与公平价值的理念契合 |
6.3.1 重塑群众工作的基本价值 |
6.3.2 以公平价值的维度传递群众工作传统 |
第7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6)非正常上访现象及其依法治理研究 ——以赣西F镇调研经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和中心思想 |
二、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 |
三、田野工作与研究对象 |
第一章 非正常上访现象的概述 |
第一节 关于信访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信访、上访、涉诉信访 |
二、违法上访和非正常上访 |
三、本文对非正常上访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非正常上访的现实样态及特征 |
一、集体上访:群体性和组织化明显 |
二、越级上访:无序性突出 |
三、重复上访:持续性和职业性增强 |
第三节 非正常上访中的行动策略 |
一、巧用政策和法律 |
二、情景共建和身份认同 |
三、借助社会资源表达需求 |
第二章 非正常上访现象的衍生机理 |
第一节 社会矛盾集聚和治理资源缺乏 |
一、税费改革引发基层利益冲突 |
二、缺乏解决社会冲突的权威渠道 |
第二节 群众上访行为的异化 |
一、初始上访动因:物质或精神利益受损 |
二、上访行为的异化:效仿效应 |
第三节 信访诉求多样与信访体制滞后 |
一、信访渠道门槛较低 |
二、信访机构的权责不对等且效率低下 |
三、依法分类模糊和部门对接困难 |
第三章 政府应对非正常上访的治理实践及不足 |
第一节 政府应对非正常上访的治理实践 |
一、发挥领导的权力推动作用 |
二、推行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 |
三、实行工作人员包案制 |
第二节 政府治理实践背后的行动逻辑 |
一、压力型体制下的维稳逻辑 |
二、治理规则缺失下的“权宜性治理”逻辑 |
第三节 政府治理实践的不足 |
一、信访治理成本居高不下 |
二、维稳策略下的“治标不治本” |
第四章 对非正常上访现象的依法治理建议 |
第一节 构建对非正常上访的预防机制 |
一、疏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 |
二、依法分类治理:诉访分离和职能对接 |
三、健全多主体矛盾化解机制 |
第二节 构建对非正常上访的依法治理机制 |
一、规范信访运行秩序 |
二、完善信访终结机制 |
三、确定明晰的违法上访惩处机制 |
四、建立有区别的信访问责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习近平新时代信访工作思想的形成、内涵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新时代信访工作思想的形成 |
(一)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是其理论渊源 |
(二) 党的优良传统是其历史渊源 |
(三) 亲自参与信访工作是其实践渊源 |
二、习近平新时代信访工作思想的内涵 |
(一) 关于信访工作本质的思想 |
(二) 关于信访功能定位的思想 |
(三) 关于注重源头治理的思想 |
(四) 关于推进法治信访的思想 |
(五) 关于领导接访下访的思想 |
(六) 关于化解信访矛盾的思想 (5) |
(七) 关于维护信访秩序的思想 |
三、习近平新时代信访工作思想的特征 |
(一) 政治性 |
(二) 法治性 |
(三) 时代性 |
(四) 科学性 |
(五) 系统性 |
(8)维护社会大局稳定须处理好十个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 |
处理好属事和属地的关系 |
处理好化解和办结的关系 |
处理好信访部门和责任主体部门的关系 |
处理好信法和信访的关系 |
处理好分责和督责的关系 |
处理好稳定和稳控的关系 |
处理好综治和自治的关系 |
处理好上访和下访的关系 |
处理好预防和预案的关系 |
(9)辽宁省委组织部信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一、文献综述 |
(一) 信访工作指导思想研究 |
(二) 信访工作制度研究 |
(三) 依法做好信访工作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实证研究法 |
(三) 归纳分析法 |
四、创新点 |
(一) 内容创新 |
(二) 提出省委组织部信访工作“走出去”的新模式 |
第二章 组织部门信访工作基本理论概述 |
一、组织部门信访工作的内涵 |
(一) 组织部门信访工作的定义 |
(二) 组织部门信访工作的特殊性 |
二、组织部门信访工作的基本原则 |
(一) 实事求是的原则 |
(二)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
(三) 严格按政策办事与做好思想疏导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
(四) 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的原则 |
三、组织部门信访工作对组织工作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一) 组织部门信访工作是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 有利于创新组织部门服务,提高行政效率 |
(三) 有利于促进组织部门政务公开,实现开放政府 |
(四) 有利于发挥好组织部门服务党员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
四、组织部门信访工作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社会冲突理论 |
(二) 政治参与理论 |
(三) 利益平衡理论 |
第三章 辽宁省委组织部信访工作的现状 |
一、辽宁省委组织部信访工作概况 |
(一) 组织领导体系 |
(二) 基本制度规范 |
(三) 主要受理范围 |
(四) 操作流程设计 |
二、辽宁省委组织部信访工作的主要内容 |
(一) 进行信访信息进行分析研判 |
(二) 部领导定期参与信访工作 |
(三) 跟踪督办信访工作 |
(四) 优化办理流程 |
(五) 多渠道研究解决信访问题 |
三、辽宁省委组织部信访工作建设取得的成绩 |
(一) 治理重复访做法得到上级机关肯定 |
(二) 与组织工作相关的职责范围内来访较少 |
(三) 信访结案率逐年提高 |
(四) 信访工作得到群众好评 |
(五) 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
第四章 辽宁省委组织部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辽宁省委组织部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 信访工作整体重视程度不够 |
(二) 信访工作模式单一 |
(三)信访工作基础不够扎实 |
(四) 信访工作效率低下 |
二、辽宁省委组织部信访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信访工作未纳入法制化轨道 |
(二) 信访干部思维观念转变不到位 |
(三) 建立组织系统网上受理平台技术瓶颈还没有突破 |
(四) 组织信访政策宣传不到位 |
(五) 全省组织系统信访工作宏观指导力度不够 |
第五章 解决辽宁省委组织部信访工作问题的对策途径 |
一、施行“诉访分离”,在职责范围内开展信访工作 |
二、创新信访工作方法,加快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 |
(一) 探索实行网上信访 |
(二) 探索“走出去”信访工作新思路 |
(三) 深化信访信息综合利用 |
(四) 定期搞好信访数据统计分析 |
三、完善信访工作机制,规范信访工作流程 |
(一) 完善信访工作运行机制 |
(二) 规范信访工作流程 |
(三) 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制度 |
四、不断加强信访工作评估与责任追究力度 |
(一) 建立完善的组织部门信访工作评估制度 |
(二) 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联动机制 |
(三) 建立更及时广泛的责任追究机制 |
(四) 探索建立提高信访群众满意度评价体系 |
五、加大信访政策宣传与教育培训力度 |
(一) 加大信访相关法律政策宣传力度 |
(二) 加强对基层组织信访问题的指导力度 |
(三) 强化信访干部教育培训力度 |
第六章 结论 |
一、辽宁省委组织部信访工作制度总体比较规范 |
二、当前需要着重加强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干部多下访 群众少上访(论文提纲范文)
源头预防 |
从源头做好信访工作 |
创新机制 |
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齐抓共管 |
分类施策 |
化矛盾于萌芽 |
我访群众 |
带来社会和谐、人心思上 |
四、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论文参考文献)
- [1]“领导下访制度”的独特价值、创新特征与长效机制——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的重要论述[J]. 周志山. 观察与思考, 2020(08)
- [2]当前农村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以湖南省Y市为例[D]. 丁洁.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信访工作“浦江经验”的新时代意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重要阐述的几点体会[J]. 封丽霞. 政策了望, 2019(12)
- [4]习近平下访工作研究——基于福建、浙江、上海的领导实践[J]. 王明波.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9(05)
- [5]江苏“大走访”治理模式的生成机理及优化路径[D]. 陈子庚.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非正常上访现象及其依法治理研究 ——以赣西F镇调研经验为例[D]. 李树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7]习近平新时代信访工作思想的形成、内涵及特征[J]. 张坤. 科学发展, 2018(11)
- [8]维护社会大局稳定须处理好十个关系[J]. 柴立斌. 东北之窗, 2018(07)
- [9]辽宁省委组织部信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胡钟颢. 东北大学, 2017(02)
- [10]干部多下访 群众少上访[N]. 王慧敏,方敏. 人民日报,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