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理及治疗探讨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理及治疗探讨

一、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病理及治疗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艺[1](2021)在《不同干预方法对儿童ADHD干预效果的研究 ——基于中国样本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纪宁[2](2021)在《健脑豁痰开窍法治疗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痰火内扰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运用健脑豁痰开窍法治疗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痰火内扰证)的临床疗效观察,以此来评价健脑豁痰开窍法治疗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痰火内扰证)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客观、有效的科学评估,最终为临床提供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受试者为60例均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符合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痰火内扰证)临床诊断的病例,将60例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健脑豁痰开窍法为指导原则的中药自拟方剂,疗程1个月;对照组:黄连温胆汤,疗程同上。结果:(1)总疗效判定:治疗组3例无效,4例有效,6例显效,17例临床控制,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10例无效,4例有效,6例显效,10例临床控制,总有效率为66.67%。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采用健脑豁痰开窍法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2)症状及证候积分评价: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总积分下降(P<0.01),且治疗组证候总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无论是症状总积分还是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胜过对照组。结论:运用健脑豁痰开窍法治疗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痰火内扰证)的疗效显着,证明了本方法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体现了中医药的特点与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为临床提供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思路。

张馥玉[3](2021)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肾虚肝亢证)的中医体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with Hyperactivity,ADHD)(肾虚肝亢证)儿童的中医体质分布及与核心症状、社会功能的关系研究,初步探讨ADHD(肾虚肝亢证)儿童的中医体质特征。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的观察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多动症专病门诊、年龄在7-14周岁的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全部病例完成一般情况调查表、7-14岁儿童中医体质量表、SNAP-IV量表、儿童总体功能评定量表、中医证候积分表。使用SPSS 26.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分布:本课题共纳入ADHD(肾虚肝亢证)患儿102例,其中男86例,女16例,男女比例为5.38:1;平均年龄9.08±1.99岁;SNAP-IV量表各项平均值为ODD(1.03±0.68)分,IH(1.81±0.50)分,HD/IMP(1.28±0.62)分,总分(1.55±0.46)分;CGAS平均值为62.03±6.42分;肾虚肝亢证中医证候出现频率最高的前4位分别为烦躁易怒(86.27%),记忆力差(74.51%),口干咽燥(71.57%),五心烦热(51.96%);ADHD亚型分布:注意缺陷型多见,共63例(61.8%),其次混合型34例(33.3%),多动/冲动型最少仅5例(4.9%)。2.ADHD(肾虚肝亢证)患儿的中医体质分布占比前三位分别为:平和质38.2%,阴虚质19.6%,气郁质16.7%。3.ADHD(肾虚肝亢证)不同亚型的体质分布:注意缺陷型中平和质47.6%,气郁质17.5%;混合型中平和质17.6%,阴虚质35.3%。注意缺陷型、混合型两组在平和质、阴虚质分布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4.ADHD(肾虚肝亢证)患儿平和质、阴虚质、气郁质在病程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ADHD(肾虚肝亢证)患儿平和质、阴虚质、气郁质在病情严重程度分布方面,构成比的比较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质评分比较显示气郁质多见于轻、中度(P<0.05),阴虚质多见于重度。6.ADHD(肾虚肝亢证)阴虚质患儿的SNAP-IV量表分数高于平和质、气郁质(P<0.05)。结论:1.本研究显示ADHD(肾虚肝亢证)患儿以男性多见,年龄集中在9岁左右,病程以1-3年为主,核心症状损害中度,社会功能损害较轻,临床亚型以注意缺陷型多见。2.ADHD(肾虚肝亢证)患儿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前三位分别为平和质、阴虚质、气郁质,余体质类型占比均不足15%,无突出的体质特征表现。3.ADHD注意缺陷型患儿中医体质类型以平和质为主,混合型以阴虚质为主,本研究未显示气郁质在各亚型的突出特征。4.ADHD(肾虚肝亢证)患儿平和质、阴虚质、气郁质三种中医体质类型中,本研究显示平和质患儿的核心症状及功能损害最轻,阴虚质最重,气郁质其次。

吴静静[4](2021)在《基于Ca2+-CaM-CaMKⅡ通路对静宁方治疗ADHD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文中认为背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临床表现为与年龄水平不相符的注意力集中困难、多动、冲动,病情复杂易反复,对患儿学业生活、社会行为和认知功能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我国儿童和青少年ADHD总体患病率逐年增加,目前ADHD的病因病机尚未明确,西药一线用药哌甲酯和托莫西汀能够改善ADHD大部分核心症状,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少数患儿会出现明显副作用、依赖性或长期后遗症,中医药治疗ADHD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静宁方应用于临床多年,治疗ADHD疗效显着,副作用小,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1510303541.6)。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静宁方治疗ADHD起效的分子机制;依据预测结果,评估静宁方治疗ADH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钙水平的影响,探讨静宁方调控ADHD模型大鼠Ca2+-CaM-CaMKⅡ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研究:运用TCMSP数据库检索静宁方各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蛋白,检索TTD、Drugbank、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筛选ADHD相关靶点,绘制维恩图提取静宁方与ADHD交集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建立交集靶点PPI网络,Cytoscape 3.8.2软件建立“关键靶点-活性成分-中药”网络图,运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临床研究:采用病例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对静宁方治疗气阴两虚型ADHD患儿进行为期8周的临床疗效观察,分别于治疗0周、4周、8周进行SNAP-IV量表、Conners父母问卷、划消测试、ADHD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测评,治疗前后检测患儿血清钙水平,检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进行安全性评价,整个临床观察阶段记录不良反应事件。动物实验:ADHD模型大鼠采用SPF级4周龄雄性SH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静宁高、中、低剂量组、哌甲酯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同龄雄性Wistar大鼠10只,静宁方每日灌胃量分别为高剂量组23.14g/kg、中剂量组11.57g/kg、低剂量组5.785g/kg,盐酸哌甲酯组1.5mg/kg,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予去离子水1ml/100g灌胃,每日一次,连续灌胃6周,监测大鼠体重变化情况,进行旷场实验评价其行为学特点,检测大鼠纹状体Ca含量,纹状体IP3蛋白表达及mRNA的表达,海马CaM、CaMKⅡ蛋白表达及mRNA的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研究:静宁方有活性成分82个,对应靶基因224个,与ADHD靶基因进行维恩图绘制提取103个交集靶点,包括AKT1、FOS、IL6、TP53、TNF、VEGFA等。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静宁方可能通过钙信号通路、PI3K-Akt、cGMP-PKG、cAMP、HIF-1、JAK-STAT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静宁方治疗ADHD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84%,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84%。经静宁方治疗8周,划消测试、SNAP-Ⅳ量表测试和Conners父母问卷测评均有显着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积分量表主证和次证均较0周显着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经静宁方治疗8周后血清钙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旷场实验结果提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运动总路程及中心路程均显着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运动总路程及中心路程均显着减少(P<0.05);静高组与哌甲酯组比较,运动总路程及中心路程均有减少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静止时间显着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静止时间显着增多(P<0.05);静高组与哌甲酯组比较,静止时间有增多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心时间显着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中心时间显着减少(P<0.05);静高组与哌甲酯组比较,中心时间有减少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边缘时间显着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边缘时间显着增多(P<0.05);静高组与哌甲酯组比较,边缘时间有增多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哌甲酯组、静宁高、中剂量组大鼠运动总路程较短,轨迹以周围型分布为主,中心运动轨迹较少;模型组、静低组大鼠运动总路程较其余组增多,轨迹分布特点不明确,中心运动轨迹增多。静宁方对纹状体钙含量的影响:模型组大鼠纹状体钙含量较正常组显着升高(P<0.05);经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均下调纹状体钙含量(P<0.05);静高组较哌甲酯组纹状体钙含量有下降趋势,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宁方对大鼠纹状体IP3及海马CaM、CaMKⅡ蛋白表达的影响:模型组大鼠纹状体IP3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上调纹状体IP3蛋白表达水平(P<0.05);静低组较模型组有上升的趋势,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高组较哌甲酯组IP3蛋白表达有升高趋势,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CaM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均可下调海马CaM蛋白表达水平(P<0.05);静高组较哌甲酯组海马CaM蛋白表达水平有下降的趋势,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CaMKⅡ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明显上调海马CaMKⅡ蛋白表达(P<0.05);静高组较CaMKⅡ蛋白表达有升高趋势,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宁方对纹状体IP3和海马CaM、CaMKⅡ mRNA表达的影响:模型组大鼠纹状体IP3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着降低(P<0.05);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纹状体IP3 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静高组较哌甲酯组IP3 mRNA表达有升高趋势,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CaM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着升高(P<0.05);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海马CaM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静高组较哌甲酯组海马CaM mRNA表达下降,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CaMKⅡ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哌甲酯组及静宁高、中、低剂量组海马CaMKⅡ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静高组较哌甲酯组海马CaMKⅡ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静宁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的特点,通过调控神经递质代谢、免疫调节、抗氧化应激、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等对ADHD发挥治疗作用。(2)静宁方改善气阴两虚型ADHD患儿核心症状的同时,能够对患儿饮食、睡眠等进行综合调整。(3)静宁方能够提高气阴两虚证ADHD患儿血清钙水平。(4)静宁方治疗6周对SHR大鼠体重增长未见明显影响,能够有效改善SHR大鼠多动冲动的行为。(5)静宁方能够调控Ca2+-CaM-CaMKⅡ信号通路达到治疗ADHD的目的,重点可能在于改善学习记忆及认知。

于庆洋[5](2021)在《基于脑肠轴探讨静宁颗粒对ADHD胃肠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又称小儿多动症,是儿童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以多动、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为核心症状表现,同时常伴随一种或多种共患疾病。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危害性和由此造成的防治压力也在不断提升。然而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仍是未知,既往的研究多围绕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相关信号通路展开。随着脑肠轴理论的提出和不断丰富,以及肠道微生物被证实在越来越多尤其是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究脑肠轴在ADH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以及脑肠肽的调节作用,对拓展ADHD的机制研究领域以及临床治疗思路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本研究由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构成。通过临床研究对静宁颗粒治疗气阴两虚证ADHD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再评价,评估ADHD的胃肠功能问题,验证静宁颗粒对ADHD伴随的胃肠道症状以及血清GAS、MTL、Ghrelin、VIP、SP水平和肠道微生物的改善作用。通过动物实验探究脑肠肽和肠道微生物通过脑肠轴在ADH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验证ADHD的胃肠症状与其核心症状相关,脑肠肽除参与胃肠功能改变以外可能和肠道微生物共同作用通过脑肠轴影响大脑的功能并引起ADHD发病的假设。方法:临床研究:本研究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6~14岁ADHD患儿30例,予静宁颗粒口服治疗8周,采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SNAP-Ⅳ量表、数字划消测试以及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评价静宁颗粒对气阴两虚证ADHD患儿的临床疗效;采用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和血清GAS、MTL、Ghrelin、VIP、SP水平评价ADHD患儿的胃肠功能以及静宁颗粒的改善作用;分别检测ADHD患儿经静宁颗粒治疗前后的粪便标本了解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变化。实验研究:将50只4周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静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静高组、静中组、静低组)和托莫西汀组(ATX组),10只同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空白组,分别予对应药物及去离子水灌胃6周,每日1次。6周后进行旷场实验,处死。计算胃内容物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GAS、MTL、Ghrelin、VIP、SP水平,前额叶GAS、MTL及其相应受体水平,以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结果:临床研究:ADHD患儿经静宁颗粒治疗8周后SNAP-Ⅳ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及数字划消测试、中医证候总积分评分均显着下降(P<0.01);中医证候各项次证积分中面色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均改善明显(P<0.01);静宁颗粒在治疗气阴两虚证ADHD患儿的疾病总有效率为80.00%,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3.33%;静宁颗粒可以显着改善ADHD患儿的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评分(P<0.01),对血清GAS、MTL、Ghrelin、VIP和SP水平均有显着的调节作用(P<0.01);ADHD患儿经静宁颗粒治疗前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存在差异,两组在属水平上的优势物种均以Blautia(布劳特氏菌)、Bifidobacterium(双歧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粪杆菌属)、Eubacteriumhalliigroup(霍氏真杆菌)、Subdoligranulum(罕见小球菌属)和Bacteroides(拟杆菌属)为优势属种;两组在OTU水平上的Sobs丰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nnon多样性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差异性检验显示Bacteroides(拟杆菌属)在属水平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差异较大的菌属还包括Clostridiuminnocuumgroup(无害梭菌属)、NorankfnorankoClostridiaUCG-014(未排位梭菌属UCG-014)和Abiotrophia(贫养菌属)。实验研究:各组大鼠(除空白组)在0周和6周时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旷场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运动总路程、中心区域运动时间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总静止时间和边缘区域运动时间显着低于空白组(P<0.01),中药组和ATX组较模型组在运动总路程、中心区域运动时间上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在总静止时间和边缘区域运动时间上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胃内容物残留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静高组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静中组和ATX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肠推进率显着低于空白组(P<0.01),静高组、静中组和ATX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静中组低于AT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低组显着低于ATX组和静高组(P<0.01)。模型组在血清MTL、GAS、Ghrelin、VIP和SP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P<0.01),静宁颗粒高、中剂量组和ATX组均能有效改善这种差异(P<0.01或P<0.05),静宁颗粒低剂量组仅对MTL、Ghrelin、VIP有改善作用(P<0.05)。模型组在前额叶皮质的GAS、MTL水平上和空白组存在显着差异(P<0.01),静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ATX组均能显着升高前额叶皮质GAS、MTL水平(P<0.01)。模型组前额叶皮质的GAS受体(CCKBR)和MTL受体mRNA表达量较空白组显着偏低(P<0.01),静宁颗粒高、中剂量组和ATX组的CCKBR 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1),各治疗组MTL受体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分析结果显示,群落Bar图中各组大鼠在优势菌属种类上基本一致,但在相对丰度上存在较大差异,优势菌属为Lactobacillus(乳杆菌属)、Blautia(布劳特氏菌属)、Allobaculum、norankfMuribaculaceae、UnclassifiedfLachnospiraceae(未分类毛螺菌科菌属)、UCG-005(瘤胃菌科UCG005菌属);Heatmap图显示各组在Desulfovibrio(脱硫弧菌属)、NonrankfEggerthellaceae(未定级伊格尔兹氏菌科菌属)、Turicibacter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静中组、静低组和ATX组在属水平上的群落组成相似,静高组与空白组在群落组成上更为相似。属水平的组间差异显着检验显示Blautia(布劳特氏菌属)、Allobaculum、NorankfMuribaculaceae、Unclassified fLachnospiraceae(未分类毛螺菌科菌属)、Romboutsia(罗姆布茨菌属)、Faecalibaculum(粪杆菌属)、LachnospiraceaeNK4A136group、Dubosiella(杜氏杆菌属)、Parabacetroides(副杆菌属)、ChristensenellaceaeR-7group(克里斯滕森氏菌科R-7菌属)为具有显着性差异的菌属。在门水平对差异性菌门进行组间差异显着性检验,最终结果显示Bacteroidota(拟杆菌门)、Actinobacteriota(放线菌门)和 Desulfobacterota(脱硫杆菌门)为目标菌门,以Bacteroidota(拟杆菌门)的差异最为显着(P<0.001)。结论:1.静宁颗粒能够有效治疗气阴两虚证ADHD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核心症状,显着改善SNAP-Ⅳ、数字划消测试、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以及中医证候积分量表等量表评分。2.ADHD患儿在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和GAS、MTL、Ghrelin、VIP和SP等脑肠肽水平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障碍,且静宁颗粒可以有效改善其胃肠症状,减少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积分,调节血清GAS、MTL、Ghlin、VIP和SP水平。3.ADHD患儿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在经静宁颗粒治疗前后存在差异,尤以Bacteroides(拟杆菌属)差异显着,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在ADHD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静宁颗粒对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4.静宁颗粒可以显着改善SHR大鼠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样行为学表现,减少其过度的旷场活动。5.SHR大鼠较空白组大鼠存在胃内容物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以及血清和前额叶皮质GAS、MTL等脑肠肽及相关受体水平的差异,药物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这种差异,脑肠肽及其受体可能通过脑肠轴在ADH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6.各组大鼠在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上存在显着差异,静宁颗粒和ATX对SHR大鼠的肠道微生物具有调节作用,脑肠肽可能和以Bacteroides(拟杆菌)为主的其他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通过脑肠轴途径改变大脑功能状态,引起ADHD发病。

邓家琳[6](2021)在《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分为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旨在进一步验证静宁颗粒治疗ADHD气阴两虚型患儿临床疗效的基础之上,探索其在维生素D作用途径上的相关机制及对负性情绪的调控作用,并发掘静宁颗粒治疗ADHD模型大鼠可能涉及的其他途径和作用机制,以期为静宁颗粒治疗该病提供更多的数据和理论支持。临床研究方面,通过观察静宁颗粒治疗ADHD气阴两虚型患儿前后疾病疗效、各量表评分及相关血清指标的变化,评价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临床疗效,观察静宁颗粒对ADHD相关负性情绪的调控作用及对维生素D作用途径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为静宁颗粒进一步开展新药研发及推广提供重要临床依据。实验研究方面,通过采用旷场实验检测ADH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同时观察静宁颗粒对ADHD模型大鼠维生素D作用途径上部分指标的表达情况及含量改善水平,验证静宁颗粒作用于多巴胺能系统可能是通过调节该途径相关因子这一假说,为静宁颗粒进一步开展新药研发及临床推广提供重要实验依据。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方面,纳入符合标准的ADHD患儿25例,给予静宁颗粒口服,疗程8周,期间记录患儿一般资料,并在治疗0周、4周、8周时间节点进行SNAP-Ⅳ量表积分、Conners父母问卷评分、划消试验评分以及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的记录。治疗0周、8周节点时进行血清维生素D、DA、TH、BDNF含量检测,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观察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临床疗效和对上述检测指标的改善情况。实验研究方面,将雄性4周龄SHR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分别为静宁颗粒高剂量组、静宁颗粒中剂量组、静宁颗粒低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模型组,每组10只,同时将雄性4周龄Wistar大鼠10只设为正常对照组。根据组别不同,分别予静宁颗粒高、中、低剂量混悬液,盐酸托莫西汀混悬液,去离子水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6周。进行旷场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取脑组织样本检测下丘脑TH蛋白及TH mRNA表达、纹状体DAT蛋白及DAT mRNA表达、海马BDNF蛋白及BDNF mRNA、海马GABA含量及GAT表达,血清样本留存检测维生素D、TH含量,观察静宁颗粒对ADH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和对上述检测指标的改善情况。研究结果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与治疗0周相比,治疗4周、治疗8周时划消测试结果、SNAP-Ⅳ量表评分结果均有改善;与治疗4周相比,治疗8周时划消测试结果、SNAP-Ⅳ量表评分结果明显改善。与治疗0周相比,治疗4周、治疗8周时Conners父母量表评分中品行问题、学习问题、身心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评分均下降明显;与治疗4周相比,治疗8周时各因子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0周相比,治疗4周、治疗8周时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各主证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4周相比,治疗8周时各项评分明显改善。与治疗0周相比,除面色、大便外,治疗4周时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次证其余各项均有所改善,治疗8周时各项均明显改善;与治疗4周相比,治疗8周时除面色、大便外的各项次证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84%,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4%。与治疗0周相比,治疗8周时血清维生素D、DA、BDNF含量明显升高,TH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旷场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较,静宁颗粒高、中、低剂量各组及托莫西汀组运动总路程、中心路程和中心时间明显减少,静止时间和边缘时间明显增加,其中以静宁颗粒高剂量组与盐酸托莫西汀组改善最为明显。静宁颗粒高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血清TH含量;静宁颗粒各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血清维生素D含量。静宁颗粒高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下丘脑TH蛋白及TH mRNA表达水平;静宁颗粒高、中剂量组和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下调ADHD模型大鼠纹状体DAT蛋白及DAT mRNA表达水平;静宁颗粒高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海马BDNF蛋白及BDNF mRNA表达水平;静宁颗粒各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海马GABA含量及GAT表达水平。研究结论临床研究方面,静宁颗粒能够改善气阴两虚型ADHD患儿临床核心症状和中医证候表现,且对相关负性情绪存在一定调节作用;ADHD患儿存在多巴胺能系统异常,静宁颗粒能够改善其失调状态,这可能是通过对维生素D作用途径相关因子TH、BDNF等的调控发挥作用的。实验研究方面,静宁颗粒能够有效控制ADHD模型大鼠的多动冲动行为,调控相关负性情绪,其疗效与盐酸托莫西汀相当;ADHD模型大鼠存在多巴胺能系统代谢异常,静宁颗粒可以通过调节维生素D作用途径,对通路上TH、DAT、BDNF等相关因子的蛋白及基因表达进行调控,改善脑内多巴胺能系统的失调状态,从而发挥疗效。

唐艳鹏[7](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探究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多动症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当前,中医药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本课题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王素梅教授门诊的多动症病案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研究,总结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多动症的诊疗思路及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方法。方法收集王素梅教授自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儿童多动症病案,进行规范化后,得到符合纳入标准的54例病案,168次处方记录。将患者的一般信息、四诊信息录入平台系统,统计分析男女性别比例、年龄分布、药物性味归经等,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熵聚类和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方式统计出处方中的症状及证候频次、药物频次、药物关联度、核心药物组合等,从而得出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多动症的证型分布、用药导向及潜在的新方,由此总结王教授对儿童多动症的认识及治疗该病的思路和用药规律。结果1.本研究纳入的54名患儿中,男童43例(79.63%),女童11例(20.37%),男女比例约为3.9:1,男童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就诊年龄多集中在7-10岁,约占总数的 64.82%。2.在本次研究的54例病案中,出现的常见症状共有18种,排名前7的分别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大便干、做事拖延、纳呆、睡眠不安。3.本研究涉及四种中医证型:脾肾两虚,心肝火旺证144次(85.71%),痰火内扰证11次(6.55%),脾肾两虚,痰湿内盛证9次(5.36%),肝肾阴虚证4次(2.38%),其中脾肾两虚,心肝火旺证的多动症患儿人数最多。4.本研究中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多动症共使用药物146味,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前20位中药分别是益智仁、龟甲、石菖蒲、龙骨、远志、牡丹皮、钩藤、百合、陈皮、熟地黄、决明子、柴胡、龙胆、黄连、天麻、栀子、白芍、法半夏、茯苓、竹茹。5.四气五味归经统计:在王教授治疗儿童ADHD的方剂中,以应用寒性药、温性药、平性药为主;五味主要以甘、辛、苦味为主;归经主要集中在肝经、心经、肾经、脾经。6.王教授治疗小儿多动症的常用中药组合共74条,包含中药10味。2味药物组合26组,3味药物组合31组,4味药物组合15组,5味药物组合2组。7.经聚类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28组,挖掘出潜在新方14首。结论1.王素梅教授认为儿童多动症病位主要涉及心、肝、脾、肾四脏。脾肾两虚,心肝火旺为该病的主要病机。2.王教授在用药上以寒性,甘味,归肝、心、肾、脾经的药物为主,常用药物有益智仁、龟甲、石菖蒲、龙骨、远志、牡丹皮、钩藤、百合、陈皮等。3.王教授治疗本病方用自拟“静心安神汤”加减,以“补肾健脾,清心平肝”为治则。

王晓聪[8](2021)在《王素梅教授治疗TS共患ADHD经验的数据挖掘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目前多发性抽动症(TS)共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本次研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王素梅教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共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病例的临床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总结王素梅教授的用药经验,探索王教授对该病的认识及治疗思路,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方法:收集并筛选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期间王素梅教授门诊的TS共患ADHD患儿的临床病例,将相关信息规范化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数据挖掘。对患儿的一般信息如性别比例、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方药信息,采用频次分析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熵聚类和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方法,得出证候分布、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使用频次,挖掘出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及组方规律,并结合临床实际,总结王素梅教授对治疗TS共患ADHD的用药规律,探索王素梅教授对该病的认识及治疗思路。结果:1.本次研究纳入48名患儿,男童44例,女童4例,男女比例为11:1,男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就诊年龄在5-15岁之间,主要集中在6-10岁,占总人数的77.1%。2.本次研究涉及的中医证型有五种,中医证型及频次分别为:脾虚肝亢证116次、脾虚痰聚证15次、阴虚风动证13次、痰火扰神证7次、心肝火旺证3次。其中脾虚肝亢证人数最多,占75.3%。3.对王教授治疗该病使用的药物(166味)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在四气方面,王教授临床多应用温性、寒性及平性药物,其中温性药物最多。五味方面,主要以辛味、甘味、苦味为主,其中辛味最多。归经方面,主要以肝经、脾经为主,肺经、胃经、心经、肾经亦较为常见。使用频次方面,使用频次在前20的药物分别为石菖蒲,陈皮,天麻,伸筋草,葛根,柴胡,钩藤,法半夏,僵蚕,茯苓,益智仁,全蝎,防风,谷精草,牡丹皮,川芎,远志,桔梗,白芍,地龙。4.对药物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得出药物模式46种,关联规则6条,常见组合主要有法半夏—陈皮,钩藤—石菖蒲,葛根—伸筋草;核心药物16味,与使用频次较高的20味药物相契合。5.对所有处方进行新方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34组,潜在新方17个。结论:1.王素梅教授认为TS共患ADHD的病机主要为脾虚肝旺、肝阳上亢,风痰扰动、蒙蔽清窍为其标,病位主要在肝、脾,又可迁延至心、肺、肾,涉及五脏,风、痰为主要的病理产物。2.王教授治疗本病的核心治法为健脾平肝,兼以息风开窍,多选用太子参、陈皮、法半夏、茯苓健脾化痰,白芍平肝柔肝、调和阴阳,天麻、钩藤以息风止痉、平肝潜阳,防风祛风止痉,川芎调畅一身气机,同时佐以石菖蒲、益智仁、远志施开窍安神益智之效,兼顾治疗抽动、多动。病程日久,则加用僵蚕、全蝎、地龙以搜风通络。3.王教授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若疾病迁延至心、肺、肾脏,临床应灵活变通,随证加减用药。

张宇,刘玉堂,罗原,张玲[9](2021)在《基于从脑-肠轴理论探讨“心肝有余,脾肾不足”多动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以神经系统发育缺陷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病机复杂。通过多年研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此病初期主要表现以心肝火旺为主,中、后期主要以脾肾两虚为主。该研究主要以脑-肠轴为轴索基础,探讨多动症(心肝有余,脾肾不足)发病风险或表现相关不同因素组成变化,以及在其他机制如脑-肠轴在多动症发病的作用,分别从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论治脑肠轴和多动症的关系,以肠道菌群为链接点,以肠道微生物群落为关键调节器,在中医理论体系中,通过"脾肾多气虚、心肝多阴虚"的气阴两虚型来辨证治疗,结合脑肠轴理论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为拓展脑-肠轴相关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与临床指导。

陈春丽[10](2021)在《脑功能疾病中的脑电网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信息的高效传输和处理依赖于不同脑区之间的信息交互。复杂脑网络分析法则可以定量评估脑区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目前被广泛用于大脑认知、精神性或神经性疾病研究中。然而,某些脑区的缺陷会干扰大脑对即将到来的信息的处理,从而导致网络功能失调。研究表明,许多脑疾病都被视为脑网络障碍,且表现出异常的网络模式,包括癫痫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基于此,本文首先关注了常见的且具有代表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癫痫,其具有发作时间不确定和反复发作等临床症状。长期反复发作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进而导致患者的行为和认知功能受损。现有研究大都聚焦于患者长期癫痫发作后的脑功能损伤,少有研究探索导致癫痫反复发作的生理病理机制,因此揭秘癫痫长期反复发作的神经机制对于发展该疾病的临床治疗和干预手段具有重要意义。随后,我们关注了常见的且具有代表性的精神类疾病之一——ADHD,该疾病常发现于儿童群体中,患者通常表现出注意力分散、活动过度以及行为冲动等特征。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量表评估以及患儿父母或学校老师的描述,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研究该疾病的潜在神经机制对于发展客观可靠的诊断指标以及治疗手段非常必要。在本文中,我们借助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并通过复杂脑网络分析方法来分别揭示这两类疾病的生理病理机制,从而进一步探讨功能脑网络分别在癫痫和ADHD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癫痫的脑网络机制研究。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合作采集了10例癫痫患者的24小时EEG信号。我们分别选取了每个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癫痫发作前和发作后各10分钟的数据以揭示这两个状态下的脑活动变化。在本章节中,我们首先从能量和大脑复杂度及灵活度出发来探究癫痫发作前和发作后的大脑差异。具体来讲,我们采用了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来计算大脑能量,而模糊熵(Fuzzy entropy,FE)用于衡量大脑复杂度及灵活度。结果表明,在δ(1-4Hz)频段,癫痫发作后的PSD在电极P3/P4、F7/F8、T5/T6上显着大于发作前,并且癫痫发作后的FE主要在额叶、中央以及颞叶区域显着低于发作前,这两个分析方法揭示的差异脑区基本一致,表明癫痫发作后大脑呈现出能量聚集和灵活度降低的现象。然后,我们分别构建和分析了两个状态对应的网络拓扑结构。结果表明,在δ频段,网络拓扑差异表现为癫痫发作后,额-顶-枕叶之间的长程连接减弱,而额-颞-顶-中央区域之间的短程连接增强。最后,为了进一步挖掘癫痫反复发作的网络机制,我们将PSD、FE以及网络属性分别和发作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δ频段,PSD以及FE均和发作次数无显着相关性,但一方面,部分电极仍表现出能量聚集现象,即每一次癫痫发作后的PSD均大于发作前,且能量基线逐次升高;另一方面,部分电极也显示癫痫发作后大脑复杂度和灵活度降低,即每一次癫痫发作后的FE均小于发作前,且基线逐次降低。然而,我们发现网络属性和发作次数呈显着相关,表现为特征路径长度和发作次数呈显着正相关,而聚类系数、全局效率以及局部效率均和发作次数呈显着负相关,这一结果彰显了脑网络分析法在揭示癫痫反复发作的神经机制中的独特优势,或能成为癫痫研究以及临床辅助治疗的潜在有效生物指标。在这一研究中,我们分别从大脑能量、复杂度及灵活度和功能脑网络角度揭示了癫痫发作后的脑活动变化,这有助于揭示癫痫反复发作的潜在神经机制尤其是网络机制。2、ADHD的脑网络机制研究。与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合作采集了40例ADHD儿童患者和31个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s)的P300任务态EEG信号。在本章节中,我们首先发现ADHD儿童和HCs无显着的行为差异,具体表现为反应准确率和反应时无显着差异。进一步,我们期望从电生理上挖掘两组被试的差异。我们首先探讨了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在两组中的差异。结果表明,一方面,与HCs相比,ADHD患儿的P200和N200波幅明显降低,而P300无显着差异;另一方面,在揭示皮层活动时,HCs比ADHD儿童的大脑活动更强,主要集中在颞叶和额叶区域。其次,我们分别构建和分析了两组被试的网络拓扑结构,结果表明,ADHD患儿的额-枕长程连接增强,而额-顶-颞叶之间的连接减弱。在这一研究中,我们分别从ERP和功能网络角度揭示了ADHD儿童的非典型认知加工过程,帮助理解其生理病理机制,有助于发展客观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来识别该疾病。综上,本论文通过脑电网络分析发现了癫痫发作后的异常大脑活动变化以及ADHD儿童患者的非典型认知加工过程,证明了EEG网络在挖掘患者失调大脑信息交互模式中的独特优势,有助于发展两类神经类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病理及治疗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病理及治疗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健脑豁痰开窍法治疗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痰火内扰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认识与研究
        1.1 古代医家对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名的描述
        1.2 中医病因病机
        1.3 辨证分型
        1.4 中医治法
    2 西医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认识与研究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2 诊断
        2.3 辅助检查
        2.4 治疗
    3 小结
试验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辨证标准
        2.3 纳入病例标准
        2.4 排除病例标准
        2.5 脱落病例标准
    3 临床研究方案
        3.1 随机分组
        3.2 治疗方案
    4 观测指标
        4.1 一般记录项目
        4.2 一般临床资料
        4.3 疗效性指标观测
        4.4 安全性观测
    5 疗效判定标准
    6 统计方法
    7 结果
        7.1 一般资料分析
        7.2 结果分析
    8 安全性观察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药物组成及组方分析
    3 不足与展望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3)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肾虚肝亢证)的中医体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设计
        3.2 诊断标准
        3.3 病例标准
        3.4 测评工具
        3.5 调查方法
        3.6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资料
        4.2 ADHD(肾虚肝亢证)患儿的中医体质分布
        4.3 ADHD(肾虚肝亢证)不同亚型患儿的体质特征
        4.4 ADHD(肾虚肝亢证)不同病程患儿的体质特征
        4.5 ADHD(肾虚肝亢证)不同病情患儿的体质特征
        4.6 ADHD(肾虚肝亢证)患儿体质的SNAP-IV评分、CGAS评分及病程评分特征
讨论
    1 中医体质研究
        1.1 体质研究概况
        1.2 小儿体质研究概况
    2 ADHD发病与小儿体质关系
    3 ADHD(肾虚肝亢证)病理机制与小儿体质关系
        3.1 ADHD(肾虚肝亢证)患儿的体质分析
        3.2 ADHD(肾虚肝亢证)的平和质特征分析
        3.3 ADHD(肾虚肝亢证)的阴虚质特征分析
        3.4 ADHD(肾虚肝亢证)的气郁质特征分析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ADHD的西医研究概况
    2 ADHD的中医研究概况
    3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Ca2+-CaM-CaMKⅡ通路对静宁方治疗ADHD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现代研究进展
        1 ADHD的诊断
        2 ADHD的共患病及危害
        3 ADHD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4 ADHD西医治疗进展
        5 小结
        参考文献
    二 中医学对ADHD的认识
        1 病名溯源
        2 病因病机认识
        3 中医治疗进展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网络药理学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静宁方治疗ADHD起效的分子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和实验研究
    前言
    一 静宁方治疗ADHD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钙水平的影响
        1 研究内容
        2 研究对象
        3 试验方案
        4 统计学分析
        5 研究结果
        6 讨论
    二 静宁方调控ADHD模型大鼠Ca~(2+)-CaM-CaMKⅡ信号通路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案
        3 统计学分析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基于脑肠轴探讨静宁颗粒对ADHD胃肠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 ADHD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2 中医药治疗ADHD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3 中医药关于ADHD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4 小结
        参考文献
    (二)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 共患病
        3 诊断
        4 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与实验研究
    (一) 临床研究: 静宁颗粒对ADHD患儿胃肠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二) 实验研究: 静宁颗粒对SHR大鼠胃肠功能、肠道菌群及GAS、MTL受体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中医证候评分表
附录2 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
附录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査量表(SNAP-IV)
附录4 Conners父母用问卷
附录5 数字划消测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理论探讨及研究进展
    1 概述
    2 理论溯源
    3 病因病机
    4 中医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概述
    2 ADHD病因研究
    3 ADHD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4 ADHD现代诊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和实验研究
    研究一 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对ADHD患儿临床疗效及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研究二 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对SHR大鼠行为学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基于数据挖掘探究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多动症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中医研究
        1 中医病名认识
        2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3 中医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西医研究
        1 流行病学研究
        2 病因研究
        3 治疗研究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数据挖掘在名医经验传承方面的研究进展
        1 数据挖掘的概述
        2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行业的应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多动症经验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经验总结
    7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王素梅教授治疗TS共患ADHD经验的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TS共患ADHD的现代研究
        1 临床特征
        2 发病原因
        3 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TS共患ADHD的中医研究现状
        1 病名
        2 病因
        3 病机
        4 中医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数据挖掘
        1 在中医药的应用
        2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研究
    前言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研究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6 经验总结
        7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9)基于从脑-肠轴理论探讨“心肝有余,脾肾不足”多动症(论文提纲范文)

1 多动症发生机制
2 脑肠轴与多动症(心肝有余,脾肾不足)的关系
    2.1 中医(心、肝、脾、肾)与脑-肠轴的联系
        2.1.1 生理状态下心、肝、脾、肾与脑肠轴的关系
        2.1.2 病理状态下心、肝、脾、肾与脑肠轴的关系
    2.2 脑-肠轴的现代研究
3 影响ADHD发病有关的肠道菌群
    3.1 饮食因素
    3.2 围生期因素
    3.3 遗传因素
4 微生物群-肠脑轴-多动症
5 中医从“心肝有余,脾肾不足”论治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5.1 中医治疗多动症(心肝有余,脾肾不足)的临床经验
    5.2 从肝、心、脾、肾论治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与脑肠轴相关机制
6 小结

(10)脑功能疾病中的脑电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脑电及其应用
    1.3 脑网络研究现状
        1.3.1 脑网络的构建
        1.3.2 脑网络的应用现状
    1.4 癫痫
        1.4.1 癫痫概述
        1.4.2 癫痫的研究现状
    1.5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1.5.1 ADHD概述
        1.5.2 ADHD的研究现状
    1.6 本文主要工作
    1.7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癫痫的脑网络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研究数据
        2.2.1 被试
        2.2.2 EEG数据采集
        2.2.3 数据处理
    2.3 研究结果
        2.3.1 PSD和FE
        2.3.2 网络拓扑和网络属性
        2.3.3 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DHD的脑网络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数据
        3.2.1 被试
        3.2.2 实验设计
        3.2.3 EEG数据采集
        3.2.4 行为数据分析
        3.2.5 EEG数据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行为结果
        3.3.2 ERP结果
        3.3.3 源定位结果
        3.3.4 功能网络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工作展望
致谢
附录 表格1 DSM-IV ADHD诊断标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病理及治疗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干预方法对儿童ADHD干预效果的研究 ——基于中国样本的Meta分析[D]. 刘艺.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2]健脑豁痰开窍法治疗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痰火内扰证)临床疗效观察[D]. 纪宁.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肾虚肝亢证)的中医体质特征研究[D]. 张馥玉.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Ca2+-CaM-CaMKⅡ通路对静宁方治疗ADHD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D]. 吴静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脑肠轴探讨静宁颗粒对ADHD胃肠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 于庆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 邓家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基于数据挖掘探究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多动症经验[D]. 唐艳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王素梅教授治疗TS共患ADHD经验的数据挖掘研究[D]. 王晓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9]基于从脑-肠轴理论探讨“心肝有余,脾肾不足”多动症[J]. 张宇,刘玉堂,罗原,张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11)
  • [10]脑功能疾病中的脑电网络研究[D]. 陈春丽.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理及治疗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