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

一、超声波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慧婷,姜从玉[1](2022)在《本体感觉训练在脑卒中社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脑卒中后患者常伴本体感觉障碍。因此,患者在回归社区后的本体感觉训练非常重要,可改善患者功能障碍和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概要介绍脑卒中社区康复的本体感觉训练。

张崇毅[2](2020)在《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黄帝内针的理论渊源及传承的理法核心进行探讨与梳理,并观察黄帝内针在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为黄帝内针的进一步推广以及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康复方案提供更多思路。方法:本研究筛选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法以1:1的比例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全部予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调控血压、调血脂、调血糖等常规神经内科对症治疗。在常规神经内科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仅予新Bobath技术开展康复治疗,治疗组则给予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的康复方案。两组的新Bobath技术采取相同手法,治疗组的黄帝内针治疗方案根据该针法的理法原则,按照辨六经、分三焦、明阴阳、寻阿是穴的操作路径,针刺穴位选定足太阳经跗阳穴、足少阳经悬钟穴、足阳明经下巨虚穴、足太阴经三阴交穴。两组患者的疗程均2周为一个疗程,每周治疗6天,星期日除外,共4周。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各疗程后,予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指数、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估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通过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VAS评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两组患者组内第1疗程和第2疗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同疗程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但治疗组不同疗程的疼痛指数改善均比对照组明显(P<0.05),说明采用黄帝内针联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疼痛改善要优于单纯使用新Bobath技术。2、FMA评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均较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两组患者组内第1疗程和第2疗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同疗程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但治疗组不同疗程的上肢运动功能提升均比对照组明显(P<0.05),说明采用黄帝内针联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上肢运动功能提升要优于单纯使用新Bobath技术。3、MBI评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患者组内第1疗程和第2疗程间的比较,均P<0.05,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同疗程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但两组间的疗程进行比较时,第1疗程后两组间比较P>0.05,第2疗程后两组间比较,P<0.05,说明第1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方面未见明显差异,经过第2疗程后,治疗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优于对照组。综合以上情况,提示在治疗的前期采用黄帝内针联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与单纯运用新Bobath技术差异不大,但后续的改善情况则更为突显。结论:1、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与单纯运用新Bobath技术均能够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疼痛以及提高上肢运动功能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但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的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运用新Bobath技术的对照组。2、随着疗程的增加,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的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更为突出。

王雪男[3](2020)在《腹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腹针疗法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为腹针疗法联合Bobath疗法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60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脑病针康病区住院部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Bobat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腹针疗法。观察周期为4周,这期间两组患者每天接受1次治疗,每周6天。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评定两组患者以下4个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改良巴氏指数(MBI),疗程结束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有效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肩部疼痛减轻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及灵活性、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过4周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脱落病患。经过数据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肩痛部位以及卒中类型等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比较中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通过4周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VAS、FMA、PROM以及MBI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疗效(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针结合Bobath疗法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肩痛症状,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明熹[4](2020)在《血小板膜纳米气泡递送系统及应用于脑卒中诊疗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受天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启发,仿生纳米材料的设计策略,特别是基于细胞膜构建的药物递送系统因可主动靶向对应疾病,并能与复杂的体内微环境特异性和选择性相互作用,而被广泛研究。血小板(Platelet,简称PLT)是人体血液重要有形成分之一,在血管破损早期识别,血管壁完整性维持和血栓形成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血管损伤与血栓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重要靶点。基于血小板膜构建的各种纳米递送系统,可用于血管损伤、血栓和肿瘤等诸多疾病的诊治研究。本论文利用血小板膜,制备血小板膜重组的仿生纳米气泡以及装载治疗性气体一氧化氮(NO)的前体药物的纳米递送系统,结合纳米气泡递送系统与天然血小板膜的优势,以缺血性脑卒中小鼠为模型,系统研究了血小板膜纳米气泡和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方法、受损血管的靶向性与靶向机制,并评价了其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多模态医学影像增强与血管再通治疗干预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血小板膜重组纳米气泡递送系统的构建将采集的新鲜血小板反复冻融并离心分离后,获取的血小板膜空囊泡(PMVs)经超声空化法重组,制备血小板膜包裹六氟化硫(SF6)气体的纳米气泡(PNBs)。形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NBs水动力尺寸在131.43±19.84 nm且具有良好的形貌结构与体外稳定性;进一步利用SDS-PAGE电泳,LC-MS/MS质谱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共鉴定出的2069种血小板蛋白中,PNBs保留了1510种,且膜蛋白定位分析发现,PNBs中血小板膜蛋白占比为74.42%,脂质成分也与血小板保持一致,证明所构建的PNBs保留了天然血小板膜的蛋白与脂质成分。(2).血小板膜重组纳米气泡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的诊断应用研究基于构建的PNBs材料,进一步在细胞和动物水平评价了其安全性、靶向性与多模态影像增强效果。在细胞层面,利用THP-1吞噬细胞与PNBs进行相互作用,验证了PNBs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免疫逃逸功能。在动物层面,建立了小鼠皮层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并通过尾静脉注射细胞膜紫色荧光染料Di R标记的PNBs,小动物近红外荧光成像(NIRFI)表征发现,PNBs能够快速靶向到脑卒中缺血病灶部位,相比空白对照组小鼠,注射了PNBs的小鼠病灶部位的荧光信号出现了2.24倍的增强;多光谱荧光成像(MIP)和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FLPI)对脑部微血管网络和血流量的表征结果表明,PNBs能够靶向运动并黏附至脑卒中病灶区域的受损血管,并可阻止缺血区域的进一步扩大;最后,利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USI)评价了PNBs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的超声影像增强效果。综上结果表明,PNBs能够实现活体动物的光学-超声多模态医学影像监测下的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受损血管靶向诊断。(3).磁性血小板膜气体前体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的构建进一步地,为实现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的治疗性气体分子的靶向递送与血管再通治疗,构建了更加稳定的装载NO前体药物的磁性血小板膜纳米载体(PAMNs)。采用挤压过膜的方法,构建出血小板膜包裹NO前体药物分子L-精氨酸和γ-Fe2O3磁性纳米颗粒的复合载体,形貌表征发现,所制备的PAMNs水动力尺寸为215.50±8.05 nm,且具有良好体外稳定性、良好的超顺磁性与体外磁共振T2影像增强效果。(4).磁性血小板膜气体前体药物纳米递送系统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的诊疗一体化应用研究基于构建的PAMNs材料,进一步在细胞和动物水平评价其安全性、靶向性与诊疗一体化功能。在细胞层面,首先测定了PAMNs对细胞活性的影响,以评估PAMNs的生物安全性;随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PAMNs与b End.3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作用后NO的体外产生并进行定量分析;最后进行了血小板聚集实验以评估PAMNs对血液生理功能的影响,发现PAMNs可以显着降低三种诱聚剂(凝血酶,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证明了其可以减缓血栓的发展。最后,构建小鼠皮层缺血性脑卒中模型,NIRFI表征发现,在外加磁场的引导下,Di R标记的PAMNs可以在0.5 h内快速靶向到脑卒中缺血病灶部位;并且在PAMNs靶向到脑卒中缺血病灶部位后,可实现磁共振T2成像增强示踪。MIP和FLPI对缺血区域的血管和血流情况的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AMNs的靶向累积与L-精氨酸释放,NO在病灶部位原位产生,小鼠脑卒中缺血区域出现了明显的血管扩张和血供恢复,最终实现了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受损血管的靶向诊断与再通治疗一体化。

刘碧原[5](2020)在《系统生物学视角下苦碟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应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具有较高致死率和致残率的疾病。临床研究发现苦碟子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其作用机制的探查尚不全面。本课题以苦碟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为依据,运用MCAO/R模型和神经细胞系模型,通过整合运用蛋白质组学、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网络药理学等多种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从体内和体外不同维度探查苦碟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应及机制。方法:(1)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5只、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复制大鼠MCAO/R模型,成模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5只,苦碟子组15只。苦碟子组给药量依据成人口服苦碟子生药20g计算,在成模后每隔3h给予模型动物4mL/kg苦碟子提取物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4h后观察各组动物的神经功能评分(mNSS),脑梗死面积(TTC染色),脑组织形态变化(HE染色),神经细胞凋亡情况(TUNEL染色);(2)比较各组动物大脑缺血半影区差异蛋白表达的情况,并用Western-blotting的方法验证;(3)用液质联用的方法鉴定苦碟子所含成份以及入脑成份,并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分析苦碟子入脑成份靶点与差异蛋白靶点的交集,获得苦碟子入脑有效成份。(4)依据蛋白质组学结果,苦碟子的作用主要在于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抑制过量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对神经元的损伤。用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系模拟神经元进行后续机制的探查,PC12细胞用DMEM F12K完全培养基在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用NGF处理7天,刺激PC12细胞轴突生长。在PC12细胞系中使用10mM谷氨酸刺激细胞12h,复制兴奋性神经递质损伤模型,同时给予苦碟子及其入脑有效成份干预3h。对干预后的细胞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并检测苦碟子及其入脑有效成份对PC12细胞内外谷氨酸水平的影响。(5)用苦碟子及其入脑有效成份干预细胞3h后收集细胞,用RNA-Sequencing的方法对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的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6)对体内的差异蛋白核心网络和体外的核心调节差异基因进行荟萃分析,获得苦碟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核心靶点/通路,并用Western-blotting和RT-qPCR的方法对上述靶点进行验证。通过分析核心通路,获得通路之间的串扰关系,并获得苦碟子及其入脑有效成份通过核心通路调节的转录因子;用JASPAR预测与神经递质转运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与上述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用抑制剂干预上述通路,用RT-qPCR验证苦碟子通过上述通路进行转录调控的机制。结果:(1)本研究发现,MCAO/R模型存在着明显的神经功能损伤,经过苦碟子治疗后模型动物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TTC染色发现,MCAO/R模型存在着明显的脑梗死灶,苦碟子治疗后模型动物的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小。运用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发现,MCAO/R模型动物的大脑皮层及纹状体区域存在着明显的组织变性,表现为细胞核皱缩,神经元空泡变性等;经过苦碟子治疗后组织变性明显好转。TUNEL染色发现,模型组动物病灶脑区及其周边的神经细胞凋亡增多;且经过苦碟子治疗后,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减少。(2)对各组动物缺血半影区以及相应位置进行蛋白组学分析发现,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之间的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调节囊泡介导的胞吐作用,血小板聚集,补体激活,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等生物学过程;蛋白所涉及的细胞结构主要包括神经元、突触、囊泡、细胞外泌体等;差异蛋白所涉及到的分子功能主要包括SNARE结合,GTPase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发现模型组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补体和凝血级联,加压素调节水的重吸收,GABA能突触等通路。而苦碟子组和模型组的差异蛋白主要参与止血、突触小泡循环,TP53调节基因,突触小泡运输等通路及生物学过程。对苦碟子组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蛋白进行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后,获得了一个具有103个节点,353条边的核心网络模块。对模块中的蛋白进行GO分析发现,核心调节模块的蛋白主要涉及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和囊泡的融合、胞吐和回收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发现,核心模块蛋白主要参与调节突触小泡循环,SNARE在囊泡运输中的相互作用,谷氨酸能突触和cAMP信号通路等通路或生物学功能。(3)用液质联用的方法在苦碟子中共检测到81种成份,并且其中的9种可以在模型动物大脑中检测到。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得9种入脑成份的靶点并与苦碟子治疗MCAO/R模型的差异蛋白进行交叉分析。在9种入脑成份中,芦丁、阿魏酸和腺苷的靶点与苦碟子体内调控的差异蛋白吻合度最高。所以我们认为,腺苷、阿魏酸和芦丁是苦碟子入脑的有效成份。(4)在用10mM谷氨酸刺激细胞12h的兴奋性神经递质毒性模型中,PC12细胞的活力被明显抑制;用苦碟子及其入脑有效成份干预后,可以明显减轻过量谷氨酸对PC12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并且运用苦碟子及其入脑有效成份干预后,PC12细胞外谷氨酸水平均明显降低;苦碟子和腺苷干预后PC12细胞内谷氨酸水平明显降低,芦丁干预后PC12细胞内谷氨酸水平明显升高。(5)比较各实验组差异基因的富集分析结果发现,各实验差异基因所调控的通路既有重叠又有差异。对苦碟子及其入脑有效成份干预后PC12细胞的差异基因进行交集分析,共获得277个核心调节基因,核心调节基因主要参与通过cAMP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轴突导向等多条信号通路。对核心调控差异基因进行IPA分析发现,其主要参与调节的经典通路包括轴突导向,cAMP介导的信号传导、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传导、eNOS信号通路等多方面。(6)基因测序和蛋白质组学结果共享的信号通路包括囊泡介导的运输、突触传递、神经递质转运、cAMP信号通路、血液循环、PI3K-Akt信号通路等通路及生物学过程,将上述通路定义为苦碟子的核心调控通路。用RT-qPCR验证苦碟子及其入脑有效成份干预后核心调控通路相关的基因。结果发现Nfatc4,Vamp1,Snap25,Slc6a4明显下调;Slc1a2表达升高明显;Cplx1在苦碟子干预后明显升高,在腺苷、阿魏酸和芦丁干预后降低。另外在苦碟子及其入脑有效成份干预后Crebl,Camk2g,Nr4a1和Bcl2表达升高明显;Th,Nfkb1表达明显降低。用Westrn-blotting的方法验证苦碟子和腺苷干预上述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和RNA-Seq测序数据相一致。通过分析发现cAMP通路和PI3K通路存在着串扰,两条通路均参与调控Creb1和Nfkb1,并且cAMP通路还参与调节Nfatc4,上述三者编码重要的转录因子CREB,NF-κB和NFAT家族。用JASPAR预测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发现Slc1a2在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同时存在Creb1和Nfkb1的结合位点;Vamp1和Snap25在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存在Nfatc4的结合位点。Grin1在基因启动子区域同时存在Nfkb1和Nfatc4的结合位点。用抑制剂同时阻断cAMP通路和PI3K通路后苦碟子及其入脑有效成份对上述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消失,并伴随着对神经递质水平调节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消失。结论:上述研究表明,苦碟子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R)具有较好的疗效;苦碟子治疗MCAO/R模型的主要环节在于调节MCAO/R模型的神经递质稳态,抑制神经兴奋毒性,其分子机制在于苦碟子及其入脑有效成份可以同时调控cAMP通路和PI3K通路,以调节CREB、NF-κB和NFAT家族转录因子,影响其对下游Vamp1、Snap25、Slc1a2和Grin1基因的转录调节,发挥抑制囊泡的胞吐、增加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转运并抑制其受体后传导的功能。从而抑制神经兴奋毒性,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中起到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罗玲玉[6](2020)在《脑卒中亚急性期高频rTMS对上肢痉挛以及PAD的调节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人的高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已成为我国人民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肢体痉挛是脑卒中后主要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其康复评价和治疗水平对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的意义重大。研究发现脑卒中后患者H反射激活后抑制(PAD)均存在一定程度下降,且PAD的下降与痉挛状态呈正相关,对痉挛评价具有潜在的价值,与单个H反射相比更具客观性,但研究较少且缺乏验证。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颅外神经调控技术被证明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痉挛,具有无创伤、精准定位的优点。高频rTMS可兴奋患侧大脑皮层还可以促进突触间的连接,调节脑组织内神经递质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和糖代谢,为神经可塑性变化创造有利环境。本研究基于神经可塑性理论,采用高频rTMS联合常规康复方法来治疗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上肢痉挛,重建上肢运动神经通路,观察患者痉挛改善情况、PAD变化情况和运动功能的提高程度,与单纯的常规康复疗法进行效果比较。探索高频rTMS对肢体痉挛的改善作用,同时探究高频rTMS对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PAD变化的影响作用,并探讨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PAD与痉挛的相关性,验证其应用价值。为脑卒中后痉挛的评价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改善和提高脑卒中后痉挛患者运动功能,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方法:将入选的4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高频刺激组(n=23)和假刺激组(n=23)。所有患者rTMS治疗前均进行刺激阈值检测和最佳刺激部位测定,所有患者刺激部位均选取损伤侧大脑半球M1手功能投射区。高频刺激组采取高频rTMS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干预,将刺激线圈与头颅相切且紧贴放置,rTMS刺激频率为5Hz,刺激强度为静息运动阈值的80-120%,单次刺激时间20min。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健康指导、良肢位摆放、肌肉牵伸训练、肌力训练、作业治疗、神经发育疗法等,治疗时间约120min。假刺激组采取rTMS假刺激和常规康复治疗干预,刺激线圈垂直于头颅切面放置,模拟高频刺激组的刺激声音无rTMS真刺激,刺激参数与高频刺激组相同,常规康复治疗与高频刺激组保持一致。所有治疗1天1次,1周5天,共干预4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评测和量表评价。神经电生理评测包括H反射激活后抑制(PAD)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和中枢传导时间(CMCT)检测,观察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情况;量表评价包括: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上肢和手的肌力评定、上肢部分的简化Fugl-Meyer评价(U-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上肢和手的Brunnstrom分期,观察运动功能变化情况。干预结果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以P<0.05表示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1.患者基本信息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高频rTMS刺激患侧大脑对健侧大脑MEP潜伏期、CMCT无显着影响(P>0.05)。高频刺激组患侧MEP引出率增高,假刺激组患侧MEP引出率无变化。说明高频rTMS可提高患侧MEP引出率,且对健侧大脑无不良影响。3.高频刺激组肘屈肌群、腕屈肌群MAS评分较前无显着增加(P>0.05),假刺激组肘屈肌群MAS评分较前明显增加(P<0.05),腕屈肌群MAS评分较前无显着增加(P>0.05)。假刺激组肘屈肌群、腕屈肌群肌张力较高频刺激组明显增加(P<0.05)。说明脑卒中亚急性期高频rTMS结合常规康复抑制肌张力增加的作用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4.高频刺激组上肢PAD较前无显着下降(P>0.05);假刺激组上肢PAD较前显着下降(P<0.05)。高频刺激组PAD下降较假刺激组小,高频刺激组抑制PAD下降的作用优于假刺激组(P<0.05)。说明脑卒中亚急性期高频rTMS结合常规康复减缓PAD下降的作用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5.两组肩前屈肌群、肘屈曲肌群、腕屈曲肌群、手抓握肌群肌力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P<0.05)。高频刺激组肩前屈肌群、肘屈曲肌群、腕屈曲肌群、手抓握肌群肌力提高优于假刺激组(P<0.05)。6.高频刺激组上肢、手的Brunnstrom分期较前均出现明显提高(P<0.05);假刺激组上肢、手的Brunnstrom分期较前无显着性提高(P>0.05)。高频刺激组上肢、手的Brunnstrom分期进步优于假刺激组(P<0.05)。7.两组U-FMA评分较前均有显着提高(P<0.05)。高频刺激组患者的U-FMA评分提高优于假刺激组(P<0.05)。8.两组MBI评分较前均有显着提升(P<0.05),高频刺激组MBI提升较假刺激组显着(P<0.05)。9.干预前上肢PAD与肘屈肌群、腕屈肌群MAS评分呈负相关(P<0.05),干预后上肢PAD与肘屈肌群、腕屈肌群MAS评分呈负相关(P<0.05)。PAD下降水平与痉挛程度呈正相关,PAD越小痉挛越严重。结论1.脑卒中亚急性期高频rTMS可有效抑制患者上肢肌张力的增加,减缓上肢痉挛状态的加重,提升痉挛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高频rTMS可有效减缓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PAD的下降趋势。3.PAD下降与肌张力增高呈正相关,对痉挛评价具有潜在价值,可对临床和科研起到指导作用。4.高频rTMS作用于脑卒中亚急性期是安全可行的。

闫丽[7](2019)在《猴急性脑缺血模型的构建与超声成像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猴局部急性脑缺血模型的构建背景:脑缺血具有很高的发生率、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建立与临床特征最相符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对其病理改变和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脑缺血模型的研究主要建立于啮齿类动物、兔子及狗上。猴子与人类接近,但由于购买程序复杂、成本高,介人手术及配套检查要求高、药品及设备使用费用高,因此建模中使用较少。临床上,脑缺血发病主要由血栓栓塞引起,且约85%的脑缺血都是由血栓栓塞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引起。因此,建立一种理想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反映人体临床特征是至关重要和必要的。目的:构建恒河猴局部急性脑缺血的模型,为脑缺血的早期诊断、治疗与评价提供理想的实验模型及研究方法。方法:选择8只健康恒河猴,术前行CT平扫及介入血管造影排除脑血管及颅内病变并对血管及其走形进行评估;在DSA引导和监测下,经股动脉将微导管插入至MCA M1分支,再将自体白色血栓导入,阻断血流。栓塞完成后及栓塞后24h,用DSA、MRI成像进行评估。栓塞24h后,处死2只猴子,进行灌注、固定。两周后,开颅取脑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例在插管过程中死亡,7例恒河猴脑缺血模型成功构建。建模成功后,自体白色血栓被导入至MCA M1段,血流阻断,相应部位脑缺血形成。栓塞即刻及栓塞后24h,DSA、MRA提示MCA闭塞,MRI多序列成像显示急性局部脑缺血病灶。病理大体标本及HE染色显示深部脑组织梗死病灶形成,MCA分支内可见血栓,梗死灶与正常脑组织界限清楚。结论:用自体血栓介入法可建立理想有效的猴局部急性脑缺血模型,对脑缺血疾病的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有重要的应用价值。MRI、DSA可对建模效果进行评价,确保建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第二部分超声在猴急性脑缺血模型中的评价作用背景:超声医学发展飞速,超声影像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新型的颅脑声学造影、颅脑三维成像、能量多普勒显像以及二维多普勒显像等,使得脑血管病变研究技术实现了较大创新。临床多年以来,颅脑血管病变的判断以DSA、CT、MRI检查居多。DSA虽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金标准”,但其有创伤且多配合介入治疗;常规的MRI不能早期发现小的梗死灶,尤其是在发病6h内的病灶,同时不方便便携,往往不能配合床边诊治。因此,我们采用超声对脑栓塞动物模型进行诊断,探讨其在脑栓塞动物模型中检测与评估作用。由于恒河猴与人类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如体积小、颅内血管细以及颞骨厚小等,且考虑到声学骨窗不足(inadequate acoustic bone windows,IABW)等特点,此章节中,我们选取经颅彩色超声检查(transcranial color-coded sonography,TCCS)和经颅超声造影检查(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 sonography,CE-TS)进行建模前、后评价,探讨超声在急性脑缺血模型中的的成像特点及评价作用。目的:探讨超声在恒河猴局部脑缺血模型中的评价作用。方法:选择8只健康恒河猴,术前行CT平扫及介入血管造影排除脑血管及颅内病变并对血管及其走形进行评估;模型构建方法同实验一部分。猴子取侧卧位,选取颞窗为透声窗,采用TCCS及CE-TS对猴子建模前、后的颅内血管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栓塞前,TCCS清晰显示MCA,其血流充盈佳,并可录得正常低阻MCA频谱;CE-TS示:造影剂充盈良好,不仅显示MCA,还可显示清晰完整的大脑动脉环结构。栓塞后,TCCS显示MCA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通过,且录不到正常动脉频谱;CE-TS显示,大脑中动脉局部造影剂充盈缺损。病理大体标本及HE染色显示深部脑组织梗死病灶形成,大脑中动脉分支内可见血栓,梗死灶与正常脑组织界限清楚。结论:TCCS和CE-TS可实时、动态评价颅内大动脉。在脑栓塞时,又可给予快速、便捷的诊断及评价,在脑缺血疾病的研究中有着切实的临床价值。第三部分超声超分辨成像技术在猴脑血管的应用初探(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课题的共同研究成果)背景:从我们第二部分的研究发现,超声仅对颅内的大血管等显示较理想,对于颅内的微小血管及末端血管显示不佳,即使借助了造影剂的增强显示作用,成像依旧不理想。近年来,超分辨成像技术取得了理论上的重大进展。目前国际上最新常用的超快平面波超声多普勒脑功能成像[1]和基于超声造影微泡的超分辨成像技术[2]已推进到能对小鼠等小动物脑小血管及血流进行成像,但还未对猴与更大的活体动物脑微小血管成像。在国内,超分辨成像技术取得了一些初步研究成果,其在大动物的基础实验和临床实验甚少。近年来,我们与西安交通大学进行联合研究,尝试探索这项新技术在大型动物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与性能评价。目的:用超分辨微泡成像技术对恒河猴颅内血管进行成像,探索其成像特点及较传统经颅超声的成像优势。方法:首先,通过模体仿真验证超分辨成像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离体实验基础上,对该成像参数进行相应调整。最后,采用2只恒河猴进行活体脑微小血管成像实验。结果:离体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特征空间自适应波束所合成的超快速主动空化成像,超分辨成像的计算复杂度明显降低,且轴向分辨率增益提高3倍,空化组织比提高2d B;相对于常规平面波成像,超分辨成像对脑微小血管的辨识内径可达到1mm,甚至0.7 mm,且能提取到其血流信息。与此同时,造影噪声比提高了5.625d B,分辨率提高了约30倍。恒河猴实验的结果表明,超分辨微泡成像对脑微小血管成像的最佳分辨率可达到微米级别,且成像深度超过35mm。结论:超分辨成像技术能够实现对组织损毁过程中微泡的高分辨率、快速计算的监控成像。该高空时分辨成像方法也将成为本文后续微泡成像研究的基础,也为非侵入性的经颅超声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吴丹[8](2019)在《脑功能和针灸脑图谱光声成像技术》文中指出现代脑成像技术为神经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可视化基础。目前基于脑功能和结构测绘影像的工具主要分为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两种类型。宏观成像技术与微观成像技术探测到的脑世界信息有必要进行有效的整合。光声层析成像技术(PAT)应运而生,这种混合成像方式可以用相同的对比机制轻松地涵盖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多尺度信息。该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神经科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法之?。论文中我们发展了?种无创动态光声脑功能可视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提供在?管尺度的视角下全脑皮层以及深层脉管系统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功能和结构图像。该技术可以用来研究基于血流动力学的脑氧合和脑代谢两方面的功能活动,并且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及高空间分辨率等优点。既能对特定的伴随神经活动的脑功能区域进行准确、可靠的定位,又能进行长期反复的动态扫描,实时追踪脑内信号的改变。本论文从光声成像基本理论出发,从克服光的穿透深度以及透过头颅检测光声信号这两大光声脑成像的技术难题着手。设计并搭建了两套PAT脑成像系统,构建了用于脑功能成像的技术平台,开辟了光声脑功能成像应用研究的崭新领域。对新型造影剂的开发、造影剂脑部传递效应、药物响应、出血性脑卒中的监测、缺血性脑卒中的监测与治疗、针灸神经调控效应的监测等多方面应用都开展了深入的并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这些应用分别涉及到一些神经科学中需要解决的作用机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的难题,填补了光声脑成像在这方面应用的空白。这项PAT技术,将会被?泛应用到?动物大脑生理和病理功能的研究和实践中。这项技术有希望开启光学脑功能成像新纪元,进一步推动脑科学的完善和深化。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汇总如下:1、设计并搭建了两套光声层析成像系统,构建了用于脑功能成像的技术平台;第二套基于阵列探测器及多通道采集的PAT系统是对第一套的全面升级。2、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和统计,对国内外用于光声分子影像与微波热声分子影像的造影剂做了非常详细的综述,还讨论了目前光声与微波热声分子影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研究的发展方向。3、开发了一种基于针灸阳陵泉—金纳米球的新型复合光声造影剂,基于活体实验验证了该复合造影剂可以提高大脑皮层脉管系统与周围组织间的成像对比度以及成像分辨率。4、开发了基于一种对比剂溶液(PEG-GNRs)和物理辅助方法(小鼠足三里穴(ST36)针灸)相互结合的增强光声脑成像对比度及深度的策略。同时也为针灸改善药物(造影剂)传递分布、提高药物疗效的机理提供新的线索。发现了针灸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声成像的“造影剂”。5、利用PAT技术将低剂量和高剂量黄连素对小鼠的脑血流动力学影响进行了活体实验研究。证明了黄连素能够在特定的脑功能区内引起不同程度的HbT浓度增加。验证了PAT可以成为观察药物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响应的强有力的工具,并且可为药物浓度和剂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6、利用PAT对胶原酶诱导出血性脑卒中这种脑疾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PAT可对小鼠的血肿病变的形态变化,包括血肿的位置、形状和大小进行长时间的可视化监测。它还可以对血肿周围区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肿占位效应以及血肿占位导致血肿周围区域的缺血缺氧情况做出测绘。该研究证明了PAT技术有潜力成为监测脑卒中治疗效果的有力工具,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7、基于光声层析成像/激光散斑成像这种双模态成像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针灸治疗方案进行应用研究。得到针灸阳陵泉穴位治疗脑缺血时会引起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流速度的相应响应,针灸可对缺血血管扩张以及再灌注这一非常有意义的结论。该项研究证明了PAT有助于监测和评估针灸对脑卒中的疗效和作用机制。重要的是,基于两种脑卒中类型的实验研究,为PAT技术可区分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提供强有力的证据。8、开展了部分PAT脑成像的临床前可行性验证的离体以及活体研究。利用受到脑部创伤的大鼠大脑活体实验以及恒河猴脑离体实验对光声成像技术临床前的能力进行了评估,证明了光声成像技术在新生儿脑成像方面的临床应用潜力。9、首次搭建了针灸脑科学的无创PAT动态可视化技术平台。首次基于>200例的光声脑功能成像实验对针灸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响应绘制了全面的图谱。对小鼠周身17个穴位,每个穴位引起的对应变化都做了详细的统计。针灸每个穴位引起大脑活动的10个皮层分区都可精准定位。该技术有可能会成为解释针灸密码,书写针灸字典的重要现代望诊技术。在此过程中设计并制作了专门用作PAT成像过程中实施针灸的小鼠支架。

王磊[9](2019)在《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比较镜像疗法与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把镜像疗法和常规康复训练作为对照,观察镜像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Meta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收集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WF),维普中文期刊(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及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EBSCO,Web of Science),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19年4月为止,语种限定为中、英文。按照制定好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的筛选,利用偏倚评估风险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meta分析。2、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配为三组,常规康复训练组(A组)24例,镜像治疗组(B组)24例,镜像治疗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组(C组)24例。A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B组给予镜像治疗,C组行镜像治疗结合常规康复训练。三组均每日1次,每次30min,一周连续治疗5次,中间休息2天,治疗共4周。入组治疗前后分别对疼痛(VAS)、患肢手掌肿胀程度、双上肢肩部与手背部的温度差(△T)、上肢的关节活动度(Fugl-Meyer)、上肢的运动功能(Fugl-Meyer)、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抑郁(BDI)进行评定,并对疼痛(VA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1月的随访,最后对上述指标进行组内与组间的对比分析。结果:1、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Meta分析(1)文献检索及质量评价得到文献共327篇,利用医学文献王V5导入所有文献,并排除130篇重复文献,得到197篇文献。经过阅读标题、摘要初筛及阅读原文复筛后,排除篇不符合要求的文献192篇,最终纳入篇5文献,共纳入样本量216名,镜像组107名,对照组109名,文献质量评价均为B级;(2)分析结果(1)疼痛方面:休息状态下的VAS评分:MD=-1.82,95%CI[-2.50,-1.14],P<0.01;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MD=-3.05,95%CI[-3.95,-2.16],P<0.01;(2)运动功能方面:手的FMA评分:MD=6.00,95%CI[3.44,8.56],P<0.01;腕部的FMA评分:MD=3.00,95%CI[1.77,4.23],P<0.01;(3)上肢BRS评分:MD=1.00,95%CI[-0.02,2.02],P=0.05;手的BRS评分:MD=1.00,95%CI[0.11,1.89],P<0.05。2、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1)临床疗效:C组的显效率是52.38%,明显优于A组的22.73%和B组的25.00%,经数据分析比较,C组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A、B两组(P<0.05),A、B两组间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2)患肢的疼痛(VAS):三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1),C组VAS评分显着低于A组(P<0.01),C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B两组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3)患肢手掌肿胀程度:三组治疗后患肢手掌肿胀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1);C组患肢手掌部肿胀程度较A组无明显改善(P>0.05),C组患肢手掌部肿胀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1),A、B两组患肢手掌部肿胀程度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双侧温度差(△T):(1)、手背部温差的比较:三组在治疗后温差显着低于治疗前(p<0.01),C组较A、B两组温差均明显降低(P<0.05),A、B两组的温差比较中无明显差异(p>0.05);(2)、肩部温度差的比较:三组在治疗后温差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C组较A、B两组在温差的比较中无明显差异(P>0.05),A、B两组间的温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5)上肢关节活动度(Fugl-Meyer):三组治疗后上肢关节活动度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1);C组上肢关节活动度评分较A组无明显差(P>0.05),C组较B组在上肢关节活动度方面显着改善(P<0.01),A、B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6)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三组治疗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C组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分明显优于A、B两组(P<0.05),A、B两组间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7)抑郁情绪(BDI):三组治疗后抑郁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降低(p<0.01);C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A、B两组(P<0.05),A、B两组间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各组治疗后MBI的评分较治疗前都有明显改善(P<0.01);C组MBI评分较A组无明显差异(P>0.05),C组MBI评分明显高于B组,(均P<0.05),A、B两组间的M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9)随访1月:(1)疼痛(VAS):三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都有显着降低,(P<0.01);C组较A、B两组VAS的评分明显降低(P<0.05),A、B两组间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三组较治疗前MBI评分都有显着降低(P<0.01);三组MBI评分在组间比较中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基于现有检索的文献分析,镜像疗法对改善脑卒中后疼痛和运动功能方面有很好的疗效,但纳入文献数量较少,质量偏低,还需进一步研究;2、常规康复训练和镜像治疗均能改善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患肢手掌肿胀程度、双上肢肩部与手背部的温度差(△T)、上肢的关节活动度、上肢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抑郁情绪,镜像疗法在缓解疼痛方面的疗效较为突出,常规康复训练在改善患肢肿胀和关节活动度方面有着明显的疗效优势,而镜像治疗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着更好的疗效趋势。

王晓静[10](2018)在《持续被动训练与超声波治疗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进行对比来进行观察,本实验主要观察持续被动训练(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结合超声波治疗、作业疗法、中频电疗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等康复科常规治疗手段与单一超声波结合作业疗法、中频电疗法等康复科常规治疗方案及空白实验等做对比,对脑卒中后患者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并进行讨论持续被动训练(CPM)结合超声波治疗肩手综合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脑卒中患者,按纳入标准选择90例病人进行实验,其中包括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41例。纳入试验的患者,年龄46.78±10.73岁,病程2.98±0.73周。采用科学的随机化的方法进行分组试验,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患者均为30例。经分析后表明三组患者在年龄及病程等一般性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治疗组采用CPM结合超声波配合作业疗法及中频电疗法等康复科常规治疗手段,对照组采用则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减少了持续被动训练,只有超声波配合作业疗法及中频电疗法等康复科常规治疗诊疗方案,空白组则采用偏瘫肢体综合、作业疗法、中频电疗法等常规诊疗计划。试验观察及治疗时间定为4周,其观察指标选择了NRS和FMA-UE,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肩部疼痛及其主要的临床症状分别进行评分,将三组患者前后的评分结果进行科学的比较与处理。数据分析处理采用了SPSS 17.0统计软件,通过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的差异及三组间治疗后评分的差异。观察CPM结合超声波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1、4周后,三组患者治疗后的N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其疼痛明显好转,FMA-U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P<0.05),表明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进而可以得出三组治疗方案均能降低患者肩部疼痛,改善或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2、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及空白组,FMA-UE法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1),结果显示三组治疗后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统计学差异;从而可以看出治疗组在缓解疼痛程度及改善患者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3、4周后,三组中的90例患者,30例治疗组,其中痊愈的例数为8例,显效的例数为14例,有效的例数为7例,无效的例数为1例,计算得出其临床治愈显效率73%,总有效率97%。30例观察组,痊愈的例数为3例,显效的例数为6例,有效的例数为17例,无效的例数为4例,临床治愈显效率30%,总有效率87%,空白组30例,痊愈的例数为3例,显效的例数为5例,有效的例数为17例,无效的例数为5例,临床治愈显效率26.7%,总有效率83.7%。三组患者临床治愈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频电疗法、作业疗法等康复科常规治疗方案在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尤其其缓解其疼痛、改善上肢功能上中有一定的效果,CPM结合超声波治疗、作业疗法、中频电疗法等常规治疗等常规治疗能显着改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上肢的功能,疗效显着。

二、超声波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波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本体感觉训练在脑卒中社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脑卒中在社区康复的现状
2 本体感觉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3 脑卒中的本体感觉训练
    3.1 基本技术
        3.1.1 手法接触技术
        3.1.2 视觉刺激
        3.1.3 最大阻力
    3.2 特殊技术
        3.2.1 节律启动
        3.2.2 节律稳定
        3.2.3 对角线或螺旋的运动模式
    3.3 其他本体感觉训练新技术
4 其他康复技术对本体感觉的作用和影响
    4.1 手法治疗技术
        4.1.1 Rood技术
        4.1.2 Bobath技术
        4.1.3 作业治疗
    4.2 物理因子治疗
        4.2.1 气压治疗
        4.2.2 深肌刺激(deep muscle stimulator,DMS)治疗
        4.2.3 超声波治疗
        4.2.4 冲击波治疗
        4.2.5 电刺激治疗
        4.2.6 高能量激光治疗
5 讨论

(2)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国传统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1.1 中风病名的由来
        1.2 中风的认识发展时期
    2 中国传统医学对偏瘫后肩痛的认识
    3 中风与偏瘫后肩痛的病因病机分析
        3.1 中风的病因病机
        3.2 中风后偏瘫肩痛的病因病机
    4 中国传统医学对中风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4.1 中药内服治疗
        4.2 针灸治疗
        4.3 手法治疗
        4.4 中药熏蒸治疗
    5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及卒中后偏瘫肩痛的认识
        5.1 脑卒中分类
        5.2 脑卒中流行病学分析
        5.3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发病机制
        5.4 现代医学的治疗研究
    6 黄帝内针的理论探讨
        6.1 中道思想的发展
        6.2 中道思想在黄帝内针中的运用
        6.3 阴阳观念的认识与运用
        6.4 定位在黄帝内针中的重要意义
        6.5 导引在黄帝内针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收集
        2.2 治疗方案
    3 疗效评价标准
    4 统计学方法
    5 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比较
        5.2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
        5.3 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比较
        5.4 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分(MBI)比较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研究结果分析
        1.1 一般资料的比较分析
        1.2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比较分析
        1.3 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的比较分析
        1.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的比较分析
    2 讨论
        2.1 新Bobath概念
        2.2 黄帝内针与新Bobath相结合的意义
        2.3 安全性问题
        2.4 存在的不足
        2.5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腹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收集资料
        1.1.1 病例来源
        1.1.2 病例分组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信息采集
        2.2 治疗方案
        2.2.1 基础治疗
        2.2.2 对照组
        2.2.3 观察组
        2.2.4 疗程
        2.3 观察指标
        2.3.1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2.3.2 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
        2.3.3 被动关节活动度评分法(PROM)
        2.3.4 改良巴氏指数(MBI)
        2.3.5 有效率
        2.4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比较
        3.2 疗效比较
        3.2.1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FMA、MBI以及PROM评分比较
        3.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3.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3.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OM评分比较
        3.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3.2.6 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认识
        1.1 中医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起源
        1.2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病因病机
        1.3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1.3.1 中药治疗
        1.3.2 针刺治疗
        1.3.3 推拿治疗
        1.3.4 其他治疗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研究
        2.1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2.2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评估
        2.3 肩关节的结构解剖
        2.4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发病机制
        2.4.1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2.4.2 软组织损伤
        2.4.3 肩关节半脱位
        2.4.4 肌张力异常因素
        2.4.5 中枢神经因素
        2.4.6 外周神经因素
        2.4.7 误用综合征
        2.4.8 其他因素
        2.5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2.5.1 良肢摆放
        2.5.2 运动疗法
        2.5.3 物理因子疗法
        2.5.4 药物治疗
        2.5.5 手术治疗
        2.5.6 其他疗法
        2.6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预后
    3 腹针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研究进展
        3.1 腹针疗法的起源和作用机理
        3.2 腹针疗法的特点
        3.3 腹针疗法的针刺要求
        3.4 腹针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4 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作用
        4.1 Bobath疗法的起源及概念
        4.2 Bobath疗法的技术要点
        4.2.1 RIP反抑制模式
        4.2.2 控制关键点
        4.2.3 Bobath握手
        4.3 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研究结果分析
        1.1 一般资料分析
        1.2 临床疗效分析
        1.2.1 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肩痛症状
        1.2.2 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上肢运动功能
        1.2.3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评价肩关节活动度
        1.2.4 改良巴氏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
        1.2.5 有效率分析
    2 腹针选穴分析
    3 Bobath疗法联合腹针疗法的目的
    4 安全性问题
    5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研究近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血小板膜纳米气泡递送系统及应用于脑卒中诊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本论文主要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1.2.1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概述
        1.2.2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策略
        1.2.2.1 安全性
        1.2.2.2 靶向递送与刺激响应性药物控制释放
        1.2.2.3 诊疗一体化
    1.3 仿生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1.3.1 仿生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材料与方法
        1.3.1.1 仿生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材料
        1.3.1.2 仿生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方法
        1.3.2 仿生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血管疾病诊疗的应用
    1.4 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研究
        1.4.1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与损伤机制
        1.4.2 血小板仿生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缺血性脑卒中诊疗应用的研究进展
    1.5 本文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血小板膜重组纳米气泡的构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2 血小板膜的提取纯化与表征
        2.2.2.1 血小板膜的提取与纯化
        2.2.2.2 血小板膜的表征
        2.2.3 血小板膜重组纳米气泡的构建方法
        2.2.4 血小板膜重组纳米气泡的形貌与理化性质表征
        2.2.5 血小板膜重组纳米气泡的蛋白与脂质成分表征
        2.2.5.1 SDS-PAGE电泳用血小板膜蛋白提取
        2.2.5.2 SDS-PAGE电泳表征血小板膜蛋白
        2.2.5.3 蛋白组学用血小板膜蛋白提取
        2.2.5.4 LC-MS/MS蛋白组学样品检测
        2.2.5.5 LC-MS/MS蛋白组学数据分析
        2.2.5.6 血小板膜磷脂提取
        2.2.5.7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血小板膜脂质成分
        2.2.6 血小板膜重组纳米气泡的细胞吞噬实验与血小板聚集实验
        2.2.6.1 THP-1 细胞的培养
        2.2.6.2 细胞吞噬实验
        2.2.6.3 血小板聚集实验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血小板膜重组纳米气泡的结构与理化性质表征
        2.3.1.1 PLT,PMVs和 PNBs的形貌表征
        2.3.1.2 PLT,PMVs和 PNBs的粒径分布,稳定性与表面ζ电位表征
        2.3.2 血小板膜重组纳米气泡的蛋白与脂质成分表征
        2.3.2.1 PLT,PMVs和 PNBs的蛋白成分与功能分析
        2.3.2.2 PLT,PMVs和 PNBs的脂质成分分析
        2.3.3 血小板膜重组纳米气泡的细胞吞噬实验与血小板聚集实验
        2.3.3.1 THP-1 细胞吞噬实验
        2.3.3.2 血小板聚集实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血小板膜重组纳米气泡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的诊断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2.2 小鼠皮层脑卒中模型的制备与分组
        3.2.3 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
        3.2.3.1 活体观察PNBs在脑卒中病灶靶向
        3.2.3.2 PNBs在离体器官的分布
        3.2.4 多光谱荧光成像
        3.2.5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
        3.2.6 小动物超声成像
        3.2.7 病理学分析
        3.2.7.1 主要器官石蜡切片H&E染色
        3.2.7.2 TTC梗死体积评价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小鼠皮层脑卒中模型磁共振成像
        3.3.2 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表征PNBs的脑卒中靶向性与主要器官分布
        3.3.3 多光谱荧光成像表征PNBs在脑卒中病灶区域的粘附与运动
        3.3.4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表征PNBs在脑卒中病灶区域血流恢复中的作用
        3.3.5 小动物超声成像表征PNBs的体内超声显影增强效果
        3.3.6 病理学分析PNBs的安全性与在病灶中的定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磁性血小板膜气体前体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的构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2.2 血小板膜的提取纯化与表征
        4.2.2.1 血小板膜的提取与纯化
        4.2.2.2 血小板膜的表征
        4.2.3 磁性血小板膜气体前体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的构建
        4.2.4 磁性血小板膜气体前体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的结构与理化性质表征
        4.2.5 L-精氨酸和γ-Fe_2O_3磁性纳米颗粒的包封率以及L-精氨酸的体外释放曲线测量
        4.2.5.1 L-精氨酸的包封率测定
        4.2.5.2 L-精氨酸的释放曲线测定
        4.2.5.3 γ-Fe_2O_3磁性纳米颗粒的包封率/平均包封量测定
        4.2.6 磁性血小板膜气体前体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的磁性检测与体外磁共振T_2成像
        4.2.7 磁性血小板膜气体前体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的蛋白与脂质成分表征
        4.2.7.1 PLT,PMVs和 PAMNs的蛋白成分与功能分析
        4.2.7.2 PLT,PMVs和 PAMNs的脂质成分分析
        4.2.8 磁性血小板膜气体前体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的安全性与体外NO生成表征
        4.2.8.1 b End.3 细胞的培养
        4.2.8.2 CCK-8 内皮细胞活力测定
        4.2.8.3 PAMNs诱导内皮细胞内源性NO生成的荧光显微镜表征
        4.2.8.4 内皮细胞体外生成NO的定量检测
        4.2.9 磁性血小板膜气体前体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的血小板内NO的生成与聚集实验
        4.2.9.1 PAMNs诱导血小板内源性NO生成的荧光显微镜表征
        4.2.9.2 血小板聚集实验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磁性血小板膜气体前体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的结构与理化性质表征
        4.3.1.1 γ-Fe_2O_3磁性纳米颗粒的形貌与尺寸表征
        4.3.1.2 PLT,PMVs和 PAMNs的形貌表征
        4.3.1.3 PLT,PMVs和 PAMNs的粒径分布,稳定性与表面ζ电位表征
        4.3.2 L-精氨酸和γ-Fe_2O_3磁性纳米颗粒的包封率以及L-精氨酸的体外释放曲线测量
        4.3.2.1 L-精氨酸的包封率与体外释放曲线测量
        4.3.2.2 γ-Fe_2O_3磁性纳米颗粒的包封率/平均包封量测定
        4.3.3 磁性血小板膜气体前体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的磁性检测与体外磁共振T_2成像
        4.3.4 磁性血小板膜气体前体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的蛋白与脂质成分表征
        4.3.4.1 PLT,PMVs和 PAMNs的蛋白成分与功能分析
        4.3.4.2 PLT,PMVs和 PAMNs的脂质成分分析
        4.3.5 磁性血小板膜气体前体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的安全性与体外NO生成表征
        4.3.5.1 PAMNs对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
        4.3.5.2 PAMNs诱导内皮细胞内源性NO生成与定量检测
        4.3.6 磁性血小板膜气体前体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的血小板内NO的生成与聚集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磁性血小板膜气体前体药物纳米递送系统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的诊断与治疗一体化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5.2.2 小鼠皮层脑卒中模型的制备
        5.2.3 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
        5.2.3.1 活体观察PAMNs在脑卒中病灶靶向
        5.2.3.2 PAMNs在离体器官的分布
        5.2.4 体内磁共振T2 成像
        5.2.5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
        5.2.6 多光谱明场成像
        5.2.7 病理学分析
        5.2.7.1 主要器官石蜡切片H&E染色
        5.2.7.2 脑组织CD31 免疫组化染色与微血管计数
        5.2.7.3 脑组织CD31 免疫荧光染色与PAMNs共定位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表征PAMNs的靶向性与主要器官分布
        5.3.2 体内磁共振T_2成像表征PAMNs的靶向性与T_2影像增强效果
        5.3.3 脑卒中病灶部位的血管再通与血流量定量检测
        5.3.4 病理学分析
        5.3.4.1 主要器官石蜡切片H&E染色
        5.3.4.2 脑组织CD31 免疫荧光染色与PAMNs共定位
        5.3.4.3 脑组织CD31 免疫组化染色与微血管计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申请的专利
致谢

(5)系统生物学视角下苦碟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基于中医“平衡”思想认识缺血性脑卒中神经细胞损伤的病理机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苦碟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
    研究一 苦碟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应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3.1 苦碟子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改善作用
        3.2 苦碟子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的改善作用
        3.3 苦碟子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病灶脑区细胞凋亡的改善作用
        4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缺血半影区蛋白表达谱的变化以及苦碟子的作用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3.1 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缺血半影区蛋白质表达谱分析
        3.2 苦碟子治疗后模型大鼠缺血半影区蛋白质表达谱分析
        3.3 苦碟子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靶蛋白验证
        4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三 苦碟子主要成份鉴定和网络药理学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3.1 苦碟子所含成份的测定
        3.2 苦碟子入脑成份的鉴定
        3.3 苦碟子入脑成份靶标的预测与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四 苦碟子对神经细胞兴奋毒性损伤的改善作用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3.1 不同浓度谷氨酸对PC12细胞活力的影响
        3.2 苦碟子及其入脑有效成份对于神经细胞兴奋毒性的保护作用
        3.3 苦碟子及其入脑有效成份对于神经细胞内外谷氨酸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五 苦碟子及其入脑有效成份干预PC12细胞后的转录组测序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3.1 测序数据过滤及参考基因对比
        3.2 基因定量分析
        3.3 各实验组差异基因富集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六 苦碟子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探索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3.1 差异蛋白质网络核心模块与核心调节基因列表的富集荟萃分析
        3.2 核心调控通路中基因表达量的验证
        3.3 核心调控通路的相关性网络分析
        3.4 通路调控转录因子与下游相关基因关系的预测
        3.5 抑制剂干预后对苦碟子及其入脑有效成份调控效果的影响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本研究的思路设计与技术应用
    2 体内实验探查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变化及苦碟子的治疗效果
    3 体外实验探查苦碟子调节神经递质水平的分子机制
    4 整合体内外结果阐释苦碟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子机制
    5 本课题的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脑卒中亚急性期高频rTMS对上肢痉挛以及PAD的调节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我国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现状
        1.1.2 脑卒中后痉挛的发生率及分布情况
        1.1.3 脑卒中后痉挛的发生机制
        1.1.4 脑卒中后痉挛康复的意义和重要性
        1.1.5 脑卒中后痉挛的康复评价方法
        1.1.6 脑卒中后痉挛的康复治疗方法
        1.1.7 rTMS在脑卒中痉挛康复中的作用
    1.2 文献综述
        1.2.1 脑卒中后痉挛的病理机制
        1.2.2 脑卒中后痉挛的评定方法
        1.2.3 脑卒中后痉挛的治疗方法
        1.2.4 rTMS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相关研究
        1.2.5 脑卒中后H反射激活后抑制(PAD)的研究
2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实验对象
        2.1.2 纳入、排除及脱落标准
        2.1.3 实验设备和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技术路线
        2.2.2 干预措施
        2.2.3 实验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
        2.2.4 数据分析及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实验结果
        3.1.1 一般资料分析
        3.1.2 上肢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和中枢传导时间(CMCT)分析
        3.1.3 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分析
        3.1.4 上肢H反射激活后抑制(PAD)分析
        3.1.5 上肢和手的肌力评分分析
        3.1.6 上肢和手Brunnstrom分期分析
        3.1.7 简化Fugl-Meyer上肢部分(U-FMA)评分分析
        3.1.8 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分分析
        3.1.9 患侧上肢H反射激活后抑制(PAD)与痉挛程度(MAS)的相关性分析
    3.2 讨论
        3.2.1 rTMS对上肢MEP和 CMCT的影响
        3.2.2 rTMS对上肢肌张力的影响
        3.2.3 rTMS对上肢PAD的影响
        3.2.4 rTMS对上肢和手肌力的影响
        3.2.5 rTMS对上肢和手Brunnstrom分期的影响
        3.2.6 rTMS对 U-FMA的影响
        3.2.7 rTMS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3.2.8 患侧上肢PAD与 MAS的相关性
        3.2.9 rTMS的安全性讨论
        3.2.10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实验不足与展望
    5.1 实验的不足之处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附件6
    附件7
致谢
个人简历

(7)猴急性脑缺血模型的构建与超声成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猴局部急性脑缺血模型的构建
    导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耗材与试剂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模型建立情况
        2.2 影像学表现
        2.3 病理学观察
    3 讨论
第二部分 超声在脑栓塞动物模型中的评价作用
    导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耗材与试剂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模型建立情况
        2.2 影像学表现
        2.3 病理学观察
    3 讨论
第三部分 超声超分辨成像技术在猴脑血管的应用初探
    导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耗材与试剂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8)脑功能和针灸脑图谱光声成像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脑功能检测技术发展概况及现状
    1.2 脑功能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发展概况及现状
        1.2.1 光声层析成像技术简介
        1.2.2 脑功能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简介
        1.2.3 多尺度光声脑成像简介
        1.2.4 活动和静息状态下的功能性光声脑成像研究简介
    1.3 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在针灸神经调控中研究价值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创新点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光声成像技术理论基础与系统搭建
    2.1 引言
    2.2 光声效应
        2.2.1 经验描述
        2.2.2 严格理论描述
    2.3 光声成像图像重建算法
        2.3.1 一维深度信息和B扫描图像重建算法
        2.3.2 延迟叠加图像重建算法
        2.3.3 非线性迭代重建算法
    2.4 光声层析成像实验系统简介
        2.4.1 基于单元超声换能器的环形扫描光声层析成像系统
        2.4.2 基于阵列超声换能器的光声层析成像系统
        2.4.3 激光源
        2.4.4 半环形阵列超声换能器
        2.4.5 控制电路与数据采集模块
    2.5 光声层析成像性能影响因素
        2.5.1 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因素
        2.5.2 成像深度的影响因素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造影剂的光声分子影像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用于光声与微波热声成像的造影剂综述
        3.2.1 光声分子影像造影剂
        3.2.2 多模态影像中的复合材料应用
        3.2.3 光声造影剂在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
        3.2.4 微波热声分子影像造影剂
    3.3 基于金纳米颗粒的仿体和离体实验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针灸阳陵泉辅助金纳米球对大脑光声对比度的增强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动物
        4.2.2 实验系统
        4.2.3 造影剂:金纳米球型颗粒
        4.2.4 针灸穴位选取
        4.2.5 实验操作
        4.2.6 统计分析方法
    4.3 基于针灸辅助造影剂的方法对小鼠大脑进行光声成像的实验研究
        4.3.1 对照组实验结果
        4.3.2 针灸组实验结果
        4.3.3 复合组实验结果
        4.3.4 统计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足三里针灸和金纳米棒的新型复合光声造影剂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动物
        5.2.2 实验系统
        5.2.3 金纳米棒颗粒
        5.2.4 针灸穴位选取
        5.2.5 实验操作
        5.2.6 统计分析
    5.3 结果及讨论
        5.3.1 金纳米棒注射对光声脑成像的影响
        5.3.2 针灸足三里穴位对光声脑成像的影响
        5.3.3 复合外部刺激对光声脑成像的影响
        5.3.4 统计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PAT监测黄连素对脑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研究内容简介
    6.3 实验方法
        6.3.1 实验动物以及实验操作方法
        6.3.2 黄连素的制备和给药法
        6.3.3 PAT实验系统简介
        6.3.4 脑功能分区模板以及图像处理
        6.3.5 统计分析方法
    6.4 结果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光声层析成像技术监测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
    7.1 引言
    7.2 研究背景
    7.3 实验方法
        7.3.1 实验动物
        7.3.2 脑出血模型造模方法
        7.3.3 实验系统
        7.3.4 多光谱重建算法
        7.3.5 出血面积计算方法
        7.3.6 统计分析方法
    7.4 实验结果
        7.4.1 基于750nm波长的出血性脑卒中实验研究
        7.4.2 基于多波长的出血性脑卒中实验研究
        7.4.3 基于双波长的定量光声成像实验研究
        7.4.4 统计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PAT及 LSI双模态技术监测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8.1 引言
    8.2 实验方法
        8.2.1 实验动物造模方法以及操作方法
        8.2.2 PAT/LSI双模态实验系统简介
        8.2.3 穴位选取
    8.3 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光声脑功能成像技术临床前可行性实验研究
    9.1 引言
    9.2 项目提出的背景
    9.3 实验方法
        9.3.1 实验动物
        9.3.2 实验系统
    9.4 大鼠脑出血PAT成像实验结果
        9.4.1 案例1
        9.4.2 案例2
        9.4.3 案例3
        9.4.4 案例4
    9.5 基于恒河猴头盖骨的PAT离体成像实验
    9.6 PAT在新生儿脑功能成像方面的可行性应用调研
    9.7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活体大脑皮层针灸光声脑图谱
    10.1 引言
    10.2 实验方法
        10.2.1 实验动物以及操作方法
        10.2.2 实验系统简介
        10.2.3 穴位选取以及模板绘制
    10.3 结果分析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和展望
    11.1 本论文研究总结
    11.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Meta分析
    1 纳入标准
        1.1 研究人群
        1.2 干预方式
        1.3 研究类型
        1.4 结局指标
    2 排除标准
    3 文献检索
        3.1 文献检索
        3.2 检索策略
    4 文献筛选
    5 资料的提取
    6 文献质量的评价
    7 数据分析
    8 结果
        8.1 文献检索结果
        8.2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8.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及偏倚风险评估
        8.4 Meta分析结果
第二部分 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的脱落剔除标准
        1.6 伦理学要求
        1.7 质量保证和控制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评价指标
        2.4 安全性观察
        2.5 不良事件分级与处理
        2.6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结果
        3.1 病例完成情况
        3.2 一般资料的比较
        3.3 基线分析
        3.4 疗效比较
        3.5 随访结果的比较
        3.6 安全性评价
        3.7 依从性评价
讨论
    1 对脑卒中后SHS的认识
        1.1 脑卒中后SHS的发病机制
        1.2 肩手综合征的治疗现状
    2 对镜像疗法的认识
        2.1 镜像神经元及镜像神经元系统
        2.2 镜像疗法的应用现状
        2.3 镜像疗法对SHS的干预机制
    3 基于Meta分析,对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分析
    4 干预方法与观察指标的选择
        4.1 干预方法的选择
        4.2 观察指标的选择
        4.3 评定量表的选择
    5 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5.1 三组在改善 SHS 疼痛(VAS)的疗效
        5.2 脑卒中后SHS患侧手掌部肿胀程度
        5.3 脑卒中后SHS双侧肩部与手背部温差
        5.4 脑卒中后SHS患侧侧上肢运动功能和关节活动度
        5.5 脑卒中后SHS患者抑郁情绪
        5.6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5.7 临床疗效
结论
特色与创新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二 判断量表
附件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10)持续被动训练与超声波治疗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超声波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本体感觉训练在脑卒中社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 陈慧婷,姜从玉. 上海医药, 2022(04)
  • [2]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D]. 张崇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腹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研究[D]. 王雪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血小板膜纳米气泡递送系统及应用于脑卒中诊疗的研究[D]. 李明熹. 东南大学, 2020(01)
  • [5]系统生物学视角下苦碟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应机制研究[D]. 刘碧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脑卒中亚急性期高频rTMS对上肢痉挛以及PAD的调节作用研究[D]. 罗玲玉.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7]猴急性脑缺血模型的构建与超声成像评价[D]. 闫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8]脑功能和针灸脑图谱光声成像技术[D]. 吴丹.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研究[D]. 王磊.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持续被动训练与超声波治疗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研究[D]. 王晓静. 泰山医学院, 2018(06)

标签:;  ;  ;  ;  ;  

超声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