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绿色环境税收(论文文献综述)
刘晶[1](2019)在《我国环境保护税收政策执行偏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跃居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社会发展等方面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却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恶化将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甚至危及生命;另一方面,环境污染问题也制约着我国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转型,导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制约的恶性循环。因此,我国制定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税法》,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环境保护税替代了之前征收的排污费,完成了费改税的税制改革。本文通过梳理环境保护税演变过程,把握环境保护税收政策目标及原则,了解政策落实及偏差的表现。主要针对征税对象不全、跨部门配合不力、政策激励和处罚力度不足、信息数据缺乏及时性和准确性等偏差表现,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从政策设计、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等四个维度,分析政策设计上过于保守,政策执行者执行力不足,目标群体观念滞后,政策环境制约的深层原因。并总结借鉴国外经验做法,提出完善环境保护税收政策设计,健全执行主体工作机制,提高目标群体的税收遵从度,营造良好政策执行环境等方面的政策建议,为提高我国环境保护税收政策执行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李阳[2](2019)在《论我国环境税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文中认为环境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为我们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而且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但是,人类随着对经济利益等的过度追求,逐渐忽略了我们在追求经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便成为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面对生态环境的被破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便开始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自身利益以及子孙后代的健康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探求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和手段。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但凡环境保护措施相对完善、治理环境污染相对发达的国家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开征环境保护税,将经济手段和国家法律做到有机结合来应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2007年开始,我国曾针对如何发挥税收作用来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切实可行且效果显着的探索和研究,在立法和实践层面也做过积极探索。无论如何,我们可喜地看到,我国的环境保护税法律框架到2015年已基本搭建完成。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获得立法机关通过,这一法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向建立环境保护税制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慎重实施这一法律,该法的施行时间推迟至2018年1月1日。不言而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单行税法。该法的实施意味着我国正式进入了独立开征环境税的行列。本文主要以新出台的《环境保护税法》为出发点和考量对象,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在立法技术、法律逻辑架构等方面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同时,对该法的立法层面和司法层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其目的在于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为我国环境税法的完善提出立法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对环境税以及我国环境税法进行简单概述和理论探讨,其次,介绍了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经验以及我们完善我国环境税法的启示,再次,对我国环境税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税法的立法建议,以期为我国环境保护税制度的建设做出可能的贡献。
尹华东[3](2017)在《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止环境问题的继续恶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德国先后尝试将税式支出引入环境保护领域,并构建了环境税式支出制度,实现了对环境税收优惠规定有效清理及评估管理,充分发挥了政府对环境、经济的宏观指导作用,促进了税收改革的绿色化进程及环境问题的解决。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转型,我国的环境问题亦持续恶化,通过税收手段中的税式支出可在一定程度上调和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之间固有的矛盾。但我国目前环境税式支出制度中存在环境税式支出管理不完善,环境税式支出的立法层次低,部分环境税式支出范围过窄、表现形式单一、内容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上述问题严重妨害了税收调控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的发挥,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在坚持税收法定、税收效率、税收公平原则的前提下,在借鉴美国、德国环境税式支出经验的基础上对环境税式支出制度进行如下完善:第一,完善我国环境税式支出的管理立法,规范我国环境税式支出预算报告编制机制;第二,提高我国现有的环境税式支出的法律层次;第三,拓宽支出的范围、增加税式支出的表现形式及取消不合理的环境税式支出。
陈亮宇[4](2016)在《我国环境税立法研究》文中提出自古以来,自然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一直将自然资源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系统。由于环境的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人们往往注重经济增长而忽略了环境问题,经常出现的雾霾天气,沙尘暴天气,足以说明近年来我国的环境破坏程度。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问题,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品质成为了我们考虑问题的关键。因此,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征收环境税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与国外的相关情况的对比表明:目前我国仍然没有开征专门的环境税,而只是在一些税制中涉及到环保的因素,而西方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环境税法律制度,并且通过环境税的征收达到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显着效果。目前世界各国环境税的模式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三类:融入型环境税、独立型环境税以及税费并存模式,笔者认为我国目前采取独立型环境税较为妥当,尽管就我国的国情来看直接建立独立型环境税模式较为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复杂,需要分步骤、分阶段的完成,不可以急于求成,否则人们的可接受程度也会较低。进行环境税立法对我国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使税收集中起来用于反哺环境,修复自然,也可以用税收所得让企业革新技术,改进生产设备,还可以引导人们选择绿色消费,以此来保护环境。目前西方国家建立了完备的环境税体系,我们在学习美国、瑞典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同时,还要了解其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并且结合我国的国情,引入环境税制度。这一过程是比较困难的,早在十年前,环境税立法问题便已经提议并争议过,但由于各种原因,环境税法始终没有出台。我们需要找出环境税立法进程缓慢的原因,并且解决这些障碍,积极推进环境税立法的进程,对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觉悟,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因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环境税立法民心所向,迫在眉睫,2015年6月向社会公众发布的《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无疑大大推动了环境税立法的进程。我国环境税立法已经指日可待。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环境税方面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通过对环境税基本理论的分析,阐述我国目前环境税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最终提出我国环境税立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选择以及立法的具体设想。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的主要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正文,第一章通过分析环境税的概念入手,分析环境税的基础理论,环境税的基本原则等等,通过该章的描述使得我们对环境税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二章,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与环境保护相关税收的情况,并从中找到了不足之处,以及我国需要如何完善相关制度。第三章,通过研究美国、瑞典等西方国家环境税立法的现状,探究其立法的过程,以及是如何一步步推进的。并分析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第四章,立足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提出环境税立法的相关设想,并且简要的分析了我国环境税立法模式的选择,认为我国实行独立型环境税较为妥当。最后部分是结语,对整个论文研究进行一个总结。提出开征独立的环境税,有利于促进社会以及企业之间公平竞争,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徐素雯[5](2013)在《关于我国环境税改革的法律思考 ——基于“双重红利”理论》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能力不断增强,人类社会步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然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顾自然的承受能力,引发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使得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因而研究环境问题,探寻环境保护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法律的途径,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近年来,各国倾向于使用经济手段对环境进行保护,而环境税就是其中之一。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通过税收手段对物质利益进行再次分配,从而增强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国家各层次的确立,政府与环保部门正面临着如何利用税收手段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问题,同时这也成为我们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论述环境税立法的基础理论与理论创新。这一部分从税法学、环境法学、经济学三方面介绍了环境税的理论基石,从而更进一步的探讨了环境税前沿理论——“双重红利”理论,以此为基础贯穿我国环境税改革的基本思路。第三部分,论述我国环境税立法的概况及评析。这一部分主要从立法及制度设计的角度,介绍我国环境税的立法发展历程以及具体内容,并分析了我国环境税的立法缺陷,为后文关于我国环境税改革的构想提出了拟解决的问题。第四部分,论述OECD国家环境税立法的经验及评析。这一部分同样从立法及制度设计的角度,介绍了OECD国家环境税改革的经验及环境、经济、社会三大成效,为后文关于我国环境税改革的构想提出了拟借鉴的方案。第五部分,论述我国环境税改革的基本构想。这一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从基本原则、目标定位、具体措施三个方面,结合“双重红利”理论与我国基本国情,提出了我国环境税改革的基本构想。
王彩华[6](2012)在《对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探析》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人类在物质上日益丰富的同时,资源与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并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费改税及开征环境税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根据经济学一般原理,通过理论陈述、描述性统计等方法,对环境税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完善我国环境税制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完整环境税的基本思考。
孙刚,房岩,刘倩[7](2012)在《环境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环境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方法]从经济增长、发展模式、全民环境意识、公平、效率等方面,探讨环境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以可持续发展理念考察我国的现行税制。[结果]我国现行税制的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的环境税收体系。环境税体现公平原则,促进平等竞争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结论]环境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制度保证,是政府用以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手段。
吴丹丹[8](2012)在《我国环境税收使用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环境税开征提上日程,环境税收的使用问题也将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国家财政税收之一的环境税收不仅具有一般税收的特征,还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以保护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因此,环境税收的使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对环境税收使用制度的研究同时也是开征环境税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对环境税收使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能适时的征收环境税,以降低环境税征收的阻力。环境税收使用制度主要是根据环境税收使用的方式来分别构建的。由于环境税收具有治理环境的重要使命,因此专款专用制度更有利于环境税收及时、高效的发挥作用。尽管专款专用制度一向受民众青睐,但其自身也存在僵化和不灵活的弊端,所以要将一部分税收纳入公共财政的一般预算将会最大限度的发挥环境税收的作用。同时,为了从源头上遏制环境污染,提高企业的治污积极性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也应建立环境税收返还制度。环境税收使用监督法律制度的构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任何好的制度在没有监督的状况下都必然会走向衰落。只有监督制度的存在才会使原有的制度不断的趋于完善。环境税收使用的监督主要通过其对自身的监督、纳税人的监督与第三方的监督来实现。
董梅[9](2011)在《浅议民生导向下的新疆环境税收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全面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与民生建设关键时期,如何更好地运用环保税收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理论界和决策层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新疆环境税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孙天华[10](2011)在《关于环境税立法的思考》文中指出自2003年以来,我国新一代领导集体陆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张。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这足以表明环境税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我国环境税收立法刚刚起步、生态税法尚处于空缺状态的情况下,本文对环境税立法进行了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环境税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环境税立法是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并解决我国环保经费不足的现实情况下提出的,并且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征环境税的政策性基础、经济学基础以及法学基础,本部分对这三个方面所包含的具体理论进行了重点阐述。本文第二部分阐述了我国环境税立法的现状及缺陷。列举了当前我国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种的几种类型,分析了其存在的立法缺陷,并进一步指出我国环境税立法存在课税要素不健全、税种缺失、排污收费制度不合理以及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等问题。本文第三部分分析了国外环境税立法的概况及对我国的借鉴。本部分对比较典型的发达国家的环境税立法概况进行了介绍,通过对各国主要开征的环境税税中的分析,从中总结出立法的主要经验,在立法原则、税收种类、课税要素和说受优惠政策方面为我国的环境税立法提供借鉴。本文第四部分提出了对我国环境税立法的初步构想。环境税立法的构建需注意若干方面的问题,要立足国情,确定目标,重视立法程序和立法质量,本文在遵循环境税的基本原则、优化环境税的课税要素、改革现有排污收费制度、健全环境税税种以及完善环境税收优惠政策方面提出了环境税立法的初步构想,以期为我国的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一己之得。
二、浅议绿色环境税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绿色环境税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环境保护税收政策执行偏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理论层面 |
1.2.2 现实层面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创新及不足之处 |
1.7.1 创新之处 |
1.7.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环境保护费、税的概念 |
2.1.2 环境保护费、税的区别及其特点 |
2.1.3 政策执行偏差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庇古理论 |
2.2.2 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 |
第三章 我国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出台及其内涵要求 |
3.1 我国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出台及其意义 |
3.1.1 环境保护费改税政策演变过程 |
3.1.2 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出台意义 |
3.2 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基本原则 |
3.3 环境保护税收政策主要规定 |
第四章 环境保护税收政策执行偏差表现及其原因 |
4.1 环境保护税收政策执行偏差表现 |
4.2 环境保护税收政策执行偏差原因 |
4.2.1 政策设计过于保守 |
4.2.2 政策执行主体执行力不足 |
4.2.3 政策目标群体观念滞后 |
4.2.4 政策环境形成制约 |
第五章 国外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和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5.1 国外环境保护税收政策的实践经验 |
5.1.1 征税对象 |
5.1.2 计税依据 |
5.1.3 税率 |
5.1.4 税收优惠 |
5.2 国外环境保护税收政策经验总结 |
5.3 国外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第六章 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税收政策执行的建议 |
6.1 完善政策体系,优化税制要素设计 |
6.2 建立健全执行主体工作机制,强化执行能力 |
6.3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目标群体的税收遵从度 |
6.4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营造良好政策执行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论我国环境税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环境税与我国环境税法概述 |
第一节 环境税概述 |
一、环境税的概念 |
二、环境税的理论基础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庇古税理论 |
(三)公共物品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我国环境税法概述 |
一、我国环境税法历史沿革 |
二、我国环境保护税法的特点 |
(一)我国的环境保护税法是“费改税” |
(三)我国环境保护税法独有的法律特征 |
第二章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环境税法律制度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环境税法律制度的经验 |
一、德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经验 |
二、美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经验 |
三、日本环境税法律制度的经验 |
第二节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环境税法律制度的启示 |
一、德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启示 |
二、美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启示 |
三、日本环境税法律制度的启示 |
第三章 我国环境税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征收范围狭小 |
一、未将碳税列入征收范围 |
二、未将自然资源税列入征收范围 |
第二节 税款的使用制度不健全 |
一、税款的使用制度未做出明确规定 |
二、未成立税款的环保专项基金 |
第三节 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 |
一、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 |
二、征管部门问责与监督机制不完善 |
三、公民环保意识薄弱 |
第四章 我国环境税法完善建议 |
第一节 扩大征收范围 |
一、将碳税列入征收范围 |
二、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 |
第二节 建立科学的税款使用制度 |
一、确立专款专用的使用制度 |
二、成立环保基金和专项资金 |
第三节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
一、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
二、完善征管部门问责与监督机制 |
三、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现实、理论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石 |
第一节 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相关概念 |
一、税式支出的概念 |
二、环境税式支出的概念及类型 |
三、环境税式支出的基本特征 |
四、环境税式支出与相关概念辨析 |
五、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
第二节 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的理论基石 |
一、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的经济学理论 |
二、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的环境法学理论 |
三、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的其他理论 |
第二章 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的现状、功效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的现状及功效 |
一、环境税式支出制度在我国流转类税法中的现状及功效 |
二、环境税式支出制度在我国所得类税法中的现状及功效 |
三、环境税式支出制度在我国财产行为类税法中的现状及功效 |
四、环境税式支出制度在我国其他类型的税法中的现状及功效 |
第二节 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环境税式支出管理不完善 |
一、我国环境税式支出立法层次低 |
三、我国部分环境税式支出规定不合理 |
第三章 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完善的目标及原则 |
一、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完善的目标 |
二、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完善的原则 |
第二节 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的完善建议 |
一、完善我国环境税式支出的管理 |
二、提高我国环境税式支出的立法层级 |
三、合理设置我国环境税式支出条款 |
结语 |
主要参考资料 |
附录 |
致谢 |
(4)我国环境税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 研究的背景 |
2. 研究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的主要研究现状 |
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环境税的基本理论 |
(一) 环境税的概念 |
(二) 环境税的功能 |
(三) 环境税的基本原则 |
1. 税收法定原则 |
2. 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受益者纳税原则 |
3. 税收公平原则 |
4. 税收效率原则 |
5. 专款专用原则 |
(四) 环境税的理论基础 |
二、环境税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 环境税立法的现状 |
1. 排污费 |
2. 相关税种 |
(二) 我国目前环境税立法存在的问题 |
(三) 环境税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三、国外环境税的立法考察与借鉴 |
(一) 国外环境税的立法考察 |
1. 美国环境税的立法实践 |
2. 瑞典环境税的立法实践 |
3. 德国生态税的立法实践 |
(二) 国外环境税立法的经验以及借鉴 |
四、我国环境税立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选择 |
(一) 我国环境税立法的基本思路 |
(二) 环境税立法的模式选择 |
1. 国外环境税立法的主要模式 |
2. 我国环境税立法模式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 |
3. 我国环境税立法的模式选择 |
五、我国环境税立法具体设想 |
(一) 征收独立型环境税 |
1. 征税对象 |
2. 应税税额 |
3. 征管体制 |
(二) 相关税种的完善 |
(三) 环境税收优惠政策的完善 |
(四) 完善《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的相关建议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5)关于我国环境税改革的法律思考 ——基于“双重红利”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 选题的背景 |
2、 选题的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1、 国外环境税立法的研究 |
2、 国内环境税立法的研究 |
(三) 研究方法 |
1、 历史分析的方法 |
2、 比较分析的方法 |
3、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4、 多学科交叉的分析方法 |
二、 环境税立法的理论基础 |
(一) 开征环境税的环境法基础 |
1、 环境正义理论 |
2、 环境权利与义务理论 |
3、 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协调理论 |
(二) 开征环境税的经济学基础 |
1、 外部性理论 |
2、 公共物品理论 |
3、 “双重失灵”理论 |
4、 “双重红利”假说 |
(三) 开征环境税的税法学基础 |
1、 环境税收法定主义 |
2、 环境税收公平原则 |
3、 环境税收效率理论 |
4、 环境税收中性理论 |
三、 我国环境税立法的现状 |
(一) 我国现行环境税立法的进程 |
1、 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 |
2、 现行环境税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 |
(二) 我国现行环境税立法的缺陷 |
1、 独立税种的缺失 |
2、 课税要素不完善 |
3、 税费制度的混乱 |
4、 优惠制度的弊端 |
四、 OECD 国家环境税立法的经验及评析 |
(一) OECD 国家环境税立法经验及其借鉴 |
1、 较完善的环境税体系 |
2、 较灵活的行业和产品差别税率 |
3、 税收中性和税收优惠制度 |
4、 以重税惩处损害环境的行为 |
(二) OECD 国家环境税立法的效应评析 |
1、 环境效应评析 |
2、 经济效应评析 |
3、 社会效应评析 |
五、 我国环境税立法的基本构想 |
(一) 我国环境税立法的基本原则 |
1、 税收法定原则 |
2、 公平与效率原则 |
3、 专款专用原则 |
4、 污染者负担原则 |
(二) 我国环境税立法的目标定位 |
1、 我国对“双重红利”理论的借鉴 |
2、 以“环境红利”为环境税立法的首要目标 |
(三) 我国环境税立法的具体措施 |
1、 开征独立的环境税税种 |
2、 优化环境税的课税要素 |
3、 明晰环境税与费的关系 |
4、 健全环境税收优惠制度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7)环境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境税与经济增长 |
2 环境税与发展模式 |
3 环境税与全民环境意识 |
4 环境税与公平 |
5 环境税与效率 |
6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考察我国的现行税制 |
(8)我国环境税收使用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0.1 选题背景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意义与本文创新 |
第一章 环境税收使用的基本理论 |
1.1 环境税的内涵 |
1.2 环境税收使用制度的理论基础 |
1.2.1 公共选择理论 |
1.2.2 税收契约理论 |
1.2.3 环境税收中性理论 |
1.3 环境税收入使用的分类 |
1.3.1 按照使用用途所做出的分类 |
1.3.2 按使用方式所做出的分类 |
第二章 环境税收使用法律制度设计 |
2.1 我国环境税收使用现状 |
2.1.1 OECD国家环境税税收与我国环境税收的比较分析 |
2.1.2 我国环境税收使用存在的问题 |
2.2 环境税专款专用法律制度 |
2.2.1 专款专用的优点与弊端 |
2.2.2 专款专用制度的具体形式 |
2.2.3 我国专款专用法律制度的模式选择 |
2.3 纳入公共财政一般预算制度 |
2.3.1 公共财政的概念与特征 |
2.3.2 环境税收纳入公共财政一般预算的必要性 |
2.3.3 完善环境税公共财政的一般预算制度 |
2.4 环境税收返还制度 |
2.4.1 环境税收返还的目的 |
2.4.3 我国环境税返还制度的构建 |
第三章 环境税收使用监督法律制度的构建 |
3.1 审计机关的监督 |
3.1.1 我国环境税收使用审计监督的现状 |
3.1.2 加强审计机关的监督 |
3.2 纳税人的环境税收监督权利 |
3.2.1 纳税人环境税收使用监督权利的基本内容 |
3.2.2 我国代议机关监督的完善 |
3.2.3 建立纳税人的司法救济制度 |
3.3 我国环境NGO的监督权利 |
3.3.1 我国环境NGO发展的现状及不足 |
3.3.2 环境NGO在环境税使用监督中的作用 |
3.3.3 完善我国的环境NGO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10)关于环境税立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方法 |
二、法律解释方法 |
三、比较分析方法 |
四、实证分析方法 |
第二章 环境税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一节 环境税立法的必要性 |
一、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现实需要 |
二、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要求 |
三、解决环保经费不足的有效途径 |
第二节 环境税立法的可行性 |
一、环境税立法的政策性基础 |
二、环境税立法的经济学基础 |
三、环境税立法的法学基础 |
第三章 我国环境税立法的现状及缺陷 |
第一节 我国环境税立法的现状 |
一、资源税 |
二、消费税 |
三、增值税 |
四、城市维护建设税 |
五、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 |
六、车船使用税和车辆购置税 |
七、排污收费制度 |
八、税收优惠措施 |
第二节 我国环境税立法的缺陷 |
一、环境税课税要素不健全 |
二、环境税税种缺失 |
三、排污收费制度不合理 |
四、环境税收优惠措施不完善 |
第四章 国外环境税立法的概况及对我国的借鉴 |
第一节 国外环境税立法的概况 |
一、德国的环境税立法 |
二、荷兰的环境税立法 |
三、瑞典的环境税立法 |
四、美国的环境税立法 |
第二节 国外环境税立法对我国的借鉴 |
一、适宜的环境税立法原则 |
二、多样化的环境税税收种类 |
三、合理的环境税课税要素 |
四、健全的环境税收优惠措施 |
第五章 我国环境税立法的初步构想 |
第一节 我国环境税立法应注意的问题 |
一、环境税立法应该立足于我国国情 |
二、环境税立法应该确立正确目标 |
三、环境税立法应该重视立法程序 |
四、环境税立法应该注重立法质量 |
第二节 我国环境税立法的具体措施 |
一、遵循环境税的基本原则 |
二、优化环境税的课税要素 |
三、健全环境税税种 |
四、完善环境税收优惠措施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浅议绿色环境税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环境保护税收政策执行偏差研究[D]. 刘晶. 延边大学, 2019(01)
- [2]论我国环境税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D]. 李阳.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3]我国环境税式支出制度研究[D]. 尹华东.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4]我国环境税立法研究[D]. 陈亮宇.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3)
- [5]关于我国环境税改革的法律思考 ——基于“双重红利”理论[D]. 徐素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6]对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探析[J]. 王彩华. 现代商业, 2012(12)
- [7]环境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 孙刚,房岩,刘倩. 安徽农业科学, 2012(09)
- [8]我国环境税收使用法律制度研究[D]. 吴丹丹. 中南大学, 2012(03)
- [9]浅议民生导向下的新疆环境税收的构建[J]. 董梅. 税收经济研究, 2011(03)
- [10]关于环境税立法的思考[D]. 孙天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