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海拔健康青年尿SOD和血乳酸的变化

不同海拔健康青年尿SOD和血乳酸的变化

一、进驻不同海拔高度健康青年尿SOD和血乳酸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杨嵘[1](2021)在《吡咯喹啉醌(PQQ)对急性高原暴露小鼠运动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高原是我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6%,低压低氧是其突出的环境因素特征。随着海拔升高,氧分压越低,尤其在海拔3500 m以上的地区,人体的体作业能力和劳动效率明显下降。然而,高原环境体作业能力下降的潜在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用于预防急性高原反应和提高运动能力的干预措施尚处于匮乏阶段。面对日益频繁的高原突发事件,寻找用于提高急进高原体作业能力的小分子药物,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军事意义。吡咯喹啉醌(PQQ)是一种芳香族三环邻醌,在哺乳动物体内无法合成,主要通过饮食获得。实验证实,PQQ作为一种氧化还原辅助因子,可以刺激线粒体发生,保护线粒体免受自由基氧化损伤,提高能量利用率,调节基础能量代谢。关于PQQ对低氧条件下线粒体功能的影响还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PQQ对模拟高原低氧条件下小鼠体作业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其线粒体机制研究。目的探讨PQQ对急性高原低氧环境下小鼠运动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1.不同低氧暴露时长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雄性昆明小鼠置于模拟海拔6000 m的低压氧舱中分别暴露12 h、7 d和28 d。采用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对小鼠血清中的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同型半胱氨酸(HCY)、乳酸脱氢酶(LDH)和CO2进行检测。2.PQQ对小鼠抗缺氧能力和急性低压低氧暴露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雄性昆明小鼠灌胃给与不同剂量的PQQ(5、10 mg/kg.bid/d)和CoQ 10(20 mg/kg.qd/d),灌胃给药7d。分别采用常压密闭缺氧实验和10000 m减压缺氧实验评价小鼠的常压缺氧耐受力和减压缺氧耐受力。采用模拟海拔4000 m的低氧负重游泳实验评价小鼠的运动能力。同时采用EKF便携式乳酸仪检测低氧游泳小鼠的血乳酸;采用生化试剂盒和生化分析仪检测肝糖原和血清超氧化物岐酶、血清丙二醛、血清尿素等指标变化。3.PQQ提高急性低压低氧暴露小鼠抗缺氧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分子机制研究。雄性昆明小鼠灌胃给与不同剂量PQQ(5、10 mg/kg.bid/d)和CoQ 10(20 mg/kg.qd/d),7 d后将暴露组小鼠放置于模拟海拔6000 m的低压氧舱中暴露12 h。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脏线粒体DNA相对拷贝数的变化,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线粒体相关蛋白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视神经萎缩相关蛋白1(Opa1)、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表达水平的变化。利用氧分压为1%的三气培养箱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同时给与不同浓度PQQ(5μmol/L、2 μmol/L、1 μmol/L、0.5 μmol/L、0.1μmol/L、0.01μmol/L)干预,分别培育12 h和24 h,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以确定PQQ的干预浓度。选取0.1 μmol/L和1 μmol/L浓度的PQQ分别干预12 h和24 h,采用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ROS水平;采用化学发光仪检测细胞ATP水平。结果1.与常氧对照组相比,12h和7d暴露组的GLU明显升高了(P<0.05),而28 d暴露组的GLU显着降低(P<0.001);12 h、7d和28 d暴露组的CO2显着降低(P<0.01);12 h、7d和28 d暴露组的HCY和TG均显着升高(P<0.05);12 h和7d暴露的CK、CK-MB、α-HBDH和LDH无显着变化,但28 d暴露组均显着升高了(P<0.05)。以上结果提示急性低氧与慢性低氧分子调控机制不同导致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也不相同。2.PQQ干预组显着提高小鼠常压密闭缺氧实验的存活时间(P<0.05)和10000 m急性减压缺氧的存活率,提示PQQ具有显着的抗缺氧效果。与低氧对照组相比,PQQ干预组的游泳力竭时间显着增加(P<0.05),且上调肝糖原(P<0.05)和血清SOD水平(P<0.01),下调血乳酸(P<0.05)、血尿素(P<0.05)和MDA水平。实验结果提示PQQ可提高急性低氧暴露小鼠的运动能力并降低氧化应激损伤。3.与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对照组小鼠的心脏线粒体拷贝数、Tfam、Mfn2、Opa1蛋白的表达均下降,Fis1蛋白表达上升。与低氧对照组比,PQQ干预显着上调了线粒体拷贝数、Tfam、Mfn2、Opa1的表达,下调Fis1蛋白表达。低剂量的PQQ干预组H9C2细胞活力显着上升,但未显示出剂量依赖性。同时,0.1 μmol/L和1 μmol/LPQQ干预后,低氧培养的H9C2细胞的ATP水平明显上升,ROS水平明显下降。结果提示PQQ抗缺氧和运动能力的分子机制可能与其调控心脏线粒体生物发生、线粒体融合-分裂动态平衡、线粒体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相关。结论1.急性和慢性低压低氧暴露分子调控机制不同。2.PQQ具有提高急性高原低氧条件下抗缺氧能力和运动能力的效果,能够减缓低压低氧下的氧化应激损伤。3.PQQ提高急性高原低氧条件下抗缺氧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分子机制,可能与其调控心脏线粒体的生物发生、线粒体融合-分裂动态平衡、线粒体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相关。

孟志军[2](2020)在《高住高练低训和高原训练对赛艇运动员经皮微循环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通过对赛艇运动员干预前、中和后经皮微循环的测试,分别探讨4周高住高练低训和8周高原训练对赛艇运动员经皮微循环功能的影响;探讨4周高住高练低训和8周高原训练对于经皮微循环功能影响的微血管机制;分别通过对高住高练低训和高原训练引起的经皮微循环功能变化与有氧能力变化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实验,均经过上海体育学院伦理委员会审批(102772019RT033)。(1)研究对象:实验一招募上海赛艇队的24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平均分为高住高练低训组(living high,training high and training low,HHL,12人)和常氧训练组(Normoxia training,NOM,12人)。所有运动员均训练4周。HHL组在低氧环境中每周训练3天,居住6天(2500-3000米),且每周还有3天的常氧环境高强度训练。常氧组在上海市水上运动中心完成(海拔100米)。实验二招募上海赛艇队的36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参加本次实验,他们被分为高原训练组(altitude training,AT,18人)和平原训练组(sea level training,ST,18人)。受试者完成8周的高原或平原训练计划。AT组在高原居住和训练(云南会泽,2280米,低压低氧),而ST组在平原居住和训练(浙江杭州,50米)。(2)测试指标:经皮微循环功能,包括血流量、移动血细胞浓度(CMBC)、血流速度(velocity)、经皮氧分压(TcPO2)等;运动能力指标包括峰值摄氧量(VO2peak)、P4和测功仪6/5km专项运动能力;血液学指标包括白细胞(WBC)、HIF、NO、VEG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内皮素(ET)等。研究结果:(1)运动能力结果:HHL组VO2peak显着提高(5553.1±457.1 vs.6217.0±463.6 ml/min,p<0.01)。而NOM组VO2peak提高幅度较小(4984.9±498.3 vs.5134.8±788.3 ml/min,p=0.677),且P4显示了相似的趋势。AT组VO2peak在干预后提高8.8%(4708.9±455.2 vs.5123.3±391.2 ml/min,p<0.01)。而ST组有3.1%的提高,但无显着性差异(4975.4±501.1 vs.5128.0±499.3 ml/min,p=0.125)。RVO2peak同样具有时间和组别的交互效应,p<0.01。AT组RVO2peak在干预后显着提高(58.9±4.9 vs.66.0±5.1 ml/min/kg,p<0.01),而ST组在干预后没有显着性提高(61.3±7.4 vs.62.8±7.4 ml/min/kg,p=0.217)。AT组测功仪5km成绩在干预后显着提高(1040.3±26.3 vs.1033.2±27.5 seconds,p=0.038)。(2)经皮微循环功能结果:实验一的血氧饱和度(SpO2)、CMBC、Heat和TcPO2在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HHL组前臂血流量和CMBC在第1周显着增,(8.9(7.0,12.8)vs.13.0(8.0,15.0)PU,p<0.05;112.0(75.3,142.0)vs.151.0(105.0,159.0),p<0.05),但在干预后恢复到干预前值。实验二的AT组前臂阻断后反应性充血(PORH)储备在8周训练后显着提高(3.6(3.2,4.3)vs.4.6(3.9,6.8),p<0.05)。PORH最高血流量在干预后增加(44.5(35.0,60.0)vs.54.0(38.0,83.5)PU,0.05<p<0.1)。同时,AT组大腿基础血流量、CMBC和血管传导系数(CVC)也比干预前提高,但无显着性差异。而ST组大腿TcPO2、CMBC和CVC在8周训练后显着下降。VO2peak在高原训练前后的变化与大腿血流量的变化(week 6 vs.baseline)呈正相关,r=0.45,p=0.01,与大腿CVC的变化(week6 vs.baseline)呈正相关,r=0.43,p=0.01。(3)血液学指标结果:与基础值相比,HHL组EPO和HIF在第2周升高(10.4(8.8,13.1)vs.12.7(10.1,13.5)mIU/ml;27.0(19.8,66.4)vs.27.7(15.4,75.5)pg/ml,p>0.05),且HIF在第4周升高(27.0(19.8,66.4)vs.31.1(25.4,66.2)pg/ml,0.05<p<0.1)。HHL组NO水平在第4周显着升高(0.05(0.04,0.15)vs.0.08(0.06,0.14)μmol/l,p<0.05),但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第4周没有显着的差异。在第4周和干预后,HHL组的VEGF水平比基础值提高(0.05<p<0.1)。HHL组丙二醛(MDA)在干预的第4周及干预后与基础值相比有显着下降(0.66(0.47,1.50)vs.0.43(0.35,0.94)nmol/l,0.66(0.47,1.50)vs.0.50(0.33,0.90)nmol/l,p<0.05),HHL组活性氧(ROS)在干预第2周虽有提高,但无显着性差异(43.3(25.6,146.9)vs.46.8(25.0,135.8)IU/ml,p>0.05),HHL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干预后有升高的趋势(11.9(6.9,42.3)vs.12.9(9.9,24.6)U/mol,0.05<p<0.1)。而NOM组MDA在第4周和干预后显着下降(0.98(0.65,2.31)vs.0.54(0.34,1.56)nmol/,p<0.05),且SOD在干预第2周有显着性下降(24.2(13.1,61.6)vs.17.5(9.7,42.4)U/ml,p<0.05)。实验二的AT组NO和eNOS在干预后显着升高(0.05(0.04,0.09)vs.0.10(0.05,0.20)μmol/l,p<0.05;2.2(1.3,3.4)vs.3.7(2.0,7.8)IU/ml,p<0.05)。AT组ET在第3周显着升高,6.0(4.2,9.9)vs.10.1(5.0,15.6)ng/ml,p<0.05,且在干预后仍然显着高于干预前,6.0(4.2,9.9)vs.9.5(5.0,15.6)pg/ml,p<0.05。AT组环前列腺素(PGI2)在干预后显着高于干预前,7.4(3.9,12.4)vs.12.1(6.8,22.7)mIU/ml,p<0.05。AT组VEGF在干预期间显着升高。研究结论:(1)4周高住高练低训和8周高原训练都能显着的提高赛艇运动员峰值摄氧量,但8周高原训练同时能够提高赛艇运动员的测功仪5千米专项有氧能力;(2)4周高住高练低训仅提高赛艇运动员前臂血流量,而8周高原训练显着提高赛艇运动员大腿血流量和内皮功能,这可能与8周高原训练显着提高赛艇运动员一氧化氮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关;(3)8周高原训练后赛艇运动员经皮微循环功能的改善与有氧能力的变化存在一定相关关系,经皮微循环功能的改善可能是运动表现提高的机制之一。

程楠[3](2020)在《不同海拔下青年男性运动后尿生化等指标变化与运动时长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检测分析海拔1765米、急进海拔4255米后15天内及常驻4255米地区≥1年青年男性递增负荷运动后的尿酮体、尿潜血、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通过分析运动时长与尿生化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探讨尿生化指标作为预测运动负荷强度指标的可行性,为急进高海拔地区青年男性的运动负荷强度快速评价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对预防高原运动性超负荷损伤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采用两因素多水平方差分析设计,即检测研究对象在不同海拔高度和运动前后的尿酮体、尿潜血、尿蛋白、心率、血氧饱和度、简单反应时、记忆广度等指标的变化。实验分组:(1)低海拔地区组,受试者89人,测试地点为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某地,平均海拔1765米;(2)急进高海拔地区组,受试者75人,由新疆叶城急进西藏阿里地区追踪检测;(3)常驻高海拔地区≥1年组,受试者96人,测试地点为西藏阿里某地,平均海拔4255米。实验方法:采用功率自行车配合遥测运动心肺仪,以递增负荷运动形式检测机体有氧能力,起始功率为50W,每分钟递增15W,当机体达到最大摄氧量判定标准时结束试验;采用自主研发的“军人作业负荷监测系统”V1.0分别检测机体安静状态下和运动后尿酮体、尿潜血、尿蛋白、心率、血氧饱和度、简单反应时、记忆广度等指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统计,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分析,结果以?X±S表示,显着性差异为P<0.05,非常显着差异为P<0.01;运动时长与尿生化指标变化相关性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进行分析,结果取值区间为[-1,1]:|r|在0.8-1之间为极强相关性;0.6-0.8之间为强相关性;0.4-0.6之间为中等相关性;0.2-0.4之间为弱相关性;0表示无线性相关性。研究结果:(1)递增负荷运动后,低海拔地区青年男性尿酮体浓度由运动前37.77±15.95mg/L显着升高到运动后49.08±10.06mg/L(*P<0.05),89例受试者中出仅出现1例尿酮体阳性;高海拔地区青年男性尿酮体浓度均值由运动前47.58±18.32mg/L显着升高至运动后66.98±17.36mg/L(*P<0.05),96例受试者中出现4例尿酮体阳性;急进高海拔地区后,青年男性安静状态与运动后的尿酮体浓度均显着升高(*P<0.05)。(2)递增负荷运动后,低海拔地区青年男性尿蛋白浓度由运动前0.33±0.13mg/mL升高到运动后0.42±0.14mg/mL,89例受试者中出仅出现1例尿蛋白阳性;高海拔地区机体尿蛋白浓度由运动前0.36±0.13mg/ml显着升高到运动后0.51±0.12mg/ml(*P<0.05),96例受试者中出仅出现3例尿蛋白阳性;急进高海拔地区后,青年男性运动后尿蛋白浓度显着升高(*P<0.05)。(3)递增负荷运动后,低海拔地区青年男性尿潜血浓度由运动前0.014±0.0018mg/dL升高到运动后0.020±0.0013mg/dL,89例受试者中出仅出现1例尿潜血阳性;高海拔地区青年男性尿潜血浓度由运动前0.018±0.009mg/dL显着升高至运动后0.028±0.011mg/dl(*P<0.05),96例受试者中出仅出现4例尿潜血阳性。(4)尿酮体、尿蛋白浓度变化与有氧运动时长呈强正相关(0.6<r<0.8);尿潜血、记忆广度、简单反应时与有氧运动时长呈弱相关(0.2<r<0.4)。(5)急进高海拔地区后,青年男性血氧饱和度显着下降并低于正常值(88.74±11.06),安静状态心率由70.23±10.58次/分钟显着升高至92.63±18.52次/分钟(*P<0.05);常驻高海拔地区青年男性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92.33±6.34)。(6)递增负荷运动后,低海拔地区青年男性简单反应时由0.621±0.41s下降至0.623±0.29s,记忆广度由8.84±1.49下降至8.63±1.59。研究结论:(1)在海拔1765米和4255米高度下,递增负荷运可使青年男性的尿酮体、尿蛋白、尿潜血浓度升高;(2)急进4255米高海拔地区后,青年男性安静状态与运动后的尿酮体、尿蛋白浓度均显着升高;(3)青年男性在承受低强度的运动负荷时,95%受试者的尿生化指标在阴性(正常)范围内升高,5%受试者尿生化指标接近阳性判定阈值;(4)在海拔1765米和4255米高度下,青年男性尿酮体、尿蛋白的浓度变化与运动时长呈强相关性,可作为预测有氧运动负荷强度的指标,为评估科学运动训练提供参考依据;(5)青年男性急进高原后,机体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低于正常值;待缺氧习服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6)短时间的递增负荷运动后即刻,机体简单反应时与记忆广度较运动前相比无明显下降。

黄兵[4](2020)在《不同海拔青年男性体能核心要素变化分析及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检测低海拔地区,急进高海拔地区后(15天之内),以及常驻高海拔地区≥1年的18~30岁青年男性的身体形态、心肺机能、运动素质等指标变化,在进行体能核心要素主成分分析基础上,初步建立高原低氧青年人体体能核心要素分析与评价模型,为开展高海拔地区个性化体能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对有效降低高原低氧训练损伤发挥指导作用。研究方法:采用两因素多水平方差分析设计,分为低海拔组,急进高海拔组(15天之内)和常驻高海拔地区≥1年组。采用功率自行车、心肺遥测系统、动态心电图仪、运动血压监护仪、人体成分分析仪,以及视觉反应时、体重计、纵跳板、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握力计、背力计等,检测体脂百分比等形态学指标;最大摄氧量、无氧阈等心肺机能指标;核心力量、耐力、反应能力等运动素质指标。采用SPSS22.0软件对体能数据集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SAS 9.4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建立高原人体体能核心要素预测评价模型。研究结果:①低海拔地区青年男性达到VO2max的用时(11.82±1.53)显着长于急进高海拔地区后青年男性达到VO2max的用时(7.62±1.47)(P<0.01),且常驻高海拔地区青年男性达到VO2max值的用时(8.47±1.87)显着长于急进高海拔受试者所用时间(7.62±1.47)(P<0.05)。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原士兵体能评价》标准进行分级测评,结果显示,≥1年的常驻高海拔地区受试者VO2max优秀率下降了 17.85%。提示,高原低氧能导致人体的有氧能力降低,进而人体体能能力也随之降低。②与低海拔组PBF(13.50±2.73)相比,急进高海拔地区青年男性受试者PBF(17.18±3.49)显着性升高(P<0.01),≥1年常驻高海拔地区受试者PBF(19.18±5.56)也显着升高(P<0.01)。急进高海拔地区后,受试者身体总水分、蛋白质、无机盐均显着降低(P<0.01),而体脂肪显着升高(P<0.01);基础代谢率、骨矿物质含量、身体细胞数等均显着降低(P<0.05)。③低海拔地区的下肢力量成绩(36.61±4.57)与急进高海拔地区受试者的下肢力量成绩(36.63±4.58)无显着差异;与低海拔受试者下肢力量成绩(36.61±4.57)相比,常驻高海拔地区受试者的下肢力量成绩(32.00±4.45)显着降低;与急进高海拔组的下肢力量成绩(36.63±4.58)相比常驻高海拔组的下肢力量成绩(32.00±4.45)显着性降低。核心力量、下肢力量呈相似趋势。与低海拔组硬拉次数(36.47±7.27)相比,而急进高海拔组硬拉次数(25.72±8.68)显着下降(P<0.01);常驻高海拔组硬拉次数(31.16±8.51)也显着性下降(P<0.05);与急进高海拔组硬拉次数(25.72±8.68)相比,而常驻高海拔组硬拉次数(31.16±8.51)显着上升(P<0.05)。④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人体体能核心要素主成分分析,初步筛选出人体体能核心要素构成的主要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SAS 9.4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建立人体体能核心要素分析与评价模型。结论:①低氧是青年男性有氧能力和心肺机能显着降低的关键因素。②低氧环境下青年男性身体成分发生变化。③低氧是青年男性运动素质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④建立了高原青年男性体能核心要素分析与评价模型如下:P(Y=1)=exp(2.6687+1.4278×海拔+0.1748×胸围-0.1054×纵跳-0.0222×安静心率-0.1588×体脂肪/1+exp(2.6687+1.4278×海拔+0.1748×胸围-0.1054×纵跳-0.0222×安静心率-0.1588×体脂肪

王丽萍[5](2019)在《低氧运动对食源性肥胖大鼠体重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建立单纯食源性肥胖大鼠模型,探讨肥胖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的关系及低氧运动对肥胖大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的影响,为肥胖患者控制体重及调节体内炎症反应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实验方法:本文选取80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10)和高脂饮食组(n=70),造模期间所有大鼠自由饮食,喂养16周后,按体重大于对照组平均体重的10%及Lee’s指数显着大于对照组视为造模成功的大鼠。之后将肥胖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安静组(NQ,n=7)、常氧运动组(NE,n=7)、低氧安静组(HQ,n=7)和低氧运动组(HE,n=7)。NE和HE组分别在常氧和低氧环境中以25m/min、20m/min进行水平跑台运动,1 h/d,6d/week,持续运动5周,NQ和HQ组不运动。HQ组和HE组分别在氧浓度为12.8-13.6%低氧帐篷中待8h/d,其中HE组在低氧环境中安静生活7h/d,运动1h/d,NQ组和NE组都生活都在常氧环境中。干预前测大鼠体重、体长、及部分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5周运动干预后,测大鼠体重、体长、肾周脂肪、附睾脂肪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干预期间观察大鼠体重、摄食量并做好记录。实验结果:1)干预前,肥胖组大鼠体重大于对照组平均体重的10%且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P<0.01),Lee’s指数也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组的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血清TNF-α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与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均呈正相关,其中,血清IL-6与体重呈高度正相关,与Lee’s指数呈中度正相关,而血清TNF-α均与肥胖大鼠Lee’s指数、体重呈中度正相关(P<0.01)。2)5周运动干预后,运动组大鼠的体重、Lee’s指数、脂肪系数均显着低于安静组(P<0.01),其中,低氧运动组体重、Lee’s指数、脂肪系数最低,常氧运动组其次,且低氧运动组体重显着低于常氧运动组(P<0.05)。3)5周运动干预后,运动组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安静组,其中HE组、NE组血清IL-6非常显着低于HQ组、NQ组(P<0.01),血清TNF-α则低氧运动组最低,与NQ、HQ组相比有非常显着或显着的差异(P<0.01,P<0.05)。实验结论:1)肥胖大鼠血清TNF-α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且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均与血清TNF-α、IL-6水平呈显着正相关,提示肥胖大鼠体内有炎症反应。2)低氧环境下进行慢性有氧运动肥胖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下降,其机制可能与减体重降低体内脂肪及Lee’s指数有关,提示本研究的低氧运动方案比常氧下降体重效果更好且能改善肥胖大鼠的炎症反应。

邝婷婷[6](2019)在《基于HIF-1α信号通路和代谢组学研究藏药蔓菁多糖抗高原低氧的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紫外线辐射强等气候特征,当机体进入高原,肺泡吸入氧分压(PaO2)降低,引起肺血管收缩,心输出量增加,过度通气,组织代谢障碍,导致微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神经细胞凋亡,人体出现头痛、头晕、气促、心悸、恶心、食欲缺乏等症状,严重者头部剧痛、共济失调、呼吸困难,引发各种急性高原病。HIF-1是专一调节氧稳态的关键介质,当机体处于低氧环境时,HIF-1能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红细胞生成素(EPO)、细胞色素氧化酶(COX)等一系列下游靶基因的转录而进行低氧适应。藏医认为隆型、培根型、隆培型等三类高原病易感人群,当进入高原时,由于高原气候具有“寒”“糙”的性质,加重了“隆”型人员“糙”“寒”的性质以及“培根”型人员的胃火虚弱,导致气机紊乱,从而使血气紊乱,导致高原病的发生。藏药蔓菁味甘性温,具有滋补、解毒,经“三胃火”消化后,化味甘,治隆病、赤巴病,而“水、土”偏盛的“甘”味能治疗“隆”引起的气机紊乱,从而治疗高原病。现代研究表明,蔓菁中的“甘”味成分多糖具有抗氧化、抗高原低氧的作用,对藏医“腊毒”症(高原病)引起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目的:1、建立蔓菁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纯化分离蔓菁多糖;2、采用慢性高原低氧模型小鼠和急性高原低氧模型大鼠评价蔓菁多糖对高原低氧的保护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作用机制;3、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蔓菁多糖对急性高原低氧保护作用的相关生物标志物及关键通路,为蔓菁多糖预防高原低氧提供研究思路和奠定基础。方法:1、蔓菁药材质量控制的建立:收集不同来源的蔓菁样品,采用DNA Barcoding技术鉴定蔓菁药材,进行显微、薄层等鉴别,检查水分、灰分等,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测定总多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并建立了特征图谱。2、蔓菁多糖的纯化分离:考察了 Sevag脱蛋白和大孔吸附树脂脱蛋白脱色的方法,采用DEAE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等柱层析法对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GPC)测定纯化多糖的纯度和分子量。3、蔓菁多糖对慢性高原低氧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模拟海拔7000m(7days)建立慢性高原低氧小鼠模型,记录造模期间小鼠的体重变化、饲料消耗量、观察心、脑、肺、肾等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各组织的氧化应激指标,以及采用ELISA方法测定HIF-1α、EPO、VEGF蛋白的表达。4、蔓菁多糖对急性高原低氧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采用急性高原低氧(9000m,24h)大鼠,记录造模期间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采用H&E、Nissl、TUNEL等病理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和皮质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技术检测ISCU1/2、COX10、Caspase-3在海马区和皮质的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 HIF-1α、Bax、Bc1-2、Caspase-3 的蛋白水平,采用 qRT-PCR 检测 microRNA 210、ISCU 1/2、COX 10、Caspase-3 基因的表达。5、采用UPLC-MS代谢组学技术,检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蔓菁多糖给药组大鼠的脑组织代谢差异物,采用PCA、PLS-DA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组间差异,鉴别差异代谢物,寻找与差异代谢物密切相关的关键代谢通路,并对关键代谢通路进行了验证。结果:1、ITS2序列有效的区分蔓菁与其常见混伪品。对12批次蔓菁样品进行了测定,水分为10.40~16.32%、总灰分为7.18~10.22%、酸不溶性灰分在0.10~0.59%、浸出物在30.32~53.75%、总多糖含量8.79~4.76%,葡萄糖含量在10.32~21.43%。2、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脱蛋白法,动态吸附优于静态吸附,动态吸附工艺为采用D301R树脂,在25℃,用1 BV/h,5 mg/ml pH=6蔓菁多糖溶液60 ml,以流速1 BV/h进行吸附,多糖保留率81.12%,脱色素率65.96%,脱蛋白率为53.86%。经DEAE-52纤维素、Sephadex G100等柱层析法,梯度洗脱后蔓菁多糖(回流提取)得到4个组分,分别为DEAE-52纤维素0.6 mol/1氯化钠溶液洗脱组分BRP-3B(重均分子量Mw:14254 Da)、BRP-4B(重均分子量Mw:16312 Da)和Sephadex G-100分离蒸馏水洗脱组分BRP-1B(重均分子量Mw:380883 Da)、BRP-2B(重均分子量Mw:227089 Da);蔓菁多糖(冷浸提取)得到5个组分,分别为DEAE纤维素0.3 mol/ml洗脱组分BRP-5C(重均分子量Mw:39606 Da,Sephadex G-100分离蒸馏水分离组分BRP-1C(重均分子量Mw:1540 Da)和BRP-2C(重均分子量Mw:25454 Da),0.1 mol/L氯化钠溶液洗脱组分BRP-3C(重均分子量 Mw:74182 Da)、BRP-4C(重均分子量 Mw:36518 Da)。3、蔓菁多糖对慢性高原低氧小鼠具有保护作用。与CHH模型对照组比较,蔓菁多糖能显着改善血清和心、脑、肺、肾组织的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含量,以及调控心、脑、肺、肾组织组织中HIF-1α、VEGF、EPO的表达。4、蔓菁多糖对急性高原高原缺氧大鼠具有保护作用,能升高AHH大鼠血清中SOD、GSH的水平,降低MDA、GSSG和LDH的含量,减少了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的凋亡,降低Capase-3、Bax蛋白的表达,提高HIF-1α的蛋白和miR-210基因表达的水平,提高了 ISCU1/2、COX10基因和蛋白表达,说明蔓菁多糖减少低压缺氧下大鼠神经元的凋亡,激活HIF-1α/microRNA 210/ISCU 1/2(COX 10)信号通路,改善了线粒体的功能,达到脑保护作用。5、采用UPLC-MS技术检测空白对照组、AHH模型对照组、蔓菁多糖高剂量给药组大鼠的脑组织代谢物:空白对照组与AHH模型对照组比较共鉴定出了16个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12个,AHH模型对照组与BRP给药组比较共鉴定出了 41个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25个。BRP给药后显着回调的差异代谢物有7个,分别是半乳糖鞘氨醇、鞘氨醇、鞘氨醇-1-磷酸、肉豆蔻酰基肉碱、1-棕榈酰溶血磷脂酸、溶血磷脂酰乙醇胺(16:1(9Z)/0:0)、丙酮酸等,相关的5条通路为鞘脂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柠檬酸循环(TCA循环)、糖酵解或糖异生、丙酮酸代谢。通过分析表明,蔓菁多糖对急性高原低氧引起的脑损伤的保护机制与鞘氨醇-1-磷酸、鞘氨醇、半乳糖鞘氨醇所属的鞘脂代谢调节HIF-1的表达,并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线粒体蛋白细胞色素C释放、减少caspase激活;BRP能调节丙酮酸的柠檬酸循环(TCA循环)、糖酵解或糖异生、丙酮酸代谢等通路与HIF-1的激活密切相关,通过HIF-1α调节低氧下细胞代谢,降低了 TCA循环减少,降低ROS对线粒体的损伤,已达到低氧保护的作用。通过验证试验表明蔓菁多糖能激活鞘脂代谢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结论:本课题结合“味性化味”和物质精微代谢的藏医理论,开展了蔓菁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并对其“甘”味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围绕HIF-1 α信号通路和能量代谢,从蛋白水平、代谢组学层面解释了藏药蔓菁“甘”味成分蔓菁多糖抗高原低氧的作用机制,为蔓菁多糖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创新点:1.首次采用HPLC法测定了蔓菁药材中葡萄糖的含量并建立了特征图谱,并对冷浸提取的蔓菁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2.开展蔓菁多糖改善慢性高原低氧所致的慢性高原病的药效和机制研究,由于慢性高原病由于体内的长期的代偿性反应造成心、脑血管系统改变,而本研究表明,蔓菁多糖具有良好改善各组织抗氧化应激,并能调节HIF-1α、VEGF、EPO表达的作用。3.以神经元细胞凋亡为切入点,开展蔓菁多糖预防急性高原低氧引起的脑损伤的研究,阐明了蔓菁多糖通过激活HIF-1a/microRNA210/ISCU 1/2(COX 10)信号通路以达到脑保护的作用。4.结合蔓菁“甘”味成分蔓菁多糖经“三胃火”消化后能治疗“隆”病和“赤巴”病,并改变机体代谢的藏医理论,采用UPLC-MS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蔓菁多糖对急性高原低氧大鼠的脑组织的差异性代谢产物及其代谢通路,从代谢物层面揭示了藏药蔓菁多糖预防AHH引起脑损伤的机制。

阮俊勇[7](2019)在《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下膜法氧气机富氧干预对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高原地区自然环境特殊,对人体影响较大的主要气候特征表现为低气温、强紫外线辐射、低大气压和低氧分压等,其中低氧分压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急进高原早期,机体对低氧环境的习服机制尚未建立,极易引发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在人体所有系统中,中枢神经系统对低氧环境最为敏感。目前研究发现,高原急性低氧环境几乎能影响机体所有的功能活动,高级神经活动的改变往往在低氧刺激初期就会出现。结合时间因素,轻微的低氧刺激就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元细胞损伤,严重的低氧刺激会导致神经元细胞产生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且急性低氧引发的认知功能损伤严重威胁着急进高原人群的作业效能和身心健康,更有甚者会危及生命。随着我国高原医学的发展,高原抗缺氧技术和装备研究随之不断进步,目前已有研究证实了高原富氧干预对急进高原人群的心、肺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结构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但是有关高原富氧干预是如何影响机体的认知功能和脑部结构目前仍鲜有研究报道。因此,探索富氧干预对高原急性低氧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及脑部结构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在保障急进高原人群生理健康和工作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建立了平原条件下的弥散富氧环境、模拟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以及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的弥散富氧环境实验平台,并分别对三种平台的氧气浓度、海拔、温度等参数进行了连续测试,结果表明上述三套系统均可连续运行12 h以上,且氧气浓度和温度能够保持稳定;同时建立了急性缺氧大鼠模型,通过对其自发协调性活动检测,验证了三种环境能影响大鼠的自发协调性活动和认知功能,为后续动物实验的开展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实验平台保障。其次,本实验使用便携式膜法氧气机对急性缺氧动物模型进行了有效富氧干预,探索了在模拟高原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下膜法氧气机的富氧干预对于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组织结构、神经细胞形态和Tau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的影响,发现富氧干预能显着降低急性低压低氧环境造成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以及对海马结构和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该研究为弥散富氧改善急进高原人群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后续抗缺氧系列装备在高原地区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使用方法与实验依据。本实验研究分为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弥散富氧环境和急性缺氧动物模型的建立背景:大量研究表明高原低氧环境会严重影响急进高原人群的神经、呼吸、消化、泌尿、循环等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系统研究低氧对机体损伤的机制并探寻科学有效的富氧干预方法,对于维护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急性缺氧动物模型并构建与其相对应的弥散富氧环境对于研究急进高原机体损伤机制并探索相关干预方法具有重要价值。方法:首先,通过将便携式膜法氧气机的出气端与大鼠独立通气笼具(individual ventilated cages,IVC)笼具的进气口相接,构建弥散富氧环境,以模拟高原富氧室;随后,将富氧笼置于低压舱内,协同运行低压舱及膜法氧气机。至此,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的弥散富氧环境构建完毕。随后在各海拔高度下对富氧笼内的氧气浓度和温度进行测试。随后建立急性缺氧大鼠模型,并对其在富氧干预后的自发协调性活动进行检测。结果:氧气浓度测试结果显示,在平原条件下,富氧笼内氧浓度于20 min内即可达到30.72%,且稳定性较好。模拟高原环境时,低压舱内氧浓度始终保持在20.9%,与平原状态一致,但压力值显着降低。而富氧笼内氧浓度随海拔高度的上升略呈下降趋势,但是在模拟海拔6000 m时仍能维持在28.41%,且在固定海拔高度时富氧笼内氧浓度基本能够保持稳定在12 h以上。此外,富氧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缺氧对大鼠体重以及水平和垂直活跃度的影响。结论:本部分实验分别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平原弥散富氧环境、模拟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以及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的弥散富氧环境三种氧环境,并建立了相对应的急性缺氧动物模型,为后续深入研究富氧干预对和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相关的认知功能及脑部结构的影响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学保障。第二部分: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下膜法氧气机富氧干预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结构的影响背景:目前针对富氧环境对机体影响的基础研究大都集中在心肺功能方向,而有关富氧干预能否改善因急性低氧引发的脑部结构损伤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尤其是富氧干预对其作用机制迄今仍未见研究报道。方法:通过Morris水迷宫进行定位航行训练后,对大鼠进行急性低压低氧处理和富氧干预,随后检测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分别观察急性低氧与富氧干预对于大鼠海马组织结构和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同时在分子水平上对于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Tau蛋白在四个重要位点的磷酸化表达水平进行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结果:空间探索能力测试结果表明,急性低氧处理会显着降低大鼠穿越Morris水迷宫水下平台的次数,而富氧干预则会扭转这种负向影响。HE染色结果表明,低氧处理会导致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散乱,胞核体积缩小,染色加深,与胞质界线不清,出现大量空泡样变,且变性锥体细胞数量显着增多,而富氧干预组大鼠相关结构损伤明显减轻。透射电镜结果表明,低氧处理会显着破坏神经元细胞结构和线粒体形态,而富氧干预能有效缓解低氧引发的神经细胞损伤。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进行低氧和富氧干预对于海马组织内总Tau蛋白的表达无显着影响,但急性低压低氧处理会造成Tau蛋白在不同位点的异常磷酸化表达,而有效富氧干预则会显着降低其在不同位点的磷酸化表达水平。结论:采用膜法氧气机进行富氧干预能够显着减轻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导致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以及海马组织结构、神经细胞形态和线粒体结构的损伤,并且对大鼠的认知功能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

阮俊勇,申广浩,董旭,雷涛,罗二平[8](2017)在《我国高原地区抗缺氧装备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高原低氧环境对人体产生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在高原地区抗缺氧装备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对其特点及适用性进行了分类概括分析,希望可以对如何更好地防治高原缺氧有所帮助。

刘璐[9](2017)在《常驻高原官兵膳食健康评估及保障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处西南边陲,与多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仅和印度的争议领土面积就多达12万多平方公里,军事斗争准备的任务十分紧迫。高原部队肩负着防御外敌入侵,打击境内外三股势力的分裂和恐怖活动等保障国防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任务,是保障我国西南地区安全稳定的铁拳头。除了装备、技术以及训练之外,高原官兵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是保障高原部队战斗力的必要条件之一。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低压、低氧、寒冷、干燥和强紫外线辐射等特殊环境因素可对人体的健康水平产生巨大危害,严重影响高原官兵的军事作业和作战能力。因此,明确高原环境对高原官兵健康状况和战斗力的影响,寻找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提升高原环境下的卫勤保障能力,确保未来部队在高原地区做到“能打仗,打胜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了习服锻炼和使用抗缺氧药物等方法外,科学的膳食营养结构对减轻高原反应、提高常驻高原官兵身体健康状况和维持长时间高效能的脑-体军事作业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制定高原特殊环境下的膳食保障方案是目前常驻高原部队的迫切需求。当前我军尚无针对常驻高原部队的《军人营养素供给量》和《军人食物定量》标准,高原部队目前所用标准仍以平原标准为主,仅在能量的供给量方面有所提高。同时,我军也尚无针对常驻高原部队的作战口粮和营养补充剂。近几年我军根据高原部队的特殊需求,在抗缺氧野战食品和改善高原官兵认知能力和体能的营养补充剂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所研发产品还不能满足高原不同作训任务、不同劳动强度下的营养素需求。随着高原军事斗争环境日益复杂和激烈,现有的膳食营养保障措施已经不能充分保障高原官兵的高效作战能力。常驻高原部队在执行膳食营养标准、维护官兵健康等方面也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在今天的战场上,优化军事人员的营养状况意味着提高军事人员在恶劣极端环境中的健康水平和作战能力,对于减少非战斗减员和赢得军事斗争胜利必不可少。因此,调查研究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现况,提出针对常驻高原部队的膳食营养保障措施的改进对策和建议,对提高战士高原环境适应能力,增强高原部队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研究目的及意义:当前有关我军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研究的空缺较大,本研究紧密结合高原特殊环境中部队的膳食营养保障需求,系统调查常驻高原部队官兵的膳食结构、营养水平、健康状况、脑-体军事作业能力、慢性高原病的发病情况,以期发现膳食营养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验室从细胞和整体动物水平探讨验证补充营养素对维护、提高高原认知和体力作业能力的作用,为提高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能力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线索;在进一步系统分析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常驻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对提高官兵在极端环境下的健康水平和高原部队战斗力生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内容:1.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调研。首先对多个海拔在3000米以上单位开展膳食营养调查与评价,了解高原官兵的膳食营养保障现状;其次对高原官兵身体健康状况及认知功能和体能进行调查,探讨高原环境对常驻官兵身体健康及认知和体能的影响;最后通过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了解高原官兵的个人营养素养及其影响因素。2.针对高原环境下官兵认知功能和体能下降的特点,通过动物和细胞模型的实验干预研究,探讨膳食营养素对改善慢性缺氧认知和体力能力下降的保护效应及抗缺氧损伤的效应。3.结合现场调研和实验室研究结果,进一步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建立我军常驻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体系,为优化高原膳食营养保障工作和提出保障对策建议提供依据。4.在文献回顾、现场调研、实验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针对常驻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卫勤保障对策建议。主要结果与结论:1.高原现场调研(1)高原官兵膳食结构不合理,机体缺乏部分营养素,当前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尚未完全满足高原官兵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1)食物摄入种类及摄入量:A部禽蛋、牛奶、植物油以及B部的牛奶、植物油摄入量达到军标标准,但其余食物摄入量未达标,其中粮食、畜肉、禽肉、鱼虾、大豆、蔬菜、干菜、食用菌、蔗糖和水果的摄入A部分别为军标的39.9%、46.2%、6.0%、24.0%、5.4%、26.7%、13.5%、0%、1.3%和20.0%,B部分别为87.6%、56.1%、30.2%、13.5%、24.0%、68.5%、3.0%、20.0%、16.7%和16.0%;(2)营养素摄入种类和摄入量:三大产热营养素摄入:与军标相比,A部能量摄入不足(仅为70.7%),B部摄入达标;A部和B部的蛋白质产热比达标,其摄入量及优质蛋白摄入比例也均达到标准,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良好;A部和B部CHO产热比不足(分别仅为军标的52.7%和91.8%);B部脂肪产热比超标;维生素与矿物质摄入:与军标相比,A部钾、锌、镁、VD、VC、VB1和VB2摄入量不足(仅为军标的60%-80%),VA、VB6、叶酸和VB12摄入量严重不足(在军标的60%以下),其余营养素摄入充足(在军标的80%以上);B部VB2摄入不足,为军标的75%,钙、碘、VA、VD、VB6、叶酸、VB12摄入量严重不足,其余营养素摄入充足;(3)体格状况评价:与军标相比,84.5%的官兵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正常,97.7%的官兵上臂肌围为正常,体成分仪评估发现71.3%的官兵体脂率偏低;高原重度和中度劳动强度会减少脂肪含量和比例以及增加肌肉含量,重度劳动强度会增加基础代谢率;(4)血清蛋白、血脂和维生素检测结果:血清蛋白含量均在军标正常范围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异常率为72.9%,重度劳动强度官兵异常率最高;血中VA、VD、VB1和VB2达标率分别为100%、1.4%、81.9%和18.1%;(5)矿物元素检测结果:头发中锌和铁的充足率较低,分别为42.9%和26.2%,C部官兵(重度劳动强度)头发镁的充足率仅为7.7%,并显着低于A部和B部;官兵食欲降低,食物摄入量减少,是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高原低氧环境下的部分营养素代谢增加,更加剧了官兵机体中营养素的缺乏。通过调整膳食的烹调口味、加强膳食营养宣教和适当服用营养补充剂等方式增加营养素的供给,可维持官兵的军事作业能力。(2)高原官兵营养知识匮乏,营养行为缺乏正确引导,但营养态度积极,改变现有不良饮食习惯和学习营养知识的意愿强烈。高原官兵营养知识与营养行为密切相关,营养行为与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对高原官兵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宣教十分必要。(3)常驻高原官兵的慢性高原病症患病率较高,重度劳动强度加剧患病率的增高。高原官兵的慢性高原病症患病率主要表现在HAPC、高原衰退症、睡眠障碍、血脂异常以及心肌酶异常方面,严重影响官兵身体健康水平。其中重度劳动强度官兵的慢性高原病症(HAPC和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重度劳动强度加剧了低氧环境对官兵身体健康的影响,增加了非战斗减员的发生风险。因此,定期体检,及时关注和监测高原官兵身体健康状况,制定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案和提高重度劳动强度部队的膳食营养保障,对维护官兵的战斗力生成尤为重要。(4)高原低氧环境导致官兵的认知功能和体能下降,制约高原部队战斗力生成。认知检测研究发现,常驻高原官兵与平原官兵相比,其系列加减、视觉保留、记忆扫描、听数距广度、曲线吻合、数字筛选、心算、符号译码、动态目标追踪、听觉简单反应时和视觉选择反应时、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动作稳定性等认知能力显着降低,表明高原官兵的认知效率和质量明显下降,导致完成军事作业任务的速度和精确性降低。体能检测发现,常驻高原官兵与平原官兵相比,其VO2max等体能指标降低,高原官兵的有氧劳动能力低于平原水平。军人的脑体作业能力高低是决定未来高原军事斗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改善高原环境对军人认知和体能的影响,维护和提高高原官兵的脑力军事作业能力至关重要。2.膳食营养补充剂可提高耐缺氧能力和减轻缺氧损伤(1)研究结果显示,复合VB和鱼油可以显着缩短大鼠慢性缺氧后寻找目标平台的时间等认知指标,还可以显着改善大鼠慢性缺氧时的乳酸、乳酸与丙酮酸之比、H2O2以及GSH-Px等缺氧损伤指标,结果表明复合VB和鱼油可提高缺氧动物认知能力,并且对慢性缺氧后的运动疲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提示两种膳食营养素可能对提高高原官兵的脑体作业能力有帮助,可作为高原特需营养补充剂与食品研发的基础;(2)研究结果显示,丙酮酸钙和丙氨酸可以显着延长小鼠密闭缺氧耐受时间、亚硝酸钠中毒后存活时间、心肌缺氧后标准耐受时间及断头后张口动作持续时间;丙酮酸钠与丙氨酸剂量比例为1:4-1:16时具有协同抗缺氧效应,以上结果表明丙酮酸和丙氨酸可协同提高小鼠耐缺氧时间和减少细胞的缺氧损伤,下一步将在动物行为学实验中对其缺氧保护效应进行验证。3.我军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能力的提高仍受部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影响和制约我军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有:保障中人员队伍的专业性和对保障计划的监督考评、高原特需营养补充剂与食品研发的成果转化效率、高原不同劳动强度下的膳食营养保障标准的完善度、高原部队的食物品质及食谱制定、营养宣教、官兵食欲调节以及膳食-体格-生理生化-高原病症-军事作业能力联合评价体系的建立。我军高原膳食营养保障应重点关注以上七个方面并进行探索和改革。4.对策建议:(1)加强组织管理效能,确保保障计划落实:行政管理人员要提高对高原膳食营养保障的思想重视,并通过掌握部队膳食营养状况的真实性,保证引导的准确性;明确卫生与军需部门职责并增强部门间的有机结合,共同对计划的落实进行考评,形成长效监督和反馈机制。(2)完善高原膳食营养标准,加快高原特需营养补充剂与食品研发:通过深入高原部队调研,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细化高原部队膳食营养相关标准,提升保障的精准水平;对相关标准进行推广宣传,增加标准的可行性;加强高原特需营养补充剂和食品的平台建设和利用;高原营养补充剂和食品的研发方向应以改善氧化应激、能量代谢、抗缺氧能力和预防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为主;加快高原营养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优化现有的保障产品。(3)充分发挥高原部队卫生机构的指导和监督职能:卫生部门要形成膳食营养保障小组的组织架构,针对高原营养知识进行宣传,对炊事人员进行高原膳食营养的相关培训,对高原低氧有特异性的生理生化指标及作业能力进行检测,全面精准的监测官兵营养健康状况。(4)加强营养宣教,调整高原官兵饮食行为:增加主食摄入量,丰富副食品种;尤其防止VD、VB1和VB2等营养素的缺乏;增加浓厚口味食物的烹制以调整官兵食欲;提高食物运输储存能力及改善烹饪方式以减少营养素流失;适当服用营养补充剂;保证每日饮水量及杜绝饮酒。

贾潇[10](2017)在《20~59岁成年人无氧阈强度简易推测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无氧阈作为评价心肺耐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大众科学健身指导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将探索用20米折返跑和6分钟步行试验两种场地测试方法分别推测我国2039岁和4059岁成年人无氧阈强度的可行性,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并进行科学性验证。开发可用于指导大众科学健身的新指标,丰富场地测试的评价指标和应用前景,为确定个性化的运动强度提供科学指导依据,便于无氧阈指标在全民健身中的推广与应用,提升大众科学健身指导水平。研究方法:受试者共计631人。其中2039岁受试者285人用于建立20米折返跑推测无氧阈强度的回归模型,另选30人用于回代检验;4059岁受试者286人用于建立6分钟步行试验推测无氧阈强度的回归模型,另选30人用于回代检验。采集性别、年龄、运动情况等基本信息后对受试者进行身体形态机能测试,测试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场地测试选用20米折返跑(2039岁)和6分钟步行试验(4059岁);用功率自行车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试验(GXT)并佩戴气体代谢分析仪采集气体代谢指标,用V-slope法计算无氧阈(VT)。利用SPSS软件,将VT作为因变量,场地测试成绩和其他相关指标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并进行检验。研究结果:(1)20米折返跑级别与VT中度相关,r=0.602(P<0.01),20米折返跑推测2039岁成年人无氧阈强度回归模型为:VT(L/min)=-0.266+0.055*级别+0.009*体重+0.087*运动情况+5.49*10-5*肺活量(R=0.786,调整R2=0.613);(2)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与VT低度相关,r=0.249(P<0.01),所建立的回归模型效度差。研究结论:(1)用20米折返跑推测2039岁成年人无氧阈强度方法可行且模型预测效果较好;(2)用6分钟步行试验推测4059岁成年人无氧阈强度方法不可行。

二、进驻不同海拔高度健康青年尿SOD和血乳酸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驻不同海拔高度健康青年尿SOD和血乳酸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吡咯喹啉醌(PQQ)对急性高原暴露小鼠运动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不同低压低氧暴露时长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材料
        1.2.2 方法
    1.3 实验结果
        1.3.1 不同低氧时长对小鼠糖脂生化指标的影响
        1.3.2 不同低氧时长对小鼠心肌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
        1.3.3 不同低氧时长对小鼠血清HCY含量的影响
        1.3.4 不同低氧时长对小鼠血清CO_2含量的影响
    1.4 讨论
第二章 PQQ对急性低压低氧暴露小鼠抗缺氧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阳性药物的筛选
        2.3.2 PQQ对常压密闭缺氧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
        2.3.3 PQQ对10000 m减压缺氧小鼠生存率的影响
        2.3.4 PQQ对模拟4000 m低氧游泳小鼠力竭时间的影响
        2.3.5 PQQ对模拟4000 m低氧游泳小鼠代谢废物和肝糖原的影响
        2.3.6 PQQ对模拟4000 m低氧游泳小鼠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2.4 讨论
第三章 PQQ提高急性低压低氧暴露小鼠抗缺氧能力和运动能力的机制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心脏线粒体拷贝数的检测
        3.3.2 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蛋白Tfam表达的变化
        3.3.3 线粒体融合裂变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
        3.3.4 PQQ对低氧暴露H9C2 细胞细胞活力的影响
        3.3.5 PQQ对低氧暴露H9C2 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3.3.6 PQQ对低氧暴露H9C2 细胞内ATP水平的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低氧对线粒体功能及其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主要简历
致谢

(2)高住高练低训和高原训练对赛艇运动员经皮微循环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假设
    1.4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高原低氧训练研究现状
        2.1.1 高原低氧训练——提高有氧能力
        2.1.2 高原训练和低氧训练的异同与争议
        2.1.3 高原低氧训练的分类
        2.1.4 高原低氧训练提高运动能力的生物学机制
    2.2 高原低氧训练效果的影响因素
        2.2.1 影响高原低氧训练效果的客观因素
        2.2.2 影响高原低氧训练效果的主观因素
    2.3 高原低氧训练的未来研究方向
        2.3.1 高原低氧训练效果的评估
        2.3.2 高原低氧训练的个体差异化
        2.3.3 高原低氧训练后最佳比赛时间的探索
    2.4 微循环基础
        2.4.1 微循环的定义
        2.4.2 微循环的功能
        2.4.3 微循环的调节
        2.4.4 人体主要的微循环
    2.5 经皮微循环
        2.5.1 经皮微循环的主要生理功能
        2.5.2 运动对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病患者微循环功能的改善
        2.5.3 运动员和普通健康人经皮微循环功能
        2.5.4 激光多普勒技术在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2.6 高原低氧训练与微循环
        2.6.1 高原低氧训练对微血管功能的影响
        2.6.2 高原低氧训练对微血管生成的影响
        2.6.3 红细胞与NO
    2.7 耐力训练与微循环
        2.7.1 耐力训练对微循环功能的影响
        2.7.2 耐力训练对微血管生成的影响
        2.7.3 NO和运动疲劳的关系
    2.8 NO在微循环调节中的作用
        2.8.1 NO和NOS的舒血管作用
        2.8.2 eNOS的舒血管机制
        2.8.3 微循环中的NO信号通路
    2.9 总结与展望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训练安排
    3.3 指标测试与方法
        3.3.1 经皮微循环功能测试
        3.3.2 VO_(2peak)测试
        3.3.3 P4测试
        3.3.4 测功仪6/5km测试
        3.3.5 血液指标测试
    3.4 数理统计
4 研究结果
    4.1 高住高练低训对赛艇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4.2 高住高练低训对赛艇运动员经皮微循环功能的影响
    4.3 高住高练低训对赛艇运动员微血管功能和生成的影响
    4.4 高住高练低训对赛艇运动员炎症和自由基指标的影响
    4.5 高原训练对赛艇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4.6 高原训练对赛艇运动员经皮微循环功能的影响
    4.7 高原训练对赛艇运动员经皮微循环功能和有氧能力影响的相关关系
    4.8 高原训练对赛艇运动员微血管功能和生成的影响
    4.9 高原训练对赛艇运动员炎症和自由基指标的影响
5 分析讨论
    5.1 高住高练低训对赛艇运动员经皮微循环功能影响
    5.2 高住高练低训对赛艇运动员NO、VEGF、炎症和自由基等的影响
    5.3 高原训练对赛艇运动员经皮微循环功能的影响
    5.4 高原训练对赛艇运动员NO、VEGF、炎症和自由基等的影响
    5.5 高住高练低训和高原训练对赛艇运动员经皮微循环功能影响的比较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7 研究创新与局限
    7.1 研究创新
    7.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不同海拔下青年男性运动后尿生化等指标变化与运动时长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低氧环境对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3.2 急性低氧暴露对机体作业能力的影响
        1.3.3 递增负荷试验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1.3.4 运动性尿酮体、蛋白和潜血的变化及研究进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法
        2.2.2 文献资料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
    3.1 不同海拔青年男性运动后尿酮体、蛋白、潜血等指标的变化
        3.1.1 不同海拔青年男性运动后尿酮体浓度的变化
        3.1.2 不同海拔青年男性运动后尿蛋白浓度的变化
        3.1.3 不同海拔青年男性运动后尿潜血浓度的变化
        3.1.4 不同海拔青年男性运动后心率的变化
        3.1.5 急进高海拔地区青年男性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1.6 递增负荷运动后青年男性认知指标的变化
    3.2 运动时长与尿酮体、蛋白和潜血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3.2.1 运动时长与尿酮体浓度变化相关性
        3.2.2 运动时长与尿蛋白浓度变化相关性
        3.2.3 运动时长与尿潜血浓度变化相关性
        3.2.4 运动时长与认知指标变化相关性
4 讨论
    4.1 递增负荷运动后尿生化指标的变化
    4.2 低氧环境下青年男性心率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4.3 尿生化指标作为评价有氧运动强度指标的可行性
    4.4 本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不同海拔青年男性体能核心要素变化分析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高原低氧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1.3.2 人体体能概述
        1.3.3 人体的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
        1.3.4 高原低氧环境下人体体成分变化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设计
    2.2 研究对象与实验分组
    2.3 检测指标的筛选
    2.4 现场实验法
        2.4.1 实验仪器
        2.4.2 检测方法与实验流程
    2.5 数据统计法
3 实验结果
    3.1 不同海拔青年男性有氧能力变化
        3.1.1 最大摄氧量
        3.1.2 通气阈
    3.2 不同海拔青年男性心肺机能变化
        3.2.1 安静心率
        3.2.2 心率变异性
        3.2.3 呼吸频率
        3.2.4 代谢当量
    3.3 不同海拔青年男性身体形态要素变化
        3.3.1 体脂率
        3.3.2 身体质量指数
        3.3.3 基础代谢率
        3.3.4 身体成分
        3.3.5 肌肉脂肪
        3.3.6 营养物质
    3.4 不同海拔青年男性运动素质变化
        3.4.1 力量素质
        3.4.2 耐力素质(肌肉耐力)
        3.4.3 反应能力
        3.4.4 柔韧素质
    3.5 高原低氧环境下青年男性体能核心要素主成分分析
        3.5.1 机体身体形态核心要素主成分分析
        3.5.2 机体运动素质核心要素主成分分析
        3.5.3 机体心肺机能核心要素主成分分析
        3.5.4 人体体能核心要素主成分分析
    3.6 构建高原人体体能核心要素分析与评价模型
4 分析与讨论
    4.1 高原低氧环境下青年男性有氧能力变化分析
        4.1.1 最大摄氧量
        4.1.2 通气阈
    4.2 高原低氧环境下青年男性心肺机能变化分析
        4.2.1 安静心率
        4.2.2 心率变异性
        4.2.3 呼吸频率
        4.2.4 代谢当量
    4.3 高原低氧环境下青年男性身体成分变化分析
        4.3.1 体脂率
        4.3.2 身体质量指数
        4.3.3 基础代谢率
        4.3.4 身体其它成分分析
    4.4 高原低氧环境下青年男性运动素质变化分析
        4.4.1 力量素质分析
        4.4.2 耐力素质(肌肉耐力)分析
        4.4.3 反应能力分析
        4.4.4 柔韧素质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索引(Abbreviated Index)
实验结果原始数据表
致谢
研究生个人简历

(5)低氧运动对食源性肥胖大鼠体重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肥胖与炎症的关系
    1.2 肥胖诱导炎症的可能机制
    1.3 炎性因子TNF-α、IL-6 的研究现状
        1.3.1 IL-6 的研究现状
        1.3.2 TNF-α的研究现状
        1.3.3 TNF-α、IL-6 与低氧及低氧运动的关系研究
    1.4 小结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图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动物
        2.2.2 饲料组成
        2.2.3 实验所需主要仪器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建立
        2.3.2 实验动物分组
        2.3.3 干预方案
        2.3.4 材料采集
        2.3.5 测试指标及方法
    2.4 数据统计与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造模期间实验大鼠的外观表现、体重、Lee’s指数
        3.1.1 造模期间实验大鼠的外观表现
        3.1.2 造模期间实验大鼠的体重、Lee’s指数
    3.2 肥胖大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 水平的变化及与体重、Lee’s指数的相关性
        3.2.1 肥胖大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 水平的变化
        3.2.2 肥胖大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 与体重、Lee’s指数的相关性
    3.3 运动干预对相关测试指标的变化
        3.3.1 运动干预对肥胖大鼠进食量的影响
        3.3.2 运动干预对肥胖大鼠体重的影响
        3.3.3 运动干预后肥胖大鼠Lee’s指数的变化
        3.3.4 运动干预后肥胖大鼠肾周、附睾脂肪和脂肪系数的变化
        3.3.5 运动干预后肥胖大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 水平的变化
4 讨论与分析
    4.1 肥胖大鼠模型的建立
        4.1.1 肥胖大鼠的造模方法
        4.1.2 判断肥胖动物模型的方法
    4.2 低氧及低氧运动与体重的关系研究
    4.3 肥胖对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 的影响
    4.4 低氧及低氧运动对大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 的影响
        4.4.1 低氧暴露对大鼠炎症因子TNF-α,IL-6 的影响
        4.4.2 低氧运动对大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 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6)基于HIF-1α信号通路和代谢组学研究藏药蔓菁多糖抗高原低氧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思路
第一章 蔓菁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其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
    1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蔓菁多糖对慢性高原低氧小鼠的药理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蔓菁多糖对急性高原低氧大鼠的药理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蔓菁多糖对急性高原低氧大鼠的脑组织代谢组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1 总结
    2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下膜法氧气机富氧干预对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一、我国高原地理环境及人群现状
    二、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对认知功能及大脑结构的影响
        1 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1.1 对动物认知功能的影响
        1.2 对人体认知功能的影响
        2 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对大脑结构的影响
        3 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对认知功能及大脑结构影响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
    三、我国高原抗缺氧装备的研制及应用
        1 加压增氧
        1.1 高压氧舱
        1.2 增压舱
        1.3 增压帐篷
        1.4 单兵高压氧衣
        1.5 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
        2 富氧增氧
        2.1 富氧室
        2.2 富氧帐篷
        2.3 高原便携式单兵/车载富氧机
课题总体设计方案
    第一部分 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弥散富氧环境和急性缺氧动物模型的建立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主要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弥散富氧环境的建立与测试
        2.1.1 平原条件下弥散富氧环境的建立及测试
        2.1.2 模拟高原低压低氧环境的建立及测试
        2.1.3 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条件下弥散富氧环境的建立及测试
        2.2 实验分组与富氧干预
        2.3 大鼠自发协调性活动检测
        2.4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模拟高原低压低氧环境及弥散富氧环境数据测试
        3.2 急性低压低氧暴露及富氧干预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3.3 急性低压低氧暴露及富氧干预对大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4 讨论
    第二部分 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下膜法氧气机富氧干预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结构的影响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主要试剂
        1.3 实验主要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定位航行训练
        2.3 分组干预
        2.4 空间探索能力测试
        2.5 大鼠海马组织结构观察
        2.5.1 大鼠海马组织CA1 区形态结构观察
        2.5.2 神经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2.6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Tau蛋白表达水平
        2.7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认知功能测试
        3.1.1 定位航行训练
        3.1.2 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测试
        3.2 大鼠海马组织结构观察
        3.2.1 大鼠海马组织CA1 区形态结构观察
        3.2.2 神经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3.3 大鼠海马组织Tau蛋白表达分析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8)我国高原地区抗缺氧装备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纯氧氧疗
2 加压增氧
    2.1 高压氧舱
    2.2 增压舱
    2.3 增压帐篷
    2.4 单兵高压氧衣
    2.5 单兵高原增氧呼吸器
3 富氧增氧
    3.1 富氧室
    3.2 富氧帐篷
    3.3 高原便携式单兵/车载富氧机
4 结语

(9)常驻高原官兵膳食健康评估及保障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前言
    1.1 课题来源及相关概念界定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常驻高原官兵膳食营养、身体健康以及脑-体军事作业能力的现况调查
    2.1 概述
    2.2 高原部队膳食营养调查与评价
    2.3 高原官兵个人营养素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4 高原官兵身体健康水平以及认知能力和体能状况调查
    2.5 小结
第三部分 几种膳食营养素改善慢性缺氧认知和体能的实验研究
    3.1 复合VB和鱼油对缺氧环境下认知功能的影响
    3.2 复合VB和鱼油对缺氧环境下体能的影响
    3.3 丙酮酸和丙氨酸提高抗缺氧能力的实验研究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部分 常驻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能力的影响因素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4.1 影响因素综合评价体系的初步建立
    4.2 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指标的筛选
    4.3 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估计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部分 常驻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对策建议
    5.1 在组织管理层面,要发挥组织的引导作用和加强保障计划的落实
    5.2 在基础研发层面,要完善高原膳食营养标准和加快高原特需营养补充剂与食品研发
    5.3 在卫生监督和指导方面,要充分发挥高原部队卫生机构的相关职能
    5.4 在个人营养素养方面,要加强对高原官兵的营养宣教和调整官兵饮食行为
    5.5 小结
第六部分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高原低氧环境下营养素摄入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20~59岁成年人无氧阈强度简易推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无氧阈概念的提出
    2.2 无氧阈与最大摄氧量比较
        2.2.1 最大摄氧量的概念
        2.2.2 无氧阈与最大摄氧量产生的生理机制
        2.2.3 无氧阈与最大摄氧量的关系
        2.2.4 无氧阈的优势
    2.3 无氧阈的影响因素
        2.3.1 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2.3.2 训练水平的影响
        2.3.3 运动项目的影响
        2.3.4 肌纤维类型及酶的活性
        2.3.5 环境条件的影响
    2.4 评价无氧阈的意义
        2.4.1 评定有氧工作能力
        2.4.2 制定有氧运动强度
        2.4.3 评价锻炼/训练效果
    2.5 评价无氧阈常用指标与方法
        2.5.1 血乳酸
        2.5.2 通气量
        2.5.3 心率
        2.5.4 表面肌电
        2.5.5 其他指标
    2.6 场地测试方法
        2.6.1 20米折返跑
        2.6.2 6分钟步行试验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实验法
        3.2.2 数理统计法
    3.3 技术路线
4 研究结果
    4.1 20米折返跑推测无氧阈强度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4.1.1 20米折返跑受试者基本情况
        4.1.2 20米折返跑和递增负荷运动试验所测无氧阈的关系
        4.1.3 20米折返跑受试者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4.1.4 20米折返跑推测无氧阈强度回归模型的建立
        4.1.5 20米折返跑推测无氧阈强度回归模型的检验
    4.2 6分钟步行试验推测无氧阈强度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4.2.1 6分钟步行试验受试者基本情况
        4.2.2 6分钟步行试验受试者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4.2.3 6分钟步行试验推测无氧阈强度回归模型的建立
        4.2.4 6分钟步行试验推测无氧阈强度回归模型的检验
5 分析与讨论
    5.1 测试仪器、测试环境的稳定性
        5.1.1 乳酸阈和通气阈出现时间
        5.1.2 乳酸阈和通气阈的关系
    5.2 20米折返跑推测无氧阈强度的回归模型的分析
        5.2.1 进入20米折返跑推测无氧阈强度回归模型中的指标
        5.2.2 未进入20米折返跑推测无氧阈强度回归模型中的指标
    5.3 6分钟步行试验推测无氧阈强度的回归模型的分析
    5.4 回归模型的应用方法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身体状况安全问卷(PAR-Q问卷)调查
    附录B:知情同意书
    附录C:国际身体活动问卷(长卷)
    附录D:身体形态机能测试方法
    附录E:递增负荷试验记录表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进驻不同海拔高度健康青年尿SOD和血乳酸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吡咯喹啉醌(PQQ)对急性高原暴露小鼠运动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杨嵘. 军事科学院, 2021
  • [2]高住高练低训和高原训练对赛艇运动员经皮微循环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D]. 孟志军. 上海体育学院, 2020
  • [3]不同海拔下青年男性运动后尿生化等指标变化与运动时长相关性分析[D]. 程楠.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4]不同海拔青年男性体能核心要素变化分析及综合评价[D]. 黄兵.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5]低氧运动对食源性肥胖大鼠体重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的影响[D]. 王丽萍.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6]基于HIF-1α信号通路和代谢组学研究藏药蔓菁多糖抗高原低氧的作用机制[D]. 邝婷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 [7]急性低压低氧环境下膜法氧气机富氧干预对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结构的影响[D]. 阮俊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8]我国高原地区抗缺氧装备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 阮俊勇,申广浩,董旭,雷涛,罗二平. 医用气体工程, 2017(04)
  • [9]常驻高原官兵膳食健康评估及保障策略研究[D]. 刘璐. 第三军医大学, 2017(10)
  • [10]20~59岁成年人无氧阈强度简易推测方法的研究[D]. 贾潇.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不同海拔健康青年尿SOD和血乳酸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