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河豚温室养殖技术

东方河豚温室养殖技术

一、暗纹东方鲀温室养殖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袁新程,施永海,徐嘉波,刘永士,邓平平[1](2021)在《光合细菌与水生植物联合作用对暗纹东方鲀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文中提出为达到高效净化淡水养殖尾水,利用实验室水质测定方法,研究了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分别与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蕹菜(Ipomoea aquatica)、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3种不同生活类型的水生植物联合作用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养殖尾水的净化效能,分析了水质指标(TAN、NO2--N、NO3--N、TSS、COD、TN和TP)的变化及其去除率。结果表明:3种水生植物中蕹菜生长最快,其次为凤眼莲,狐尾藻生长最慢。光合细菌+水生植物联合作用对淡水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显着,栽种水生植物的组合(PA1、PA2、 PA3)对尾水中(P)和对照组(P<0.05),对TAN、COD的去除率不显着(P>0.05),但均大于对照组;其中栽种蕹菜的组合(PA2)去除效果最佳,NO2--N、TN、TP和COD值均在6 d内迅速降低,TAN浓度于9 d内降至最低,NO2--N和TSS于15 d时降至最低,并均趋于稳定;最终TAN、NO2--N、NO3--N和TSS的去除率达到了94.34%、99.7%、99.11%、97.23%,TN、TP和COD的去除率达到了87.74%、86.26%和34.07%。各项指标除TSS外均达到了我国农业农村部要求的《淡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18)一级排放标准。根据以上结果,选出的最佳净化组合为光合细菌和蕹菜组合。此结果可为淡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和构建提供参考。

王婷,黄德,陈恺琳,黄小洲,张飞[2](2020)在《组合填料原位修复集约化养殖池废水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养殖产业片面地追求高产、经济,导致渔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还自然一片"绿水青山",渔业转型升级已成为趋势,养殖模式的升级改革成为重要手段之一。在此背景下,将固定化的人工基质组合式填料引入暗纹东方鲀集约化养殖中,通过引入外源性微生物等方法,建立了集约化养殖池的固定化微生物菌膜,以此实现水体环境原位生物修复,提高了养殖的成活率,降低了饵料系数,实现了增产增量。

郭正龙,朱永祥,闫兵兵,王耀辉[3](2019)在《暗纹东方鲀生态高效育苗试验初探》文中认为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隶属鲀形目,东方鲀属,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经济品种,目前,其仔鱼培育主要依靠传统土池"肥水育苗",此方法随意性大,水花入池后不便于观察鱼体活动状态,容易遭受敌害生物侵袭,而且规格不整齐,大量使用鸡粪、牛粪等肥水物质,导致水质恶化,成活率较低,有的育苗池不足5%,单位水体产值低,生产效益差。2018年在广东省新会区古兜镇六圩利用小型水泥池开展了暗纹东方鲀生态高效育苗试验,现将主要经验介绍如下。

闫兵兵,陈义培,卢玉平,郭正龙[4](2019)在《暗纹东方纯“中洋1号”新品种育种技术》文中指出2018年12月18日全国水产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暗纹东方鲀"中洋1号"成为国家级新品种,2018年全国共认定新品种14个,暗纹东方鲀"中洋1号"是江苏省唯一通过的新品种。一、育种背景暗纹东方鲀是江海洄游鱼类,每年10月温度下降到18℃左右时在长江中下游自然温度条件下

文鑫[5](2019)在《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应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和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暗纹东方鲀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低温胁迫下暗纹东方鲀的应答机制进行研究;随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盐度对暗纹东方鲀在低温环境下的肝功能、免疫、氧化应激、脂代谢、p38MAPK、凋亡、存活等方面的影响。以期在分子水平上系统阐明暗纹东方鲀应对低温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同时为暗纹东方鲀的安全越冬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多组学联合分析暗纹东方应对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在转录水平,总共有5166个差异基因被发现,其中包含2544个上调和2622个下调基因。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发现,暗纹东方鲀应对低温胁迫所调控的基因主要聚集在binding,ion binding,intracellular,intracellular part,cellular response to DNA damage stimulus,macromolecule catabolic process等生物学GO簇。此外,通过KEGG的分析,暗纹东方鲀肝脏的一些重要的通路参与了低温胁迫的调控,例如ibosome biogenesis in eukaryotes,glyoxylate and dicarboxylate metabolism,RNA transport,PPAR signaling pathway,fatty acid biosynthesis。在翻译水平,基于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了3741个蛋白,包含160个差异蛋白,其中53个上调和107个下调的蛋白。随后,通过qRT-PCR验证HSP90、CIRB、GST、RAP1A、ERBB2、FLNB、RPS6KA、DAAO、COX5A、A2ML1、CAB 39等11个基因;PRM验证HSP90、CIRB、GST、FLNB、A2ML1等蛋白的丰度,证实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通过分析,KEGG富集到了MAPK和Wnt两个信号转导相关的通路。根据分析的结果,将这些蛋白聚焦到三个主要的小组,分别是造成损伤的氧化应激(9个蛋白HSP90、CIRP、CSDE1、DAAO、GST、ZIP7、RDH12、TFRC1、QSOX1)、与运输相关的线粒体酶(11个蛋白:PRODH、TOMM20、OAT、Ucp1、C8G、COX5A、ATP5J、GATA、MPC1、PNPT1、THRS)、以及信号转导(13个蛋白:RAP1A、ERBB2、FLNB、RAC1、RPS6KA、CAB39、CSNK1A、IMPA1、MTM14、PIK3、G protein、PLCB、CACYBP)。在代谢水平,基于HILIC UHPLC-Q-TOF 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进行代谢轮廓的变化分析。QC样本谱图比对、主成分(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的实验表明,本次实验的仪器分析系统稳定性较好,试验数据稳定可靠,在实验中获得的代谢谱差异能反映样本间自身的生物学差异。总共有4085个阳离子峰和5379个阴离子峰被鉴定。经进一步鉴定,共筛选到40个差异代谢物,其中9个下调和31个上调。将差异代谢物所参与的调控通路整合分析发现,脂类代谢类别的通路以及参与这些通路的差异代谢物最多,这说明脂类代谢在暗纹东方鲀应对低温胁迫时发挥了关键作用。联合转录-蛋白-代谢的多组学分析发现,暗纹东方鲀低温耐受机制聚焦到20条通路,其中有14个上调和3个下调的差异代谢物,8个上调和3个下调以及3个相反趋势的基因参与了这些通路。将这些差异代谢物和差异共表达基因进行相关性整合发现,它们的互作关系主要分为了两支,一支主要以胆汁盐(bile salts)的跨膜运输为主,而另一只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s),维生素(vitamins)、腺苷(adenosine)为主。说明暗纹东方鲀主要通过增强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胆汁盐的运输,维生素摄取和抗氧化能力来实现低温耐受调控。此外,对多组学联合分析得到具有一致趋势的11个差异基因进行SNP预测,总共有23个潜在的SNPs位点被检测到。通过对50尾个体暗纹东方鲀的DNA进行SNP位点验证,总共有13个SNP位点呈现阳性,预期可作为暗纹东方鲀耐寒性状的分子标记。2.低温下盐度对暗纹东方鲀生理生化的影响多组学联合分析的研究发现,低温会影响信号转导、氧化应激、线粒体酶等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进而阻碍肝脏的正常代谢,改变氧化应激水平、脂质代谢水平、免疫系统。进一步研究发现,添加适宜的盐度后,能够有效缓解低温带来的压力。具体表现在:(1)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在13℃和17℃下,添加10ppt的盐能够显着降低Cortisol、GSH-PX、MDA的浓度以及HSP9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2)缓解脂质代谢程度。10ppt盐度的刺激能使T-CHO在13℃和17℃都显着上调。相反的,GLU和TG则呈现上调的趋势,并且在13或17℃时,添加10ppt盐后都使得它们含量下调。(3)改变相关免疫系统,如ALT、AST、IgM、LZM的活性,Gran、RBC、LYMPH的数量,以及IFN、IFNR、IL-4、IL-4R的表达在低温和盐度的综合作用下,都发生了显着的改变。(4)改变p38MAPK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以及p38MAPK下游转录因子ATF2、ElK-1、MEF2、P53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和蛋白的变化相应的改变了不同处理下的暗纹东方鲀存活率以及肝脏细胞的凋亡指数。13℃和17℃时,盐度10ppt处理组出现死亡的时间均比0ppt和20ppt延迟。在13℃下,10盐度相对于0盐度处理能够明显减少死亡率,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更为显着。相似的,0ppt和10ppt的盐度下,凋亡水平都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升高。并且盐度10ppt在13℃和17℃条件下,相对于盐度0ppt和20ppt,能够显着降低凋亡水平。21℃时三种盐度都无法显着改变凋亡水平。2025(20ppt,25℃)的处理则呈现高凋亡水平。这些结果表明,盐度与低温之间存在调节暗纹东方鲀生理平衡的机制。

杨西伟[6](2019)在《长江刀鲚苗种培育及氨氮胁迫对其稚、幼鱼毒性效应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探讨了在人工控制的温室条件下,长江刀鲚(Coilia ectenes Jordan)仔稚幼鱼苗种培育方法以及流程,研究了其稚幼鱼阶段的适口饵料以及饵料的培育方法,待长江刀鲚苗种生长发育至稚幼鱼阶段时,探究了长江刀鲚稚幼鱼的氨氮急性毒性试验,确定了其稚鱼期和幼鱼期对应氨氮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接下来以96h半致死浓度的40%浓度指标做了氨氮胁迫对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1.为了研究长江刀鲚稚幼鱼的适口饵料以及培育方法,对长江刀鲚仔鱼的人工培育进行了探究。用60目筛绢网收集长江刀鲚受精卵,放于孵化池孵化,孵化后第5天开始投喂筛绢网过滤的饵料生物,期间定时采样镜检,观察仔鱼摄食的饵料生物,发现其早期仔鱼摄食的饵料生物有萼花臂尾轮虫、小型枝角类桡足类、浮游藻类以及草履虫,后期仔鱼摄食的饵料生物有水蚤、剑水蚤。投喂期间采用微流水的培育方式,并且定时吸污,在水温维持在24℃-26℃的情况下,约过一个月长江刀鲚仔鱼全长可以达到2.5-3.5cm。用这种培育模式最终培育出3-5cm长江刀鲚稚幼鱼20万余尾。2.为了使得养殖水体容易控制,饵料更容易获得,并且更容易观察长江刀鲚幼鱼的摄食情况,以平均体长4.0±0.3cm的长江刀鲚幼鱼作为驯食对象,采用定点、定时的投饲方法,在夜晚进行驯化转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驯食第7天,统计发现有60%的试验鱼摄食配合饲料,摄食时间可达30min,且鱼苗成活率98%;驯食第15天统计发现摄食比率达90%,试验鱼成活率达95%。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驯食15天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长江刀鲚幼鱼的食物种类由枝角类桡足类向人工配合饲料逐步过渡,达到了驯化的目的。3.为了研究氨氮急性毒性对长江刀鲚稚幼鱼的毒性效应,采用常规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法,分别对长江刀鲚稚幼鱼进行了氨氮急性毒性试验,其中稚鱼规格为(全长2.33±0.25)cm,幼鱼规格为(全长5.12±0.45)cm。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8±1.5℃,pH为8.0±0.4的情况下,氨氮对长江刀鲚稚鱼的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7.78、53.45、38.67、25.35mg/L,安全浓度为2.54mg/L;氨氮对长江刀鲚幼鱼的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6.83、94.26、76.74、46.83mg/L,安全浓度为4.68mg/L,非离子氨对长江刀鲚稚鱼的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61、0.57、0.41、0.27mg/L,安全浓度为0.03mg/L;非离子氨对长江刀鲚幼鱼的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13、1.10、0.81、0.50mg/L,安全浓度为0.07mg/L。且氨氮对长江刀鲚稚幼鱼的毒性效应都和氨氮浓度、效应时间、程正相关关系,且长江刀鲚幼鱼对氨氮的耐受性强于长江刀鲚稚鱼。4.为了研究氨氮胁迫对长江刀鲚稚幼鱼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氨氮胁迫对长江刀鲚稚幼鱼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试验,其中稚鱼规格为(全长2.33±0.25)cm,幼鱼规格为(全长5.12±0.45)cm。胁迫的氨氮浓度为40%96h半致死浓度即40%96hLC50,胁迫24h后取全鱼,将剩余的试验鱼放入曝气自来水中恢复24h取全鱼备用。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刀鲚稚鱼T-AOC和T-SOD的活性强于幼鱼,而CAT和GSH-Px的活性却低于幼鱼。胁迫24h后稚幼鱼T-AOC活力显着下降(P<0.05),GSH-Px活力上升但不显着(P>0.05),T-SOD、CAT活力均显着上升(P<0.05);恢复24h后,稚鱼T-AOC又有显着的会升(P<0.05),幼鱼T-AOC活力也有显着回升(P>0.05);稚幼鱼CAT活力都有明显降低(P<0.05);T-SOD的活性也有明显的下降(P<0.05);GSH-Px活力都有降低也不明显(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氨氮胁迫引起了氧化应激,恢复后抗氧化能力增强,缓解了氧化应激,但并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乔春戈[7](2019)在《基于大涡模拟的梯形太阳池二维数值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世界能源加快向低碳、绿色、清洁化转型,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因具有分布广泛、储量巨大等特点,已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盐梯度太阳池作为是一种能够长时间、大规模储存太阳能的装置,其构造简单、清洁环保,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对盐梯度太阳池的研究已成为太阳能新型利用方面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盐梯度太阳池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基本理论,开展太阳池的CFD数值模拟研究。在考虑热盐双扩散的情况下,基于已有的太阳池实验系统,建立了太阳辐射模型、热损失模型、稳定性模型,形成了大涡模拟的梯形太阳池二维数学模型,进而对增强型太阳池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以Fluent 17.2为计算平台,分别采用雷诺平均(RANS)和大涡模拟(LES)两种湍流模型,模拟了梯形太阳池的运行过程,从太阳池的中心温度、速度场分布等多角度对比研究了两种湍流模型的差异,确定了适合于太阳池微湍流现象数值模拟的湍流模型,即LES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大涡模拟模型,深入分析了梯形太阳池内的温度场、速度场、涡量场以及盐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太阳池整体温度逐渐升高,高温区由UCZ转移至LCZ;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温度呈中间高、两侧低分布,最大温差出现在NCZ下部;速度场主要分布在LCZ,呈现出明显的涡旋结构,涡旋在太阳池运行过程中发生合并与拆分;涡量场主要分布在LCZ,高涡量区对应速度梯度较大的区域;盐浓度与池水密度变化趋势相同,受盐扩散影响上下交界面处的盐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为了提高太阳池的供热温度,本文提出在池表面铺设透明薄膜和结合太阳能集热器辅助集热的两种方法,并基于大涡模拟方法,分别建立了薄膜模型和辅助集热模型,并通过Fluent中的UDF将其引入到太阳池模型,构建了增强型太阳池数学模型,基于模拟结果分析了两种强化方式对太阳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设塑料薄膜以后,太阳池表面热损失减少,LCZ温度升高,在温度下降区间,薄膜太阳池的温度下降速率略低于无膜太阳池;太阳池与辅助集热器并联后,各层温度的整体分布趋势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辅助集热太阳池温度整体高于无集热器的太阳池。太阳池技术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太阳池作为低温热源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去。本文通过算例进行了以太阳池为热源的海产品越冬养殖的经济性分析,讨论了太阳池为冬季海水养殖供热的优势所在,旨在为太阳池的实际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王骏[8](2018)在《暗纹东方鲀耐受盐度能力的环境因子效应及其在转录组学水平上的差异》文中研究表明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隶属于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是我国及东亚国家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在我国,暗纹东方鲀分布于东海、黄海、渤海和长江中下游,每年春季会沿着长江进行溯河产卵,新孵出的幼鱼在淡水中育肥,于当年年底或者第二年春天返回大海。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暗纹东方鲀的野生种群数量岌岌可危。人工繁殖的成功,对暗纹东方鲀种群的延续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对于其洄游过程中的机体渗透压调节机制等基础生物学问题尚无系统性研究,许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暗纹东方鲀作为洄游性鱼类,其渗透压调节能力强,盐度耐受范围广,是非常好的研究广盐性鱼类渗透调节的模式物种。在其洄游过程中,除了盐度的变化,还会面临水环境恶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在暗纹东方鲀早期发育阶段,温度对其发育速率的影响是非常显着的,同时也会影响到其对盐度的耐受;水体中重金属超标或在生物体内富集,会引起机体损伤,是否会对其渗透压调节产生影响呢?水体富营养化常常导致的亚硝酸盐偏高会使鱼类缺氧死亡,在不同盐度下又会对鱼类产生怎样的影响?暗纹东方鲀作为一种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其渗透压调节机制的转录组学方面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将围绕上述科学问题,结合多种实验手段和检测指标,着重讨论环境因子对暗纹东方鲀盐度耐受的影响及其渗透压调节机制。本文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6个部分:1.温度对暗纹东方鲀胚胎耐受盐度及其发育的影响在本实验中,将暗纹东方鲀胚胎放置于6个温度梯度(16、19、22、25、28和31 ℃)和6个盐度梯度下(0、5、10、13、16和18 ppt),实验持续到出膜后24小时为止。实验结果显示,胚胎在常温(22 ℃)下可以耐受较高的盐度(16 ppt);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19-25 ℃),胚胎对盐度的耐受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在低温(16 ℃)下,胚胎几乎不能正常发育,也不能耐受较高的盐度(≥13 ppt);而在高温(28 ℃和31 ℃)下,胚胎虽然能快速地在高盐度(18 ppt)下出膜,但出膜后仔鱼的存活情况较差,畸形率也非常高。盐度同样会影响胚胎的有效积温和生物学零度:盐度越高,生物学零度越高,其所需的有效积温越低。2.温度和盐度对暗纹东方鲀仔鱼渗透调节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本实验将刚孵出的仔鱼放置于3个温度梯度(19、25和31 ℃)和3个盐度梯度(0、10和20 ppt)下,实验持续96小时,检测仔鱼存活情况和相关酶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温下暗纹东方鲀仔鱼的盐度耐受能力减弱,并且不能耐受超过31 ℃的高温,这可能是由于仔鱼在高温下生长更为迅速,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能量供给,因此维持机体内环境渗透压平衡的能量供给受到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MDA、SOD和Na+/K+-ATPase水平在高盐度组中上升并提前达到最大值。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温度和盐度的升高会对仔鱼的生存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会导致严重的氧化应激反应。3.重金属镉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盐度耐受及其氧化应激的影响本实验主要探究了在不同镉离子浓度(0、5、10、20和50 mg/L)和不同盐度(0、15和30 ppt)下培养96小时,暗纹东方鲀幼鱼(2月龄)的生存情况以及镉和盐度相互作用对其组织(鳃、肾、肠、肝和肌肉)氧化应激参数和渗透压的影响。结果显示暗纹东方鲀的幼鱼能耐受较高的盐度(30 ppt),然而镉会降低幼鱼对高盐度的耐受;亚致死的镉浓度(≤10mg/L)会引起幼鱼显着的氧化应激;一定的盐度(15 ppt)也会降低镉对幼鱼的毒性。因此,在衡量重金属离子对洄游性鱼类的影响时,应考虑盐度的作用。同时认为暗纹东方鲀是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可以用来评估不同盐度下洄游性鱼类或者河口鱼类面临不同污染物的风险。4.亚硝酸盐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盐度耐受关键指标的影响本实验设置了 5个亚硝酸盐浓度梯度(0、10、20、50和100 mg/L)和3个盐度梯度(0、10和20 ppt),通过检测渗透压调节和氧化应激系统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利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IBR Index)来全面评估不同盐度下亚硝酸盐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的生态风险。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的亚硝酸盐降低了幼鱼对盐度的耐受;同时盐度的增加会提高暴露于亚硝酸盐下幼鱼的存活率。其次,血液和组织中几种关键生理生化指标(MDA、Na+/K+-ATPase、SOD、CAT、GSH和HSP70等)的结果表明,亚硝酸盐对幼鱼产生较大的影响,而适度提高环境盐度(10 ppt)能够有效地缓解亚硝酸盐对机体的负面影响。在高亚硝酸盐处理组,IBR指数的值较大,但在高盐度下IBR值降至正常水平。通过以上结果得知,幼鱼的盐度耐受随着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就血液生理指标而言,盐度对亚硝酸盐毒性具有缓解作用处于亚细胞水平,并与机体复杂的生理反应有关。5.暗纹东方鲀成鱼在不同盐度下渗透压调节组织的显微与超微结构观察将暗纹东方鲀成鱼分别放置在淡水和盐水(30 ppt)中,适应7天后取相关组织进行切片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在盐度环境下,暗纹东方鲀鳃丝中泌氯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胞内线粒体增多,网管系统发达;肠道杯状细胞增多,绒毛膜变长增多;肾小体萎缩,近曲小管中线粒体数量下降等等,这些都是其进行渗透压调节、维持渗透平衡的结构基础,是其在洄游过程中为适应盐度变化而做出的调整,这些结果可以为深入研究暗纹东方鲀渗透压调节机制奠定基础,从而丰富广盐性鱼类基础生物学资料。6.基于转录组水平的暗纹东方鲀耐受盐度机制的研究本实验利用Illumina二代测序平台对不同盐度下暗纹东方鲀的鳃、肠和肾进行高通量测序,在转录水平下分析了暗纹东方鲀渗透压调节的分子机制。随着外界环境盐度的增加,在物质转运方面,鳃和肾中ATP结合盒转运蛋白通路和cAMP信号通路均显着下调,而水通道蛋白和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因子以及肠道中的Na+/Cl-协同转运蛋白都显着上调;在神经内分泌激素调节方面,生长激素、催乳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皮质醇等激素调控机体合成更多转运蛋白,刺激氯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达到改变离子和水分子跨膜运输能力的作用;在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方面,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和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在鳃组织中显着上调,TCA循环通路在肾脏中也显着上调。本研究为未来研究暗纹东方鲀渗透压调节机制中的重要通路提供理论依据。

景琦琦[9](2018)在《不同养殖模式下红鳍东方鲀生长、血液生理及抗逆能力研究》文中认为东方鲀属鱼类统称为河鲀,是鲀形目中种类最多、经济价值最高的一大类,在我国沿海分布约有18种,红鳍东方鲀是其中最为名贵的一种,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而且还有多种经济价值,是出口上品,享誉东南亚。随着2016年河鲀“禁食令”的开放,我国北方沿海地区逐步开始红鳍东方鲀规模化养殖。当前,工厂化循环水和离岸网箱养殖是红鳍东方鲀两种主要养殖模式,本实验以处于快速生长期红鳍东方鲀为研究对象,将同一批次同等规格大小红鳍东方鲀(雄鱼424.7±45.3g,雌鱼436.8±62.8g)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RAS),另一组进行离岸浮式网箱(OSCS)养殖,进行了为期70天的养殖实验,比较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生长、血液生理及抗逆能力的影响,同时探讨相关的生理调控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通过测量统计红鳍东方鲀体长、体重、肝重、内脏重、性腺重,分析其肝体比、脏体比、性腺比、肥满度以及特定生长率,通过qRT-PCR的方法,检测了红鳍东方鲀肝脏血清中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肝脏中生长轴相关基因(igf1、igf2、igfr1、igfr2、ghr1、ghr2)在两种不同养殖模式下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显示:OSCS组雌鱼生长轴相关基因转录表达水平和血清生长激素浓度显着高于RAS组(P<0.05),脏体比无显着差异(P>0.05),而OSCS组雌鱼性体比显着低于RAS组(P<0.05),这表明OSCS组与RAS组养殖红鳍东方鲀在生长性状上存在性别二态性差异,OSCS组雌鱼生长性能最佳。其次,通过对血清中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Na+、Cl-、Ca2+、K+指标的检测,查明了两种养殖模式下雌雄红鳍东方鲀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结果显示,在不同养殖模式下,雌雄红鳍东方鲀血液中葡萄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白球比、K+无显着差异(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Cl-、Ca2+,OSCS组雌鱼显着高于RAS组(P<0.05);OSCS组Na+含量显着高于RAS组(P<0.05),这表明在两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红鳍东方鲀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存在显着差异。再次,检测了两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红鳍东方鲀肝脏中抗氧化(SOD,CAT,GSH-PX,MDA)、代谢相关生物酶(AST,ALT,LZM,PK,Na+-K+/ATP)活性以及肝脏中抗氧化因子(mn-sod,cu/zn-sod,cat)和应激蛋白(hsp70、hsp90)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显示:肝脏中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OSCS组雄鱼显着高于RAS组,OSCS组溶菌酶活性显着高于RAS组(P<0.05),而两种养殖模式下,MDA活性差异不显着(P>0.05);肝脏中AST,ALT活性无显着差异(P>0.05);抗氧化因子sod和应激蛋白hsp70、hsp90转录水平OSCS组显着高于RAS组,且雄鱼高于雌鱼,差异性显着(P<0.05);OSCS组Na+/K—ATP酶的活性显着高于RAS组,OSCS组雄鱼肝脏中PK活性显着高于RAS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两种养殖模式下,OSCS组抗氧化应激能力要优于RAS组,且OSCS雄鱼肝脏抗氧化和生理代谢能力最佳。最后,检测了两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红鳍东方鲀血清中皮质醇浓度、肝脏中凋亡信号通路相关基因(bax、bcl2、p53、caspase-3、caspase-8、caspase-9)以及肝脏、脾脏、头肾中起始免疫相关基因(tnf、baf、il-6、il-7、il-12、c3)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显示:相比起始对照组,肝脏中两种养殖模式下有关凋亡因子均有升高,其中促凋亡因子bax和p53转录水平RAS组显着高于OSCS组,抑凋亡因子bcl2转录水平OSCS组雄鱼显着高于RAS组(P<0.05);OSCS组雄鱼caspase3、caspase8与caspase9转录水平显着低于RAS组(P<0.05);起始免疫因子tnf与baf则无显着差异(P>0.05),而il-6与c3的转录水平OSCS组显着高于RAS组(P<0.05);脾脏中,OSCS组雄鱼il-6、il-7、il-12的转录水平显着高于RAS组(P<0.05),而tnf、baf、c3无显着差异(P>0.05);不同养殖模式下红鳍东方鲀头肾中,baf、il-6、il-7、il-12、c3转录水平OSCS组雄鱼均高于RAS组,差异性显着(P<0.05),这表明,网箱养殖的红鳍东方鲀雄鱼抗凋亡与免疫能力优于工厂化养殖组。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比较网箱与工厂化两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红鳍东方鲀的生长性能、血液生理生化和抗氧化免疫性能,发现红鳍东方鲀雌鱼与雄鱼在不同养殖模式下存在生长、代谢和抗氧化免疫上的差异,网箱养殖红鳍东方鲀其生长性状和抗氧化免疫性能要显着优于工厂化养殖,同时存在性别二态性差异。相关结果为红鳍东方鲀精细化养殖和陆海接力养殖模式优化提供了基础性数据和可借鉴性参考。

乔燕平,曹祥德,王文华[10](2017)在《暗纹东方鲀越冬盐度试验》文中指出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盐度对暗纹东方鲀幼鱼越冬成活率的影响,于2012年底进行了盐度梯度试验,测定在不同温度(8、10、12、15℃)下,(50±2.32)g的暗纹东方鲀在不同盐度(0、1.5、3.0、4.5、6.0)下的越冬成活率,并通过大棚自然越冬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同一温度条件下,在试验盐度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升高,暗纹东方鲀的越冬成活率也逐渐提高;而在同一盐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暗纹东方鲀的越冬成活率也逐渐提高。当盐度为0时,暗纹东方鲀无法在自然温度下安全越冬;当盐度为4.5时,水温在8℃以上,暗纹东方鲀即能安全过冬,其越冬成活率达到80%以上。暗纹东方鲀大棚自然越冬试验证明,随着温度的下降逐渐增加水体盐度的方法经济而有效,当温度为15、12、10、9℃时,将相应的水体盐度调节为1.5、3.0、4.5、4.5,经过150 d的越冬期,两种规格(5060 g和2040 g)暗纹东方鲀的成活率分别为93.7%和80.5%。

二、暗纹东方鲀温室养殖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暗纹东方鲀温室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组合填料原位修复集约化养殖池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养殖池的选择和准备
        1.2.2 填料悬挂方法
2 结果
    2.1 填料挂膜情况
    2.2 NH3-N变化趋势
    2.3 NO2-N变化趋势
    2.4 CODMn变化趋势
    2.5 细菌总数
    2.6 养殖效益
3 讨论
4 结论

(3)暗纹东方鲀生态高效育苗试验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养殖条件
    1.1 育苗地点选择
    1.2 育苗设施条件
2 苗种放养前准备
    2.1 池子消毒
    2.2 注水
    2.3 生物饵料准备
3 苗种投放
4 投喂管理
    4.1 饵料种类
    4.2 投喂
5 水质调控
6 出苗
7 结果
8 体会

(4)暗纹东方纯“中洋1号”新品种育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育种背景
二、育种
    1. 亲本来源
    2. 技术路线
三、优良性状
四、养殖技术要点
    1. 苗种来源:
    2. 养殖设施:
    3. 养殖技术:
    4. 营养需求:
    5. 密度要求:

(5)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应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和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鱼类应对低温胁迫的研究进展
    1.2 暗纹东方鲀的生物学特性与研究现状
    1.3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鱼类研究上的应用
    1.4 低温和盐度对鱼类生理生化的影响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低温胁迫下暗纹东方鲀肝脏的转录组学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小结
第三章 低温胁迫下暗纹东方鲀肝脏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低温胁迫下暗纹东方鲀肝脏的代谢组学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低温胁迫下暗纹东方鲀肝脏的多组学联合分析
    5.1 引言
    5.2 多组学联合分析流程及关键基因SNPs的预测
    5.3 结果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低温下盐度对暗纹东方鲀生理生化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3 结果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及展望
全文缩列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6)长江刀鲚苗种培育及氨氮胁迫对其稚、幼鱼毒性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鱼类仔鱼开口饵料的研究现状
        1.1 研究意义
        1.2 仔鱼开口摄食的时间
        1.3 开口天然饵料
        1.4 开口人工合成饲料
        1.5 影响仔鱼摄食的因素
        1.6 长江刀鲚研究现状
    2 鱼类驯食配合饲料的研究现状
        2.1 驯化技术
        2.2 饲料的性质
        2.3 饲料的化学性状
        2.4 鱼种放养的情况
        2.5 环境因素
    3 氨氮对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的研究现状
        3.1 水环境中氨氮的来源以及存在形式
        3.2 氨氮毒性对鱼类的影响
        3.3 鱼类氨氮中毒的症状
        3.4 氨氮对鱼类的急性毒性试验
    4 氨氮胁迫对鱼类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4.1 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研究现状
        4.2 氨氮毒性对鱼类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长江刀鲚仔鱼开口饵料及苗种培育技术
    1 材料和方法
        1.1 刀鲚亲鱼培育以及受精卵的收集和运送
        1.2 温室大棚内育苗池的建设
        1.3 生物饵料的培育
        1.4 取样和镜检
    2 结果
        2.1 受精卵的孵化
        2.2 料生物的培育和收集
        2.3 长江刀鲚早期仔鱼的适口饵料
        2.4 长江刀鲚后期仔鱼的适口饵料
        2.5 长江刀鲚的苗种培育
        2.5.1 长江刀鲚仔鱼的培育
        2.5.2 长江刀鲚苗种的室外培养及配套饵料
    3 讨论
        3.1 长江刀鲚仔鱼的适口饵料
        3.2 长江刀鲚仔鱼的苗种培育
    4 结论
第三章 长江刀鲚幼鱼驯化配合饲料技术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驯化池的设计
        1.2 试验苗种与饲料来源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章 氨氮急性毒性试验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预备试验
        1.3 试验设计
        1.4 数据处理
    2 试验结果
        2.1 氨氮对长江刀鲚稚、幼鱼死亡率的影响
        2.2 氨氮对长江刀鲚、稚幼鱼毒性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
    3 讨论
    4 结论
第五章 氨氮胁迫对长江刀鲚稚、幼鱼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对全鱼T-AOC活力的影响
        2.2 对全鱼CAT活力的影响
        2.3 对全鱼T-SOD活力的影响
        2.4 对全鱼GSH-Px活力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大涡模拟的梯形太阳池二维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太阳池概述
    1.3 国外太阳池研究现状
        1.3.1 国外太阳池的实验研究
        1.3.2 国外太阳池的理论研究
    1.4 国内太阳池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太阳池的实验研究
        1.4.2 国内太阳池的理论研究
    1.5 太阳池的应用领域
    1.6 太阳池数值模拟目前存在的问题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盐梯度太阳池物理数学模型
    2.1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2.1.1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2.1.2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2.1.3 太阳池CFD模拟的求解流程
    2.2 太阳池数学模型假设
    2.3 太阳池大涡模拟控制方程
    2.4 稳定性模型与太阳辐照量模型
        2.4.1 稳定性模型
        2.4.2 太阳辐照量模型
    2.5 边界热损失模型
        2.5.1 表面边界热损失
        2.5.2 侧壁边界热损失
        2.5.3 底部边界热损失
    2.6 本章小结
3 梯形太阳池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3.1 太阳池RANS与LES模型的对比
        3.1.1 模型参数设置
        3.1.2 RANS与LES模型温度分布对比
        3.1.3 RANS与LES模型速度场分布对比
        3.1.4 RANS与LES模型涡量场分布对比
    3.2 基于大涡模拟的梯形太阳池数值研究
        3.2.1 梯形太阳池温度场特性分析
        3.2.2 梯形太阳池速度场特性分析
        3.2.3 梯形太阳池涡量场特性分析
        3.2.4 梯形太阳池盐梯度与密度的变化
    3.3 本章小结
4 增强型太阳池的数值模拟及经济性分析
    4.1 薄膜太阳池的数值模拟
        4.1.1 薄膜模型
        4.1.2 薄膜太阳池模拟结果及讨论
    4.2 辅助集热太阳池的数值模拟
        4.2.1 辅助集热太阳池概述
        4.2.2 太阳池辅助集热模型
        4.2.3 辅助集热太阳池的模拟结果及讨论
    4.3 太阳池经济性分析
        4.3.1 太阳池能源效率分析
        4.3.2 太阳池经济性分析算例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暗纹东方鲀耐受盐度能力的环境因子效应及其在转录组学水平上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鱼类的渗透压调节
        1.1.1 渗透压调节的种类
        1.1.2 淡水、海水鱼的渗透压调节方式
        1.1.3 不同器官的渗透压调节机制
        1.1.3.1 鳃
        1.1.3.2 肠
        1.1.3.3 肾
    1.2 渗透压调节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1.2.1 相关基因的调控
        1.2.2 相关激素的调控
    1.3 环境因子对鱼类渗透压调节的影响
        1.3.1 温度
        1.3.2 重金属
        1.3.3 亚硝酸盐
    1.4 暗纹东方鲀生物学特征
        1.4.1 分类地位
        1.4.2 形态学特征
        1.4.3 生活习性和生活史
        1.4.4 人工繁殖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温度对暗纹东方鲀胚胎耐受盐度及其发育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孵化条件
        2.2.3 相关参数的测定
        2.2.4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胚胎孵化速率
        2.3.2 胚胎出膜率
        2.3.3 初孵仔鱼24小时存活能力
        2.3.4 初孵仔鱼24小时畸形率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温度和盐度对暗纹东方鲀仔鱼渗透调节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计
        3.2.3 参数测定
        3.2.4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仔鱼的存活率
        3.3.2 生化指标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金属镉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盐度耐受及其氧化应激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计
        4.2.3 参数测定
        4.2.4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幼鱼的存活率
        4.3.2 ROS和MDA水平
        4.3.3 氧化应激生物指标
        4.3.4 Na~+/K~+-ATPase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亚硝酸盐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盐度耐受关键指标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设计
        5.2.3 生理检测
        5.2.4 生化检测
        5.2.4.1 RNA提取
        5.2.4.2 RNA质量的确定
        5.2.4.3 RNA浓度的确定
        5.2.4.4 cDNA反转录合成
        5.2.4.5 基因表达
        5.2.5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幼鱼存活率
        5.3.2 血液参数
        5.3.3 MDA含量
        5.3.4 Na~+/K~+-ATPase,抗氧化剂和相关基因表达
        5.3.5 HSP70水平
        5.3.6 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
    5.4 讨论
        5.4.1 血液生理
        5.4.2 抗氧化系统和HSP70
        5.4.3 Na~+/K~+-ATPase
        5.4.4 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IBR)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暗纹东方鲀成鱼在不同盐度下渗透压调节组织的显微与超微结构观察
    6.1 引言
    6.2 材料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设计
        6.2.3 组织切片制作
        6.2.4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6.3 结果
        6.3.1 鳃组织的观察
        6.3.2 肠组织的观察
        6.3.3 肾组织的观察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转录组水平的暗纹东方鲀耐受盐度机制的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方法
        7.2.1 实验生物
        7.2.2 测序前处理
        7.2.3 组织总RNA的提取和转录组的测序
        7.2.4 转录组测序原始数据的统计、质控、去杂处理和序列的拼接
        7.2.5 拼接结果的注释
        7.2.6 基因表达量分析
        7.2.7 COG分类
        7.2.8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7.2.9 Gene Ontology功能显着性富集分析
        7.2.10 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
        7.2.11 差异表达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验证
    7.3 结果
        7.3.1 暗纹东方鲀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7.3.2 转录本测序的组装与拼接,以及基因功能注释
        7.3.3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7.3.3.1 鳃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7.3.3.2 肾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7.3.3.3 肠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7.3.4 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分析
        7.3.5 差异表达基因KEGG pathway通路分析
        7.3.5.1 鳃中差异表达基因KEGG pathway通路分析
        7.3.5.2 肾中差异表达基因KEGG pathway通路分析
        7.3.5.3 肠中差异表达基因KEGG pathway通路分析
        7.3.6 实时定量检测RNA-seq数据
    7.4 讨论
        7.4.1 物质转运
        7.4.2 神经内分泌激素调节
        7.4.3 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资助与获奖情况
致谢

(9)不同养殖模式下红鳍东方鲀生长、血液生理及抗逆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研究进展
        1.1.1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历程
        1.1.2 工厂化循环水设施工艺
        1.1.3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应用
    1.2 网箱养殖模式研究
        1.2.1 网箱养殖发展历程
        1.2.2 网箱养殖设施工艺
        1.2.3 网箱养殖的应用
    1.3 围网养殖模式研究
        1.3.1 围网养殖发展历程
        1.3.2 围网养殖设施工艺
        1.3.3 围网养殖应用
    1.4 鱼类生长和抗逆研究
        1.4.1 鱼类生长调控研究进展
        1.4.2 鱼类血液生理研究进展
        1.4.3 鱼类抗逆能力研究进展
    1.5 红鳍东方鲀研究进展
        1.5.1 红鳍东方鲀生物学特性
        1.5.2 红鳍东方鲀研究现状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计
    2.2 日常管理
    2.3 样品采集
    2.4 实验仪器及方法
        2.4.1 总RNA提取
        2.4.2 CDNA合成
        2.4.3 实时荧光定量PCR
        2.4.4 血清指标检测
        2.4.5 肝脏生物酶检测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生长性状的影响
        3.1.1 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生长状况的影响
        3.1.2 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GH/IGFS生长轴的影响
    3.2 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血液生理生化及肝脏功能的影响
        3.2.1 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血液指标的影响
        3.2.2 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2.3 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肝脏功能的影响的影响
        3.2.4 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能量代谢的影响
    3.3 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抗逆能力的影响
        3.3.1 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血清皮质醇的影响
        3.3.2 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肝脏中抗逆基因的影响
        3.3.2.1 肝脏中凋亡因子的表达
        3.3.2.2 肝脏中抗氧化因子的表达
        3.3.2.3 肝脏中热休克蛋白的表达
        3.3.2.4 对肝脏中免疫因子的影响
        3.3.3 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头肾中免疫因子的影响
        3.3.4 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脾脏中免疫因子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生长性状的影响
    4.2 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血液生理生化及肝脏功能的影响
        4.2.1 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血液的影响
        4.2.2 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肝脏生物酶活性的影响
    4.3 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抗逆能力的影响
        4.3.1 不同养殖模式对血清皮质醇的影响
        4.3.2 不同养殖模式对肝脏中抗逆基因的影响
        4.3.3 不同养殖模式对头肾中免疫因子的影响
        4.3.4 不同养殖模式对脾脏中免疫因子的影响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致谢
9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10)暗纹东方鲀越冬盐度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盐度梯度试验
        1.1.2 大棚越冬试验
    1.2 试验方法
        1.2.1 盐度梯度试验
        1.2.2 大棚越冬试验
    1.3 数据统计
2 结果
    2.1 盐度梯度试验
    2.2 大棚越冬试验
3 讨论

四、暗纹东方鲀温室养殖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光合细菌与水生植物联合作用对暗纹东方鲀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J]. 袁新程,施永海,徐嘉波,刘永士,邓平平. 环境工程学报, 2021(04)
  • [2]组合填料原位修复集约化养殖池废水的试验研究[J]. 王婷,黄德,陈恺琳,黄小洲,张飞. 农业与技术, 2020(09)
  • [3]暗纹东方鲀生态高效育苗试验初探[J]. 郭正龙,朱永祥,闫兵兵,王耀辉. 水产养殖, 2019(11)
  • [4]暗纹东方纯“中洋1号”新品种育种技术[J]. 闫兵兵,陈义培,卢玉平,郭正龙. 科学养鱼, 2019(07)
  • [5]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应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和分子机制研究[D]. 文鑫.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6]长江刀鲚苗种培育及氨氮胁迫对其稚、幼鱼毒性效应的研究[D]. 杨西伟.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7]基于大涡模拟的梯形太阳池二维数值研究[D]. 乔春戈.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暗纹东方鲀耐受盐度能力的环境因子效应及其在转录组学水平上的差异[D]. 王骏.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9]不同养殖模式下红鳍东方鲀生长、血液生理及抗逆能力研究[D]. 景琦琦.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9)
  • [10]暗纹东方鲀越冬盐度试验[J]. 乔燕平,曹祥德,王文华. 水产科技情报, 2017(05)

标签:;  ;  ;  ;  ;  

东方河豚温室养殖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