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

山茱萸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

一、山茱萸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马腾宇,贾宁宁[1](2021)在《西峡无公害中草药栽培技术——以山茱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以山茱萸为代表的无公害中草药种植是河南西峡县的支柱产业之一,针对其繁殖与定植环节、田间管理与修剪环节及病虫害防治环节进行重点分析,掌握不同环节的栽培要点与技巧,为促进我国无公害中草药种植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罗卿权[2](2020)在《‘芽黄’红瑞木炭疽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文中指出‘芽黄’红瑞木炭疽病在上海普遍发生。本研究从上海迪士尼园区采集疑似炭疽病的红瑞木病叶,进行了分离培养,获得2种培养形态的炭疽菌,致病性测定证明其为致病菌。联合核糖体转录间隔区、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钙调蛋白和β-微管蛋白2多基因序列,使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分析法分别构建了多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获得的2株炭疽菌菌株分别与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和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聚集在一个分支,辅以形态学特征,鉴定引起‘芽黄’红瑞木炭疽病的病原菌为暹罗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这是国内关于红瑞木炭疽病的首次报道。

于红梅[3](2019)在《伏牛山南麓无公害山茱萸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地处伏牛山南麓,是山茱萸的最佳适生区域,曾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认证。西峡县农业农村局以项目为依托,通过开展无公害山茱萸生产技术培训,抓好建园、整地、繁殖、定植等生产环节,合理进行整形修剪,加强病虫害防治,全面推行以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企业+农户"合作机制,探索无公害山茱萸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实现了全县山茱萸的提质增效。

严永旭,柴娜,黄小柱[4](2018)在《开阳县山茱萸病虫害防治措施》文中认为贵州省林业学校结合贵州省开阳县从河南西峡县、南召县引种山茱萸栽培情况,进行山茱萸引种栽培研究。结合多年栽培经验,在病虫害防治上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期对黔中地区引种栽培山茱萸的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与防治提供参考。

张岩荣[5](2017)在《质量风险管理在山茱萸规范化种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由于中药材的生活型、生长年限、药用部位及生长环境的不同,其在认证中存在的关键控制点是有差别的,从而直接影响质量差异。山茱萸属于半野生中药材,其在质量控制环节是存在很多无法控制的非人为因素,而每个环节的管理不当都可能会引起影响质量问题。本论文主要以山茱萸为例来验证质量风险管理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的应用,从而将质量风险管理的应用推广到更多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以有助于中药材溯源体系的建立,确保对中药材生产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方法:本论文首先对山茱萸基地进行调研,对基地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概括。并参照GAP认证条款和企业认证中的19项关键控制点,结合基地的具体实施情况,主要从产前、产中、产后三部分具体分析认证中存在的问题。将质量风险管理工具HACCP应用到山茱萸整个规范化种植中,对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分析,并根据CCP决策表,确定关键控制点,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而避免或减少危害的发生,最终建立一套安全成熟的危害防御体系措施,以便从根源保证其质量安全。将危害的操作性分析(FAZOP)应用到山茱萸的产地初加工过程中,找出生产工艺中存在的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后果及采取的对策,从而用降低风险来消除、降低或控制潜在的危害。通过对种植基地进行区域调查问卷,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每个控制点的权重占比。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种植基地进行风险评估,并对评估的风险等级进行综合分析,来探讨目前山茱萸基地存在的风险危害现状,将风险管理的应用更具体化,以最后寻找合理的一种管理体系,以寻求山茱萸的质量稳定及农户的效益丰收。结果:基地调研发现,山茱萸多属于半野生中药材,缺乏人工管理,品种及果型种植比较混乱,虽建立相应的良种繁育基地,但缺乏专业的管理,实际应用价值不大,树龄多为50年左右,正处于盛果期,在田间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系统的整形修剪措施,导致树体营养严重流失,徒长现象泛滥。山茱萸蛀果蛾比较严重,危害已属高危等级,应采取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山茱萸采收阻碍较大,应尽快将山茱萸树体矮化措施及机械化采摘应用推广。由于其种植面积比较大,多处盘山丘陵地形,初加工多采用农户集中加工方法,缺乏专业指导和实时监管,质量可控性不强。参照GAP认证关键控制项,结合基地调研发现,其在产前环节,基地种植模式采用“公司+科研+基地+药农”的模式,基地的环境(大气、水质、土壤)已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产中环节中的种栽来源可靠明确,由公司统一提供,并符合检验检疫标准,田间管理也参照GAP标准进行种植管理,产后环节的收购也应进行质量检测,达标后才能入库。HACCP的应用能够将风险预防提升到科学层面上,从现代化理念去应用风险的理念,摒弃传统的经验论,能够参考其在其他行业的应用,将其更好的推广到中药材种植领域,从而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安全。FAZOP的应用主要侧重于工序类,能够回避其加工环节中的偏差,从理化角度去分析风险,并回避风险,减少危害的发生。综合模糊评价法的应用,是通过量化方式对基地危害等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在,基地环境属于一级风险,品种选育和田间管理属于二级风险,采收加工属于三级风险。应着重加大措施针对采收加工环节的人工干预,降低风险等级,减少危害发生,对品种选育及田间管理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危害等级加大,在基地环境环节,可适当的不用采取相应举措。结论:在整个山茱萸规范化种植中,为了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安全,将风险管理的应用大力推广,是迫在眉睫的举措,但风险管理在其领域的应用还甚少,缺乏理论基础,没有一套系统的成套体系去验证其有效性,因此,将其应用到山茱萸规范化中是一个大胆的初探,也具有有效的价值,对推动质量风险管理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的应用具有颇深意义。

白嫄,王耀辉,康杰芳,王喆之[6](2016)在《基于GIS技术的山茱萸病虫害分布预测》文中指出通过对全国山茱萸主产区200个检测点的经纬度、海拔、气候和病虫害情况等属性数据进行采集调查,运用反距离加权插值(inverse distance weight,IDW)法建立了山茱萸病虫害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可视化的特点,方便确定病虫害的发生范围、灾害评估、预测预报等工作,可有效预测山茱萸病虫害的发生和分布。

刘丹锋[7](2015)在《山茱萸主要病害发生与防治》文中研究指明山茱萸是我国的一种特产果树,也是丹凤县的主要经济林种之一,由于山茱萸炭疽病、角斑病、灰色膏药病等病害危害,严重影响丹凤县山茱萸产业的发展。为此,笔者对山茱萸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总结如后。1山茱萸炭疽病1.1危害。又名黑斑病、黑果病。此病有果炭疽和叶炭疽两种类型:果炭疽病在陕西丹凤县发生普遍,病果率一般为30%50%;叶炭疽病危害叶片,幼苗病叶率达

卞静[8](2014)在《当归新病害—当归炭疽病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归炭疽病是为害当归的一种新病害。经调查该病害已经在甘肃省定西市各当归主产区较大面积发生,严重影响当归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本试验以从各主产区采得的病株为试验对象,通过室外调查与室内研究相结合,对当归炭疽病的症状、病原、生物学特性、传播方式、发病规律、毒力测定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获得如下结果。1.症状及病原鉴定2012年至2013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害主要为害植株茎杆。发病初期先在植株外部茎杆上出现浅褐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深褐色长条形病斑,叶片变黄枯死,茎杆从外向内逐渐干枯死亡,后期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颗粒,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最后整株枯死。通过室内致病性测定和病原菌形态学鉴定、ITS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当归炭疽病由束状炭疽菌(Colletotrichumdematium,Grove)引起。2.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温限为1035℃,最适温度为25℃,孢子萌发的温限为1035℃,最适温度为25℃;菌丝生长的pH值为511,最适pH为11,产孢的pH值为811,最适pH为10;孢子的萌发适应性很强,在弱酸、中性及碱性条件下均能够萌发,14h后萌发率可达到80%以上;该菌可很好的利用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D-阿拉伯糖等7种碳源,而甘露糖、D-半乳糖和氯醛糖为不良碳源,对菌丝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在测定的15种氮源中有L-亮氨酸、大豆蛋白胨等13种氮源均有利于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大于95%时可以萌发,液态水中萌发率最高,12h后可达到80%以上;1:5、1:10、1:20倍的蔗糖溶液均能够促进孢子的萌发,而1:5、1:10、1:20倍的马铃薯汁液均抑制其萌发;光照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无影响。3侵入途径及发病规律经过室内盆栽接种试验表明,针刺、灌根和喷雾接种均能发病,以针刺发病最重,其次为灌根处理,喷雾接种最轻,表明病菌通过伤口、根部以及地上部分的气孔均可侵入;此病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8月下旬到9月上旬达到发病高峰,田间发病率、病情指数与气温和相对湿度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即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且湿度的影响大于温度影响。4生防菌的筛选及室内毒力测定通过7种生防细菌对峙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1和B2、解淀粉芽孢杆菌S27和O47以及墨海威芽孢杆菌O72等5种生防细菌对病原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7种化学农药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除丙森锌以外其他几种药剂均对病原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中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氟硅唑的EC50最低,分别为2.14μg/ml、8.21μg/ml、14.13μg/ml,在田间防治中可优先选用;化学药剂对生防细菌的无抑制试验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在各个浓度下都会抑制生防细菌的生长,因此不用于后续试验。根据以上试验结果,选用多菌灵、戊唑醇、醚菌脂、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这5种药剂的5种浓度与B1、B2、S27、O47、O72进行混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将低浓度的多菌灵、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与5种生防菌协同作用,可在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生防细菌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醚菌脂与O72混配效果不明显,但与其他4种生防细菌混配,也能达到很好的抑制效果。本研究系首次对当归炭疽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以及毒力测定进行较系统的报道。此研究丰富了药用植物病害研究内容,并且对该病害识别、病原鉴定以及防治提供了依据,对有效的控制此病,生产绿色当归具有重要的意义。

康积林,曹李华[9](2013)在《经济林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各种经济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各部位都有可能遭到各种有害生物危害。结合多年工作实践与有关资料,概括并归纳出"选、清、剪、刮、涂、垦、捕、诱、检、引、注、毒、熏"13字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供广大林农在实践中参考。

牛小瑞[10](2013)在《山茱萸3种新病害的病原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茱萸是中国名贵药用植物,河南省南阳市是中国山茱萸主产区之一。近年,作者对南阳市西峡县山茱萸产区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了由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的山茱萸褐斑病、Peyronellaea glomerata引起的叶枯病及污斑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foedans引起的拟盘多毛孢叶斑病3种新病害。这3种病害在当地发生普遍,造成植株落叶、落果,产量大幅下降。在对相关病害的病叶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和依据柯赫法则鉴定分离物致病性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病原菌的形态和分子鉴定,同时测定其生物学特性,为山茱萸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形态观察与分子检测结果,将山茱萸褐斑病病原菌鉴定为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r.) Keissler。该菌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4.0-9.0,最适pH为7;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4-34℃)内生长与产孢,28℃为菌落生长和产孢的最适宜温度;病原菌能较好的利用供试的12种碳源和8种氮源,其中在以菊糖为碳源和以硝酸钠或甘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量最大,而在以蔗糖为碳源和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该菌在不同酶基质平板上生长时能检测到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其中以产维素酶活性最强。病残体为该病原菌的越冬场所之一。山茱萸褐斑病的始发期在5月初,8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病原菌可通过有伤和无伤两种方式侵染健康的山茱萸叶片。丙环唑和咪鲜胺对该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它们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分别为0.3368mg/L和0.4663mg/L2.根据形态观察与分子检测结果,将引起山茱萸叶枯病的病原菌鉴定为Peyronellaea glomerata (Corda) Goid. ex Togliani。该菌在pH值2.0-9.5范围内均可生长,pH值4和7时各有一个生长高峰;该菌能够很好地利用供试的12种碳源和8种氮源,其中在以葡萄糖为碳源和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量最大,而在以木糖为碳源和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时产孢量最大;Peyronellaea glomerata在供试的几种不同培养基上,除了在查氏培养基上不产孢外,在其它几种培养基上均产孢。该菌在不同酶基质的平板上生长时能检测到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但未检测到淀粉酶活性。咪鲜胺和嘧菌酯对该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它们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4211mg/L和0.6366mg/L。3.根据形态观察与分子检测结果,将山茱萸拟盘多毛孢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污斑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foedans (Sacc.&Ellis) Steyaert。该菌在测定的pH4.0-9.5范围内均能生长,与碱性环境相比,酸性环境更适于菌丝体生长,pH7为该菌生长的最适pH;该菌在7℃及以下和34℃及以上都不能生长,25℃生长最好;该病原菌能较好利用供试的14种碳源和7种氮源,在以D一甘露糖为碳源和以L-组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量最大;该菌能在供试的几种不同培养基上较好生长,但不产孢。在不同酶基质的平板上生长时,能检测到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但未检测到蛋白酶活性。咪鲜胺和丙环唑对该菌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它们的抑制中浓度(ECso值)分别为0.0227mg/L和2.3815mg/L。

二、山茱萸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茱萸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西峡无公害中草药栽培技术——以山茱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繁殖与定植环节
    1.1 种子繁殖
    1.2 嫁接繁殖
    1.3 定植
2 田间管理与修剪环节
    2.1 田间管理
    2.2 整形修剪
3 病虫害防治环节
    3.1 病害
        3.1.1 炭疽病
        3.1.2角斑病
        3.1.3 灰色膏药病
    3.2 虫害
        3.2.1 绿尾大蚕蛾
        3.2.2 大蓑蛾
        3.2.3 蛀果蛾
        3.2.4 绿腿腹露蝗
4 结语

(2)‘芽黄’红瑞木炭疽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与分离
    1.2 致病性测定
        1.2.1 孢子悬浮液接种法
        1.2.2 菌丝块接种法
    1.3 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
    1.4 多基因联合鉴定
        1.4.1 基因组DNA提取
        1.4.2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及测序
        1.4.3 序列比对及多基因系统进化树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离菌株的致病性测定
    2.2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观察
    2.3 病原菌的多基因序列联合分析
3 讨论

(3)伏牛山南麓无公害山茱萸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建园
2 整地
3 繁殖
    3.1 种子繁殖
    3.2 嫁接时间和方法
4 定植
5 田间管理
6 整形修剪
7 病虫害防治
    7.1 病害
        7.1.1 炭疽病
        7.1.2 角斑病
        7.1.3 灰色膏药病
    7.2 虫害
        7.2.1 绿尾大蚕蛾
        7.2.2 大蓑蛾
        7.2.3蛀果蛾
        7.2.4木尺蠖
        7.2.5绿腿腹露蝗
8采收贮藏

(4)开阳县山茱萸病虫害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引种栽培
2 山茱萸生物学特性
    2.1 形态特征
    2.2 物候期
    2.3 开花习性
    2.4 结果特性
    2.5 含量测定及药效
3 栽培地立地条件、气候特点
    3.1 地形地貌
    3.2 气候特点
4 病虫害种类
    4.1 果实病虫害
        4.1.1 蛀果蛾
        4.1.2 炭疽病
    4.2 叶片病虫害
        4.2.1 尺蠖
        4.2.2 大蓑蛾
        4.2.3 木囊蛾
        4.2.4 介壳虫
        4.2.5 白粉病
        4.2.6 角斑病
    4.3 枝干病虫害
5 引种栽培地常发病虫害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5.1 白粉病
        5.1.1 症状描述
        5.1.2 防治措施
    5.2 炭疽病
        5.2.1 症状描述
        5.5.2 防治措施
6 结论

(5)质量风险管理在山茱萸规范化种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质量风险管理的概述
    1.质量风险管理的概念
    2.质量风险管理的工具
    3.中药种植领域质量风险管理的应用原则
第二章 山茱萸基地调研现状分析
    1.种植基地概况
    2.品种现状分析
    3.果型调查分析
    4.繁殖方法分析
    5.田间管理问题
    6.采收管理
    7.产地加工现状
    附表
第三章 山茱萸基地GAP认证中的关键控制点分析
    1.关键控制点的确认
    2.控制点的分析
        2.1 产前管理
        2.2 产中管理
        2.3 产后管理
第四章 HACCP在山茱萸规范化种植中的应用
    1.HACCP的简介
    2.HACCP在山茱萸规范化种植中的具体应用
        2.1 HACCP实施前内容
        2.2 进行危害分析
        2.3 确定关键控制点
        2.4 关键限值的确定
        2.5 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系统
        2.6 建立相应的纠偏措施
        2.7 建立HACCP有效运行的验证程序
        2.8 建立相应的文件系统
第五章 HAZOP在山茱萸产地初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1.HAZOP的简介
    2.HAZOP在山茱萸产地加工中的具体应用
        2.1 建立分析研究组
        2.2 划分单元
        2.3 定义关键词
        2.4 分析偏差的原因和后果
        2.5 制定对策
第六章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质量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1.控制点权重比的确定
    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具体应用
        2.1 建立风险分析评价标准
        2.2 模糊综合评价的过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山茱萸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 调研过程中的照片
    附录三 山茱萸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四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6)基于GIS技术的山茱萸病虫害分布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病虫害种类
2 山茱萸病虫害数据库的建立
3 IDW法分析
    3.1 拟合曲线
    3.2 四种山茱萸病虫害空间分布图
4 讨论
5 结论

(7)山茱萸主要病害发生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茱萸炭疽病
    1.1 危害。
    1.2 发病规律。
    1.3 防治方法。
2 山茱萸角斑病
    2.1 危害。
    2.2 发病规律。
    2.3 防治方法。
3 灰色膏药病
    3.1 危害。
    3.2 发病规律。
    3.3 防治办法。

(8)当归新病害—当归炭疽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炭疽病的研究现状
        1.1 概述
        1.2 炭疽菌的传播途径与侵入机制
    2. 炭疽菌的命名及分类
        2.1 炭疽菌的分类学研究概述
        2.2 炭疽菌属种的命名及分类
        2.3 炭疽菌属种的鉴定方法
        2.4 炭疽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 药用植物炭疽病的研究
    4.本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当归新病害------炭疽病及其病原研究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症状
        2.2 致病性测定
        2.3 病原菌鉴定
        2.4 生物学测定结果
    3.讨论
        3.1 当归炭疽病及其病原
        3.2 生物学特性研究
第三章 当归炭疽病侵入途径及发病规律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侵入途径
        2.2 田间发病进程
        2.3 病害发生与温、湿度的相关性
    3.讨论
        3.1 侵入途径
        3.2 田间发病规律调查
第四章 生防菌的筛选及室内毒力测定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防菌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2.2 药剂对病原菌抑制作用的浓度筛选
        2.3 药剂对拮抗菌无抑制作用的浓度筛选
        2.4 药剂对病原菌的毒力测定
        2.5 生防菌与药剂混配抑制试验
    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1.病害的症状
    2.病原鉴定
    3.生物学测定
    4.传播途径及发病规律
    5.生防菌的筛选及室内毒力测定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9)经济林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
2 清
3 剪
4 刮
5 涂
6 垦
7 捕
8 诱
9 检
1 0 引
1 1 注
1 2 毒
1 3 熏

(10)山茱萸3种新病害的病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
    1.2 山茱萸概况
    1.3 山茱萸病害研究现状
    1.4 链格孢属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1.5 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的分类
    1.6 派伦霉属真菌生存环境
    1.7 分子鉴定
        1.7.1 分子鉴定的原理
        1.7.2 分子技术在真菌分类中的应用
        1.7.3 分子鉴定中常用的基因
        1.7.3.1 rDNA-ITS
        1.7.3.2 β-tubulin基因
    1.8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山茱萸病害的调查与样品采集
    2.2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2.3 致病性测定
    2.4 病原菌的鉴定
        2.4.1 形态学鉴定
        2.4.2 分子鉴定
        2.4.2.1 rDNA-ITS序列扩增
        2.4.2.2 β-tubulin基因序列扩增
    2.5 病原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
        2.5.1 pH对病原菌营养生长的影响
        2.5.2 温度对病原菌营养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2.5.3 不同碳、氮源对病原菌营养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2.5.4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营养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2.6 供试菌株的胞外酶活性测定
        2.6.1 蛋白酶
        2.6.2 纤维素酶
        2.6.3 淀粉酶
        2.6.4 果胶酶
    2.7 不同药剂对供试菌株的室内抑菌活性测定
    2.8 病害发生规律调查
        2.8.1 病原菌越冬场所
        2.8.2 病菌侵入途径
        2.8.3 病害发生流行规律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茱萸褐斑病
        3.1.1 山茱萸褐斑病的发病症状
        3.1.2 山茱萸褐斑病的危害情况
        3.1.3 病原菌的分离
        3.1.4 致病性测定
        3.1.5 病原菌的鉴定
        3.1.5.1 形态学鉴定
        3.1.5.2 分子鉴定
        3.1.6 病原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
        3.1.6.1 pH对菌株A18营养生长的影响
        3.1.6.2 温度对菌株A18营养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3.1.6.3 碳、氮源对菌株A18营养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3.1.7 胞外酶活性检测
        3.1.8 不同药剂对菌株A18的室内抑菌活性
        3.1.9 病害发生规律调查
        3.1.9.1 病原菌越冬场所
        3.1.9.2 病菌侵入途径
        3.1.9.3 病害发生流行规律
    3.2 山茱萸叶枯病
        3.2.1 山茱萸叶枯病症状
        3.2.2 为害情况
        3.2.3 病原菌的分离
        3.2.4 致病性测定
        3.2.5 病原菌的鉴定
        3.2.5.1 形态学鉴定
        3.2.5.2 分子鉴定
        3.2.6 山茱萸叶枯病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
        3.2.6.1 pH对菌株A13营养生长的影响
        3.2.6.2 不同碳、氮源对菌株A13营养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3.2.6.3 不同培养基对菌株A13营养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3.2.7 胞外酶活性检测
        3.2.8 不同药剂对菌株A13的室内抑菌活性
    3.3 山茱萸拟盘多毛孢叶斑病
        3.3.1 症状
        3.3.2 为害情况
        3.3.3 病原菌的分离
        3.3.4 致病性测定
        3.3.5 病原菌的鉴定
        3.3.5.1 形态学鉴定
        3.3.5.2 分子鉴定
        3.3.6 部分生物学特性
        3.3.6.1 pH对菌株A11营养生长的影响
        3.3.6.2 温度对菌株A11营养生长的影响
        3.3.6.3 不同碳、氮源对菌株A11营养生长的影响
        3.3.6.4 不同培养基对菌株A11营养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3.3.7 胞外酶活性检测
        3.3.8 不同药剂对菌株A13的室内抑菌活性测定
4 结论与讨论
    4.1 山茱萸褐斑病
        4.1.1 病害的发生
        4.1.2 病原鉴定
        4.1.3 生物学特性
        4.1.4 发病规律调查
        4.1.5 室内药剂筛选
    4.2 山茱萸叶枯病
    4.3 山茱萸拟盘多毛孢叶斑病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山茱萸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峡无公害中草药栽培技术——以山茱萸为例[J]. 马腾宇,贾宁宁. 现代农机, 2021(04)
  • [2]‘芽黄’红瑞木炭疽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J]. 罗卿权. 植物保护, 2020(05)
  • [3]伏牛山南麓无公害山茱萸栽培技术[J]. 于红梅. 基层农技推广, 2019(09)
  • [4]开阳县山茱萸病虫害防治措施[J]. 严永旭,柴娜,黄小柱. 天津农林科技, 2018(03)
  • [5]质量风险管理在山茱萸规范化种植中的应用[D]. 张岩荣.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7(06)
  • [6]基于GIS技术的山茱萸病虫害分布预测[J]. 白嫄,王耀辉,康杰芳,王喆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7]山茱萸主要病害发生与防治[J]. 刘丹锋. 现代农村科技, 2015(06)
  • [8]当归新病害—当归炭疽病的研究[D]. 卞静.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
  • [9]经济林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J]. 康积林,曹李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3(20)
  • [10]山茱萸3种新病害的病原学研究[D]. 牛小瑞. 广西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山茱萸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