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纤芎汤临床应用体会

消纤芎汤临床应用体会

一、小陷胸汤临床应用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谷金繁,王翔,陈建,汤同娟,左梦雨,洪星辉,王靓,黄金玲[1](2022)在《加味小陷胸汤干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加味小陷胸汤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抑制作用及与分泌型糖蛋白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通路关系。方法:采用人胃癌MGC803细胞悬液种植法构建BALB/c裸鼠皮下异位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加味小陷胸汤低、中、高剂量组(16.0,32.0,64.0 g·kg-1),卡培他滨组(400 mg·kg-1),每组8只,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28 d,其中卡培他滨组给2周停1周。观察裸鼠一般状态、体质量,测量移植瘤大小,处死后称质量并计算抑瘤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移植瘤组织病理学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Wnt1,β-cateni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及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N-钙黏蛋白(N-cadherin),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锌指蛋白(Snail)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移植瘤体积随时间呈现不同的增长趋势,模型组增长趋势最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小陷胸汤低、中、高剂量组、卡培他滨组瘤体积呈现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增长趋势降低,且随时间延长作用明显,给药7,14,21,28 d加味小陷胸汤低、高剂量组、卡培他滨组移植瘤体积明显降低(P<0.05,P<0.01),给药14,21,28 d加味小陷胸汤中剂量组移植瘤体积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7,14,21,28 d,加味小陷胸汤高剂量组、卡培他滨组裸鼠移植瘤相对肿瘤体积显着降低(P<0.01),给药14,21,28 d,加味小陷胸汤低、中剂量组移植瘤相对肿瘤体积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小陷胸汤低、中、高剂量组、卡培他滨组移植瘤抑瘤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小陷胸汤中低、中、高剂量组、卡培他滨组均能下调瘤组织Wnt1,β-catenin m 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P<0.01)及MMP-9,VEGF,N-cadherin,Vimentin,Snail的蛋白表达(P<0.05,P<0.01),上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P<0.05,P<0.01);降低COX2,PGE2含量(P<0.05,P<0.01)。结论:加味小陷胸汤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移植瘤EMT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通路有关。

禚昌红[2](2021)在《辛开苦降法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全面梳理总结辛开苦降法相关理论,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一步研究辛开苦降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规律,探讨了辛开苦降法运用于临床的辨证论治,期待研究结果对辛开苦降法的理论研究和临床运用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人工检索与电子检索相结合,梳理古代及现代相关文献资料,按时间顺序阅读、整理、分析;(2)数据挖掘,搜集古今医案,将搜集的医案资料统一规范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挖掘,研究病名、症状、用方和用药规律。研究结果:根据文献研究全面梳理并总结了辛开苦降法相关理论,其立法依据为四气五味学说和升降浮沉理论;运用于临床的理论基础是脏腑的气机升降理论。辛开苦降法的配伍特点为调理气机升降,制约药性偏胜,反佐从治之意,恢复脏腑生理。根据数据挖掘结果,古代医案用辛开苦降法的常见疾病为痞满、呕吐、胃脘痛、痢疾、疟疾等,常用方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黄连温胆汤、三仁汤等,常用药以理气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多归脾、胃、肺三经,性多温、寒,味多辛、苦。现代医案用辛开苦降法的常见疾病为痞满、胃脘痛、泄泻、口疮、咳嗽等,常见症状有纳呆、口苦、口干、大便稀、胃脘痞满、恶心等,舌色以红和淡白为主,舌形以胖大、齿痕居多,黄腻苔或薄白苔居多,脉多弦、滑、细。常用药以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归经性味与古代医案相同。古今医案中辛开苦降法治疗疾病、症状、用药、用方的数据分析结果总体上存在一致性,细节上稍有差别,在现代医案中扩大了辛开苦降法治疗疾病的范围。在数据挖掘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辛开苦降法具有协调阴阳平衡、调畅气机升降、平调寒热、分消邪气、因势利导的作用优势,其属于八法中“和法”范畴,并与补法、温法、消法、清法关系最为密切。辛开苦降理论指导下的辨证是一个综合的辨证,蕴含着多种辨证方法,探讨了其运用于临床的辨证论治,应用辛开苦降法辨证论治时需要辨识体质遵寒热偏倚,知常达变辨复杂变证,辛苦相宜勿忘顾脾胃。从上下辨证和疫病的防治角度探讨了辛开苦降法的后世临床应用,补充了辛开苦降理论在辨证论治方面的内容。研究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和数据挖掘,发现辛开苦降法在临床不同的疾病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根据药物的药性药味以及病证的病理变化,可以扩大方药的选择范围,使临床对于辛开苦降法的运用更加灵活多变,更可以丰富辛开苦降法中的辨证论治。深入研究辛开苦降法这一治法在临床的应用规律有助于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

岑淑娟[3](2021)在《小陷胸汤合平胃散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运用小陷胸汤合平胃散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中成药制剂三九胃泰颗粒进行对比,验证小陷胸汤合平胃散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为日后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本次病例来源于2019年01月至12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肝脾胃病专家门诊,共入组72例,均符合入组标准。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小陷胸汤合平胃散加味)36例,对照组(三九胃泰颗粒)36例。试验过程中共脱落7例,前者32例完成研究,后者33例完成研究。治疗疗程均为4周。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药物干预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电子胃镜检查差异情况,最终分析、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对比胃脘胀痛、口黏或苦、大便黏滞不爽、脘腹灼热、呕恶、身重、困倦单项症状积分,结果表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69.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镜下胃黏膜积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78.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红斑、糜烂、胆汁反流(P<0.01)、出血(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胃黏膜积分比较,在胆汁反流方面的积分比较为0.002(P<0.01)。3.安全性评估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安全性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异常变化,且两组患者未副作用反应或出现不良。结论:研究证实小陷胸汤合平胃散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可以有效改善胃镜下胃黏膜红斑、胆汁反流等表现,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且具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芳[4](2021)在《基于差异表达的LncRNA TUG1研究小陷胸加味汤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的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一项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体现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与防治的报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中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约有3亿口人被确诊罹患心血管疾病,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人数超过1100万,位列心血管疾病第二,并且死亡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位列第一,这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因此,安全有效的防治工作对降低冠心病的病亡率具有重要意义。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贯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发展及临床事件整个过程。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历经时间的沉淀和反复验证,在保护血管内皮、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治疗冠心病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随着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基因转录组学的不断革新进步,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 RNA)在各种疑难疾病中揭开神秘面纱,有关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研究不在少数,这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思路,也为疾病的基因治疗夯实基础。牛磺酸上调基因1(Taurine up-regulated1,TUG1)首先是在体外培养的新生小鼠视网膜细胞中被发现,后来被证实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中高表达,可以通过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在内皮细胞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通过磷酸化转录因子引起多种相关基因转录,调控活性物质的表达,参与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凋亡等过程。基于差异表达的LncRNA TUG1与p38MAPK信号通路在冠心病血管内皮损伤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将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小陷胸加味汤治疗冠心病作用机制,旨在为小陷胸加味汤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通过理论研究探索冠心病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的历史渊源及进展,揭示小陷胸汤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的中医辨证思路。基于中医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冠心病的独特优势,从基因层面及分子生物学层面挖掘小陷胸汤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可能潜在的作用机制,为下一步我们临床应用小陷胸加味汤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研究夯实理论基础。2.小陷胸加味汤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的临床观察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选取56例冠心病(痰热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小陷胸加味汤组和对照组,小陷胸加味汤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陷胸加味汤,疗程均为30天,分别观察(1)临床指标:中医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发作程度;(2)实验室指标:心电图检查记录心绞痛发作时S-T段及T波的变化;血管内皮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分泌水平;(3)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指标: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3.冠心病(痰热互结证)患者外周血LncRNA TUG1与血管内皮损伤相关性研究。随机选取15例冠心病(痰热互结证)患者,另设健康对照组15例。所有入选对象取血6ml,Real-Time 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LncRNA TUG1,免疫学方法测定循环内皮细胞计数,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分泌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分泌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别将LncRNA TUG1与循环内皮细胞计数、一氧化氮、内皮素做相关分析。4.基于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及时效关系研究,探索小陷胸汤加味汤调控差异表达的LncRNA TUG1与p38MAPK信号通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选用SPF级SD大鼠经灌胃给药制备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及空白对照血清;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制备内皮损伤模型,MTT法筛选最佳含药血清浓度及作用时间。实验分为模型组、空白血清组、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组,分别应用运用培养基、空白组血清及最佳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进行干预。采用RT-PCR法检测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的损伤HUVEC中LncRNA TUG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NF-α诱导的损伤HUVEC中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38、P-p38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来分析差异表达的LncRNA TUG1与内皮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38、P-p38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小陷胸汤源于《伤寒论》,后世医家在遵循原文的基础上不断扩义,明确提出在审明痰热互结病机的条件下,小陷胸汤能从多靶标、多途径、多层次改善血管内皮治疗冠心病。2.小陷胸加味汤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小陷胸加味汤组能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和中医证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96.43%,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2.86%,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O分泌水平上调(P<0.05),ET分泌水平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均无临床意义,小陷胸加味汤组出现1例胃痛(3.57%),2例腹胀(7.14%)。对照组出现2例头昏、头痛(7.14%),2例腹胀(7.14%)。3.冠心病(痰热互结证)患者外周血LncRNA TUG1与血管内皮损伤相关性研究。冠心病(痰热互结证)患者外周血中LncRNA TUG1相对表达量增加;血管内皮损伤相关指标循环内皮细胞、ET的分泌水平、NO的分泌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循环内皮细胞计数增加,ET分泌增加,NO分泌降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痰热互结证)患者外周血中LncRNA TUG1与循环内皮细胞计数呈显着正相关(r=0.56,P=0.03),与NO的分泌(r=-0.58,P=0.02)呈显着负相关,同时与ET的分泌水平呈显着正相关(r=0.62,P=0.01)。4.小陷胸加味汤调控差异表达的lnc RNA TUG1与p38MAPK信号通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时效关系研究发现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以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改善TNF-α诱导损伤HUVEC细胞的增值能力。最终选用20%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干预TNF-α诱导损伤HUVEC细胞24小时。Real-Time PCR结果显示,LncRNA TUG1的相对表达水平在模型组的平均值为1.00,在空白血清组中的平均值为0.98,在20%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组中的平均值为0.96,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组与模型组、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0%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组中p38、P-p38蛋白表达量明显下调,与模型组、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LncRNA TUG1的相对表达量与p38、P-p38蛋白的表达呈显着正相关,分别为(r=0.997,P=0.048),(r=0.990,P=0.017)。结论:1.小陷胸加味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有效改善冠心病(痰热互结证)临床症状和血管内皮功能。2.冠心病(痰热互结证)患者外周血LncRNA TUG1表达具有差异性,差异表达的LncRNA TUG1与血管内皮损伤存在一定相关性。3.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能够通过调控差异表达的LncRNA TUG1进而减少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减轻内皮细胞损伤。4.在审明病机的前提下,小陷胸加味汤可以从基因层面、分子生物学层面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

李卓威[5](2021)在《基于辛开苦降法论治热痰瘀结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理论研究探讨辛开苦降法的作用机制,以及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并以导师临床经验代表方为治方,观察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热痰瘀结证的有效性,为拓展辛开苦降法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热痰瘀结证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查阅古今文献,梳理辛开苦降法源流,总结其临床应用,揭示辛开苦降法的理论内涵;探讨稳定型心绞痛热痰瘀结证的病机,为辛开苦降的代表经方加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热痰瘀结证提供理论依据。2临床研究: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服用常规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半夏泻心汤合小陷胸汤方剂加减,连续治疗4周,共28天。治疗前后,两组均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绞痛症状量化评分表、中医证候量化评分表、安全性指标监测表;4周后观察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评估以半夏泻心汤合小陷胸汤为代表方剂的辛开苦降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热痰瘀结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结果(1)辛开苦降法是利用辛苦药味药性的特点发挥作用的:辛味药归肝、脾、肺、胃经,散行温润,主升主上,温补阳气、津液泽润。苦味药归心、肺、胃、肝、胆、大肠经,燥泄、坚阴,主降主下,燥湿清热而存阴降气机。(2)辛开苦降法具体到人体疾病的治疗,依赖药物气化、人体气化、脾胃气机升降、五脏补泻表达应用于临床实践发挥作用。(3)辛开苦降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论依据:冠心病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是心阳受损,日久心气虚,其余四脏随之出现气化失常。标实是气化代谢异常产生的病理产物。热痰瘀结证稳定型心绞痛以标实为主要临床矛盾,是冠心病发展过程的热化标实阶段。辛开苦降法治疗热痰瘀结证稳定型心绞痛,可促使五脏生克制化机制运转,心虚得补,热痰瘀标实随气化恢复气机调达而消除,气化是辛开苦降药物发挥作用的重要靶点。(4)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观察中有3例脱落,实际纳入统计分析的患者共86例,最终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1)基线资料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史、心绞痛分级、血脂四项、fib、中医证候积分等具有可比性(P>0.05)。(2)心绞痛、心电图、硝酸甘油停减率疗效比较:治疗组心绞痛改善率为81.40%,优于对照组的58.10%(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46.50%,显着优于对照组的11.60%(P<0.01)。治疗组的硝酸甘油停减率为79.10%,对照组的60.50%(P<0.05)。治疗组心绞痛有效率、心电图有效率及硝酸甘油停减率分别为81.4%、46.5%、79.1%,均显着优于对照组的58.10%、11.60%,11.60%。(P<0.05,P<0.01,P<0.05)(3)血脂四项、fib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血脂四项及fib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两者比较后,治疗组HDL-C,LDL-C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TC、TG、fib等指标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4)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各项中医症状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胸痛、胸闷、肢体困重、脘腹痞满等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0.05),失眠多梦、食少纳呆、心烦心悸、口干口粘、咳嗽气短、痰黄、形体肥胖、大便秘结等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指标均较前改善(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胸痛、胸闷、肢体困重、脘腹痞满等症状较治疗前改善(P<0.05),而失眠多梦、食少纳呆、心烦心悸、口干口粘、咳嗽气短、痰黄、形体肥胖、大便秘结等症状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95.35%;对照组中医证候有效率共计32.56%。两组间中医疾病疗效评价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评价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5.35%,显着优于对照组的32.56%(P<0.01)。(6)舌红、苔黄腻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舌红、苔黄腻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滑数或弦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本次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患者在治疗期间安全性指标发生异常变化、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故自拟半夏泻心汤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本病安全性较好。结论本研究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以半夏泻心汤合小陷胸汤为辛开苦降法代表方剂治疗热痰瘀结证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合并基础西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绞痛的症状及心电图缺血表现,对血脂起到一定调节作用,综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庞小涵,陈建新,贾彩霞,王蔚陆,陈愉,陈与丰,王朝阳[6](2020)在《基于多种网络药理平台探讨小陷胸汤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小陷胸汤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SymMap、TCMSP、DrugBank 3个数据库获得小陷胸汤的有效成分及其靶点;并与TCMSP、TCMIP、DrugBank 3个数据库收集的高血压的靶点进行比对,获得小陷胸汤作用于高血压的靶点。运用David数据库对小陷胸汤和高血压共同作用靶点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STRING数据库得到小陷胸汤作用于高血压的PPI网络;运用Cytoscape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得到关键靶点。结果:小陷胸汤作用于高血压的有效成分有33个,相关靶点48个,关键靶点基因14个。GO富集分析显示,小陷胸汤治疗高血压的生物过程显着富集在对非生物刺激的反应、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信号通路、系统过程的调节、第二信使介导的信号、细胞增殖等;细胞组分主要富集在轴突、质膜部分、不对称突触、神经末梢、神经元投射、突触后膜、细胞外基质等;分子功能主要富集在胺受体活性、肾上腺素受体活性、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活性、G蛋白偶联的乙酰胆碱受体活性、α-肾上腺素受体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显示小陷胸汤治疗高血压影响的通路主要有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色氨酸代谢等。结论:小陷胸汤治疗高血压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小陷胸汤黄连的成分槲皮素、小檗碱、R-氢化小檗碱,半夏的成分卡文定碱、豆甾醇、松柏苷和瓜蒌的成分菠菜甾醇等达到抗炎抗氧化应激,改善内皮功能等作用,通过调节相关靶蛋白的基因表达,调控血管组织重构与细胞外基质代谢,减轻炎性反应,参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等通路来降低血压。

束永康[7](2020)在《基于王孟英《舌辨》与经方医案为考察中心的望舌辨证研究》文中指出一、研究目的通过普查盛增秀主编的《王孟英医学全书》,撷取其经方医案,运用计算机软件录入年份、病、症(舌)、证、方、出处等要素,并剖析王孟英舌诊着作《舌辨》中望舌辨证的诊断学思想,着力探究王孟英“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症(舌)—一方(经方)对应关系”的望舌辨证思想,以及王孟英的经方运用特色,梳理其临床思辨特点,弥补原始经方舌诊缺如之憾。二、研究方法(一)文献普查法:本课题运用查阅文献资料的传统研究方法,以王孟英《舌辨》中王氏对舌诊的相关论述及王氏经方医案为研究对象,撷取王氏医案中灵活运用仲景理法及经方的医案,统计分析其舌象,并揭示《舌辨》中望舌辨证的诊断学思维,深入研究王孟英运用经方的临床思路与诊治特色。(二)文献计量法:全面研读文献,纳入标准为王孟英医案中含有经方药物的医案先归纳整理,再筛选其中含有经方所有药物及君臣药物的医案,以此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三)中医理论分析法:结合中医传统诊断、辨证理论,阐明王孟英望舌辨证思想。(四)整体探讨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王氏医案着述体例与舌诊思想的形成过程,结合经方医案个案研究,探究王孟英辨证思维。(五)比较研究法:比较《舌辨》中王氏记载舌象的论述与王孟英经方医案望舌辨证运用情况,相互印证王孟英望舌辨证的思想,力求揭示王孟英望舌辨证在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三、研究内容本课题是中医文献整理与中医临床交汇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经方主要指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的方剂,王孟英的经方医案主要见于《回春录》《仁术志》《王氏医案三编》《归砚录》《乘桴医影》(以下简称“王氏医案5种”)之中,其中使用经方加减之案达350案。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王孟英医案着述体例及特点展开王孟英医案编年体体例着述特点的论述,细读王孟英医案所用措辞,对病机分析的词句,观察患者病情描述过程,着重研究王氏经方医案舌象的描述,对照患者信息,撷取同一患者、同一家族经方案例互参,进一步发掘王孟英医案中患者信息提供的临床价值。(二)经方医案中的“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及“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注重舌诊既是王孟英诊治疾病的特色,又是王氏医学理论与临床技能臻于完善的重要体现。鉴于王氏医案编年体例,拟探索王孟英运用舌诊的动态变化规律,拟借助图表与统计舌诊频次,总结王氏望舌辨证思想,发现王孟英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在医案中体现更多望舌辨证的诊断特色。类方是对同一类型经方的总称,如石膏类方包括了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竹皮大丸。重点选取王孟英运用石膏类方、栀子类方、半夏类方、芩连类方、白头翁汤、苇茎汤等含有舌象记载的经方医案,梳理疾病、证型、舌象、经方之间的联系,主要研究疟疾病、痢疾病、咳嗽病、胃痞病、感冒病“病——症(舌)——证——方思维模式”。然后侧重通过对绛(红)舌、黄苔、黑舌(苔)、白苔、苔厚、苔腻等舌的临床意义探讨,论证“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选取王孟英舌诊纠误经方医案,通过望舌辨证纠误,以充实《伤寒论》经方体系的纠误指征。(三)王孟英《舌辨》的文献学考查本部分着重对王孟英《舌辨》一书进行文献学研究,从《舌辨》蒋光煦跋中得知蒋光煦于王家村宗祠发现该书稿抄本,并未能将《舌辨》刊入《别下斋丛书》中,盛增秀《王孟英医学全书》在校注说明文中提到该书署王士雄撰,近人吴克潜注,于1926年出版。盛增秀认为《舌辨》一书中内容摘录历代舌诊有关着述内容而较少新意,故未将《舌辨》纳入《王孟英医学全书》。本课题研究的对象《舌辨》版本为1926年上海大众书局发行的吴克潜增注本《舌辨》,对《舌辨》版本、成书背景、发行人、增注者进行史料调查,体现《舌辨》的文献学价值。(四)《舌辨》中望舌辨证的诊断学思想《舌辨》为王孟英的舌诊专着,由该书王氏序文中可知其内容多辑录历代舌诊专着的论述,该书舌象论述内容主要分为9个篇章,分别论述白苔舌、黄苔舌、黑苔舌、灰色舌、红色舌、紫色舌、微酱色舌苔、蓝色舌苔、妊娠伤寒舌这9种舌象。王孟英的舌诊思想主要体现在书中的序言部分以及每章的总论部分,该书序文部分主要突出了王孟英运用舌诊弥补先贤较少望舌辨证选方的临床诊断思想,并通过阐述足阳明的生理病理机制以及阳明无不系于舌的理论,以揭示舌诊为临证之必要,引用王孟英对阳明病的观点,并加以论述,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舌辨》中白苔舌、黄苔舌、黑苔舌、红色舌、微酱色舌苔总论部分,可逐渐深入了解王孟英“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五)王孟英运用经方的临床特色选取王孟英石膏类经方、栀子类经方、半夏类、黄连类经方医案对该4类经方的运用特色及其“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进行剖析。四、成果(一)编制了王孟英经方医案信息表(见附录)、《回春录》医案中“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表、《仁术志》医案中“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表、《王氏医案三编》医案中“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表、《归砚录》医案中“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表、《乘桴医影》医案中“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表;(二)辑录王孟英经方医案共计350案,其中《回春录》49案、《仁术志》150案、《王氏医案三编》81案、《归砚录》52案、《乘桴医影》18案。(三)辑录王孟英经方医案中含有舌象的医案154案,发现在各医案集中的比例逐渐增加,“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日臻完善。《回春录》5例,占比10.20%;《仁术志》74例,占比49.33%;《王氏医案三编》44例,占比54.32%;《归砚录》20例,占比38.46%;《乘桴医影》11例,占比61.11%。(四)疟疾病的“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疟疾病——绛红舌——热盛津伤证——石膏类方”、“疟疾病——黄苔舌——暑热证——石膏类方”、“疟疾病——腻苔舌——痰气交阻证——半夏类方”、“疟疾病——黑苔舌(干)——阳明证——石膏类方、栀子类方、黄连类方”、“疟疾病—一黑苔舌(滑)——元阳亏虚证——附子类方”;痢疾病的“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痢疾病——绛红舌、黄苔舌——火热伤阴证——白头翁汤”、“痢疾病——腻苔舌——湿热阻滞证——白头翁汤”、“痢疾病——黄苔舌——湿热阻胃证——半夏泻心汤、小陷胸汤、橘皮竹茹汤”、“痢疾病——白苔舌——气虚湿阻证、痰热证——橘皮竹茹汤”;咳嗽病的“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咳嗽病——黄苔舌——阳明证——石膏类方”、“咳嗽病——黄腻苔舌——痰热壅肺证——苇茎汤”、“咳嗽病——绛红舌——心胃郁热证——白虎汤”、“咳嗽病——绛红舌(无苔)——阴虚阳亢证——甘麦大枣汤”、“咳嗽病——腻苔舌——痰湿蕴肺证——半夏类方、橘皮竹茹汤、苇茎汤”、“咳嗽病——白苔舌——暑湿证——石膏类方加竹茹”;胃痞病的“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胃痞病—一绛红舌——暑热证——白虎汤”、“胃痞病——腻苔舌——痰气交阻证——瓜蒌薤白半夏汤”、“胃痞病——腻苔舌——痰气交阻证——半夏厚朴汤”、“胃痞病——腻苔舌——痰热证——小陷胸汤”、“胃痞病——黄苔舌——痰热证——橘皮竹茹汤”;感冒病的“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感冒病——黑苔舌——火热伤阴证——百合类方、栀子类方、竹皮大丸”、“感冒病——黄苔舌——阳明证——石膏类方”、“感冒病——绛红舌——火毒证——黄连类方、栀子类方”、“感冒病——腻苔舌——痰湿蕴肺证——半夏类方”、“感冒病——腻苔舌——痰食互结证——枳实栀子豉汤”;(五)“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绛舌、黑苔舌—一百合类方”、“腻苔舌——半夏类方”、“绛舌、黑苔舌——栀子类方”、“绛舌、黄苔舌——黄连类方”、“绛舌、黄苔舌——石膏类方”、“黄苔舌、白苔舌——橘皮竹茹汤”;(六)王孟英善于运用石膏类方清暑治疟;使用半夏类方化裁,豁痰开胸,透热以外达;运用栀子类方条畅气机;黄连类方清利湿热,清心安神;(七)“病——症(舌)——证——方思维模式”是王孟英望舌辨证思想的集中体现,该思维模式有助于经方使用的精准化、标准化,避免固化经方的临床使用方法,为临床活用经方提供一个新思路;(八)对照《舌辨》与王孟英经方医案中舌诊运用情况,发现《舌辨》中舌诊的理论分析与经方医案舌诊的实践运用具有对应关系;从王孟英经方医案的舌诊运用情况来分析得出“症(舌)——方(经方)”对应联系;(九)注重王孟英医案中患者信息,研究同一病人多个病案与同一家族病人病案,突出诊治疾病要关注体质与家族疾病谱、家族遗传倾向的重要性;(十)1926年上海大众书局发行出版的吴克潜增注本《舌辨》具有较大文献价值,以浙江着名藏书家蒋光煦存本为底本编辑出版,并由海宁名医吴克潜增注补遗,其发行人也在上海大众书局发行了多个出版物。(十一)探讨《舌辨》中白苔舌、黄苔舌、黑苔舌与红色舌舌对应的病证,得出王孟英认为白苔舌为寒郁皮毛,热气不得外泄,以及白舌亦有死证;黄苔舌未被论述于太阳、少阳经,但是可见于阳明火盛乘于土,主里热证;黑苔舌为危象舌象,预后较差;红色舌多为心胃之热,若伴积苔则为助热内蒸;微酱色舌苔为太阴食停胃腑之证。五、结论《舌辨》揭示了“症(舌)——方(经方)”的对应关系,提高了辨证的准确性。王孟英通过阐述足阳明的生理病理机制以及阳明无不系于舌的理论,彰显“舌最有凭,确是审证之第一要诀”的重要性。在白苔舌、黄苔舌、黑苔舌、红色舌、微酱色舌苔总论中所论述的舌象机理,与王氏阳明病理论相贴切,具有王孟英个人学术特色。王孟英医案的编着体例为编年体体例,以时间推演方面来看,王孟英医案的先后时间顺序为:《回春录》——《仁术志》——《王氏医案三编》——《归砚录》和《乘桴医影》,相应地越来越多医案记录舌象,在时间轴线方面看,王孟英医案逐渐凸显舌诊在医案中的指导作用。经方医案中疟疾、痢疾、咳嗽、胃痞病、感冒病的“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体现了王孟英望舌辨证诊断学思想,这5个疾病的黄苔舌、白苔舌、绛红舌、黑苔舌、腻苔舌所对应的证型,是指导经方使用的客观指征。“病——症(舌)——证——方辨证模式”为“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的研究作了铺垫,有助于加深对王孟英望舌辨证思想的理解。王孟英经方医案体现了“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其中“绛红舌——黄连类方”,“黄苔舌——石膏类方”与《舌辨》的绛红舌主心火,黄苔舌主阳明胃火的论述相一致,印证了《舌辨》中望舌辨证的临床参考意义。医案5部中含有83个经方医案通过望舌辨证纠误,以充实《伤寒论》经方体系的纠误指征。

关庆亚[8](2020)在《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相关miRNA-mRNA基因差异表达谱及AS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及目的《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18年》报道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人数及占比均居前列,心血管病患者约29,000万人冠心病患者。农村病死率持续增高,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AMI)近10年死亡率已超过城市。冠心病介入治疗较以往上升13%,因此造成巨额医疗费用。研究发现30%冠脉狭窄程度40%-70%的患者可以伴有心肌缺血,35%狭窄程度50%-70%缺血患者FFR≤80%。对于接受冠脉造影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PCI)的患者病史研究,7/8病患者发病前造影报告狭窄程度处于中度狭窄范围(30%-70%),6%患者在一年内发展为急性病变。这个范围被目前医学界暂定为冠脉临界病变型冠心病。冠脉临界病变是指冠状动脉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直径法测定冠脉中度狭窄(30%-70%)的病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发病机制、病理特点、现代治疗、中医诊疗同冠心病(CHD)一致。研究表明冠脉临界病变常见的主要中医证型为痰湿、热蕴、血瘀三者的组合证型。本研究通过采集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临床试验受试者血样,进行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到病证结合、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的基因差异表达谱。同时以病证结合动脉粥样硬化为切入点,探索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临床文献研究本研究以冠心病痰瘀热证病证结合模式,制定相应的检索语言,检索知网、CBM、维普、万方4大中文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12月发表所有符合疾型的相关临床报道(临床试验研究和名家临床经验)。提取文献基本特征、证治处方、经典溯源,结合《伤寒杂病论》,对所属关联方剂进行方证对应、组方配伍探讨。2化痰活血清热方经方用量配伍研究在上述基础上,结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方及经典条文,对化痰活血清热方相关药物进行分析,发现药对配伍规律,总结应用特点,找到相关药对及配伍的主治功效,为化痰活血清热方临床应用提供一定依据。3HHQ网络药理学研究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UniProt预测化痰活血清热方有效调节靶标。TTD、DrugBank、DisGeNET获取冠心病靶标。Gen eCards获得动脉粥样硬化(AS)mRNA。Cytoscape3.2.1的ClueGO和C lusterONE进行分析,得到核心靶标参与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的通路信息。以有效成分、预测交集靶标、作用通路及通路注解为节点(node),运用Excel表格建立对应关系,导入Network Analyzer,根据关键拓扑参数自由度(degree)和介数(betweenness),构建化痰活血清热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分(miRNA)-靶标-通路”网络图,通过全面形成“成分-靶标-通路”网络,发掘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心病动脉硬化多靶标、多途径、多层次的作用。中药成分与预测靶标的关系用特殊颜色标识,通过构建“成分-靶标-信号通路”可视化网络图,为实验室研究提供一定依据。4差异表达谱研究收集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治疗组(疗前、后)、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安慰组组(疗前、后)、冠脉临界病变非痰瘀组、正常组共30例外周血有核细胞样本,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其miRNA、mRNA的表达量,综合分析治疗前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实验组、安慰组)与正常组、冠脉临界病变非痰瘀热组的比较,分析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型治疗组自身对照(后、前)、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型安慰组自身对照(后、前),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筛选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关联分析,获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miRNA、mRNA差异表达谱,及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miRNA、mRNA差异表达谱。5HHQ治疗病证AS分子机制研究探究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AS相关miRNA、mRNA的作用机制。得到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差异基因表达谱,运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获得斑块(atherosclerosi s)相关的mRNA、miRNA,结合化痰活血清热方预测治疗靶点,三部分交集认为是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AS的关键基因,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GO通路和KEGG通路分析。miRBase和starBase数据库比对注释测序结果,通过分析获得基因调控关联,构建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miRNA与mRNA调控网络。结果1临床文献分析分析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9篇文献,学位论文16篇,期刊论文33篇,最早年份2000年,最新年份2019年,明确与仲景学术相关的四物汤(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温胆汤(黄连温胆汤)、二陈汤、柴胡陷胸汤、小陷胸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分析原方证治内涵;结合仲景经方胶艾汤、四逆散、半夏茯苓汤、橘皮竹茹汤、小柴胡汤、小陷胸汤、瓜蒌薤白半夏汤,追溯方证解析。归纳冠心病痰瘀热证增多与肥胖、活动量下降、不良饮食作息等相关,是以血瘀证为核心,痰热证为主体正虚邪实的复杂疾病,与肝肾精血亏虚密切相关。因此,在活血化瘀、清热化痰的同时应当注意酌情扶正补虚,调培肝肾。2化痰活血清热方仲景学术配伍研究根据归纳,发现五味中药汤剂应用中,配伍黄连的经方14首,配伍半夏的经方44首,配伍芍药的经方50首,配伍葛根的经方5首,配伍人参的经方38首。5味中药存在配伍关系的经方有32首,汤剂应用中,配伍黄连的常用剂量为一两(57.14%);配伍半夏的常用剂量为半升(78.26%),配伍芍药的常用剂量为二两、三两(45.45%),配伍葛根的常用剂量为四两(40%),配伍人参的常用剂量是三两(42.11%)。在治疗冠心病时,“黄连-半夏”增强清热和胃、燥湿化痰,“人参-半夏”增强扶正祛邪、和中降逆,“黄连-人参”泻实补虚、益气祛邪,“葛根-芍药”增强通络除痹、活血化瘀。3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心病AS网络药理学分析网络分析表明,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心病AS是通过129个治疗成分调控82个靶标,通过GEO2R在线多个基因芯片分析,靶标存在上下调差异,上调靶标35个,下调靶标47个,作用于12个生物过程、54条具体通路。结论: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心病AS的机制可能是通过8味中药调控PTGS2、MGLL、PDGFRA、PPARG、NR1H3、PPARA、T NF、SCARB1、IL1B、VDR、NFKB1、LDLR、IL6、APOB,参与有脂类及脂蛋白的合成与代谢、凝血功能、NO生物合成过程、炎症反应、脂多糖反应、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正向调控、对外界刺激反应的负调控、生物稳态等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4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及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的mRNA、miRNA差异表达谱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冠脉临界痰瘀热证基因差异表达谱包括mRNA有557个(249个上调,308个下调),miRNA有162个(已知的28个上调、新发现37个上调、已知的38个下调、新发现59个下调)。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冠脉临界痰瘀热证基因差异表达谱包括mRNA有54个(38个上调,16个下调),miRNA有33个(已知的4个上调、新发现17个上调、已知的5个下调、新发现7个下调)。5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AS分子机制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AS相关mRNA有9个、未发现miRNA,通过反向匹配获得差异表达miRNA为9个,进一步结合化痰活血清热方有效成分预测靶标,发现经过实验确证的关键m RNA为3个,有PTGS2、MGLL、PDGFRA,反向寻找靶向关系调控m iRNA,比对治疗前目标miRNA差异表达,获得5个新的miRNA(4个上调,1个下调),2个已知miRNA(1个下调,1个上调),分别是n ovel1020star上调、novel1404mature上调、novel1978mature下调、no vel295mature上调、novel926mature上调、hsa-miR-8485下调、hsa-mi R-210-5p上调均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发现相关有效成分77个。Funrich软件、GO通路、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参与8个生物过程(BP)、8个分子功能(MF)、12个细胞组分、39个具体信号通路,运用Cytoscape3.2.1软件构建分子机制通路图。结论当前冠心病存在痰瘀热证型,同时主要矛盾为正虚邪实,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疗效显着。从仲景学术角度切入,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心病主要药对及功效为“黄连-半夏”清热和胃、燥湿化痰、“人参-半夏”扶正祛邪、和中降逆,“黄连-人参”泻实补虚、益气祛邪,“葛根-芍药”通络除痹、活血化瘀。从mRNA、miRN A的基因差异表达谱上获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分子生物学特征,同时从分子层面揭示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动脉粥样硬化相关miRNA-mRNA调控关系,并形成“中药-成分-miRNA-mRNA-通路-疾病”可视化网络。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成分-miRNA-mRNA-通路-疾病”的探索研究,为今后开展此类研究提供一定基础。

徐振东,付英凯,张成博,季旭明[9](2019)在《《中医方剂大辞典》含小陷胸汤类方组方特点与配伍规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 5)软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小陷胸汤类方剂进行系统分析,为小陷胸汤类方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包含"瓜蒌、黄连、半夏"的所有方剂,建立数据库,分析类方配伍规律及其所治疗病证用药规律。结果:数据库共收集有关方剂61首,核心药物组合77个,涉及病证33种;选取了3个高频病证"咳嗽""积聚""痞满"进行药物组合分析,显示小陷胸汤类方剂在治疗"咳嗽"时主要以配伍化痰药物为主,治疗"积聚"时主要以配伍消食药为主,治疗"痞满"时主要以中配伍行气药为主。结论:《中药方剂大辞典》中小陷胸汤类方配伍的药物广泛,治疗特点明确,组方规律能反映其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的组方特点,对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徐振东[10](2019)在《小陷胸汤组方规律探讨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以经典名方小陷胸汤为基础研究对象,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小陷胸汤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小陷胸汤方剂的配伍规律和临床中的应用,为小陷胸汤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筛选并录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包含“瓜蒌、黄连、半夏”的所有方剂,建立数据库,分析配伍规律及其所治疗病证用药规律。2.检索关键词“小陷胸汤”,收集1955年到2019年发表在中国知网(CNKI)上的关于小陷胸汤所有文献并筛选出临床个案病例,对应用小陷胸汤治疗病症中出现的性别、年龄、舌象、脉象、用药规律、中医病症加以分析。结果:1.建立的含小陷胸汤方剂数据库共收集方剂61首,其中核心药物组合77个,涉及病证33种;选取了3个高频病证“咳嗽”“积聚”“痞满”进行药物组合分析,显示含小陷胸汤方剂在治疗“咳嗽”时主要以配伍化痰药物为主,治疗“积聚”时主要以配伍消食药为主,治疗“痞满”时主要以中配伍行气药为主。2.通过检索共收集有关小陷胸汤文献669篇,筛选整理出292篇有关小陷胸汤的治疗病例,研究发现应用小陷胸汤治疗的病症中舌象以舌质红、舌苔黄腻为主,脉象以弦滑脉、滑数脉为主。其治疗的中医病症主要以脾胃系疾病、肺系疾病和肝胆系疾病为主。结论:1.《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小陷胸汤配伍的药物广泛,治疗特点明确,组方规律能反应出其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的组方特点。2.小陷胸汤的加味使用在现代的临床应用中较为广泛,适应病症较多,辨证准确,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二、小陷胸汤临床应用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陷胸汤临床应用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加味小陷胸汤干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动物和细胞
    1.2 药物
    1.3 试剂
    1.4 仪器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造模方法
    2.3分组及给药
    2.4 观察裸鼠一般状态及体质量
    2.5 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及抑瘤率
    2.6 观察移植瘤组织病理学变化
    2.7 Real-time
    2.8 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EMT和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2.9 ELISA检测血清中COX2,PGE2的表达水平
    2.1 0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裸鼠一般状态及体质量变化
    3.2 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及抑瘤率
    3.3 对裸鼠移植瘤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3.4 对裸鼠移植瘤组织Wnt1,β-catenin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3.5 对裸鼠移植瘤组织N-cadherin,E-cadherin,Vimentin,Snail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3.6 对裸鼠移植瘤组织Wnt1,β-catenin,MMP-9,VEGF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3.7 对裸鼠血清中COX2,PGE2表达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2)辛开苦降法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辛开苦降法理论文献研究
    1 辛开苦降法理论源流概述
        1.1 西汉时期《黄帝内经》为辛开苦降理论奠基
        1.2 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创辛开苦降临床应用先河
        1.3 金元时期辛开苦降理论蓬勃发展
        1.4 明代医家对辛开苦降理论具有突破性认识
        1.5 清代时期辛开苦降理论研究已蔚为大观
    2 辛开苦降法理论概论
        2.1 辛开苦降法立法依据
        2.2 气机升降理论是辛开苦降法运用于临床之理论基础
        2.3 辛开苦降法的配伍特点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今医案研究
    1 辛开苦降法的数据挖掘工具和方法
        1.1 采用的分析工具
        1.2 频数分析
        1.3 图表分析
        1.4 关联分析
        1.5 黄金分割法
    2 古代医案的数据挖掘结果
        2.1 建立数据库
        2.2 疾病结果分析
        2.3 治法结果分析
        2.4 用方结果分析
        2.5 用药结果分析
        2.6 常见疾病用方、用法及用药规律分析
    3 现代医案数据挖掘结果
        3.1 建立数据库
        3.2 疾病结果分析
        3.3 症状结果分析
        3.4 治法分析
        3.5 用方结果分析
        3.6 用药结果分析
        3.7 常见病用方、用法、症状及用药规律分析
第三部分 辛开苦降法应用研究
    1 辛开苦降方应用概况
        1.1 仲景辛开苦降方应用概况
        1.2 温病学家对于辛开苦降法的应用
        1.3 其他辛开苦降方的应用
        1.4 小结
    2 辛开苦降法实质
        2.1 辛开苦降法的作用优势
        2.2 辛开苦降法与八法的关系
        2.3 小结
    3 辛开苦降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
        3.1 辛开苦降法之辨证论治探讨
        3.2 辛开苦降法中的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3.3 辛开苦降法辨证论治启示
        3.4 小结
    4 辛开苦降法的后世临床应用
        4.1 辛开苦降法之上下辨证
        4.2 辛开苦降法在疫病治疗中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古代医案来源
    附录二 古代医案用方
    附录三 现代医案中医疾病
    附录四 现代医案西医疾病
    附录五 现代医案用方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3)小陷胸汤合平胃散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1.1 病名及历史源流
        1.2 病因病机
        1.3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2 对脾胃湿热证的认识
        2.1 脾胃湿热证的病因病机
        2.2 脾胃湿热证的治疗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或脱落标准
        1.6 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疗程随访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定标准
        2.6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入选病例
        3.2 病例基线数据比较
        3.3 临床疗效比较与分析
        3.4 安全性比较
讨论
    1 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治疗CNAG的优势
    2 立法思想
    3 组方来源
    4 组方分析
    5 现代药理研究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4)基于差异表达的LncRNA TUG1研究小陷胸加味汤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第一章 冠心病中医病名溯源
    第二章 冠心病中医发病机理
        1.因虚致病
        2.因实致病
        3.虚实夹杂
    第三章 冠心病中医治疗
        1.中医辨证论治
        2.中成药
        3.静脉注射中药
        4.中医外治法
    第四章 小陷胸汤治疗冠心病的历史渊源及以小陷胸汤为基础方治疗冠心病的现代研究
        1.《伤寒论》对小陷胸汤的认识
        2.以小陷胸汤为基础方治疗冠心病的现代研究
    第五章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
        1.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认识
        2.冠心病疾病的诊断与分类
        3.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治疗
        4.冠心病的预防
    第六章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冠心病发病的研究
        1.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2.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3.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途径
    第七章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p38MAPK信号通路的初探
        1.p38MAPK信号通路的介绍
        2.p38MAPK信号通路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初探
    第八章 LncRNA TUG1 与冠心病发病的研究
        1.LncRNA TUG1 与血管内皮细胞
        2.LncRNA TUG1 与血管平滑肌细胞
        3.LncRNA TUG1 与免疫炎症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一 小陷胸加味汤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的临床观察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2.试验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二 冠心病(痰热互结证)患者外周血 LncRNA TUG1与血管内皮损伤相关性研究
        1.资料与方法
        2.试验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1.主要仪器
    2.实验动物、细胞、主要试剂、试剂盒及引物设计
    实验一 含药血清制备、细胞模型建立及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浓度和干预时间选择
        1.含药血清的制备
        2.细胞模型制备
        3.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浓度和干预时间选择
        4.实验分组及干预方法
    实验二 RT-PCR法检测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损伤HUVEC中 LncRNA TUG1 的影响
        1.实验方法
        2.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Western Blot检测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损伤HUVEC中 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1.实验方法
        2.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差异表达的LncRNA TUG1与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相关性分析
        1.统计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1.本研究以小陷胸汤为基础方加味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的立方依据
    2.对本研究细胞模型及观察指标的讨论
    3.本研究结果初探
    4.本研究创新性分析
    5.对本研究的总体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综述一 中医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1.中药或中药提取物
        2.中药复方
        3.中成药
        4.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长链非编码RNA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1.LncRNA的概述
        2.LncRNA的生物功能
        3.LncRNA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4.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二 附图
    附录三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基于辛开苦降法论治热痰瘀结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辛开苦降法源流
    2 冠心病病机探讨
    3 气化病机下的热痰瘀结证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法则与遣方用药
    4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3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辛开苦降法现代临床药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多种网络药理平台探讨小陷胸汤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小陷胸汤治疗高血压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思路
    1.3 药物有效成分筛选
    1.4 药物有效成分和高血压的靶点收集
    1.5 获取小陷胸汤治疗高血压的靶点
    1.6 PPI网络的构建及关键靶点筛选
    1.7 生物学功能和通路分析
2 结果
    2.1 小陷胸汤有效成分的筛选
    2.2 小陷胸汤有效成分的靶点和高血压的靶点筛选
    2.3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和关键靶点的筛选
    2.4 GO富集分析
    2.5 KEGG信号通路分析
3 讨论
    3.1 小陷胸汤成分分析
    3.2 关键靶点分析
    3.3 通路结果分析

(7)基于王孟英《舌辨》与经方医案为考察中心的望舌辨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王孟英舌诊运用思维及经方运用研究现状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王孟英舌诊运用思维相关研究
        1.3.1 王孟英舌诊运用研究
        1.3.2 王孟英望舌辨证思维研究
    1.4 王孟英经方运用的研究
        1.4.1 王孟英经方医案统计分析
        1.4.2 王孟英运用经方的个案分析
        1.4.3 王孟英临床特色研究
第二章 王孟英《舌辨》文献学考查
    2.1 《舌辨》成书背景
    2.2 《舌辨》版本
    2.3 《舌辨》的发行人
    2.4 《舌辨》的增注者
第三章 《舌辨》中望舌辨证的诊断学思想
    3.1 《舌辨》总论的望舌辨证思想
    3.2 《舌辨》各篇的望舌辨证思想
        3.2.1 白苔舌
        3.2.2 黄苔舌
        3.2.3 黑苔舌
        3.2.4 红色舌
        3.2.5 微酱色舌苔
    3.3 《舌辨》与王孟英经方医案
第四章 王孟英经方医案望舌辨证研究
    4.1 王孟英经方医案信息表的制作
        4.1.1 患者姓名及页码信息的纳入标准
        4.1.2 医案年份的纳入方法
        4.1.3 病的纳入标准
        4.1.4 证的纳入标准
        4.1.5 舌象的纳入标准
        4.1.6 经方的纳入标准
    4.2 王孟英医案着述体例
    4.3 王孟英医案着述特点
        4.3.1 直述病机
        4.3.2 描述舌象
        4.3.3 患者信息的考察
    4.4 病——症(舌)——证——方模式
        4.4.1 疟疾病
        4.4.2 痢疾病
        4.4.3 咳嗽病
        4.4.4 胃痞病
        4.4.5 感冒病
第五章 各部医案的“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
    5.1 王孟英经方医案“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
        5.1.1 《回春录》经方医案中的“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
        5.1.2 《仁术志》经方医案中的“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
        5.1.3 《王氏医案三编》经方医案中的“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
        5.1.4 《归砚录》经方医案中的“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
        5.1.5 《乘桴医影》经方医案中的“症(舌)——方(经方)对应关系”
    5.2 察舌匡谬
第六章 王孟英运用类方的临床特色
    6.1 王孟英运用石膏类方特色
    6.2 王孟英运用栀子类方特色
    6.3 王孟英运用半夏类方特色
    6.4 王孟英运用黄连类方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8)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相关miRNA-mRNA基因差异表达谱及AS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章 临床报道文献研究
        1 方法及目的
        1.1 检索策略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
        1.5 文献分析
        2 文献结果
        2.1 检索结果
        2.2 文献基本特征
        3 组方依据溯源
        3.1 燥湿化痰类
        3.2 理气解热类
        3.3 活血补虚类
        3.4 理气活血类
        4 结果分析
    第二章 基于经方的化痰活血清热方相关药物剂量配伍研究
        1 目的及意义
        2 材料方法
        3 结果
        4 结果分析
        4.1 “黄连-半夏”配伍
        4.2 “人参-半夏”配伍
        4.3 “黄连-人参”配伍
        4.4 “葛根-芍药”配伍
        5 小结
    第三章 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心病AS网络药理学研究
        1 方法及目的
        1.1 化痰活血清热方中药成分靶点预测过程
        1.2 药物有效成分筛选
        1.3 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AS)交集靶标的筛选
        1.4 构建化痰活血清热方AS“成分-靶标-通路”网络
        2 结果
        2.1 化痰活血清热方有效成分筛选
        2.2 化痰活血清热方-冠心病AS潜在靶标信息
        2.3 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心病痰瘀热证生物过程及通路注释
        2.4 “中药成分-预测靶标-信号通路-疾病”网络图构建
        3 结果分析
        3.1 基础理论分析
        3.2 基因表达浅析
        3.3 信号通路探析
        4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四章 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及HHQ治疗的基因差异表达谱研究
        1 方法及目的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病例标准
        1.6 终止研究标准
        1.7 受试者研究服药信息
        1.8 标本采集
        1.9 试剂/仪器信息
        2 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
        2.1 外周有核细胞总RNA(PBNC)血样制备
        2.2 外周白细胞总RNA提取
        2.3 外周白细胞总RNA质量检测(浓度、纯度、完整性)
        3 miRNA、mRNA高通量测序及结果筛选
        3.1 mRNA与 mRNA测序数据文库建立
        3.2 mRNA与 mRNA高通量测序
        3.3 miRNA、mRNA数据处理
        3.4 表达丰度分析方法
        3.5 差异表达筛选
        3.6 miRNA-mRNA调控网络关系分析
        3.7 生物信息学分析
        3.8 统计学分析
        3.9 医学伦理学注册
        4 结果
        4.1 一般资料
        4.2 外周血有核细胞总RNA质量检测和测序评估
        4.3 表达丰度分析
        4.4 主成分分析(PCA)
        4.5 样本间聚类分析结果
        4.6 组间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4.7 差异表达整体分布分析
        4.8 mRNA、miRNA差异表达分析命名
        4.9 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mRNA、mi RNA差异表达谱
        4.10 HHQ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差异表达mRNA、miRNA
    第五章 HHQ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AS分子机制研究
        1 HHQ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AS差异表达miRNA、mRNA.
        2 差异靶基因内部联系分析
        3 Funrichversion3 差异靶基因生物学特征分析
        4 GO和 KEGG通路富集分析
        5 中药-成分-miRNA-mRNA-信号通路-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AS网络图
        6 小结
讨论
    1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2 前期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3 研究设计思路
    4 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及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的miRNA、mRNA差异表达谱
    5 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AS的 miRNA、mRNA调控网络
    6 miRNA、mRNA调控关系特点
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创新性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附录1 冠心病中mi RNA研究进展
附录2 相关经方及用量组成
附录3 相关条文内容(按引用先后排序)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的成果

(9)《中医方剂大辞典》含小陷胸汤类方组方特点与配伍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统一药名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方剂录入与核对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含小陷胸汤类方常用药物频次分析
    2.2 含小陷胸类方主治中医疾病分析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小陷胸汤核心用药组方规律分析
    2.4 含小陷胸汤类方剂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分析
        2.4.1 咳嗽用药高频核心组合分析
        2.4.2 积聚用药高频核心组合分析
        2.4.3 痞满用药高频核心组合分析
3 讨论

(10)小陷胸汤组方规律探讨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小陷胸汤的文献研究
    一、小陷胸汤的组方配伍分析及源流发展
    二、小陷胸汤中各药物功效、主治及药理研究
        1.半夏的功效、主治及药理研究
        2.黄连的功效、主治及药理研究
        3.瓜蒌的功效、主治及药理研究
    三、小陷胸汤的临床应用研究
        1.消化系统疾病
        (1)反流性食管炎
        (2)慢性胃炎
        (3)胃溃疡
        (4)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5)胆道蛔虫
        2.心血管疾病
        (1)心绞痛
        (2)心肌梗死
        (3)高血压
        (4)病毒性心肌炎
        3.呼吸系统疾病
        (1)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
        (2)咳嗽
        (3)肺炎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
        5.其他
    四、小结
第二部分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小陷胸汤组方特点和配伍规律的研究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收集
        1.统一名称
        2.纳入和排除
        3.方剂录入与核对
        4.数据分析
    三、小陷胸汤组方规律的研究
        1.含小陷胸汤方剂常用药物频次分析
        2.含小陷胸汤方剂的主治中医疾病分析
        3.小陷胸汤核心用药组方规律分析
        4.含小陷胸汤方剂治疗疾病的用药规律分析
        (1)咳嗽用药高频核心组合分析
        (2)积聚用药高频核心组合分析
        (3)痞满用药高频核心组合分析
    四、小结
第三部分 小陷胸汤的临床应用的研究
    一、研究方法
        1.资料来源
        2.资料收集
        3.资料病例的纳入与排除
        4.资料规范
    二、小陷胸汤的治疗规律研究
        1.一般资料
        (1)性别
        (2)年龄
        2.舌象
        (1)舌质
        (2)舌苔
        3.脉象
        4.用药
        5.中医疾病
        6.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小陷胸汤临床应用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小陷胸汤干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J]. 谷金繁,王翔,陈建,汤同娟,左梦雨,洪星辉,王靓,黄金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04)
  • [2]辛开苦降法理论及应用研究[D]. 禚昌红.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小陷胸汤合平胃散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D]. 岑淑娟.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差异表达的LncRNA TUG1研究小陷胸加味汤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的作用机制[D]. 周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辛开苦降法论治热痰瘀结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 李卓威.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基于多种网络药理平台探讨小陷胸汤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J]. 庞小涵,陈建新,贾彩霞,王蔚陆,陈愉,陈与丰,王朝阳. 世界中医药, 2020(22)
  • [7]基于王孟英《舌辨》与经方医案为考察中心的望舌辨证研究[D]. 束永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化痰活血清热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痰瘀热证相关miRNA-mRNA基因差异表达谱及AS分子机制研究[D]. 关庆亚.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中医方剂大辞典》含小陷胸汤类方组方特点与配伍规律分析[J]. 徐振东,付英凯,张成博,季旭明. 世界中医药, 2019(07)
  • [10]小陷胸汤组方规律探讨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D]. 徐振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消纤芎汤临床应用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