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的阿霉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的阿霉素

一、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霉素在小鼠血清中的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陈南迪[1](2018)在《核酸适配体作为疏水小分子的载体用于肿瘤诊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恶性肿瘤是现阶段导致人类因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分子水平的肿瘤诊断及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生存时间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市售药物超过40%都是疏水性分子,并且随着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疏水性药物候选分子。核酸适配体是一类通过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获得的寡核苷酸,可以特异性识别离子、小分子、蛋白、细胞甚至组织等,已广泛用于生物传感、分子检测及药物运输等诸多领域。核酸适配体因为其核酸的化学本质,可以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耐有机溶剂,对温度不敏感,且无免疫原性,分子量小,组织渗透能力强。因此,本文将核酸适配体与疏水性小分子(造影剂、药物分子、光敏剂)通过共价或非共价的方式结合,以提高这些疏水性小分子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用于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以及特定肿瘤组织的成像。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一、肿瘤转移是肿瘤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CTC)是从实体瘤进入循环系统发展为转移瘤的细胞起源。为此我们提出了“CTC触发的抗肿瘤药物释放系统”:我们设想首先在进行肿瘤切除手术时,在肿瘤附近的主要血管处放置药物支架,上面修饰了光敏剂标记的发夹型开关式核酸适配体探针(HSA);当CTC流过时与支架表面修饰的核酸适配体结合,引发其构型发生变化,从而将核酸适配体从支架上带走;CTC与HSA的复合物流经皮肤浅表血管时受到光照(如日光),被光敏剂产生的1O2杀伤,从而实现抑制肿瘤转移的目的。该系统的关键是药物的结合与细胞的杀伤不在同一位置进行,支架可以放置于体内避光处,没有CTC时光敏剂不会被激活,同时1O2有限的杀伤时间及半径,避免了对非目标细胞的副作用。作为概念性的证明,我们设计了一个由两部分组成的微流控装置来模拟这个过程:第一部分是放在暗处的微流控芯片,芯片通道表面修饰了HSA,用于模拟药物支架;第二部分是一段被LED光源照射的透明毛细管,用于模拟皮肤浅表血管。目标细胞流过微流控装置时,首先在暗处与HSA结合,然后携带HSA进入透明毛细管;光照下HSA上的光敏剂被激活产生1O2,从而使CTC凋亡。这种特异性杀伤CTC的新策略有可能用于跟踪特定的肿瘤细胞、抑制肿瘤转移,实现精准治疗。二、基于上一个工作的CTC刺激药物释放的策略,为了进一步提高药物装载量及对CTC的杀伤能力,我们采用DNA四面体结构结合发夹型开关式核酸适配体探针(HSA)构建了“传感-诊断”一体的DNA纳米装置。我们在DNA四面体的棱上嵌入化疗药物阿霉素,同时在四面体的顶点结合光敏剂,实现了光动力学治疗与化疗的协同治疗。此DNA纳米装置可以感受到CTC的存在且能对其进行特异性杀伤。DNA纳米装置提高了药物装载量,实现了协同治疗,并且促进了细胞对药物的内吞作用。此“传感-诊断”一体的DNA纳米装置,有望进一步提高本地化药物运输策略对于肿瘤转移的抑制作用。随着DNA纳米结构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DNA纳米结构可以用于发展“传感-诊断”一体的DNA纳米装置。三、荧光成像具有速度快、分辨率高的优点,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具有灵敏度高、组织穿透性强的优点,两种成像方式结合可以在成像时间及空间上互补,因此我们发展了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近红外荧光与PET结合的双模成像方法。首先合成了近红外荧光染料Bodipy-636,将其共价偶联于核酸适配体;然后再利用同位素交换法进行18F标记,从而获得了具有近红外荧光与PET双模成像能力的靶向探针。由于18F标记一般需要在有机相中进行以避免氢键的干扰,而DNA却无法溶解于有机溶剂,因此我们在放射标记中引入了基于CPG(可控孔径玻璃微球)的DNA链置换反应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还缩短了实验人员操作放射性同位素的时间。由于分子量较小的核酸适配体可以快速循环至肿瘤部分,利用此[18F]Bodipy-636标记的核酸适配体实现了肿瘤组织的近红外荧光与PET双模成像。我们的方法有望弥补现阶段18F标记的抗体不适合PET成像的缺陷,具有较强的临床转化价值。四、前三个研究工作均是通过共价交联的方法将疏水性小分子偶联于核酸适配体上。我们推测核酸适配体通过分子识别以非共价键的模式与疏水性小分子结合,也可以提高其在水相的溶解度及稳定性。因此,我们以多西紫杉醇作为疏水性药物的模式分子,将前期筛选获得的100个碱基长的核酸适配体DOC6-100mer优化至22个碱基长的DOC6-22mer,且保持了对多西紫杉醇的高亲和力与高特异性;同时通过质谱法验证了核酸适配体-多西紫杉醇复合物,通过圆二色谱表征了多西紫杉醇与优化后的核酸适配体结合可以引起核酸适配体构型的变化;最后,在不借助有机溶剂等增溶剂的情况下,通过加入DOC6-22mer即可将水溶液中多西紫杉醇的浓度提高一个数量级(从14?M提高至145?M),且核酸适配体不会影响多西紫杉醇的抑制细胞增殖的能力。这一通过核酸适配体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也有望推广应用于其他疏水性小分子药物。五、基于上一个工作的研究结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多西紫杉醇在水相中的浓度,同时降低核酸适配体的用量,我们基于微流控芯片制备了核酸适配体稳定的多西紫杉醇纳米颗粒。首先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西紫杉醇的六十条候选核酸适配体序列进行了快速考察,并从中选取了结合能力较高的11条序列进一步进行了质谱表征,在其中六条的质谱上观察到了核酸适配体-多西紫杉醇复合物的峰。随后对微流控芯片的结构、流速以及核酸适配体、多西紫杉醇的浓度等参数进行了优化,获得了半径为89.4±4.9 nm的核酸适配体稳定的多西紫杉醇纳米颗粒。此纳米颗粒对于不耐药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与游离药物的效果一致;而对于耐药型肿瘤细胞表现出了明显优于游离药物的杀伤能力,即逆转了耐药细胞株的耐药特性。在这里,核酸适配体既是药物的载体也是纳米颗粒的稳定剂,结合微流控技术即可方便地提高疏水性药物在水相中的浓度,避免了对药物进行修饰。

蒋瑜[2](2020)在《茯苓的抗乳腺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乳腺癌已经成为全世界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严重威胁了女性的健康。放化疗虽然可以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放化疗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肝肾损伤和胃肠道反应,使患者进食困难,进而引起营养不良、身体抗性减弱。并且放化疗还会不同程度地破坏患者的肠道稳态,而肠道稳态的失衡又会加速肠道炎症和肿瘤的发生。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毒副作用低的天然产物,使其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降低药物对肝肾及胃肠道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抗肿瘤药物研发的一个新的思路。茯苓在调节肠道腹泻以及脾胃虚寒中均具有良好效果。茯苓还具有保肝护肝作用,对肝硬化以及肝癌的治疗效果良好。茯苓作为一种扶正抗癌药,其单药或与其他药材配伍在我国中医药领域中用于乳腺增生以及乳腺肿瘤的治疗和调理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目前关于茯苓抗乳腺癌的具体药理学机制仍不明确。虽然茯苓被报道能够通过干扰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E的表达或提高Bax/Bcl-2的比率等对多种癌细胞的增殖或侵袭有抑制作用。但茯苓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茯苓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物质以及对肿瘤小鼠肝肾的毒性和肠道稳态的作用仍还未见报道。为此,结合茯苓的多种功能活性,本文通过体内外实验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展开了相关研究。本文首先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裸鼠移植瘤模型评判了茯苓的体内外抗乳腺癌活性、活性部位所在以及初步的抗肿瘤机制。随后,从肝肾组织学形态、肝功能指标以及小鼠的肌肉力度等方面探究茯苓醇提物的体内毒副作用。由于肿瘤的生长会导致肿瘤小鼠肠道稳态失衡,因此我们比对分析了各组小鼠肠道屏障和肠道菌群的差异,探究了茯苓对乳腺癌小鼠肠道稳态的影响,并对其代谢功能进行了预测和验证。最后,通过硅胶色谱柱联合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反复分离和纯化获得茯苓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单体,利用LC/MS和核磁共振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并从蛋白分子层面以及物质的结构和活性方面寻找其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茯苓中具有抗乳腺癌活性的成分主要集中在茯苓醇提取部位,并且体内外实验结果一致证明了茯苓具有抗乳腺癌活性。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均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从体外细胞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茯苓醇提物能够明显干扰乳腺癌细胞周期使其大量阻滞于G1期,并且显着够诱导细胞的凋亡(P<0.05)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从体内动物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茯苓醇提物干预能够明显延缓小鼠肿瘤的生长速度从而降低最终肿瘤重量(P<0.05)。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的结果均显示茯苓醇提物明显改变了肿瘤组织的细胞形态和结构。并且,茯苓醇提物可通过增加小鼠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和降低Ki67的增殖指数而显着延缓裸鼠移植瘤的生长。2.小鼠的肝、肾、脾重、血浆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浓度、肝肾组织切片组织形态分析以及代表肌肉力度的指标综合显示,茯苓醇提物对肿瘤小鼠重要器官无明显毒副作用,并且,其对肿瘤小鼠的肝肾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推测其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可以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小鼠肠道屏障相关指标和肠道菌群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茯苓醇提物可以通过上调磷酸化ERK1/2和p38 MAPK的表达,提高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降低DAO、D-LA和内毒素水平,显着缓解肿瘤小鼠的肠粘膜损伤以及修复肠道屏障功能。同时,茯苓醇提物可以通过提高有益菌Bifidobacterium、Lactobacillus的丰度,减少硫酸还原菌Desulfovibrio和炎症相关菌Mucispirillum、S24-7和Staphylococcus的丰度以及增加肿瘤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显着改善乳腺癌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对肠道菌群代谢功能预测以及小鼠尿、血清中腐胺含量差异的进一步检测,推测腐胺相关代谢通路可能是茯苓醇提物在调节肿瘤小鼠肠道微生物稳态中调节的通路之一。3.通过对茯苓醇提取物依次经过有机试剂萃取、MCI和ODS色谱硅胶柱反复分离,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分离纯化,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的逐级检测筛选,最终分离得D2-1(25.38 mg)、D2-2(10.88 mg)和D2-3(10.88 mg)三个单体化合物。经LC/MS分析和核磁结构鉴定,化合物分别为:3-O-乙酰-16α-羟基-脱氢栓菌酸、去氢茯苓酸和茯苓酸。其中,茯苓酸对两株乳腺癌细胞的抑制率显着高于其他两个单体化合物(P<0.05),且对正常的乳腺上皮细胞无明显毒性。由此可推测茯苓酸是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物质。通过分析三个单体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推测茯苓酸结构中C-17上的C9侧链在C-24上连接的亚甲基结构以及C-8的双键结构共同促进了其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活性。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对茯苓酸抗乳腺癌分子机制的研究显示,茯苓酸可以通过下调周期蛋白Cycline D1、Cycline E、CDK2和CDK4,上调p53和p21蛋白的表达来改变乳腺癌细胞的周期,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Bax,下调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促进细胞色素c的释放,同时激活死亡受体和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激活蛋白酶caspase-3,-9和-8来调控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以上结果明确了茯苓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物质以及体内的毒副作用,从物质的结构以及蛋白分子层面共同阐述了茯苓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并首次报道了茯苓能够通过修复肠道屏障损伤和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来维持肿瘤小鼠的肠道稳态。我们的结果显示茯苓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乳腺癌的药物。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茯苓在乳腺癌的治疗和相关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朱海林[3](2020)在《野山参化学成分及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综述人参种类、野山参研究进展及人参化学成分研究技术等基础上,本论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深入研究了野山参的小分子化学成分、野山参与园参的化学组成异同、野山参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一)野山参的化学成分研究1、野山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利用硅胶柱色谱、大孔吸附树脂色谱、葡聚糖凝胶色谱、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手段,从20年生野山参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了5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分析、核磁共振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及高分辨率质谱(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HR-MS)解析鉴定了其结构,包括47个三萜、2个炔醇、4个甾体及2个烷烃。其中,化合物14为新化合物,化合物516为首次从人参中分离得到的成分。研究为阐明野山参的化学组成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和科学数据。2、野山参化学成分的LC-MS分析与鉴定采用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结合UNIFI天然产物解析平台,首次对30年生野山参80%甲醇提取物中小分子化学成分(分子量为1001500 Da)进行了快速分析与鉴定。结果显示30年生野山参80%甲醇提取物中富含各种结构类型的成分。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或通过精确分子量和典型碎片分析,鉴定了101种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三萜、有机酸和有机酸酯、甾醇和炔醇、氨基酸和醛酮类等,以三萜类成分为主。研究为阐明野山参的化学组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3、野山参根、根茎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研究首次建立了30年生野山参的根及根茎HPLC指纹图谱。筛选出19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的12个成分。40批野山参根及根茎样本的相似度为0.7140.892。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0批野山参样本被分成野山参根和野山参根茎两类。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1、Re、Rb1、Rc和人参环氧炔醇等5个成分是造成根和根茎化学组成差异的主要物质。该研究为完善野山参质量评价的指标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4、野山参根、茎、叶和籽中人参皂苷的测定与分析首次对20年生野山参根、茎、叶和籽4个部位中的总皂苷和12种单体皂苷进行了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叶中总皂苷含量最高(20.3%),其次为根(6.8%)、茎(5.0%)和籽(3.8%)。HPLC-UV法测定结果显示,各部位单体皂苷含量差异较大:根中以Rg1、Rb1、Rc、Re和Rd为主;茎中以PPT、Re、Rb1、Rb3和Rd为主;叶中以Re、Rd、Rg1、Rb3、Rc和Rb2为主;籽中以Re、Rg1和Rc为主。该结果可为野山参各部位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同时也为野山参地上部分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5、野山参根、茎、叶和籽中挥发性成分分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首次测定了20年生野山参根、茎、叶和籽4个部位中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184个挥发性成分。其中,根中鉴定了54个成分,含烃(23.4%)、醇/酚(21.4%)、酯(16.3%)及醛(6.8%)等结构类型;茎中84个成分,含烃(80.5%)、醇/酚(4.0%)及酯(4.8%)等结构类型;叶中68个成分,含烃(86.5%)、醛(3.7%)、酮(2.0%)及酯(2.2%)等结构类型;籽中81个成分,含烃(81.6%)、酯(4.5%)、醇/酚(3.4%)及醛(2.0%)等结构类型。根、茎、叶和籽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分别含有27、37、19和35种特有成分,而共有成分仅为9种。本研究不仅可为野山参各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为各部位的进一步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二)野山参与园参的化学组成对比研究1、野山参与园参的代谢组学研究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首次开展了30年生野山参和5年生园参的非靶标代谢组学研究。发现二者在化学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或进行精确分子量和典型碎片分析,鉴定了14种潜在的化学标志物。野山参中含量高于园参的标志物有人参皂苷Rg1、Re2、Rf、Rg4、绞股蓝皂苷Ⅸ、XVII和人参环氧炔醇,其中除Rg1和人参中特征成分Rf外,多为侧链变化的稀有皂苷。园参中含量高于野山参的标志物有人参皂苷Re、Rb3、Rd、三七皂苷R1、西洋参皂苷L10、(E,E)-9-羟十八烷基-10,12-二烯酸、12,13,15-三羟基-9-十八烯酸及正十五醛,其中常见皂苷较多,且有烷烃类物质。研究可为建立区别于园参的野山参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2、野山参与园参单体成分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V detector,HPLC-UV)法首次开展了30年生野山参与5年生园参中单体成分的化学模式识别与分析。检测波长为203 nm。计算任意两个色谱峰面积的比值,利用聚类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识别了30年野山参与5年园参中峰面积比值具有明显差异的6种组合物,分别是:人参环氧炔醇/齐墩果酸、人参炔醇/齐墩果酸、人参炔醇/人参皂苷Re、人参炔醇/人参皂苷Rd、人参环氧炔醇/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d。研究结果为识别野山参特征组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3、野山参与园参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基于HS-SPME与GC-MS联用技术,首次开展了园参(5年生)和野山参(30年生)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共鉴定了69种挥发性成分,包括53个倍半萜、8个单萜、3个醛、2个酯、1个酸、1个酮、1个醚。其中,从园参中鉴定了(E)-β-金合欢烯(23.12%)、白菖油萜(12.22%)和β-榄香烯(11.98%)等50个成分;从野山参中鉴定了白菖油萜(19.95%)、α-新丁香三环烯(12.54%)和α-愈创木烯(10.47%)等38个成分。园参和野山参有12个共有成分,同时也含有差异性的成分。园参中含有17个特征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29.91%,其中(E)-β-金合欢烯(23.12%)的含量较高;野山参中含有15个特征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19.35%,其中4,11,11-三甲基-8-亚甲基-[1R-(1R*,4Z,9S*)]-双环[7,2,0]十一碳-4-烯(10.24%)的含量较高。(三)野山参抗COPD的生物活性及相关机制研究1、野山参各萃取部位对CSE诱导的A549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以外源性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刺激A549细胞,建立了体外香烟烟雾损伤模型,首次评价了20年生野山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对CSE诱导A549细胞炎性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正丁醇萃取物可以降低A549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对CSE诱导的A549细胞炎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2、野山参中单体人参皂苷对CSE诱导的A549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首次评价了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中4种新人参皂苷Rm1、Rm2、Rm3和Rm4,以及3种已知人参皂苷Rb2、Rd、Rg3对CSE诱导的COPD保护作用。该7个单体人参皂苷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TNF-α,IL-1β和IL-6在CSE诱导的A549细胞上清液中的水平,改善相关的炎症反应,以人参皂苷Rg3、Rb2的作用最强。HDAC2途径可能参与了针对A549细胞中CSE介导的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3、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对COPD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采用小鼠鼻吸吸烟法建立了香烟烟雾诱导的COPD模型,灌胃给予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3周,首次评价了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对COPD小鼠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高剂量组(40 mg/kg/d)和中剂量组(20 mg/kg/d)可增加COPD小鼠体重;增大用力呼气容积(FEV100/FVC),减少静态顺应性(Cchord)和气道阻力(RI);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增加SOD含量,降低MDA含量;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证明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小鼠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和氧化损伤、增强抗氧化能力。野山参具有较好的抗COPD作用。4、野山参抗COPD的血清药物化学及网络药理学研究基于UPLC-Q/TOF-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首次开展了20年生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在COPD小鼠血清中移行成分的研究。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或根据精确分子量以及典型碎片,辨识了17个移行成分,包括原型和代谢产物,分别为:人参皂苷Rg1、Re、Rf、Rb1、Rc、Ro、Rh1、Rd、Rg3、Rh2、CK、Rs3、原人参三醇、越南人参皂苷R4、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人参炔醇及人参环氧炔醇。将以上17个血中移行成分作为“候选化合物”,应用网络药理学首次构建了“野山参血中移行成分-COPD靶点-通路”相互作用网络。预测了IL6、IL1B、TNF、MMP9及MAPK1等是野山参抗COPD的潜在关键靶蛋白,前3个靶蛋白已经在药理活性研究中得到了验证。还预测了可能是通过调控Pathways in cancer、TNF、PI3K-Akt等信号通路以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而发挥抗COPD作用。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野山参抗COPD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5、野山参抗COPD的代谢组学研究利用基于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技术,首次研究了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对香烟烟雾诱导的COPD模型小鼠内源性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小鼠比较,COPD模型组小鼠血清中许多内源性代谢物含量发生了明显改变。经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干预后,L-色氨酸、花生四烯酸,亚油酸,卵磷脂,白细胞三烯A4等20种内源性代谢物水平可显着回调。由此推断野山参是通过干预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视黄醇代谢、醚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以及色氨酸代谢等7条代谢途径而发挥抗COPD作用。该部分研究也验证了网络药理学预测的3条代谢途径。综上,本论文对野山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可为阐明野山参化学组成及与园参的差异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扩大野山参的药用范围提供理论支持。

李妍[4](2020)在《冠心七味片质量标准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冠心七味片的现行质量标准《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收载的检验项目严重缺失,本课题旨在对冠心七味片各组分和主要组分分别进行定性定量等系统研究,建立和完善检验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成药中以原药细粉直接入药的檀香、降香、山柰、肉豆蔻四味药材进行定性研究,选择具有专属性的显微特征作为成药中各药材的鉴别依据;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成药中的丹参、檀香、降香、山柰、肉豆蔻、广枣、沙棘等分别以对照药材或对照品作对照,建立薄层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君药丹参中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分别建立一测多评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针对处方中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进行特征图谱研究,建立成药的特征图谱。结果(1)确立冠心七味片以檀香、降香的草酸钙方晶及晶纤维,山柰和肉豆蔻的淀粉粒作为其显微特征,建立显微鉴别项。(2)建立丹参以丹参对照药材和丹参酮ⅡA为对照,檀香以檀香油为对照,降香以降香对照药材为对照,山柰以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为对照,肉豆蔻以肉豆蔻对照药材为对照,广枣以没食子酸为对照,沙棘以沙棘对照药材为对照的薄层鉴别方法。(3)冠心七味片中丹参水溶性成分的含量测定以丹酚酸B为参比物,与丹参素钠、原儿茶醛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2.294和0.313,测得值与用外标法所得结果无显着差。丹酚酸B在0.7876~7.87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201.2014X+10557.4237(R=0.9999);丹参素钠在0.0787~0.787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10.1021X+942.5214(R=0.9999);原儿茶醛在0.0031~0.031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007.3217X-619.4011(R=0.9999)。(4)冠心七味片中丹参脂溶性成分的含量测定以隐丹参酮为参比物,与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3.604、1.557和1.013,测得值与用外标法所得结果无显着差。隐丹参酮在0.1752~1.752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7.9791X+0.0954(R=0.9999);二氢丹参酮Ⅰ在0.1148~1.1483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6.6522X+0.0117(R=0.9999);丹参酮Ⅰ在0.0655~0.665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0.9047X+0.0185(R=0.9999);丹参酮ⅡA在0.1523~1.523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4.6984X+0.0446(R=0.9999)。(5)冠心七味片中的檀香、降香、山奈、肉豆蔻四味药材均含有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法建立特征图谱,共确认出11个共有特征峰。结论本课题通过试验所建立的冠心七味片的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含量测定、特征图谱的方法均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为其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可靠依据。

顾念念[5](2020)在《中药水蛭的质量标准及抗血栓物质基础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水蛭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水蛭Hirdo nipponica Whitman、柳叶蚂蟥Whitmania acranulata Whitman的干燥全体,具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症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血瘀经闭、症瘕痞块、中风偏瘫、跌扑损伤等。目前,药材市场上的水蛭来源以蚂蟥为主,水蛭及柳叶蚂蟥十分罕见,充斥着大量混伪品;其次,市场上流通的水蛭多为野生资源,导致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且部分水蛭药材重金属超出限量范围。水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质、多肽、多糖等大分子类化合物及氨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仅规定了水蛭的性状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抗凝血酶活性定量方法和常规检查项,难以全面评价其药材质量、保证其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考虑到水蛭药材临床用药的广泛性,本研究在现行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从药材的鉴别方法、特征及指纹图谱、重金属检查以及蛋白质、氨基酸、多肽、多糖的含量测定多角度建立水蛭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制定水蛭药材质量标准草案,为其药材质量的控制和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1)由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水蛭药材项下规定的薄层色谱方法难以实现所收集药材的真伪鉴别,因此采用试剂盒法提取DNA建立DNA条形码鉴别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Near lnfrared Spectros.NIRS)仪建立近红外光谱一致性检验模型。(2)利用垂直平板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蛋白质电泳特征图谱及游离氨基酸高效液相指纹图谱。(3)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水蛭药材项下规定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酸碱度、重金属以及黄曲霉毒素测定方法进行常规检查及有害物质检查,分别测定水蛭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酸碱度及铅(Pb)、镉(Cd)、砷(As)、汞(Hg)、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B1和黄曲霉毒素B2。(4)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水蛭药材项下规定进行体外抗凝血酶活性的定量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水解及游离氨基酸、半自动定氮仪测定总蛋白质、紫外分光光度计及酶标仪分别测定多糖和多肽的含量。(5)基于体外抗凝血酶活性研究及在体盐酸肾上腺素诱导的斑马鱼血栓模型,初步评价水蛭的多糖及酶解提取物的抗血栓作用。结果:(1)建立了水蛭DNA条形码鉴别方法,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Ⅰ(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I,COI)基因的 18 批水蛭样品条形码长度 617 bp,鸟嘌呤胞嘧啶(Guanine Cytosine,GC)的含量范围为31.60-36.75%。2批菲牛蛭与水蛭药材之间比对,有140个变异位点,8批伪品与水蛭药材之间有195个变异位点,菲牛蛭和市售混伪品在序列长度和含量上与正品水蛭均有差异,邻接系统聚类树表明正品水蛭聚集在一起,菲牛蛭和混伪品分别聚为一类,且支持率达100%;建立的近红外一致性检验模型,设置CI值为6.0时,可完全将所收集药材的正品和混伪品区分开。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实现所收集药材的真伪鉴别,且DNA条形码方法可以实现对所收集药材的基原鉴别。(2)建立了 SDS-PAGE蛋白电泳特征图谱以及游离氨基酸HPLC指纹图谱,实现了水蛭药材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的化学定性分析。指纹图谱指认出16个共有峰,相似度评价分析显示,药材间的相似度在0.960以上,且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一致。(3)水蛭药材的水分、酸碱度、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以及黄曲霉毒素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重金属Pb、Hg全部符合标准,但分别有10批药材Cd、As超出限量标准。(4)分别建立了准确有效的游离及水解氨基酸、总蛋白质、总多糖和酶解物中多肽的含量测定方法,实现了对1 8批水蛭药材的含量测定。18批药材中水解氨基酸含量均值排序为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甘氨酸>缬氨酸>精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脯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值排序为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甘氨酸>缬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酪氨酸>精氨酸>组氨酸。所测18批水蛭药材中游离及水解氨基酸含量的均值分别为9.9195±2.1025 mg/g、101.2436±23.2982 mg/g,可考虑将总游离和水解氨基酸含量作为水蛭质量评价指标;18 批水蛭药材的总蛋白含量均值为70.78±1.55%,S7药材含量高达76.34%;18批水蛭药材的多糖含量均值为6.14±1.50 mg/g,S10药材多糖含量高达13.22 mg/g;18批水蛭药材的多肽含量均值为318.06±16.60 mg/g,S8药材多肽含量高达354.54 mg/g。不同批次水蛭药材的总蛋白、多糖及多肽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提示可考虑将总蛋白、多糖及多肽作为水蛭药材质量评价指标。(5)基于体外抗凝血酶活性研究及在体盐酸肾上腺素诱导的斑马鱼血栓模型,水蛭多糖及酶解提取物均具有明显的体外抗凝血酶活性及体内抗血栓活性。当多糖暴露浓度为300 μg/mL时,血栓抑制率高达73.72%,当酶解物暴露浓度为260μg/mL时,血栓抑制率高达78.72%,且血栓抑制率与多糖及酶解物浓度呈依赖性关系,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水蛭具有较强的抗血栓作用,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对水蛭药材进行系统性评价和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本研究从DNA条形码及近红外光谱,从水蛭的基原和真伪鉴别出发,建立了水蛭药材的蛋白质特征图谱及游离氨基酸指纹图谱,进行了水蛭药材的常规及有害物质检查,完成了游离及水解氨基酸、总蛋白质、总多糖、多肽的含量测定,并初步评价了水蛭多糖及酶解物的体内外抗血栓活性,多角度的完善了水蛭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并提出了质量标准草案。水蛭中多糖及酶解物成分具有明显的体内外抗血栓活性,且查阅资料发现多肽为酶解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可考虑将多糖和多肽含量作为水蛭药材的质量评价指标。

韩淑兰[6](2020)在《载黄芩苷多功能纳米粒构建及抗肿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Labiatae)、黄芩属(Scutellaria)、一年或多年生药用植物,具有调节免疫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黄芩在调节免疫、抗病毒、抗肿瘤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黄芩苷(Baicalin,C2iH18o11)是一种存在于黄芩植物根茎叶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黄芩苷具有调节机体免疫的功能,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的免疫识别和杀伤,攻击和清除肿瘤细胞。因此,黄芩苷在肿瘤化疗与免疫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黄芩苷为难溶性药物,溶出速率慢,导致机体吸收差、生物利用率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了增加药用植物资源临床应用,改变药物应用方式是一种理想的解决办法目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是实现药物高效利用的有效方法,通过仿生修饰和靶向设计等可延长药物体内循环时间,并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蓄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药物用量,提高药物利用率。因此,本研究拟构建一种共载黄芩苷联合免疫增强剂的多功能聚合物纳米粒,充分发挥黄芩苷肿瘤杀伤化疗及免疫治疗双重功效,提高黄芩苷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靶向肿瘤部位的载黄芩苷纳米粒,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并借助黄芩苷的细胞毒性作用,在体内外形成免疫治疗和化疗的联合抗肿瘤效应,为提高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利用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研究分述如下:1、通过优化参数条件构建了一种载黄芩苷的小粒径PLGA纳米粒(PLGA-B)。制备的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呈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在120 nm左右,具有较窄的粒径分布和良好的多分散性(PDI:0.103)。体外细胞实验表明,黄芩苷和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可激活树突状细胞(DCs),增加DCs表面标志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此外,黄芩苷和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可阻滞肿瘤细胞周期在G2/M期,导致肿瘤细胞凋亡。这些结果表明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具有激活免疫细胞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双重功效。2、为了增强PLGA-B纳米粒的免疫激活能力,在PLGA-B纳米粒的基础上,构建了共包埋黄芩苷和肿瘤抗原(Hgp 10025-33,Hgp)、且表面偶联免疫增强剂(CpG)的PLGA纳米颗粒,在纳米粒表面进一步包裹半乳糖插入的红细胞膜,赋予纳米粒仿生长循环和靶向肿瘤部位的能力。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小粒径仿生纳米粒增加了体外细胞对药物的摄取,促进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表型逆转。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与载黄芩苷的PLGA-NPs(B@NPs)相比,半乳糖插入的红细胞膜修饰的仿生纳米粒NPs@RBC-Gala有效靶向肿瘤部位,并被高表达半乳糖凝集素的M2-TAMs摄取,显着逆转了体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表型,由促肿瘤M2型向抗肿瘤M1型转变;研究也发现,在仿生纳米粒诱导下,抗肿瘤免疫细胞CD4+T和CD8+T淋巴细胞向肿瘤部位的浸润明显增加,显示免疫激活效应和T细胞反应显着增强,有效抑制了黑色素瘤在体内的生长,抑瘤率达到了65.7%。这些结果表明靶向肿瘤部位的仿生PLGA纳米颗粒可以靶向肿瘤部位,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实现抗肿瘤效应的提升。3、为了进一步研究共加载黄芩苷、CpG和黑色素瘤抗原肽片段Hgp25-33的复合纳米粒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在其表面成功偶联修饰了 M2-TAMs的靶向肽(M2pep和α-pep肽),构建了双重靶向M2-TAMs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标记为B/H@NPs@CpG-αmp。靶向M2-TAMs 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B/H@NPs@CpG-αmp)具有很好的粒径分布和PBS储存稳定性,其粒径为123.6 nm,小粒径有利于细胞摄取;在酸性环境下黄芩苷、Hgp和CpG可从复合纳米粒中持续释放7天,释放率均大于80%;细胞实验表明,M2pep和α-pep肽增强了复合纳米粒对肿瘤微环境中M2-TAMs的靶向能力,体外有效诱导M2型巨噬细胞表型逆转;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与巨噬细胞联合应用显示了比较好的的体外抗肿瘤效果,肿瘤细胞凋亡比例最高为69.72%,这为体内动物抗肿瘤实验奠定了基础。4、为了检测双重靶向M2-TAMs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B/H@NPs@CpG-αmp)是否有效靶向肿瘤微环境中M2-TAMs,刺激M2-TAMs表型逆转,改善肿瘤微环境,进一步研究了双重靶向M2-TAMs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B/H@NPs@CpG-αmp)的体内抗肿瘤机制。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双重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体内有效靶向M2-TAMs,在酸性溶酶体环境中可引起纳米粒表面聚多巴胺的裂解,复合纳米粒中黄芩苷等细胞毒素和免疫调节剂缓慢释放。黄芩苷和CpG的释放逆转了 TAMs表型,由促肿瘤M2型到抗肿瘤M1型,诱导M1型TAMs共刺激分子CD86的表达,表达量提升至38.42%,M2型TAMs共刺激分子CD206的表达量大大降低(仅为6.03%),促进了 TAMs释放应激细胞因子IL-12、IL-2和IFN-γ,活化的TAMs也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进一步刺激了 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反应;此外,黄芩苷释放对局部黑素瘤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同时还改善了肿瘤微环境,促进T细胞、NK细胞在肿瘤部位的浸润。肿瘤冷冻切片中显示Th1细胞、CTL和NK细胞在肿瘤部位的浸润分别达到了 21.2%、24.93%和25.38%,黄芩苷还可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转移;靶向M2-TAMs修饰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B/H@NPs@CpG-αmp表现出很强的抗肿瘤作用,体内肿瘤抑制率达到73.5%。这些结果表明靶向M2-TAMs修饰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改变了肿瘤微环境,由促肿瘤发生发展微环境重塑为抗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的改变是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综上所述,本论文成功构建了共携载肿瘤抗原和免疫刺激剂的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纳米粒有效靶向肿瘤部位,并有效逆转TAMs表型,通过招募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传递化学活性药物,实现双重协同作用,重塑抗肿瘤微环境,达到高效抗肿瘤的目的。体内肿瘤治疗结果表明,构建的新型载低剂量黄芩苷复合纳米粒递送系统发挥了良好的增强抗肿瘤化疗与免疫治疗效应,提高了黄芩苷的抗肿瘤应用效率,提升了黄芩药用植物的资源利用价值,也为开发安全有效的抗肿瘤递送系统提供了新思路。

吴铭芳[7](2020)在《紫杉醇提取纯化与pH响应的抗肝癌靶向纳米粒制备及功能评价》文中认为红豆杉中含有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的活性成分紫杉醇,在其树皮、叶、果实中均可分离得到紫杉醇化合物,然而红豆杉生长周期漫长,且含量极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由于东北红豆杉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在保护红豆杉资源的前提下,开发高效和简单的提取工艺技术是当下红豆杉资源利用的重点之一,国内外有关高效获取紫杉醇有效成分技术的研究报道较少。目前针对紫杉醇的临床应用存在着诸多限制性因素,如水溶性差、副作用大、生物利用度不高等缺点,因此开发一种多功能性的载体用于精准递送紫杉醇有望成为临床治疗肝癌的手段。本论文对东北红豆杉的枝叶进行高效、绿色的提取,通过分离与纯化获得高纯度紫杉醇,开发了新型靶向载有紫杉醇的纳米颗粒药物递送系统用于肝癌治疗。本论文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一种紫杉醇HPLC测定方法,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的RSD值均小于2%,是一种稳定可靠的HPLC测定方法。以N-(3-氢化松香酸酰-2-羟基)丙基-N,N,N-三乙醇基氯化铵(HREOA)的胶束溶液为提取溶剂,采用超高压辅助表面活性剂HREOA法提取东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法以紫杉醇提取率为指标,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1.40%、液固比35:1 mL/g、提取压力94 MPa、提取时间6 min。在此条件下,紫杉醇的提取率为87.164%。通过与传统的提取方法进行对比,超高压提取方法所需要的提取时间最短,所获的目标产物的提取率最高,耗电量相对较低,CO2的排放量相对较少,超高压提取方法是一种高效、省时、环保、节能的提取紫杉醇的方法。2、高压辅助胶束溶液提取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成分的提取机制做以初步探索。植物细胞和所有细胞器的结构不同,在一定压力下,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比双层膜的细胞器对比更容易破裂,控制压力范围有利于提高目标产物的提取效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物料纤维结构得知,提取压力为100 MPa时物料叶片表面出现更多更大的中空孔洞,继续增大压力结构变化不显着。物料前期的浸泡处理使细胞变膨胀饱满,可为有效成分的扩散提供有利的空间结构,然而采用不同的提取溶剂对于高压提取紫杉醇的提取效果也不相同,选择1.4%HREOA水溶液相比于有机溶剂乙醇而言,具有更好的提取紫杉醇的效果,且天然环保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高压提取前后物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与提取前物料相比均有减少的趋势。3、采用乙酸乙酯、石油醚和氯仿对紫杉醇粗提物进行分步萃取,得到粗品中紫杉醇的纯度和回收率分别为2.85%和93.6%。接下来采用氧化铝层析柱对紫杉醇粗品进行纯化条件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时间30 min,径高比1:8,洗脱速度1.5 mL/min,在此条件下,所获得的紫杉醇的纯度和回收率分别为38.4%和132.5%。最后,采用重结晶法对紫杉醇粗品进行纯化工艺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紫杉醇粗品的浓度40 mg/mL,反溶剂与溶剂的体积比15:1,沉积温度25℃,沉积时间3 min,在此条件下,紫杉醇的纯度和回收率分别为84.5%和83.1%。采用二次重结晶,最终获得了纯度≥98%的紫杉醇产品。4、采用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备了 PHBV-PTX-NPs,制备工艺优化条件依据单因素法与响应面法实验得出:水相与油相的体积比7:1、PHBV浓度30 mg/mL、PVA浓度1.6 mg/mL、匀浆时间7.5 min、均质压力80 MPa、均质次数7次,最优条件下制备得到的PHBV-PTX-NPs粒径为62.3 nm,通过多巴胺氧化自聚在纳米粒表面形成涂层,并利用迈克尔加成反应接枝靶向配体RGD肽,得到具有靶向性和pH响应性的纳米粒子RDG-PDA-PHBV-PTX-NPs,其为粒径大小124.6±7.7 nm的圆球状颗粒,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鉴定了 PDA成功的包裹在PHBV-PTX-NPs上,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和热重分析的结果表明PTX是以无定型态存在于纳米粒子中。RDG-PDA-PHBV-PTX-NPs可在体外生理盐溶液和红细胞悬浮液中稳定存在,并且具有pH敏感性释放PTX的能力,由此证明RDG-PDA-PHBV-PTX-NPs可实现静脉注射的方式。5、通过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与红外成像系统验证了 RGD-PDA-PHBV-PTX-NPs 对 HepG2 肿瘤具有显着的靶向性,并通过 MTT 实验验证了空 白载体对正常肝细胞L02 无毒性,RGD-PDA-PHBV-PTX-NPs 对 HepG2 和 SMMC-7721 两种肝癌细胞的 IC50值分别是 0.78±0.04 μg/mL 和 16.1±0.97μg/mL。通过尾静脉注射 RGD-PDA-PHBV PTX-NPs为荷瘤HepG2小鼠治疗14天的肿瘤抑制率为86.56%,从而验证了其具有靶向功能和优良的化疗功效,RGD-PDA-PHBV-PTX-NPs治疗过程中小鼠的体重无明显变化,未出现严重的器官损伤。基于靶向功能和pH敏感释放的RGD-PDA-PHBV-PTX-NPs的靶向化疗是安全、低毒的,有望成为一种治疗HepG2细胞癌的潜在纳米递送系统。

李春晓[8](2019)在《基于薯蓣皂苷元的纳米药物载体构建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薯蓣皂苷元(DGN)是从川地龙或黄姜中提取出的甾体皂苷活性成分,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癌药物。薯蓣皂苷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起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功效:(1)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和增殖;(2)诱导肿瘤细胞分化;(3)增强抑制癌基因的表达;(4)调控细胞周期等。薯蓣皂苷元抗肿瘤的效果具有广谱性,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对多种肿瘤均具有良好的药效。其作用机制具有多靶点、多效应、多环节的特点。然而,薯蓣皂苷元水溶性差,在体内循环时间短,生物相容性低,不理想的药代动力学特性等缺陷限制了薯蓣皂苷元在临床上的应用。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薯蓣皂苷元的化学修饰及其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以延长其半衰期、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长链高分子聚合物PEG偶联薯蓣皂苷元(DGN)制备了 mPEG-DGN水溶性前体药物,并自组装包载10-羟基喜树碱制备载药纳米粒子,对其进行物化性质表征及体内外药效检测。以薯蓣皂苷元(DGN)为模型药物,制备了具有DGN疏水片段和PEG亲水片段的mPEG-DGN两亲性前体药物,作者还利用纳米粒子内部疏水的特性,在自组装过程中包载另一种抗癌药物10-羟基喜树碱(HCPT),大大提高了载药量和药效。极大程度提高了 DGN的水溶性和体内循环半衰期;在生理环境条件下稳定性好,具有合适的粒径(~190nm)和较高的载药量(HCPT:13.2%)。2.为了提高薯蓣皂苷元的载药效率、获得更小的粒径,选取具有更多反应活性基团的八臂聚乙二醇合成了 8armPEG-DGN偶联物,并自组装包载HCPT制备了八臂聚乙二醇-薯蓣皂苷元偶联物包载10-羟基喜树碱的纳米粒子(8armPEG-DGN/HCPT NPs)。显着增加了与DGN的反应位点,具有更高的载药能力(DGN的19.85 wt%和HCPT的14.72 wt%)和令人满意的粒径(~107 nm)。体内溶血率实验研究表明8armPEG-DGN/HCPT NPs具有较低的血红蛋白释放(<5%)且与对照组的IgE和WBC水平相似;与纯药DGN和HCPT相比,纳米粒子的毒副作用更低,进一步对纳米药物的体外和体内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8armPEG-DGN/HCPTNPs具有优良的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3.具有肿瘤整合素靶向功能的iRGD-PEG-DGN/HCPT NPs纳米药物递送体系的构建。成功合成了具备主动靶向功能的iRGD-PEG-DGN前体药物,并通过沉淀法自组装制备了一种高效的靶向双载药纳米载药系统iRGD-PEG-DGN/HCPT NPs。HCPT的载药量为17.34 wt%。在体外细胞摄取实验中,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靶向纳米粒子细胞摄取的药物荧光明显高于纯药组,增加了肿瘤部位药物的积累量,减少了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在纳米药物载体的构建上是一种值得借鉴的设计思路。4.采用香菇多糖(LNT)与天然抗癌药物薯蓣皂苷元(DGN)偶联成功制备了大分子前体药物香菇多糖-聚乙二醇-薯蓣皂苷元(LPD),并自组装包载HCPT制备载药纳米粒子LPDHNPs。该纳米粒子在中性环境稳定并具有良好的控释、缓释功能。结果显示,LPDH NPs具有令人满意的粒径(~143.2 nm)和较高的载药量(HCPT:15.4 wt%),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实验中发现香菇多糖基载药纳米粒子LPDH NPs将薯蓣皂苷元血液循环半衰期从1.2 h延长到9 h。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分别是纯药DGN的199.1倍和HCPT的4.9倍(B16)。用LPDHNPs处理的B16荷瘤小鼠显示出相当大的存活优势(第30天存活率为83%)。5.选取硫辛酸为氧化还原响应分子制备了基于香菇多糖的氧化还原响应智能纳米药物载体LFLPDH NPs并对纳米粒子的物化性质及药学性质进行了评价。以香菇多糖与聚乙二醇作为共载体。首先将聚乙二醇与抗癌药物DGN偶联,再将偶联物、靶向分子叶酸、氧化还原响应剂硫辛酸连接在香菇多糖分子链上制备前体药物LFLPD。前药在水溶液自组装包裹HCPT制备的LFLPDHNPs具有较高的载药量(DGN:4.9wt%)、HCPT(20.4wt%)和稳定、均匀的粒径(~186.2nm),在体外释放实验中药物的释放量随谷胱甘肽(GSH)浓度的升高而增多。在GSH的浓度分别为0和10mM时,DGN释放量分别为18%和84%、HCPT释放量分别为26%和82%。由于肿瘤部位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和其他还原物质的浓度是细胞外的100-1000倍。因此制备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非还原环境中可以保持稳定,而在肿瘤细胞内的还原环境可以迅速释放药物,促进纳米粒子解体,加速药物在肿瘤细胞内的释放。小鼠体内抗肿瘤实验显示LFLPDH NPs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且治疗28天后仍然有较高的存活率(83%)很低的副作用。

宫文霞[9](2019)在《当归及其活性成分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选题依据:抑郁症是以持续情绪低落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发病和高致死率等特点,其危害已越来越引起医药卫生界的重视。由于抑郁症的病因复杂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关于抑郁症的治疗仍未取得根本突破。因此,阐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发现疗效确切的抗抑郁药物是医药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当归作为祖国传统医学“补血活血”要药,素有“十方九归”之美称,“药王”之美誉。相关研究表明当归在经典抗抑郁复方中使用频率高且占有重要地位,如逍遥散、无忧汤、当归芍药散、抑肝散等,且进一步研究表明单味药当归在慢性束缚应激模型、CUMS模型、和小鼠绝望模型也具有确切的抗抑郁作用。然而,这些报道仅观察了当归对抑郁症模型的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并未关注当归对抑郁症模型血液系统的影响。此外,抑郁症模型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紊乱的现象,当归抗抑郁作用机制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尚不明确。目前已有文献报道当归中部分化合物的抗抑郁活性,如:阿魏酸、香草酸、丁苯酞。然而,关于当归化学成分的抗抑郁活性仍无系统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将1)从当归单味药层面出发,明确当归对抑郁症模型的抑郁样症状和血液系统紊乱的改善作用,并明确两者间的的相关性和机制,不仅为当归药性理论的拓展提供科学依据,还将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2)从当归单体层面出发,系统地从当归中筛选具有抗抑郁作用活性成分,并对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从中药当归中开发临床疗效确切、质量可控的抗抑郁天然产物奠定药理学基础。目的:(1)明确当归对抑郁症模型的抑郁样症状和血液系统紊乱的改善作用;并从代谢组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阐明当归抗抑郁作用与调节血液系统间的相关性及机制;(2)从当归中系统筛选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3)验证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松柏酯体内抗抑郁活性进行,并阐释其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孤养结合CUMS抑郁模型,以体重、糖水偏爱率、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以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为指标,明确当归对CUMS模型抑郁样症状的改善作用;再以外周血象、血气、以及血流变为指标,明确当归对CUMS模型大鼠血液系统紊乱的改善作用,并对当归的抗抑郁作用与调节血液系统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血清和肝脏(贮藏血液的器官)生物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UPLC-MS/MS和NMR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当归对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调节作用,进而阐明当归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与调节血液系统间的相关性机制;最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当归对CUMS大鼠肝脏中的HIF-1α、PDK-1和LDHA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明确HIF-1α介导的能量代谢途径在当归通过养血发挥解郁功效中的重要作用。(2)采用超临界CO2技术萃取获得当归提取物,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当归提取物进行分离获得单体成分,通过波谱解析(NMR、MS)对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再结合文献报道从市场上购买已知的当归的化学成分。通过以上两种方式获得当归的单体成分,为当归抗抑郁活性化合物的筛选奠定物质基础。再分别采用皮质酮、谷氨酸、和H2O2损伤的PC12细胞模型,以细胞存活率为指标,对所获得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最后运用神经递质转运体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对所获得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3)采用小鼠悬尾试验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对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松柏酯的体内抗抑郁药效进行验证;采用MTT法和LDH释放法检测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MMPs)、细胞内Ca2+浓度和活性氧(ROS);采用试剂盒法测定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NR2B、p-CaMK II、p-JNK、p-p38、细胞色素C、Bax、Bcl-2、caspase-3水平。结果:(1)7.5 g生药/kg和15 g生药/kg的当归能显着逆转CUMS引起的大鼠体重、糖水偏爱率、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显着性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着性升高。慢性不可预知刺激大鼠28天能使SD大鼠出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单核细胞百分比(MO%)、血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O2)、pH显着性降低,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全血粘度显着升高的现象,当归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CUMS引起的血液系统紊乱。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行为学综合指标与血液系统综合指标的相关系数较高,当归的抗抑郁作用与其养血功效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CUMS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中的40个生物标志物和肝脏中的47个生物标志物均发生了显着性变化,给予当归干预后,血清中的26个和肝脏中的27个差异代谢物被显着性回调。此外,当归还能抑制CUMS抑郁大鼠的HIF-1α、PDK-1和LDHA的过表达。(2)从当归药材中分离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其中包括Z-丁烯基苯酞(1)、藁本内酯(2)、E-丁烯基苯酞(3)、棕榈酸(4)、cis-Z,Z’-3a.7a’,7a.3a’-dihydroxyligustilide(5)、Tokinolide A(6)、Tokinolide C(7)、β-谷甾醇(8)、Riligustilide(9)、12-异戊烯酰基-14-乙酰基-2E,8E,10E-三烯-4,6-二炔-1-醇(10)、法卡林二醇(11)、阿魏酸松柏酯(12)。Tokinolide C是未经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从市场上购买到的当归中的化合物11个,其中包括洋川芎内酯A(13)、洋川芎内酯H(14)、洋川芎内酯I(15)、新蛇床内酯(16)、欧当归内酯A(17)、阿魏酸(18)、5-羟甲基糠醛(19)、欧前胡素(20)、香草酸(21)、伞形花内酯(22)、正丁基苯酞(23)。体外实验研究表明,洋川芎内酯A和阿魏酸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藁本内酯、Z-丁烯基苯酞、阿魏酸松柏酯和Tokinolide A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洋川芎内酯A、洋川芎内酯I和正丁基苯酞对H2O2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外,5-羟甲基糠醛和阿魏酸松柏酯对ASP+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阿魏酸松柏酯能显着性缩短TST、FST的小鼠不动时间;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率下降、LDH释放、细胞凋亡率升高;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Ca2+内流、p-NR2B、p-CaMK II、p-JNK、p-p38水平升高;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ROS生成,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升高;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MMPs下降,Bcl-2/Bax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通路的激活。结论:(1)当归能有效改善CUMS模型大鼠的抑郁样症状和血液系统紊乱现象。当归的抗抑郁作用与其调节血液系统功能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能涉及TCA循环、糖代谢、氨基酸代谢、鞘脂代谢、甘油脂代谢、牛磺酸代谢、和脂类代谢。HIF-1α信号通路介导的能量代谢途径是当归通过养血发挥解郁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2)洋川芎内酯A、阿魏酸、藁本内酯、Z-丁烯基苯酞、阿魏酸松柏酯、Tokinolide A、洋川芎内酯I、正丁基苯酞和5-羟甲基糠醛可能是当归抗抑郁药效物质基础。(3)阿魏酸松柏酯在体内外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与调节NMDAR-CaMKII-MAPKs信号通路、抗氧化应激和抗线粒体凋亡有关。

沈漫[10](2019)在《桔梗联合阿霉素治疗乳腺癌肺转移小鼠增效减毒的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桔梗联合阿霉素干预乳腺癌肺转移小鼠肿瘤生长与进展的作用,探究桔梗抗乳腺癌肺转移并降低心脏毒性的作用机理,验证中医基础理论引经学说的科学性。方法:药效学实验中,待小鼠乳腺癌肺转移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后,7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阿霉素组,阿霉素加桔梗低剂量组,阿霉素加桔梗中剂量组,阿霉素加桔梗高剂量组,阿霉素加右丙亚胺组,共七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均造模。各组于肿瘤接种后第14天开始给药。阿霉素2.5 mg/kg隔日一次腹腔注射,共计7次,累计给药量17.5 mg/kg。桔梗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0.5 g/kg、1 g/kg(相当于人用6 g桔梗)、2 g/kg剂量给予灌饲,每天给药1次,连续14天。正常组和对照组等体积0.9%生理盐水灌饲,每天给药一次,连续14天。阿霉素加右丙亚胺组腹腔注射25 mg/kg右丙亚胺,隔日一次,共计7次。各组小鼠末次给药后检测小鼠心脏彩超、原位瘤及肺结节数,检测小鼠血清中ROS、MDA、CK-MB、c Tn I水平和心肌组织中胶原蛋白Ⅰ、Ⅲ的表达。药动学实验中,采用LC-MS/MS研究桔梗对阿霉素在乳腺癌肺转移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及组织分布的影响。待小鼠乳腺癌肺转移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后,将10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阿霉素组、阿霉素加桔梗组,共两组,每组50只。两组于接种肿瘤后第21天和第28天给予阿霉素10 mg/kg腹腔注射,共计2次,累计给药量为20 mg/kg。阿霉素加桔梗组于接种后第14天每天一次桔梗(1g/kg)灌饲,连续给药14天。两组小鼠末次给药后分别于0h,0.083h,0.5h,1h,2h,4h,6h,12h,24h,36h(每个时间点5只小鼠)取血浆、心脏、肺脏和肿瘤组织进行阿霉素含量的测定。结果:1.将桔梗饮片经浸泡、回流、过滤浓缩制备桔梗提取物,通过HPLC和UPLC-MS/MS法测定桔梗提取物中木犀草素和桔梗皂苷D含量,选取桔梗醇提物作为后续研究。2.建立小鼠乳腺癌肺转移动物模型,连续腹腔注射阿霉素(2.5 mg/kg)治疗2周,出现阿霉素所致心肌受损状态。3.药效学实验提示,与阿霉素组相比较,阿霉素联合桔梗各组能提升抑瘤率且呈浓度依赖关系(p<0.05);阿霉素联合桔梗中、低剂量组能降低心重指数(p<0.05);阿霉素联合桔梗高剂量组能够显着减少肺结节数(p<0.01);阿霉素联合桔梗各组心脏病理切片显示,炎症浸润程度相似,心肌间隙增大程度降低,心肌细胞水肿程度减轻,未见心肌细胞明显肥大和细胞坏死;阿霉素联合桔梗各组CK-MB显着降低并呈量效关系(p<0.01);阿霉素联合桔梗低剂量组c Tn I明显下降(p<0.01);阿霉素联合桔梗各组ROS明显下降(p<0.01);阿霉素联合桔梗各组血清中MDA显着降低且呈现量效关系(p<0.01);阿霉素联合桔梗中、高剂量组能够显着抑制胶原蛋白I表达(p<0.01);阿霉素联合桔梗各组能够显着抑制胶原蛋白Ⅲ表达,呈现浓度依赖(p<0.01)。4.药动学实验提示,阿霉素联合桔梗组的AUC0-t是562.15±120.30 ng h m L-1,是阿霉素组441.98±97.88 ng h m L-1的1.3倍;阿霉素联合桔梗组Cmax是673.27±162.45 ng/m L,是阿霉素组618.70±308.82 ng/m L的1.1倍;阿霉素联合桔梗组的总清除率Cl/F是16.21±2.71 L kg-1h-1,比阿霉素组20.02±4.01 kg-1h-1降低20%。5.药动学实验提示,与阿霉素组相比较,桔梗能促进阿霉素向靶向组织肺脏转运并减缓消除,同时减少向非靶向组织心脏的转运并加快消除,对肿瘤组织的转运有所下降但减缓消除。结论:桔梗和阿霉素联合用药后能显着抑制乳腺癌肺转移小鼠肿瘤的生长发展及肺转移情况,保护心脏功能,机制可能和抑制心肌氧化应激反应有关;桔梗能够提升阿霉素在肺脏的聚集、降低在心脏的分布,从而协同增效并降低心脏毒副反应,验证了桔梗作为引经药的科学性。

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霉素在小鼠血清中的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霉素在小鼠血清中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核酸适配体作为疏水小分子的载体用于肿瘤诊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所用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核酸适配体的发展与应用
        1.1.1 核酸适配体的发展现状与主要应用
        1.1.2 核酸适配体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1.2 核酸适配体-小分子偶联方法
        1.2.1 核酸适配体共价偶联小分子
        1.2.2 核酸适配体与核酸类似物的偶联
        1.2.3 核酸适配体与小分子非共价偶联
        1.2.4 核酸适配体基于纳米材料与小分子的偶联
    1.3 核酸适配体-小分子偶联物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1.3.1 核酸适配体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1.3.2 核酸适配体-小分子偶联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3.3 核酸适配体-小分子偶联物在肿瘤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
    1.4 本论文工作的构想
第2章 基于发夹型开关式核酸适配体探针的循环肿瘤细胞刺激的药物释放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仪器、试剂及耗材
        2.2.2 溶液的配制
        2.2.3 细胞培养
        2.2.4 探针准备
        2.2.5 基于磁颗粒的探针识别分析
        2.2.6 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2.2.7 探针表面覆盖率的计算
        2.2.8 焦脱镁叶绿酸-a标记探针的合成
        2.2.9 光动力学治疗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发夹型开关式核酸适配体探针的设计
        2.3.2 发夹型开关式探针的选择性分析
        2.3.3 细胞识别的条件优化
        2.3.4 微流控芯片上的条件优化
        2.3.5 单线态氧产率的考察
        2.3.6 光动力学治疗效果的考察
        2.3.7 探针稳定性的考察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DNA纳米装置的化疗与光动力学治疗方法协同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杀伤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仪器、试剂及耗材
        3.2.2 DNA纳米装置的制备
        3.2.3 DNA纳米装置的表征
        3.2.4 阿霉素负载量的考察
        3.2.5 细胞的培养
        3.2.6 探针稳定性的考察
        3.2.7 磁颗粒上探针识别的考察
        3.2.8 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及条件优化
        3.2.9 细胞毒性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实验原理
        3.3.2 DNA纳米装置的组装
        3.3.3 DNA纳米装置抗酶切特性的考察
        3.3.4 DNA纳米装置选择性的考察
        3.3.5 磁珠上DNA纳米装置性质的考察
        3.3.6 微流控芯片的条件优化
        3.3.7 载药探针的考察
        3.3.8 细胞毒性实验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二氟硼荧标记核酸适配体的肿瘤近红外荧光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的双模成像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仪器、试剂及耗材
        4.2.2 近红外荧光的Bodipy-NHS的合成
        4.2.3 DNA的标记及纯化
        4.2.4 细胞培养
        4.2.5 近红外Bodipy-636标记的核酸适配体亲和力及选择性的考察
        4.2.6 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4.2.7 Bodipy-636标记的核酸适配体近红外荧光活体成像
        4.2.8 Bodipy-636标记的核酸适配体 18F放射标记及PET成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实验原理
        4.3.2 Bodipy-636的表征
        4.3.3 Bodipy标记的核酸适配体的纯化
        4.3.4 Bodipy-636标记的核酸适配体的亲和力及选择性的考察
        4.3.5 Bodipy-636标记的核酸适配体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
        4.3.6 Bodiyp-636标记的核酸适配体放射标记及纯化
        4.3.7 Bodipy-636标记的核酸适配体PET-CT成像及生物分布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核酸适配体提高多西紫杉醇溶解度的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仪器、试剂及耗材
        5.2.2 核酸适配体亲和力的测定
        5.2.3 金颗粒的合成
        5.2.4 基于金颗粒的核酸适配体亲和力与选择性的考察
        5.2.5 质谱表征核酸适配体与多西紫杉醇的结合
        5.2.6 圆二色谱法考察核酸适配体的结合
        5.2.7 核酸适配体增强多西紫杉醇的溶解度
        5.2.8 HPLC测定多西紫杉醇的浓度
        5.2.9 细胞毒性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实验原理
        5.3.2 核酸适配体序列的优化
        5.3.3 基于金颗粒比色法对核酸适配体亲和力及选择性的考察
        5.3.4 圆二色谱法表征核酸适配体与多西紫杉醇的结合
        5.3.5 质谱法表征核酸适配体-多西紫杉醇复合物
        5.3.6 核酸适配体增强多西紫杉醇的溶解度
        5.3.7 核酸适配体多西紫杉醇复合物的细胞毒性
    5.4 小结
第6章 基于微流控芯片制备核酸适配体稳定的多西紫杉醇纳米颗粒的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主要仪器、试剂及仪器
        6.2.2 HPLC考察核酸适配体与多西紫杉醇的结合
        6.2.3 质谱法考察核酸适配体与多西紫杉醇的结合
        6.2.4 圆二色谱法考察核酸适配体与多西紫杉醇的结合
        6.2.5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及制作
        6.2.6 微流控芯片中核酸适配体稳定的多西紫杉醇纳米颗粒的制备
        6.2.7 AFM及SEM表征核酸适配体稳定的多西紫杉醇纳米颗粒
        6.2.8 细胞培养及细胞毒性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实验原理
        6.3.2 HPLC考察核酸适配体与多西紫杉醇的结合
        6.3.3 质谱及圆二色谱考察核酸适配体与多西紫杉醇的结合
        6.3.4 鱼骨型芯片中核酸适配体稳定的纳米颗粒的制备
        6.3.5 滤孔型芯片中核酸适配体稳定的纳米颗粒的制备
        6.3.6 核酸适配体稳定的纳米颗粒的形貌表征
        6.3.7 核酸适配体稳定的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实验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茯苓的抗乳腺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
第一章 绪论
    1.1 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1.1.1 乳腺癌的发病现状
        1.1.2 乳腺癌的现代治疗方式和弊端
    1.2 茯苓的简介
    1.3 茯苓的抗肿瘤作用
        1.3.1 茯苓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1.3.2 茯苓三萜的抗肿瘤作用
        1.3.3 茯苓与化疗药物的协同增效作用
        1.3.4 茯苓多糖和三萜的发掘现状
    1.4 肠道稳态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1.4.1 乳腺癌患者的肠道屏障状况
        1.4.2 乳腺癌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
        1.4.3 茯苓在肠道稳态中的潜在价值
        1.4.4 肠道稳态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茯苓醇提物的体内外抗乳腺癌活性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主要试剂及耗材
        2.2.2 主要细胞及培养基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原料的制备
        2.3.2 细胞的培养
        2.3.3 MTT细胞毒性实验
        2.3.4 细胞周期的检测
        2.3.5 细胞凋亡检测
        2.3.6 动物实验设计与操作
        2.3.7 肿瘤组织的H&E染色
        2.3.8 肿瘤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
        2.3.9 数据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茯苓水提物和醇提物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2.4.2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
        2.4.3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率
        2.4.4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的影响
        2.4.5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周期的影响
        2.4.6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
        2.4.7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
        2.4.8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行为状态的影响
        2.4.9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2.4.10 茯苓醇提物对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及重量的影响
        2.4.11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2.4.12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肿瘤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茯苓醇提物的体内毒副作用及对肠道稳态的调节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的培养
        3.3.2 动物实验设计与操作
        3.3.3 小鼠肝、肾以及结肠组织H&E染色
        3.3.4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测定
        3.3.5 小鼠抓力的检测
        3.3.6 小鼠血浆中D-LA、DAO及血浆内毒素浓度的检测
        3.3.7 肠紧密连接蛋白及肠组织ERK1/2 and p38 MARK磷酸化表达的检测
        3.3.8 16SrDNA扩增子测序
        3.3.9 生信分析
        3.3.10 腐胺含量的测定
        3.3.11 数据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肝和肾组织形态的影响
        3.4.2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影响
        3.4.3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主要脏器重量的影响
        3.4.4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肌肉力度的影响
        3.4.5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结肠组织粘膜形态的影响
        3.4.6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黏膜因子的影响
        3.4.7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3.4.8 茯苓醇提物对肠组织ERK1/2 and p38 MARK磷酸化表达的影响
        3.4.9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道菌群α和β多样性的影响
        3.4.10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3.4.11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道特异性菌群的影响
        3.4.12 肠道微生物代谢功能预测
        3.4.13 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物质的分离及作用机制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细胞及培养基
        4.2.3 仪器与设备
        4.2.4 细胞的培养
    4.3 实验方法
        4.3.1 MTT细胞毒性实验
        4.3.2 茯苓不同提(萃)取物的制备
        4.3.3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部位的初步分离
        4.3.4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的进一步分离
        4.3.5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的纯化
        4.3.6 单体化合的鉴定
        4.3.7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4.3.8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茯苓不同提(萃)取物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4.4.2 茯苓氯仿萃取物MCI柱分离部位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4.4.3 组分M经ODS柱进一步分离部位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4.4.4 组分D2经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部位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4.4.5 单体化合物的鉴定
        4.4.6 单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性与其结构的关系
        4.4.7 茯苓酸对乳腺癌细胞周期和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野山参化学成分及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人参的种类
        1.1.1 按生长环境分类
        1.1.2 按炮制方法分类
    1.2 野山参概述
        1.2.1 分布
        1.2.2 化学成分
        1.2.3 药理活性
    1.3 人参化学成分研究的技术
        1.3.1 液质联用技术
        1.3.2 核磁共振技术
        1.3.3 气质联用技术
        1.3.4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1.3.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技术
    1.4 立题依据
    1.5 本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野山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节 野山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2.1.1 研究背景
        2.1.2 实验材料
        2.1.3 实验方法
        2.1.4 实验结果
        2.1.5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野山参化学成分的LC-MS分析与鉴定
        2.2.1 研究背景
        2.2.2 实验材料
        2.2.3 实验方法
        2.2.4 实验结果
        2.2.5 结论与讨论
    第三节 野山参根、根茎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2.3.1 研究背景
        2.3.2 实验材料
        2.3.3 实验方法
        2.3.4 实验结果
        2.3.5 结论与讨论
    第四节 野山参根、茎、叶和籽中人参皂苷的测定与分析
        2.4.1 研究背景
        2.4.2 实验材料
        2.4.3 实验方法
        2.4.4 实验结果
        2.4.5 结论与讨论
    第五节 野山参根、茎、叶和籽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2.5.1 研究背景
        2.5.2 实验材料
        2.5.3 实验方法
        2.5.4 实验结果
        2.5.5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野山参与园参的化学组成对比研究
    第一节 野山参与园参的代谢组学研究
        3.1.1 研究背景
        3.1.2 实验材料
        3.1.3 实验方法
        3.1.4 实验结果
        3.1.5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野山参与园参单体成分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3.2.1 研究背景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方法
        3.2.4 实验结果
        3.2.5 结论与讨论
    第三节 野山参与园参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3.3.1 研究背景
        3.3.2 实验材料
        3.3.3 实验方法
        3.3.4 实验结果
        3.3.5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野山参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活性研究
    第一节 野山参各萃取部位对CSE诱导A549 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
        4.1.1 研究背景
        4.1.2 实验材料
        4.1.3 实验方法
        4.1.4 实验结果
        4.1.5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野山参中单体皂苷对CSE诱导A549 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
        4.2.1 研究背景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方法
        4.2.4 实验结果
        4.2.5 结论与讨论
    第三节 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对COPD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研究
        4.3.1 研究背景
        4.3.2 实验材料
        4.3.3 实验方法
        4.3.4 实验结果
        4.3.5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野山参抗COPD的作用机制探讨
    第一节 野山参抗COPD的血清药物化学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5.1.1 研究背景
        5.1.2 实验材料
        5.1.3 实验方法
        5.1.4 实验结果
        5.1.5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野山参抗COPD的代谢组学研究
        5.2.1 研究背景
        5.2.2 实验材料
        5.2.3 实验方法
        5.2.4 实验结果
        5.2.5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冠心七味片质量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冠心七味片的显微鉴别研究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与试剂
    2 显微特征的研究
        2.1 檀香
        2.2 降香
        2.3 肉豆蔻
        2.4 山柰
    3 小结
第二部分 冠心七味片的薄层鉴别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试剂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丹参的薄层鉴别
        2.2 檀香的薄层鉴别
        2.3 降香的薄层鉴别
        2.4 肉豆蔻的薄层鉴别
        2.5 山柰的薄层鉴别
        2.6 广枣的薄层鉴别
        2.7 沙棘的薄层鉴别
第三部分 冠心七味片的含量测定
    (一)丹参中水溶性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二)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四部分 冠心七味片中挥发性成分特征图谱方法的建立
    1 仪器与试剂试药
        1.1 仪器
        1.2 试剂与试药
    2 方法学验证
        2.1 色谱条件的选择
        2.2 试验溶液的制备
        2.3 特征图谱的建立
        2.4 专属性试验
        2.5 精密度试验
        2.6 重复性试验
        2.7 稳定性试验
    3 讨论
        3.1 色谱条件的选择
        3.2 提取效率考察
        3.3 提取方法及溶剂的选择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冠心七味片中药材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5)中药水蛭的质量标准及抗血栓物质基础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1 药材基原
    2 化学成分
    3 药理作用
    4 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水蛭药材基原及真伪鉴别
    第一节 水蛭药材DNA条形码鉴别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水蛭药材近红外光谱一致性检验模型的建立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章 水蛭药材特征及指纹图谱的建立
    第一节 水蛭药材SDS-PAGE蛋白质电泳特征图谱的建立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水蛭药材游离氨基酸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建立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水蛭药材常规及有害物质检查
    第一节 水蛭药材水分、酸碱度、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水蛭药材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水蛭药材含量测定分析的研究
    第一节 水蛭药材抗凝血酶含量测定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水蛭药材游离及水解氨基酸含量测定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水蛭药材总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四节 水蛭药材总多糖含量测定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五节 水蛭药材多肽的含量测定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五章 基于体外抗凝血酶活性及在体斑马鱼血栓模型的水蛭总多糖及酶解物抗血栓活性初步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六章 水蛭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
    第一节 水蛭质量标准(草案)
    第二节 水蛭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全文总结及展望
    创新点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载黄芩苷多功能纳米粒构建及抗肿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黄芩的概述
        1.2.1 黄芩的形态学特征
        1.2.2 黄芩的资源分布
        1.2.3 黄芩中的活性成分
    1.3 黄芩苷的概述
        1.3.1 黄芩苷的药理活性
        1.3.2 黄芩苷的物理性质
        1.3.3 难溶药物增溶策略
    1.4 难溶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研究概述
        1.4.1 聚合物纳米粒
        1.4.2 脂质体纳米粒
        1.4.3 胶束颗粒
    1.5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抗肿瘤研究
        1.5.1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化学治疗
        1.5.2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免疫治疗
    1.6 肿瘤免疫治疗的复合纳米制剂概述
        1.6.1 肿瘤免疫
        1.6.2 基于纳米制剂的免疫抗肿瘤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制备与佐剂效应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2.3.1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制备
        2.3.2 纳米粒的形貌表征
        2.3.3 纳米粒对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的活化水平评价
        2.3.4 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效果评价
        2.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载黄芩苷纳米粒制备条件优化
        2.4.2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制备和表征
        2.4.3 黄芩苷和PLGA-B的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2.4.4 载黄芩苷纳米粒免疫细胞激活
        2.4.5 载黄芩苷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效果
    2.5 本章小结
3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构建及效应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3.1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制备
        3.3.2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表征
        3.3.3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细胞水平评价
        3.3.4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动物水平评价
        3.3.5 数据统计和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3.4.2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细胞摄取和细胞毒性
        3.4.3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对TAMs的体外刺激作用
        3.4.4 NPs@RBC-Gala有效靶向体内肿瘤部位
        3.4.5 体内TAMs表型分析
        3.4.6 肿瘤部位的T淋巴浸润
        3.4.7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效应
    3.5 本章小结
4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构建及体外抗肿瘤效应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4.3.1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制备
        4.3.2 复合纳米粒的表征
        4.3.3 复合纳米粒细胞水平评价
        4.3.4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复合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4.4.2 复合纳米粒体外诱导巨噬细胞极化
        4.4.3 体外抗肿瘤活性
    4.5 本章小结
5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效应
    5.1 引言
    5.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3 实验方法与步骤
        5.3.1 复合纳米粒的制备
        5.3.2 复合纳米粒的表征
        5.3.3 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
        5.3.4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体内靶向能力
        5.3.5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体内抑瘤效应
        5.3.6 实验动物
        5.3.7 数据统计与分析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复合纳米粒的生物安全性
        5.4.2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能有效靶向M2-TAMs
        5.4.3 复合纳米粒治疗后体内TAMs表型逆转
        5.4.4 复合纳米粒增加了TAMs细胞因子分泌
        5.4.5 复合纳米粒诱导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
        5.4.6 复合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效应
        5.4.7 复合纳米粒抑制肿瘤部位的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5.4.8 复合纳米粒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
        5.4.9 复合纳米粒的预防抗肿瘤效应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紫杉醇提取纯化与pH响应的抗肝癌靶向纳米粒制备及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东北红豆杉概况
        1.2.1 植物学研究
        1.2.2 资源分布
        1.2.3 化学成分研究
        1.2.4 药理作用
    1.3 紫杉醇的研究概况
        1.3.1 紫杉醇理化性质
        1.3.2 紫杉醇合成途径
        1.3.3 紫杉醇抗肿瘤作用机制
        1.3.4 紫杉醇临床应用
        1.3.5 紫杉醇的提取分离技术
    1.4 纳米靶向递送系统
        1.4.1 纳米载体
        1.4.2 纳米靶向递药系统的分类
    1.5 纳米载体对药物释放方法
        1.5.1 pH敏感药物释放
        1.5.2 还原敏感药物释放
        1.5.3 酶敏感的药物释放
    1.6 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和路线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东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紫杉醇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
        2.3.2 超高压辅助表面活性剂提取紫杉醇工艺
        2.3.3 不同方法提取东北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
        2.3.4 提取率、得率的计算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天然表面活性剂筛选结果
        2.4.2 单因素优化结果
        2.4.3 响应面优化
        2.4.4 不同提取方法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超高压辅助胶束溶液提取紫杉醇的机理初探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高压对红豆杉叶片的作用
        3.3.2 高压对红豆杉叶片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超高压提取过程对细胞显微结构的变化
        3.4.2 水浸处理前后物料表征
        3.4.3 不同溶剂高压提取后物料表征
        3.4.4 不同高压提取后物料表征
        3.4.5 高压提取前后三大素含量测定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紫杉醇的分离与纯化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纯度、回收率的计算
        4.3.2 紫杉醇提取液的制备
        4.3.3 紫杉醇的富集
        4.3.4 柱层析
        4.3.5 重结晶法纯化紫杉醇
        4.3.6 紫杉醇的鉴定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萃取溶剂的选择
        4.4.2 萃取分离的结果
        4.4.3 氧化铝柱层析试验结果
        4.4.4 紫杉醇重结晶法
        4.4.5 紫杉醇的鉴定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RGD-PDA-PHBV-PTX-NPs的制备、表征、安全性和释放特性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紫杉醇纳米粒子的制备
        5.3.2 纳米粒大小、zeta电位和形态
        5.3.3 功能化纳米粒子的固态研究
        5.3.4 稳定性评估
        5.3.5 溶血实验
        5.3.6 体外释放动力学实验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PHBV-PTX纳米粒制备工艺优化
        5.4.2 纳米粒的形貌和载药量分析
        5.4.3 固体表征分析
        5.4.4 纳米粒稳定性及溶血性考察
        5.4.5 pH敏感NPs的体外释放
    5.5 本章小结
6 RGD-PDA-PHBV-PTX-NPs的靶向抗肿瘤评价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基于TCGA数据库的肝癌/癌旁组织整合素编码基因表达谱分析
        6.3.2 细胞培养
        6.3.3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6.3.4 细胞摄取实验
        6.3.5 异位移植瘤模型
        6.3.6 体内生物分布研究
        6.3.7 体内抗肿瘤作用
        6.3.8 体内安全性评价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6.4.1 TCGA数据库中整合素编码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6.4.2 载药对LO2细胞的毒性作用
        6.4.3 体外细胞毒性考察
        6.4.4 体外细胞摄取行为考察
        6.4.5 小鼠体内NIRF成像
        6.4.6 体内抗肿瘤作用
        6.4.7 体内安全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
总结与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薯蓣皂苷元的纳米药物载体构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癌症的病因及现状
        1.1.2 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
    1.2 薯蓣皂苷元
        1.2.1 薯蓣皂苷元的来源
        1.2.2 薯蓣皂苷元的局限性
    1.3 前体药物
        1.3.1 前体药物的定义与优势
        1.3.2 前体药物的设计
        1.3.3 前体药物常用连接化学键
    1.4 纳米药物输送体系
        1.4.1 肿瘤部位生理环境
        1.4.2 纳米药物的优势
        1.4.3 纳米药物面临的挑战
        1.4.4 纳米药物载体的分类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2 基于聚乙二醇-薯蓣皂苷元偶联物的纳米粒子药物递送系统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及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mPEG-DGN的合成
        2.2.4 包载HCPT的纳米粒子mPEG-DGN/HCPT NPs的制备
        2.2.5 材料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2.2.6 载药效率测定
        2.2.7 药物释放
        2.2.8 体外细胞毒性检测
        2.2.9 细胞摄取检测
        2.2.10 体内药效检测
        2.2.11 副作用
        2.2.12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PEG-DGN偶联物的合成
        2.3.2 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
        2.3.3 体外药物释放行为
        2.3.4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2.3.5 细胞摄取检测
        2.3.6 体内抗肿瘤效果
        2.3.7 副作用的评估
    2.4 本章小结
3 水溶性多臂聚乙二醇薯蓣皂苷元前体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及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八臂聚乙二醇薯蓣皂苷元前体药物的合成
        3.2.4 纳米粒子的制备
        3.2.5 材料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3.2.6 载药效率测定
        3.2.7 体外药物释放检测
        3.2.8 体外细胞毒性检测
        3.2.9 细胞摄取检测
        3.2.10 体内药效检测
        3.2.11 溶血性试验
        3.2.12 过敏反应检测
        3.2.13 统计学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八臂聚乙二醇薯蓣皂昔元化学结构表征
        3.3.2 体外药物释放
        3.3.3 细胞毒性评价及细胞摄取检测
        3.3.4 体内抗肿瘤分析
        3.3.5 溶血性试验
        3.3.6 副作用
    3.4 本章小结
4 iRGD靶向薯蓣皂苷元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及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单臂聚乙二醇薯蓣皂苷元前体药物的合成
        4.2.4 iRGD聚乙二醇薯蓣皂苷元(iRGD-PEG-DGN)前体药物的合成
        4.2.5 靶向纳米粒子的制备
        4.2.6 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
        4.2.7 载药效率和体外药物释放检测
        4.2.8 体外细胞毒性检测
        4.2.9 细胞摄取检测
        4.2.10 体内药效检测
        4.2.11 过敏反应检测
        4.2.12 统计学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iRGD-PEG-DGN/HCPT NPs的合成及化学结构表征
        4.3.2 体外药物释放(iRGD-PEG-DGN/HCPT NPs)
        4.3.3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4.3.4 细胞摄取检测
        4.3.5 体内抗肿瘤作用评价
        4.3.6 体内安全实验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香菇多糖为骨架的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及药品
        5.2.2 实验仪器
        5.2.3 材料的合成
        5.2.4 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
        5.2.5 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5.2.6 载药效率测定
        5.2.7 体外药物释放检测
        5.2.8 体外细胞毒性检测
        5.2.9 细胞摄取检测
        5.2.10 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
        5.2.11 体内药效检测
        5.2.12 溶血性试验
        5.2.13 过敏反应检测
        5.2.14 统计学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香菇多糖基前药化学结构表征
        5.3.2 体外药物释放
        5.3.3 细胞毒性评价
        5.3.4 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
        5.3.5 体内抗肿瘤分析
        5.3.6 溶血性试验
        5.3.7 副作用
    5.4 本章小结
6 靶向与氧化还原响应型智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及药品
        6.2.2 实验仪器
        6.2.3 材料的合成
        6.2.4 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
        6.2.5 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6.2.6 载药效率测定
        6.2.7 体外药物释放检测
        6.2.8 体外细胞毒性检测
        6.2.9 细胞摄取检测
        6.2.10 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
        6.2.11 体内药效检测
        6.2.12 溶血性试验
        6.2.13 过敏反应检测
        6.2.14 统计学处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香菇多糖基前药化学结构表征
        6.3.2 体外药物释放
        6.3.3 细胞毒性评价
        6.3.4 溶血性试验
        6.3.5 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
        6.3.6 体内抗肿瘤分析
        6.3.7 副作用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9)当归及其活性成分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当归抗抑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1 当归在抗抑郁复方中的现代研究
        2.2 当归及其活性成分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2.3 基于抑郁症分子机制的当归抗抑郁作用研究
        2.4 结语
    3 浅谈“养血解郁”的科学内涵
        3.1 中医理论指导
        3.2 现代科学研究
        3.3 结语
    4 体外抑郁模型研究进展
        4.1 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 细胞
        4.2 原代神经元细胞
        4.3 原代神经胶质细胞
        4.4 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
        4.5 其它
        4.6 结语
    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当归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第一节 当归对CUMS大鼠抑郁样症状的改善作用
        1.1 引言
        1.2 材料和仪器
        1.3 实验方法
        1.3.1 动物分组及给药
        1.3.2 大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结合孤养模型(CUMS)的建立
        1.3.3糖水偏爱实验
        1.3.4旷场实验
        1.3.5强迫游泳实验
        1.3.6 统计分析
        1.4 实验结果
        1.4.1 当归对CUMS大鼠体重的影响
        1.4.2 当归对CUMS大鼠糖水偏爱率的影响
        1.4.3 当归对CUMS大鼠水平穿越格数的影响
        1.4.4 当归对CUMS大鼠直立次数的影响
        1.4.5 当归对CUMS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
        1.5 小结与讨论
        1.5.1 小结
        1.5.2 讨论
    第二节 基于“养血解郁”学说研究当归对CUMS大鼠血液系统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血液样本的采集
        2.3.2 血常规分析
        2.3.3 血气分析
        2.3.4 血流变分析
        2.3.5 统计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当归对CUMS大鼠外周血象的影响
        2.4.2 当归对CUMS大鼠血气指标的影响
        2.4.3 当归对CUMS大鼠全血粘度的影响
        2.4.4 当归的抗抑郁作用与调节血液系统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5 小结与讨论
        2.5.1 小结
        2.5.2 讨论
    第三节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的当归“养血解郁”机制研究
        3.1 引言
        3.3 实验方法
        3.3.1 血清液质备样方法及分析条件
        3.3.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当归干预CUMS致抑郁大鼠的血清液质代谢组学研究
        3.4.2 当归干预CUMS致抑郁大鼠的血清核磁代谢组学研究
        3.4.3 各给药组干预CUMS大鼠血清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比较分析
        3.4.4 当归干预抑郁症和贫血两种发病机体代谢物谱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3.5.1 小结
        3.5.2 讨论
    第四节 当归干预CUMS大鼠的肝脏代谢组学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肝脏核磁备样方法及分析条件
        4.3.2 肝脏液质备样方法及分析条件
        4.3.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当归干预CUMS大鼠肝脏核磁代谢组学研究
        4.4.2 当归干预CUMS大鼠肝脏液质代谢组学研究
        4.4.3 各给药组干预CUMS大鼠肝脏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比较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
        4.5.1 小结
        4.5.2 讨论
    第五节 基于HIF-1α信号通路的当归“养血解郁”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蛋白的提取
        5.3.2 Western Blot步骤
        5.4 实验结果
        5.4.1 当归对CUMS大鼠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的影响
        5.4.2 当归对CUMS大鼠乳酸脱氢酶-A(LDHA)表达的影响
        5.4.3 当归对CUMS大鼠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DK-1)表达的影响
        5.5 小结与讨论
        5.5.1 小结
        5.5.2 讨论
第三章 当归的抗抑郁活性成分研究
    第一节 当归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
        1.1 引言
        1.2 材料和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实验结果
        1.4.1 分离所获得的化合物及结构鉴定
        1.4.2 购买所获得的化合物
        1.5 小结与讨论
        1.5.1 小结
        1.5.2 讨论
    第二节 基于细胞模型的当归抗抑郁活性成分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
        2.3.2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
        2.4 实验结果
        2.4.1 当归单体化合物对PC12 细胞的作用研究结果
        2.4.2 当归单体化合物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 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2.4.3 当归单体化合物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2.4.4 当归单体化合物对H2O2 损伤的PC12 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2.5 小结与讨论
        2.5.1 小结
        2.5.2 讨论
    第三节 基于神经递质转运体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当归抗抑郁活性成分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
        3.4.1 盐酸氟西汀对ASP+抑制作用检测
        3.4.2 当归单体化合物对ASP+抑制作用检测
        3.5 小结与讨论
        3.5.1 小结
        3.5.2 讨论
第四章 阿魏酸松柏酯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节 基于小鼠绝望模型的阿魏酸松柏酯体内抗抑郁作用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和仪器
        1.3 实验方法
        1.3.1 动物分组及给药
        1.3.2 小鼠悬尾试验
        1.3.3 小鼠强迫游泳实验
        1.3.4 统计分析
        1.4 实验结果
        1.4.1 阿魏酸松柏酯对小鼠悬尾试验不动时间的影响
        1.4.2 阿魏酸松柏酯对小鼠强迫游泳试验不动时间的影响
        1.5 小结与讨论
        1.5.1 小结
        1.5.2 讨论
    第二节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
        2.1 引言
        2.2 材料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
        2.3.2 药物处理
        2.3.3 细胞存活率测定
        2.3.4 乳酸脱氢酶释放率测定
        2.3.5 细胞凋亡率测定
        2.3.6 Hoechst33324-PI双染
        2.3.7 统计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2.4.2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 PC12 细胞模型乳酸脱氢酶释放率的影响
        2.4.3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2.5 小结与讨论
        2.5.1 小结
        2.5.2 讨论
    第三节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诱导的PC12 细胞NMDA-CaMKII-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内钙离子测定
        3.3.2 免疫印迹
        3.3.3 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NR2B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3.4.2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细胞内Ca~(2+)的影响
        3.4.3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CaMKII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3.4.4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 PC12 细胞模型 JNK 和 p38 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3.5 小结与讨论
        3.5.1 小结
        3.5.2 讨论
    第四节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诱导的PC12 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内活性氧的测定
        4.3.2 细胞内SOD活力的测定
        4.3.3 细胞内MDA含量的测定
        4.4 实验结果
        4.4.1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细胞内ROS的影响
        4.4.2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细胞内SOD活力的影响
        4.4.3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 PC12 细胞模型细胞内 MDA 含量的影响
        4.5 小结与讨论
        4.5.1 小结
        4.5.2 讨论
    第五节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诱导的PC12 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线粒体膜电位的测定
        5.3.2 免疫印迹
        5.3.3 统计分析
        5.4 实验结果
        5.4.1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5.4.2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 PC12 细胞模型 Bcl-2、Bax、细胞色素 C、和Caspase-3 表达的影响
        5.5 小结与讨论
        5.5.1 小结
        5.5.2 讨论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研究工作总结
    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致谢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附录

(10)桔梗联合阿霉素治疗乳腺癌肺转移小鼠增效减毒的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医药防治乳腺癌及肺转移的理论研究
    1.1 中医药防治乳腺癌溯源
        1.1.1 中医病因病机溯源
        1.1.2 现代中医辨证治疗
    1.2 蒽环类药物治疗乳腺癌现状
        1.2.1 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
        1.2.2 防治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
    1.3 桔梗防治乳腺癌及肺转移机制研究
        1.3.1 顾氏外科临床经验总结
        1.3.2 桔梗的引经作用
        1.3.3 桔梗的药理作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桔梗联合阿霉素治疗乳腺癌肺转移小鼠药效学的研究
    2.1 桔梗提取物的制备及木犀草素、桔梗皂苷D含量的测定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实验结果
        2.1.4 讨论
    2.2 阿霉素所致乳腺癌肺转移小鼠心肌受损模型建立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实验结果
        2.2.4 讨论
    2.3 桔梗联合阿霉素对乳腺癌肺转移小鼠增效减毒作用
        2.3.1 实验材料
        2.3.2 实验方法
        2.3.3 实验结果
        2.3.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桔梗联合阿霉素治疗乳腺癌肺转移小鼠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3.1 阿霉素体内LC-MS/MS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实验结果
        3.1.4 讨论
    3.2 桔梗联合阿霉素对乳腺癌肺转移小鼠药代动力学规律及组织分布影响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实验结果
        3.2.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语
    4.1 讨论与分析
        4.1.1 桔梗治疗乳腺癌肺转移的遣药依据
        4.1.2 桔梗联合阿霉素对乳腺癌肺转移小鼠药效学影响
        4.1.3 桔梗联合阿霉素对乳腺癌肺转移小鼠药动学影响
        4.1.4 中医对桔梗联合阿霉素治疗乳腺癌肺转移的再探讨
    4.2 问题与展望
    4.3 创新点
    4.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3-博士期间参加学术会议
    附录4-动物实验伦理审查批件
作者简介

四、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霉素在小鼠血清中的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核酸适配体作为疏水小分子的载体用于肿瘤诊治的研究[D]. 陈南迪. 湖南大学, 2018(06)
  • [2]茯苓的抗乳腺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 蒋瑜. 江南大学, 2020(04)
  • [3]野山参化学成分及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性的研究[D]. 朱海林. 吉林大学, 2020(08)
  • [4]冠心七味片质量标准的研究[D]. 李妍.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5]中药水蛭的质量标准及抗血栓物质基础的初步研究[D]. 顾念念.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载黄芩苷多功能纳米粒构建及抗肿瘤研究[D]. 韩淑兰.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7]紫杉醇提取纯化与pH响应的抗肝癌靶向纳米粒制备及功能评价[D]. 吴铭芳.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8]基于薯蓣皂苷元的纳米药物载体构建及性能研究[D]. 李春晓.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当归及其活性成分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D]. 宫文霞. 山西大学, 2019(01)
  • [10]桔梗联合阿霉素治疗乳腺癌肺转移小鼠增效减毒的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 沈漫.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的阿霉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