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代苯甲酰肼-2-(1H-1,2,4-三唑-1-基)-4,4-二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1-取代苯甲酰肼-2-(1H-1,2,4-三唑-1-基)-4,4-二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一、1-取代苯甲酰肼基-2-(1H-1,2,4-三唑-1-基)-4,4-二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杀菌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时松[1](2016)在《含酯和苯肼基团的环戊二酮和茚二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戊二酮是一种常见的β-二羰基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抗生素和前列腺素。茚二酮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常作为合成甾体药物、杀虫剂和除草剂的重要中间体。本文分别在环戊二酮和茚二酮的结构中引入取代苯肼基团和酯基团,设计并合成了含酯和苯肼基团的环戊二酮类衍生物和茚二酮类衍生物,同时测定其杀菌活性。首先以丁二酸酐为原料,在三氯化铝的催化下发生傅克酰基化反应,合成2-(1-羟基亚乙基)-1,3-环戊二酮,再先后与取代苯肼和氯甲酸酯反应,合成了 14个新型含酯和苯肼基团的环戊二酮类衍生物A和B。同时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原料,通过环合生成2-(1-羟基亚乙基)-1,3-茚二酮,与取代苯肼反应生成11个含取代苯肼基团的茚二酮衍生物4,再与氯甲酸酯反应,合成了 11个新型含酯和苯肼基团的茚二酮类衍生物C-E。通过FT-IR、1HNMR和EI-MS确证了各化合物的结构。以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草莓灰霉病菌(Botryts cinerea)、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作为供试植物病原菌,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各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在10μg/mL浓度下,环戊二酮类衍生物A和B对4种病原菌表现出显着的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As和A4对小麦赤霉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2816 μtg/mL和0.2295 μg/mL,低于相应对照药剂多菌灵的0.4953 μg/mL和速克灵的0.3579 μg/mL。化合物B5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为0.0157 μg/mL,低于多菌灵的0.5423 μg/mL。化合物As对辣椒炭疽病菌的EC50值为0.4668 μg/mL。茚二酮类衍生物C和D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杀菌活性比较明显,其中化合物D1的EC50值为0.4112 μg/mL。分析构效关系表明,含取代苯肼基团的环戊二酮类衍生物比含取代苯肼基团的茚二酮类衍生物的杀菌活性要高。在环戊二酮类衍生物A和B中,当酯基的醇部位烃基是中等大小的基团如i-C3H7、n-C4H9时,对提高杀菌活性有一定作用,其中以丁基的活性较高。苯肼苯环上的取代基是电负性较强的4-Cl和4-Br时,其杀菌活性较高。在茚二酮类衍生物C和D中,当酯基的醇部位烃基是小的基团时,可以提高杀菌活性,其中乙基的活性较高。苯环上不同的取代基以2-F、4-F、4-Br和4-CH3取代时,其杀菌活性最优。

周文超[2](2014)在《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2-丁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唑类杀菌剂因其具有高效、低毒、杀菌谱广、低抗性以及化学结构的多样性而备受关注,在杀菌剂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仍然是杀菌剂研究与开发的热点。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2-丁酮是制备三唑类杀菌剂的重要中间体,可以发生还原、环氧化、肟化、烷基化、缩合、Wittig反应及Michae1加成等多种反应。本文以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2-丁酮为原料,经缩合、加成等反应,设计合成了20个目标化合物(T1T20),其中11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及质谱(MS)等手段予以确认。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在50 mg/L浓度下对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 Mandshurica)、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les)、小麦赤霉病菌(Fzuarium graminearum)、玉米弯胞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boed、水稻稻瘟病菌(Pyrzicularia Grise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s olani)等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T6、T8、T11、T17对小麦赤霉病菌,T4、T6、T11对苹果炭疽病菌,T4、T6、T8、T10、T11、T16、T17、T18、T20 对苹果腐烂病菌,T4、T10、T17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率均大于90%;化合物T4、T10、T17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率高于阳性对照腈菌唑(86.27%);所有化合物对玉米弯胞叶斑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小于50%。初步抑菌活性构效关系显示,目标化合物结构中1-位无芳基取代的抑菌活性普遍较好,在1-位芳基取代的化合物中,2-C1、4-C1及2,4-C12取代苯基效果较好。

魏柏松[3](2013)在《(十)-2-羟基-3-蒎酮合成新型手性含氮杂环化合物及抑菌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含氮杂环化合物数量庞大,在有机化合物中所占的比例有增无减,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使得它们在医药、农药、染料、材料、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本文以(-)-α-蒎烯为原料,经过选择性氧化、羟醛缩合反应制得系列新型α,β-不饱和酮类化合物,再与盐酸胍、盐酸羟胺或水合肼反应,合成新型手性蒎烷基-2-氨基嘧啶类、异恶唑啉类和吡唑啉类化合物。通过FT-IR、GC-MS、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并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这为开发新型蒎烷基精细化学品,开拓α-蒎烯利用新领域,选择性合成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奠定了基础。以丙酮-水为溶剂,高锰酸钾作氧化剂,将(-)-α-蒎烯氧化得到(+)-2-羟基-3-蒎酮,产率75.6%,纯度98.3%(GC)。m.p.38.1~39.0℃;[α]D25+37.5(c0.5, CHCl3)。在NaOH、乙醇钠或叔丁醇钾等催化作用下,(+)-2-羟基-3-蒎酮与苯甲醛、对氯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醛、对硝基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和糠醛在一定温度下缩合,得到系列光学活性4-芳亚甲基-2-羟基-3-蒎酮类化合物(1-a)~(1-g)。产物均为固体,产率42.3%~83.3%,纯度大于99.0%(GC)。探讨催化体系、醛/酮摩尔比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羟醛缩合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紫外吸收特征及光稳定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a)、(1-b)、(1-c)对UVB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而化合物(1-d)、(1-e)、(1-f)、(1-g)兼具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的吸收性能。化合物(1-a)~(1-g)的光稳定性顺序为(1-f)>(1-e)>(1-b)>(1-d)>(1-c)>(1-a)>(1-g)。以无水乙醇或叔丁醇为溶剂,30%NaOH溶液或叔丁醇钾作催化剂,4-芳亚甲基-2-羟基-3-蒎酮类化合物与3.0~4.0倍量的盐酸胍在60~70℃下反应8~16h,合成蒎烷基-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2-a)~(2-f)。产物均为固体,产率75.7%~84.8%,纯度大于99.5%(GC),都具有旋光性。以无水乙醇为溶剂,20%NaOH溶液作催化剂,4-芳亚甲基-2-羟基-3-蒎酮类化合物与1.5~5.0倍量的盐酸羟胺在60~70℃下反应1~3h,合成蒎烷基异恶唑啉类化合物(3-a)~(3-d)。产物均为固体,产率56.4%~74.6%,纯度大于99.2%(GC),都具有旋光性。在无水乙醇中,4-芳亚甲基-2-羟基-3-蒎酮类化合物与1.2~1.5倍量的80%水合肼回流反应3~5h,合成蒎烷基吡唑啉类化合物(4-a)、(4-b)。产物均为固体,产率72.4%~75.6%,纯度大于98.6%(GC),都具有旋光性。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最低抑菌浓度(MIC)。抑菌试验表明,三类含氮杂环化合物对真菌的抑制作用几乎一致。对细菌的抑制强弱为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异恶唑啉类化合物>吡唑啉类化合物;同一系列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强弱为4-Cl>4-NO2>4-OCH3>4-H>4-CH3。其中,化合物(2-b)、(2-d)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化合物(2-a)、(2-e)、(3-b)和(3-d)对大肠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化合物(2-b)、(3-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

文小川[4](2012)在《芳氧乙酰腙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文中提出酰腙是由酮或醛与酰肼发生亲核加成所得的产物,是一类特殊的席夫碱。酰腙化合物不仅继承了酰肼的良好生物活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荧光性。酰腙类物质的结构中含有多齿配位点,当与大多数过渡金属配位,形成酰腙金属配合物后,其荧光强度进一步增强,这为合成新型荧光类材料提供了思路。酰腙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其配位能力,配位能力对合成具有荧光性能的酰腙金属配合物至关重要,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契机。本课题设计合成了四种不同结构的酰腙配体,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酰腙过渡金属配合物,探讨了取代基,共轭、空间位阻效应对其配位能力的影响。本课题设计合成的四种酰腙化合物分别是二苯甲酮对氯苯氧乙酰腙(H2L1)、联苯乙烯酮对氯苯氧乙酰腙(H2L2)、对甲氧基苯乙酮对氯苯氧乙酰腙(H2L3)、邻羟基苯乙酮对氯苯氧乙酰腙(H2L4)。利用红外分析、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等测试手段表征了四种酰腙化合物。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这四种酰腙的金属配合物,成功制得了两种金属配合物的单晶,分别是丙酮对氯苯氧乙酰腙铜配合物、邻羟基苯乙酮对氯苯氧乙酰腙镍配合物。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进一步确认其结构,测试结果表明:丙酮对氯苯氧乙酰腙铜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呈四棱锥构型,CCDC:859153;邻羟基苯乙酮对氯苯氧乙酰腙镍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呈平面正方形结构,CCDC:903650。

黄华[5](2012)在《苯并噻唑并(联)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文中指出苯并噻唑类杂环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农药和医药领域。本论文以苯并噻唑为先导化合物,催化合成了 22个苯并噻唑联恶二唑类化合物,18个苯并噻唑并三唑类化合物和31个苯并噻唑并三唑硫酮类化合物,71个均为新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等表征确认,同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取代(2-氧代苯并噻唑-3-基)-乙酰肼在三氯氧磷中回流反应,合成了 22个新型取代苯并噻唑联恶二唑类化合物,并利用1H-N MR、13C-NMR、IR、EI-MS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对代表性化合物(4i)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50μg/mL浓度下部分目标化合物对西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ni)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除草活性较差。2.利用取代2-肼基苯并噻唑与取代苯甲酸在三氯氧磷中回流反应,合成了 18个新型取代3-芳基-1,2,4-三氮唑并[3,4-b]苯并噻唑化合物,并利用1H-NMR、EI-MS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50 mg/L浓度下,部分目标化合物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西瓜壳二孢菌(Ascochyta citrlllina)、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烟草炭疽病菌(Coletotrichum nicotianae)具有中等杀菌活性。然而,部分化合物对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反而起到一定促进生长作用。3.利用取代2-肼基苯并噻唑与二硫化碳进行环合反应,合成苯并噻唑并三唑硫酮,再分别与酰氯和氯甲酸酯类化合物进行反应,合成了 31个苯并噻唑并三唑硫酮类化合物,并利用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杨德保[6](2009)在《新型含1,2,4-三氮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和合成》文中研究说明1,5-苯并硫氮杂卓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七元杂环化合物,常用作镇静剂和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对其合成、结构和药理活性的研究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在以往的报道中,对于三号位含三唑基的1,5-苯并硫氮杂卓未见报道,鉴于此,我们将1,2,4-三唑基引入到三号位,期望得到一系列具有更高生理活性的化合物,然后,我们通过2+2环加成反应将β-内酰胺环这一具有强烈生物活性的结构单元合并到所合成的苯并硫氮杂卓母体分子中,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衍生物,并且在此过程中意外的发现了多种反应途径。另外,1,3,4-恶二唑啉类化合物也是一类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消炎等,所以我们也尝试将1,2,4-三唑基引入到1,3,4-恶二唑啉类化合物中,成功的合成了一系列合成分子中既含有1,2,4-三唑,又含有1,3,4-恶二唑环的化合物2-(1-(1H-1,2,4-三唑)甲基)-3-乙酰基-2,5-二取代芳基-1,3,4-恶二唑啉。本论文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章:1,5-苯并硫氮杂卓的文献综述。该部分是对1,5-苯并硫氮杂卓及其衍生物的重要合成方法、结构、化学改造等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同时还简要介绍了1,2,4-三唑。第二章:新型含1,2,4-三唑基苯并硫氮杂卓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氯乙酰氯的环加成反应研究,主要工作分为三部分:一、1,3-二芳基-2-(1H-1,2,4-三唑-1-基)-2-丙烯-1-酮的合成二、2-芳基-4-芳基-3-(1,2,4-三唑-1-基)-2,5-二氢-1,5苯并硫氮杂卓衍生物的合成三、2,4-二芳基-3-(1,2,4-三氮唑-1-基)-2,3-二氢-1,5-苯并硫氮杂卓与氯乙酰氯的环加成反应研究第三章:恶二唑啉等杂环化合物的文献综述。该部分是对1,3,4-恶二唑啉类化合物的重要合成方法、结构、化学改造等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第四章:2-(1-(1H-1,2,4-三唑)甲基)-3-乙酰基-2,5-二取代芳基-1,3,4-恶二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产物结构经过元素分析、IR、MS和HNMR得到确认,对其波谱性质进行了讨论,部分化合物进行了单晶结构确认。

蒙柳[7](2008)在《三唑肟醚、磷酰基肟酯及N-(芳氧乙酰基),N-[三氟氯菊酰基]肼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和类同合成等排理论等,将具有广泛农药活性的肟醚和硫代磷酸酯基团引入1H-1,2,4-三唑类化合物的结构中,设计合成了35个新型肟醚和不对称硫代磷酰肟酯类化合物;并将具有广泛农药活性的氯三氟菊酸引入双酰肼化合物的结构中,设计合成了12个新型含氟的双酰肼类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表征,部分化合物还使用IR,31P 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个别化合物的结构还得到了X-射线单晶衍射的进一步证实。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如下:(1)含1H-1,2,4-三唑基的肟醚(系列Ⅰ)。(2)含1H-1,2,4-三唑基的不对称硫代磷酰肟酯(系列Ⅱ)。(3)N-(取代苯氧乙酰基),N’-[(Z)-3-(2-氯-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酰基]肼类化合物(系列Ⅲ)。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杀虫和杀菌活性。

张耀谋,曾东强,陈君[8](2004)在《1-取代苯甲酰肼基-2-(1H-1,2,4-三唑-1-基)-4,4-二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杀菌活性》文中研究说明由2-(1H-1,2,4-三唑-1-基)-4,4-二甲基-1-戊烯-3-酮和取代苯甲酰肼的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六个未见文献报道的三唑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定表明,该类化合物对小麦叶锈病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

张耀谋,邓业成,徐汉虹,陈君[9](2004)在《新型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文中认为由1-(甲)氨基-2-(1H-1,2,4-三唑-1-基)-4,4-二甲基-3-戊酮和苯磺酰氯类化合物发生取代反应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三唑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数据表明,该类化合物对小麦叶锈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张耀谋,金桂玉[10](2000)在《2-(1H-1,2,4-三唑-1-基)-4,4-二甲基-1-烃硫基-3-戊酮的合成及波谱性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 2 - (1H - 1 ,2 ,4-三唑 - 1 -基 ) - 4 ,4-二甲基 - 1 -戊烯 - 3 -酮和硫酚 (醇 )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五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 ,其化学结构经IR、1 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并研究其波谱性质

二、1-取代苯甲酰肼基-2-(1H-1,2,4-三唑-1-基)-4,4-二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杀菌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取代苯甲酰肼基-2-(1H-1,2,4-三唑-1-基)-4,4-二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杀菌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含酯和苯肼基团的环戊二酮和茚二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背景
    2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3 研究内容
        3.1 分子设计与合成
        3.2 结构表征
        3.3 杀菌活性筛选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具有生物活性的环戊二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1.1 1,2-环戊二酮类化合物
        1.2 1,3-环戊二酮类化合物
    2 具有生物活性的茚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3 具有生物活性的肼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3.1 酰肼类化合物
        3.2 烃基取代胼类化合物
    4 具有生物活性的羧酸酯和碳酸酯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4.1 羧酸酯类化合物
        4.2 碳酸酯类化合物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含酯和苯肼基团的环戊二酮和茚二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1.2 试剂
        1.3 合成方法
        1.4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1.5 杀菌活性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目标化合物的物理参数及波谱数据
        2.2 目标化合物波谱分析
        2.3 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3 讨论
        3.1 化合物的合成
        3.2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3.3 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谢

(2)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2-丁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新农药创制方法简介
    1.3 三唑类杀菌剂的结构特点和作用机理
    1.4 三唑类杀菌剂研究进展
        1.4.1 含硫三唑类化合物
        1.4.2 含稠环三唑类化合物
        1.4.3 含硅三唑类化合物
        1.4.4 含烯基三唑类化合物
        1.4.5 含席夫碱三唑类化合物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试剂
    2.2 化合物的合成
        2.2.1 合成路线
        2.2.2 中间体M1-M7的合成(Funaki YuJi 1980 )
        2.2.3中间体M8的合成(张耀谋2004〉
        2.2.4 目标化合物T1-T18的合成
        2.2.5 目标化合物T19-T20的合成
    2.3 抑菌活性测定
        2.3.1 实验材料
        2.3.2 配制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2.3.3 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目标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波谱数据解析
        3.1.1 目标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3.1.2 目标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及解析
    3.2 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数据分析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十)-2-羟基-3-蒎酮合成新型手性含氮杂环化合物及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嘧啶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1.1 嘧啶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1.1.2 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1.1.2.1 嘧啶类化合物的一般合成方法
        1.1.2.2 α,β-不饱和酮合成嘧啶类化合物
    1.2 异恶唑啉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2.1 异恶唑啉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1.2.2 异恶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1.2.2.1 α,β-不饱和酮与羟胺环化缩合
        1.2.2.2 腈氧化物与不饱和烃的 1,3-偶极环加成反应
        1.2.2.3 分子内羟肟与不饱和键之间的加成反应
    1.3 吡唑啉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1 吡唑啉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1.3.2 吡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1.3.2.1 α,β-不饱和酮、酯与取代肼的环化缩合
        1.3.2.2 α,β-不饱和酮、酯与重氮甲烷反应
        1.3.2.3 固相合成法
    1.4 α,β-不饱和酮的研究进展
        1.4.1 α,β-不饱和酮的应用研究
        1.4.2 α,β-不饱和酮的合成方法
    1.5 α-蒎烯的研究现状
    1.6 本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本文的研究设想
第二章 4-芳亚甲基-2-羟基-3-蒎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光稳定性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2 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
        2.1.3 2-羟基-3-蒎酮的合成
        2.1.4 4-芳亚甲基-2-羟基-3-蒎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2.1.4.1 4-苯亚甲基-2-羟基-3-蒎酮(1-a)的合成
        2.1.4.2 4-(4 -氯苯亚甲基)-2-羟基-3-蒎酮(1-b)的合成
        2.1.4.3 4-(4 -甲基苯亚甲基)-2-羟基-3-蒎酮(1-c)的合成
        2.1.4.4 4-(4 -硝基苯亚甲基)-2-羟基-3-蒎酮(1-d)的合成
        2.1.4.5 4-(4 -甲氧基苯亚甲基)-2-羟基-3-蒎酮(1-e)的合成
        2.1.4.6 4-(4 -羟基苯亚甲基)-2-羟基-3-蒎酮(1-f)的合成
        2.1.4.7 4-(呋喃-2 -亚甲基)-2-羟基-3-蒎酮(1-g)的合成
        2.1.5 4-芳亚甲基-2-羟基-3-蒎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特征及光稳定性测试
        2.1.5.1 紫外吸收范围及最大吸收波长测定
        2.1.5.2 光稳定性测定
    2.2 结果与讨论
        2.2.1 2-羟基-3-蒎酮的结构表征
        2.2.2 4-芳亚甲基-2-羟基-3-蒎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2.2.2.1 4-芳亚甲基-2-羟基-3-蒎酮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元素分析
        2.2.2.2 产物的波谱特性
        2.2.3 合成 4-芳亚甲基-2-羟基-3-蒎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2.2.3.1 合成 4-苯亚甲基-2-羟基-3-蒎酮(1-a)的影响因素
        2.2.3.2 合成 4-(4 -氯苯亚甲基)-2-羟基-3-蒎酮(1-b)的影响因素
        2.2.3.3 合成 4-(4 -甲基苯亚甲基)-2-羟基-3-蒎酮(1-c)的影响因素
        2.2.3.4 合成 4-(4 -硝基苯亚甲基)-2-羟基-3-蒎酮(1-d)的影响因素
        2.2.3.5 合成 4-(4 -甲氧基苯亚甲基)-2-羟基-3-蒎酮(1-e)的影响因素
        2.2.3.6 合成 4-(4 -羟基苯亚甲基)-2-羟基-3-蒎酮(1-f)的影响因素
        2.2.3.7 合成 4-(呋喃-2 -亚甲基)-2-羟基-3-蒎酮(1-g)的影响因素
        2.2.4 4-芳亚甲基-2-羟基-3-蒎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特征及光稳定性研究
        2.2.4.1 紫外线吸收剂的筛选
        2.2.4.2 紫外吸收特征
        2.2.4.3 光稳定性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手性蒎烷基-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2 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
        3.1.3 新型手性蒎烷基 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3.1.3.1 5,6,7,8-四氢-4-苯基-6,6,8-三甲基-8-羟基-5,7-亚甲基桥-2-喹唑啉胺(2-a)的合成
        3.1.3.2 5,6,7,8-四氢-4-(4 -氯苯基)-6,6,8-三甲基-8-羟基-5,7-亚甲基桥-2-喹唑啉胺(2-b)的合成
        3.1.3.3 5,6,7,8-四氢-4-(4 -甲基苯基)-6,6,8-三甲基-8-羟基-5,7-亚甲基桥-2-喹唑啉胺(2-c)的合成
        3.1.3.4 5,6,7,8-四氢-4-(4 -硝基苯基)-6,6,8-三甲基-8-羟基-5,7-亚甲基桥-2-喹唑啉胺(2-d)的合成
        3.1.3.5 5,6,7,8-四氢-4-(4 -甲氧基苯基)-6,6,8-三甲基-8-羟基-5,7-亚甲基桥-2-喹唑啉胺(2-e)的合成
        3.1.3.6 5,6,7,8-四氢-4-(2 -呋喃基)-6,6,8-三甲基-8-羟基-5,7-亚甲基桥-2-喹唑啉胺(2-f)的合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蒎烷基-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3.2.1.1 蒎烷基-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元素分析
        3.2.1.2 产物的波谱特性
        3.2.2 合成蒎烷基-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3.2.2.1 合成蒎烷基-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2-a)的影响因素
        3.2.2.2 合成蒎烷基-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手性蒎烷基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4.1 实验部分
        4.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4.1.2 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
        4.1.3 新型手性蒎烷基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4.1.3.1 3,3a,4,5,6,7-六氢-3-苯基-5,5,7-三甲基-7-羟基-4,6-亚甲基桥-2,1-苯并异恶唑(3-a)的合成
        4.1.3.2 3,3a,4,5,6,7-六氢-3-(4 -氯苯基)-5,5,7-三甲基-7-羟基-4,6-亚甲基桥-2,1- 苯并异恶唑(3-b)的合成
        4.1.3.3 3,3a,4,5,6,7-六氢-3-(4 -甲基苯基)-5,5,7-三甲基-7-羟基-4,6-亚甲基桥-2,1-苯并异恶唑(3-c)的合成
        4.1.3.4 3,3a,4,5,6,7-六氢-3-(2 -呋喃基)-5,5,7-三甲基-7-羟基-4,6-亚甲基桥-2,1- 苯并异恶唑(3-d)的合成
        4.1.3.5 3,3a,4,5,6,7-六氢-3-苯基-5,5,7-三甲基-7-羟基-4,6-亚甲基桥-2H-吲唑(4-a)的合成
        4.1.3.6 3,3a,4,5,6,7-六氢-3-(4 -甲基苯基)-5,5,7-三甲基-7-羟基-4,6-亚甲基桥-2H-吲唑(4-b)的合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蒎烷基唑类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4.2.1.1 蒎烷基唑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元素分析
        4.2.1.2 产物的波谱特性
        4.2.2 合成蒎烷基唑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4.2.2.1 合成蒎烷基异恶唑啉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
        4.2.2.2 合成蒎烷基吡唑啉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目标产物的抑菌活性试验
    5.1 抑菌活性试验
        5.1.1 供试材料与主要设备
        5.1.2 供试菌种
        5.1.3 培养基的制备
        5.1.4 供试菌种的活化和菌悬液的制备
        5.1.5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5.2 抑菌活性试验结果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4)芳氧乙酰腙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酰腙的研究概况
    1.2 酰腙的合成原理
    1.3 酰腙的种类
    1.4 酰腙的性质及应用
    1.5 酰腙金属配合物
    1.6 酰腙的配位化学
    1.7 酰腙配合物合成方法
    1.8 选题依据以及研究内容
        1.8.1 选题依据
        1.8.2 研究内容
2 芳氧乙酰腙及其配合物的合成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对氯苯氧乙酰肼的合成
        2.2.1 对氯苯氧乙酸乙酯的合成
        2.2.2 对氯苯氧乙酰肼的合成
    2.3 联苯乙烯酮的合成
        2.3.1 联苯乙烯酮的提纯
        2.3.2 联苯乙烯酮的鉴定
    2.4 对氯苯氧乙酰腙的合成
    2.5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2.6 小结
3 芳氧乙酰腙及其配合物的结构表征
    3.1 实验仪器
    3.2 红外光谱分析
        3.2.1 酰腙的红外光谱分析
        3.2.2 金属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3.3 元素分析
    3.4 热重分析
        3.4.1 配体的热重分析
        3.4.2 配合物的热重分析
    3.5 结构分析
        3.5.1 二苯甲酮对氯苯氧乙酰腙(H2L1)配合物
        3.5.2 联苯乙烯酮对氯苯氧乙酰腙(H2L2)配合物
        3.5.3 对甲氧基苯乙酮对氯苯氧乙酰腙(H2L3)配合物
        3.5.4 邻羟基苯乙酮对氯苯氧乙酰腙(H2L4)配合物
        3.5.5 联苯乙烯酮 2,4—二硝基苯腙(H2L5)配合物
    3.6 X 射线单晶衍射
        3.6.1 联苯乙烯酮
        3.6.2 联苯乙烯酮 2,4—二硝基苯腙
        3.6.3 丙酮对氯苯氧乙酰腙铜配合物
        3.6.4 邻羟基苯乙酮对氯苯氧乙酰腙镍配合物
    3.7 小结
4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苯并噻唑并(联)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1.1 杀螨杀虫活性
        1.1.2 杀菌活性
        1.1.3 除草活性
    1.2 三唑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2.1 杀螨杀虫活性
        1.2.2 杀菌活性
        1.2.3 除草活性
    1.3 恶二唑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3.1 杀螨杀虫活性
        1.3.2 杀菌活性
        1.3.3 除草活性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思路
第二章 苯并噻唑联恶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2.1 苯并噻唑联恶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2.1.1 苯并噻唑酮的合成
        2.1.2 (2-氧代苯并噻唑-3-基)-乙酰肼的合成
        2.1.3 苯并噻唑联恶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2.2 谱图分析
        2.2.1 氢谱
        2.2.2 碳谱
        2.2.3 质谱
        2.2.4 X-ray
    2.3 生物活性
        2.3.1 杀菌活性
        2.3.2 除草活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苯并噻唑并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3.1 苯并噻唑并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3.1.1 2-肼基苯并噻唑的合成
        3.1.2 苯并噻唑并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3.2 谱图分析
        3.2.1 氢谱
        3.2.2 质谱
    3.3 生物活性
        3.3.1 供试菌种
        3.3.2 测定方法
        3.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苯并噻唑并三唑硫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4.1 苯并噻唑并三唑硫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4.1.1 苯并噻唑并三唑硫酮的合成
        4.1.2 1-(6-甲氧基-3-硫代苯并噻唑[4,5]噻唑[2,3-c]三唑-2(3H)-基)酰化物的合成
        4.1.3 1-(6-甲氧基-3-硫代苯并噻唑[4,5]噻唑[2,3-c]三唑-2(3H)-基)酯化物的合成
    4.2 谱图分析
    4.3 本章小结
实验部分
    实验操作部分
    化合物结构与表征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录用的论文
致谢

(6)新型含1,2,4-三氮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和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1,5-苯并硫氮杂卓的文献综述
    1.1 1,5-苯并硫氮杂卓的研究进展
        1.1.1 1,5 苯并硫氮杂卓的化学简介
        1.1.2 1,5-苯并硫氮杂卓-4(5H)-酮的合成方法简介
        1.1.3 1,5-苯并硫氮杂卓的合成、性质及结构研究
        1.1.4 2,3-二氢-1,5-苯并硫氮杂卓的化学改造即通过 C=N 双键的环加成反应合成三环并合的苯并硫氮杂卓
        1.1.5 C=N 双键的氢化
        1.1.6 1,5-苯并硫氮杂卓-1,1-二氧化物的合成
        1.1.7 2,4-二芳基-2,3-二氢-1,5 苯并硫氮杂卓的缩环反应
    1.2 1,2,4-三唑的简介
        1.2.1 1H-1,2,4-三唑的合成
        1.2.2 含1,2,4-三唑类化合物的应用
    1.3 研究1,2,4-三氮唑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型含1,2,4-三唑基苯并硫氮杂卓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氯乙酰氯的环加成反应研究
    2.1 1,3-二芳基-2-(1H-1,2,4-三唑-1-基)-2-丙烯-1-酮的合成
        2.1.1 引言
        2.1.2 结果和讨论
        2.1.3 实验部分
    2.2 2-芳基-4-芳基-3-(1,2,4-三唑-1-基)-2,5-二氢-1,5 苯并硫氮杂卓衍生物的合成
        2.2.1 引言
        2.2.2 结果和讨论
        2.2.3 实验部分
    2.3 2,4-二芳基-3-(1,2,4-三氮唑-1-基)-2,3-二氢-1,5-苯并硫氮杂卓与氯乙酰氯的环加成反应研究
        2.3.1 引言
        2.3.2 结果和讨论
        2.3.3 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恶二唑啉等杂环化合物概述
    3.1 恶二唑啉等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3.2 恶二唑啉的合成方法
    参考文献
第四章 2-(1-(1H-1,2,4-三唑)甲基)-3-乙酰基-2,5-二取代芳基-1,3,4-恶二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4.1 引言
    4.2 结果和讨论
        4.2.1 化合物的合成讨论
        4.2.2 化合物的表征
        4.2.3 化合物的反应历程
        4.2.4 化合物4a、46、4j 的X-衍射分析
    4.3 实验部分
        4.3.1 仪器和试剂
        4.3.2 化合物的合成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硕士期间工作成果
附录(部分产物谱图)
致谢

(7)三唑肟醚、磷酰基肟酯及N-(芳氧乙酰基),N-[三氟氯菊酰基]肼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课题的提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1.1 肟醚(酯)类农药活性化合物研究进展
        1.2 三氮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 有机磷农药研究进展简介
        1.4 拟除虫菊酯农药研究进展
    第二节 课题的提出
第二章 含1H-1,2,4-三唑基肟醚类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合成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第二节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2.2 中间体的制备
        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3.1 合成研究
        3.2 目标产物的波谱性质
    第四节 目标化合物Ie的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与晶体结构
第三章 含1,2,4-三唑基的不对称硫代磷酰肟酯化合物的合成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第二节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2.2 中间体的制备
        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3.1 合成研究
        3.2 目标产物的波谱性质
第四章 N-(取代苯氧乙酰基),N’-[(Z)3-(2-氯-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酰基]肼类化合物的合成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第二节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2.2 中间体的制备
        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3.1 合成研究
        3.2 目标产物的波谱性质
第五章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第一节 测试方法
        1.1 杀虫活性测试方法
        1.2 杀菌活性测试方法
    第二节 含1H-1,2,4-三唑基肟醚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2.1 杀虫活性
        2.2 杀菌活性
        2.3 结论
    第三节 含1,2,4-三唑基的不对称硫代磷酰肟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3.1 杀虫活性
        3.2 杀菌活性
        3.3 结论
    第四节 N-(取代苯氧乙酰基),N’-[(Z)3-(2-氯-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酰基]肼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8)1-取代苯甲酰肼基-2-(1H-1,2,4-三唑-1-基)-4,4-二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杀菌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1.2 中间体2- (1H-1, 2, 4-三唑-1-基) -4, 4-二甲基-1-羟基-3-戊酮 (1) 的制备
    1.3 中间体2- (1H-1, 2, 4-三唑-1-基) -4, 4-二甲基-1-戊烯-3-酮的制备
    1.4 化合物1-取代苯甲酰肼基-2- (1H-1, 2, 4-三唑-1-基) -4, 4-二甲基-3-戊酮2a-f的合成
    1.5 杀菌活性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
    2.2 波谱性质
    2.3 生物活性

(9)新型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1.2 中间体2- (1H-1, 2, 4-三唑-1-基) -4, 4-二甲基-1-戊烯-3-酮 (Ⅰ) 的制备
    1.3 化合物1-氨基-2- (1H-1, 2, 4-三唑-1-基) -4, 4-二甲基-3-戊酮 (Ⅱ1) 的合成
    1.4 化合物1-甲氨基-2- (1H-1, 2, 4-三唑-1-基) -4, 4-二甲基-3-戊酮 (Ⅱ2) 的合成
    1.5 1-取代苯磺酰基-2- (1H-1, 2, 4-三唑-1-基) -4, 4-二甲基-3-戊酮 (Ⅲ1~3) 的合成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
    2.2 波谱性质
    2.3 生物活性

四、1-取代苯甲酰肼基-2-(1H-1,2,4-三唑-1-基)-4,4-二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杀菌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含酯和苯肼基团的环戊二酮和茚二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D]. 时松.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2]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2-丁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D]. 周文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1)
  • [3](十)-2-羟基-3-蒎酮合成新型手性含氮杂环化合物及抑菌活性研究[D]. 魏柏松.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2)
  • [4]芳氧乙酰腙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D]. 文小川. 西安工程大学, 2012(12)
  • [5]苯并噻唑并(联)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D]. 黄华.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7)
  • [6]新型含1,2,4-三氮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和合成[D]. 杨德保. 杭州师范大学, 2009(S2)
  • [7]三唑肟醚、磷酰基肟酯及N-(芳氧乙酰基),N-[三氟氯菊酰基]肼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蒙柳. 华中师范大学, 2008(S2)
  • [8]1-取代苯甲酰肼基-2-(1H-1,2,4-三唑-1-基)-4,4-二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杀菌活性[J]. 张耀谋,曾东强,陈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 [9]新型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J]. 张耀谋,邓业成,徐汉虹,陈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 [10]2-(1H-1,2,4-三唑-1-基)-4,4-二甲基-1-烃硫基-3-戊酮的合成及波谱性质[J]. 张耀谋,金桂玉. 广州化学, 2000(03)

标签:;  ;  ;  ;  ;  

1-取代苯甲酰肼-2-(1H-1,2,4-三唑-1-基)-4,4-二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