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黄土残留高原地区特色园林植物发展对策

晋西黄土残留高原地区特色园林植物发展对策

一、晋西黄土残塬区特色园林植物的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周雅吉[1](2021)在《宁夏海原县菜园村LID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宁夏海原县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起伏大,地表覆盖着厚厚的湿陷性黄土,夏季集中的暴雨经常引起短时内涝、地表下陷、径流侵蚀等问题。针对乡村雨洪管控问题的既有研究,国内多集中在供排水设施及污水处理等方面,对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极端气候条件以及脆弱的土壤结构并不适用。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雨洪管控实践及研究的梳理,结合国内黄土高原地区乡土智慧,选择海原县菜园村为典型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村庄雨洪管控问题的地域特征,其次对其雨洪形成的空间机制进行了剖析,最终提出了地域性乡村雨洪管控体系及其景观化建设策略。本论文共6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雨洪管控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梳理,指出乡村地区处理雨洪问题时存在的弊端,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等;第二章辨析了研究相关的概念,梳理了研究运用的基础理论并阐述了基础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及在本文中的运用,分析并借鉴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乡土智慧案例,最后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及技术路线;第三章介绍了宁夏海原县菜园村的区位背景和自然条件,分析了造成雨洪现象的成因;第四章基于菜园村雨洪问题,通过流域分析、空间格局构建和雨水过程分析,评价了菜园村建成区的景观格局,并总结导致雨洪问题的格局特征;第五章从景观格局提升、下垫面设计、LID措施应用三个层面提出雨洪管控建设的景观策略;第六章总结了菜园村建成区基于雨洪问题的LID建设景观策略的研究内容并作出展望,以期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乡村雨洪管控建设提供帮助。本研究主要结论有2点:(1)基于“源-汇”模型及“格局-过程-功能”原理对海原县菜园村雨洪问题的空间机制进行分析;(2)从格局优化、下垫面设计、措施使用三个层次提出了地域性乡村雨洪管控的LID建设景观策略。

巫翠华[2](2021)在《刺槐人工林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刺槐是我国西北地区造林的先锋树种,其群落的健康发展对西北地区的生态恢复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解决刺槐人工林群落林下植被稀疏、物种多样性下降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查不同林龄(7 a、13 a、23 a)的刺槐纯林和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物种组成、生态型组成和α多样性,分析刺槐生长发育对林下物种的影响,同时将刺槐人工林群落与本土植物群落对比,为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提高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林龄增加,刺槐纯林林下植物物种数逐渐减少;其中,菊科植物种类先增加后减少,蔷薇科先减少后增加,豆科、桑科和禾本科植物种类减少;此外相邻阶段群落的相似性系数较高且下降,但林下植物群落中的中生植物比例逐渐增加。对林下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可知,随着林龄增加林下植物总体α多样性呈下降趋势;其中草本层α多样性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与枯落物厚度呈正相关;灌木层α多样性则表现为下降趋势;其与土壤含水率呈正相关,与林分郁闭度、冠幅、树高、胸径呈负相关。(2)随着林龄增加,刺槐+侧柏混交林下植物物种数先增加后降低;其中,菊科、豆科植物种类逐渐减少;禾本科先减少后增加;蔷薇科先增加后减少;此外相邻阶段群落的相似性系数较高且下降,但林下植物群落中的中生植物比例逐渐增加。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分析可知,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总体α多样性表现为随林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灌木层和草本层的α多样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变化;其中,郁闭度和土壤含水率与灌木多样性呈负相关;树高、郁闭度和冠幅与草本多样性呈负相关。(3)将23 a的刺槐纯林、侧柏纯林、刺槐+侧柏混交林和荒草地对比可知,四种群落林下植物总体α多样性表现为:侧柏纯林>混交林>荒草地>刺槐林;其中侧柏纯林物种种类最多,荒草地最少,混交林与刺槐纯林物种数相同,但混交林植物物种科、属组成比刺槐纯林复杂。对林下植物生态型和科分析可知,四种群落林下中生植物占比表现为:刺槐纯林>刺槐+侧柏混交林>侧柏纯林>荒草地;其中,菊科、禾本科植物在四种群落都存在;且荒草地与其他三种森林群落林下植物的共同科也只有菊科和禾本科2种,而刺槐纯林和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群落相似度较高,其共有科有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堇菜科、莎草科和桑科植物7种,侧柏纯林与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群落相似度系数最高,共同科有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堇菜科、莎草科、茜草科和败酱科8种。综上所述,刺槐生长发育对纯林和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均有限制作用,不过混交模式可缓解刺槐单一种植引起的物种多样性降低问题,但需加强后期管理,防止刺槐冠幅过大压制其他植物。此外,荒草地物种多样性较低,可通过种植刺槐提高荒草地多样性,同时采用混交模式可促进群落乔木均衡生长,进一步提高林下多样性,使群落健康发展。

税嘉陵[3](2019)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长城是中华民族发展变迁的见证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历史、科学信息,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边塞风情和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但在晋北明长城沿线,人类历史上大兴土木、肆意破坏森林资源及现代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行为,使该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晋北明长城体系及周边遗产资源的保护,对生态环境平衡也有巨大威胁,曾经长城所带来的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风景林的营建是改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森林群落能够为长城沿线独立的遗产资源形成连续的保护屏障,有效减缓当地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现象,并能传承区域植被景观特色,美化景观环境,协调当地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晋北明长城沿线自然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平衡发展。但传统的风景林建设理论与营造模式仅仅局限于视觉效果或生态敏感度某一单方面的因素,忽略了其在遗产保护、生态修复、景观营造及经济振兴等方面的多重影响。因此本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系统数据平台,以生态规划、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林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针对晋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与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的特殊性,探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的策略与方法。本研究合理统筹生态性、文化性、景观性及经济性四大目标,探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与界定的方法及风景林规划设计的细节;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进行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与分析、林地适宜性分析、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等,并进行加权叠加,以实现研究区风景林营造范围的选择及一般区域与重点景区的划分;结合传统造林与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在空间规划与植物造景方面的方法,从晋北地区的林木生长立地条件出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从植被景观风貌划定、树种选择、群落构建及基于立地类型的细班规划四方面实现创造符合生态规律与景观美学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最后以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为例验证该策略与方法的可实施性,探索出一套多元平衡的近自然地域性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

孟丹[4](2018)在《陕西关中地区佛寺建筑空间环境研究》文中认为佛寺建筑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记载了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发展历史。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同时,对佛寺建筑的环境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现存佛寺建筑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对于传承和保护佛教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系统阐述了中国佛教文化和佛教建筑的基本理论,主要以陕西关中地区现存佛寺为研究对象,从佛教文化、建筑特征、空间环境等方面对陕西关中地区的佛寺进行了建筑空间环境的深入研究。文中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对陕西关中地区佛寺建筑的分布特点及空间环境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得出了关中地区佛寺建筑空间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典型案例法门寺的建筑概况、空间布局、景观元素等方面的细致分析,提出了关中地区佛寺建筑空间环境的保护与改造的参考与借鉴,为佛寺空间环境的发展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将保护与传承是佛教文化的基本点和出发点,根据陕西关中地区的地域特色,结合佛寺自身特有的佛教文化营造出独具特色的空间环境,为今后陕西关中地区佛寺的保护与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申潇潇[5](2016)在《河南省城市山地公园雨水利用研究》文中提出雨水是一种良好的资源,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有完善的理论体系与技术实践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在保护和美化环境、节约资源、防洪减灾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我国在雨水利用方面也做了多种尝试,最初是以解决干旱缺水地区灌溉饮水为主要目的,近几年在城市绿地建设中也逐渐开始进行雨水利用,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河南省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其他季节较为干旱,由于城市化建设还出现旱涝并存的现象,因此,进行雨水利用是非常必要的。河南省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4.3%,因此许多城市公园在山地地形上建设。山地公园坡度大,导致雨水径流速度快,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然而,山地公园又是良好的休闲、健身场所,如果将山地公园建设与雨水利用结合,既能够解决山地公园存在的问题,又能够节约资源、美化环境。因此,本文针对河南省城市山地公园雨水生态化利用做了相关研究。文章首先通过分析河南省地势地貌、地质土壤、植被条件、气候特点、水利概况、雨水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山地公园特点、雨水利用优势及意义等,得出河南省建设城市山地公园雨水利用措施是可行而且非常必要的;其次又提出雨水利用的规划原则,即因地制宜、考虑整体布局、保护区域原貌、限制不透水区域等,并将雨水利用划分为雨水滞留下渗、雨水过滤净化、雨水存储调蓄三个系统,分别介绍了相关措施的一般做法;然后通过河南地势地貌将山地区域分为太行山山地丘陵区、豫西黄土山地丘陵区、桐柏山-大别山山地丘陵区,分别选取各区域内代表城市进行分析,总结该区域适宜的雨水利用措施;最后以新密市青屏山公园作为实际案例,介绍了公园雨水利用措施及效果,分析其带来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并提出改进意见。本文针对河南省城市山地公园雨水利用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设计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帮助与参考。

霍云梅[6](2016)在《覆盖度、雨强及坡度对城市典型草坪绿地坡面产沙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草坪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城市典型草坪绿地坡面产沙影响因素有助于进一步指导城市绿地土壤侵蚀的调控,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利用模拟降雨方法,针对我国两种城市典型草坪绿地进行坡面产沙影响因素的研究。通过设置2种下垫面类型(砂壤土种植高羊茅、粘壤土种植狗牙根),3种草地覆盖度(90%、60%、0%)、3种坡度(5°、10°、20°)、固定雨量(90 mm)下3种雨强(30、60、90 mm/h),研究了草被覆盖度、雨强、坡度对于两种城市典型草坪绿地坡面产沙的影响。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90%、60%盖度高羊茅和狗牙根都可以延迟坡面产沙时间。两种绿地初始产沙时间与覆盖度呈正相关,与雨强、坡度呈负相关。两种草地初始产沙时刻与草被覆盖度、雨强及坡度呈线性关系。(2)试验条件下砂壤土裸地出现了侵蚀沟,随着雨强和坡度的增加,侵蚀沟发育程度也相应更完全,其中雨强为90 mm/h、坡度为20。时出现了严重的切沟侵蚀。随着雨强和坡度的增加、覆盖度的减小,两种绿地产沙率都相应增加。(3)60%盖度高羊茅可以有效削减裸地产沙量,削减率达到95%以上,60%盖度狗牙根对裸地产沙量的削减率高于90%。90%盖度狗牙根和高羊茅对裸坡产沙量的削减率接近100%。(4)对两种草地产沙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为覆盖度,相关性达到极显着。试验条件下坡度对高羊茅绿地产沙量的影响大于雨强,雨强对狗牙根坡面产沙量影响较坡度更大。(5)建立了试验条件下两种城市典型草坪绿地坡面产沙模型,经过验证,模型可信度良好,可用于试验条件下场降雨坡面产沙量的预测。

芦旭[7](2015)在《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10月,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新战略”。随后,全省各地积极响应,尤其以豫东南地区的平顶山市、许昌市等地率先发展,已经推出了第二代新型农村社区模式,如九龙山模式、张庄模式、柏都模式、东明义模式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乡村由于所处地貌地势地貌复杂,目前尚无适宜本地貌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随着豫西地区农村经济形势好转以及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如何提升该区域乡村人居环境的品质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实问题。本论文研究面向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景观环境建设,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转型发展的社会现实,疏理该区域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要素,探讨该区域新型乡村聚落景观环境建设的良性发展途径,并提出适宜的景观规划设计基本策略、设计方法与设计导则。论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首先,论文在充分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地理特征与社会经济特征的基础上,融合地域建筑学思想,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原型进行挖掘与分析,总结出朴素意识形态下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乡村聚落的景观特征。其次,论文基于时代背景,从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发展以及现代生活需求三个层面对当下该研究区域内的乡村聚落发展趋势以及景观发展转型现实,进行分析疏理,剖析研究区域内乡村聚落的发展趋势及其景观环境建设的转型动因。再次,论文通过分析朴素意识形态下的传统乡村景观建设与当下建设现实之间的差异,疏理出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要素,并针对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环境建设,形成一套与之自然地理条件相适应,生态气候条件相协调的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策略、设计方法与设计导则。最后,论文选取地处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的三门峡高庙乡为典型研究基地,结合前文研究成果进行相关景观设计实践,探讨其景观发展与建设的本土化途径,试图探寻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转型发展的适宜之路。

方松林[8](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张伟[9](2014)在《铜川市林业建设现状及模式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铜川市林业建设按照“山上治本,身边增绿”的要求,科学规划,精细施工。要明确地块、适地适种,提高品位,提升档次。重点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林业重点工程和绿化铜川五大工程,推进以城市和周边直观山坡为主的城市森林工程;建设以210国道、包茂和延西高速、耀旬路等交通主干线绿色长廊;完善提高照金、香山、药王山、玉华宫、陈炉古镇等主要景区景观绿化水平;抓好流域绿化和绿色家园绿化工作。推进铜川市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努力实现“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的战略目标。促进和加快铜川经济转型,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本论文采用自然科学与经济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文献分析方法与实地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概括、综述了科教界、学术界对生态林业建设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对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研究、生态林业建设模式的研究、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对策研究等,科学地选择了诸多理论研究工具和方法,借鉴国内外林业建设经验和研究成果,以林业管理学、林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作为基础,结合若干年的生态林业建设经验,对陕西铜川生态林业建设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参考并综合铜川市生态林业建设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针对投资主体、功能特点、战略规划、组织结构体系、经营管理机制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干杂果经济林建设模式、“苗木寄栽,一次成园”新建园模式、林下种养业建设模式、果产业模式、生态旅游模式。根据当地自然、历史、社会和经济情况,确定了生态林业建设的内容和目标,并提出了铜川生态林业建设发展战略:(1)抓住林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造林活动;(2)注重三种效益,探索林业生态建设新模式;(3)加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强化科技兴林;(4)建立健全投入机制,推行财政资金投入、补偿、补贴制度;(5)完善法律机制,提高生态意识;(6)林业改革工作继续深化,落实林业建设任务。

仝晓辉[10](2014)在《陕西省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对道路通过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改变地形地貌、扰乱土壤结构、破坏植物群落、降低生物多样性、影响局部地域气候、增加水土流失危险性等。若不实施保护措施,不仅公路自身的设施安全和行车安全得不到保障,还将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路域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将成为今后公路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公路建设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重点是路域植被和取土场、弃土场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技术难点是坡面保护与植被恢复的统一和困难条件下以及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本文选取陕北地区—神木~佳县~米脂高速公路、关中地区—省级高速蒲城~黄龙段公路和陕南地区—西安~蓝田~商州高速公路为例,分析了陕北、关中和陕南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特点,公路建设对路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不同区域下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对策措施和技术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初步划分出陕西高速公路网生态恢复区划及模式,分区域、分路段类型、分部位构建了适合陕西省不同区域下公路建设生态景观恢复技术模式,为今后该地区路域生态景观恢复设计、施工、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基础依据。(2)边坡生态植被恢复建植技术对比研究,进行了路域植被建植技术区域适用性和路段适用性分析,通过对典型路域建植技术的广泛调研和人工边坡建植的模拟试验研究,总结出不同路段适用的建植技术。(3)通过对典型区域植物生态特性和路域生态环境下的植被恢复工程实践对比分析,筛选出了适合不同区域条件下的公路生态恢复的植物种类。

二、晋西黄土残塬区特色园林植物的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晋西黄土残塬区特色园林植物的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宁夏海原县菜园村LID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乡村建成区
        2.1.2 雨洪管控
        2.1.3 措施景观化
    2.2 基础理论
        2.2.1 格局-过程-功能理论
        2.2.2 源-流-汇-受理论
        2.2.3 上述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3 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2.4 案例分析
3 菜园村建成区雨洪问题地域特征分析
    3.1 区域背景
        3.1.1 区位条件
        3.1.2 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3.1.3 土地利用现状
    3.2 菜园村自然条件
        3.2.1 降雨条件
        3.2.2 土壤条件
        3.2.3 地貌条件
        3.2.4 地质条件
        3.2.5 水文条件
        3.2.6 植被条件
    3.3 现状问题
        3.3.1 短时内涝
        3.3.2 干旱
        3.3.3 径流侵蚀
    3.4 本章小结
4 菜园村研究区雨洪问题空间机制分析
    4.1 菜园村研究区空间格局分析
        4.1.1 流域关系分析
        4.1.2 子汇水区划分
        4.1.3 菜园村研究区下垫面划分
        4.1.4 菜园村研究区空间格局分析
    4.2 菜园村研究区汇水过程分析
        4.2.1 菜园村研究区外部汇水分析
        4.2.2 菜园村研究区内部汇水分析
    4.3 菜园村研究区景观格局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菜园村乡村LID措施及景观优化策略
    5.1 菜园村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5.2 菜园村下垫面分区改造措施及景观优化
        5.2.1 台塬下垫面
        5.2.2 坡面下垫面
        5.2.3 陡坎下垫面
        5.2.4 硬化下垫面
        5.2.5 沟谷下垫面
    5.3 菜园村雨洪设施及景观优化
        5.3.1 排水设施
        5.3.2 滞留净化设施
        5.3.3 蓄水用水设施
        5.3.4 护坡设施
        5.3.5 塬边埂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与讨论
        6.1.1 菜园村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6.1.2 菜园村建成区雨洪问题形成的空间机制分析
        6.1.3 菜园村下垫面分区改造措施及景观优化策略
        6.1.4 菜园村技术措施具体运用及景观优化
        6.1.5 研究讨论
    6.2 研究创新
    6.3 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拓展
参考文献
附录-I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2)刺槐人工林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 物种多样性概念
        1.2.2 刺槐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2.3 植物群落多样性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特征
        2.1.3 土壤条件
        2.1.4 气候条件
        2.1.5 植被状况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4.1 样地调查
        2.4.2 调查内容
    2.5 数据分析
        2.5.1 数据处理方法
        2.5.2 数据计算方法
    2.6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刺槐纯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3.1 刺槐纯林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和生态型组成
        3.1.1 刺槐纯林林下植物物种组成
        3.1.2 刺槐纯林林下植物生态型组成
    3.2 刺槐纯林林下植物群落优势种更替及群落相似度
        3.2.1 刺槐纯林林下植物群落优势种更替
        3.2.2 刺槐纯林林下植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3.3 刺槐纯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分析
        3.3.1 刺槐纯林下植物总体多样性分析
        3.3.2 刺槐纯林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分析
        3.3.3 刺槐纯林林下灌木植物多样性分析
        3.3.4 环境因子对刺槐纯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4.1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物种组成和生态型组成
        4.1.1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物种组成
        4.1.2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生态型组成
    4.2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群落优势种更替及群落相似度
        4.2.1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群落优势种更替
        4.2.2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4.3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分析
        4.3.1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植物总体多样性分析
        4.3.2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分析
        4.3.3 刺槐+侧柏混交林林下灌木植物多样性分析
        4.3.4 环境因子对刺槐+侧柏混交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刺槐人工林群落与本土植物群落多样性对比
    5.1 刺槐人工林群落与本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生态型组成对比
        5.1.1 刺槐人工林群落与本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对比
        5.1.2 刺槐人工林群落与本土植物群落植物生态型对比
    5.2 刺槐人工林群落与本土植物群落优势种和群落相似性对比
        5.2.1 刺槐人工林群落与本土植物群落优势种对比
        5.2.2 刺槐人工林群落与本土植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5.3 刺槐人工林群落与本土植物群落多样性对比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晋北明长城体系及其沿线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与现状情况
        1.1.2. 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对长城现状改善的意义
        1.1.3.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植树造林等领域的广泛利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释义及理论实践研究
    2.1. 相关概念释义
        2.1.1. 晋北明长城—研究范围
        2.1.2. 遗产廊道
        2.1.3. 风景林
        2.1.4. 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2.2. 风景林营建理论
    2.3. 国内外实践研究
        2.3.1. 遗产廊道研究概况
        2.3.2. 风景林研究概况
        2.3.3. 总结
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探讨
    3.1. 影响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的基本要素
        3.1.1. 自然地理要素
        3.1.2. 人工环境要素
        3.1.3. 社会环境要素
    3.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原则
        3.2.1. 系统优化原则
        3.2.2. 植物造景原则
        3.2.3. 凸显地域特色原则
        3.2.4. 生态位原则
    3.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
        3.3.1. 风貌保护策略
        3.3.2. 生态修护策略
        3.3.3. 景观营造策略
        3.3.4. 经济振兴策略
4.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
    4.1.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目标
        4.1.1. 保证长城及沿线遗产资源保护的原真性、完整性及高效性
        4.1.2. 维护长城沿线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4.1.3. 确保文化遗产与风景林的景观视觉质量
        4.1.4. 保障长城沿线城镇经济效益的提升
    4.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意义
    4.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方法
        4.3.1. 遗产保护角度-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与分析
        4.3.2. 生态修复角度-林地适宜性评价
        4.3.3. 景观视觉角度-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与可视域分析方法
        4.3.4. 经济发展角度-经济林范围选择
    4.4.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流程
        4.4.1. 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思路
        4.4.2. 控制风景林营造范围
        4.4.3. 界定风景林重点景区位置及范围
5.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规划设计研究
    5.1.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风貌控制
        5.1.1. 整体风貌控制
        5.1.2. 分区风貌控制
    5.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树种选择
        5.2.1. 树种选择的原则
        5.2.2. 树种选择的步骤
    5.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植物群落构建
        5.3.1. 植物群落设计的原则
        5.3.2. 植物群落营造模式选择
        5.3.3. 植物群落种植密度设计
        5.3.4. 植物群落种植点配置
        5.3.5. 植物群落营造模式表达方法
    5.4. 基于立地类型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细班规划
        5.4.1. 一般区域风景林细班规划
        5.4.2. 重点景区细班规划
        5.4.3. 公路绿廊细班规划
6. 实例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为例
    6.1. 研究区概况
        6.1.1. 项目背景
        6.1.2. 区域位置
    6.2.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与界定
        6.2.1.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
        6.2.2.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景区界定
    6.3.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规划设计
        6.3.1. 风景林风貌控制
        6.3.2. 风景林树种选择
        6.3.3. 一般区域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6.3.4. 重点景区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6.3.5. 公路绿廊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陕西关中地区佛寺建筑空间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1.2 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选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中国佛教文化与佛教建筑基本理论概述
    2.1 佛教文化相关概念
    2.2 佛寺建筑基本理论
        2.2.1 佛寺建筑历史沿革
        2.2.2 佛寺建筑型制演变
        2.2.3 佛寺建筑空间布局
    2.3 佛寺建筑空间环境构成概述
        2.3.1 自然空间
        2.3.2 人文空间
        2.3.3 环境氛围
        2.3.4 景观元素
    2.4 本章小结
3.陕西关中地区佛寺现状调研及研究
    3.1 陕西关中地区佛寺现状调研
        3.1.1 历史背景
        3.1.2 文化背景
        3.1.3 地理背景
        3.1.4 分布情况
    3.2 陕西关中地区佛寺建筑特征
        3.2.1 建筑布局模式
        3.2.2 建筑材料应用
        3.2.3 建筑尺度分析
        3.2.4 建筑细部设计
    3.3 陕西关中地区佛寺空间环境现状研究
        3.3.1 宝鸡市佛寺空间环境现状分析及现存问题
        3.3.2 咸阳市佛寺空间环境现状分析及现存问题
        3.3.3 渭南市佛寺空间环境现状分析及现存问题
        3.3.4 铜川市佛寺空间环境现状分析及现存问题
    3.4 本章小结
4.以法门寺为例的建筑空间环境分析
    4.1 法门寺建筑概况分析
        4.1.1 历史沿革
        4.1.2 文化表达
        4.1.3 建筑特征
    4.2 法门寺空间环境分析
        4.2.1 法门旧寺布局模式
        4.2.2 法门新寺布局模式
        4.2.3 法门寺景观序列构成
        4.2.4 法门寺植物种植方式
        4.2.5 法门寺地面铺装形式
        4.2.6 法门寺服务设施应用
    4.3 法门寺可借鉴空间与空间优化
        4.3.1 法门寺现存问题
        4.3.2 法门寺可借鉴空间解析
        4.3.3 法门寺空间优化
    4.4 本章小结
5.关中地区佛寺建筑空间环境的保护与改造策略
    5.1 陕西关中佛寺建筑空间保护与改造的价值
        5.1.1 佛寺建筑空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1.2 佛寺建筑空间环境保护与改造的价值
    5.2 陕西关中地区佛寺建筑空间环境保护原则
        5.2.1 遵循文化内涵,传承文化本质
        5.2.2 历史遗迹完整性保护
        5.2.3 适宜性保护与开发
        5.2.4 借鉴优秀案例优化环境空间
        5.2.5 增加适当的现代景观设计元素
    5.3 陕西关中地区佛寺建筑空间环境改造策略与方法
    5.4 佛寺禅境空间设计愿景表达
        5.4.1 自然的本真
        5.4.2 故园的回归
        5.4.3 虚幻的禅境
    5.5 本章小结
6.结论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图录与表录
附录部分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5)河南省城市山地公园雨水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基本概念
        1.1.1 山地
        1.1.2 城市山地公园
        1.1.3 雨水利用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雨水利用相关理论
        1.3.1 最佳管理措施
        1.3.2 低影响开发
        1.3.3 海绵城市
        1.3.4 其他相关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文章框架
2 河南省城市山地公园雨水利用可行性分析
    2.1 河南省山地系统概况
        2.1.1 地势地貌
        2.1.2 地质土壤
        2.1.3 植被条件
    2.2 河南省水资源概况
        2.2.1 气候特点
        2.2.2 水利概况
        2.2.3 雨水利用现状
        2.2.4 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2.3 河南省山地公园雨水利用的必要性
        2.3.1 城市山地公园特点
        2.3.2 城市山地公园雨水利用优势
        2.3.3 雨水生态化利用的意义
3 河南省城市山地公园雨水利用措施研究
    3.1 雨水利用规划原则
        3.1.1 因地制宜
        3.1.2 考虑整体布局
        3.1.3 保护区域原貌
        3.1.4 限制不透水区域
    3.2 雨水利用系统
        3.2.1 雨水滞留下渗系统
        3.2.2 雨水过滤净化系统
        3.2.3 雨水存储调蓄系统
    3.3 植物选择
        3.3.1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3.3.2 选用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的植物
        3.3.3 选择抗性能力强的植物
        3.3.4 选择可相互搭配的植物
4 河南省各山地区域及代表城市雨水利用措施分析
    4.1 太行山山地丘陵区
    4.2 豫西黄土山地丘陵区
    4.3 桐柏山-大别山山地丘陵区
5 实例解析——以新密市青屏山公园为例
    5.1 基本概况
        5.1.1 区位概况
        5.1.2 环境条件
        5.1.3 水资源现状分析
    5.2 雨水利用方案
        5.2.1 规划目标
        5.2.2 渗透利用措施
        5.2.3 集蓄利用措施
    5.3 效益分析
        5.3.1 经济效益
        5.3.2 环境效益
        5.3.3 社会效益
    5.4 改进意见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与展望
    6.2 论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覆盖度、雨强及坡度对城市典型草坪绿地坡面产沙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科学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绿地的水土保持
        1.2.2 草地覆盖度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1.2.3 雨强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1.2.4 坡度对坡面产沙的影响
        1.2.5 坡面土壤侵蚀模型
    1.3. 目前研究待深入问题
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图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设备
    3.2. 影响土壤侵蚀因子参数的确定
    3.3. 降雨均匀度率定
    3.4. 实验前装填土种草准备
    3.5. 人工模拟降雨产沙过程
    3.6. 试验方案
    3.7.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初始产沙时刻
        4.1.1. 高羊茅初始产沙时刻
        4.1.2. 狗牙根初始产沙时刻
        4.1.3. 小结
    4.2. 坡面产沙过程
        4.2.1. 高羊茅坡面产沙过程
        4.2.2. 狗牙根坡面产沙过程
        4.2.3. 小结
    4.3. 草地对坡面产沙削减作用
        4.3.1. 不同盖度高羊茅坡面产沙削减
        4.3.2. 不同盖度狗牙根坡面产沙削减
        4.3.3. 小结
    4.4. 各影响因子与坡面产沙相关性研究
        4.4.1 偏相关分析
        4.4.2 方差分析
        4.4.3 小结
    4.5. 坡面产沙模型的建立
        4.5.1 高羊茅坡面产沙模型
        4.5.2 狗牙根坡面产沙模型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硕士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致谢

(7)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发展机遇
        1.1.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土地整合
        1.1.3 套用城市模式的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景观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探索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的目的、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
        1.5.1 人类聚居环境学
        1.5.2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风景园林研究
        1.5.3 风景园林中有关乡村景观的美学理论
        1.5.4 景观形态学理论
        1.5.5 景观生态学理论
    1.6 本研究的几个基本概念
        1.6.1 “景观”、“文化景观”、“乡土景观”与“乡村景观”
        1.6.2 “聚落”、“乡村聚落”与“新型乡村聚落”
        1.6.3 “景观安全格局”与“乡村景观安全途径”
    1.7 研究区域的基本概况
        1.7.1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1.7.2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2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聚落的空间原型及景观特征分析
    2.1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乡村聚落的类型
        2.1.1 地表型聚落
        2.1.2 靠崖型聚落
        2.1.3 地坑型聚落
    2.2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聚落空间原型
        2.2.1 合院式民居空间原型要素
        2.2.2 窑洞式民居建筑原型
    2.3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乡村聚落实态考察
        2.3.1 靠崖式聚落实态考察——师家沟古村
        2.3.2 地坑式聚落实态考察——三门峡陕县
        2.3.3 地表式聚落实态考察——山西襄汾县丁村
    2.4 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聚落景观特征分析
        2.4.1 聚落景观的经济性功能内涵
        2.4.2 聚落景观的传统视觉美表现
        2.4.3 聚落景观的生态性营建经验
        2.4.4 聚落景观的地域性建造表达
        2.4.5 聚落景观的精神性社会需求
    2.5 本章小结
3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景观的现实与转型
    3.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集约发展新趋势
        3.1.1 新型城镇化政策下的研究区域乡村集约发展
        3.1.2 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导引下的景观格局变化
        3.1.3 现代农业土地流转需求下的乡村集约发展
    3.2 现代生活新需求影响下的乡村景观转型
        3.2.1 基层乡村环境的逐步衰落
        3.2.2 现代生活设施的需求现实
        3.2.3 现代出行方式的更新发展
    3.3 城镇休闲新需求策动下的乡村景观附庸
        3.3.1 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发展趋势
        3.3.2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现实考察
    3.4 朴素意识形态下的传统聚落景观与当下建设现实的博弈
        3.4.1 “缓慢发展”与“快速集约”
        3.4.2 “家园美化”与“景观规划”
        3.4.3 “生活实用”与“理性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要素疏理
    4.1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的基本构成
        4.1.1 新型乡村聚落的自然景观
        4.1.2 新型乡村聚落的人文(风貌)景观
        4.1.3 新型乡村聚落的生产景观
        4.1.4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的三元属性
    4.2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中的自然要素
        4.2.1 气候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4.2.2 地貌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4.2.3 水体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4.2.4 植物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4.3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中的风貌要素
        4.3.1 物质风貌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4.3.2 非物质风貌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4.3.3 色彩风貌要素的提取与表达
    4.4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中的生产要素
        4.4.1 乡村生产景观与风景园林设计
        4.4.2 乡村生产景观的特点
        4.4.3 乡村生产景观的相关要素
    4.5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要素的疏理流程
        4.5.1 现场调查——认识解读现状特质
        4.5.2 分析提炼——提取梳理相关要素
        4.5.3 分类整合——构建要素体系框架
        4.5.4 转异升华——明晰要素原型模式
    4.6 本章小结
5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讨
    5.1 乡土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尺度分类
        5.1.1 研究尺度的分类
        5.1.2 本研究尺度的界定
    5.2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基本策略
        5.2.1 基本理念——“功能主导,四元和谐”的绿色设计理念
        5.2.2 基本原则——“生态优先,循环节约”的绿色规划原则
        5.2.3 规划设计——“经验更新,适应产业”的本土规划模式
        5.2.4 建设管理——“动态调控,自我提升”的绿色建设模式
    5.3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5.3.1 “地域认知”——提取景观要素把握地域特征
        5.3.2 “交叉融合”——组织景观要素建构景观空间
        5.3.3 “本土营造”——传承要素内涵延续人文记忆
    5.4 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导则
        5.4.1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5.4.2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的控制内容
        5.4.3 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的成果要求
    5.5 本章小结
6 实践探索:三门峡高庙乡新型农村社区景观规划设计
    6.1 基地现状信息提取
        6.1.1 规划的缘起与背景
        6.1.2 基地景观要素提取
        6.1.3 基地建设现状把控
        6.1.4 居民建设意愿调查
    6.2 基于自然地理的景观格局架构
        6.2.1 设计的策略与原则
        6.2.2 景观空间结构架构
        6.2.3 聚落景观空间细分
    6.3 场地形态的特色控制:化零为整融入自然
        6.3.1 场地现实特征分析
        6.3.2 场地整合设计实践
    6.4 生态技术适宜性运用:雨水收集低技节能
        6.4.1 传统雨水收集经验
        6.4.2 雨水收集利用实践
    6.5 整体风貌创新延续:记忆延续风貌传承
        6.5.1 本土材料应用试验
        6.5.2 历史记忆特色空间
        6.5.3 新型社区民居更新
    6.6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待深入与拓展的空间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与获奖情况

(8)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2.2 人居环境理论
        2.2.1 人居环境释义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2.2.4 区域人居环境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循环经济理论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4 本章小结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4.2.1 先秦时期
        4.2.2 秦汉时期
        4.2.3 隋唐时期
        4.2.4 明清时期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4.3.5 水土流失严重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4.3.7 基础设施不全
        4.3.8 思想观念滞后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4.4 本章小结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5.1 自然环境要素
        5.1.1 地质地貌要素
        5.1.2 气候水文要素
        5.1.3 植被要素
        5.1.4 土壤要素
    5.2 经济技术要素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5.3 产业结构要素
        5.3.1 生态农业产业
        5.3.2 生态工业产业
        5.3.3 生态旅游产业
    5.4 社会文化要素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5.4.2 民俗风俗习惯
        5.4.3 庭院文化影响
    5.5 制度政策要素
        5.5.1 组织保障
        5.5.2 制度支撑
        5.5.3 体制保障
        5.5.4 公众参与
    5.6 本章小结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6.1 营建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以人为本原则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6.2 营建对策
        6.2.1 宏观层面
        6.2.2 中观层面
        6.2.3 微观层面
    6.3 本章小结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8.5.1 观念性参与
        8.5.2 组织性参与
        8.5.3 法规性参与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8.8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结论一
        9.1.2 结论二
        9.1.3 结论三
        9.1.4 结论四
        9.1.5 结论五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9.2.1 建议一
        9.2.2 建议二
        9.2.3 建议三
        9.2.4 建议四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9)铜川市林业建设现状及模式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生态环境的相关概念
    1.3 林业的概念与特点
    1.4 国内外林业的研究进展
        1.4.1 国外进展
        1.4.2 国内进展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发展
    2.1 生态环境问题
        2.1.1 自然环境先天脆弱
        2.1.2 水土流失严重
        2.1.3 荒漠化扩大
        2.1.4 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
        2.1.5 森林覆盖率低
        2.1.6 天然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面临危机
        2.1.7 气温呈上升趋势
    2.2 森林资源历史的回顾
    2.3 我国林业建设经历的阶段
    2.4 森林资源的严竣形势
    2.5 森林的作用
        2.5.1 森林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力量
        2.5.2 森林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基础
        2.5.3 森林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
第三章 铜川市林业建设现状及模式
    3.1 自然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
        3.1.4 地质环境
        3.1.5 土壤
        3.1.6 河流水文
        3.1.7 社会经济状况
    3.2 铜川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现状
    3.3 铜川市林业建设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3.1 水资源短缺
        3.3.2 水土流失局部地区依然严重
        3.3.3 地质灾害较重
        3.3.4 局部大气环境质量较差
        3.3.5 农业面源污染逐步显现
        3.3.6 森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3.3.7 森林生态保障体系不健全
    3.4 铜川市林业建设模式
        3.4.1 干杂果经济林建设模式
        3.4.2 “苗木寄栽、一次成园”新建园模式
        3.4.3 林下种养业建设模式
        3.4.4 果产业模式
        3.4.5 生态旅游模式
    3.5 铜川林业建设目标
        3.5.1 总体目标
        3.5.2 近期目标
        3.5.3 远期目标
        3.5.4 目标测算依据和结构
        3.5.5 铜川市林业发展的展望
第四章 铜川市林业产业发展及建设模式的建议
    4.1 抓住林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植树造林
    4.2 注重“三大”效益,探索林业生态建设新模式
    4.3 加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强化“科技兴林”战略
    4.4 建立健全投入机制,推行财政资金投入、补偿、补贴制度
    4.5 完善法律机制,提高生态意识
    4.6 继续深化林业改革,落实林业建设任务
第五章 研究的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陕西省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清单及主要符号表
陕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图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1.3 生态恢复定义及界定
        1.3.1 定义
        1.3.2 界定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陕西省自然环境概况分析
    2.1 地质、地貌
    2.2 气候、水文
    2.3 土壤、生物多样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西省高速公路概况介绍
    3.1 第一发展阶段
    3.2 第二发展阶段
    3.3 第三发展阶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路域生态恢复与路域生态恢复技术体系
    4.1 路域生态恢复概念
        4.1.1 路域生态恢复概念
        4.1.2 路域生态恢复的功能
        4.1.3 公路建设对路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4.2 路域生态环境恢复技术的概念
        4.2.1 关于公路路域的界定
        4.2.2 关于公路路域生态工程技术范围的界定
        4.2.3 公路路域生态恢复技术研究的内容
    4.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3.1 国外研究现状
        4.3.2 国内研究现状
    4.4 路域植被恢复工程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
        4.4.1 路域生态设计技术
        4.4.2 路域植被建植技术
        4.4.3 路域植被管养技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路路域生态恢复对策措施及技术策略
    5.1 依托工程Ⅰ:神木至佳县至米脂高速公路
        5.1.1 概述
        5.1.2 沿线自然地理特征
        5.1.3 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情况
        5.1.4 环境敏感区域分析及对应措施
        5.1.5 景观绿化设计
    5.2 依托工程Ⅱ:黄龙至蒲城高速公路
        5.2.1. 概述
        5.2.2. 沿线自然地理特征与环境条件
        5.2.3. 公路与沿线环境协调情况及环境保护
        5.2.4. 预防或改善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5.2.5. 环境敏感区域分析及对应措施
        5.2.6. 景观绿化设计的理念及原则
        5.2.7. 分项景观绿化设计
    5.3 依托工程Ⅲ:西安至商州高速公路
        5.3.1 项目概况
        5.3.2 沿线自然地理与环境特征
        5.3.3 指导思想及设计原则
        5.3.4 分段绿化设计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公路路域生态恢复环保模式区划
    6.1. 陕西高速公路生态环保的区划
        6.1.1. 陕北高速公路生态环保区域
        6.1.2. 关中高速公路生态环保区域
        6.1.3 陕南高速公路生态环保区域
    6.2. 高速公路环保恢复模式的构建
        6.2.1. 沙漠区公路防(治)沙环保模式
        6.2.2 黄土高原区环保模式
        6.2.3 关中景观生态型公路环保模式
        6.2.4 秦巴山区环保模式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公路坡面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研究
    7.1. 坡面生态恢复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7.2. 坡面植被建植技术适用性研究
    7.3. 公路坡面生态恢复关键技术
        7.3.1. 柴草方格+栽植裸根苗恢复技术
        7.3.2. 打穴钻孔容器苗坡面恢复技术
        7.3.3. 生态袋+插栽裸根苗坡面恢复技术
        7.3.4. 高次团粒喷播生态恢复技术
        7.3.5. TBS 客土喷播生态恢复技术
        7.3.6. CBS 植被混凝土坡面恢复技术
        7.3.7. 环保草毯生态恢复技术
    7.4 本章小结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主要研究结论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晋西黄土残塬区特色园林植物的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海原县菜园村LID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周雅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刺槐人工林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D]. 巫翠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D]. 税嘉陵.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陕西关中地区佛寺建筑空间环境研究[D]. 孟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5]河南省城市山地公园雨水利用研究[D]. 申潇潇. 郑州大学, 2016(02)
  • [6]覆盖度、雨强及坡度对城市典型草坪绿地坡面产沙影响[D]. 霍云梅. 北京林业大学, 2016(10)
  • [7]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 芦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8]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9]铜川市林业建设现状及模式的分析[D]. 张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10]陕西省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D]. 仝晓辉. 长安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晋西黄土残留高原地区特色园林植物发展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