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电阻修正系数的计算

扩展电阻修正系数的计算

一、扩展电阻修正因子的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陈超[1](2021)在《转定子液液乳化系统的介尺度模拟与实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液液两相体系广泛存在于实际工业工程中,例如分散、混合、传质和反应等。转定子乳化器和转盘萃取塔(Rotating Disk Contactor,RDC)是两类化学工程领域常见的液液接触设备,具有良好的分散和混合特性,广泛应用于石化工业、生物制药和食品工业等众多领域。传统的实验测量由于受到设备复杂的内部结构和测量手段的制约,常常无法获取反应器内部流动、分散、混合或者传质过程的精细结构。近年来,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耦合群体平衡模型(Population Balance Model,PBM)以及传质模型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已被广泛用于模拟转定子乳化器和转盘萃取塔。但是由于转定子乳化器和转盘萃取塔属于复杂多相流系统,这类系统涉及分子/原子、单个液滴和反应器等多层次的多尺度的问题,这极大限制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模型对于转定子乳化器和转盘萃取塔模拟的准确性依旧是现阶段研究的一个难点和挑战。近年来已有文献报道了采用能量最小多尺度方法(Energy-Minimization Multi-Scale,EMMS)研究气固、气液、液固、气液固和湍流系统。该方法探索如何将介尺度行为中所包含的物理约束和机理耦合到CFD模型当中,进而提高CFD模拟的准确性。然而基于此方法探索液液系统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转定子乳化器系统的研究工作更是鲜有报道。本论文的核心工作是针对转定子乳化器多相流系统分析其介尺度行为所包含的物理约束和机理,探索两个介尺度(乳化剂在液滴界面的吸脱附作用和液滴在湍流下的聚并破碎)之间的耦合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修正原有的CFD模型,建立更适用于转定子乳化器多相流系统的介尺度耦合模型。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论文的第2章将EMMS方法拓展到转定子乳化器的液液两相流动中,通过将液滴破碎的介尺度能耗作为系统的物理约束条件,实现了对破碎模型的修正;耦合到群体平衡方程后,实现了 EMMS-PBM模拟。对于含表面活性剂的MCT油-水体系,还需要考虑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本章首先验证了无表面活性剂MCT油-水体系的EMMS-PBM模型。与仅有Alopaeus破碎模型或Alopaeus破碎模型和Prince和Blanch聚并模型的组合相比,在不同的乳化器转子转速和分散相浓度等操作条件下,新模型极大地提高了对液滴尺寸分布(drop size distribution,DSD)、Sauter平均直径和尺寸分布的中位直径与跨距的预测能力,并且模拟所得的转定子乳化器出口 DSD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第3章研究了乳化过程涉及的两个层次的介尺度耦合方法(介尺度1:界面层次上的表面活性剂吸脱附,介尺度2:转定子设备层次中液滴在湍流下的聚并破碎)。本论文分别通过粗粒化的分子动力学(Coarse-grained Molecular Dynamics,CGMD)方法和基于能量最小多尺度方法的流体力学和群体平衡(CFD-PBM)耦合模型来研究介尺度1和2。本章建立了表面活性剂在体相和相界面的传输方程,考虑了表面活性剂的迁移规律,发展了耦合CGMD和CFD-PBM-EMMS的模型框架。CGMD模拟得到的乳化剂吸脱附参数包括表面活性剂的最大吸附密度、扩散系数和吸脱附动力学参数。通过未被表面活性剂覆盖的界面面积分率来体现表面活性剂对液滴聚并的影响。与传统的CFD-PBM模拟相比,耦合模型显着地提高了 DSD、Sauter平均直径d32和尺寸分布的中位直径与跨距的预测能力,并且准确地反映了分散相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和转定子设备的转速等操作条件对DSD等参数的影响。不同的模拟案例验证了新模型框架的优势,表明新模型对含表面活性剂的乳液的液滴尺寸分布的准确预测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第4章研究了对低粘度Solvesso 200 ND-水乳化体系,再次验证了本论文提出的CFD-MD耦合模型(介尺度1及介尺度2耦合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该耦合模型通过CFD-PBM模拟得到表面活性剂在液滴界面的吸附量,进而利用液滴界面吸附量与聚并效率修正因子的关系式计算聚并效率修正因子,最后通过修正因子来修正聚并效率,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描述表面活性剂对液滴聚并的抑制作用,从而使得CFD-PBM模拟能够准确地预测出RS乳化器出口的的DSD、中位直径、液滴尺寸分布的跨距以及d32。第5章对转盘萃取塔进行了模拟与实验研究,通过单相流CFD模拟评估了不同的湍流模型,发现SST k-ω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塔内的速度场。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煤油进料流量和转子的转速对塔内煤油含率的影响,发现了煤油进料流量和转子的转速是全塔平均煤油含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通过电阻层析成像(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ERT)研究了转盘萃取塔内分散相含率在轴向和径向上的非均匀性,发现了转子下方平面的分散相含率随轴向高度的变化规律与定子下方平面截然不同。当转速大于300rpm时,随轴向高度的增加,转子下方平面的分散相含率单调减小,而定子下方平面的分散相含率先增大后减小。本章研究了转速对不同轴向高度的截面内的分散相含率的径向分布规律的影响。发现低转速下(小于500 rpm),萃取塔下半部分区域内的转子和定子下方平面内,靠近塔中心的区域的分散相含率较高,靠近塔壁附近的区域的分散相含率较低;萃取塔上半部分区域内,平面内分散相含率沿径向分布的规律则恰好相反,即塔中心附近的区域较低,壁附近的区域较高。高转速下(大于500rpm),转子和定子下方的所有平面内的分散相含率的径向分布均呈现靠近塔中心的区域较高,塔壁附近的区域较低。本文通过分析转定子乳化器系统的多层次和多尺度特性,探究其介尺度行为所包含的物理约束和机理,提出了两个介尺度(乳化剂在液滴界面的吸脱附作用和液滴在湍流下的聚并破碎)之间的耦合方法,发展了耦合CGMD和CFD-PBM-EMMS的新模型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修正传统的CFD模型,建立了更适用于转定子乳化器多相流系统的介尺度模拟方法。

张伟[2](2021)在《“感算共融”服役机械设备疲劳寿命监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机械设备正朝着大型化、系统化、高速化方向发展,其结构组成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也不断提高,重载、强振等因素使得机械设备在工作时关键薄弱部位的疲劳失效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针对机械设备服役时的疲劳老化状况,为防止大规模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役结构的疲劳损伤监测预警亟待解决。然而较为完善的疲劳寿命监测技术涉及多学科领域交叉,存在载荷信号难监测、在线数据难处理、损伤状态难评估等问题。为此,论文从服役结构疲劳寿命分析理论及数据驱动的载荷谱预测技术入手,围绕设备实际工作场景,结合先进传感及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技术,探索具备载荷实时感知、损伤在线监控、寿命精确评估、风险动态预警的平台化、集成化、场景化在役设备疲劳寿命监测预警技术。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疲劳载荷谱超前自适应预测模型:针对设备服役期间载荷高度的复杂性和时变性、以及在线监测数据的稀疏问题,通过对应变时程降噪、雨流计数等处理得到循环载荷谱,采用区间划分、K-S检验及核密度估计将连续载荷谱的预测转化为离散点的时间序列预测,通过NAR神经网络结合粒子群算法及蒙特卡罗法预测结构的未来载荷谱。(2)高低周混合载荷下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针对设备服役期间的高低周混合应力问题,本文基于Manson-Halford二级加载模型,引入修正因子,建立多级载荷下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为后文智能监测系统搭建和原位监测传感器开发提供理论基础。(3)服役结构疲劳寿命智能监测预警系统设计:针对实时损伤监测需求,设计一款四通道应变采集板,并基于疲劳载荷谱预测模型、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综合考虑实时应变采集、材料模型参数设置、载荷统计分析、剩余寿命预测及风险动态预警等,利用Labview和Matlab联合搭建一套人机交互的在役结构疲劳寿命智能监测预警系统。(4)“感算存一体化”疲劳寿命原位监测预警传感器设计:为降低监测的信号依赖性,降低布设成本,融合控制传输、应变采集、信号处理及寿命评估等多个子单元,基于嵌入式系统开发结构薄弱部位的原位监测设备,实现结构疲劳寿命原位监测预警。(5)智能传感系统及理论模型的验证:为验证智能传感系统长期稳定监测的可行性,本文利用标准样件的多级块谱试验,对在线系统和原位传感器的监测功能及长期监测的稳定性分别进行了验证;另外,为验证载荷谱超前自适应预测算法,通过某工程TBM刀盘实测载荷数据与模型预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黄明[3](2021)在《适用于5G通信的连续类宽带高效率功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通信系统的更新换代,功率放大器的研究朝着宽带、高效率、大回退范围等方向不断深入。因此,本文基于连续类功放进行适用于5G通信的宽带高效率功放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单管功率放大器的高效率、宽带化研究。通过对标准F类功率放大器的电压波形表达式引入波形参数γ和修正因子δ,可拓展连续类工作模式的阻抗空间,从而突破传统连续F类功率放大器的带宽无法超过一个倍频程的限制。基于这种工作模式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性能小型化功率放大器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封装模型的寄生效应、基波阻抗与谐波阻抗之间的相关性,获得了更准确的阻抗区域,在输入、输出匹配网络中采用高低阻抗线微带滤波结构,最终实现了一款高性能连续F类功放。仿真结果表明,在0.3~3.6GHz(相对带宽169.2%)频段内饱和效率为61.2~70.8%,输出功率为40.9~42d Bm,实现的功放面积为4.3cm*3.6cm,与其它性能相近功放相比具有结构紧凑的特征。(2)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大回退范围、高效率、宽带化研究。通过在三路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结构中引入后匹配技术,实现了Doherty功率放大器带宽拓展和回退范围增大的目的。基于这种电路结构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连续F类三路后匹配Doherty功率放大器,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法。设计时载波功放输出匹配网络采用低阶阻抗逆变器结构控制基波阻抗,峰值功放输出匹配网络采用准椭圆滤波结构控制二次谐波电流,并在后匹配网络中对载波放大器回退时和饱和时的谐波阻抗进行控制实现载波功率放大器在这两种状态下高效率工作。所设计的功率放大器在3.3~3.8GHz频带内,饱和输出功率为46.4~47.1d Bm,饱和效率为64.4~67.8%,10d B回退范围内漏极效率为58~62.4%。

文译[4](2021)在《超高压SiC功率器件新结构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万伏级超高压功率器件主要应用在高压直流输电、全电化舰船、高能激光武器等领域。尽管硅(Si)器件通过串联形式可以将模块电压做到10 kV以上,但是元器件数量多,拓扑结构繁杂,寄生效应增多,极大地制约了超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的性能。以碳化硅(SiC)器件为代表的宽禁带功率半导体器件凭借其高耐压、低损耗、高热导率等优势,在超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应用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SiC功率器件被誉为带动“新能源革命”的“绿色能源”器件,其中10 kV超高压SiC功率器件无需复杂的串并联结构,可以减少系统元器件数目,简化电路拓扑结构,极大地提高电能转换效率和系统可靠性。迄今国内外10 kV超高压SiC功率器件仍处于研发阶段。因此,本文对超高压SiC功率器件新结构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超高压SiC功率器件结终端耐压机理和新结构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深入开展超高压SiC结终端电荷场调制机理研究,建立结终端耐压模型;提出电荷场调制结终端扩展的10 kV SiC Pi N新结构和集成低势垒二极管的10 kV SiC MOSFET新结构;并基于国内碳化硅功率器件工艺平台,成功研制出10 kV/100 A SiC Pi N二极管和10 kV/10 A SiC MOSFET晶体管,为国内超高压SiC功率器件的设计与研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指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工作如下:1.建立超高压SiC器件结终端扩展结构的耐压解析模型。基于电荷场调制机理和阻断状态时结终端区域的电荷平衡理论,分析超高压SiC结终端扩展结构的特点,分别建立了耗尽层扇形分布结终端扩展(Sector Depletion Distribution-Junction Termination Extension,SDD-JTE)解析模型和耗尽层椭圆分布结终端扩展(Elliptical Depletion Distribution-Junction Termination Extension,EDD-JTE)解析模型。在上述模型指导下,获得10 kV结终端扩展结构的击穿电压达到其理论击穿电压的98%以上,实现了高电压保护效率和结终端电场优化分布的良好调制效果,为超高压SiC结终端扩展结构和工艺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2.基于上述机理和模型,提出适用于10 kV功率器件的高K介质增强耗尽JTE(High-K dielectric Enhanced Depletion-JTE,HKED-JTE)新结构和均匀刻蚀型场限环(Etching Uniform Field Limiting Ring,EU-FLR)新结构。其中,HKED-JTE结构是在JTE表面引入高K介质层,对SiC体内的电通量具有吸引作用,以达到优化表面电场分布之目的。阻断状态时,高K层在界面处会感应出负电荷,有助于增强耗尽JTE结构,使得高K层和SiC界面的尖峰电场相比传统双区JTE结构降低54%,进而拓宽JTE注入剂量窗口,达到传统双区JTE结构的近4倍。另一种EU-FLR新结构通过改变刻蚀深度、刻蚀位置和环间距等结构参数,优化结终端的电场分布,使击穿电压达到理想平行平面结击穿电压的90%,相比于同等耐压等级的传统等间距场限环,结终端长度减少30%;相比同样面积的传统等间距场限环结构,结终端耐压值提高58%。3.提出电荷场调制结终端扩展(Charge Field Modulated-Junction Termination Extension,CFM-JTE)新结构,研制出10 kV/100 A的CFM-JTE SiC Pi N二极管。CFM-JTE结构引入了5个具有不同电荷量的区域,分别对主结和结终端进行电荷场调制。CFM-JTE结构的反向阻断电压达到理想平行平面结击穿电压的99%,而长度仅400μm,同时,其注入剂量窗口为7.1×1012cm-2~1.35×1013cm-2,相比外环调制辅助JTE和双区JTE结构分别提升了33%和106%,具有更好的工艺鲁棒性。本文基于国内SiC工艺制造平台,在外延层掺杂浓度为5×1014cm-3、厚度为100μm的4寸N型4H-SiC晶圆片上研制出10 kV/100 A的超高压CFM-JTE SiC Pi N二极管,有源区面积为0.1 cm2,最大击穿电压为13.5 kV@IR=10μA,达到理想平行平面结击穿电压的96%,常温下具有100 A的大电流处理能力,Baliga优值(BFOM=BV2/Ron,sp)高达173.6 GW/cm2,相关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提出一种集成低势垒二极管的10 kV SiC MOSFET新结构(Low Barrier Diode-MOSFET,LBD-MOSFET),研制出10 kV/10 A超高压SiC MOSFET晶体管。LBD-MOSFET通过在一侧P_base区上方引入N_well区,降低源漏间的电子势垒,从而在元胞中形成一个低势垒二极管。当其在第三象限工作时,低的电子势垒使LBD以更低的源漏电压开启,因此有效避免了体二极管开启所导致的双极退化效应。LBD-MOSFET器件的第三象限开启电压为1.3 V,相比传统结构下降了48%,其特征栅漏电容Cgd和高频优值(Ron×Cgd)分别为1.0 p F/cm2和194 mΩ·p F,相比传统结构分别降低81%和76%。为了改善栅极氧化层可靠性,提出了一种表面介质加固的SiC MOSFET新结构(Central Surface Dielectric-MOSFET,CSD-MOSFET)和一种埋层介质加固的SiC MOSFET新结构(Central Buried Dielectric-MOSFET,CBD-MOSFET)。上述结构的栅氧化层电场均可控制在2.5 MV/cm以内,相比传统结构降低30%。基于国内SiC器件工艺实验平台,在外延层浓度为5×1014cm-3、厚度为100μm的N型4H-SiC晶圆上成功研制出10 kV/10 A SiC MOSFET晶体管,击穿电压为11.3 kV,漏电流仅10μA;阈值电压为6.4 V@JDS=0.5A/cm2、VDS=1 V;正向导通电流为10 A@VGS=18 V、VDS=5 V,比导通电阻为130mΩ·cm2@VGS=18 V;Baliga优值(BFOM=BV2/Ron,sp)达到0.98 GW/cm2。

汤瑞[5](2020)在《冻土水力传导系数及水热盐耦合分离冰冻胀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分凝冻胀是冻土工程中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目前,已有的冻胀理论模型和试验多以不含盐的土体为研究对象,而冻土区实际工程常常遇到盐渍化土体,与不含盐冻土的冻胀机理存在显着差异,含盐冻土中分凝冰的出现和生长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开展一维冻结下含盐冻土冻胀机理研究对盐渍化冻土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科学价值。本文以多年或季节性冻土地区盐渍土工程涉及的一维冻结问题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室内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盐渍化冻土物化特性、水盐分布、透镜体演化及变形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建立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直毛细管下冻土水力传导系数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冻结过程孔隙结构的改变进一步修正水力传导系数;建立了盐分作用下单一透镜体的演化模型;以及水热盐耦合分离冰冻-盐胀理论模型;揭示了一维冻结下盐渍化冻土冻盐胀、结晶盐分布、分凝冰生长及层状分布机理;研发了冻结过程盐胀动态测定的新方法。本文获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考虑土颗粒对未冻水膜的吸附作用以及盐分对孔隙水的影响,优化了基于冰水界面水膜热力学理论的等效水压力表达式。同时,引入毛细管理论,获得直毛细管下含盐正冻土水力传导系数模型,并与试验数据及多种经验方法比对,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考虑冻结过程中土体的宏观变形是孔隙形态改变的结果,将孔隙半径修正因子引入局部纠正系数和渗流路径的曲折度,进一步完善了考虑变形作用下正冻土水力传导系数模型。最后,给出该模型中参数m的确定方法,并认为对于冻土m的最优值应取3.8。(2)考虑冻结缘内浓度梯度、温度梯度和荷载梯度的作用,研究了含盐冻土中水分迁移的驱动力,揭示了含盐条件下分凝冰的生长机制,结果表明透镜体生长厚度与温度梯度绝对值成正比,而压力梯度和浓度梯度则抑制透镜体的生长,三个梯度本质上影响等效水压力梯度。浓度梯度对透镜生长的影响度要高于另外两种因素。因此,透镜体演化过程中浓度梯度和压力梯度需要重视且必须考虑。(3)推导获得考虑盐分影响的土颗粒表面水膜压力,发展了含盐冻土中分凝冰的分离准则。考虑盐分结晶以及溶质在冰水两相中的分布,结合溶质结晶动力学方程,建立了适用于正冻土的溶质迁移方程。基于此,耦合水和热方程、主动区固结作用、分离准则以及含盐冻土冻结特征曲线,发展了水热盐耦合分离冰冻盐胀模型体系。该方程体系综合考虑了原位冻胀、分凝冻胀、盐胀以及土骨架变形,能够很好地预测冰透镜体以及结晶盐的发育。若不考虑盐分影响,则模型退化为传统的水热耦合分离冰冻胀模型。(4)对于初始含量较小的土体,冻结过程中结晶盐易出现在最暖分凝冰靠近冷端的位置。而对于初始含盐量较大的土体,盐分结晶会发生在冻结的全过程,在最暖分凝冰靠近冷端的位置以及最后冻结缘中盐分结晶量大。结晶盐的出现与分布是冰水界面溶质有效分布系数对浓度影响的结果。高含盐量土体中分凝冰呈现的微层状分布特征则与水膜压力和等效水压力有关。(5)基于土体电阻与孔隙浓度具有强烈依赖性,通过理论推导出含盐正冻土电阻率与未冻水含量、温度以及孔隙溶液浓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式,进而计算盐胀变形量。该方法为正冻土中盐胀的测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也为研究冻胀、盐胀的演化机理提供理论支撑。该论文有图80幅,表13个,参考文献175篇。

郭强[6](2020)在《润滑油对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R447A水平管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冷热泵系统中由于压缩机需要润滑,润滑油会不可避免地进入到整个系统,润滑油与制冷剂混合会影响系统的传热,因此需要对含油的制冷剂换热情况进行研究。本文以新型三元混合工质R447A(质量组分68%R32/28.5%R1234ze(E)/3.5%R125)为目标工质,研究POE类润滑油对三元非共沸工质传热特性的影响。通过开展润滑油与制冷剂的相分离研究、含油的混合物粘度特性研究、含油制冷剂核态池沸腾研究及含油工质水平管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研究,探究润滑油对工质换热的影响,并进行机理解释。(1)进行了R447A/润滑油混合物物性研究。通过相分离实验,得到了R447A/润滑油混合物相分离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油浓度情况下R447A与润滑油溶解或分离是变化的。在低油浓度时,润滑油与制冷剂相互溶解,随着油浓度上升,R447A与润滑油发生相分离,油浓度继续增大,R447A与润滑油再次发生相溶解。通过粘度实验测试发现润滑油粘度是制冷剂的10~20倍,随着油浓度提高,混合物粘度也随之增长。采用非线性物性计算方法对混合物物性进行计算,为沸腾传热研究提供物性数据。(2)开展了R447A/润滑油混合物池沸腾换热研究。通过测试R447A/润滑油传热特性及池沸腾现象的观测,发现随着油浓度的增加,更易产生气化核心,液体过热度降低,液体发泡密度增强,气泡体积变小,传热系数相比不含油工质得到提高,但由于润滑油的加入,粘性阻力以及表面力增强,气泡上升速度减缓而且不易合并。基于非均匀成核理论和吉布斯自由能,对池沸腾发泡进行理论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气泡接触角增大,胚泡临界半径减小,气泡生长所需有效能也降低。油浓度上升表面润湿性增强,气泡接触角增大,有利于发泡进行。与实验观察到的发泡现象一致。(3)为了与含润滑油工质流动沸腾换热比较,进行了不含油工质水平管管内流动沸腾研究。研究表明纯工质传热系数高于混合工质,R32传热系数高于R1234ze(E),两组R32/R1234ze(E)二元混合工质与R447A传热系数相近,混合物传热系数低于纯工质,主要原因是后者的传热过程产生传质阻力。为了更好的预测三元混合物的流动沸腾换热,提出了考虑传质影响的无量纲修正因子1/Rt应用到传热系数预测模型中,改进的模型对无油混合工质实验数据及文献数据的预测误差小于20%。该模型修正物性后对含油R447A水平管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19.98%。(4)对R447A/润滑油混合物流动沸腾换热过程的流体流型进行了观察,发现油的加入加速了由间歇流向环状流的转变,可促进流体换热。与不含油工质流型相比,含油工质环状流的液相区夹带大量气泡,局部油浓度升高,对流蒸发受到抑制。根据实验结果获得了油强化因子,并引入不含油三元混合物的传热系数预测模型中,对含油R447A传热系数的预测精度可达20.4%。基于熵产理论,对含油制冷剂混合物流动沸腾压降以及传热造成的熵产进行推导和量化,结果表明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加,油对压降的熵产贡献可以抵消油对传热系数的积极影响。从传热熵产角度推荐1%的油浓度。(5)含油R447A混合物水平管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研究结果表明润滑油可以提高流体传热系数,特别是以核态沸腾为主的低干度区。但在高干度时,传热系数反而降低。润滑油对R447A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低干度时,POE润滑油与制冷剂互溶,润滑油的亲水基团能够增强传热表面润湿性,润滑油活性物质和添加剂能够增加气化核心,提高发泡效率,促进核态沸腾换热。润滑油使工作液表面张力增大、润湿性增强,加速了环状流形成而未出现相同干度下不含油时的分层流,环状流使液膜变薄,有利于换热。随着干度的增加,混合物的局部油浓度提高,制冷剂与润滑油发生相分离,分离出的部分润滑油会附着于传热表面成为热阻,溶于制冷剂的润滑油使液相工质表面力、粘度进一步增大,使得制冷剂气泡体积变小,而且气液界面处高表面力的含油液相阻碍了气泡的聚合,也增加了对流蒸发气液界面的蒸发阻力,不利于对流蒸发换热,但蒸汽加速作用和润滑油的发泡仍起到积极的作用,含油R447A的传热系数随着干度的增加而增长,但比无油R447A的增长趋势要慢很多。高干度时,混合物液相局部润滑油比例急速上升,而且油与制冷剂再次相溶,混合物液相粘度、表面张力快速提高,核态沸腾受到抑制,气泡在液膜层中流动,不易与主流气相汇合,此时对流蒸发换热气液界面的油浓度梯度区增大,产生的质扩散阻力增强,对流蒸发换热受到抑制,流体传热特性降低。

巩立[7](2020)在《新型PSD光电自准直仪的研发》文中提出光电自准直仪是一种通过光学成像系统测量被测平面角度变化的精密仪器,其测量视场范围、测量精度对于仪器的使用而言至关重要。本文针对传统光电自准直仪存在的测量视场范围与测量精度无法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以位置敏感探测器PSD作为自准直仪光电接收器件的方案,并针对接收器件存在的非线性畸变进行校正,以实现扩大测量视场范围、提高测量精度的目的。本文在现有光学系统基础上,对系统光源进行选取并设计了光源驱动电路;设计了多路信号发生器对光源进行调制,并在后续处理电路中利用采样保持器对干扰信号进行滤除,有效解决了实际测量过程中所存在的背景光以及PSD自身的暗电流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依据PSD的位移解算公式设计了 I/V转换及放大电路、加减运算电路,经过数据采集模块将模拟电路的输出结果上传至计算机以实现数据的预处理和修正;针对PSD光电响应畸变导致的实际测得的位置坐标值与理想坐标值之间存在较大测量误差的问题,通过对现有位置坐标修正算法进行比对分析,最终确定了 BP神经网络算法对位置坐标进行修正的方案;通过系统搭建和实验验证,得出本系统的测量视场范围为±1000",系统不确定度为0.7",分辨率为0.1"。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设计合理,测量范围广、测量结果精度较高,其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杨泽[8](2020)在《基于状态估计与融合预测的PHM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复杂设备在航空航天、能源、船舶、制造业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对设备的集成化、智能化、综合化水平需求也日趋提升。其中,机电设备在航空航天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功能的复杂性日益提升,装备研制的风险、周期与费用越来越高,这也同时提出了设备应当具有高可靠性的要求。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作为一种对设备健康状态进行监测、诊断、预测和管理的技术,通过对系统内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以及设备的剩余使用寿命进行预测,提高设备安全性,从而尽可能地降低故障影响及后勤维护成本,减少财产损失和重大事故的发生,该技术已在诸多领域受到日趋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因此,深入研究机电设备相关的PHM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机电伺服控制系统的PHM系统为研究重点,开展系统等效数学模型建模、特征参数辨识、健康状态预测与评估等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半实物仿真试验平台——直线电机驱动Stewart平台的伺服控制系统的失效机理进行分析,建立等效数学模型,建立故障树,确定性能退化的特征参数,以此为基础给出该系统的PHM技术方案(2)应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简称UKF)理论研究特征参数辨识方法,针对状态方程欠秩导致无法实现多参数同时辨识的问题,给出一种多UKF的循环推挽结构观测器设计方法,实现了多参数的联合辨识(3)引入模糊隶属规则,采用基于冲突分配的DS证据融合理论的方法实现伺服系统的健康状态评估、预测和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给出相应状态下的故障原因,为辅助维修决策提供便利。(4)给出一种基于非线性修正的ARIMA模型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数据融合预测方法,提升数据的长期预测精度,并基于该方法完成了伺服系统的健康状态与故障的预测。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完成了相应的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UKF循环推挽观测器以及基于非线性修正ARIMA-LSTM的融合预测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模糊隶属函数与DS证据融合的评估方法也能够较好地给出系统当前以及未来时刻的健康状态。

胡碧伟[9](2020)在《基于运行状态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变压器维护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力变压器在电网的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可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因此,对电力变压器的监控和维护对电力公司都至关重要;同时现在对变压器检修时常常出现欠修、过修或者提前退出运行的情况,往往没有将变压器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联系起来,从而造成不必要资源消耗,甚至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为了对变压器制定合适维护策略,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在变压器状态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变压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本文取得工作如下:(1)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研究;首先利用与电力变压器绝缘系统的老化密切相关油的界面张力,纸绝缘的水分含量和油的糠醛含量,利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建立变压器寿命预测模型,从而来评估模型的正确性,然后结合油色谱分析及其他变压器本体绝缘参数,分别建立基于ANFIS的绝缘油、纸绝缘和电气临界性的绝缘评价模型,最后联合寿命预测开发基于ANFIS的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模型,克服隶属度函数因静态规则和不同专家经验带来的影响,从而得到变压器的绝缘健康指数来评估变压器的状态。(2)基于改进GM(1,1)的变压器可靠性模型;将变压器相关运行信息用来修正变压器绝缘健康指数形成变压器综合健康指数,在原有的变压器故障率的集合基础上,利用改进的GM(1,1)来预测变压器故障率变化的趋势,联合变压器综合健康指数、运行寿命及故障率之间的关系,建立变压器运行可靠性模型。(3)基于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变压器的维护模型;建立变压器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分别对变压器的初始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失效成本和处置成本进行计算,并考虑到不同时间下的金融价值,通过引入通货膨胀率和贴现率对其进行完善;同时考虑不同维护方式下的对变压器故障率的影响。然后在变压器可靠运行的状态范围内,建立基于健康指数评估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变压器维护策略。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合理可行,为变压器维护提供一了种新方法。

王海[10](2020)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重味夸克能损和集体流研究》文中提出量子色动力学(QCD)是描述强相互作用的理论,其预言在高温高密条件下,QCD物质会发生从强子到夸克物质的相变,形成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在QGP中,夸克可以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自由运动。近年来,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和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采集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实验数据,并发现了大量支持QGP存在的信号,例如末态强子的集体流效应等,初步证明了退禁闭QCD相变的发生。在实验室研究QGP的性质是高能重离子碰撞的重点课题。而重味夸克由于质量较大,产生于碰撞的早期,是研究QGP演化和热力学性质的理想探针。重味夸克的分布中包含核子结构的基本信息,其强子化过程对重味夸克部分子分布函数有明显的依赖。本文中我们使用多相输运模型AMPT,并在该模型的初始阶段加入重味夸克产生增强机制达到描述实验数据重味强子产生截面的目的,来研究其在重离子核反应过程的细致反应过程,通过对轻味强子的椭圆流研究发现,随着散射截面从3mb增加到10mb,使用AMPT计算出的轻味强子的椭圆流更加接近实验数据,继而我们又研究有关粲强子的椭圆流,我们发现也有与轻味强子的类似的规律。我们发现重味夸克的双粒子关联函数在方位角为0的区域出现明显的压低,而在接近pi的区域出现明显的增强,这样的行为明显不同于已知的轻味夸克和轻味强子的行为,所以重味夸克和重味强子的方位角关联是研究QGP疏运属性的新探针。在这个新发展的AMPT模型中,我们也研究了重味夸克及重味强子的椭圆流随着夸克散射截面的变化并发现重味强子的椭圆流随着散射截面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并且部分子散射截面为10mb的结算结果可以描述实验数据。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随着散射截面从3mb增加到10mb,AMPT里面夸克的平均碰撞次数从4.5次增加到8.5次,我们的研究表明AMPT里面部分子的多次级联散射是形成重味夸克和重味强子集体流的关键物理过程。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接下来实验上深入研究重味强子产生机制和QGP细致属性提供了新的手段。

二、扩展电阻修正因子的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扩展电阻修正因子的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转定子液液乳化系统的介尺度模拟与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转定子乳化器研究进展
        1.2.1 实验研究
        1.2.2 模拟研究
    1.3 转盘萃取塔的流体力学研究进展
        1.3.1 实验研究
        1.3.2 模拟研究
    1.4 表面活性剂对乳液液滴尺寸的影响
    1.5 EMMS模型简介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EMMS方法的群体平衡模型
    2.1 实验方法
    2.3 模型方法
        2.3.1 CFD模型方程
        2.3.2 PBM模型方程
        2.3.3 CFD和PBM的耦合模型
    2.4 EMMS模型
        2.4.1 模型方程
        2.4.2 破碎修正因子
    2.5 模拟设置
    2.6 结果与讨论
        2.6.1 流场
        2.6.2 液滴尺寸分布
        2.6.3 中位直径d_(50,3)和跨距
        2.6.4 Sauter平均直径d_(32)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耦合流体力学和乳化剂吸附的模型
    3.1 研究背景
    3.2 乳化实验
    3.3 模型介绍
        3.3.1 模型框架
        3.3.2 表面活性剂迁移模型
        3.3.3 表面活性剂吸附模型
        3.3.4 粗粒化分子动力学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界面张力对CFD-PBM模拟的影响
        3.4.2 液滴尺寸分布
        3.4.3 液滴中位和平均直径
        3.4.4 聚并效率修正因子
        3.4.5 局部和体积平均修正因子的比较
    3.5 两个介尺度的耦合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介尺度耦合模型在低粘度油-水体系的拓展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无表面活性剂Solvesso 200 ND-水体系的DSD
        4.3.2 含表面活性剂Solvesso 200 ND-水乳液体系的DSD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转盘萃取塔的模拟与实验研究
    5.1 模型方法
        5.1.1 欧拉-欧拉模型方程
        5.1.2 湍流模型方程
        5.1.3 曳力模型
    5.2 模拟设置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单相流模拟
        5.3.2 两相流模拟
    5.4 转盘萃取塔的两相流实验研究
        5.4.1 实验方法
        5.4.2 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感算共融”服役机械设备疲劳寿命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研究
        1.2.2 疲劳载荷谱超前预测研究
        1.2.3 疲劳损伤与健康状态监测研究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基于数据驱动的疲劳载荷谱超前预测方法
    2.1 引言
    2.2 基于机器学习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2.2.1 时间序列预测与机器学习
        2.2.2 NAR神经网络
        2.2.3 粒子群寻优算法
    2.3 实测载荷数据预处理
        2.3.1 奇异值与无效幅值剔除
        2.3.2 峰谷值压缩
        2.3.3 应力循环提取
        2.3.4 等效幅值转换
    2.4 疲劳载荷谱自适应预测算法建立
        2.4.1 疲劳载荷谱超前预测方案设计
        2.4.2 时间序列离散化输入参量求解
        2.4.3 超前载荷谱预测算法搭建
        2.4.4 超前载荷谱求解
    2.5 本章小结
3 服役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建立
    3.1 引言
    3.2 疲劳寿命预测基本理论
        3.2.1 疲劳破坏机理
        3.2.2 线性疲劳累积损伤
        3.2.3 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
    3.3 高低周混合加载疲劳寿命监测模型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4 服役机械设备疲劳寿命智能监测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开发平台简介
    4.3 系统总体设计
        4.3.1 系统需求分析
        4.3.2 系统总体框架
    4.4 应变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4.4.1 应变电测原理
        4.4.2 应变采集板设计
        4.4.3 应变采集软件设计
        4.4.4 采样参数设置
    4.5 疲劳寿命评估预警模块设计
        4.5.1 材料参数设置模块
        4.5.2 监测载荷谱统计模块
        4.5.3 载荷超前预测模块
        4.5.4 疲劳寿命评估模块
        4.5.5 风险实时预警模块
    4.6 本章小结
5 服役机械设备疲劳寿命智能原位监测传感器设计
    5.1 引言
    5.2 开发平台简介
        5.2.1 智能传感器简介
        5.2.2 STM32 简介
    5.3 疲劳寿命原位监测预警传感器设计
        5.3.1 原位传感器需求分析
        5.3.2 传感器总体方案设计
        5.3.3 功能模块设计
    5.4 传感器功能简介
    5.5 本章小结
6 实验验证及工程实例TBM刀盘载荷分析
    6.1 引言
    6.2 疲劳实验分析
        6.2.1 试验样件设计
        6.2.2 整体方案设计
        6.2.3 疲劳实验过程
        6.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6.3 TBM刀盘载荷工程实例分析
        6.3.1 TBM刀盘概况
        6.3.2 数据采集系统的搭建
        6.3.3 传感器布置方案
        6.3.4 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适用于5G通信的连续类宽带高效率功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成果介绍
        1.2.1 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研究进展
        1.2.2 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研究进展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与研究方向
第二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理论
    2.1 功率放大器分类
        2.1.1 A类放大器
        2.1.2 B类和AB类功放
        2.1.3 C类放大器
        2.1.4 D类和E类放大器
        2.1.5 F类放大器
    2.2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2.1 工作频带
        2.2.2 增益与输出功率
        2.2.3 工作效率
    2.3 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原理
        2.3.1 有源负载调制理论
        2.3.2 传统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3.3 传统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
    2.4 宽带匹配网路综合方法
        2.4.1 低通滤波器匹配网络
        2.4.2 简化实频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宽带高效率连续F类功放
    3.1 拓展的连续 F 类功率放大器分析
        3.1.1 标准F类功率放大器理论
        3.1.2 连续F类功率放大器理论
        3.1.3 拓展的连续 F 类功率放大器分析
    3.2 0.3~3.6GHz超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3.2.1 目标阻抗区域的获取
        3.2.2 宽带匹配网络的设计
        3.2.3 整体仿真
        3.2.4 实物测试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进型三路连续F类 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4.1 基于后匹配技术的三路连续类Doherty功率放大器
        4.1.1 传统三路Doherty功率放大器理论
        4.1.2 基于后匹配技术的三路Doherty功率放大器
        4.1.3 连续工作模式与三路Doherty功率放大器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4.2 三路后匹配连续 F 类 Doherty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4.2.1 Wilkinson功率分配器的设计
        4.2.2 目标阻抗区域的获取
        4.2.3 匹配网络的设计
        4.2.4 改进型三路连续类Doherty功率放大器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超高压SiC功率器件新结构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超高压SiC功率器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SiC材料特性
        1.1.2 超高压SiC功率器件应用背景
    1.2 超高压SiC功率器件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高压SiC二极管
        1.2.2 超高压SiC MOSFET
        1.2.3 结终端技术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第二章 超高压SiC功率器件结终端解析模型与新结构
    2.1 电荷场调制机理
    2.2 超高压结终端扩展结构耐压解析模型
        2.2.1 超高压结终端扩展结构电荷平衡关系
        2.2.2 耗尽层扇形分布结终端扩展模型
        2.2.3 耗尽层椭圆分布结终端扩展模型
    2.3 高K介质增强耗尽JTE结构
    2.4 均匀刻蚀型场限环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荷场调制结终端扩展10 kV SiC PiN新结构与实验
    3.1 SiC PiN二极管工作机理
    3.2 超高压SiC PiN二极管元胞设计
        3.2.1 元胞结构对比
        3.2.2 元胞结构优化
    3.3 CFM-JTE新结构设计
        3.3.1 结构原理
        3.3.2 优化设计
    3.4 工艺流程和版图
    3.5 测试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0 kV SiC MOSFET晶体管新结构及特性研究
    4.1 SiC MOSFET工作机理
        4.1.1 正反向静态特性
        4.1.2 体二极管
        4.1.3 寄生电容
    4.2 集成低势垒二极管的10 kV SiC MOSFET新结构
        4.2.1 LBD-MOSFET机理研究
        4.2.2 LBD-MOSFET结构设计
        4.2.3 LBD-MOSFET特性分析
    4.3 栅氧加固新结构
        4.3.1 表面介质加固结构
        4.3.2 埋层介质加固结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0 kV SiC MOSFET晶体管设计与实验
    5.1 元胞结构设计
        5.1.1 漂移区设计
        5.1.2 CSL层与JFET区设计
        5.1.3 沟道长度设计
        5.1.4 P_base区设计
        5.1.5 栅氧化层厚度设计
    5.2 多区步进间距场限环结构设计
        5.2.1 MSS-FLR环间距递增因子设计
        5.2.2 MSS-FLR环数设计
        5.2.3 MSS-FLR环宽设计
    5.3 实验制备与测试
        5.3.1 工艺流程
        5.3.2 测试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冻土水力传导系数及水热盐耦合分离冰冻胀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冻土水力传导系数理论模型研究
    2.1 溶质作用下固-液界面水膜理论
    2.2 直毛细管下含盐/无盐正冻土水力传导系数模型
    2.3 土体变形下冻土水力传导系数模型
    2.4 算例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盐分影响下单一透镜体的演化机制
    3.1 盐分条件下等效水压力的简化
    3.2 含盐正冻土中透镜体生长模型
    3.3 含盐土冻结特征曲线的确定
    3.4 单一透镜体生长计算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含盐饱和正冻土分离冰冻-盐胀理论及数值计算
    4.1 含盐正冻土分凝冰分离准则
    4.2 含盐饱和正冻土水热盐迁移方程
    4.3 冻胀模型数值化处理过程
    4.4 盐分结晶下水热盐数值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电阻率模型下盐胀测定方法初探
    5.1 数学模型构建
    5.2 试验装置与方法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润滑油对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R447A水平管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制冷剂使用对环境影响
    1.2 不含油制冷剂沸腾传热研究现状
    1.3 含油制冷剂沸腾传热研究现状
    1.4 流动沸腾预测模型总结
    1.5 摩擦压降模型
        1.5.1 单相流管内摩擦压降理论
        1.5.2 两相摩擦压降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目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物性
    2.1 三元非共沸工质R447A与POE润滑油
    2.2 制冷剂与润滑油混合物热物性模型
        2.2.1 润滑油热物性模型
        2.2.2 R410A/润滑油混合物热物性
    2.3 油溶性实验
        2.3.1 实验系统及实验操作
        2.3.2 油溶性实验结果
        2.3.3 R447A与润滑油油溶性模型
    2.4 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粘度测试
        2.4.1 振动弦法测定流体粘度的实验原理
        2.4.2 流体粘度测试系统
        2.4.3 实验步骤
        2.4.4 实验测试结果
        2.4.5 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粘度预测
    2.5 润滑油对流体润湿性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油制冷剂池沸腾研究
    3.1 核态沸腾过程描述
    3.2 池沸腾实验测试系统
    3.3 实验测试
    3.4 池沸腾换热结果分析
        3.4.1 不含油工质池沸腾换热结果分析
        3.4.2 含油工质池沸腾换热结果分析
    3.5 核态池沸腾发泡理论
        3.5.1 非均匀成核理论
        3.5.2 基于吉布斯自由能成核分析
        3.5.3 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含油工质流动沸腾换热研究
    4.1 实验测试系统及测试原理
        4.1.1 流动沸腾换热实验台概况
        4.1.2 实验测试段
        4.1.3 系统子循环以及构成设备
    4.2 测试工质及数据处理
        4.2.1 研究工质的确定
        4.2.2 数据处理
    4.3 测量误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实验可靠性验证
        4.4.2 纯质与混合工质传热对比
        4.4.3 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R447A传热分析
    4.5 实验结果预测
    4.6 非共沸混合工质流动沸腾传热预测模型开发
        4.6.1 基于叠加型预测模型开发
        4.6.2 考虑传质影响的非共沸混合工质传热模型开发
    4.7 纯工质以及混合工质压降分析
        4.7.1 压降实验数据分析
        4.7.2 压降理论预测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含润滑油R447A非共沸混合物流动沸腾传热实验及理论研究
    5.1 实验测试系统及测试原理
    5.2 流体流型研究
    5.3 含油R447A流动沸腾换热数据处理及测试工况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无油与有油R447A流动沸腾传热系数比较
        5.4.2 质量流速对R447A/润滑油流动沸腾换热影响
        5.4.3 热流密度对R447A/润滑油流动沸腾传热的影响
        5.4.4 油浓度对R447A/润滑油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
    5.5 R447A/润滑油传热预测模型
    5.6 R447A/润滑油混合物压降研究
        5.6.1 实验结果分析
        5.6.2 含油压降预测模型
    5.7 熵产理论分析
        5.7.1 不含油R447A流动沸腾换热过程熵产分析
        5.7.2 油浓度对R447A流动沸腾换热熵产的影响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新型PSD光电自准直仪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研究意义
    1.5 系统预计指标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光电自准直仪设计原理及总体结构设计
    2.1 自准直测量原理
    2.2 PSD的工作原理
    2.3 PSD非线性误差
    2.4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光电自准直仪系统设计
    3.1 光学系统
    3.2 光源的选取
    3.3 光源驱动电路的设计
    3.4 消除背景光以及PSD自身暗电流造成的干扰
    3.5 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3.5.1 PULL模块
        3.5.2 移位寄存器模块
        3.5.3 控制模块
        3.5.4 延迟模块
        3.5.5 周期脉冲生成模块
        3.5.6 信号发生器的硬件电路
    3.6 PSD输出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
        3.6.1 前置放大电路
        3.6.2 有用信号提取电路
        3.6.3 位移解算电路
    3.7 数据采集模块
    3.8 上位机数据处理及显示
    3.9 本章小结
4 位置坐标修正
    4.1 校正方法
        4.1.1 线性插值法
        4.1.2 BP神经网络算法
        4.1.3 改进型双二次插值
        4.1.4 二维Biharmonic样条插值
    4.2 拟采用校正方案
        4.2.1 方案仿真
    4.3 校正结果分析
        4.3.1 方案一
        4.3.2 方案二
    4.4 本章小结
5 实验验证及系统误差分析
    5.1 信号处理电路分步实验结果
        5.1.1 光源调制及I/V转换及放大
        5.1.2 采样保持电路
        5.1.3 加法及减法运算电路
        5.1.4 修正结果显示
    5.2 系统测试
    5.3 系统总体误差分析
    5.4 影响测量结果的其他因素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基于状态估计与融合预测的PHM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PHM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伺服系统的PHM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Stewart仿真平台退化参数
    2.1 引言
    2.2 Stewart平台结构
    2.3 系统建模及故障分析
        2.3.1 伺服系统数学模型
        2.3.2 常见故障分析以及退化特征参数
    2.4 基于Stewart平台的PHM方案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伺服控制系统的多参数辨识
    3.1 引言
    3.2 无迹卡尔曼滤波理论
    3.3 多UKF循环推挽结构观测器
        3.3.1 算法结构介绍
        3.3.2 仿真算例验证
    3.4 伺服控制系统多参数辨识仿真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的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4.1 引言
    4.2 健康状态模糊隶属度函数
    4.3 D-S证据融合方法
    4.4 基于D-S证据融合的健康状态模糊评判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特征参数的健康状态融合预测方法
    5.1 引言
    5.2 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
        5.2.1 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
        5.2.2 基于非线性因子修正的ARMA
        5.2.3 仿真算例
    5.3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
    5.4 非线性ARMA-LSTM融合预测算法
        5.4.1 算法结构
        5.4.2 伺服控制系统健康状态预测仿真实验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9)基于运行状态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变压器维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电力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研究现状
        1.2.2 变压器可靠性研究现状
        1.2.3 变压器状态检修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2 基于ANFIS的变压器寿命预测和绝缘状态评估
    2.1 电力变压器的绝缘状态评估指标选取
        2.1.1 变压器绝缘油状态诊断参数
        2.1.2 变压器固体绝缘状态诊断参数
    2.2 变压器老化机理及绝缘状态划分
    2.3 基于ANFIS的变压器寿命预测
        2.3.1 ANFIS原理
        2.3.2 ANFIS系统的训练学习
        2.3.3 变压器寿命估算模型
    2.4 基于ANFIS的变压器绝缘健康状态评估模型
    2.5 仿真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改进GM(1,1)的变压器可靠性模型
    3.1 基于改进的GM(1,1)模型的变压器故障率预测
        3.1.1 传统的GM(1,1)预测方法
        3.1.2 基于改进的GM(1,1)的变压器故障率预测方法
        3.1.3 改进GM(1,1)的迭代基准值优化
    3.2 综合健康指数和改进GM(1,1)的变压器可靠性模型
    3.3 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变压器的检修策略
    4.1 变压器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构建
        4.1.1 变压器全寿命周期成本
        4.1.2 变压器投资成本
        4.1.3 变压器运营成本
        4.1.4 变压器故障成本
        4.1.5 变压器检修成本
        4.1.6 变压器折旧处置成本
        4.1.7 变压器电力供应的收入
    4.2 金融的时间价值
    4.3 不同检修方式对变压器故障率的影响
    4.4 基于CS算法的变压器维护决策优化模型
        4.4.1 变压器维护检修决策模型构建
        4.4.2 CS算法原理分析
        4.4.3 变压器维护策略基本步骤
    4.5 算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10)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重味夸克能损和集体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物理简介
    1.1 高能重离子相互作用
        1.1.1 长度和时间尺度
        1.1.2 质心能量表达
        1.1.3 横动量
        1.1.4 快度和赝快度
        1.1.5 各向异性流
    1.2 极端相对论能区重离子相互作用
        1.2.1 高能重离子碰撞的基本特点
        1.2.2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1.2.3 标准模型理论
        1.2.4 量子色动力学
    1.3 重味产生机制
        1.3.1 夸克偶素
        1.3.2 夸克偶素产生模型
        1.3.3 粲夸克的初始产生和预平衡产生机制
        1.3.4 重味夸克的产生
第2章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重味夸克物理分析模型和分析方法
    2.1 多相输运模型
        2.1.1 玻尔兹曼方程
    2.2 两粒子方位角关联
    2.3 事件平面法
第3章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实验
    3.1 STAR实验
    3.2 时间投影室(TPC)
    3.3 飞行时间探测器(TOF)
第4章 重味夸克能损和集体流结果与讨论
    4.1 夸克相空间和粲强子的横动量分布
    4.2 核修正因子
    4.3 夸克碰撞概率和能损分布
    4.4 不同强子的椭圆流
        4.4.1 末态粲强子的椭圆流理论依据
        4.4.2 末态强子的椭圆流计算结果
    4.5 两粒子的方位角关联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扩展电阻修正因子的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转定子液液乳化系统的介尺度模拟与实验[D]. 陈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
  • [2]“感算共融”服役机械设备疲劳寿命监测研究[D]. 张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适用于5G通信的连续类宽带高效率功放研究[D]. 黄明.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超高压SiC功率器件新结构与实验研究[D]. 文译.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冻土水力传导系数及水热盐耦合分离冰冻胀模型研究[D]. 汤瑞.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润滑油对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R447A水平管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影响研究[D]. 郭强. 天津大学, 2020(01)
  • [7]新型PSD光电自准直仪的研发[D]. 巩立.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8]基于状态估计与融合预测的PHM方法研究[D]. 杨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基于运行状态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变压器维护策略研究[D]. 胡碧伟. 上海电力大学, 2020(02)
  • [10]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重味夸克能损和集体流研究[D]. 王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0(01)

标签:;  ;  ;  ;  ;  

扩展电阻修正系数的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