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边津贴调研报告

艰边津贴调研报告

问:2020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调整
  1. 答:法律分析:经国务院批准,从2017年1月1日起,调整艰苦边远地区塌前津贴一至六类区标准。各类区在职人员津贴标准分别调整为:一类区月人均210元,二类区月人均350元,三类区月人均580元,四类区月人均1050元,五类区月人均1950元,六类区月人均3200元。在各类区平均标准内,不同职务(岗位)人员遁当拉开差距。其中,一类区每月185元至370元,二类区每月月320元至585元,三类区每月545元至1020元,四类区每月1000元至1880元,五类区每月1870元至2630元,六类区每月3120元至4160元。
    法律依据: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经国务院批准,从2017年1月1日起,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一至六类区标准。各类区在职人员津贴标准分别调整为:一类区月人均210元,二类区月人均350元,三类区月人均580元,四类区月人均1050元,五类区月人均1950元,六类区中衫信月人均3200元。在各类区平均标准内,不同职务(岗位)人员遁当拉开差距。其中,一类区每月185元至370元,二类区每月月320元至585元,三类区每月545元至1020元,四类区每月1000元至1880元,五类卖轮区每月1870元至2630元,六类区每月3120元至4160元。
问: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调整
  1. 答:法律分析:劳动法没有关于边远单位的规定艰苦边远地区是除西部地区覆盖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袭戚码省(区、市)地区外的艰苦边远地区,国务院规定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级人民***驻地以下地区(不含县级人民***驻地)。基层单位包含两类:
    第一类是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指乡(镇)***机关、农村中小学、国有农(牧、林)场、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乡镇文化站、乡镇企业等。县城中学、县城医院以及县***派出街道(社区)等可以纳入补偿代偿申请范围。
    第二类是工作现场地处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的中央单位艰苦行业生产第一仔厅线,主要指气象、地震、地质、水电施工、煤炭、石油、航海、核工业等艰苦行业生产第一线。因上述行业分布广、地区跨度大拍哪和流动作业性强,工作现场可以包含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所在地
    法律依据:《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方案》
    (一)科学评估。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对各地艰苦边远程度进行评估,作为确定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范围和类别的基本依据。
    (二)合理调节。考虑现行范围和类别、政策性因素及地区之间平衡关系,对范围和类别进行适当调整。
    (三)动态调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财力状况和调控地区间工资差距的需要,适时调整津贴标准;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定期评估、调整范围和类别。
    (四)加强管理。逐步实现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问:2020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调整
  1. 答:艰苦边迅皮远地区,津贴是指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务员,额外劳动消耗和特殊生活费支出的适当补偿,主要体现出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并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海拔高度及当地物价的因素确定。建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有利于发挥工资的补偿和导向作用,鼓励优秀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并保持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队伍的稳定。
    经国务院批准,从2017年1月1日起,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一至六类区标准。各类区在职人员津贴标准分别调整为:一类区月人均210元,二类区月人均350元,三类区月人均580元,四类区月人均1050元,五类区月人均1950元,六类区月人均3200元。在各类区平均标准内,不同职务(岗位)人员适当拉开差距。其中,一类区每月185元至370元,二类区每月320元至585元,三类区每月545元至1020元,四类区每绝丛月1000元至1880元,五类区每月1870元至2630元,六类区每月3120元至4160元。
    法律依据:《关于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的通知》(人社部规〔2018〕1号) 一、 实施范围,机关、事业并昌樱单位在职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二、津贴类别和标准,我市按二类标准执行。三、相关政策,离休人员按当地同职务在职人员津贴增加额增加离休费,退休人员按当地同职务在职人员津贴增加额度的85%增加退休费。四、执行时间,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从2017年1月1日起执行。
艰边津贴调研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