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怀堂临床治疗止扁穴举例

施怀堂临床治疗止扁穴举例

一、师怀堂运用秩边穴临证治验举隅(论文文献综述)

陀财超(Toh Chai Chau)[1](2021)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痹症,是全世界中老年人常见的肢体经络病证,痹症主要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的以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关节屈伸不利、僵硬、甚或关节肿大、灼热、变形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轻者在于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传入脏腑。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的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其发病无地域、种族、性别差异,和年龄、体重、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及遗传基因有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满意的有效疗法,而自古以来,中医针灸、中药针灸等治疗本病,方法丰富、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快速。目的:痹症的范畴非常广,现代医学把痹症归纳为包括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痹症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痹症的发病机制复杂且病因不太明确,因此治疗痹症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西药治疗也不彻底,而且副作用较大,具有药物依赖性,严重损害了肝、肾等脏腑功能。采用中医中药内服、中药外治、热敷、针灸等中医的方法,能从疾病整体调理,进而辨证论治,治愈率较高,无副作用。中医在痹症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传统中药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具有相当优势,本人希望透过采访新马地区的名医家,对于痹症的特效疗法,无论是针灸还是中药的治疗方面作一个经验整理及总结。方法:通过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十位名中医之生平事迹及其着作,探讨治疗痹症的特色疗法,并对每一位的名中医的临床病案及思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每一位名家的治疗特色,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观点,收集资料以剖析各位名家的临证思路与学术观点撰写论文。成果:经过本文研究,通过采访或电访方式,总结各位名家的名家特色疗法临床经验整理,发现高手在民间,挖掘了许多名中医的治疗痹症的独有的特色,包括了火针疗法、刮筋疗法、针刀疗法、强力灸、火针代灸、整脊推拿,还有各种有效的祖传药方、经方等医疗方式,以及归纳了各家的治疗的思路及学术观点,对于痹症这个南洋地区的常见病,总结了有效的治疗方案。结论:痹症在新马也属于常见病,称为“不死的癌症”,造成许多病患的痛苦,因此许多医家中终其一生努力研究如何减轻或治好本病,本次论文发现,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下,如何不拘泥及坚持一家之长,综合使用各家的思路及治疗特色,也许是治疗痹症的最佳治疗方案。

张旭东[2](2018)在《当代针灸医案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灸医案是针灸学科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当代研究者不断探索挖掘,逐渐形成了针灸医案学。本研究主要着眼于当代针灸医案的全面系统的文献研究,正如章炳麟先生曾说:“中医之成绩,医案最着”,进入当代以来,在政策的鼓励支持之下,针灸的发展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针灸医案专着较之往昔多有问世,针灸医家辈出,医家医案成为重要的经验传承资料,因此研究当代针灸医案对于传承医家经验,完善学科内容,福泽后世大有裨益。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观测当代(1949年之后)以来,结合不同时期历史背景,了解针灸医案专着的问世情况,分析专着特点形成脉络;在此基础之上,辑录了部分当代已故针灸医家,通过其着作中的医案或后世整理的经验集成中的针灸医案,以针灸学中不同要素和以医家为纲两种方法为主要分类,提纲挈领的对选录的医案进行初步整理,并分析其医案的特点;最后,对当代针灸医案的时代特点进行概括总结。本研究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对当代以来部分已故针灸医家医案的整理分析,并结合讨论了针灸医案专着问世和特点情况,从而得出当代以来针灸医案的发展现状和时代特点,为医案研究者提供资料、拓宽思路,为针灸医案理论完善增加内容,为临床增宽思路。当代针灸医案专着自建国之初至今,本研究共辑录26部,医案数量去除重复约4397则。上世纪90年代之前,基本为个人集,医家汇编出现自80年代末期之后。不同医家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特点,受到政策及时代的影响,如建国初期的专着多有传染病的针灸医案专章介绍,文革期间未搜集到相关着作问世,之后标准化的推进,疾病的病名、取穴、辨证分型也逐渐规范并呈现中西互通的特点,期间对于针灸麻醉、经络感传的研究从部分着作的医案选录中或可窥见。同时也不乏传统型医案,较能体现医家对于经络的重视。此外医案的形式也逐渐趋于统一,在现代病历的基础之上整合修改,加入前缀和按语增强完整性和可读性。医案类型除常见的类案、验案、个案之外,另有误案以反映不同的临证失误,对改进临床诊治方法大有裨益。通过部分当代已故针灸医家,限于时间人力因素,本研究纳入20位,对其相关着作中针灸医案的搜集整理,主要通过两个视角进行整理,一方面即医家通过各自针灸医案意图表达的重要医理医论,即正文中“以案释论”部分,此部分在整理过程中尊重医案出处,并非分析揣测得出;另一方面,以医家为纲,以所收集到的医案所反映的整体特点为依据,进行总结分析归纳。本研究得出结论,当代针灸医案的时代特点主要为:1.兴盛于今,蓬勃向前;2.时代印记,昭示过往;3.标准特色,并行互用;4.后人整理,亲笔亦见;5.案理互参,完善至臻;6针家百苑,各领风骚。

杜冬青[3](2009)在《经前针刺单穴与多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在针刺手法、时程、介入时机相同的前提下,选取治疗痛经常用而有效的两组穴位处方(①十七椎;②三阴交、次髎、地机、十七椎),观察针刺不同的穴位处方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痛经症状的影响,比较其疗效差异,以期优选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较佳穴位或组穴,为今后进一步完善穴位的优化选择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00例分为五组,选取其中三组共60例,其中单穴(十七椎)组20例;多穴(三阴交、次髎、地机、十七椎)组20例;空白对照组(不予针刺)20例。观察针刺前与针刺介入后三个月经周期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the CoxMenstrual Symptom Scale)的变化,并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单穴组和多穴组的痛经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都有显着的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都有显着的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等待前后痛经症状评分未发生显着变化(P>0.05);治疗后单穴组和多穴组的痛经症状评分相比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是多穴组比单穴组有缩短痛经症状发作时间和减轻痛经症状严重程度的趋势。初步研究结果发现,经前针刺单穴与多穴均能显着缩短痛经患者症状的持续时间,减轻痛经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并且经前针刺多穴效果有优于单穴的趋势,十七椎、三阴交、次髎、地机可能是经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较佳组穴。

张继庆[4](2007)在《秩边穴在临床中的应用概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近年来秩边穴的临床治疗与应用。方法:对1999~2005年国内期刊的相关论文进行总结,对秩边穴临床主治疾病进行综述。结果:秩边穴在腰腿疾患、泌尿系疾病、妇科疾患、肛肠疾患、男科疾病的治疗中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因为其针法有许多种,所以在临床上我们要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证型,而采用不同的针法。只有灵活运用秩边穴,才能充分体现该穴应用范围广,见效快的特点。

于岩瀑[5](2007)在《针刺三阴交、悬钟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主要证明腧穴特异性的存在,探讨腧穴特异性与经络、神经节段的关系,并对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理进行简要分析。方法:三阴交和悬钟属相同神经节段不同经络上的腧穴。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30例,针刺三阴交;对照组30例,针刺悬钟。同时随机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针刺三阴交,设为正常组。观察针刺后即刻三组子宫动脉血流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期峰值之比(A/B)等的变化,并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针刺后即刻试验组与正常组子宫动脉血流指数有明显降低,对照组子宫动脉血流指数无明显变化。试验组在降低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动脉血流指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腧穴之间存在特异性,亦证明了腧穴的特异性与经络密切相关。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与改善患者子宫动脉高阻低速血流特征有关。本研究为腧穴特异性理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张明亮,师怀堂[6](2000)在《师怀堂运用秩边穴临证治验举隅》文中研究表明

二、师怀堂运用秩边穴临证治验举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师怀堂运用秩边穴临证治验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1)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 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医命名源流及历代医家对痹症的论治概述
        一、《黄帝内经》对痹症的理论源流概述
        二、历代医家对痹症的论治概述
    第二节 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与分析
        一、外因重于风寒湿邪及热邪
        二、内因重于正气不足痰瘀内阻
        三、中医的病机
        四、自《伤寒》、《金匮》角度探析经方对于痹症的病因病机
    第三节 中医辨证分型归纳与论治
        一、风寒湿痹型方用乌头汤
        二、风湿热痹型方用宣痹汤
        三、痰淤阻滞型方用二陈汤合桂枝芍药知母汤
        四、正气亏虚型方用独活寄生汤
        五、瘀血致痹型方用身痛逐瘀汤
    第四节 中医治痹概况
        一、中医内治法
        二、中医外治法
    第五节 现代医学对痹症的认识及研究
        一、现代医学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检查概述
        二、现代医学治疗痹症的用药概述
        三、现代医学对于痹症病名的归纳
    第六节 小结
        一、痹症、痹证及痹病的区别
        二、痹症和现代医学相关疾病的关系
第二章 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
    第一节 吴德钦——强力灸与火针灸疗法
        一、师承——站在巨人肩膀看得更远
        二、治痹特色:一灸二针三用药
        三、病案举例
        四、给予学习中医后辈的叮咛
        后记
    第二节 陈国全——推拿及正骨疗法
        一、师承、学术思想与治痹思路
        二、治疗关节骨痹:独创直腿旋腰复位法
        三、病案举例
        四、新马各家治痹各有特色、百花齐放
        后记
    第三节 庄或勋——五运六气疗法
        一、师承《黄帝内经》及推崇《黄元御医学全书》
        二、学术思想与治痹观点
        三、以“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活用经方治痹
        四、好医师三条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后记
    第四节 郑金顺——名家针法
        一、千里访名师、万里求口诀
        二、善用董针治疗痹症的思路及特色疗法
        三、病案举例
        后记
    第五节 潘广斋——刺血疗法
        一、凡治病必先去其血,去其所苦
        二、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
        三、病案举例
        四、治痹以四诊八纲、六经辨证、脏腑辨证、辨病综合论治
        后记
第三章 马来西亚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
    第一节 陈期发——陈氏火针疗法
        一、火针去宛陈莝治大病
        二、陈氏针法:治痹以真火去邪火
        三、病案举例
        四、清晰思路方向、灵活开方施治
        后记
    第二节 蔡培春——蔡氏棍针刮筋疗法
        一、刮除病筋、病痛自除
        二、棍针刮筋疗法是创新技术、绿色医学
        三、病案举例
        四、棍针刮筋疗法通治痹症与内科病
        后记
    第三节 何国忠——针刀疗法及龙氏整脊疗法
        一、针刀是治疗痹症的主要手段
        二、其他治痹特色疗法
        三、病案举例
        四、专业特色是中医生存之道
        后记
    第四节 黄启城——祖传针药疗法
        一、建立整体观念,提倡佛医
        二、治痹思路以辨证论治、攻补兼施为主
        三、病案举例
        四、中西医思维互参而忠于中治
        后记
    第五节 宋益陞——融合张步桃经方疗法
        一、师承张步桃经方、重在简便廉效
        二、治痹思路重在补气补血、活血化瘀
        三、病案举例
        四、尊师重道为重、医德医术兼备、四诊合参兼具
        后记
第四章 新马名中医治痹临床成果再凝练
    第一节 内治法以“伤寒金匮十方证”为归纳
        一、寒湿痹阻经脉之麻黄加术汤证
        二、风湿痹阻肌肉之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
        三、风寒湿郁热痹阻关节经脉之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四、寒湿痹阻筋脉骨节之乌头汤证
        五、暑湿痹阻肌表之加减木防己汤证
        六、半表半里治痹柴胡桂枝汤证
        七、阳虚寒湿、痹着经脉之甘草附子汤证
        八、肝血不足、风寒痹着之当归四逆汤证
        九、虚劳血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证
        十、温阳散寒、通络止痛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总结
    第二节 外治法以针法为主旋律
        一、毫针疗法最佳首选、一马当先
        二、扶阳温经的火针、艾灸疗法紧接在后
        三、祖传推拿及整脊手法盛行已久
        四、名家针法逐步盛行
        五、刮筋疗法独树一帜
        六、刺血疗法立竿见影
        七、秘方外敷膏药盛行
        八、其他特色疗法雨后春笋发展
        总结
    第三节 治痹经验整理总结归纳“治痹十法”
        一、温经散寒通痹法
        二、利湿通经蠲痹法
        三、祛风通络宣痹法
        四、清热凉血散痹法
        五、祛湿化热去痹法
        六、活血化瘀除痹法
        七、补益气血扶正法
        八、滋肝补肾强督法
        九、寒温并用祛痹法
        十、化痰散结法
        总结
    第四节 自现代医学的“痹病种类”角度探析治痹临床成果
        一、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
        二、类风湿关节炎(RA)
        三、强直性脊柱炎(AS)
        四、痛风
        五、风湿热
        六、颈项痹、肩周炎
        七、腰痹痛、坐骨神经痛、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等
        八、退化性膝盖痛(KOE)
        九、硬皮病
        十、雷诺氏综合征
        十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十二、病毒性心肌炎
        总结
    第五节 新马名中医治痹经验心得之启示与传承
        一、痹症的确是新马的常见病,种类繁多
        二、新马医家治痹的内治法多以经方为主轴
        三、外治法以火针及艾灸是治痹最主要的手段
        四、善于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结合综合疗法,不拘泥门派
        五、辨证论治为基础,注重天人合一、因时因地制宜
        六、整理总结传承新马名医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为一生的使命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点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2)当代针灸医案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当代针灸医案现状概况
    1. 当代针灸医案分类
    2. 当代针灸医案专着编撰方法分类
    3. 书写方式
    4. 学习方法
    5. 当代针灸医案职能
    6. 讨论
前言
第二部分 当代针灸医案专着研究
    1. 时代背景
        1.1 当代中医政策变革历程
        1.2 对针灸方面影响
    2. 当代针灸医案专着
        2.1 基本情况统计汇总
        2.2 整体特点
        2.3 专着整体特点形成之脉络分析
第三部分 当代针灸医家医案研究
    1. 方法与结果
        1.1 医家选录
        1.2 医案选录
        1.3 当代针灸医家医案辑录情况统计
    2. 以案释论
        2.1 脉法
        2.2 经络辨证
        2.3 治法
        2.4 配穴方法
        2.5 脑穴
        2.6 针法
        2.7 针具
        2.8 小结
    3. 当代针灸医家医案典型特点研究
        3.1 王乐亭
        3.2 陈应龙
        3.3 马少群
        3.4 叶心清
        3.5 陆瘦燕
        3.6 彭静山
        3.7 朱琏
        3.8 留章杰
        3.9 邵经明
        3.10 黄宗勖
        3.11 邱茂良
        3.12 郑魁山
        3.13 杨甲三
        3.14 程莘农
        3.15 师怀堂
        3.16 于书庄
        3.17 尤益人
        3.18 贺普仁
        3.19 张士杰
        3.20 靳瑞
结论
    1 兴盛于今,蓬勃向前
    2 时代印记,昭示过往
    3 标准特色,并行互用
    4 后人整理,亲笔亦见
    5 案理互参,完善至臻
    6 针家百苑,各领风骚
    7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成果

(3)经前针刺单穴与多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受试者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痛经症状评分标准
        1.4 痛经腹痛程度评分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剔除标准
        1.8 脱落标准及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及样本量
        2.2 穴位定位与针刺方向、深浅
        2.3 针刺用具选择
        2.4 操作方法
        2.5 试验过程
        2.6 观察指标
        2.7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三组基线情况比较
        3.2 试验结果
    4 典型病例
讨论
    1 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1.1 痛经的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1.2 痛经的中、西医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2 本试验方法依据及选穴依据
        2.1 试验方法依据
        2.2 选穴依据
    3 试验结果分析及探讨
        3.1 实验结果分析
        3.2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理初探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详细摘要

(5)针刺三阴交、悬钟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受试者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症状评分及分级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检测方法
        2.2 针刺方法
        2.3 试验过程
    3 结果
        3.1 三组基线情况比较
        3.2 试验结果
    4 典型病例
讨论
    1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理
        1.1 祖国医学对痛经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2 选穴依据
        2.1 三阴交的选穴依据
        2.2 悬钟的选穴依据
    3 试验结果分析及探讨
        3.1 试验结果分析
        3.2 腧穴特异性探讨
        3.3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机理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四、师怀堂运用秩边穴临证治验举隅(论文参考文献)

  • [1]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名中医治疗痹症特色疗法及经验整理[D]. 陀财超(Toh Chai Chau).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当代针灸医案初步研究[D]. 张旭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3]经前针刺单穴与多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 杜冬青.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7)
  • [4]秩边穴在临床中的应用概述[J]. 张继庆. 针灸临床杂志, 2007(04)
  • [5]针刺三阴交、悬钟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D]. 于岩瀑.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3)
  • [6]师怀堂运用秩边穴临证治验举隅[J]. 张明亮,师怀堂. 山西中医, 2000(06)

标签:;  ;  ;  ;  ;  

施怀堂临床治疗止扁穴举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