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聚合物公报》总目录

2003年《聚合物公报》总目录

一、《高分子通报》2003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姜义兵,尹丹,刘望,凌竞平,高芃[1](2020)在《基于MDR的风险防控体系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六年来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Medical Device Reporting,MDR)发生的特点及风险防控体系运用的效果评价,降低使用风险,提升医院品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医院2014-2019年上报的689例MDR进行资料回顾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通过MDR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的运用和器械使用风险的有效干预,MDR数量逐年上升,严重和群发事件逐年下降。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的运用,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对有效防范医疗风险,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裴世东[2](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刘琪[3](2019)在《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中俄行业合作、中俄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发展需要通晓俄语、熟悉俄罗斯国情的专业人才作为支撑,中俄合作办学自身的发展也需要突破瓶颈,中俄合作办学需进一步优化其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国家发展及其自身发展的要求。国家发展和中俄行业合作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了中俄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围绕这一目标和规格,在区域竞争力理论、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和原则三个理论的指导下,以文献法、比较法、数据分析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对俄罗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设置,规模层次布局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剖析数据表象背后的本质,继而总结出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困境和优势,再结合对典型案例的剖析,论证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原则及策略。依据政府需求、市场需求,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中俄行业合作,据此,其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于培养“俄语+专业”的国际型人才。通过对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俄罗斯高校是我国一般地方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较为理想的合作对象。就其总体发展和典型案例的发展现状来看,当前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培养层次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较为集中。办学层次以本科为主,高职、硕博层次占比很小;本科及以上层次办学以理工自然科学领域专业为主,高职层次办学高度集中于轨道交通类;其二,师资队伍建设尚需完善。中方高校教师职称、学历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引进俄方高校师资不足,且对俄方教师利用率较低,高龄教师占有较大比例;其三,俄语课程占用课时过高,引进外方专业课程比例较低,对共同开发课程和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课程重视不够;其四,“985工程”、“211工程”类别高校参与度非常低,举办高校地域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部分高校存在举办项目“一哄而上”的现象;其五,学费标准总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办学经费筹措困难。从其后续发展来看,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还将面临来自俄方高层次师资短缺、合作办学内部竞争激烈,联合学位在俄罗斯发展受限等困境。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迎来多方政策红利,中俄经贸、文化交流将大力推动中俄合作办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国际高等教育服务市场的变动也有利于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发展。未来,优化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需秉持服务中俄合作原则、优先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急需人才原则、突出“俄语+专业”特色原则。在办学实践中,需按照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方面的党建工作,尤其注重保障项目中赴俄留学学生的思想纯洁性;解决当前在生源、师资建设、课程教学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政府部门加强引导规模布局,鼓励黑龙江省以外的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参与中俄合作办学,以扩展研究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基于中俄合作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地方政府对俄经济战略对人才的需求、中方高校的优势特征调整办学层次和学科专业布局;充分利用当前俄罗斯力推高等教育国际贸易的契机,加大引进俄方优质教育资源的力度;构建中俄学分互换体系,尝试在大学联盟、教育集团等教育集群内发展中俄合作办学,以促进学生国际流动。

赵文志[4](2014)在《具有荧光性能的稀土手性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文中认为手性液晶聚合物因其所具有的螺旋结构使其产生许多优异的光学性能,如选择反射、旋光性、圆二色性和热致变色等得到更多的关注,并且侧链手性液晶聚合物具有的耐热性、良好的弹性和成膜性使其在平板显示器、有机颜料和全彩色热成像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侧链液晶聚合物的结构主要包括聚合物主链、液晶基元和柔性间隔基等,目前经常用的主链有聚硅氧烷、环硅氧烷、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聚乙烯醚等,聚硅氧烷主链经常被用来制备具有更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更宽的介晶温度的液晶聚合物。稀土配合物材料已经在光学器件中,例如显示器、可调谐激光器和光信放大器等方面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这主要是由于稀土配合物在可见光区具有高效窄锐的发射光谱带。将稀土配合物和手性液晶聚合物相结合形成稀土液晶聚合物不仅克服了小分子稀土液晶的高转变温度、不可加工性和较差的热稳定性等缺点,同时在光学、电子、机械、显示器、发光染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设计合成了胆甾相液晶化合物M1-M9、非液晶手性交联剂M10和相列液晶化合物M11;合成了以Ln3+(Ln=Eu,Tb,Dy,Sm)为中心,以二苯甲酰甲烷、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作为第一配体,以丙烯酸、烯丙氧基苯甲酸和十一烯酸作为第二配体的六个系列小分子稀土配合物L1-Ln~L6-Ln(Ln=Eu,Tb,Dy,Sm);以柔性硅氧烷为主链,将液晶单体、手性交联剂和稀土配合物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接枝共聚,合成两个系列的梳状稀土液晶聚合物、两个系列的稀土液晶弹性体和两个系列的网状稀土液晶聚合物。所合成的液晶单体M3~M9、M11及六个系列的稀土液晶聚合物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对所合成的液晶单体、稀土配合物及稀土液晶聚合物采用了FT-IR、1H-NMR、DSC、TGA、POM及X-射线等技术进行了结构与性能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M1-M9均为互变胆甾液晶化合物,升温过程呈现胆甾相的油丝织构,降温过程呈现破碎焦锥织构;M11为互变相列液晶化合物,升温过程呈现向列相的丝状织构,降温过程呈现纹影织构、丝状织构或小球粒子织构。(2)所有稀土聚合物均呈现胆甾相的Grandjean织构;聚合物Eu-P1和Eu-P2系列随着铕配合物的含量从0mo1%增加到1.5mo1%,Tg出现上升的趋势,Ti呈下降趋势,聚合物均具有较宽的液晶相范围(110℃以上),并随配合物含量的增加呈变窄趋势;热分解温度均大于270℃;弹性体Eu-P3和Sm-P4系列随着手性非液晶交联剂的含量从3mo1%增加到10.5mo1%,%出现呈降低趋势,Ti呈下降趋势,弹性体均具有较宽的液晶相范围(120℃以上),并随交联剂含量的增加呈变窄趋势;热分解温度均大于270℃;聚合物Eu-P6和Tb-P7系列随着加入稀土离子的含量从1m01%增加到3.5mo1%,Tg基本没有变化,Ti呈下降趋势,聚合物均具有较宽的液晶相范围(120℃以上),并随配合物含量的增加呈变窄趋势,热分解温度均大于300℃。(3)配合物L1-Eu-L6-Eu均能发出Eu3+的特征荧光,其位于612 nm左右处的5Do→7F2跃迁最强,呈红色;配合物L1-Sm~L6-Sm均能发出Sm3+的特征荧光,其位于647 nm左右处的4G5/2→6H9/2跃迁最强,呈粉红色;配合物L2-Tb和L5-Tb能发出Tb3+的特征荧光,其位于545 nm左右处的5D4→7F5跃迁最强,呈绿色;(4)聚合物Eu-P1和Eu-P2系列的荧光均表现为Eu3+特征荧光,随着Eu3+含量的增加,两个系列的聚合物的荧光强度均增强,当Eu3+含量增加到1.5%时荧光强度仍然没有降低,没有出现荧光猝灭现象;弹性体Eu-P3和Sm-P4系列的荧光表现为Eu3+和Sm3+的特征荧光,并且在液晶相随温度的升高,荧光强度逐渐降低;荧光寿命在液晶相也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聚合物Eu-P6和Tb-P7系列的荧光表现为Eu3+和Tb3+的特征发射,并且随着稀土离子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荧光强度均增强,当稀土离子含量增加到3.5%时荧光强度仍然没有降低,没有出现荧光猝灭现象,聚合物在液晶相随温度的升高,荧光强度逐渐降低。

赵晓春[5](2007)在《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总的趋势是综合化和整体化,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就目前我国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状况来看,还只是止于跨学科表象和经验的层面,更没有从跨学科的角度上,就如何提高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展开实质性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以跨学科研究和科研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两个核心。对跨学科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系统阐述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的含义和特征;对学科、跨学科学科的分类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国内外跨学科学的研究状况。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跨学科模式研究,即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和发生模式;并对跨学科模式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从计量学的角度对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进行精密化描述。通过计量分析,从大体上反映出跨学科学科发生的整体状况与一般规律。如何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结合起来,是本文的关键。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当代新兴学科发展是以跨学科为主导;二、学科的发展与科研创新存在互动关系;三、从知识背景、研究领域、研究主体三个角度出发,论述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四、跨学科研究对产生原创性成果的实证分析。通过四个方面的论述,系统地探讨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从跨学科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角度上,提出跨学科研究和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六个问题,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线路安排。第二章首先对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的含义进行了界定,阐述了跨学科学科的特征,国内外对学科和跨学科的分类模式,指出我国的学科分类存在问题,介绍了我国跨学科学的状况。第三章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从学科的层级结构和交叉发生域理论出发,论述了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另一方面从研究客体、研究主体和学科理论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跨学科学科发生模式。在理论论述的基础上,以蛋白质组学为案例,进行了跨学科模式的实证研究。第四章以23本学科辞典为样本,以第二章的理论为前提,筛选出一定数量的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和文理交叉学科;对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的整体的跨学科状况,内部的跨学科状况和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状况进行了计量分析;文理交叉学科则是从相互转移的角度进行了计量研究。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这一章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结合起来,系统地阐述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第六章是在第五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意义,并考察了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举措,分析了国外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经验,结合国内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现状,从课题管理、组织管理、成果管理、人才培养及其管理四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管理模式。最后一部分对全文的主要问题和基本观点进行概括总结,并指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纵观全文,主要有如下的创新点:1.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跨学科模式。2.对跨学科学科的发生状况进行计量分析。3.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科研创新能力建设。4.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管理模式。

霍丹群[6](2004)在《肝素化高分子液晶/聚醚氨酯生物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工作的目的在于研制用于人工血管的新型聚合物生物复合材料。在医学临床上,有相当多的医疗器件须与血液接触。血液一旦与外源固体材料接触,就有可能发生细胞的附着和激活、蛋白质的吸附和变性等,从而导致凝血、溶血、血相改变等不良反应。近年来,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迅速,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希望性能优良的高分子医疗器件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有关抗凝血材料方面的研究大量开展起来,并提出诸如表面微相结构、维持正常构象、低表面自由能、低临界张力、以及富集负电荷等14种假说。然而迄今为止,很少有临床应用成功的材料及适合的理论对其进行解释。本课题从材料设计、制备入手,设计并制备了一类高分子液晶(LCP)材料,将其与功能化改性的聚醚氨酯(PEU)进行共混制备了具有特殊表面微相分离结构的生物复合材料,剖析复合材料结构与其抗凝血性能的关系,探索该类复合材料改善血液相容性机理。①高分子液晶的制备本部分试验以聚丙烯酰胺(PAM)为柔性主链、肝素分子(Heparin)为侧链,通过-COOH与-NH2活性基团之间的缩合反应,设计并合成了“T”型侧链高分子液晶,得到最佳制备的反应参数为:物料比100:1;搅拌速率800rpm;温度40oC;时间1h;pH值9.0。各参数的影响顺序为:物料比 > 温度×时间 > 温度 > 时间> pH值 > 搅拌速率,方差分析表明物料比影响显着。偏光显微镜观察表明,该材料织构为油状微球结构和树枝结构,表现为胆甾型液晶特点;示差扫描量热检测分析表明,在20~125oC温度范围内材料表现为液晶态。该类高分子液晶将对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血液相容性能产生重要影响。②以聚醚氨酯为基材制备高分子液晶生物复合材料 本部分试验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如碱解反应、缩合反应,对聚醚氨酯基材进行了端基活化和接枝改性功能化处理。结果表明,最佳接枝改性条件为:反应温度60oC;PEU/丁二酸摩尔比为40;反应时间2h。实验选用丁二酸作为空间臂来进行接枝改性,丁二酸接枝材料的复钙化时间是引入己二胺空间臂的1.32倍。在此<WP=6>基础上,实验研究制得了一类具有特殊表面结构的生物复合材料,并优化了制备PEU/LCP材料的反应参数为:液晶加入量15%;pH值5;时间2h;温度0oC;搅拌速率1000rpm。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最初分子设计路线与实验结果一致; 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亲水相和疏水相紧密相间分布。说明PEU/LCP材料在一定的制备条件下形成了微相结构,有利于提高材料表面的抗凝血性能。③PEU/LCP生物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本试验部分立足于生物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并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检测分析。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和临界表面张力法结合对PEU/LCP材料进行表面分析表明:该材料表面为亲疏水相微区相间分布,随反应条件的变化,相微区尺寸也随之变化(40 200nm),同时液晶畴吸水受薄膜本体力的作用而发生表面外膨胀,导致亲水性膨胀层出现,并在膨胀层表面内扩散而部分覆盖疏水微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亲水性能。用临界表面张力法研究得到PEU、LCP、PEU/LCP材料的表面张力分别为72.0×10-3 , 73.3×10-3 , 72.8×10-3 N/m,该三种材料与血液之间的界面张力分别为-0.8、0.5、0N/m,制备的PEU/LCP材料使界面张力更加合理。计算得到PEU和LCP间的界面张力很小为1.09×10-4N/m,说明含量较少的柔性LCP浸润在基材PEU大分子之间可以充分共混。表面分析还证明,PEU/LCP材料表面层中肝素分子的浓度大于其在材料本体中的浓度。考虑到生物医用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力学性能,本实验研究了生物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和蠕变特性。结果表明,相对于纯聚醚氨酯薄膜材料,该生物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E由原来的1.6721降低到0.9346,粘性系数η由原来的0.6707增加到0.9323。这说明液晶加入后改变了本体材料的粘弹性,与本体材料相比,PEU/LCP复合材料的抗拉伸强度降低,粘性增强。蠕变实验表明生物复合材料和聚醚氨酯本体材料都具有一定的蠕变特性,但其蠕变特性变化很小,不会影响材料的使用性能。说明此类具有较好力学性能的生物复合材料将在人工血管等临床应用方面表现更好的前景。④血液与生物材料的相互作用选择PEU/LCP、PEU、PES和亲水接枝的聚乙烯改性材料GAMBRO和FRESENIUS进行了血液相容性实验评价。实验结果显示,增加材料表面的亲水性,有利于减少血浆蛋白的吸附量,增加吸附的总蛋白中白蛋白的比例,减少血小板的黏附;肝素化PEU/LCP材料有适宜的微相分离结构对血浆蛋白的影响最大,对减少血小板的黏附有更大的帮助。复钙时间和凝血因子的检测及对凝血过程的研究表明,PEU/LCP材料复钙时间超过7分钟,是本体材料的3倍多;而且引起的<WP=7>Ca2+的消耗也非常少,仅有0.1mmol/L。对血细胞的影响研究发现,除聚醚砜以外,其余四种材料的溶血率均在5%以下,符合医用材料的标准。但是,所有的材料对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吸附都没有太大的帮助。总之,该生物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抗凝血性能和力学性能,且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具备工业化和产业化前景。但是,本文实验工作尚未对“肝素分子扩散迁移表面富集”过程的定量控制进行深入研究,实验内容的

延晨政哲[7](2021)在《基于Diels-Alder反应自修复天然橡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自然资源匮乏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的背景下,对于天然橡胶(NR)和其衍生物环氧天然橡胶(ENR)的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现实意义。传统的橡胶弹性体遭受切割、刮擦、撕裂、穿孔等意外的机械损伤后,容易出现结构完整性或功能性的缺失。为了延长橡胶材料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自修复橡胶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动态可逆的Diels-Alder反应引入到天然橡胶和环氧天然橡胶中,以动态可逆共价键构建橡胶弹性体。通过复合金属纳米银、壳聚糖以及多壁碳纳米管增强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获得其他功能性,本文系统地探讨了自修复天然橡胶的机械性能、自修复性能、热性能、动态力学性能以及功能性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糠醛对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改性,制备了具有乙烯基和呋喃基的单体(HEMA-FUR);将HEMA-FUR接枝到天然橡胶(NR),制备了具有呋喃基团的天然橡胶NRFA;通过双马来酰亚胺(BMI)交联NRFA,得到了具有快速高效自修复性能的天然橡胶(NRFB)。然后,在NRFB表面旋涂导电银浆层,将其制成一种导电性好、灵敏度高的柔性电子传感器。NRFB的拉伸强度和自修复效率分别达到2.68 MPa和87%。由于银的低电阻率和基体的自修复能力,NRFB传感器在自修复前后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到手指、手腕和皱眉等各种人体活动。(2)通过BMI将糠醛改性后的壳聚糖(CTS-FUR)和糠胺改性后的环氧天然橡胶(ENR-FA)进行交联,制备了一种生物弹性体ECTS。仿生结构的设计使ECTS中的软、硬组分相互补充,使其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ECTS中的DA键和壳聚糖(CTS)与环氧天然橡胶(ENR)之间的氢键作为功能键构成了杂化网络,因此ECTS具有双重自修复网络。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20phr的CTS-FUR后,ECTS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7.55 MPa和487%。此外,由于壳聚糖骨架与橡胶基体之间动态共价键的可逆性,在高温刺激下可以重建被破坏的交联网络。无论是完全断裂、循环损伤还是可回收测试,试样的力学性能均恢复到原试样的90%以上。ECTS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抗菌率均在99%以上。(3)通过BMI在糠醛改性的氨基多壁碳纳米管(CNTs-F)和糠胺改性后的环氧天然橡胶(ENR-FA)之间建立的Diels-Alder反应,制备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的自修复导电弹性体ECNT。由于CNTs-F的加入以及填料与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ECNT的拉伸强度达到7.74 MPa,断裂伸长率为467%。D-A键和亚胺键的可逆性以及CNTs-F的光热性,ECNT具有快速、高效、多通道的自修复能力,自修复效率均大于90%。另外,ECNT的灵敏度GF值达到3.7621,响应时间均小于180 ms。在自修复前后,ECNT不仅可以监测人体较大肢体的运动,如手指屈曲和肘部屈曲等;还能监测如微笑和咳嗽的细微运动。

黄鑫[8](2021)在《氨基功能化重金属吸附材料的构建及其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的研究》文中提出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功能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抗病毒、降血脂、抗癌等生理活性,应用十分广泛。然而,茶叶在种植、加工、储存或运输过程中会造成重金属(如Pb、As、Hg、Cd、Cu等)的污染,最终残留在茶多酚中,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不可逆损伤,而且会造成销售尤其是国际贸易中的限制和经济损失,给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和挑战。然而,目前国内外在茶多酚等天然植物提取物工业化生产中脱除重金属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考察了茶多酚中重金属的含量和分布,基于固相吸附技术开发了一系列高效、绿色、安全、环境友好的氨基功能化材料,用于茶多酚中重金属的脱除,并评估了功能化材料对茶多酚的损耗和品质的影响,为茶多酚的减害弱毒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防控方案。主要结果如下:1.茶多酚中重金属的测定及其吸附剂的筛选采用湿法消解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了茶叶中Pb、Cu、Cd、Hg、As等有害重金属的含量,并分析了茶多酚提取过程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结果显示,茶叶中有约23.36%以上的重金属会残留在茶多酚中,且茶多酚中5种有毒重金属的总残留量在2.61~3.44 mg/kg,具有潜在的联合暴露风险;通过对4种吸附剂进行筛选,结果证明硅胶对茶多酚中Pb、Cu、Cd、Hg、As的脱除率分别为43.21%、32.17%、38.55%、28.62%、0.65%,且其对茶多酚几乎没有吸附,损耗率仅为0.15±0.03%;因此,本研究选择硅胶作为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的材料,但其对茶多酚中重金属的吸附容量较小,实际应用价值较低。2.氨基改性硅胶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为了增强硅胶材料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吸附,本研究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作为氨基供体,成功合成了氨基功能化硅胶(AFSG)材料,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吸附实验表明:相比硅胶,AFSG对Pb、Cu、Cd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40.226、100.753、48.032 mg/g,且重复循环吸附6次后吸附率和解吸附率均保持在90%以上。将AFSG制备成吸附柱脱除茶多酚中的重金属,结果表明AFSG吸附柱对茶多酚中Pb、Cu和Cd的总脱除率分别为82.54%~84.19%、90.09%~92.65%和70.29%~77.15%,且对茶多酚的损耗小于6.31%。采用吸附模型分析与红外谱图结合的方式阐释了AFSG的吸附机理,其机理是AFSG上的氨基与重金属离子间形成较强的配位键,从而将其从茶多酚溶液中脱除。3.聚赖氨酸改性介孔硅胶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本研究将天然来源的聚氨基化合物聚赖氨酸(PL)化学接枝在比表面积更大的介孔硅胶(MSG)表面,成功获得MSG-PL,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MSG-PL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氨基基团为重金属吸附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点。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SG-PL对重金属Pb、Cu、Cd、Hg有较高的脱除能力和可重复性,吸附容量分别为117.01、132.88、67.32、109.27 mg/g;吸附前后红外表征的结果显示,重金属主要是与氨基、酰胺基形成配位络合物。将MSG-PL制备成吸附柱后脱除茶多酚中的重金属,结果显示MSG-PL吸附柱对茶多酚中Pb、Cu、Cd、Hg的脱除率分别在80.99%~85.89%、90.82~94.66%、77.98%~88.24%和75.91%~80.36%,且对茶多酚的损耗较小,仅为5.09%~7.96%;但是该材料制备程序较多,工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4.聚赖氨酸/海藻酸钠静电自组装纤维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为了提高材料的制备效率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工艺,本课题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在水溶液中将阳离子聚电解质PL与阴离子聚电解质海藻酸钠(SA),通过牵引拉丝的方法高效制备成SA/PL纤维;表征结果显示,通过控制制备工艺参数可以调控SA/PL纤维的直径和机械性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结果表明,SA/PL纤维中丰富的羧基、氨基和酰胺基与重金属离子能形成较强的配位键,为其吸附重金属提供了大量的吸附位点。吸附实验表明,SA/PL纤维对Pb、Cu、Cd具有较好的选择吸附性,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80.05、169.94、72.95 mg/g,SA/PL纤维重复吸附9次后仍具有良好的吸附效率(89.46%~99.08%)。SA/PL纤维对茶多酚中Pb、Cu、Cd的脱除率分别为90.34%~94.29%、94.71%~97.11%和93.26%~96.67%,对茶多酚的损耗为5.84%~9.04%。5.聚赖氨酸改性茶渣微晶纤维素双网络水凝胶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为了充分利用茶多酚提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茶渣废料,我们以茶渣纤维素为原料制备成粒径更小的茶叶微晶纤维素(MCC),并将PL共价接枝在MCC上,然后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丙烯酸交联制备成MCC-PL双网络水凝胶(MCC-PLH);并对水凝胶的物理化学性质、溶胀特性等进行表征;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其对重金属Pb和Cu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和重复利用性,最大吸附容量分别可达366.29 mg/g和195.09 mg/g。吸附动力学结合XPS分析阐明了其吸附机理,MCC-PLH上的氨基、羧基和酰胺基参与了重金属的吸附,此外,MCC-PLH对茶多酚中的Pb和Cu的脱除率为93.03%~96.15%和95.72%~97.11%,且对茶多酚的损耗为8.44%~11.66%。最后,经过4种重金属吸附材料AFSG、MSG-PL、SA/PL和MCC-PLH处理后,所有的茶多酚产品均符合现有标准下的各项指标,属于合格产品。

谭艺[9](2020)在《木基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制备、性能及吸附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吸附材料开发是解决水体重金属离子污染问题的重要方向,木材作为可再生材料,因其易于改性、来源丰富的特点,具备天然优势。针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制备工艺繁琐、成本与能耗较高等问题,本研究以木材多维孔隙结构为基础,利用脱木素作用与丙烯酰氯(AC)、四乙烯五胺(TEPA)、丙烯酰胺(AM)、二甲基咪唑锌盐(ZIF-8)与二甲基咪唑钴盐(ZIF-67)等作为改性剂,采用真空浸渍与接枝改性、原位沉积等方法,对木材进行自上而下改性,制备木基重金属吸附材料。研究不同改性方法对吸附材料的形貌结构与化学组成的影响;探索p H值、吸附时间、离子初始浓度、温度等条件与木基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的关系;利用动力学方程与吸附等温线方程拟合分析木基吸附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将AC接枝到脱木素木粉上,并通过与TEPA加成,可制备氨基化木粉吸附材料。其对Pb2+的吸附在180 min达到平衡,吸附容量为189.9 mg/g,含O、N基团的羟基、氨基与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反应,吸附过程主要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2)在氯化钙(CaCl2)/双氧水(H2O2)引发体系下,以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与AM为改性剂处理脱木素木材,可制备氨基聚合物接枝木材气凝胶吸附材料。Cu2+、Pb2+、Mn2+吸附容量分别为46.98 mg/g、171.39 mg/g、45.29 mg/g。聚合物填充降低了木材孔隙率,且比表面积下降,导致吸附速率较低。吸附过程高度符合拟二阶动力学方程,同时可很好地拟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表明该过程为理想且均一的单分子层化学吸附过程,羟基、氨基与重金属离子共用电子对。(3)通过溶液法与真空浸渍法,在脱木素木材气凝胶框架中原位生成ZIF-8与ZIF-67,得到ZIFs木材气凝胶吸附材料。ZIF-8木材气凝胶的Cu2+、Pb2+吸附容量分别为87.35 mg/g、316.43 mg/g。ZIF-67木材气凝胶的Cu2+、Pb2+吸附容量则分别为118.50 mg/g、518.75 mg/g。ZIFs比表面积大,大量附着于木材气凝胶结构中,显着提高了吸附容量,但溶液渗透气凝胶达到吸附平衡需要约8小时。ZIFs木材气凝胶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阶动力学方程与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通过重金属与氮或氧原子共用电子对实现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吸附材料表面均一,且吸附质相互作用弱。

雷亚新[10](2020)在《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内容更新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教科书在课程变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次课程改革必然伴随着教科书的改革。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目标经历了从“重视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转变,那么在这一历程中我国教科书内容发生怎样的更新?更新的方向是否和国外教科书一致?为了了解我国新版教科书内容发生了怎样的更新以及和国外教科书更新方向的差异,以提高我国教科书编制水平。本研究以中美不同历史时期出版的化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从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内容的组织、内容的呈现三个维度,比较中美两国化学教科书内容更新的异同。最后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描述研究结果,基于知识论和学习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思考,从中美两国教育背景方面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并为我国教科书建设提供一些建议。研究发现,中美教科书内容在更新过程中既有“趋同”也有“存异”。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教科书的更新主要在内容组织和呈现方面,美国教科书的更新主要在内容选择方面。具体来看:在内容选择的更新方面,我国侧重于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精选,强调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美国侧重于对用于解释化学性质的理论性知识进行精选,强调学生化学技能的培养。在内容组织的更新方面,我国教科书内容组织转向“学生中心”;美国教科书内容组织依然强调“学科中心”。在内容呈现的更新方面,中美化学教科书均体现出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

二、《高分子通报》2003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分子通报》2003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DR的风险防控体系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医疗器械管理与不良事件上报现状
    1.1 国内医院医疗器械管理现状
    1.2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现状或难点
        1.2.1 上报意识不强,相关概念界定认识不清
        1.2.2 培训与宣传力度不够
        1.2.3 制度与流程不完善
        1.2.4 信息化落后
2 医疗器械风险来源
3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风险防控体系构建
    3.1 构建依据
    3.2 体系构建
4 资料与方法
    4.1 报告来源
    4.2 研究方法
5 结果
    5.1 MDR报告来源
    5.2 患者性别与年龄
    5.3 用械途径
    5.4 器械种类及临床表现
    5.5 年度MDR对比
    5.6 不良事件分级情况
6 效果运用
7 讨论与建议
8 总结

(2)《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等教育国际合作
        二、中外合作办学
        三、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节 文献述评
        一、研究综述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四、不足之处
第二章 本研究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区域竞争力理论
        一、区域竞争力理论概述
        二、中俄合作办学与中俄区域竞争力
    第二节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一、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与中外合作办学
    第三节 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及其原则
        一、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
        二、中外合作办学基本原则
第三章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
    第一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
        一、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总体指导意见
        二、中俄行业合作对人才的需求
        三、中俄两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客观实际
    第二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规格
        一、各省市(自治区)对“一带一路”建设人才规格的要求
        二、各大类行业对“一带一路”建设人才规格的要求
第四章 俄罗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析
    第一节 俄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概况
        一、2018QS综合排行榜俄罗斯上榜高校
        二、2018QS学科排行榜俄罗斯上榜高校情况
        三、2018QS区域排行榜俄罗斯上榜高校情况
        四、2018QS就业排行榜俄罗斯上榜高校情况
    第二节 俄罗斯国立大学集团的相关分析
        一、俄罗斯国立大学集团具备众多优势学科资源
        二、俄罗斯国立大学集团具备高性价比学费优势
    第三节 俄方知名高校的个体分析——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为例
        一、学校师资、学术、国际化水平等概况
        二、参与国际合作的学科、课程资源
第五章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规模
        一、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规模现状
        二、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规模发展变化情况
    第二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结构分析
        一、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层次结构
        二、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学科类别与专业结构
        三、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师资结构
        四、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教学与课程设置
    第三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中方高校与俄方高校
        一、中方高校
        二、俄方高校
    第四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招生与学生毕业
        一、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招生
        二、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学生的毕业与就业
    第五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经费
        一、本科层次中俄合作办学学费标准
        二、研究生、高职层次中俄合作办学学费标准
        三、对中俄合作办学经费来源的思考
第六章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面临的困境和具备的优势
    第一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面临的困境
        一、来自俄罗斯高等教育方面的困境
        二、中俄合作办学面临激烈的生源竞争
        三、来自中俄合作办学自身发展的困境
    第二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具备的优势
        一、当前我国政策环境有利于中俄合作办学的发展
        二、中俄合作办学的发展现状存在若干优势
        三、中俄经贸、文化合作为教育合作带来了契机
        四、欧美国际留学市场的变动为中俄教育合作带来了契机
第七章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个案研究
    第一节 中俄合作办学项目个案研究
        一、D项目基本信息
        二、D项目招生、毕业与学费
        三、D项目培养方案
        四、D项目师资情况
    第二节 中俄合作办学非法人设置机构人才培养个案研究
        一、江苏圣理工学院基本信息
        二、江苏圣理工学院的沿革与管理机制
        三、江苏圣理工学院的招生与学费
        四、江苏圣理工学院本科层次专业的培养方案
        五、江苏圣理工学院硕士层次专业的培养方案
        六、江苏圣理工学院的师资情况
    第三节 中俄合作办学法人设置机构人才培养个案研究
        一、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基本信息
        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沿革与管理机制
        三、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招生与学费
        四、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本科层次专业的培养方案
        五、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硕士层次专业的培养方案
        六、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师资情况
第八章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原则与策略
    第一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原则
        一、服务中俄合作原则
        二、优先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急需人才原则
        三、突出“俄语+专业”特色原则
    第二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一、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方面的党建工作
        二、解决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加大研究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模
        四、基于中俄合作对人才的需求和高校实际调整学科专业布局
        五、利用俄当前力推教育国际贸易的契机,大力引进俄方优质教育资源
        六、构建中俄学分互换体系,促进学生国际流动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4)具有荧光性能的稀土手性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液晶简介
        1.1.1 液晶的起源与发展
        1.1.2 液晶的研究领域
        1.1.3 液晶的分类
    1.2 液晶高分子简介
        1.2.1 液晶高分子
        1.2.2 液晶高分子的发展简史
        1.2.3 液晶高分子的分类
        1.2.4 液晶高分子的理论
        1.2.5 液晶高分子的化学结构与性能
        1.2.6 液晶高分子性能测试
    1.3 手性液晶
        1.3.1 手性液晶的结构特征
        1.3.2 手性液晶的光学特性
    1.4 稀土配合物
        1.4.1 稀土配合物概述
        1.4.2 稀土配合物发光机理
        1.4.3 稀土羧酸配合物
        1.4.4 稀土高分子配合物
    1.5 稀土液晶
        1.5.1 稀土液晶简介
        1.5.2 稀土液晶发光的研究进展和面临的问题
    1.6 本论文研究构思及特色
第2章 梳状稀土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实验试剂
        2.2.2 测试方法及仪器
    2.3 液晶单体、配合物及稀土液晶聚合物合成
        2.3.1 液晶单体的合成
        2.3.2 小分子稀土配合物L1-L6系列的合成
        2.3.3 稀土液晶聚合物的合成路线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液晶单体的结构表征及物理性能研究
        2.4.2 稀土配合物的结构表征及物理性能研究
        2.4.3 稀土液晶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及物理性能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稀土液晶弹性体的合成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
        3.2.2 测试方法及仪器
    3.3 单体及稀土液晶弹性体的合成
        3.3.1 单体的合成路线
        3.3.2 稀土液晶弹性体的合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单体的结构表征和物理性能研究
        3.4.2 弹性体的结构表征和物理性能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状稀土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
        4.2.2 测试方法及仪器
    4.3 稀土液晶聚合物的合成
        4.3.1 液晶离聚物的制备
        4.3.2 金属液晶聚合物的制备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稀土液晶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和物理性能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以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5)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问题的意义
        1.1.2 问题的设定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安排
        1.3.1 对跨学科学科群的研究方法
        1.3.2 对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研究方法
        1.3.3 研究线路安排
第2章 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
    2.1 什么是学科
        2.1.1 学科的定义及其特征
        2.1.2 学科的两大系统
        2.1.3 学科系统的转换
    2.2 跨学科学科的内涵和特征
        2.2.1 跨学科概念的源起
        2.2.2 跨学科学科概念的界定
        2.2.3 跨学科学科的特征
    2.3 学科、跨学科学科分类研究
        2.3.1 学科分类思想的历史回顾
        2.3.2 当代学科分类模式
        2.3.3 跨学科学科分类模式
    2.4 跨学科学的内涵和研究状况
        2.4.1 跨学科学的内涵
        2.4.2 跨学科学的研究状况
第3章 跨学科模式研究
    3.1 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研究
        3.1.1 现代学科的层级结构及交叉发生域理论
        3.1.2 非全域跨学科模式分析
    3.2 跨学科学科的发生模式研究
        3.2.1 学科的创生与演化分析
        3.2.2 研究客体的跨学科
        3.2.3 研究主体的跨学科
        3.2.4 学科理论的跨学科
    3.3 跨学科模式实证研究——以蛋白质组学为例
        3.3.1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客体跨学科分析
        3.3.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主体的跨学科分析
        3.3.3 蛋白质组学的学科理论的跨学科分析
第4章 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计量分析
    4.1 计量分析的样本选择和统计
        4.1.1 样本的选择
        4.1.2 跨学科学科的数量统计
    4.2 自然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4.2.1 自然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总体分析
        4.2.2 自然科学部类内部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分析
        4.2.3 自然科学部类与其它学科部类的跨学科发生状况分析
    4.3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4.3.1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总体分析
        4.3.2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内部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分析
        4.3.3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与其它学科部类的跨学科发生状况分析
    4.4 文理交叉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4.4.1 人文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跨学科计量分析
        4.4.2 自然科学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计量分析
第5章 跨学科与科研创新
    5.1 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理论
        5.1.1 科研创新能力概述
        5.1.2 科研创新的行为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5.2 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概述
        5.2.1 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5.2.2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5.3 跨学科学科与科研创新关系
        5.3.1 当代新兴学科演化是以跨学科为主导
        5.3.2 学科的发展与科研创新存在互动关系
    5.4 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
        5.4.1 知识背景的跨学科特性分析
        5.4.2 研究领域跨学科方法应用
        5.4.3 研究主体跨学科集体协作
        5.4.4 跨学科研究对产生原创性成果规律的实证分析
第6章 推动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的探索
    6.1 推动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的意义
        6.1.1 跨学科研究是产生新领域新观念的主要途径
        6.1.2 跨学科研究是产生原始创新的主要途径
    6.2 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国际借鉴
        6.2.1 美国推动跨学科研究的战略思想
        6.2.2 美国对跨学科研究资助的状况
        6.2.3 美国大学推动跨学科研究的举措
        6.2.4 美国跨学科研究现状的计量分析
        6.2.5 发达国家跨学科研究机构的案例简介
    6.3 我国跨学科研究的现状
        6.3.1 我国跨学科研究活动的总体现状
        6.3.2 我国跨学科研究的主要模式
        6.3.3 我国部分高校教师学科背景和研究论文跨学科计量分析
        6.3.4 中国的跨学科教育状况
    6.4 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的管理
        6.4.1 跨学科研究的课题管理
        6.4.2 跨学科研究的组织管理
        6.4.3 跨学科研究的评价管理
        6.4.4 跨学科研究的人才培养及其管理
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医学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工程与技术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肝素化高分子液晶/聚醚氨酯生物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 言
    1.1 引言
    1.2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1.3 材料-血液相互作用
        1.3.1 凝血机理
        1.3.2 高分子材料与血液接触导致的反应
    1.4 肝素化抗凝血生物高分子材料技术研究现状
    1.5 液晶生物材料发展现状
    1.6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2 高分子液晶的制备及表征
    2.1 前 言
        2.1.1 液晶的特性及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
    2.2 高分子液晶的制备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设计及方法
        2.2.4 实验过程
        2.2.5 结果与讨论
    2.3 表 征
        2.3.1 主要仪器
        2.3.2 实验方法
        2.3.3 表征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以聚醚氨酯为基材制备高分子液晶生物复合材料
    3.1 前 言
        3.1.1 聚醚氨酯的接枝改性
        3.1.2 本章的目的
    3.2 高分子液晶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
        3.2.1 主要试剂、仪器
        3.2.2 实验设计
        3.2.3 聚醚氨酯的端基活化
        3.2.4 接枝改性
        3.2.5 共混交联
        3.2.6 制 膜
    3.3 PEU/LCP抗凝血复合材料膜的表征
        3.3.1 主要仪器
        3.3.2 实验方法
        3.3.3 结果与讨论
        3.3.4 结 论
    3.4 本章小结
4 PEU/LCP生物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能
    4.1 前 言
        4.1.1 聚氨酯自体微相分离
        4.1.2 微相分离结构和表面自由能的关系
        4.1.3 微相分离和力学性能的关系
        4.1.4 共聚/共混高分子的微相分离理论
        4.1.5 微相分离结构随时间的变化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制样
    4.3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及分析
    4.4 扫描电镜观察及分析
    4.5 临界表面张力分析
        4.5.1 理论解析
        4.5.2 实验方法
        4.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5.4 结 论
    4.6 力学性能分析
        4.6.1 拉伸强度、蠕变
        4.6.2 粘弹性理论分析
    4.7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4.7.1 接枝改性PEU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4.7.2 液晶含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4.7.3 温度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4.7.4 表面微观结构模型
        4.7.5 材料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4.8 本章小节
5 血液与材料的作用
    5.1 前言
        5.1.1 细胞分子水平评价
        5.1.2 本章目的
    5.2 生物材料血浆蛋白吸附的研究
        5.2.1 主要仪器
        5.2.2 主要试剂
        5.2.3 白蛋白吸附
        5.2.4 血浆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变化
        5.2.5 讨论
        5.2.6 结论
    5.3 生物材料血小板黏附的研究
        5.3.1 主要仪器
        5.3.2 主要试剂
        5.3.3 血小板黏附
        5.3.4 血小板计数
        5.3.5 讨论
        5.3.6 结论
    5.4 生物材料凝血因子的研究
        5.4.1 主要仪器
        5.4.2 主要试剂
        5.4.3 复钙试验
        5.4.4 凝血因子
        5.4.5 讨论
        5.4.6 结论
    5.5 生物材料对血细胞的影响
        5.5.1 主要仪器
        5.5.2 主要试剂
        5.5.3 溶血试验
        5.5.4 血细胞计数
        5.5.5 讨论
        5.5.6 结论
    5.6 本章小节
6 全文总结
    6.1 全文主要结论
    6.2 本课题的创新点
    6.3 后续问题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攻博期间申请专利、参与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目录
文献综述

(7)基于Diels-Alder反应自修复天然橡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自修复橡胶的制备方法概述
        1.2.1 外援型自修复
        1.2.2 本征自修复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自修复导电天然橡胶NRFB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自修复导电天然橡胶NRFB的制备
    2.3 分析与表征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2.3.2 核磁共振测试(~1H NMR)
        2.3.3 单轴拉伸性能测试
        2.3.4 自修复性能测试
        2.3.5 热可逆溶解测试
        2.3.6 交联密度与溶胀指数测试
        2.3.7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2.3.8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2.3.9 扫描电镜测试(SEM)
        2.3.10 流变学测试
        2.3.11 电学性能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NRFB的结构表征
        2.4.2 NRFB的力学性能
        2.4.3 NRFB的自修复性能
        2.4.4 NRFB的溶解实验
        2.4.5 NRFB的热力学性能
        2.4.6 NRFB的微观结构
        2.4.7 NRFB的电学性能测试
    2.5 本章小结
3.自修复抗菌环氧天然橡胶ECT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自修复抗菌环氧天然橡胶ECTS的制备
    3.3 分析与表征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3.3.2 核磁共振测试(~1H NMR)
        3.3.3 X射线衍射测试(XRD)
        3.3.4 单轴拉伸性能测试
        3.3.5 循环拉伸性能测试
        3.3.6 自修复性能测试
        3.3.7 体视显微镜测试
        3.3.8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3.3.9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3.3.10 表面张力测试
        3.3.11 扫描电镜测试(SEM)
        3.3.12 交联密度与溶胀指数测试
        3.3.13 可回收能力测试
        3.3.14 抗菌性能测试
        3.3.15 统计性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ECTS的结构表征
        3.4.2 ECTS的微观结构
        3.4.3 ECTS的力学性能
        3.4.4 ECTS的自修复性能
        3.4.5 ECTS的热力学性能
        3.4.6 ECTS的可回收性能
        3.4.7 ECTS的抗菌性能
    3.5 本章小结
4.自修复ECNT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自修复导电天然橡胶ECNT的制备
    4.3 分析与表征
        4.3.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4.3.2 核磁共振测试(~1H NMR)
        4.3.3 拉曼光谱测试
        4.3.4 单轴拉伸测试
        4.3.5 循环拉伸测试
        4.3.6 自修复性能测试
        4.3.7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4.3.8 热重量分析测试(TGA)
        4.3.9 显微镜测试
        4.3.10 扫描电镜测试(SEM)
        4.3.11 能量色散X射线谱元素图测试(EDS)
        4.3.12 Zeta电位测试
        4.3.13 交联密度测试
        4.3.14 流变学测试
        4.3.15 电学性能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ECNT的结构表征
        4.4.2 ECNT的微观结构
        4.4.3 ECNT的力学性能
        4.4.4 ECNT的热力学性能
        4.4.5 ECNT的自修复性能
        4.4.6 ECNT的电学性能测试
    4.5 本章小结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目录

(8)氨基功能化重金属吸附材料的构建及其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总汇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残留、危害及其防控现状
        1.2.1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残留
        1.2.2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危害
        1.2.3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防控现状
    1.3 食品中重金属的吸附材料
        1.3.1 物理吸附剂
        1.3.2 化学吸附剂
        1.3.3 生物吸附剂
    1.4 氨基功能化的重金属吸附材料
        1.4.1 氨基功能化有机合成吸附材料
        1.4.2 氨基功能化天然吸附材料
    1.5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5.1 立题依据及意义
        1.5.2 主要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吸附剂筛选
    2.1 前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
        2.2.2 仪器
    2.3 实验材料与方法
        2.3.1 茶叶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2.3.2 茶多酚提取物的制备及重金属检测
        2.3.3 茶多酚提取过程中各组分重金属占比
        2.3.4 茶多酚中重金属吸附剂的筛选
        2.3.5 茶多酚含量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茶叶中重金属的含量
        2.4.2 茶多酚中重金属含量
        2.4.3 茶多酚提取过程中各组分重金属分布
        2.4.4 吸附剂的筛选
    2.5 结论
第三章 氨基功能化硅胶高效脱除茶多酚溶液中的重金属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AFSG的制备
        3.3.2 AFSG的表征
        3.3.3 影响AFSG吸附性能的因素
        3.3.4 吸附模型
        3.3.5 动态吸附-解吸附实验
        3.3.6 模拟循环吸附实验
        3.3.7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脱除应用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表征
        3.4.2 吸附因素对AFSG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3.4.3 AFSG吸附重金属的吸附机理
        3.4.4 动态吸附-解吸附实验
        3.4.5 循环吸附实验
        3.4.6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脱除应用
    3.5 结论
第四章 ε-聚赖氨酸介孔硅胶高效脱除茶多酚中的重金属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MSG-PL的制备
        4.3.2 制备材料的表征
        4.3.3 MSG-PL的吸附选择性
        4.3.4 MSG-PL的静态吸附测试
        4.3.5 MSG-PL对重金属模型拟合
        4.3.6 MSG-PL吸附柱的动态吸附与洗脱
        4.3.7 MSG-PL的重复利用测试
        4.3.8 茶多酚样品中重金属的脱除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MSG-PL的制备
        4.4.2 MSG-PLL的表征
        4.4.3 MSG-PL对重金属的吸附
        4.4.4 MSG-PL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
        4.4.5 MSG-PL吸附柱的动态吸附与洗脱
        4.4.6 MSG-PL吸附柱对茶多酚中重金属的脱除能力
    4.5 结论
第五章 基于静电自组装海藻酸钠/ε-聚赖氨酸纤维脱除茶多酚中的重金属
    5.1 前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SA/PL纤维的制备
        5.3.2 结构表征
        5.3.3 重金属吸附研究
        5.3.4 重金属吸附模型拟合
        5.3.5 循环吸附实验
        5.3.6 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
    5.4 结果与讨论
        5.4.1 SA/PL纤维的制备
        5.4.2 SA/PL纤维的结构表征
        5.4.3 吸附因素对SA/PL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
        5.4.4 SA/PL纤维对Pb~(2+)、Cu~(2+)、Cd~(2+)的吸附机理
        5.4.5 SA/PL纤维的循环利用
        5.4.6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吸附
    5.5 结论
第六章 ε-聚赖氨酸修饰的茶叶微晶纤维素基双网络水凝胶脱除茶多酚中的重金属
    6.1 前言
    6.2 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茶叶纤维的提取
        6.3.2 茶叶纤维素的纯度测定
        6.3.3 茶叶微晶纤维素的制备
        6.3.4 TEMPO氧化茶叶微晶纤维素
        6.3.5 聚赖氨酸/茶叶微晶纤维素的制备
        6.3.6 聚赖氨酸/茶叶微晶纤维素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
        6.3.7 材料结构表征
        6.3.8 吸胀行为
        6.3.9 重金属的吸附
        6.3.10 重金属吸附模型拟合
        6.3.11 循环吸附实验
        6.3.12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脱除应用
        6.3.13 脱除重金属对茶多酚品质的影响
    6.4 研究结果与分析
        6.4.1 MCC-PL水凝胶的结构表征
        6.4.2 MCC-PLH的吸胀性能
        6.4.3 吸附因素对MCC-PLH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6.4.4 MCC-PLH吸附机理
        6.4.5 循环吸附实验
        6.4.6 MCC-PLH在茶多酚中重金属的脱除应用
        6.4.7 吸附前后茶多酚品质的变化
    6.5 结论
论文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主要结论
    不足与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木基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制备、性能及吸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木基材料概述
        1.1.1 木材资源概况
        1.1.2 木材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点
        1.1.3 自上而下组装木材的功能化改性研究
    1.2 水体重金属污染概述
        1.2.1 水体重金属离子种类与来源
        1.2.2 水体重金属危害
        1.2.3 水体重金属离子的治理办法
    1.3 吸附
        1.3.1 吸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1.3.2 吸附理论
        1.3.3 主要的生物质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
        1.3.4 吸附性能评价指标
        1.3.5 吸附过程相关模型与参数
    1.4 木基材料在重金属治理方面的应用
        1.4.1 功能化木基材料制备木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制备方法
        1.4.2 木基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研究进展
        1.4.3 木基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的现存不足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新型木基吸附材料的制备
        1.5.2 新型木基吸附材料的表征、性能与影响机制研究
        1.5.3 新型木基吸附材料对水体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探究
        1.5.4 技术路线
        1.5.5 研究目的
        1.5.6 研究意义
2 氨基化木粉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制备机理
        2.3.2 微观结构分析
        2.3.3 化学成分分析
        2.3.4 吸附性能分析
    2.4 氨基化木粉吸附机理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氨基聚合物改性木材气凝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制备机理
        3.3.2 微观结构分析
        3.3.3 化学成分分析
        3.3.4 润湿性检测
        3.3.5 氨基聚合物改性木材气凝胶吸附性能研究
    3.4 氨基聚合物改性木材气凝胶吸附材料吸附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类沸石咪唑酯骨架ZIFs材料接枝木材气凝胶吸附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制备机理
        4.3.2 微观结构分析
        4.3.3 化学成分分析
        4.3.4 润湿性检测
        4.3.5 ZIFs木材气凝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分析
    4.4 ZIFs木材气凝胶吸附材料吸附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不同木基材料吸附机理总结与吸附性能对比
    5.3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内容更新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关于课程基本问题的思考
        二、教科书内容更新的必要性
        三、教科书内容更新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教科书比较研究现状
        二、国内化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现状
        三、国外化学教科书的研究现状
        四、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启示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教科书
        二、化学教科书
        三、更新
    第五节 研究对象
        一、选择的依据
        二、选定的对象
    第六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教科书的结构和功能
        二、知识论与教科书编制
        三、学习理论与教科书编制
        四、系统论
    第二节 分析框架的建构
        一、已有教科书分析框架述评
        二、本研究分析框架的建构
第三章 中美两国教育背景梳理
    第一节 中美化学课程改革历程介绍
        一、中国化学课程改革历程
        二、美国化学课程改革历程
        三、中美化学课程改革历程比较
    第二节 中美课程内容更新机制分析
        一、中国课程内容更新机制
        二、美国课程内容更新机制
        三、中美课程内容更新机制比较
第四章 中美教科书内容选择的更新比较
    第一节 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
        一、中国教科书中元素化合物知识选择的更新
        二、美国教科书中元素化合物知识选择的更新
        三、比较分析
    第二节 理论性知识内容
        一、中国教科书中理论性知识选择的更新
        二、美国教科书中理论性知识选择的更新
        三、比较分析
    第三节 技能性知识内容
        一、中国教科书中技能性知识选择的更新
        二、美国教科书中技能性知识选择的更新
        三、比较分析
    第四节 STS知识内容
        一、中国教科书中STS知识选择的更新
        二、美国教科书中STS知识选择的更新
        三、比较分析
    第五节 科学史知识内容
        一、中国教科书中科学史知识选择的更新
        二、美国教科书中科学史知识选择的更新
        三、比较分析
    第六节 内容选择的整体比较与分析
第五章 中美教科书内容组织的更新比较
    第一节 教科书的体例结构
        一、中国教科书体例结构的更新变化
        二、美国教科书体例结构的更新变化
        三、比较分析
    第二节 教科书的体系结构
        一、中国教科书体系结构的更新变化
        二、美国教科书体系结构的更新变化
        三、比较分析
    第三节 内容组织的整体比较与分析
第六章 中美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更新比较
    第一节 外观设计
        一、中国教科书外观设计的更新变化
        二、美国教科书外观设计的更新变化
        三、比较分析
    第二节 栏目设计
        一、中国教科书栏目设计的更新变化
        二、美国教科书栏目设计的更新变化
        三、比较分析
    第三节 插图设计
        一、中国教科书插图设计的更新变化
        二、美国教科书插图设计的更新变化
        三、比较分析
    第四节 目录、附录设计
        一、中国教科书目录、附录设计的更新变化
        二、美国教科书目录、附录设计的更新变化
        三、比较分析
    第五节 内容呈现的整体比较与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结论
        一、中国教科书内容的更新变化
        二、美国教科书内容的更新变化
        三、中美教科书内容更新的趋同与存异
    第二节 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内容更新异同的原因分析
        一、中美两国对教科书功能定位的差异
        二、中美两国课程内容更新机制的不同
    第三节 关于化学教科书内容更新的思考和建议
        一、如何理解基础教育中“基础知识”的“基础”?
        二、教科书中时代性知识的引入
        三、理论性知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权衡和组织
        四、如何应对教科书的滞后性?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高分子通报》2003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DR的风险防控体系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J]. 姜义兵,尹丹,刘望,凌竞平,高芃. 中国医疗设备, 2020(11)
  • [2]《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3]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刘琪. 厦门大学, 2019(08)
  • [4]具有荧光性能的稀土手性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 赵文志. 东北大学, 2014(10)
  • [5]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D]. 赵晓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
  • [6]肝素化高分子液晶/聚醚氨酯生物材料的研究[D]. 霍丹群. 重庆大学, 2004(01)
  • [7]基于Diels-Alder反应自修复天然橡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延晨政哲.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8]氨基功能化重金属吸附材料的构建及其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的研究[D]. 黄鑫. 江南大学, 2021(01)
  • [9]木基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制备、性能及吸附机理研究[D]. 谭艺.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内容更新的比较研究[D]. 雷亚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标签:;  ;  

2003年《聚合物公报》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