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通道的寰椎成像测量

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通道的寰椎成像测量

一、寰椎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通道的影像学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韩钊[1](2020)在《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文中提出脊柱的矢状位平衡能够使得人体以最小的能耗对抗重力,实现人体直立,维持平视。脊柱矢状位平衡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从头颅到骨盆,各节段彼此关联相互影响,任何一个节段的异常都将引起邻近节段的改变,从而影响脊柱矢状面的平衡。颈椎负责连接头颅和躯干,承担着头部的重量,是整个脊柱中运动范围最大的节段,一旦平衡被打破,会对其下位的脊柱序列乃至骨盆角度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保持颈椎矢状位平衡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虽然随着内固定技术的进展,外伤、发育畸形、炎症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寰枢椎不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通过后路融合术解决了,但是由于上颈椎融合后会导致下位椎体和间盘应力增加,退变加速,很容易引起矢状位失衡,严重者甚至出现颈椎后凸畸形,需要二次手术矫正。因此,颈椎矢状位平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所重视了。然而,由于脊柱,特别是颈椎的矢状位平衡的评估指标是比较纷杂的,颈椎前凸角,颈2-7Cobb角,颈椎倾斜角,胸廓入射角,胸1倾斜角(T1S)等等,都被认为可以用来评估颈椎矢状位平衡。其中,T1S由于角度相对恒定,被很多学者用来评估颈椎矢状位平衡。但是在颈椎保持矢状位平衡的过程中,寰枢椎融合角度与T1S有没有发挥作用,其对颈椎各节段的影响究竟有多重要,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研究目的:1、通过对健康志愿者X线及CT影像学资料的分析和测量,寻求不同评估方式在判断T1S与颈椎曲度变化的相关性上的差异及其内在相关联系。验证T1S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意义;2、通过人尸体颈椎标本的离体生物力学研究,分析在不同T1S条件下,不同C1-2角度固定后对下位颈椎各节段的运动范围(ROM)和各椎间压力(IDP)的影响,寻找T1S、C1-2固定角度与ROM和IDP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变化的生物力学机制。3、通过临床病例随访研究验证寰枢椎融合角度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程度,分析不同T1S的患者在不同角度寰枢椎融合后下颈椎曲度的改变趋势,寻找针对不同T1S患者的最佳融合角度,以达到维持正常矢状面平衡,减少颈椎退变,提升术后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研究方法:1、由2名高年资脊柱外科医师对筛查后纳入的44名健康志愿者的中立位颈椎侧位X光片以及CT三维重建的C1-2 Cobb角、C2-4 Cobb角、C4-7 Cobb角、C2-7Cobb角、T1S等指标进行测量、记录。为了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测量结果,在两次测量之间间隔2周,采取随机分组,分别记录的方法,尽可能去除人为偏倚。通过统计学方法中相关系数(ICC)的计算,来分析同一人前后两次测量之间的复测信度(intra-observer ICC)及2人测量之间的观察者间信度(inter-observer ICC)。寻找并验证T1S和颈椎曲度之间的关系,并对CT测量结果与X线测量结果进行比对,探究其内在联系并验证其可信度。2、应用8具人体新鲜全颈椎尸体标本(C0-T1),建立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标本(内固定选择C1经后弓侧块螺钉+C2椎弓根螺钉),并改变标本T1S值及C1-C2固定角度,利用生物力学实验机及应变测量仪等设备,模拟颈椎三维运动,通过改变寰枢椎融合角度,选择不同的T1S,运用混杂测试模式检测颈椎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六种工况下椎间盘的应力变化及颈椎各椎体活动范围,以揭示寰枢椎融合后颈椎退变的机制,研究融合角度和T1S对于下位椎体活动范围、椎间盘应力变化的影响程度。3、回顾分析近年来因寰枢椎脱位而就诊于我院脊柱外科,并由同一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师行后路寰枢椎融合手术的52名患者的病例,收集其相关影像学资料,包括术前、术后、术后三个月直至最后一次随访时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并分析其C1-2 Cobb角,C2-4 Cobb角,C4-7 Cobb角,C2-7 Cobb角以及T1S角等参数,评估寰枢椎融合术后患者颈椎曲度的变化程度,验证T1S在颈椎矢状位平衡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1、颈椎生理性前凸是维持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基础。T1S作为评判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参数,对颈椎生理性前凸角度有直接的影响。颈椎的生理性前凸主要是由C1-2角度来决定的,但T1S并不能直接影响C1-2Cobb角;作为颈椎生理性前凸的主要组成部分,C2-7Cobb角受T1S影响非常大。T1S角度与C2-7Cobb角呈明显正相关(r=0.493,p=0.001)。且相对于C2-4Cobb角,C4-7Cobb角受T1S影响更直接一点(r=0.430,p=0.006)。无论是选择X线检查还是CT三维重建检查都不影响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评估,但是X线检查受到患者肩关节的阻挡,有时候无法清楚显示胸1椎体,临床评估受到限制。虽然CT测量结果相较X线为大(Cobb X=0.6384×Cobb CT+7.5663),但它可以清楚显示颈、胸椎的椎体边界,测量更加准确,是X线检查的良好替代方法。2、离体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显示,寰枢椎固定后,在前屈和后伸方向,T1S的大小以及C1-2的角度改变对下位颈椎影响不大。但是较大的T1S会引起C4-7节左右侧弯活动度明显降低,二者呈显着负相关(r=0.-967,P=0.007)。而在轴向旋转方向上,较大的T1S会引起C3-5节左右旋转活动度明显增大,二者呈显着正相关(r=0.981,P=0.007)。另一方面,寰枢椎固定后会引起下颈椎椎间盘压力加大。在前屈和后伸方向,各椎间盘压力都有明显增加,且增加的程度与T1S的大小呈显着正相关(r=0.998,P<0.000)。但是在侧屈和轴向旋转方向,固定后仅有C3-4椎间盘压力增加(p=0.017),其他节段增加不明显。而且不同的寰枢椎固定角度和T1S对椎间盘压力变化无影响。3、根据长达三年的随访,患者在寰枢椎融合术后,颈椎曲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T1S相对固定不变,可以作为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评估指标,T1S越大的患者往往下颈椎前凸的趋势更加明显。相较于C2-4 Cobb角,较大的T1S往往更容易引起C4-7 Cobb角的增大。由于C1-2 Cobb角与C2-7 Cobb角呈负相关性,因此越大的C1-2固定角通常会导致下位颈椎退变加速,甚至后凸畸形。对于较大T1S的患者,需要将寰枢椎固定呈一个相对前凸较小的角度(15-20°),而对于较小T1S的患者,寰枢椎尽量固定在前凸略大的角度(25°)左右,以此来维持颈椎的矢状位平衡,减缓颈椎的退变速度,尽可能提高寰枢椎脱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研究结论:T1S与颈椎矢状位平衡密切相关。越大的T1S往往导致更大的C2-7 Cobb角,T1S更容易影响C4-7 Cobb角,C2-7 Cobb角与C1-2 Cobb角有明确的负相关性。CT检查结果虽然同X线检查结果有差异,但是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评估并无异样。它同样具有良好的信度,对于X线有遮挡的患者,可以选择CT检查来替代。寰枢椎融合术后,固定节段的活动范围显着减小,下位颈椎活动代偿性增加,在前屈和后伸方向,T1S的大小以及C1-2的角度改变对下位颈椎影响不大。但是较大的T1S会引起C4-7节左右侧弯活动度明显降低,C3-5节旋转活动度明显增大,同时也会导致屈伸方向上下位颈椎椎间盘压力的增加,加速其退变。寰枢椎后路融合手术作为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方法,要想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需要考虑颈椎的矢状位平衡。T1S作为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衡量指标,与颈椎前凸弧度呈正相关,在侧屈方向上更容易影响C4-7节段,在旋转方向上更容易影响C3-5节段。术前需要仔细评估颈椎的矢状位参数,根据不同的T1S选择个性化的寰枢椎融合角度,减少对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干扰。对于较大T1S的患者,需要将寰枢椎固定呈一个相对前凸较小的角度(15-20°),而对于较小T1S的患者,寰枢椎尽量固定在前凸略大的角度(25°)左右,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持颈椎矢状位平衡。

武乐成[2](2017)在《枢椎椎弓根螺钉加固臂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重建寰枢椎序列及稳定性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目的。临床上多采用内固定的方法恢复和维持寰枢椎的正常位置关系。根据手术入路,寰枢椎的内固定可分为前路固定和后路固定。在后路固定方式中,寰枢椎钉棒内固定能够在术中进行复位,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因此得到广泛应用。Harms提出了利用后路钉棒系统对寰枢椎进行复位的概念,其后有一些学者分别介绍了各自使用钉棒系统进行复位的具体细节和方法经验,包括“T/L手柄复位法”、“U型悬臂梁复位法”、“提拉钳复位法”等等。这些以后路钉棒系统为基础的复位方法,都是以枢椎椎弓根螺钉及纵向连接棒作为复位的支点或锚点实施复位;因此,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强大抗拔出力及其与连接棒形成的“悬臂梁”结构的坚强稳定性,是钉棒系统成功复位的关键。有些学者指出,在利用后路钉棒系统进行复位时,以单个枢椎椎弓根螺钉和纵棒作为支点过于单薄;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寰枢椎脱位患者实施术中复位,也发现在使用枢椎钉棒“悬臂梁”结构作为支点对寰椎进行提拉时,部分病例出现了枢椎螺钉松动的情况。这引发了我们设计枢椎螺钉加固装置的构想。目的研制一种枢椎椎弓根螺钉加固臂,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和离体生物力学实验,比较加固前与加固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枢椎钉棒悬臂梁的极限屈服载荷,并比较加固前与加固后寰枢椎钉棒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1.选取28例采用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手术的患者,获取术后CT影像学数据,测量(1)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螺帽表面的中心到椎板与棘突交界线中点的空间直线距离(2)枢椎椎板与棘突交界处的椎板高度(3)枢椎椎板与棘突交界处的椎板厚度(4)枢椎椎板与棘突交界处到对侧椎板的最大距离5)同侧寰椎与枢椎钉座中心的空间距离。选取成年干燥枢椎标本22副,测量指标(2)和(3)。2.研制枢椎椎弓根螺钉加固臂,包括其外观设计、尺寸、各零部件组成及联接方法、材料的选择、使用方法等,并委托医疗器械公司生产出成品。3.用有限元分析法建立正常骨质上颈椎模型和枢椎骨质疏松模型,并在模型上加载枢椎椎弓根螺钉与加固臂。分别在常规椎弓根螺钉和加固型椎弓根螺钉模型上进行拔出力分析;并分析用常规钉棒系统固定和加固型钉棒系统固定后,寰枢椎在屈伸、侧屈、旋转等各个方向上的三维运动范围。4.选取新鲜成人带有枕骨的颈椎标本6具,按照正常组、失稳组、常规钉棒组、加固组的顺序,测试寰枢椎在伸屈、侧屈、旋转方向的活动度,并将常规钉棒系统与加固型钉棒系统的活动度进行对比。另取6具新鲜标本,将标本中的枢椎椎体取出,双侧植入椎弓根螺钉,每具标本随机选择左侧或者右侧使用加固臂加固;对其中3具进行螺钉拔出力测试,对另外3具进行钉棒悬臂梁载荷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将加固侧与不加固侧的拔出力及悬臂载荷进行比较。结果1.相关测量结果如下:影像学测量(1)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螺帽表面的中心到椎板与棘突交界线中点的空间直线距离:左侧17.05±1.09mm,右侧16.75±1.68mm(2)枢椎椎板与棘突交界处的椎板高度:左侧14.88±0.69mm,右侧15.03±0.69mm(3)枢椎椎板与棘突交界处上、中、下三个截面的椎板厚度:左侧上8.12±0.99mm,中11.10±1.52mm,下9.94±1.63mm;右侧上8.01±1.89mm,中10.95±1.02mm,下10.68±2.44mm(4)枢椎椎板与棘突交界处到对侧椎板的最大距离(上中下三个截面):左侧上19.27±1.88mm,中24.91±2.16mm,下28.46±1.79mm;右侧上19.10±2.34mm,中24.48±2.07mm,下28.88±2.46mm(5)同侧寰椎与枢椎钉座中心的空间距离:左侧19.16±3.21mm,右侧19.39±3.48mm。干燥标本测量:(2)枢椎椎板与棘突交界处的椎板高度:左侧14.60±1.34mm,右侧15.03±0.97mm(3)枢椎椎板与棘突交界处上、中、下三个截面的椎板厚度:左侧上8.60±1.03mm,中11.84±1.52,下10.12±1.50mm;右侧上8.60±0.84mm,中11.61±1.28mm,下11.13±2.13mm。所有指标左右侧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2)和(3)两个指标,影像学测量结果和干燥标本测量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成功设计出枢椎椎弓根螺钉加固装置(已申请国家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加固装置共包含4个组件:(1)联接螺母;联接螺母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螺钉座相匹配。(2)顶部紧固螺丝;顶部紧固螺丝与联接螺母上部相匹配。(3)万向加固臂;加固臂包括长腰孔部、臂部及远端的两个锁定孔。长腰孔部可被固定于联接螺母与顶部紧固螺丝之间,万向臂的长腰孔部为球面设计,可在联接螺母与顶部紧固螺丝锁定之前向任何方向作旋转运动;同时长腰孔可调节加固伸向椎板的长度;因此,可实现加固臂远端锁定孔与任何形态大小的椎体椎板均获得良好的接触。(4)小锁定钉。小锁定钉与加固臂远端的锁定孔相匹配。通过以上四部分将枢椎椎弓根螺钉与椎板桥接,使得枢椎椎弓根螺钉与纵棒组成的悬臂梁具有更强的抗拔出力和悬臂载荷。3.用有限元分析法成功建立正常骨质上颈椎模型和枢椎骨质疏松模型,并加载了枢椎椎弓根螺钉与加固臂。有限元分析结果为:正常骨质时,枢椎单皮质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为922.806N,加固型椎弓根螺钉的拔用有限元分析法建立正常骨质上颈椎模型和枢椎骨质疏松模型力为2986.06N,使用加固臂拔出力提高了224%。骨质疏松时(定量CT测定法骨密度低于80mg/cm3),枢椎单皮质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为657.252N,加固型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为1318.92N,使用加固臂拔出力提高了101%。使用常规钉棒内固定,寰枢椎的三维运动范围分别为后伸0.34°、前屈1.139°、左侧弯0.065°、右侧弯0.325°、左旋转0.411°、右旋转0.414°;使用左侧加固后,寰枢椎的活动度分别为后伸0.318°、前屈1.094483°、左侧弯0.007°、右侧弯0.295°、左旋转0.347°、右旋转0.314°。使用左侧加固后,寰枢椎在以上六个方向上的活动度均减小;在左侧弯、左旋转、右旋转方向上的活动度变化十分明显,分别减小了89%、16%、24%。4.通过离体标本生物力学测试,得出正常组寰枢椎的三维运动范围分别为屈伸16.02±4.37°、侧屈9.67±2.58°、旋转60.77±8.34°;失稳组寰枢椎的运动范围分别为屈伸34.08±5.45°、侧屈17.62±4.60°、旋转71.93±5.66°;钉棒组寰枢椎的运动范围分别为屈伸2.78±1.24°、侧屈4.22±1.27°、旋转6.13±1.70°;加固钉棒组寰枢椎的运动范围分别为屈伸1.15±0.31°、侧屈1.93±0.93°、旋转1.80±0.61°。失稳组在各方向的运动范围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钉棒组和加固钉棒组在各个方向的运动范围均小于正常组和失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固钉棒组与钉棒组相比,加固组在侧屈和旋转方向上活动度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体枢椎标本的拔出力测试结果为: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为707.93±173.55N;加固型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为为1536.47±307.65N;两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加固后拔出力增加了117.04%。枢椎钉棒悬臂梁的屈服载荷为192.17±34.39N;加固型枢椎钉棒悬臂梁的屈服载荷为385.23±81.50N;两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加固后屈服载荷增加了100.46%。结论我们成功研制了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加固臂,其形态能与枢椎椎体达到良好的匹配。经三维有限元分析和离体生物力学实验证实,加固臂显着增加了枢椎椎弓根螺钉拔出力,显着增加了枢椎钉棒悬臂梁的最大载荷,增强了寰枢椎钉棒系统的三维稳定性,此加固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麻昊宁,刘楚吟,姜良海,移平,杨峰,唐向盛,谭明生[3](2016)在《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影像学测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利用CT三维重建对椎动脉沟后弓高度<4 mm的寰椎进行置钉通道相关参数测量,探讨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5年6月行颈椎CT三维重建检查且排除上颈椎畸形、手术的患者90例,其中单侧或双侧椎动脉沟后弓高度<4 mm的51例,共84侧。利用其图像数据行寰椎三维数字化重建,并分别测量置钉通道相关数据。结果:51例患者中,椎动脉沟处后弓最低高度为(3.28±0.51)mm,侧块高度、宽度、与后弓移行处高度均可容纳3.5 mm直径螺钉置入。0°15°(0°、5°、10°、15°)理想椎弓根螺钉钉道长度依次为(27.36±1.81)、(27.01±1.68)、(27.07±1.75)、(27.48±1.72)mm,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钉道长度依次为(23.44±1.79)、(23.87±1.84)、(24.58±1.89)、(25.56±2.01)mm,侧块螺钉钉道长度为(20.78±2.05)mm。螺钉通道5个截面的CT值均值分别为椎弓根螺钉(701.89±141.48)HU、侧块螺钉(599.11±137.33)HU。0°15°理想椎弓根螺钉通道长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5°椎弓根显露置钉法钉道长度随内倾角增加而增长(P<0.05),且均比侧块螺钉钉道长(P<0.05),椎弓根螺钉通道穿过骨质CT值均值高于侧块螺钉通道(P<0.01)。结论:利用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可完成椎动脉沟处后弓高度<4 mm的寰椎置钉,且钉道长度损失不多,穿行骨量较大,预期把持力良好。

朱希田,王以朋[4](2016)在《寰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寰椎后路置钉技术主要包括寰椎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固定,由于寰椎解剖形态特殊,结构复杂且变异性大,并与颈髓、椎动脉等重要神经血管组织相毗邻,使得寰椎置钉存在很大难度和风险。近年来,对寰椎后路置钉技术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有较大的进展,现就近年的文献资料作一综述。

彭自强[5](2016)在《寰椎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的设计制作及生物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寰椎标本观察及相关解剖参数的测量分析目的:通过对寰椎干骨标本的观察及文献的复习明确寰椎椎弓根的定义及理想椎弓根钉道,通过对寰椎单节加压内固定系统设计相关的解剖学参数的测量及分析为该内固定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参数。方法:对20个寰椎干骨标本的整体、剖面观察并通过对文献的复习明确寰椎椎弓根的定义并确立理想椎弓根钉道。按寰椎椎弓根的定义及确立的理想椎弓根钉道对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的设计制作所需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数据得出后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椎弓根宽度(寰椎后弓与侧块的连接部即峡部的宽度)、椎弓根内径宽度(峡部骨松质的宽度)、椎弓长度(理想椎弓根钉道通过后弓的距离)、正中矢状面至进钉点内限(在通过两理想椎弓根钉道的剖面上作椎管前部后部最外侧点连线,该连线与后弓后缘交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正中矢状面至进钉点外限(在通过两理想椎弓根钉道的剖面上作椎管前部后部最外侧点连线,通过同侧横突孔最内缘作该连线的平行线,该平行线与后弓后缘的交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正中矢状面到理想进钉点距离(正中矢状面至理想钉道与后弓后缘交点的距离)、理想钉道长度(理想椎弓根钉道通过骨质的长度)、椎弓根高度(寰椎后弓与侧块的连接部即峡部中部的高度)、椎弓根内径高度(测量椎弓根高度处骨松质的高度)、椎弓后缘高度(理想进钉点处椎弓后缘高度)、理想进钉点距椎弓后下缘距离、寰椎后弓椎动脉切迹移行处与理想进钉点距离、内倾角(α角):理想椎弓根钉道头部与正中矢状面所成锐角、前倾角(β角):理想椎弓根钉道头部与寰椎下关节面所成锐角。分别为:9.3mm、5.07mm、5.43mm、17.89mm、25.15mm、22.50mm、29.98mm、5.24mm、4.12mm、6.14mm、2.11mm、3.08mm、29.96°、5.09°。结论:通过对寰椎干骨标本的观察及文献的复习明确寰椎椎弓根的定义及确立理想椎弓根钉道,通过对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设计相关的解剖学参数的测量及分析为该内固定系统的设计获得了部分理论参数。第二部分寰椎CT影像观察及相关影像参数的测量分析目的:通过对寰枢椎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影像的观察进一步明确寰椎椎弓根的定义及理想椎弓根钉道的确立,通过对寰椎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设计相关的CT影像参数的测量及分析为该内固定系统的设计进一步提供理论参数。方法:对40位正常成年人的寰枢椎CT影像学资料进行三维及MPR重建。对三维整体图像及剖面图进行观察,然后对与此研究有关的相关径线和角度进行测量。对测量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第一部分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椎弓根宽度(寰椎后弓与侧块的连接部即峡部的宽度)、椎弓根内径宽度(峡部骨松质的宽度)、椎弓长度(理想椎弓根钉道通过后弓的距离)、正中矢状面至进钉点内限(在通过两理想椎弓根钉道的剖面上作椎管前部后部最外侧点连线,该连线与后弓后缘交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正中矢状面至进钉点外限(在通过两理想椎弓根钉道的剖面上作椎管前部后部最外侧点连线,通过同侧横突孔最内缘作该连线的平行线,该平行线与后弓后缘的交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正中矢状面到理想进钉点距离(正中矢状面至理想钉道与后弓后缘交点的距离)、理想钉道长度(理想椎弓根钉道通过骨质的长度)、椎弓根高度(寰椎后弓与侧块的连接部即峡部中部的高度)、椎弓根内径高度(测量椎弓根高度处骨松质的高度)、椎弓后缘高度(理想进钉点处椎弓后缘高度)、理想进钉点距椎弓后下缘距离、寰椎后弓椎动脉切迹移行处与理想进钉点距离、马氏点(马向阳确立的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到正中矢状面的距离、内倾角(α角):理想椎弓根钉道头部与正中矢状面所成锐角、前倾角(β角):理想椎弓根钉道头部与寰椎下关节面所成锐角。分别为(x±s mm或°):9.32±0.85、5.00±0.77、5.41±0.94、18.66±0.75、25.14±0.91、22.48±0.94、30.41±0.74、5.10±0.83、4.15±0.63、6.18±1.04、2.05±0.86、3.10±0.77、19.55±0.80、30.06±1.59、5.00±0.89。结论:通过对寰椎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影像的观察进一步明确了寰椎椎弓根的定义及确立了理想椎弓根钉道,通过对与寰椎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设计相关的CT影像参数的测量及分析为该内固定系统的设计获得了进一步的理论参数。第三部分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的设计和有限元分析目的:按照第一、第二部分提供的各项理论参数,按照设计理念,设计一套既能很好的维持上颈椎的稳定性又不牺牲上颈椎正常的生理运动功能。并通过相关软件对该内固定系统进行模拟分析,评估其各项机械性能。方法:通过频数分布图表,对第一、第二部分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为固定装置各部件提供更为准确的规格参数。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中螺钉长度及螺纹长度由椎弓根钉道长度决定。椎弓根螺钉螺纹外径由椎弓根的高度来决定。寰椎椎弓根螺钉的内径由其椎弓根的骨松质高度决定。寰椎椎弓根螺钉螺纹的设计为内锥形螺纹,寰椎椎弓根螺钉钉尾螺母配套设计为双枚螺母,横向锁紧螺丝尾部设计为一字型凹槽。横向弧形加压装置按照寰椎后弓的曲度进行设计,其可调范围按照测得的寰椎椎弓根进钉点两点间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可调最大值为测得的寰椎椎弓根进钉点两点间最大距离,最小值为测得的两点间最小距离。然后通过软件在电脑上进行模型设计,然后将设计的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了解其机械性能是否能满足临床的实际需要,最后委托厂家生产产品。结果:根据设计理念及前两部提供的参数,通过软件在计算机上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内固定装置,并进行了仿真的机械性能测试符合临床实际要求。最后委托厂家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结论:此设计理念先进,结构合理,能满足临床实际需要,可以生产产品,为下一步生物力学实验做准备。第四部分三种后路寰椎椎弓根置钉方法单枚螺钉拔出力实验目的:通过对寰椎后路三种不同的椎弓根螺钉置钉法(马氏、谭氏及本研究设计的进钉法)进行单枚螺钉的抗拔出试验从而确定哪种置钉方法把持力更好。方法:取15个大小形态基本一致,寰椎椎动脉处后弓高度>4mm的寰椎干骨标本。寰椎椎弓根螺钉30枚(自行设计,委托委托江苏金鹿集团医疗系统械有限公司生产):外径3.5mm,螺纹长度25mm,螺距2mm,螺纹机构内锥形。将15个寰椎干骨标本的30个椎弓根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个椎弓根,分别按马氏、谭氏及本研究设计的钉道进行置钉。使用日本岛津生物力学仪进行最大拔出力测试,观察相同螺钉不同置钉法下的最大拔出力。结果:分别按马氏、谭氏、本研究设计的钉道置钉,螺钉的轴向最大抗拔出力分别为(N):275.62±1.06、280.3±1.35、278.28±1.17。结论:分别按马氏、谭氏、本研究设计的钉道置钉,单枚螺钉的轴向最大抗拔出力无统计学差异。第五部分寰椎三种不同椎弓根螺钉置钉法内固定系统的整体拔出力测试目的:通过对寰椎后路三种不同的椎弓根螺钉置钉法:马氏、谭氏及本研究设计的进钉法进行整套内固定系统的抗拔出试验从而确定哪种置钉方法的内固定系统更加牢固。方法:将30个寰椎干骨标本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个,30套本研究设计的内固定系统(型号规格完全一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套。分别按马氏、谭马氏及本研究设计的进钉点和进钉方向进行置钉。分别安装相同横向连接装置(安装时通过幅度调节系统调整横向连接装置的弧度使之与置钉角度相匹配)。然后进行整体抗拔出试验,记录其最大的抗拔出力。结果:分别按马氏、谭氏、本研究设计的钉道置钉,内固定系统的整体的轴向最大抗拔出力分别为(N):1125.2±65.3、863.4±32.8、1468.28±78.9。结论:对马氏、谭氏、本研究设计的钉道置钉,内固定系统的整体的轴向最大抗拔出力的比较。本研究设计的钉道置入本研究设计的内固定系统抗拔出力最大,说明其对寰椎的固定更加牢固。第六部分寰椎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与单节钉棒系统重建寰椎骨环的生物力学试验目的:对不稳定性寰椎骨折标本进行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固定重建其骨环并进行生物力学实验,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将8具完整枕颈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寰椎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组:在寰椎完整、寰椎不稳定性骨折、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三种状态下加载相同载荷进行枕颈活动度的比较。另一组钉棒内固定组:同样在三种状态下进行相同比较。通过比较对寰椎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对维持寰椎即时稳定性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寰椎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组的寰椎完整状态的枕颈前后屈伸、左右屈曲、左右旋转的幅度分别为(o):12.32±2.31、13.44±2.80、11.25±1.52、11.48±1.35、53.84±3.25、54.16±2.96;不稳定骨折模型组为(o):26.53±2.37、26.21±3.76、21.56±2.12、21.21±2.45、66.18±2.96、69.52±3.25;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组为(o):14.84±1.54、14.30±2.82、12.43±1.35、12.65±1.42、56.31±3.21、57.15±2.98。寰椎单节钉棒内固定系统组:寰椎完整状态的枕颈前后屈伸、左右屈曲、左右旋转的幅度分别为(o):11.56±2.42、11.44±2.38、11.38±1.47、11.59±1.26、53.47±3.56、54.23±2.85;不稳定骨折模型组为(o):27.52±2.06、26.18±3.54、21.62±2.06、21.05±2.32 66.26±2.58、69.48±3.16;单节钉棒内固定系统组为(o):15.87±1.64、14.25±2.76、12.26±1.18、12.26±1.35、56.38±3.12、57.36±2.35。组内比较不稳定骨折状态下枕颈各个方向的活动范围都大于完整状态;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状态下枕颈各个方向的活动范围都小于完不稳骨折状态;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状态下各方向活动范围与完整状态基本相近,各个方向活动范围进行比较均得出P>0.05,无统计学差异。寰椎钉棒内固定组枕颈活动范围:不稳定骨折状态>钉棒内固定状态>完整状态。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横向加压内固定组活动范围<钉棒内固定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对不稳定性寰椎骨折骨环重建后显着增强枕-寰-枢复合体的稳定性并可满足正常生理运动的需要。寰椎单节钉棒系统进行寰椎内固定后亦能增加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稳定性,但其稳定性没有前者坚强。

麻昊宁[6](2016)在《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测量研究及后路螺钉技术的临床选择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影像学测量研究[目的]利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三维重建对椎动脉沟后弓高度小于4mm的寰椎进行置钉通道相关参数测量,探讨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从2015年4月至2015年6月行颈椎CT三维重建检查且排除上颈椎畸形、手术的病例患者90例,其中单侧或双侧椎动脉沟处后弓高度(椎动脉沟底高度)小于4mm的51例,共84侧。利用其图像数据行寰椎三维数字化重建,并分别测量置钉通道相关数据。[结果]本组患者中,椎动脉沟处后弓最低高度为(3.28±0.51)mm,侧块高度、宽度、与后弓移行处高度均可容纳3.5mm直径螺钉置入。0。-15。理想椎弓根螺钉钉道长度依次为(27.36±1.81)mm、(27.01±1.68)mm、(27.07±1.75)mm、(27.48±1.72) mm,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钉道长度依次为(23.48±1.79) mm、 (23.87±1.84) mm、 (24.58±1.89) mm、 (25.56±2.01) mm,侧块螺钉钉道长度为(20.78±2.05)mm。螺钉通道5个重要截面CT值均值分别为椎弓根螺钉(701.89±141.48)HU、侧块螺钉(599.11±137.33)HU。0°-15°理想椎弓根螺钉钉道长度间无明显差异(P>0.05),O0-150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钉道长度随内倾角增加而增长(P<0.05),且均比侧块螺钉钉道长(P<0.05),椎弓根螺钉通道穿过骨质CT值均值高于侧块螺钉通道(P<0.01)。[结论]利用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可完成椎动脉沟处后弓高度小于4mm的寰椎置钉,且钉道长度损失不多,穿行骨量较大,预期把持力良好。第二部分:寰椎后路螺钉技术的临床选择策略[目的]探讨寰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选择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在中日友好医院骨科因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AAD)行寰枢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术者共84例,男39例,女45例;年龄4-68岁,平均32.6岁。术前经影像学评估,分别测量寰椎椎动脉沟处后弓高度(椎动脉沟底高度)及后弓侧块移行处高度,将后弓、侧块在矢状面的形态分为3型。Ⅰ型为椎动脉沟底高度及后弓侧块移行处高度均大于4mm,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Ⅱ型为椎动脉沟底高度小于4mm而后弓侧块移行处高度大于4mm,行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Ⅲ型为椎动脉沟底及后弓侧块移行处高度均小于4mm,行侧块螺钉内固定技术。随访过程中以影像学评估置钉安全性,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评估临床疗效。[结果]84例患者168枚螺钉均成功置入。其中Ⅰ型63例,Ⅱ型16例,Ⅲ型5例。84例患者随访6-80个月。均于术后3-6个月间经CT观察到骨性融合,随访过程中未见椎动脉及脊髓损伤情况。7例在显露术野过程中出现静脉丛出血;5例行侧块螺钉固定的患者随访过程中无明显枕大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手术前VAS、 JOA、NDI分别为(6.2±1.8)、(9.5±1.3)、(38.4±8.4),末次随访VAS、JOA、NDI分别为(2.3±0.6)、(14.8±2.6)、(18.5±7.7),手术前后相比较有显着改善(P<0.01)。[结论]以椎动脉沟底高度及后弓侧块移行处高度为参考,分别应用椎弓根螺钉技术、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及侧块螺钉技术的置钉策略安全可靠,对寰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技术的选用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海恒光[7](2016)在《国人寰椎应用Resnick技术置入椎弓根螺钉后相关径线的解剖学及CT测量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国人寰椎标本采用Resnick技术置入椎弓根螺钉后相关径线的解剖学及CT测量,分析比较两种测量结果,评价解剖学及影像学测量在螺钉植入中的一致性,从而为Resnick技术在国人寰椎置钉中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参考。实验方法宁夏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提供的20例国人头颈标本(排除破损、畸形的标本,且不分性别、年龄、身高及体重等)。标本解剖后选取寰枢椎复合体20例置于自制标本固定器上,定位解剖标志后采用Resnick技术置入椎弓根螺钉,即:选取枢椎峡部中央的垂线与寰椎后弓上下缘中点的交点作为进针点(A),使螺钉垂直于冠状面并与矢状面呈100倾斜角,即内倾角(α);在水平面上向头侧倾斜50,即上倾角(β)。植入螺钉建议选择3.5mm直径,穿出点记为B。寰椎的测量分三步:一、植钉前测量,使用电子数显卡尺测量寰椎后弓最薄处的高度(h)及宽度(w);进钉点至后结节垂线的距离(d);二、影像学测量,植钉后先测量螺钉上倾角(β)后标本给予三维CT平扫重建,用量角器测量内倾角(α),并测量寰椎后弓最薄处宽度(w)及高度(h),螺钉钉道长度(AB),内侧安全间隙(S1)、外侧安全间隙(S2),进钉点至后结节垂线的距离(d);三、剖面测量,沿椎弓根螺钉平面水平剖开寰椎为上下两半,测螺钉内倾角(α)、螺钉钉道长度(AB);脊髓安全距离(S1),即内侧安全间隙,血管安全距离(S2),即外侧安全间隙。最后将测量的解剖学和影像学相关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解剖学测量结果:(1)寰椎后弓最薄处高度(h):左侧5.02±0.28mm,右侧5.42±0.54mm;宽度(w):左侧9.71±1.04mm,右侧8.51±1.13mm;(2)进钉点至寰椎后结节垂线的距离(d):左侧19.01±1.92mm,右侧18.9±2.06mm;(3)钉道长度(AB):左侧25.00±2.92mm,右侧24.21±2.70mm;(4)内侧安全间隙(S1):左侧2.11±0.31mm,右侧2.63±0.72mm;外侧安全间隙(S2):左侧3.24±0.88mm,右侧3.73±0.53mm;(5)螺钉内倾角(α):左侧为8.1±2.0°,右侧为9.6°±2.00;上倾角(β):左侧5.2°±1.1°,右侧为4.8°±1.3°。影像学测量结果:(1)寰椎后弓最薄处高度(h):左侧5.35±0.49mm,右侧5.73±0.68;宽度(w):左侧10.14±1.57mm,右侧9.73±1.33mm;(2)进钉点至寰椎后结节垂线的距离(d):左侧18.10±2.93mm,右侧18.82±2.12mm;(3)钉道长度(AB):左侧26.60±1.89mm,右侧25.11±2.52mm;(4)内侧安全间隙(S1):左侧2.42±0.55mm,右侧2.74±0.82mm;外侧安全间隙(S2):左侧3.64±0.78mm,右侧3.99±0.70mm;(5)螺钉内倾角(α):左侧为8.70±2.5°,右侧为10.2o±2.70;上倾角(β):左侧5.60±1.6°,右侧为5.10±1.4°。结论通过影像学及解剖学的测量,均证实国人寰椎植入椎弓根螺钉是安全的,可行的,并推荐进针点的解剖定位为:枢椎峡部中央的垂线与寰椎后弓上下缘中点的交点作为进针点,使螺钉垂直于冠状面并与矢状面呈100倾斜角,向头侧倾斜50。

韩江红[8](2015)在《寰、枢椎后弓侧块螺钉技术的解剖及三维CT测量》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寰、枢椎即第1、2颈椎,是脊髓生命中枢所在。因其结构特殊(侧块的外侧有横突孔,内侧有椎管)、毗邻位置复杂(寰椎后弓上有椎动脉及第1脊神经经过),出现寰枢椎不稳易危及患者的生命。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寰、枢椎后路(后弓、侧块)螺钉固定是常用的手术方式。目前国内外对寰枢椎测量数据差异较大,影响了临床置钉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因此对寰枢椎准确的解剖及三维CT测量则成为后路螺钉固定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目的本研究从解剖、三维CT影像方面对寰、枢椎进行了多角度的观察和测量,探讨寰、枢椎后弓侧块螺钉安全进钉的位置、进钉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100例(干骨标本80例,湿骨标本20例)正常成人的寰椎和枢椎标本,不分性别、年龄和种族。采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精确度0.02mm),用photoshop7.0测量角度,提供相关解剖学参数。收集100例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因颈椎骨质增生、炎症或外伤,但不涉及寰、枢椎损伤的患者(告知患者,取得患者同意)进行颈部三维CT扫描。采用配备的三维重组软件(SUN magic view 1000)进行三维CT重建,测量相关CT参数。采用SPSS13.0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X±S)表示,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单样本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寰椎测量结果:各测量指标左、右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干骨、湿骨三者测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值取双侧平均值。测量数值显示椎动脉沟高度内侧1/3要小于外侧1/3,其中外侧1/3高度大于4.0 mm者占58.3%;3.5 mm<外侧1/3高度≤4.0 mm者占13.3%;1.7 mm<外侧1/3高度≤3.5mmm者占28.3%;外侧1/3高度小于1.7mm者占1.7%,最小值为1.60 mm,最大值为6.58 mm。其中进钉点处后弓的高度大于4.0 mm者占85.0%;3.5 mm<后弓的高度≤4.0mm者占8.3%,≤3.5 mm者占5.0%,最小值为2.36 mm,最大值为10.02 mm。进钉点至侧块前缘中点的距离为27.55±2.01 mm(选择螺钉长度的重要依据),最小值24.58 mm,最大值32.36 mm。寰椎螺钉内倾角为15.29±2.15°,上倾角为3.78±1.07°。2.枢椎测量结果:枢椎椎弓根高度7.59±0.98 mm,宽度7.57±1.77mm,其中螺钉进钉必经处枢椎椎弓根宽度大于4.0mm者占100.0%,最大值11.08mm最小值5.30 mm。进钉点至侧块前缘中点的距离26.47±1.85mm,最大值30.78mm,最小值23.00mm。进钉点处椎弓高度11.98±1.16mm,宽度5.58±0.90 mm,最大值13.34 mm,最小值4.52 mm。横突孔至椎管外缘的距离6.72±1.22 mm。枢椎内倾角为19.20±2.77°,上倾角为28.03±3.60°。结论1.通过测量显示寰椎螺钉通道应沿着椎动脉外侧行走,选择螺钉的直径应以椎动脉沟外侧1/3高度为重要依据;枢椎椎弓根是枢椎选择螺钉直径的重要参考。2.从测量数据可以看出58.3%寰椎可采用直径为4.0mm的螺钉;13.3%者可选用直径为3.5mm的螺钉;28.3%者可选用直径为3.0 mm的螺钉;1.7%者应选用其他的螺钉固定方式。枢椎可选择直径为4.0 mm的螺钉。3.进钉点至侧块前缘的距离是选择螺钉长度的重要依据,寰、枢椎可选择长度为22-28mm的螺钉。

范军界[9](2015)在《寰椎椎弓根螺钉理想进钉通道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三维重建寰椎松质骨及大体形态,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寰椎椎弓根螺钉的理想进钉通道,减少进钉时的阻力及穿透并发症。方法:选择60例(男、女各30例)志愿者行寰椎薄层CT扫描(扫描条件:电压220V,层厚0.75mm,间隔0.8mm),所得影像资料利用Mimics10.01软件三维重建出寰椎内部松质骨及其大体形态。根据三维重建图像及原始影像资料确定寰椎椎弓根中心点C,以C点为螺钉理想钉道的中心点,寰椎椎弓根头倾角为螺钉理想钉道的头倾角(国人寰椎椎弓根高度较小,螺钉头尾向倾角变化较小,因此选择理想钉道的头尾倾角与寰椎椎弓根轴向头倾角一致)。测量螺钉在侧块松质骨内的可置角度变化范围,并以最大内、外倾角的角平分线作为理想钉道的进钉角度。定义理想钉道与后弓的交点为进钉点,然后测量该进钉点与各解剖标志之间的相关参数。结果:男女理想螺钉进钉点至椎弓根内侧壁的距离L1分别为(7.89±1.39),(7.30±0.98)mm;至正中矢状面的距离L2分别为(22.86±2.30),(21.23±1.64)mm;至椎弓根上下缘距离之比L3/L4分别为(1.00±0.10),(1.01±0.11)。男女理想螺钉的内倾角度α分别为(11.70±5.68)°,(11.70±5.48)°;其中最大内倾角度α1分别为(32.51±5.79)°,(30.52±6.40)°;最大外倾角度α2分别为(9.10±7.80)°,(7.04±7.13)°。男女椎弓根宽度D分别为(9.70±1.57),(8.70±1.24)mm;高度H分别为(5.24±1.15),(4.38±0.81)mm。60名志愿者影像资料均模拟置入直径为3.5mm的螺钉,共计120枚,其中有10枚(男1例1侧,女5例9侧)因椎弓根高度较小或解剖变异而穿破椎弓根,比例为8.33%。结论:理想螺钉的进钉点在椎弓根内侧壁旁开7-8mm处后弓上下缘的中央,螺钉内倾(11-12)°左右,并与椎弓根共轴。

龚民,蒋俊威,刘浩,周芸[10](2014)在《两种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方法的可行性比较》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按其入钉点的不同可分为寰椎后弓下侧块螺钉固定和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又称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这2种固定方法各有优缺点,以往缺乏关于2种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方法骨性解剖可行性的比较研究,目的:以测量国人寰椎相关骨性解剖数据为依据,比较2种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收集30例(60侧)成人颈椎病患者的寰椎螺旋CT扫描数据,利用CT工作站对数据重建,分别测量寰椎侧块螺钉固定的关键骨性解剖数据,适合行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的标准为寰椎椎动脉沟处后弓高度和宽度≥4 mm;适合行经寰椎后弓下侧块螺钉固定的标准为寰椎后弓下侧块高度≥4 mm。结果与结论:寰椎椎动脉沟处后弓高度为(4.54±1.17)mm,椎动脉沟处后弓宽度为(8.69±1.12)mm,寰椎后弓下侧块高度为(4.98±1.07)mm。寰椎后弓椎动脉沟高度大于4 mm(适合经寰椎后弓螺钉固定组)有41侧,占68%;寰椎后弓下侧块高度大于4 mm(适合经寰椎后弓下侧块螺钉固定)有52侧,占87%,2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提示经寰椎后弓下侧块螺钉固定较经寰椎椎弓根螺钉更具可行性。术前利用CT测量寰椎关键解剖结构数据对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寰椎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通道的影像学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寰椎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通道的影像学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颈椎矢状位平衡相关指标的测量以及分析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部分 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离体生物力学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三部分 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全文总结
综述 寰枢椎脱位的治疗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2)枢椎椎弓根螺钉加固臂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枢椎椎弓根螺钉加固臂的解剖学及影像学测量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枢椎椎弓根螺钉加固臂的研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枢椎椎弓根螺钉加固臂的生物力学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枢椎椎弓根螺钉加固臂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在研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影像学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项目与方法
        1.3.1 寰椎基本解剖数据
        1.3.2 寰椎螺钉通道数据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1 寰椎内固定技术的发展
    3.2 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钉道特点及意义
    3.3其他改良置钉技术

(4)寰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寰椎的解剖学研究
2 寰椎后路置钉技术
3 生物力学研究
4 临床疗效

(5)寰椎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的设计制作及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寰椎标本观察及相关解剖参数的测量分析
    1 材料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寰椎CT影像观察及相关影像参数的测量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的设计和有限元分析
    1 寰椎横向加压固定系统的设计
    2 寰椎内固定系统单个部件有限元的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三种后路寰椎椎弓根置钉方法单枚螺钉拔出力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部分 寰椎三种不同椎弓根螺钉置钉法内固定系统的整体拔出力测试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六部分 寰椎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与单节钉棒系统重建寰椎骨环的生物力学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测量研究及后路螺钉技术的临床选择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影像学测量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后路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选择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寰椎后路侧块及经后弓侧块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7)国人寰椎应用Resnick技术置入椎弓根螺钉后相关径线的解剖学及CT测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寰枢椎不稳内固定治疗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8)寰、枢椎后弓侧块螺钉技术的解剖及三维CT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寰、枢椎椎弓根侧块螺钉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9)寰椎椎弓根螺钉理想进钉通道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四、寰椎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通道的影像学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 [1]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D]. 韩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2]枢椎椎弓根螺钉加固臂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研究[D]. 武乐成. 第二军医大学, 2017(06)
  • [3]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影像学测量研究[J]. 麻昊宁,刘楚吟,姜良海,移平,杨峰,唐向盛,谭明生. 中国骨伤, 2016(10)
  • [4]寰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J]. 朱希田,王以朋.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6(01)
  • [5]寰椎单节横向加压内固定系统的设计制作及生物力学分析[D]. 彭自强. 广西医科大学, 2016(11)
  • [6]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技术的测量研究及后路螺钉技术的临床选择策略[D]. 麻昊宁.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1)
  • [7]国人寰椎应用Resnick技术置入椎弓根螺钉后相关径线的解剖学及CT测量的比较研究[D]. 海恒光. 宁夏医科大学, 2016(03)
  • [8]寰、枢椎后弓侧块螺钉技术的解剖及三维CT测量[D]. 韩江红. 新乡医学院, 2015(02)
  • [9]寰椎椎弓根螺钉理想进钉通道的选择[D]. 范军界. 南京医科大学, 2015(07)
  • [10]两种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方法的可行性比较[J]. 龚民,蒋俊威,刘浩,周芸.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31)

标签:;  ;  ;  ;  ;  

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通道的寰椎成像测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