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幽门螺杆菌感染松树韧皮部酶活性的变化

云南幽门螺杆菌感染松树韧皮部酶活性的变化

一、松树感染云南半帚孢后韧皮中酶活性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潘悦[1](2018)在《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多样性、侵染力及其在切梢小蠹蛀害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切梢小蠹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钻蛀性森林害虫,对该地区云南松造成持续多年的大面积灾害。国内外广泛认为,小蠹虫伴生真菌在小蠹虫蛀害中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以切梢小蠹伴生真菌为研究对象,首次对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了伴生真菌的侵染力,揭示了伴生真菌在切梢小蠹蛀害中的作用,开展了主要伴生真菌群体遗传学研究,并对其环境适应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对长喙壳类伴生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共获得10种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包括Ophiostoma canum,O.ips,Leptographium yunnanense,L.conjunctum,L.sinense,L.pini-densiflorae以及3个新种L.wushenense sp.nov.,L.panxianense sp.nov.,L.puerense sp.nov.和1个中国新记录种Ophiostoma tingens。再者,研究发现Ophiostoma canum是中国西南地区尤其云南省切梢小蠹主要的伴生真菌,占分离菌株总数的75.6%。10种伴生真菌分布于云南松、华山松、思茅松和马尾松林区,与当地云南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松芽小蠹和华山松切梢小蠹存在生态学关联。结果显示该区为世界上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为阐释伴生真菌与切梢小蠹协同进化提供了重要线索。2.对10种伴生真菌侵染力检测发现,所有伴生菌接种云南松后均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L.puerense,L.conjunctum和L.panxianense导致寄主韧皮反应区较长,而O.canum导致寄主韧皮部韧皮反应区相对较短。结合云南松抗性诱导反应研究,发现部分伴生真菌如L.wushanense和L.sinense能诱导寄主产生显着的抗氧化酶活性及单萜物质含量变化,对云南松的侵染力较强。3.对非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研究表明,云南曲靖、永胜和宁蒗三地分离到的14株切梢小蠹伴生真菌经ITS测序和形态学比较均鉴定为Sydowia polyspora;接种实验证实,该菌能侵染云南松的树干和松针,导致其韧皮组织病变和部分松针黄化、褪绿。由此推测,切梢小蠹的传播可能会引发该菌对寄主的二次侵染。4.基于ITS1-5.8S-ITS2,EF-1α和GPDH三基因联合分析,伴生菌O.canum在中国西南地区的9个地理群体在分子水平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不显着,再者,通过连锁和重组检测发现该菌在当地主要为克隆扩张,综合分析推测O.canum可能是当地新入侵的生物种。该研究对于确证西南地区伴生菌来源,阐释其伴生菌多样性丰富的成因具有重要科学价值。5.基于伴生菌O.canum对云南环境适应性分析表明,年际温度范围和最湿季降雨量是影响该菌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经Max Ent模型预测,该菌的适生分布区为滇中高原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即云南海拔2000 m以上,年降雨量1100 mm以下,且年均温15°C以下的地区,这对进一步开展该地区伴生菌地理分布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6.伴生真菌在切梢小蠹蛀害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揭示,切梢小蠹在自身携带或者侵入孔存在伴生菌的情况下,都可能侵染云南松,并且携带L.pini-densiflorae的切梢小蠧比不带菌入侵成功率和繁殖率高;野外调查发现,带O.canum的坑道内切梢小蠹繁殖率较不带菌坑道高。综合分析认为伴生真菌对云南切梢小蠹的入侵和繁殖有正向促进作用。上述研究为深入了解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的形成与发展现状,综合评估伴生真菌在该地区的潜在危害,全面阐释切梢小蠹成灾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石蕾[2](2010)在《杂种落叶松不同子代之间抗虫相关物质的变化》文中研究表明落叶松是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常遭受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等害虫的严重危害。目前为营造健康的落叶松林,减少害虫的侵蚀,除了采取行之有效的营林措施,还需要从昆虫与植物的关系上,研究其内在相互作用的实质,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植物防御能力。因此,选择对目的害虫具有高抗性的林木品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兴安落叶松(L. gmelinii)与长白落叶松(L.olgensis)的杂交后代F1和F2代,共两代7个家系的杂种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对其针叶内的抗虫性指标,即次生代谢物质、保护性酶、防御性酶及蛋白酶抑制剂等进行测定分析,首次探讨不同品种杂种落叶松之间组成抗虫性的强弱及差异,为林木遗传改良成为抗性强品种、营造强壮健康的落叶松林提供更多的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家系显着影响落叶松针叶内单宁及酚酸的含量。利用香草醛比色法测定单宁,分析得出相同代7个家系的单宁含量存在差异;相同家系不同代的落叶松之间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两代在6、7月变化趋势一致。两代中,有4个家系针叶内的单宁含量表现为6月高于7月(P>0.05),其它3个家系相反。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出两代7个家系针叶内含有10种酚酸,即苯甲酸、咖啡酸、绿原酸、肉桂酸、苯乙酸、阿魏酸、对香豆酸、水杨酸、丁香酸、香草酸。相同家系不同代之间10种酚酸含量差异极显着(P<0.01),说明不同家系/子代的落叶松抗虫性有显着差异。两代之间只有阿魏酸、香草酸的F2代高于F1代,其它8种酚酸的F1代均高于F2代,进一步证明了F1代杂种优势高于F2代。F1代苯甲酸和苯乙酸含量在7个家系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F2代苯乙酸和丁香酸的含量较高且差异显着。因此,推测苯乙酸、苯甲酸和丁香酸可能对落叶松的健康生长起到较强的抗虫作用。(2)家系及生长时期均影响落叶松针叶内保护性酶的活性。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植物重要的保护性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不同品种落叶松针叶内的保护性酶,发现F1、F2代多数家系的POD、CAT和SOD活性均表现为6月高于7月(P>0.05)。CAT和SOD活性多数家系均是F1代高于F2代,说明F1代杂种优势高于F2代。7个家系的杂交组合中表现最好的组合为日本落叶松与兴安落叶松的正反交。(3)家系影响落叶松针叶内防御性酶的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是两种重要的植物防御酶。通过对两代针叶内PAL和PPO活性的分析,结果为日12×兴9、日3×兴9、日5×长78-3等家系的PAL、PPO活性较高,两代之间,多数家系F1代PAL活性高于F2代,7月F1代PPO活性高于F2代,而6月F2代高于F1代。说明F1代杂种优势虽高于F2代,但F2代也表现出杂种优势,F2代也可以利用。(4)家系及生长时期均影响落叶松针叶内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胰蛋白酶抑制剂TI、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I是一类能够抑制蛋白水解酶活性的物质,对许多植食性昆虫的生长发育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代日5×兴9、日3×兴2和日5×长78-3等家系的TI、CI活性较高。多数家系不同代的TI、CI活性均表现为7月高于6月。两代之间7个家系的TI、CI活性存在不同的差异,F2代TI、CI的活性高于F1代(P<0.05)。说明在蛋白酶抑制剂方面,F2代杂种优势高于F1代。(5)落叶松针叶内抗虫性指标的聚类分析将两代7个家系分为3类。本研究的7个家系/子代中,F1代日3×兴2、兴7×日77-2及两代的日3×兴9为一类,抗虫性较强;F2代日12×兴9、日5×兴9、兴7×日77-2及日5×长78-3为一类,抗虫性中等;其它6个品种为一类,抗性较弱。品种间抗虫性的差异为抗虫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利用F1代日3×兴2,两代的日3×兴9等抗性较好的品种为抗虫资源,进行抗虫落叶松品种的选育,对减轻松毛虫为害、提高林木抗病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总之,落叶松的组成抗虫性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家系及生长时期对落叶松的抗虫性指标均产生不同的影响。经过良种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杂种落叶松,种内及种间的不同组合均表现了不同的杂种优势。因此,将F1代日3×兴2,两代的日3×兴9等抗性较好的杂种落叶松充分利用起来,进行植物抗性品种的研究和培育,是林木良种繁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徐波[3](2009)在《危害红松球果的梢斑螟属两种害虫的发生规律及其化学防治》文中提出红松是稀有而又名贵的树种,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在黑龙江省红松人工林内,梢斑螟属(Dioryctria)种类害虫对球果及枝梢危害严重,因其种内外部形态变异较大、种间外部形态及生活习性非常相似,极易混淆。此类害虫生活隐蔽,发育不整齐,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为了澄清这些危害红松球果和主梢的梢斑螟属近缘种的生物生态学习性和危害特点,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与实验室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在明确害虫种类和其生物学习性、危害特性的前提下,采用阿维菌素、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对害虫进行了喷雾防治试验;采用啶虫咪、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对害虫进行了烟剂防治试验。针对害虫特殊的生物学习性,本文尝试从害虫转移期红松化学物质的变化情况来对其进行解释,进一步揭示植食性昆虫与寄主的化学联系和协同进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危害红松果梢的害虫主要为赤松梢斑螟(D.sylvestrella)和冷杉梢斑螟(D.abietella),前者常一果一虫,在果、梢间转移危害,被害果流脂多但不腐烂;后者常一果多虫,无转移危害习性,被害果易腐烂。同时首次报道了危害红松球果的另一害虫球果小花尺蛾(Eupithecia gigantea Staudinger)。经过药剂的筛选和防治试验,初步确定喷雾阿维菌素4000倍液、吡虫啉1500倍液和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校正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1.11%、72.72%和57.89%;阿维菌素烟剂防治效果高于40%。通过测定赤松梢斑螟转移危害期红松球果及主梢内2种保护性酶、1种防护性酶、1种蛋白酶抑制剂及营养物质的变化,研究了红松化学防御与两种害虫不同生态对策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次转移危害期,红松主梢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胰蛋白酶抑制剂(TI)活性均远大于球果中活性(P<0.01),营养物质可溶性糖和总蛋白含量在主梢内和球果中相差不大(P>0.01);第二次转移危害期,主梢内四种防御物质活性与球果中活性相差不大(P>0.01),球果内的总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小于主梢,且差异显着(P<0.01)。结果显示赤松梢斑螟的转移危害习性与红松的化学防御和营养物质含量密切相关。本研究立足于实用、指导生产实践的原则,通过对害虫种类的确定和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监测和无公害化学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将来有效的控制害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红松化学物质与害虫的生态对策息息相关,也为将来从化学生态学角度出发,增强红松抗性,控制害虫种群数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夏蕾[4](2008)在《松材线虫枯萎病疫木上的蓝变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浙江宁海及云南紫溪山采集感染松材线虫的马尾松蓝变木材和感染拟松材线虫的云南松蓝变木材,针对松枯萎病疫木上的蓝变菌进行研究,研究其分类学、致病性,在主要对前两种松树分离的同时,分离了在大兴安岭采集的偃松样品。3种样品通过用培养基分离与木块保湿分离2种方法从马尾松、云南松、偃松木材中分离纯化出679株真菌,经变色实验筛选出21株蓝变菌,通过形态及分子方法鉴定,确定此21株蓝变菌菌株属7属11种蓝变菌,包括Leptographium abietinum、Ophiostomaaenigmaticum、Leptographium aenigmaticum、Botryosphaeria obtusa、Pleosporaceaesp.1、Phomopsis sp.1、Phomopsis sp.2、Pleosporaceae sp.2、Pleosporaceae sp.3、Botryodiplodia sp.、Sphaeropsis sp.。其中L.abietinum、O.aenigmatinum、L.aenigmaticum通过形态鉴定确定为中国新纪录种。将从3种松树中所分离得到的蓝变菌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测试方法采用生测法,用培养3个月的木质化的马尾松苗木浸渍在摇培30d的蓝变菌过滤菌液中,每隔12h观察一次苗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L.abietinum致病性最强,5d可使马尾松苗木整株枯萎,其次是D.aenigmatinum、L.aenigmatinum,其它菌株对马尾松苗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致病性,而B.obtusa、Pleosporaceae sp.2、Phomopsis sp.2、Pleosporaceae sp.3几乎无致病性,在30d内马尾松苗木与对照相比几乎无变化。针对致病性最强的菌株L.abietinum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理。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适条件,温度为25℃,黑暗,pH为5.9,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钾;最适产孢条件,温度为25℃,黑暗,pH为7.0,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尿素。在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致病机理测定。以Czapek’s琼脂为基础培养基,将氮源硝酸钾替换为尿素,接入L.abietinum菌种,摇培30d后,过滤培养液,对过滤液进行热稳定性测定,同时用茚三酮、FeCI3、CaCI23种试剂测定过滤液中主要致病物质,结果表明过滤液具有热不稳定性,其中含有蛋白质类物质和糖蛋白,进一步确定实验证明L.abietinum可以产生毒素,其毒素中的致病物质为蛋白质和糖蛋白。

孟昭军[5](2008)在《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对两种落叶松的诱导抗虫性研究》文中指出落叶松(Larch pine)是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20世纪90年代后期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发生猖撅,危害严重。本文以兴安落叶松Larix gemelinii、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为对象,运用茉莉酸、茉莉酸甲酯和茉莉酮3种化学信号物质喷施处理2年生落叶松苗,研究其体内化学物质的时序变化,对落叶松毛虫及其天敌—平腹小蜂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从营养、防御蛋白、次生代谢物质等角度探讨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对2种落叶松诱导抗虫性作用,以及落叶松毛虫、平腹小蜂对植物防御物质相应的行为反应机制,为提高林木健康水平和有效控制落叶松毛虫种群密度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化学物质分析和生物测定,得到如下结论:1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诱导两种落叶松针叶内营养物质的时序变化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处理后,长白、兴安落叶松针叶内可溶性糖含量在第1、3、10、15、20d含量降低,第5d增加,呈现波动变化,但诱导2种落叶松针叶内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显着。长白落叶松经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处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共鉴定出17种游离氨基酸,其总量在第1、5、10d含量极显着增加,第3、15、20d含量极显着降低;在不同诱导时间内,各处理游离氨基酸总量变化差异显着。不同种游离氨基酸组分百分含量在第1、5、10d显着降低,第3、15、20d明显上升,与游离氨基酸酸总含量变化趋势相反;不同处理诱导游离氨基酸组分百分含量的变化差异显着,但氨基酸变异系数小于1,表明其诱导氨基酸组分百分含量的波动变化是正常的。2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诱导两种落叶松针叶内次生物质的时序变化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诱导处理后落叶松针叶内单宁含量变化显着。兴安落叶松在处理后第1、10d针叶内单宁含量显着降低,第3、5d含量明显升高。长白落叶松在诱导后3、5、15d针叶内单宁含量明显增加,1、10、20d含量降低。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处理后,长白落叶松针叶内酚酸总含量在第1、3、5、10d降低,第15d显着升高,第20d显着降低的波动变化;兴安落叶松针叶内酚酸总含量变化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增加不显着。兴安落叶松针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共鉴定出11种酚酸;咖啡酸、阿魏酸、香豆酸、苯乙酸、水杨酸、香草酸变化趋势相似,呈现诱导前期含量显着降低,后期逐渐升高的动态变化;肉桂酸和原儿茶酸则呈现诱导前期升高,后期降低的变化规律。长白落叶松针叶共检测到12种酚酸;咖啡酸、苯乙酸、水杨酸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动态变化;绿原酸、肉桂酸、原儿茶酸、香草酸含量是先增加后降低的波动变化。3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诱导两种落叶松防御蛋白活性的时序变化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诱导后,2种落叶松针叶内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明显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波动性变化;不同处理时间各处理诱导作用显着,表明2种落叶松的诱导抗虫性产生。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对2种落叶松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诱导作用较强;对兴安落叶松针叶内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诱导作用更明显。4外源茉莉酸诱导两种落叶松对落叶松毛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落叶松毛虫在不同浓度茉莉酸处理的2种落叶松松苗上产卵量差异显着;对照树苗上的落卵量显着高于茉莉酸处理树苗上的卵量;3个不同浓度茉莉酸处理的松树苗上的落卵量差异不显着;茉莉酸处理树苗对落叶松毛虫产卵有很强驱避作用。不同处理2种落叶松对落叶松毛虫的嗅觉反应影响显着;随茉莉酸处理时间的延长,落叶松对落叶松毛虫驱避性增强;随着茉莉酸处理浓度的增加,驱避性加大。与对照相比,2种落叶松处理后1d对落叶松毛虫没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处理后3、5d驱避性显着。5外源茉莉酸诱导两种落叶松对平腹小蜂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平腹小蜂对不同处理的落叶松上落叶松毛虫卵的寄生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但不同诱导时间内的各处理间寄生率差异均不显着。随着茉莉酸处理浓度的加大,平腹小蜂对落叶松毛虫卵的寄生率呈波动变化。平腹小蜂对不同处理落叶松的嗅觉反应明显;随着茉莉酸处理浓度的增加,趋性增强;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趋性呈波动变化。平腹小蜂对茉莉酸处理的第1、5d的松苗趋性显着。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应用茉莉酸、茉莉酸甲酯和茉莉酮3种外源化合物诱导两种落叶松体内化学物质的时序变化,结果表明,外源化合物诱导落叶松体内营养物质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次生物质单宁和酚酸含量增加,蛋白酶抑制剂等防御蛋白活性增强,落叶松直接诱导抗虫性产生;且茉莉酸诱导落叶松对落叶松毛虫搜寻寄主产生明显驱避性,对平腹小蜂的寄主选择有显着引诱力,表明茉莉酸诱导落叶松产生间接抗虫性,从而增强落叶松自身的防御能力,减少植食昆虫的危害。茉莉酸、茉莉酸甲酯和茉莉酮能够在保持植物完好的情况下,模拟剪叶损伤和昆虫取食危害,诱导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的变化,对取食的昆虫产生毒害作用,又能诱导产生吸引害虫天敌的挥发性物质,其作为植物抗虫诱导剂,不污染环境,对天敌安全,保持生态平衡,有利于害虫的可持续控制。

蒲晓娟[6](2007)在《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真菌营养代谢与寄主抗性的关系》文中认为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是危害秦巴林区最重要的蛀干害虫,与共生真菌协同作用对健康华山松(Pinus armandi)造成严重危害,致使寄主树木大量死亡,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论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应用生化研究的技术与手段,研究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真菌对华山松韧皮部营养物质代谢、酶代谢和寄主树木抗性生理反应、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等,旨在揭示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真菌在分解和转化寄主树木营养中的作用,华山松大小蠹和真菌间营养利用的相互依赖性,以及共生真菌菌丝生长与孢子发育的温湿度、pH等条件,研究得到如下结果:在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蓝变真菌危害初期,寄主华山松韧皮部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着提高,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但随着华山松大小蠹种群数量的增加和蓝变真菌对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组织危害的加剧,韧皮部组织内的PAL、PPO和SOD活性逐渐降低,在枯立木阶段降至最低;与此同时,华山松韧皮部内的水分及蛋白质、糖类、粗脂肪、淀粉等营养物质含量,则随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蓝变真菌的危害而不断减少。寄主华山松苗木随着秦岭细粘束孢在寄主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组织内的危害和扩展,针叶叶绿素含量不断降低;韧皮部抗性与生理反应区内水分、可溶性糖及蛋白质含量显着减少;SOD、CAT酶活性明显降低,而MDA含量则增加。这说明秦岭细粘束孢的大量侵害不仅使寄主华山松营养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降低,而且在削弱寄主树木抗性的同时加速寄主华山松韧皮部组织内营养物质的转化,为华山松大小蠹在韧皮部内的生存创造营养条件。秦岭细粘束孢(Leptographium qinglingensis)是华山松大小蠹成虫携带的致病性真菌,在华山松大小蠹入侵健康华山松时在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边材组织和细胞内发育,分解树脂道泌脂细胞和薄壁细胞,进而影响华山松树脂代谢和水分代谢。温度、pH、培养基和水势对秦岭细粘束孢的发育具有显着影响,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7.5℃,产孢最适温度为20℃;菌丝生长的适宜pH值为pH4.0~6.5,以pH值5.0为最佳;在麦芽汁培养基中生长和产孢最好;在高水势环境下生长较好,菌丝体生物量随水势的降低而不断减少;在华山松针叶营养培养基(PDA培养基)中菌丝的生长和产孢最好。此外,代森锌、甲基托布津、甲霜灵和氧化铜杀菌剂的抑菌作用较强。本文不仅从生理生化角度揭示出华山松大小蠹与共生真菌对寄主的危害机制,对进一步探索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真菌对寄主华山松营养利用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华山松大小蠹的人工饲料饲养、秦岭细粘束孢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抑菌的研究,探索小蠹虫可持续控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吕全[7](2007)在《中国红脂大小蠹伴生菌的系统发育及其生物生态学习性》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生物入侵成为显着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外来入侵物种在基因水平、物种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上对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入侵物种也给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危害。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作为近年来入侵我国农林业的重要有害生物之一,给北方油松林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损失。该入侵物种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后表现出更强的危害性,与其一系列个体及种群的生态学习性改变有直接关系。自然界,真菌,尤其是长喙壳类真菌(ophiostomatoid fungi)与小蠹虫普遍能够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基于伴生真菌在影响昆虫种群建立、协同克服寄主抗性和造成寄主树木病害等方面具有显着作用,开展了本项研究,以期进一步探讨红脂大小蠹入侵的油松林大面积异常性死亡的原因,及合理的防治策略。经过对红脂大小蠹发生的全面调查和标准样地的设置后,系统采集了红脂大小蠹危害寄主组织标本,进行了伴生真菌的分离鉴定。超过30个属多样性的真菌区系栖居在红脂大小蠹入侵危害的我国北方油松林生态系统内。对其中最主要的类群长喙壳真菌的系统研究,包括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和系统发育分析,明确了与红脂大小蠹伴生的长喙壳真菌区系组成。基于长喙壳真菌区系和红脂大小蠹之间的紧密伴生关系,以及长喙壳真菌的致病性测定,推测了这类真菌在油松林衰退死亡中的可能作用。通过形态学和基于ITS2&LSU,β-tubulin基因和EF 1-α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首先发现一个长喙壳真菌新种。由于该物种与Leptographium procerum形态相似、亲缘关系接近,定名该种为Leptographium sinoprocerum Lu,Decock,et Maraite sp. nov.,并给予正式描述。在MEA培养基上,该种很容易形成大量的直立分生孢子梗,孢子梗较长,着生于基质和气生菌丝上,梗基部具明显的根状分枝。产孢器官的初级分枝2—3个,无明显中央膨大分枝。大量分生孢子产于孢子梗顶端,形成黏性的分生孢子团。与现有Leptographium属内形态近似种可以从菌落特征(颜色、同心圆、气生菌丝等)、生长速度、分生孢子梗着生方式、长度、基部根状结构、产孢器官,以及菌丝壁形态等多个方面得以区分。在红脂大小蠹伴生的长喙壳真菌区系内,还发现了Leptographium procerum,这是该种在我国的首次报道。值得指出的是该种的分生孢子梗长度可达3900μm以上,该长度在Leptographium属内十分罕见。分析推测L. procerum可能是由红脂大小蠹从北美携带进入我国,并定殖蔓延。作为一种重要的松树根部病害和引起松林衰退症的病原物,在我国的影响值得特别予以关注。组成该长喙壳真菌区系的种类还包括Leptographium alethinum、L. koreanum、L.truncatum、Pesotum aureum和P. pini。由于L. koreanum和日本、韩国的测试菌株可以配对交配产生子囊及成熟的子囊孢子,证明其属于生物种Ophiostoma koreanum。提出新组合Grosmannia koreana comb. nov.。无论从真菌区系的优势种,还是区系的组成,长喙壳真菌都表现出与红脂大小蠹的发生危害程度明显相关。对4种主要伴生菌的致病性测定表明,低浓度野外接种成年油松可以造成寄主不同程度的内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边材等组织的显着性坏死。4种供试真菌的致病性为两个水平,高致病力的G. koreanum、L. truncatum和低致病力的L. procerum、L. sinoprocerum。两个水平的致病力和体外培养的生长速率有明确的相关性。同时表明不同健康状况下的林分对长喙壳真菌表现出不同的感病性。初步离体的平板对峙培养发现红脂大小蠹伴生真菌区系内,多种真菌对长喙壳真菌具有拮抗作用,能够形成拮抗带,显着抑制长喙壳真菌的生长。这种拮抗关系的发现有助于理解真菌区系的组成及其功能,同时这些菌株具备作为生物防治资源的潜力。鉴于长喙壳真菌与红脂大小蠹的发生、危害的紧密关系,以及这些伴生菌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结合红脂大小蠹攻击寄主行为习性的改变可能有利于增强这些伴生菌毒力的分析,与红脂大小蠹伴生的长喙壳真菌,在降低油松的抗性及其生长势上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些伴生菌协同红脂大小蠹,以及异常气候条件的诱因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寄主死亡。

宋玉双[8](2004)在《科技期刊(森林病虫害部分)题录选》文中研究表明

廖周瑜,叶辉[9](2004)在《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毒素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用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Leptographium yunnanense的毒素处理后 ,云南松和华山松体内与抗病性密切相关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都明显地下降 ,表明该毒素可以通过抑制寄主体内与抗性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削弱寄主的抗性 ,从而有利于菌在寄主体内侵染生长。云南松的酶活性下降的程度较大 ,而华山松的酶活性较高 ,毒素处理后活性受抑制的程度相对较小 ,这表明华山松对云南半帚孢的抗御能力较云南松的强 ,这也是云南境内云南松受害严重而华山松受害轻微的重要原因之一。

廖周瑜,叶辉,吕军[10](2004)在《松树感染云南半帚孢后韧皮中酶活性变化》文中研究说明云南松和华山松在感染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后,体内与抗病性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均明显升高 云南松自身的抗性酶活性较华山松的小,在感染后,酶活性的增加较弱,持续时间也较短,在感染的最初7d酶活性增加迅速,而后活性增加趋于平缓;华山松自身的酶活性较大,感染后增加的幅度较大,比云南松迅速,且在试验期内一直持续增加 因此,总体上,云南松的抗性较华山松的弱 这也是云南境内云南松蠹害严重,而华山松蠹害轻微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松树感染云南半帚孢后韧皮中酶活性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树感染云南半帚孢后韧皮中酶活性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多样性、侵染力及其在切梢小蠹蛀害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小蠹虫伴生真菌种类研究
        1.1.1 长喙壳类伴生真菌概况
        1.1.1.1 Ophisotoma
        1.1.1.2 Leptographium
        1.1.1.3 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鉴定
        1.1.1.4 长喙类伴生真菌在国内外的分布
        1.1.2 关于非长喙类伴生真菌种类的研究
    1.2 小蠹虫伴生真菌对寄主的影响
        1.2.1 小蠹虫伴生真菌的侵染力
        1.2.2 小蠹虫伴生真菌对寄主植物诱导抗性的影响
    1.3 小蠹虫伴生真菌对小蠹虫蛀害作用的影响
    1.4 真菌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1.5 物种的适生区预测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长喙壳类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野外采样与真菌分离
        2.2.2 形态学研究
        2.2.3 DNA提取与测序
        2.2.4 系统发育分析
    2.3 结果
        2.3.1 菌种分离
        2.3.2 形态学研究
        2.3.3 系统进化分析
        2.3.4 分类学
        2.3.5 切梢小蠹伴生真菌的地理分布及其与寄主植物和切梢小蠹的关系
    2.4 讨论
第三章 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侵染力及对云南松的诱导抗性反应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10种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侵染力测定
        3.2.2 云南松对3种长喙壳类伴生真菌的抗性反应研究
        3.2.2.1 真菌接种
        3.2.2.2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3.2.2.3 单萜类物质含量测定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种长喙壳类真菌的侵染力
        3.3.2 长喙壳类真菌对云南松的侵染力
        3.3.3 长喙壳类真菌诱导云南松产生的抗氧化物酶活变化
        3.3.4 长喙壳类真菌诱导云南松产生的单萜物质含量变化
    3.4 讨论
第四章 非长喙壳类伴生真菌Sydowia polyspora的分离鉴定及对云南松的致病性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与菌株分离
        4.2.2 DNA提取和序列分析
        4.2.3 形态学鉴定
        4.2.4 致病性检测
        4.2.4.1 真菌接种对云南松树干的致病性检测
        4.2.4.2 真菌接种对云南松松针的致病性检测
    4.3 结果
        4.3.1 真菌分离
        4.3.2 系统发育分析
        4.3.3 形态学研究
        4.3.4 致病性检测
        4.3.4.1 真菌接种对云南松树干的致病性检测
        4.3.4.2 真菌接种对云南松松针的致病性检测
    4.4 讨论
第五章 切梢小蠹伴生真菌Ophiostoma canum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的采集和分离
        5.2.2 菌株的鉴定和相关基因的扩增
        5.2.3 系统发育树分析
        5.2.4 群体结构分析
        5.2.5 重组和连锁分析
    5.3 结果
        5.3.1 系统发育分析
        5.3.2 遗传分化研究
        5.3.3 克隆或重组的证据
    5.4 讨论
第六章 切梢小蠹伴生真菌Ophiostoma canum在云南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数据来源
        6.2.2 环境变量选取
        6.2.3 适生分布区模型
        6.2.4 不同温度对Ophiostoma canum生长速率的影响
    6.3 结果
        6.3.1 模型结果
        6.3.2 适生区预测
        6.3.3 环境因子与Ophiostoma canum平均适生指数的关系
        6.3.4 温度对Ophiostoma canum生长的影响
    6.4 讨论
第七章 两种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对切梢小蠹蛀害的影响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室内伴生真菌对切梢小蠹的影响
        7.2.2 野外伴生菌对切梢小蠹蛀害的影响
        7.2.3 数据统计
    7.3 结果
        7.3.1 Leptographium pini-densiflorae对云南切梢小蠹蛀害的影响
        7.3.2 Ophiostoma canum对云南切梢小蠹蛀害的影响
    7.4 讨论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杂种落叶松不同子代之间抗虫相关物质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落叶松害虫危害情况
        1.1.2 落叶松优良品种及病虫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1.2 抗虫性的研究现状
        1.2.1 抗虫性概念
        1.2.2 抗虫相关指标
    1.3 前景与展望
    1.4 研究内容
2 7个家系杂种落叶松不同子代针叶内单宁及酚酸含量的时序变化
    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采集方法
        2.1.2 仪器与试剂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7个家系杂种落叶松不同子代针叶内单宁含量的时序变化
        2.2.2 7个家系杂种落叶松不同子代松针叶内酚酸含量的时序变化
    2.3 结论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7个家系杂种落叶松不同子代针叶内防御蛋白活性的比较分析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及采集方法
        3.1.2 仪器与试剂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7个家系杂种落叶松不同子代针叶内保护性酶活性的时序变化
        3.2.2 7个家系杂种落叶松不同子代针叶内防御性酶活性的时序变化
        3.2.3 7个家系杂种落叶松不同子代针叶内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时序变化
        3.2.4 7个家系杂种落叶松不同子代针叶内抗虫性相关指标的聚类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危害红松球果的梢斑螟属两种害虫的发生规律及其化学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红松的价值
        1.1.2 红松果梢害虫危害情况
        1.1.3 红松果梢害虫研究进展
    1.2 寄主化学物质与害虫的关系
        1.2.1 寄主营养物质与害虫的关系
        1.2.2 寄主次生代谢物质与害虫的关系
        1.2.3 植食性昆虫与植物的协同进化
        1.2.4 课题研究内容
2 红松球果害虫生物学习性及危害特性的研究
    2.1 研究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黑龙江省红松球果害虫的主要种类
        2.3.2 赤松梢斑螟的生物学习性及危害特性
        2.3.3 冷杉梢斑螟的生物学习性及危害特性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红松球果害虫防治技术的研究
    3.1 喷雾防治红松球果害虫
    3.2 烟剂防治红松球果害虫
    3.3 性诱剂防治红松球果害虫
    3.4 本章小结
4 红松化学物质与其球果害虫生态对策的关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的采集及处理
        4.1.2 试验试剂与仪器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害虫第一次转移期红松化学物质的变化
        4.2.2 害虫第二次转移期红松化学物质的变化
    4.3 结论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松材线虫枯萎病疫木上的蓝变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1 蓝变菌与松材线虫的关系
        1.1.2 目前国内外发现的蓝变菌
        1.1.3 蓝变菌与小蠹虫的关系
        1.1.4 蓝变菌的致病性及致病机理的研究
        1.1.5 木材蓝变的防治
    1.2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松枯萎病蓝变菌分类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分离材料
        2.1.2 培养基
        2.1.3 药品
        2.1.4 实验辅助用具
    2.2 研究方法
        2.2.1 蓝变菌的分离方法
        2.2.2 菌种纯化方法
        2.2.3 变色试验方法
        2.2.4 菌种鉴定方法
    2.3 结果分析
        2.3.1 蓝变菌的分类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Leptographium abietinum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用品
        3.1.2 药品
        3.1.3 实验辅助用具
    3.2 生物学特性测定方法
        3.2.1 温度对生长速度、产孢量的影响
        3.2.2 光照对生长速度和产孢量的影响
        3.2.3 pH值对生长速度和产孢量的影响
        3.2.4 不同碳源对生长速度和产孢量的影响
        3.2.5 不同氮源对生长速度和产孢量的影响
    3.3 致病机理研究方法
        3.3.1 致病性测定
        3.3.2 致病机理研究方法
    3.4 结果分析
        3.4.1 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
        3.4.2 致病性测定结果
        3.4.3 致病机理测定结果
    3.5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对两种落叶松的诱导抗虫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落叶松毛虫及其综合治理
    1.2 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在诱导抗虫中的作用
        1.2.1 茉莉酸化合物的合成与代谢
        1.2.2 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的诱导抗虫方法
        1.2.3 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直接诱导抗虫作用
        1.2.4 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间接诱导抗虫作用
    1.3 前景与展望
    1.4 研究内容
    1.5 试验设计方案
2 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诱导两种落叶松针叶内营养物质的时序变化
    2.1 诱导两种落叶松针叶内可溶性糖的时序变化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
        2.1.3 讨论
    2.2 诱导长白落叶松针叶内游离氨基酸的时序变化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2.3 本章小结
3 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诱导两种落叶松针叶内次生物质的时序变化
    3.1 诱导两种落叶松针叶内单宁的时序变化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2 诱导两种落叶松针叶内酚酸的时序变化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3.3 本章小结
4 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诱导两种落叶松针叶内防御蛋白活性的时序变化
    4.1 诱导两种落叶松针叶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时序变化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结果
    4.2 诱导两种落叶松针叶内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时序变化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
    4.3 诱导两种落叶松针叶内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时序变化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
    4.4 诱导两种落叶松针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时序变化
        4.4.1 材料与方法
        4.4.2 结果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外源茉莉酸诱导两种落叶松对落叶松毛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
        5.2.1 落叶松毛虫对两种落叶松的产卵选择
        5.2.2 落叶松毛虫雌虫对两种落叶松的嗅觉反应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外源茉莉酸诱导两种落叶松对平腹小蜂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
        6.2.1 两种落叶松对平腹小蜂寄生行为的影响
        6.2.2 平腹小蜂对两种落叶松的嗅觉反应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真菌营养代谢与寄主抗性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蠹类害虫发生危害的关键因素分析
        1.1.1 寄主树木特性
        1.1.1.1 树木挥发性物质
        1.1.1.2 寄主树木抗性
        1.1.1.3 寄主树木其它特性
        1.1.2 小蠹虫共生真菌
        1.1.3 小蠹虫的种内和种间关系
        1.1.3.1 小蠹虫信息素
        1.1.3.2 小蠹虫种间关系
        1.1.4 天敌
        1.1.5 森林生态环境因素
        1.1.5.1 生物因素
        1.1.5.2 非生物因素
        1.1.6 人为因素
    1.2 小蠹虫及其共生真菌对寄主的危害
        1.2.1 小蠹虫与真菌共生的关系
        1.2.2 小蠹虫与真菌共生的机制和作用
        1.2.2.1 小蠹虫对其共生真菌的有益作用
        1.2.2.2 真菌对小蠹虫的有益作用
        1.2.2.3 小蠹虫与其共生真菌协同作用对寄主树木的危害
    1.3 小蠹虫的人工饲养研究
        1.3.1 原木段饲养
        1.3.2 木块饲养
        1.3.3 韧皮组织饲养
        1.3.4 人工饲料饲养
    1.4 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2.1 样品的采集
        2.2.2 重要的药品及仪器
        2.2.2.1 主要药品
        2.2.2.2 主要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华山松大小蠹对寄主华山松营养物质和抗性成分代谢的影响
        2.3.1.1 样品处理
        2.3.1.2 韧皮部水分含量测定
        2.3.1.3 韧皮部淀粉、糖、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测定
        2.3.1.4 韧皮部总氮和总磷含量测定
        2.3.1.5 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2.3.1.6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测定
        2.3.1.7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2.3.2 华山松接种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后的生理生化反应研究
        2.3.2.1 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秦岭细粘束孢的分离纯化
        2.3.2.2 接种处理
        2.3.2.3 感染华山松生理生化代谢的变化
        2.3.3 秦岭细粘束孢的生物学特性测定
        2.3.3.1 供试菌种
        2.3.3.2 生物学特性测定
        2.3.4 小蠹的饲养
        2.3.4.1 准备人工饲料
        2.3.4.2 采集华山松小蠹成、幼虫及蛹
        2.3.4.3 饲养小蠹
        2.3.5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华山松不同被害阶段营养和抗性物质代谢
        3.1.1 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真菌对与华山松韧皮部水分代谢的影响
        3.1.2 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真菌危害与华山松韧皮部营养物质含量的关系
        3.1.3 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真菌危害与华山松韧皮部氮、磷含量的关系
        3.1.4 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真菌危害与华山松韧皮部酶代谢的关系
    3.2 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对华山松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3.2.1 寄主华山松抗性与生理反应
        3.2.2 共生真菌对寄主华山松针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3 华山松韧皮部水分代谢的影响
        3.2.4 华山松韧皮部可溶性糖、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3.2.5 共生真菌对华山松韧皮部抗性酶代谢的影响
        3.2.6 共生真菌对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组织的侵害
    3.3 华山松大小蠹的共生真菌——秦岭细粘束孢的生物学特性
        3.3.1 温度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3.3.2 pH 值对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3.3.3 水势对生物量的影响
        3.3.4 寄主树木营养物质对共生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3.3.5 杀菌剂对共生真菌的抑制作用
    3.4 华山松小蠹虫的人工饲养
        3.4.1 人工饲养饲料组合
        3.4.2 小蠹虫的人工饲养结果
        3.4.2.1 小蠹虫成虫的人工饲养
        3.4.2.2 华山松小蠹虫蛹的人工饲养
        3.4.2.3 小蠹虫幼虫的人工饲养结果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与讨论
        4.1.1 华山松受小蠹危害的不同阶段营养物质和抗性成分研究
        4.1.2 华山松对共生真菌的抗性与生理生化反应
        4.1.3 华山松蓝变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4.1.4 华山松小蠹的饲养
    4.2 论文创新与特色
    4.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版说明
图版
作者简介

(7)中国红脂大小蠹伴生菌的系统发育及其生物生态学习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红脂大小蠹危害调查样地的设置和标本采集及真菌分离
        2.1.1 调查样地概况
        2.1.2 试验方法
    2.2 红脂大小蠹伴生菌新种中国长梗细帚霉 (Leptographium sinoprocerum sp. nov.) 的鉴定和描述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伴生菌长喙壳类真菌的系统发育和生态学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方法
    2.4 伴生菌长喙壳类真菌的致病力测定
        2.4.1 试验材料
        2.4.2 试验方法
    2.5 长喙壳类真菌拮抗菌的体外筛选
        2.5.1 试验材料
        2.5.2 试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红脂大小蠹伴生菌新种中国长梗细帚霉( Leptographium sinoprocerum sp. nov.) 的鉴定和描述
        3.1.1 试验结果
        3.1.2 试验分析与讨论
        3.1.3 小结
    3.2 伴生菌长喙壳类真菌的生态学和系统发育
        3.2.1 试验结果
        3.2.2 试验分析与讨论
        3.2.3 小结
    3.3 伴生菌长喙壳类真菌的致病力测定
        3.3.1 试验结果
        3.3.2 试验分析与讨论
        3.3.3 小结
    3.4 长喙壳真菌的拮抗菌的体外筛选
        3.4.1 试验结果
        3.4.2 试验分析与讨论
        3.4.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毒素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云南半帚孢毒素原液的制备
    1.2 样树的选择与样品的采集
    1.3 酶液的制备与活性测定
        1.3.1 PO活性测定
        1.3.2 PPO活性测定
        1.3.3 PAL活性测定
    1.4 云南半帚孢毒素对上述酶活性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10)松树感染云南半帚孢后韧皮中酶活性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树的选择及样品的采集
    1.2 酶液的制备与活性测定
        1.2.1 PO活性测定
        1.2.2 PPO活性测定
        1.2.3 PAL活性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云南松和华山松韧皮反应区长度变化
    2.2 云南松和华山松有关酶活性的变化
3 结论与讨论

四、松树感染云南半帚孢后韧皮中酶活性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伴生真菌多样性、侵染力及其在切梢小蠹蛀害中的作用[D]. 潘悦. 云南大学, 2018(02)
  • [2]杂种落叶松不同子代之间抗虫相关物质的变化[D]. 石蕾.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4)
  • [3]危害红松球果的梢斑螟属两种害虫的发生规律及其化学防治[D]. 徐波.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1)
  • [4]松材线虫枯萎病疫木上的蓝变菌研究[D]. 夏蕾. 东北林业大学, 2008(11)
  • [5]外源茉莉酸类化合物对两种落叶松的诱导抗虫性研究[D]. 孟昭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08(10)
  • [6]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真菌营养代谢与寄主抗性的关系[D]. 蒲晓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7]中国红脂大小蠹伴生菌的系统发育及其生物生态学习性[D]. 吕全.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02)
  • [8]科技期刊(森林病虫害部分)题录选[J]. 宋玉双. 中国森林病虫, 2004(05)
  • [9]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毒素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J]. 廖周瑜,叶辉. 中国森林病虫, 2004(01)
  • [10]松树感染云南半帚孢后韧皮中酶活性变化[J]. 廖周瑜,叶辉,吕军.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4(01)

标签:;  ;  ;  ;  ;  

云南幽门螺杆菌感染松树韧皮部酶活性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