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联合TDP照射治疗失眠32例

穴位联合TDP照射治疗失眠32例

一、点穴配合TDP照射治疗失眠症32例(论文文献综述)

杨依典[1](2016)在《针刺百会、四神聪结合药贴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失眠又称作“睡眠障碍”、“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中医称作”不寐“,是临床中的常见棘手病、多发病,患者主诉通常为久久不能入睡,容易惊醒,睡眠深度浅,能够保持睡眠状态的时间短,经常性早醒、多梦等睡眠质量差,失眠时间较长之后便会影响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目前已成为常见身心失调疾病之一失眠从古至今都是常见的临床疾病,历代医家对其不断研究更新,总结了众多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形成较公认的治疗方法,其中西医主要通过镇静、催眠药物的作用改善睡眠状况;而中医根据“辨证论治”的治疗思路,探究失眠病机,从病机入手进行治疗,治疗手段主要分中药、方剂、推拿针刺方法和艾灸方法、各种外治手段以及中医特色疗法(耳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甚至采用几种治疗方法结合进行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学术特色,与口服药物治疗相比,更绿色,更健康。古人云“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口服都要经过消化系统消化吸收,经过肝脏解毒代谢,这无形之中加重了消化系统的负荷,且消化道吸收药物也需要相对较长时间。针灸直接作用于经络穴位,直接调节气血,无毒副作用,操作更简单。在实际临床治疗中,失眠被划分为多种证型,比如心火上炎、肝气郁结、心肾不交等,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针灸治疗方法。笔者临床中发现心肾不交型失眠很常见,查阅文献发现其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根据其病机以及基础理论笔者在临床中总结出针刺百会、四神聪穴结合药物敷贴涌泉治疗失眠疗效确切,但相关的文献研究明显不足,故开展临床研究,并对其进行实验观察总结临床疗效,为治疗这一类型失眠提供新思路。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观察针刺百会、四神聪穴结合药物敷贴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疗效,同时分析并初步探讨针刺百会、四神聪穴结合药物敷贴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可能的治疗机理,为针灸治疗失眠提供一种新的临床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两部分。文献部分详细的从中西医角度归纳总结失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上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研究将符合心肾不交型失眠的90例患者按1:1:1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治疗组,对照组一和对照组二。其中纳入实验研究的患者诊断标准主要根据2004年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心系病症篇章中不寐心肾不交型,表现为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百会、四神聪穴结合药物敷贴涌泉穴(吴茱萸5g研末后,以陈醋调成膏状分别置于2枚3 cm x 3cm大小的胶布上,于睡前0.5 h贴敷于双侧涌泉穴,至次日07:00揭除),每隔3天1次,每周2次,以两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一采用普通针刺:神门、百会、安眠、内关,配合耳尖放血,每隔3天1次,每周2次,以两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二采用口服艾司唑仑,视病情服用1-2mg,睡前服用,连续治疗一个月;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所有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量表进行评估睡眠状况以及改善情况。研究结果:文献研究表明,目前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方法很多种,中药也好,西药也好,多数存在副作用。针灸治疗目前是大部分患者愿意选用的治疗手段,恰好符合了现代人“绿色”的生活理念,但是文献研究主要以临床疗效为主,较少研究能够彻底明确针灸治疗失眠的作用机理,而且临床分型多,没办法统一,疗效的判定同样也不统一,因而难以全面客观的评估其治疗疗效。经过2个疗程1个月的治疗,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失眠患者,完成1个月全部治疗的共有81例,共脱落9例,其中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一、对照组二分别各脱落3例,最后纳入统计学分析的病例数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一27例,对照组二27例。三组失眠患者在治疗前对其年龄、性别以及病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失眠患者的匹兹堡睡眠总评分在治疗前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三组患者治疗前在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治疗后的匹兹堡总评分从低到高排序依次为治疗组、对照组一、对照组二,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方面,效果排序分别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二,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三种治疗方法在改善日间功能障碍方面均没有明显临床疗效。三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4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一痊愈0例,显效2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0.37%;对照组二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48.14%。最后三组疗效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提示P<0.05,提示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针刺百会、四神聪穴结合药物敷贴涌泉穴治疗效果比普通针刺临床疗效好,普通针刺治疗疗效又高于口服西药治疗失眠。结论:三组治疗方法对于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均有效果,并且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均有改善;治疗组针刺百会、四神聪穴结合药物敷贴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一普通针刺配合耳尖放血疗法和对照组二口服艾司唑仑,且普通针剌配合耳尖放血疗法优于口服艾司唑仑。但在改善日间功能障碍方面三者效果不明显。总体来说,针刺百会、四神聪穴结合药物敷贴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有疗效,在临床上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应得到高度重视,并进行全面推广

马彬[2](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文会[3](2013)在《中药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课题采用中药自拟方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以观察其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为本法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课题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2例,A组给予口服中药自拟方治疗;B组(艾司唑仑片治疗);C组给予上述自拟中药方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失眠总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内分泌激素变化情况。研究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后失眠总疗效比较:A、B、C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09%、80.00%、93.55%,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愈率比较,A、B、C三组治愈率分别为19.35%、16.67%、45.16%,C组明显优于A、B两组,P<0.05,A、B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比较:A组与C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因子均有显着改善,P<0.01,且两组疗后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B组仅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5;B组与C组疗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3.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中医症状均有显着改善,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且C组治疗后积分明显低于A、B两组,P<0.05,A组与B组比较,A组积分低于B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4.对血清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治疗前后组内比较,A、C两组FSH、LH均有所降低,E2水平升高;其中以C组显着,尤其是在降低FSH,升高E2上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LH降低无显着性差异;B组治疗前后FSH、LH、E2无明显变化。研究结论:中药自拟方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失眠疗效确切,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及调节血清内分泌激素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本治疗方法安全,无毒副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赵云安[4](2010)在《滋养肝肾法加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围绝经期是妇女由中年向老年过渡时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使神经系统功能和精神稳定性减退,对外环境的适应性能力降低,对各种精神因素和躯体疾病较敏感,耐受力很差,出现自主神经和性腺内分泌功能失调的一系列症状,病初多表现为失眠多梦、头晕头痛、烘热汗出、月经紊乱、周身不适、乏力等,以后逐渐发展可出现忧郁、焦虑、猜疑等。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失眠」往往是患者最为关注的病证,而且往往是诸多症状伴发失眠,失眠又加重诸多症状,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躯体不适和精神痛苦。所以围绝经期诸症中,失眠症的治疗尤为重要。因此围绝经期失眠的治疗愈发显得重要。现代医学治疗失眠采用睡眠诱导剂或镇静催眠药,虽然起效快,作用强,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潜在的成瘾性和反弹性,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心理治疗亦是常见方法方一,但因个性化的不同原因,疗效稳定性不高,推广亦难。为此很多患者现常求助于中医中药的治疗,以达到改善失眠的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失眠症属于中医“不寐”的范畴,中医通过总体医疗、辩证论治,确切的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且疗效稳定,不易复发,无成瘾性,患者较易接受。本研究就是论证比较中药更年安神散加针灸治疗此病的确切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中药「更年安神散」加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观察「更年安神散」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望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便于临床推广应用;另加针刺组比较其治疗效果,探讨「更年安神散」加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可能作用机理;观察PSQI量表作为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之可能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选择2009年8日至2010年2月香港赵云安中医诊所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之围绝经期失眠症妇女90人,利用简单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A、B、C三组,A组爲针灸组(补「阴足乔」泻「阳足乔」方法)。B组爲中药组(口服更年安神散组)。C组爲中药加针灸组,共观察90例,每组30例。A、B组各自口服更年安神散治疗8周,其中C组针药并用,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8周后进行观察中医症候记分、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并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尿、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一般安全性项目,填写观察表,记录不良反应。研究结论结果显示:治疗C组(中药加针灸组)的中医证候、PSQI量表、表评分均优于A、B对照组。中药(更年安神散组)加针灸组不仅具有良好的镇静安神作用,而且能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失眠患者伴发的各种失眠多梦、头晕头痛、烘热汗出、心烦易怒、心悸不安、月经紊乱、耳鸣、健忘等症状本论文旨在通过探讨中药及灸刺或联合疗法,在临床上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疗效差异,为防治围绝经期妇女的失眠症提供新的思路和更有效的方法

杨运达[5](2010)在《五脏调神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五脏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在台北康禾堂中医诊所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针刺选取五脏原穴:神门、太冲、太白、太渊、太溪;对照组选取神门、三阴交、四神聪。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评价疗效。通过Epworth困倦量表、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医证候量表进行治疗前后的自身以及组间对比,观察失眠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以及白昼机能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1.疗程结束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疗程结束时,Epworth困倦量表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疗程结束时,SAS量表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患者中医症状计分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5.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5.7%,两组的总体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脏调神”针法具有调节睡眠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夜间的睡眠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白天的机能状态,还可以缓解失眠带来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治疗。

孙洪生[6](2006)在《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身心压力增大,身体和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的状态,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人们的患病率,而失眠的发生,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身心疲劳的状态。因此研究该病的发生和治疗,对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祖国医学对不寐病证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医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为我们治疗不寐病证,留下了极为宝贵和丰富的文献资料。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历代有关不寐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先秦时期到民国时期不寐病证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并从中医学发展史的角度,研究探索其学术发展与中医学理论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于睡眠相关的中医学理论从其学术发展的背景下予以辨析。对现代医家诊治不寐证的经验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力图全面反映历代中医学家诊治该证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不仅为临床辨治不寐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也必将有助于开拓不寐证的研究和治疗思路。 本文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重在阐述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法方药、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并对不寐证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各论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至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代、清代至民国时期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不寐证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重点研究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与不寐证相关的重要的医学文献,内容涉及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特点、预防调护等。最后系统整理总结了现代医家关于不寐证辨证治疗的新经验和新方法。 在全面总结不寐证学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初步辨析了中医学营卫睡眠学说、阴阳睡眠学说、心神睡眠学说、魂魄睡眠学说与脑髓睡眠学说的理论实质与临床应用意义。主张以营卫统摄心神、魂魄等脏腑相关理论。对于不寐证营卫调治,在兼涉五脏六腑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当重阳明、少阴的观点,为不寐证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黄映君[7](2003)在《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进展》文中指出

杨胜禄[8](2001)在《点穴配合TDP照射治疗失眠症32例》文中指出笔者采用点穴及TDP穴位照射等非药物疗法治疗失眠 32例 ,获得满意疗效 ,治愈率达67 8% ,总有效率 10 0 % ,无任何副反应发生 ,以其自身前后作对照 ,明显优于安眠药治疗

苗易发[9](2020)在《五神穴组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五神穴组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五神穴组方与常规针刺之间的疗效和优势,为五神穴组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按标准纳入的72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五神穴组方,选取神藏、神封、心俞、神堂、神道、太溪、神门、肾俞穴,对照组采用教材常规取穴,选取印堂、四神聪、安眠、照海、申脉、神门、心俞、肾俞穴,两组每次都留针30min,每周治疗5次,休息两天,共治疗4周。观察该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并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医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状积分表,评估五神穴组方治疗失眠的有效性。结果:(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差异显着,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法在降低PSQI评分上都有明显效果。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PSQI评分方面等同于对照组。(2)中医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状积分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分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法在降低中医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状积分上都有明显效果。两组治疗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心肾不交型失眠中医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疗效相似。(4)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安全性等同与对照组。结论:在改善PSQI相关指标,临床有效率和安全性方面,“五神穴组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与常规取穴的效果等同,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五神穴组方疗效更好。

卢传威[10](2020)在《瑶医杜闷倒治疗邪盈不盛而正亏过衰型失眠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瑶医杜闷倒和普通针刺治疗失眠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改善情况,评价瑶医杜闷倒治疗邪盈不盛而正亏过衰型失眠的临床疗效,验证其治疗失眠的有效性,以利于瑶医杜闷倒的推广应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治疗组予瑶医杜闷倒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每位患者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4周。记录每一位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治疗前后分别记录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量表情况,治疗结束后计算有效率。观察指标:1.PSQI量表评分改善情况;2.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合PSQI总分减分率进行临床疗效判断。最后应用SPSS23.0统计分析软件做数据分析,从而评价临床疗效。结果:⑴治疗前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PSQI各成分和PSQI总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PSQI评分中:(1)两组PSQI各成分及PSQI总分分别进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治疗后进行PSQI各成分及PSQI总分组间比较,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PSQ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⑴瑶医杜闷倒治疗失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临床疗效与普通针刺治疗相当;⑵瑶医杜闷倒能明显改善PSQI评分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和PSQI总分等情况,但在改善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情况方面不如普通针刺治疗;⑶瑶医杜闷倒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无明显不良反应及痛苦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二、点穴配合TDP照射治疗失眠症3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点穴配合TDP照射治疗失眠症32例(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百会、四神聪结合药贴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现代西医学对失眠的研究
        1.1 失眠的定义
        1.2 失眠的分类
        1.3 失眠的诊断
        1.4 西医学对失眠诱因的认识
        1.5 现代医学对失眠发病机制的认识
        1.6 现代西医学治疗失眠的认识
    2 中医学对失眠的研究
        2.1 定义
        2.2 中医学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现代中医学治疗失眠的认识
        2.3.1 中药治疗失眠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脱落与剔除标准
        2.6 中止实验标准
        2.7 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及处理
        2.8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方案
        3.2 观察指标
        3.3 疗效评定标准
        3.4 数据分析与数据处理
    4 研究结果及数据分析
        4.1 病例基本情况
        4.2 三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5 不良事件处理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1 调理阴阳治疗失眠
        1.1 百会为治疗失眠要穴
        1.2 四神聪
        1.3 针刺头皮针改善睡眠
    2 心肾论治治失眠
        2.1 肾为封藏之本
        2.2 心肾相交,水火共济
        2.3 心肾不交,上热下寒
        2.4 吴茱萸敷贴涌泉促心肾相交
        2.5 耳尖放血泻上热
    3 研究结果的说明
        3.1 三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3.2 三组间患者PSQI评分比较
        3.3 三组内患者PSQI评分以及其6像子指标比较
        3.4 临床疗效比较
        3.5 结果分析
        3.6 本疗法的优势
    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2)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材料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2.1 研究背景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2 研究内容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技术路线图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2.3.3 文献筛选流程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2.3.5 质量控制措施
    2.4 结果
        2.4.1 文献检索结果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2.5 讨论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2.5.4 研究的局限性
    2.6 结论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3.1 研究背景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3.2 研究内容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技术路线图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3.3.3 文献筛选流程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3.3.5 质量控制措施
    3.4 结果
        3.4.1 文献检索结果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3.5 讨论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3.5.4 研究的局限性
    3.6 结论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4.1 研究背景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研究内容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技术路线图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4.3.3 文献筛选流程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4.3.5 质量控制措施
    4.4 结果
        4.4.1 文献检索结果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4.5 讨论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4 研究的局限性
    4.6 结论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内容
    5.3 对象与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调查方法
        5.3.3 技术路线
        5.3.4 统计分析
        5.3.5 质量控制措施
    5.4 结果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5.5 讨论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5.5.4 研究的局限性
    5.6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3)中药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
    1.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失眠的认识和治疗
        1.1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失眠发病机制的认识
        1.2 围绝经期失眠的流行病学调查
        1.3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失眠的治疗
    2. 中医学对围绝经期失眠的认识和治疗
        2.1 中医学对围绝经期失眠病名和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中医学对围绝经期失眠的治疗
    3. 耳穴疗法
        3.1 耳穴疗法的源流和发展
        3.2 耳穴疗法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1.4 失眠轻重分级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与治疗
        2.2 疗程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定标准
        2.5 随访
    3. 临床资料分析
        3.1 统计学处理方法
        3.2 一般资料分析
        3.3 结果分析
        3.4 安全性观察
        3.5 随访结果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组方及方义分析
    3. 现代药理学研究
    4. 耳穴疗法的理论基础
        4.1 耳与脏腑的关系
        4.2 耳与经络的关系
        4.3 耳郭的神经分布及生物全息律
    5. 耳穴的取穴原则及方义分析
        5.1 取穴原则
        5.2 方义分析
    6. 临床疗效分析及机理探讨
    7. 研究体会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4)滋养肝肾法加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流行病学资料
    二、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病名概述
    三、现代西医研究
        (一) 现代医学对睡眠的中枢解剖结构
        1.脑干
        2.丘脑
        3.下丘脑
        4.杏仁核群
        5.视交叉上核
        (二) 围绝经期失眠症病因及相关因素
        1.雌激素水平降低
        2.围绝经期血管舒缩变化
        3.围绝经期情绪障碍
        (三) 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发生机制分析
        1.血管舒缩变化
        2.骨质疏松症状
        3.褪黑素分泌减少
        4.应激反应增强
        (四) 围绝经期情绪障碍
        1.神经内分泌变化
        2.免疫功能改变
        3.自由基的影响
        4.社会心理因素
        5.种族的差异
        6.绝经状态
        (五) 西医方面的治疗
        1.西药治疗
        2.神经阻滞法
        3.催眠类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4.非药物治疗
    四、中医方面的治疗
        (一) 病因病机
        1.病因
        2.病机
        3. 失眠症与各脏腑紧密相关
        (二) 辨证论治
        1.从病变的主要脏腑论治
        2.从肝论治
        3.从心论治
        4.从脾胃论治
        5.从肾论治
        6.中药治疗组口服
        7.专方专药治疗
        (三) 病因病邪论治
        (四) 中药时间疗法
        (五) 中成药治疗
        (六) 针灸治疗
        (七) 针灸治疗失眠的实验研究
        1.常规针刺治疗辨证分型
        2.针法
        (八) 推拿按摩治疗失眠症
        1.头面部
        2.颈肩部
        3.胸腹部
        4.上肢
        5.下肢
        6.背腰部手法
        7.足底部手法
        (九) 随证加减
        1.肝郁化火症
        2.阴虚火旺症
        3.心脾两虚症
        (十)外治法
        1.敷脐法/贴脐法
        2.穴位敷贴法
        3.睡眠药枕
        4.药帽法
        5.手心敷药
        6.沐足法
        (十一) 耳穴刺激治疗
        1.耳穴刺激治疗
        2.主穴
        3.配穴
        (十二) 穴位注射治疗
        (十三) 反射疗法
        (十四) 治疗仪器
        (十五) 药膳治疗
        1.粥类
        2.饮类
        3.酒类
        4.膏类
        5.动物脏器类
        (十六) 单味补肾和助眠中药的研究
        1.淫阳藿-对性腺、骨的作用及抗衰老作用
        2.菟丝子-抗衰老作用
        3.紫河车
        4.杜仲
        (十七) 镇静催眠的中药
        1.酸枣仁
        2.夜交藤
        3.合欢皮
        4.磁石
        5.龙骨
        6.牡蛎
        7.远志
        8.柏子仁
第二部份 临床研究
    一.研究内容
        (1) 研究滋养肝肾法加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性
        (2) 研究滋养肝肾法加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安全性
        (3) 观察滋养肝肾法加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中医证候及症状的改善率
    二.研究对象
        (一) 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2.中医证候分类标准
        (三) 纳入标准
        1.年龄在40-55岁
        2.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者
        3.符合以上中医辨证,属于肾阴虚标准者
        4.知情同意签署者
        (四) 排除标准
        1.双侧卵巢切除、卵巢肿瘤或乳腺肿瘤患者
        2.原因不明的阴道不规则流血未治愈者
        3.近3个月内使用过性激素药物或参加其它临床试验的患者
        4.过敏体质患者
        5.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6.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三.研究方法
        (一) 研究设计与分组
        (二) 分组与治疗
        1.A组针灸组
        2.B组为中药组
        3.C组为中药加针灸组
        (三) 疗程:以两个月为1个疗程
        (四) 观察指标
        1.安全性检测
        2.效应评价指标
        (五) 疗效评价
        1.中医症候疗效指数评定=疗前记分-疗后记分/疗前记分x0%
        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六) 数据管理
        (七) 统计方法
第三部份 结果/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
        1.年龄构成-表1
        2.各组临床疗效评定-表2
        3.各组PSQI评分比较-表3
        4.治疗前后各组中医证候积分情况-表4
        5.各组治疗前后症候疗效指数比较-表5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适宜食品
    禁忌食品
    推荐食疗
    失眠八忌
讨论与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附录二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4
    附录三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附录四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01)
致谢

(5)五脏调神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古代文献研究
        一、病名渊源
        二、病因病机认识
    第二节 现代文献研究
        一、定义
        二、流行病学
        三、失眠的诊断
        四、分类及病因
        五、发病机理
    第三节 失眠的治疗进展
        一、中医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二、西医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受试对象
        一、病例诊断标准
        二、病例纳入标准
        三、病例排除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试验分组
        二、治疗方法
    第三节 观测指标
        一、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二、Epworth困倦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
        三、自评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四、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五、中医症状量表
    第四节 疗效评定标准
    第五节 统计学方法
    第六节 结果
        一、一般资料比较
        二、临床效果比较
    第七节 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失眠的病因病机认识
        二、"五脏调神治疗失眠"理论依据
        三、"五脏调神治疗失眠"选穴依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6)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总论
    1 不寐病名源流概述
        1.1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1.1.1 先秦至三国时期的医学文献
        1.1.1.1 马王堆汉墓医书
        1.1.1.2 《黄帝内经》
        1.1.1.3 《难经》
        1.1.1.4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1.1.2 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文献
        1.1.3 宋辽金元时期的医学文献
        1.1.4 明清时期的医学文献
        1.2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名义考辨
        1.2.1 目不瞑
        1.2.2 不得眠和失眠
        1.2.3 不得睡
        1.2.4 不得卧
        1.2.5 不寐
    2 不寐病证的病因病机源流概述
        2.1 《黄帝内经》阳不入阴理论的确立
        2.2 汉唐时期神志主导睡眠理论的发挥
        2.3 宋元时期脏腑重心的变化
        2.3.1 对肝脾肾的重视
        2.3.2 受杂病病因病机学说的影响
        2.3.3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2.4 明清以来病因病机认识的多元化
        2.4.1 对传统病因病机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2.4.1.1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2.4.1.2 对脏腑神志病机的发挥
        2.4.1.3 对痰、瘀等病因病机的认识
        2.4.1.4 对体质因素的认识与发挥
        2.4.2 睡眠为脑所主病因病机理论的出现
        2.4.3 现代认识的综合融化
    3 不寐病证的辨证源流概述
        3.1 辨证分型体系的发展
        3.1.1 《诸病源候论》标志着分型体系的初步确立
        3.1.2 《儒门事亲》成为不寐独立病证体系的肇始
        3.1.3 明代以后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3.2 辨证规律的认识
        3.2.1 病证特点的认识
        3.2.2 辨证方法的认识
    4 不寐病证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4.1 治法的发展
        4.2 治方与用药的发展
        4.2.1 晋唐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4.2.2 宋元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4.2.3 明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4.2.4 清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5 不寐病证的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源流概述
        5.1 针灸疗法
        5.2 心理、精神疗法
        5.3 饮食疗法
        5.4 外治疗法
        5.5 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
    6 不寐病证若干问题的思考
        6.1 “胃不和则卧不安”辨义
        6.1.1 胃不和之“不得卧”辨义
        6.1.1.1 关于文字字义之证
        6.1.1.2 关于语源医理之证
        6.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病机辨析
        6.1.2.1 历代医家发挥
        6.1.2.2 《内经》本义考
        6.1.2.3 今人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的阐扬
        6.2 关于胆型不寐
        6.2.1 不寐证型的变化与胆型不寐的记载
        6.2.2 关于胆型不寐病机的认识
        6.2.2.1 胆病不寐病机的演化
        6.2.2.2 对胆病不寐病机内容的阐释
        6.3 血瘀型不寐源起与发展
        6.4 关于营卫阴阳、心神、魂魄、脑髓理论的思考
        6.4.1 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6.4.1.1 营卫睡眠学说
        6.4.1.2 阴阳睡眠学说
        6.4.1.3 心神睡眠学说
        6.4.1.4 魂魄睡眠学说
        6.4.1.5 脑髓睡眠学说
        6.4.2 关于几种理论的思考
        6.5 宗营卫睡眠理论,不寐当重阳明、少阴
各论
    1 先秦至三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1.1 不寐病证认识的初步形成
        1.1.1 对梦和睡眠的认识
        1.1.2 早期对睡眠障碍性疾病的记载
        1.1.3 睡眠理论的基本构建
        1.1.3.1 睡眠受昼夜节律的影响
        1.1.3.2 睡眠受到营卫之气的控制和阴阳蹻脉的调节
        1.1.4 阳不入阴与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理论
        1.1.4.1 《内经》首创阳不入阴的病机理论
        1.1.4.2 张仲景论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
        1.1.5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1.1.6 致不眠药物的发现
        1.1.7 治疗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1.1.7.1 调和阴阳的治则与半夏汤的创制
        1.1.7.2 治疗药物的记载
        1.1.7.3 初步形成的治疗理念
        1.2 先秦至三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1.2.1 梦由神示,卜知吉凶—甲骨文关于睡眠及其相关疾病的记载
        1.2.2 忧思难成眠—早期的非医学文献关于不寐病证的记载
        1.2.2.1 《诗经》
        1.2.2.2 《楚辞》
        1.2.3 马王堆汉墓医书
        1.3.3.1 对睡眠障碍的记载
        1.2.3.2 以不得卧为胃经所生病
        1.2.4 《黄帝内经》
        1.2.4.1 关于睡眠的认识
        1.2.4.2 关于不寐类病证的认识
        1.2.5 《难经》
        1.2.6 《伤寒论》
        1.2.6.1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6.2 关于病因病机认识的特点
        1.2.6.3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1.2.6.4 病名称谓趋于规范
        1.2.6.5 对于治疗学的贡献
        1.2.7 《金匮要略》
        1.2.7.1 关于不寐的发病
        1.2.7.2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7.3 不寐病证的治法治方
    2 晋唐五代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2.1 不寐病证的辨证论治体系的日益丰富
        2.1.1 脏腑辨证理论对于不寐证认识的影响
        2.1.1.1 重脏腑藏神功能
        2.1.1.2 以心胆为辨治中心
        2.1.1.3 胆冷说的形成
        2.1.1.4 风病日益受到重视
        2.1.2 药物与治方的丰富
        2.1.2.1 治诸病通用药的记载
        2.1.2.2 安神补气祛风方药的应用
        2.1.2.3 大量医方的出现
        2.1.2.4 药后食忌备受医家重视
        2.1.3 睡眠养生法的进一步完善
        2.2 晋唐五代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2.2.1 《脉经》
        2.2.1.1 寸口脉的脏腑病位诊断
        2.2.1.2 寸口脉的阴阳定位诊断
        2.2.2 《针灸甲乙经》
        2.2.2.1 阐发睡眠机理,强调阳不入阴的病理机制
        2.2.2.2 邪入六腑,身热不得眠
        2.2.2.3 进一步丰富了针灸治疗方法
        2.2.3 《小品方》
        2.2.4 《集验方》
        2.2.3.1 脏热腑寒说的学术背景
        2.2.3.2 胆冷与温胆汤之创制
        2.2.3.3 重服药食忌
        2.2.5 《华氏中藏经》
        2.2.5.1 以脏腑辨证为其学术特色
        2.2.5.2 析证以实、热、心为主
        2.2.5.3 “六腑者阳之系”与胆冷说
        2.2.6 《诸病源候论》
        2.2.6.1 详列不眠四候
        2.2.6.2 悉解致病之源
        2.2.6.3 寒食散发致不眠
        2.2.6.4 重视睡眠养生
        2.2.7 《千金方》
        2.2.7.1 重脏腑辨证,善使安魂镇魄之药
        2.2.7.2 倡风病学说,习用补气祛风之品
        2.2.7.3 求众法兼备,方富药宏治证广泛
        2.2.7.4 悉养性之道,详论睡眠养生之法
        2.2.8 《外台秘要》
        2.2.8.1 医学文献中首载失眠病名
        2.2.8.2 论宗巢氏,列治不眠方三门
        2.2.8.3 独具慧眼,散佚文献资借鉴
        2.2.8.4 用药审慎,方后食忌谨遵循
    3 宋辽金元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3.1 不寐病证理论的发展与治方的极大丰富
        3.1.1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3.1.1.1 证候鉴别与病因病机的分析
        3.1.1.2 从以心胆为中心转而重视肝脾肾
        3.1.1.3 “阳气怫郁”、“九气致病”、“阴火上干”等病机理论的出现
        3.1.3 治疗方法及方药的空前丰富与发展
        3.1.3.1 日益丰富的治疗理念
        3.1.3.2 以情相胜与汗吐下三法的应用
        3.1.3.3 食治方与择时服药法
        3.1.3.4 治疗方药的空前丰富
        3.1.4 道家与睡功
        3.2 宋辽金元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3.2.1 《太平圣惠方》
        3.2.1.1 重从风论治,主张以质重滋腻之药石为治
        3.2.1.2 滋润治劳渴,善用滋阴清热之药
        3.2.1.3 阐发胆虚不眠病机,倡心胆同治
        3.2.1.4 重食治,首载不寐食治方
        3.2.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2.2.1 虚、风、痰、热及与心相关为其主要病机特点
        3.2.2.2 香药的广泛应用
        3.2.3 《圣济总录》
        3.2.3.1 对病因病机理论的阐发
        3.2.3.2 以治神为先的治疗理念
        3.2.4 《普济本事方》
        3.2.4.1 魂魄并重,求治肝肺
        3.2.4.2 择时服药,自出机杼
        3.2.5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2.6 《针灸资生经》
        3.2.7 刘完素及其着作
        3.2.7.1 阐论火热致病的特点
        3.2.7.2 阳气怫郁理论的运用
        3.2.8 张子和与《儒门事亲》
        3.2.8.1 列不寐证,开体例之先
        3.2.8.2 汗、吐、下三法之用
        3.2.8.3 九气致病,以情相胜
        3.2.9 李东垣及其着作
        3.2.9.1 脾胃内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3.2.9.2 脾胃气虚、阴火上干的病机认识
        3.2.9.3 调理脾胃是治疗的根本所在
        3.2.9.4 善用风药的用药特色
        3.2.10 朱丹溪及其着作
        3.2.10.1 “心虚不得卧”与“胃虚不得眠”
        3.2.10.2 杂病论治法对不寐证治疗的影响
    4 明代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4.1 不寐病证认识的多元化
        4.1.1 不寐病名应用渐趋广泛
        4.1.2 病因病机认识的多样化
        4.1.2.1 阳衰病机的提出
        4.1.2.2 五脏皆致不眠的认识
        4.1.2.3 胆涎与胆火病机的认识
        4.1.2.4 病机重点认识的多元化
        4.1.3 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4.1.4 治疗方法与思路的多元化
        4.1.4.1 快脾发郁、清痰抑火与养血安神
        4.1.4.2 清心火为第一义
        4.1.4.3 实则祛邪,虚则养血安神
        4.1.4.4 外治法与食疗法的应用
        4.1.4.5 用方模式与主治方的创见
        4.1.4.6 医学理论与临床的进步对治疗思路的拓展
        4.1.5 治疗用药知识的极大丰富
        4.1.5.1 治不眠通用药的增多
        4.1.5.2 关于用药宜忌的认识
        4.1.5.3 对季节与脏腑病证相关用药的记载
        4.1.6 气功与养生着作对不寐证防治的贡献
        4.2 明代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4.2.1 戴思恭及其着作
        4.2.1.1 郁主中焦,治痰以顺气为先
        4.2.1.2 不寐分证,首载阳衰与胆涎
        4.2.2 《普济方》
        4.2.3 龚廷贤与《寿世保元》
        4.2.3.1 多从心胆论治的学术主张
        4.2.3.2 提倡侧卧蜷曲的睡法实践
        4.2.4 吴球与《活人心统》
        4.2.4.1 病机论证,重乎气、血、痰
        4.2.4.2 活套之方,妙在加减变化
        4.2.5 江瓘与《名医类案》
        4.2.6 徐春甫与《古今医统大全》
        4.2.6.1 病机以思虑痰火为主
        4.2.6.2 脉候之辨
        4.2.6.3 治分标本虚实,重在心脾两脏
        4.2.7 解桢与《医学便览》
        4.2.7.1 五脏皆致不眠而心为所主的病机理论
        4.2.7.2 脏腑气血四时模式的辨证用药
        4.2.8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4.2.8.1 对不眠及相关证的病因病机认识
        4.2.8.2 丰富了不眠通用药
        4.2.8.3 治疗方法的多样化
        4.2.8.4 “脑为元神之府”的理论价值
        4.2.9 缪希雍及其着作
        4.2.9.1 论用药宜忌,补前人之不逮
        4.2.9.2 弘治疗之法,以清心火为第一义
        4.2.10 孙志宏与《简明医彀》
        4.2.10.1 承袭阴虚血亏、阳盛痰火之论
        4.2.10.2 创养阴血、降痰火、安心神之主方
        4.2.11 汪绮石与《理虚元鉴》
        4.2.11.1 虚损证治理论对不寐虚证的临证意义
        4.2.11.2 安神必益其气,益气必补其精
        4.2.12 张介宾及其着作
        4.2.12.1 心神不安,为不寐证总病机
        4.2.12.2 虚实分证,详解不寐证致病之因
        4.2.12.3 无邪有邪,治法用药各有法度
        4.2.12.4 阴阳命门,启发后世不寐证辨治
        4.2.13 李中梓及其着作
        4.2.13.1 考究前哲,分不寐为五型
        4.2.13.2 伤寒不眠,皆属热证
        4.2.14 秦昌遇与《症因脉治》
        4.2.14.1 以火热为病机中心的认识和胆火的提出
        4.2.14.2 精详系统的辨证分型
    5 清代及民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5.1 不寐病证认识日趋完善
        5.1.1 对病名的考辨
        5.1.1.1 病名的使用趋于规范
        5.1.1.2 名义考辨
        5.1.2 关于病机理论的深刻发挥
        5.1.2.1 以阴阳水火升降统括所有病机
        5.1.2.2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5.1.2.3 对心肾不交理论阐发
        5.1.2.4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5.1.2.5 以肝肾为病机中心的认识
        5.1.2.6 对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的论说
        5.1.2.7 对阳虚病机的发挥
        5.1.2.8 对胆病病机的阐释
        5.1.3 新的生理病理学说的出现
        5.1.3.1 关于脑与不寐发生的关系
        5.1.3.2 以目为病机重点的认识
        5.1.3.3 虚损留瘀病机说的出现
        5.1.3.4 对体质因素的揭示
        5.1.4 关于辨证方法的认识
        5.1.4.1 动静辨证论
        5.1.4.2 对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的辨析
        5.1.4.3 脏腑病位的辨证方法
        5.1.4.4 系统的辨证分型
        5.1.5 对原发性与继发性不寐的区分
        5.1.6 防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5.1.6.1 对情志调摄的重视
        5.1.6.2 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5.1.6.3 纯甘补虚、灵物安神的治疗经验
        5.1.6.4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法的提出
        5.1.6.5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主张
        5.1.6.6 认知与心理行为等全面丰富的防治经验
        5.2 清代及民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5.2.1 陈士铎及其着作
        5.2.1.1 对心肾不交理论的全面发挥
        5.2.1.2 心肾不交用药的创见
        5.2.1.3 心肾不交仍需析因而论
        5.2.1.4 辨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之异
        5.2.1.5 胆病不寐说新诠
        5.2.1.6 老人不寐宜补肾
        5.2.2 沈时誉与《医衡》
        5.2.3 王宏翰与《医学原始》
        5.2.3.1 寤寐含义新诠—知觉说
        5.2.3.2 寤寐知觉皆由脑所主的生理病理观
        5.2.4 张璐与《张氏医通》
        5.2.4.1 劳心思虑、喜怒惊恐的病因论
        5.2.4.2 胆寒肝热、魂不归肝的病机说
        5.2.5 冯兆张与《冯氏锦囊秘录》
        5.2.5.1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5.2.5.2 心肾神交、神寐归肾的病机论
        5.2.5.3 对一过性不寐的认识
        5.2.5.4 情志调摄与药物治疗结合的治疗观
        5.2.6 程国彭与《医学心悟》
        5.2.7 吴澄与《不居集》
        5.2.7.1 首论左右不得眠
        5.2.7.2 倡虚损积痰留瘀说,创补虚活血治法
        5.2.7.3 分述十二型不寐之病机治疗
        5.2.8 叶天士与《临证指南医案》
        5.2.9 汪文绮与《杂症会心录》
        5.2.9.1 对阳不入阴理论的深刻发挥
        5.2.9.2 对阳虚不寐病机的论述
        5.2.9.3 倡纯甘补虚、灵物安神之治
        5.2.9.4 梦悟医验,不寐证的调治要诀
        5.2.10 曹庭栋与《老老恒言》
        5.2.10.1 创不寐操纵二法
        5.2.10.2 夜坐与行千步之法
        5.2.10.3 对四季睡眠养生的不同主张
        5.2.10.4 丰富全面的睡眠卫生认识
        5.2.11 沈金鳌与《杂病源流犀烛》
        5.2.11.1 阴虚火旺、肺肾失和的病机新说
        5.2.11.2 五脏病位的辨证之法
        5.2.11.3 系统的辨证治疗方法
        5.2.12 汪必昌与《医阶辨证》
        5.2.13 王清任与《医林改错》
        5.2.13.1 重解剖研究,创“灵机记性在脑”说
        5.2.13.2 明气血之机,弘活血补气化瘀之法
        5.2.14 何其伟与《医学妙谛》
        5.2.15 《医方辨难大成》
        5.2.15.1 不寐动静辨证论
        5.2.15.2 按病因病机证分九类
        5.2.15.3 对肾阳、胆阳的重视
        5.2.15.4 对易感体质因素的认识
        5.2.16 张节与《张氏医参七种》
        5.2.16.1 以肝肾为不寐发生的根本环节
        5.2.16.2 胆、胃、心肾不交致不寐的病机亦归肝肾
        5.2.17 郑寿全及其着作
        5.2.17.1 按病机分为四类证候
        5.2.17.2 重视阳虚在不寐发病中的作用
        5.2.18 林佩琴与《类证治裁》
        5.2.19 吴尚先与《理瀹骈文》
        5.2.20 唐宗海与《血证论》
        5.2.20.1 卧寐之辨
        5.2.20.2 不得卧病在肺胃
        5.2.20.3 不寐病在心肝兼及肺胃
        5.2.21 张乃修与《张聿青医案》
        5.2.21.1 病机不离乎阴阳水火升降
        5.2.21.2 胃与肝胆为中枢
        5.2.21.3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的治疗特色
        5.2.21.4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特点
        5.2.21.5 体丰之人致发不寐
        5.2.22 王普耀与《医学体用》
        5.2.22.1 以目解不寐之机
        5.2.22.2 着意阐发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
    6 现代对不寐病证的研究
        6.1 现代医学的认识
        6.1.1 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
        6.1.2 临床表现
        6.1.3 诊断和鉴别诊断
        6.1.4 检查技术和方法
        6.1.5 治疗
        6.1.5.1 药物治疗
        6.1.5.2 非药物治疗
        6.2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6.2.1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
        6.2.1.1 情志所伤
        6.2.1.2 饮食失节
        6.2.1.3 病后、年迈、劳倦
        6.2.1.4 禀赋不足
        6.2.2 不寐证的辨证论治
        6.2.2.1 辨证要点
        6.2.2.2 分型论治
        6.2.3 对病机与辨证的研究与探讨
        6.2.3.1 综合辨证
        6.2.3.2 从脏腑论治
        6.2.3.3 从脑论治
        6.2.3.4 从营卫论治
        6.2.3.5 从气血论治
        6.2.3.6 从阴阳论治
        6.2.3.7 从虚、火、痰、瘀论治
        6.2.3.8 从心理因素论治
        6.2.3.9 顽固性不寐的辨治
        6.2.3.10 老年和女性不寐的辨证特点的探讨
        6.2.4 着名中医专家治疗不寐病证的特点与经验
        6.2.4.1 祝味菊等善用温潜
        6.2.4.2 施今墨证分九法,药善用对
        6.2.4.3 黄文东善用重镇安神、轻剂去实
        6.2.4.4 李克绍主张不寐本于阴阳,标在心肝
        6.2.4.5 方以正从瘀辨治
        6.2.4.6 干祖望辨证心法
        6.2.4.7 祝谌予辨治经验
        6.2.4.8 杨云汉润燥清热,调和阴阳
        6.2.4.9 邓铁涛重视痰、虚、瘀辨治
        6.2.4.10 朱良春遣方用药善于通权达变
        6.2.4.11 石冠卿擅从肝治
        6.2.4.12 赵绍琴妙用小柴胡
        6.2.4.13 何任辨治经验
        6.2.4.14 吴一纯注重调治胆胃
        6.2.4.15 颜德馨衡法治失眠
        6.2.4.16 董德懋重调整阴阳,重镇与滋养、化痰并用
        6.2.4.17 陈亦人综合辨治
        6.2.4.18 胡毓恒论治七法
        6.2.4.19 王翘楚从肝论治
        6.2.4.20 吉良晨重在调治脏腑
        6.2.4.21 吕同杰调整虚实阴阳治顽固性不寐
        6.2.4.22 张磊从脏阴痰火论治顽固性不寐
        6.2.4.23 田令群从火论治
        6.2.4.24 周绍华辨治经验
        6.2.4.25 郑绍周习用仲景之方
        6.2.4.26 王多让从气血论治
        6.2.4.27 唐宋辨证求因,治重神魂
        6.2.4.28 赵玉庸从痰论治顽固性不寐
        6.2.4.29 裘昌林整体辨证与调治心肝
        6.2.4.30 陈伯涛重在调整脏腑气血阴阳
        6.2.4.31 陈祖皋善疗胃不和
        6.2.4.32 徐明涟调肝治疗顽固性失眠
        6.3 不寐证的药物治疗研究
        6.3.1 治法研究
        6.3.1.1 对仲景治不寐法的总结
        6.3.1.2 综合辨治法
        6.3.1.3 安神十法
        6.3.1.4 治胃五法
        6.3.1.5 治肝六法
        6.3.1.6 疏肝理气活血法
        6.3.1.7 平肝潜阳活血安神法
        6.3.1.8 解郁安神法
        6.3.1.9 育阴(开郁)法
        6.3.1.10 辛散行气法
        6.3.1.11 益气温阳法
        6.3.1.12 升阳化湿法
        6.3.1.13 调理阴阳法
        6.3.1.14 阴阳分调法
        6.3.1.15 双向调节法
        6.3.1.16 通法
        6.3.1.17 综合疗法
        6.3.1.18 择时服药法
        6.3.2 自拟方研究
        6.3.2.1 通治方
        6.3.2.2 通治加减方
        6.3.2.3 证型用方
        6.3.2.4 对证通用方
        6.3.3 古方研究
        6.3.3.1 不寐方的加减应用
        6.3.3.2 不寐方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
        6.3.3.3 古方新用
        6.3.4 药物应用经验与单味药治疗研究
        6.3.4.1 用药经验
        6.3.4.2 单味药应用研究
        6.3.4.3 单、验方治疗
        6.3.5 常用中药非处方药治疗
        6.3.6 中西医结合治疗
        6.4 不寐证的针灸治疗
        6.4.1 针灸辨证治疗
        6.4.1.1 辨证分型治疗
        6.4.1.2 诊治经验
        6.4.2 腧穴治疗研究
        6.4.2.1 腧穴治疗
        6.4.2.2 特殊意义腧穴的研究应用
        6.4.3 针灸治法研究
        6.4.3.1 调阴阳跷法
        6.4.3.2 泻阳补阴法
        6.4.3.3 调和安神法
        6.4.3.4 交通心肾法
        6.4.3.5 子午流注纳甲法
        6.4.3.6 烧山火法
        6.4.3.7 夜针法
        6.4.3.8 浮刺法
        6.4.3.9 刺血法
        6.4.3.10 豹文刺法
        6.4.3.11 芒针透刺法
        6.4.4 头针、颈针、眼针与腕踝针治疗
        6.4.4.1 头针法
        6.4.4.2 颈三针法
        6.4.4.3 眼针法
        6.4.4.4 腕踝针
        6.4.5 耳穴贴压与耳针治疗
        6.4.5.1 耳穴贴压
        6.4.5.2 耳针
        6.4.6 穴位磁疗与磁针
        6.4.6.1 穴位磁疗
        6.4.6.2 磁极针
        6.4.6.3 磁圆针
        6.4.6.3 磁提针
        6.4.7 水针治疗
        6.4.7.1 穴位注射西药制剂
        6.4.7.2 穴位注射中药制剂
        6.4.7.3 穴位注射中西药混合剂
        6.4.8 埋线与埋针治疗
        6.4.8.1 埋线疗法
        6.4.8.2 埋针疗法
        6.4.9 电针、皮肤针与蜂针治疗
        6.4.9.1 电针
        6.4.9.2 皮肤针
        6.4.9.3 蜂针
        6.4.10 灸法治疗
        6.4.10.1 艾条灸
        6.4.10.2 艾炷灸
        6.4.10.3 温针灸
        6.4.11 综合疗法
        6.5 不寐证的按摩与气功治疗
        6.5.1 按摩治疗
        6.5.1.1 全身按摩
        6.5.1.2 足部按摩
        6.5.1.3 头部按摩
        6.5.1.4 自我按摩
        6.5.2 气功治疗
        6.5.2.1 气功治疗的临床研究
        6.5.2.2 气功治疗仪治疗
        6.5.2.3 自炼功法选介
        6.6 不寐证的其他疗法
        6.6.1 外治疗法
        6.6.1.1 贴敷
        6.6.1.2 药熏
        6.6.1.3 药浴
        6.6.1.4 药枕
        6.6.1.5 拔罐
        6.6.1.6 刮痧
        6.6.2 饮食疗法
        6.6.3 运动疗法
        6.6.4 音乐疗法
        6.6.5 沐浴疗法
        6.7 不寐证的实验研究
        6.7.1 病证特点研究
        6.7.1.1 激素水平
        6.7.1.2 经络能量变化
        6.7.2 方药研究
        6.7.2.1 单味药研究
        6.7.2.2 方剂治疗作用研究
        6.7.2.3 方剂加减与配伍比例研究
        6.8 不寐证的国外中医治疗研究
        6.8.1 方证相对治法
        6.8.1.1 诊断特点—阴阳、虚实
        6.8.1.2 分证治疗
        6.8.2 治方研究
        6.8.2.1 治验与疗效观察
        6.8.2.2 方剂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6.8.3 针灸治疗研究
        6.8.3.1 针灸疗效观察
        6.8.3.2 针灸作用机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1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的诊断标准
    2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
    3 不寐病证防治中药
    4 不寐病证防治方剂
    5 不寐病证防治OTC
    6 现代药理研究相关作用中药

(7)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针刺疗法
2 灸 法
3 耳穴疗法
4 腧穴疗法
5 推拿按摩
6 特殊针法
7 综合疗法
8 讨 论
    8.1 常用穴位
    8.2 辨证分型
    8.3 治疗方法
    8.4 治疗手法
    8.5 存在问题
    8.6 体

(9)五神穴组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瑶医杜闷倒治疗邪盈不盛而正亏过衰型失眠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现代医学对原发性失眠的认识
        1.1 失眠的定义
        1.2 失眠的分类
        1.3 失眠的诊断
        1.4 失眠的流行病学情况及危害
        1.5 失眠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6 失眠的现代医学治疗
        1.7 非药物治疗
    2.中医学对原发性失眠的认识
        2.1 失眠中医病名的历史沿革
        2.2 原发性失眠的中医病因病机
        2.3 中医对失眠的治疗
    3.瑶医学对原发性失眠的认识
        3.1 病因
        3.2 发病机理
        3.3 盈亏四态
        3.4 治疗方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治疗方法
    3 评价指标和临床疗效标准
        3.1 一般情况
        3.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见附录)
        3.3 临床疗效评价
    4 不良事件的观察和处理
        4.1 一般情况
        4.2 不良事件检查和记录
        4.3 操作意外处理
    5 统计学处理
    6 结果与分析
        6.1 一般资料分析
        6.2 PSQI评分比较
        6.3 临床疗效比较
        6.4 不良反应情况与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一般情况与失眠的关系
    2 瑶医杜闷倒治疗失眠的理论依据
    3 选择针刺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的理由与疗效分析
    4 瑶医杜闷倒的应用优势
    5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灸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点穴配合TDP照射治疗失眠症3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百会、四神聪结合药贴涌泉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D]. 杨依典.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 [2]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 [3]中药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观察[D]. 文会.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S1)
  • [4]滋养肝肾法加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临床对照研究[D]. 赵云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5]五脏调神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D]. 杨运达.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6]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孙洪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
  • [7]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进展[J]. 黄映君. 中医外治杂志, 2003(01)
  • [8]点穴配合TDP照射治疗失眠症32例[J]. 杨胜禄. 四川中医, 2001(01)
  • [9]五神穴组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研究[D]. 苗易发.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10]瑶医杜闷倒治疗邪盈不盛而正亏过衰型失眠的临床观察[D]. 卢传威.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穴位联合TDP照射治疗失眠32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