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灰分及其控制措施

茶叶灰分及其控制措施

一、茶叶灰分及其控制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张祺玲,彭玲,徐远芳,周毅吉,郭峰,张勇,邓超,李文革[1](2020)在《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红碎茶杀菌效果与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采用不同剂量的60 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红碎茶,分析其对红碎茶中微生物、品质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辐照方式均能有效抑制红碎茶中微生物污染情况,60 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红碎茶菌落总数D10值分别为1.70,2.66kGy,60 Co-γ射线对红碎茶的杀菌能力强于电子束辐照。2种辐照方式不会对红碎茶水浸出物和氨基酸产生明显影响,但能引起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且电子束辐照对茶多酚、咖啡碱和可溶性糖的影响大于60 Co-γ射线辐照的;60 Co-γ射线辐照后红碎茶灰分含量增加,电子束辐照后红碎茶灰分含量无明显变化,60 Co-γ射线对红碎茶的灰分含量影响强于电子束辐照;2种辐照方式对红碎茶感官品质均有一定提升。综上,60 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红碎茶卫生品质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性。

杨庆渝,常汞[2](2019)在《中国与斯里兰卡茶叶标准比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和斯里兰卡现行的红茶和绿茶标准,对理化指标、重金属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进行比对,分析我国和斯里兰卡在茶叶标准方面的差异并提出相关建议。

梁斯雅,黄丽[3](2018)在《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与其他茶类理化指标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六堡茶的主要理化指标成分,并与其他茶类比较,探索六堡茶的品质特征和地方特色。[方法]对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中的水分、总灰分、茶梗、水浸出物(干态)等理化成分进行分析,并与工夫红茶、大叶种绿茶、茯砖茶、普洱茶(熟茶)国标中的技术要求限量等进行比较。[结果]采集茶样中的总灰分与工夫红茶、大叶种绿茶的最高限量值接近,比六堡茶国标中的最高限量值低31.4%,水浸出物含量平均水平比国标中绿茶最低限量值要求高18.4%,比红茶(大叶)和其他类别的紧压茶(花砖茶)最低限量值要求高出33.0%、93.7%,结合水分与茶梗的特点,得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产工艺形成了六堡茶独特的滋味和风味。[结论]应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发挥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的特色特点,促进产业的发展。

梁斯雅,黄丽[4](2017)在《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与其它茶类国家标准中理化指标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析研究了25个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的水分、总灰分、茶梗、水浸出物(干态)等理化成分,并与工夫红茶、大叶种绿茶、茯砖茶、普洱茶(熟茶)国家标准中的技术限量指标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这些茶样中总灰分与工夫红茶,大叶种绿茶的最高限量值接近,比六堡茶国标中的最高限量值低31.4%;水浸出物含量平均水平比国标中绿茶最低限量值要求高18.4%,比红茶(大叶)和其他类别的紧压茶(花砖茶)最低限量值要求高出33%、93.7%,结合水分与茶梗的特点,分析认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产工艺形成了六堡茶独特的滋味和风味,应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发挥其特色特点,促进产业的发展。

郭桂义,王广铭[5](2014)在《我国茶叶产品国家标准理化指标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我国38个茶叶产品国家标准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为进一步制订和修订茶叶产品标准提供参考。38个茶叶产品国家标准均对茶叶产品的理化指标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共涉及水分、总灰分、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的碱度、水浸出物、粗纤维、粉末、碎茶、碎末茶、茶多酚、氨基酸、含花量、非茶类夹杂物、茶梗含量、长于30 mm茶梗含量、冠突散囊菌等17项理化指标。38个茶叶产品国家标准均规定了水分和总灰分指标,而冠突散囊菌数只有茯砖茶作了规定,每个茶叶产品国家标准理化指标选择项目数量不一,最多规定了8项理化指标,最少的仅有3项理化指标。

陈建国,张吉红,杨文潮,蒋文莉,魏聪辉[6](2013)在《茶叶鉴别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感观鉴别、化学分析、指纹图谱和分子生物学等四个方面对近十年来茶叶的鉴别技术进行了综述。

陈保,姜东华,吕生,车涛,张怀志[7](2013)在《云抗10号大叶种茶不同芽叶的生化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云抗10号大叶种茶芽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化特性。结果表明:芽头的总灰分、可溶性糖、铁、锰以及氟元素的含量低于叶片的含量,而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粗纤维、铜、锌、茶氨酸和咖啡碱的含量高于叶片的含量,芽头的茶多酚、水浸出物和酯型儿茶素含量低于嫩叶,高于老叶。茶梗的总灰分、水浸出物、茶多酚、铜、氟、咖啡碱、儿茶素总量均低于芽头和叶片,而粗纤维、铁和茶氨酸含量高于芽头和叶片。

陈保,姜东华,吕生,车涛,张怀志[8](2013)在《云抗10号大叶种茶晒青芽叶的生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云抗10号大叶种茶为研究对象,分别采摘其芽头、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第四叶和茶梗,分析其生化特性。结果表明:芽头的总灰分、可溶性糖、铁、锰和氟元素含量低于叶片中的含量,而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比例)、粗纤维、铜、锌、茶氨酸和咖啡碱的含量高于叶片中的含量,芽头的茶多酚、水浸出物和酯型儿茶素含量低于嫩叶,高于老叶。茶梗的总灰分、水浸出物、茶多酚、铜、氟、咖啡碱、儿茶素总量均低于芽头和叶片,而粗纤维、铁和茶氨酸含量高于芽头和叶片。不同芽叶生化成分变异系数高于15%的有铜、锌、锰、氟、粗纤维、可溶性糖、茶氨酸、咖啡碱、儿茶素及其单体类物质,由此表明不同芽叶的生化成分差异较大。

孙庆娜[9](2012)在《山东优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茶是我国传统的六大茶类之一,也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茶叶产品。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红茶消费需求,丰富山东茶叶品类,提高夏茶经济效益,本文以山东现有主栽的黄山种、鸠坑种、祁门种以及福鼎大白有性后代和大白紫芽(福鼎大白变异株)为材料,筛选适制山东工夫红茶的茶树品种;借鉴乌龙茶的晒青、摇青以及干燥提香技术,同时应用紫外照射技术,优化了萎凋和提香工艺;通过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对山东茶区红茶的品质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在山东现有栽培品种中,以福鼎大白最适合加工工夫红茶,祁门种次之。2.在室内自然萎凋的基础上,进行“紫外照射4小时+摇青”的组合处理效果最好,所得工夫红茶品质特色鲜明,其香气甜花香浓郁、汤色红浓艳亮、滋味浓强甜鲜。3.当红茶含水量8%,提香温度70℃时,处理时间以1.01.5h茶样感官品质较好;提香时间对工夫红茶各生化成分的影响不同,但对品质有利的生化成分以烘焙1.0h的茶样含量最高;随着提香时间的延长,工夫红茶香气的种类、含量以及组分比值发生显着变化,从而可以解释不同提香时间工夫红茶香型存在差异的原因。4.山东红茶外形大多条索紧细,有金毫,干茶色泽多为乌褐油润,开汤后甜香高且持久,汤色从橙黄到红浓不一,大多较亮,滋味浓、厚、鲜爽,叶底红亮。各生化成分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与南方茶样比,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均较适中。除个别茶样外,山东工夫红茶的水分、灰分的含量均符合GB/T13738.1-2008。结果表明,山东工夫红茶综合品质较好。

李其林,刘丰祎,张煜娟,王萍[10](2012)在《几种茶叶中灰分含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2种检测方法(程序控温法和525±25℃恒量法)对茶叶中总灰分、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溶性灰分碱度的研究表明,5种茶叶品种的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均符合国家标准,但毛尖(宜昌)的总灰分含量达8.71%,超过了国家标准。2种检测方法测定的茶叶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的相对偏差基本在10%以内,在实际检测工作中不会带来方法误差;但测定茶叶水溶性灰分具有明显的方法误差。相对于525±25℃恒量法,在马弗炉中采取程序控温的方法测定茶叶灰分含量具有操作简便、人为误差少、省时、省事、精确等优点。

二、茶叶灰分及其控制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叶灰分及其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红碎茶杀菌效果与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样品准备
        1.3.2 样品辐照
        1.3.3 微生物检测
        1.3.4 品质成分测定
        1.3.5 感官审评
        1.3.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60 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红碎茶微生物的影响
    2.2 60 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红碎茶品质成分的影响
        2.2.1 水浸出物
        2.2.2茶多酚
        2.2.3 游离氨基酸
        2.2.4 咖啡碱
        2.2.5 可溶性糖
        2.2.6 灰分
    2.3 60 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红碎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3 结论

(2)中国与斯里兰卡茶叶标准比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中国和斯里兰卡的红茶和绿茶标准
3 主要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3.1 理化指标比对
    3.2 卫生指标比对
        3.2.1 微生物指标比对
        3.2.2 重金属指标比对
4 总结与建议

(3)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与其他茶类理化指标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数据分析
    2.2 六堡茶与其他类茶理化指标差异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4)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与其它茶类国家标准中理化指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水分的测定
        2.2.2 总灰分的测定
        2.2.3 水浸出物(干态)的测定
        2.2.4 茶梗的测定
3 结果分析
    3.1 实验数据分析
    3.2 六堡茶与其它类茶理化指标差异分析
4 讨论与小结

(5)我国茶叶产品国家标准理化指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分
2 灰分
3 水浸出物
4 粗纤维
5 粉末、碎茶和碎末茶
6 茶多酚和氨基酸
7 其它指标
    7.1 茉莉花干
    7.2 非茶类夹杂物、茶梗和长于30 mm茶梗
    7.3 冠突散囊菌
8 小结

(6)茶叶鉴别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茶叶的鉴别技术及进展
    2.1 感观鉴别
    2.2 化学分析法
    2.3 指纹图谱鉴定
    2.4 分子生物学溯源
3 展望

(7)云抗10号大叶种茶不同芽叶的生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芽叶灰分的含量
    2.2 不同芽叶矿质元素的含量
    2.3 不同芽叶水浸出物、粗纤维和可溶性糖的含量
    2.4 不同芽叶多酚类物质的含量
    2.5 不同芽叶茶氨酸和咖啡碱的含量
3 结论

(9)山东优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红茶产销现状及研究进展
        1.2.1 红茶的发展历史
        1.2.2 红茶产品种类
        1.2.3 我国红茶产销现状
        1.2.4 红茶品种适制性的研究进展
        1.2.5 红茶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
        1.2.6 红茶品质化学研究进展
        1.2.7 红茶保健作用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目的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设备与仪器
    2.3 实验设计
        2.3.1 山东工夫红茶适宜加工品种的筛选
        2.3.2 不同萎凋组合方式对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2.3.3 提香时间对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2.3.4 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特征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感官审评方法
        2.4.2 理化检测方法
        2.4.3 香气成分测定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东工夫红茶适宜加工品种的筛选
        3.1.1 不同茶树品种鲜叶生化成分比较分析
        3.1.2 不同品种(系)鲜叶主要氧化酶活性比较
        3.1.3 不同品种(系)工夫红茶生化成分的比较
        3.1.4 不同品种(系)红茶感官品质的比较
    3.2 不同萎凋组合方式对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3.2.1 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对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3.2.2 不同萎凋组合方式对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3.3 提香时间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3.3.1 不同提香时间对工夫红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3.3.2 不同提香时间对工夫红茶理化品质的影响
        3.3.3 提香时间对工夫红茶香气的影响
    3.4 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特点
        3.4.1 感官品质
        3.4.2 品质生化成分
        3.4.3 主要理化指标
4 讨论
    4.1 山东工夫红茶适宜加工品种的筛选
    4.2 不同萎凋组合方式对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4.3 提香时间对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4.3.1 提香时间对工夫红茶品质影响各异
        4.3.2 提香时间对工夫红茶香气的影响显着
    4.4 山东工夫红茶品质特点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几种茶叶中灰分含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总灰分的测定
        1.2.1 525±25 ℃恒量法 (仲裁法)
        1.2.2 程序控温法
    1.3 水溶性灰分的测定
    1.4 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1.5 水溶性灰分的碱度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茶叶总灰分
        2.1.1 525±25 ℃恒量法 (仲裁法)
        2.1.2 程序控温法
    2.2 茶叶水溶性灰分
        2.2.1 525±25 ℃恒量法 (仲裁法)
        2.2.2 程序控温法
    2.3 茶叶酸不溶性灰分
        2.3.1 525±25 ℃恒量法 (仲裁法)
        2.3.2 程序控温法
    2.4 茶叶水溶性灰分的碱度
        2.4.1 525±25 ℃恒量法 (仲裁法)
        2.4.2 程序控温法
3 结论与讨论

四、茶叶灰分及其控制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红碎茶杀菌效果与品质的影响[J]. 张祺玲,彭玲,徐远芳,周毅吉,郭峰,张勇,邓超,李文革. 食品与机械, 2020(03)
  • [2]中国与斯里兰卡茶叶标准比对分析[J]. 杨庆渝,常汞. 标准科学, 2019(07)
  • [3]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与其他茶类理化指标比较[J]. 梁斯雅,黄丽. 安徽农业科学, 2018(07)
  • [4]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与其它茶类国家标准中理化指标比较研究[J]. 梁斯雅,黄丽. 广东茶业, 2017(06)
  • [5]我国茶叶产品国家标准理化指标分析[J]. 郭桂义,王广铭. 中国茶叶加工, 2014(03)
  • [6]茶叶鉴别技术研究进展[J]. 陈建国,张吉红,杨文潮,蒋文莉,魏聪辉. 检验检疫学刊, 2013(02)
  • [7]云抗10号大叶种茶不同芽叶的生化特性研究[J]. 陈保,姜东华,吕生,车涛,张怀志. 茶叶通讯, 2013(01)
  • [8]云抗10号大叶种茶晒青芽叶的生化特性研究[J]. 陈保,姜东华,吕生,车涛,张怀志. 茶叶科学技术, 2013(01)
  • [9]山东优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点研究[D]. 孙庆娜.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2)
  • [10]几种茶叶中灰分含量研究[J]. 李其林,刘丰祎,张煜娟,王萍.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07)

标签:;  ;  ;  ;  ;  

茶叶灰分及其控制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