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斯外长联合新闻公报(论文文献综述)
解振华[1](2021)在《坚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定力 继续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纪念《巴黎协定》达成五周年》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在全球低碳转型的关键时刻,中国以大国担当更新了国家自主贡献方案,这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又一个强有力信号。国家自主贡献方案之所以备受全球关注,是因为这是《巴黎协定》最核心的制度,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国的减排力度、低碳转型进程,乃至全球气候行动势头。为此我刊特转发《中国环境报》2020年12月14日第二版刊载的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解振华关于纪念《巴黎协定》达成五周年一文,以飨读者。
白天依[2](2019)在《海洋安全战略的中国路径 ——基于南海问题的文化话语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争取与国际大国身份相称的国际话语权对实现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也是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海洋安全战略目标的需要。话语作为国际政治权力的一种形式和重要来源,海洋安全相关话语实践不仅定义、表述、解释、建构、规约、影响着海洋安全战略的部署与落实,同时在与各方进行言语交际互动的过程中体现、折射、反映特定国家海洋安全战略的文化历史特征。我们认为,一国海洋安全战略有其话语属性,认识一国海洋安全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研究有关其海洋安全战略的话语实践。作为中国海洋安全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南海问题从一个局部的地区争端议题演变为国际热点议题的过程中,话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围绕南海问题,各方通过言语和其他交际符号,利用各种媒介形式,在多种国内国外交际传播场域展开言语交际和互动,这些言语交际活动塑造南海安全态势关系,影响南海局势的发展。因此,本研究从文化、话语、传播的多元视角出发,以文化话语研究范式为理论指导,通过分析中国与南海各方就地区安全与秩序展开的言语交际与互动,探索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话语特征和文化内涵。本研究围绕中国南海安全话语体系的整体分析、中国南海安全政策话语演变的时间线分析和南海“航行自由”议题新闻话语的案例分析,试图从“面、线、点”三个层面构建一种具有文化批判性的中国海洋安全战略解释模式和分析框架,通过整体、辩证地探究中国南海安全话语体系的历时发展、传播现状、存在问题和可以改进的方面,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研究对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误解,探索从文化话语视角阐述和解释中国海洋安全战略,为更好地传播中国海洋声音,主动掌握国际海洋话语权贡献学理性新路径。通过分析中国南海安全话语实践,挖掘蕴藏其中的话语特征和文化内涵,研究发现,中国海洋安全战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亚洲安全观为指导,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坚持包容和谐、互商互谅的原则,遵循中国“和平、合作、和谐”的海洋观,倡导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中国海洋安全战略受中国独特的地缘政治环境、战略目标和意图、外交实践经验、中华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区别于传统权力斗争认识基础上的海洋战略,不以控制海洋为终极目标,而是走向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结合中国国情、发展实际和世界海洋安全战略态势制定规划的海洋安全战略道路。中国海洋安全话语体系的完善推动海洋安全态势的改善,对维护和稳定海洋地区安全形势起到积极的作用。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研究路径方面:本研究探索了从文化话语视角阐述和解释中国海洋安全战略话语的可行性,围绕中国海洋安全战略中的南海问题演变为一个国际热点议题过程中各方的言语交际互动,挖掘中方话语布局的话语特征和文化内涵,解构“西方中心”视角对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误读,为更好地传播中国海洋声音,增强国际海洋话语权提供中国路径;2)研究框架方面:本研究试图构建文化话语理论指导下中国南海安全话语体系“面、线、点”三位一体的研究框架,将海洋安全战略话语布局的整体分析与追溯海洋安全政策传播的历时演变分析相结合;将宏观政府话语整体布局和历时演变分析与微观新闻话语的案例分析相结合,以期达到中国海洋安全战略历时和共时研究、宏观和微观层面研究的辩证统一;3)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选择上:本研究对中国南海政策话语历时演变的分析和中美主流媒体南海新闻话语的对比分析结合python文本分析、WORDij语义网络分析以及其他语料库研究工具的运用,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定量分析的结果进行批判性定性分析,评析定量分析考察不到的,超越文本的话语特征和文化内涵,尝试论证在中国海洋安全传播研究中结合多元化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陈猛[3](2019)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以澜湄合作为例》文中指出区域公共产品理论为中国周边外交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与演进,拓展出公共产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畴。国际公共产品的“失灵”使区域公共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长,其实践发展和学术研究共同丰富和完善了区域公共产品理论体系,也为研究中国周边外交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形成强大理论支撑。根据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框架,结合中国周边外交的发展与困境,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提倡供给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逻辑在于区域公共产品的特性与破解周边外交困境的高度契合性。无论是区域公共产品理论脉路,还是中国1990年代以来供给区域公共产品的客观经验,都共同导向着中国欢迎周边国家“搭车”的政策与理念转型。澜湄合作的发展历程及其区域公共产品属性进一步验证了区域公共产品对中国周边外交“解局”的先导作用,同时也呈现出中国供给区域公共产品的创新与特色——“澜湄模式”。对中国在澜湄合作中供给的区域公共产品进行评估,足以对中国在周边外交中进一步供给区域公共产品产生以小见大的借鉴作用。鉴于澜湄合作中遇到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障碍和既有经验,把握周边地区对于新时代外交布局的区位优先性,可以制定在供给目的、供给领域和供给方式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公共产品战略。坚持和推动中国特色区域公共产品战略,就是从战略层面增强中国供给区域公共产品的质量与效度,为实现良好的周边环境服务。
侯道琪[4](2019)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国斯里兰卡关系研究》文中提出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对古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发展,具有多维意涵。其中,在促进发展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拓展了我国的外部发展空间,有利于实现我国与沿线国家经济互利共赢。同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助于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特别是有助于与沿海国家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深化对海洋秩序的共同认知,具有深刻的海权意涵。“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唤醒共同历史记忆,树立良好国家形象;提供公共产品,构建国家间合作新型态,大大提升了我国的软实力。中国传统南亚外交政策中,中印和中巴关系历来是重中之重,对斯里兰卡外交尽管意义重大,但重要性不及中印、中巴关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使斯里兰卡这个印度洋岛国的重要性得到提升。斯里兰卡是连接亚非欧航路枢纽的战略要冲,占据着印度洋中心的重要位置,是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关键节点国家,对我国经济、政治、外交的战略意义愈发重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后,我国通过平等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把关定向的元首外交以及民心相通的软实力构建这些举措,为中斯两国在该倡议下加强合作奠定良好基础。自1957年建交以来,中斯关系的发展堪称大小国家间不同政治制度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典范。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经贸关系是中斯关系发展的主线。斯里兰卡在对华政策考量上,也更倾向于寻求中国的援助以及与中国开展互利的经贸合作。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斯里兰卡意识到这是其国家重建和发展的重大机遇,斯里兰卡政府积极响应这一倡议。可以说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利益是斯里兰卡对华政策考量中一以贯之的。与此同时,斯里兰卡也充分意识到自身所占据的重要地理位置以及中斯开展的各项合作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印、美、日三国的外交关切。据此,斯里兰卡可以利用中国实施其大国平衡外交,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以使自身的发展利益最大化,这也是斯里兰卡在对华政策考量方面出现的一个新的变化。根据主题,论文除绪论和结束语外,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主要论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多维意涵,包括发展意涵、海权意涵以及软实力意涵。第二章主要论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国对斯里兰卡外交政策考量,包括中国对斯里兰卡政策三重定位以及中国对斯里兰卡外交的主要关切,最后选取我国在斯里兰卡投资建设的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和汉班托塔港项目为案例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论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斯里兰卡对华外交政策考量。首先论述斯里兰卡对华政策演进,其次论述斯里兰卡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最后分析斯里兰卡对华政策考量,包括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利益,寻求中国外交与安全支持以及利用中国实施其大国平衡外交。第四章主要研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斯关系面临的大国风险挑战,包括来自印、美、日三国的挑战。由于印斯两国在地理上的邻近,文化与历史上又具有悠久的联系,印度将斯里兰卡视为其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在斯里兰卡相较于美日两国也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对中斯关系的发展也更为疑虑。因此在来自第三方的挑战中,印度是影响中斯关系发展的最大因素。第五章主要研究斯里兰卡外交行为模式与中斯关系发展的有利条件及主要挑战。斯里兰卡具备深厚的不结盟外交战略传统,当下西里塞纳政府的大国平衡外交正是其不结盟外交战略传统的延续。斯里兰卡作为小国,天生就具备安全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为缓解其脆弱性,斯里兰卡在外交上更倾向于多边外交和专长外交。斯里兰卡的安全战略也具有深刻的小国属性,在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多元合作。中斯关系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一带一路”建设在国际上的顺利推进,中斯两国长期在外交上相互支持以及中国的投资建设契合斯里兰卡的国家发展利益。中斯关系除了面临来自第三方的风险挑战外,也面临斯里兰卡国内因素带来的风险挑战。第六章主要研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斯关系的发展前景与中国的对策思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给斯里兰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斯里兰卡为了自身的利益,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但由于诸多挑战因素的存在,两国之间的合作也将受到某种限制,这也决定了中斯关系虽不会大起大落,但也不会高歌猛进。为了更好地推进中斯关系的发展,我们需要针对影响中斯关系的具体因素具体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林民旺[5](2017)在《“一带一路”建设在南亚:定位、进展及前景》文中认为"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从最初的理论设想发展到目前全面推进、务实合作的阶段。南亚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向,其中不少项目和规划已经逐步开始实施、落地,尤其是中巴经济走廊得到了快速推进,瓜达尔港修复并开港使用,基础设施、能源、产能合作方面都进展顺利,即将进入早期收获阶段。与此同时,由于印度的地缘政治担忧,给南亚"一带一路"建设造成了消极影响。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启动后后继乏力,中尼印经济走廊无果而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斯里兰卡的发展也是经历曲折后得以恢复。未来南亚"一带一路"的推进仍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中印关系的整体发展;二是印度的区域互联互通工程能在多大程度上冲击"一带一路"。
吴琳[6](2017)在《不对称合作中的政治风险与关系维持——以新世纪以来的中斯关系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现实中国际关系的合作常常是不对称性合作。随着国内—国际互动的加深,不对称合作关系的维持变得更加困难。一个重要现象或趋势是:转型国家的政治转向未减反增,导致大国与之发展不对称合作时不得不面临更大的政治风险。如何认知威胁并维持不对称关系的稳定是决策者和学术界共同面对的难题。为解答该问题,本文在梳理现有理论解释的基础上,引入策略互动视角,提出:以危机援助、相互战略保证、第三方非正式协调等作为主要手段的策略互动是政治风险弱化、不对称关系维持的关键,并以新世纪以来的中斯关系为例验证其适用性。该结论对于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探索与周边小国互动新思路具有重要启示。
马良[7](2016)在《以“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我国外交新理念研究》文中认为外交理念是一个国家能在国际社会中立足的基础,可以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包括提升国际地位以及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等。中国外交历经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外交理念也在这六十年的历程中不断形成及成长,在对外关系上历经了多个时代发展阶段,中国外交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随着近年来中国国力的增强,特别是在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经过进一步创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并逐步展开各方面的建设。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是新世纪我国外交理念的一次大胆创新,是我国在坚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下,以大国的姿态,秉承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全方位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务实合作,形成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好局面。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战略提出背景及主要内容入手,阐述我国当代外交的新理念,力求在“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外交理念之间找到内在关系。我国外交新理念,是通过“一带一路”战略中政治、金融、文化、交通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实现的,是我国外交新理念实现的助推器。未来中国外交战略可能会因为国际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但“一带一路”战略中所体现的合作、包容、共赢的外交理念,将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一带一路”工程宏大,要通过我国各个领域团结协作才能实现,是中华民族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甘振军[8](2012)在《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关系研究(1967-2007)》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余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研究对象涉及到的地域及时间界定;对国内外澳大利亚与东南亚、东盟国家关系研究现状评述;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余论部分是对澳大利亚与东盟关系进行评价和反思。正文部分共有四章。第一章追溯东盟成立前澳大利亚与东南亚的关系的缘起和发展。本章依照历史发展的进程回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澳大利亚与东南亚的关系概况;叙述冷战前期澳大利亚与东南亚的安全外交关系,如战后初期澳大利亚支持东南亚民族独立运动;澳大利亚筹划东南亚集体联防并卷入越南战争等;介绍了双边的经济关系概况,如澳大利亚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的扩大以及“科伦坡计划”下澳大利亚对东南亚的经济援助。论文将澳大利亚和东盟发展的过程,以冷战结束为界分成两大阶段。第二章叙述1967-1991年澳大利亚与东盟关系的第一阶段。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下,随着澳大利亚国内政局的稳定,惠特拉姆政府同东盟建立了区域外大国对话伙伴关系。双方关系开始步入正式交往阶段。在这一时期,东盟自身的整合度并不高,东盟五国开始在内部加强区域内经济合作,同时澳大利亚与东盟成员国的经济合作开始起步。双边的经贸关系和经济援助既有发展的一面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经济结构相似和贸易不平衡等问题。澳大利亚与东盟的关系更多的是体现在澳大利亚与东盟成员国的关系上。双方的防务安全合作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在东盟成员国当中,印尼对澳大利亚具有特别的战略意义。本章具体分三个层次从防务安全的角度分别探讨澳印关系、澳大利亚与东盟英联邦国家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关系和澳大利亚与泰国、菲律宾的关系。在柬埔寨和平进程当中,澳大利亚和东盟都在解决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东盟的政治地位在国际社会上开始显现,双方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了接触和交往。第三章论述1991-2007年澳大利亚与东盟的关系。冷战结束后,东盟国家启动了“大东盟”框架和“东盟共同体”,旨在从经济领域深化经济合作,这与澳大利亚继续实施“全面融入亚洲”的战略不谋而合。澳大利亚与东盟在APEC等合作平台加强了彼此的经贸往来,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双边关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尽管如此,这一阶段双边贸易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不平衡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澳大利亚对东盟的投资在东盟外资比重中较低,而且澳大利亚与东盟成员国的经贸依存度也是有轻重之别。在安全防务政策方面,双方注重在东盟地区论坛的作用,但澳大利亚基廷工党政府和霍华德自由党—国家党联合政府对东盟的地区政策摇摆不定,恐怖主义对澳大利亚与东盟的安全合作和龃龉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节还探讨了这一阶段澳大利亚与东盟成员国的安全防务关系,对新入盟的成员国也予以关注。澳大利亚和东盟国家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上既有共识,也有分歧。第四章探析影响澳大利亚与东盟关系中的外部因素,重点探讨美国、日本和中国在其中的影响。在叙述过程中,对外部因素的侧重是不同的。美国因素在影响澳大利亚与东盟双边防务安全合作层面上影响较大,而日本则在经贸和对外援助方面。中国因素对澳大利亚与东盟的关系十分重要,澳大利亚和东盟都对中国经济的崛起视作机遇,但同时仍存有疑虑。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的加快和中澳自贸区谈判的启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的自贸区合作也步入实质阶段。余论部分是对澳大利亚与东盟国家关系的评价,对双边关系提出反思和几点思考。首先,战略互信是双边政治和安全关系的基础。澳大利亚和东盟的关系首先就是安全的问题。澳大利亚在处理同东盟国家安全的问题上只有战略互信,避免强硬的“先发制人”言论才能有利于地区和平和稳定,签署《东南亚互不侵犯条约》具有积极意义。其次,区域经济合作是双边关系的基础和发展趋势。再者,东盟国家移民是维系双边关系的纽带。澳大利亚是个移民国家,地广人稀,地理位置上和东南亚相邻,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移民在澳大利亚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中对双边关系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杜英[9](2011)在《印度与东非国家关系研究(1964-2000)》文中提出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余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涉及地域及时间界定;印度与东非国家关系研究现状评述;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余论部分是最近十年印度与东非国家关系发展现状。正文分为四个章节进行论述。正文共四章:第一章叙述印度与东非关系的缘起和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叙述,第一个部分是历史上的印度与东非,葡萄牙人到来前的印度与东非地区的贸易以互利为基础,双边关系呈友好状态,许多印度人在东非定居,甚至与当地非洲土着通婚,形成了所谓的印巴人后裔。随着西方殖民势力控制莫桑比克、桑给巴尔、肯尼亚等地,印度洋贸易体系衰落。肯尼亚-乌干达铁路贯通后,英国在东非内陆的势力得以巩固,推动了印度人大规模移民东非地区的第一次高潮,印度人在东非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上半叶,英国殖民者推行的社会分层制度,欧洲人地位最高,印度人处于中间位置,非洲人处于社会最底层。该制度破坏了印度人与非洲人的传统友好关系,导致了印度人和非洲人的紧张关系。同时,印度人参与和支持非洲人反抗殖民统治的政治斗争,在东非涌现了诸如M.德赛,A.巴特尔和马坎·辛格等印度裔领导人。在葡属东非,出现了一些实力雄厚的印度裔商人。第二部分叙述大国战略目标下印度的外交政策。首先阐述独立后印度外交政策的变化与大国战略,介绍尼赫鲁时期、后尼赫鲁时期(英·甘地母子)、冷战后和后冷战后时期印度外交政策,分析印度外交政策与大国战略的关系。印度历届政府所推行的以不结盟为基石、以经济外交为核心的实力外交政策使印度距离“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目标越来越近。第三部分阐述印度与东非国家的地缘战略因素,非洲在印度外交中的地位,分析印度与非洲的历史联系;独立后印度与非洲的政治、经济交往;90年代以来印度对非洲的政策;中印边界战争和印度对非政策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印度政府重新审视和修正了不结盟政策,印度调整对周边国家战略,对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产生影响,与中国争夺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印度调整对非政策,扩大对非洲国家的经济援助和技术合作;印度与印度洋。第二章印度与东非国家双边外交政策。印度对东非政策是印度对非洲政策的一部分,印度支持东非民族独立运动;对东非印度裔政策和以经济外交为中心的印度洋区域合作。东非对印度外交政策,更多地是印度对东非外交政策的一种回应,东非国家奉行不结盟和非亚洲人化政策。因此,印度和东非国家外交政策既有共识,也有分歧。第三章叙述1964—2000年印度与东非主要国家的交往。分为三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叙述印度与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双边政治关系,第二个层面主要叙述印度与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的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个层面叙述印度与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在文教卫生领域的合作。第四章关于印度与东非国家关系的评价。印度与东非国家之间关系既不同于前宗主国与原殖民地的关系,也不同于中国与东非国家间关系。印度与东非国家同处印度洋地区,大多数国家濒临印度洋,双方保持悠久的贸易联系,大量的印度裔居住在东非地区。这一点是中国所不具备的。印度和东非国家都曾遭受殖民侵略或殖民统治,大多数国家是英国殖民地,独立后留在了英联邦,英语成为双方天然的联系纽带。印度是印度洋地区的一个大国,它的制度、管理和技术可以为东非一些国家提供借鉴和帮助,而双方在历史上没有侵略和被侵略的关系,因此印度与东非国家间关系在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关系中有一定的特殊性。总体来说,印度与东非国家关系是以不结盟为政治基础、经济外交为核心,印度人是联系纽带,推动印度洋地区区域合作呈不断强化之势。
梁敏和[10](2011)在《中国-印尼关系6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印尼是最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之一。1950年4月13日,中国与印尼建交。1967年10月30日,两国中断外交关系。1990年8月8日正式恢复外交关系。60年来,两国关系尽管经历曲折,但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和印尼关系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尽管如此,影响两国关系的隐患依存。一、历史回顾印尼独立初期,国内三种政治势力对中国态度不同,以军人集团为代表的亲美势力将反印尼共、反华和反华人联系在一起,形成右翼
二、中斯外长联合新闻公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斯外长联合新闻公报(论文提纲范文)
(1)坚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定力 继续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纪念《巴黎协定》达成五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 习近平总书记积极运筹气候外交,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做出了历史性突出贡献 |
2 我国代表团贯彻落实中央批准的谈判方针和对案,推动多边进程取得了积极成果 |
3 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2)海洋安全战略的中国路径 ——基于南海问题的文化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 |
1.1.2 南海问题的历史由来及现阶段战略态势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研究现状 |
1.2.2 中国南海安全研究现状 |
1.2.2.1 国外中国南海安全研究综述 |
1.2.2.2 国内中国南海安全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1.6 小结 |
2 研究框架 |
2.1 基本概念:海洋安全战略、话语、文化 |
2.2 研究理论:文化话语研究 |
2.2.1 话语研究的文化转向 |
2.2.2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理论 |
2.2.3 文化框架理论 |
2.3 研究方法 |
2.4 语料收集与处理 |
2.5 小结 |
3 中国南海安全话语体系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框架 |
3.3 战略元素分析 |
3.3.1 时局观 |
3.3.2 安全观 |
3.3.3 国际定位 |
3.3.4 武装力量 |
3.3.5 战略方针 |
3.3.6 战略目标 |
3.3.7 战略途径 |
3.4 战略态势关系 |
3.4.1 话语主体 |
3.4.2 话语媒介 |
3.4.2.1 话语形式和渠道 |
3.4.2.2 对内与对外传播媒介对比分析 |
3.4.3 话语内容 |
3.4.4 话语效果 |
3.4.5 文化特征 |
3.4.6 存在问题 |
3.5 小结 |
4 中国南海安全政策演变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框架 |
4.2.1 研究理论 |
4.2.2 研究方法 |
4.3 中国南海安全政策话语演变分析 |
4.3.1 第一阶段中国南海安全政策话语特征 |
4.3.2 第二阶段中国南海安全政策话语特征 |
4.3.3 第三阶段中国南海安全政策话语特征 |
4.4 传播路径分析 |
4.5 小结 |
5.中美南海安全新闻话语的文化框架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框架 |
5.2.1 研究路径 |
5.2.2 研究方法 |
5.3 文化话语视角下《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的框架对比分析 |
5.3.1 话语主体 |
5.3.1.1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话语主体社交网络对比分析 |
5.3.1.2 中美领导人话语策略对比分析 |
5.3.2 话语主题 |
5.3.2.1《中国日报》话语主题演变分析 |
5.3.2.2《纽约时报》话语主题演变分析 |
5.3.2.3《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话语主题对比分析 |
5.3.3《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互引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对中国海洋安全战略传播的建议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之处 |
6.4 今后的研究方向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南海安全战略话语事件、话语主体、话语媒介汇总表 |
附录2 中国南海安全政策文件汇总表 |
附录3 美国南海政策文件汇总表 |
附录4 中国三个阶段南海政策文件关键词词频权重表 |
附录5 《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两国领导人话语文本 |
附录6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互引文本 |
作者个人简历 |
(3)中国周边外交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以澜湄合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公共产品与区域公共产品理论 |
第一节 公共产品理论 |
一、公共产品的内涵及特点 |
二、公共产品的分类与供给 |
第二节 公共产品概念的国际政治理论化 |
一、霸权稳定论:新现实主义对公共产品理论的吸附 |
二、国际机制论: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国际公共产品蓝图 |
三、集体行动的困境与区域公共产品的兴起 |
第三节 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构建 |
一、区域公共产品的概念 |
二、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三、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策略与供给模式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周边外交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 |
第一节 周边外交中供给区域公共产品的背景 |
一、周边外交的概念 |
二、中国周边外交历程:从重视发展周边到公共产品自觉 |
三、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周边外交遭遇的三大困境 |
第二节 周边外交中供给区域公共产品的实践 |
一、“上海精神”引领下的区域安全产品供给 |
二、从《清迈协议》到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引领亚洲金融合作 |
三、周边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区域治理的“中国方案” |
第三节 周边外交中供给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逻辑 |
一、战略意义:破解中国周边外交的结构性困境 |
二、路径创新:推动稳定周边环境的机制性整合 |
三、理念价值:增强周边互信合作的认同性纽带 |
小结 |
第三章 案例分析:澜湄合作供给区域公共产品的尝试 |
第一节 澜湄合作的发展历程与创新色彩 |
一、什么是澜湄合作 |
二、澜湄合作的“培育”和“成长” |
三、澜湄合作的创新色彩:区域公共产品属性 |
第二节 从安全产品到命运共同体:澜湄合作与“澜湄产品” |
一、供给澜湄安全产品,打造平安澜湄 |
二、供给澜湄经济产品,打造繁荣澜湄 |
三、供给澜湄人文产品,打造澜湄共同体 |
第三节 澜湄合作供给区域公共产品评估 |
一、中国供给区域公共产品的“澜湄模式” |
二、澜湄合作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障碍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供给区域公共产品的战略性思考 |
第一节 周边外交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有利条件 |
一、澜湄合作对中国供给区域公共产品的启示 |
二、新时代周边外交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机遇 |
第二节 中国特色区域公共产品战略及其路径选择 |
一、中国特色区域公共产品战略的必要性 |
二、中国特色区域公共产品战略的初步构想 |
三、中国特色区域公共产品战略的路径选择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4)“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国斯里兰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来源与依据 |
论文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论文研究方法 |
论文创新点及难点 |
论文主要议题与写作思路 |
第一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多维意涵 |
1.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意涵 |
1.1.1 拓展我国企业的外部发展空间 |
1.1.2 为我国过剩产能和巨额外汇储备拓展新空间 |
1.1.3 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互利共赢 |
1.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海权意涵 |
1.2.1 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步伐 |
1.2.2 为我国海上通道安全提供保障 |
1.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软实力意涵 |
1.3.1 唤醒共同历史记忆树立良好国家形象 |
1.3.2 提供公共产品构建国家间合作新型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国对斯里兰卡外交政策考量 |
2.1 中国对斯里兰卡政策三重定位 |
2.1.1 南亚外交下的中斯关系 |
2.1.2 发展中国家外交下的中斯关系 |
2.1.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中斯关系 |
2.2 中国对斯里兰卡外交的主要关切 |
2.2.1 中国对斯里兰卡外交目标追求 |
2.2.2 中国对斯里兰卡外交基本方略 |
2.2.3 中国对斯里兰卡经济外交重点议题——以中斯自贸区建设为例 |
2.3 基础设施建设:以港口建设为案例 |
2.3.1 港口建设的历程 |
2.3.2 港口建设的重要意义 |
2.3.3 港口建设面临的风险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斯里兰卡对华外交政策考量 |
3.1 斯里兰卡对华政策演进 |
3.1.1 建交前至1957年的斯里兰卡对华政策考量 |
3.1.2 建交后到冷战结束时期的斯里兰卡对华政策考量(1957~1991年) |
3.1.3 冷战后时期的斯里兰卡对华政策考量(1991~2013年) |
3.2 斯里兰卡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分析 |
3.2.1 斯里兰卡社会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 |
3.2.2 斯里兰卡政府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 |
3.3 斯里兰卡对华外交政策考量 |
3.3.1 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利益 |
3.3.2 寻求中国外交与安全支持 |
3.3.3 实施大国平衡外交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斯关系面临的大国风险挑战 |
4.1 中斯关系的影响因素之一:域内大国印度的影响 |
4.1.1 印斯关系发展历程 |
4.1.2 印度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 |
4.1.3 印度对中斯关系的影响 |
4.1.4 印度对中斯关系构成最大外部挑战 |
4.2 中斯关系的影响因素之二:域外大国美国的影响 |
4.2.1 美斯关系发展历程 |
4.2.2 美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 |
4.2.3 美国对中斯关系的影响 |
4.3 中斯关系的影响因素之三:域外大国日本的影响 |
4.3.1 日斯关系发展历程 |
4.3.2 日本对待“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态度及因应举措 |
4.3.3 日本对中斯关系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斯里兰卡外交行为模式与中斯关系发展的有利条件及主要挑战 |
5.1 斯里兰卡外交战略传统及其当今意义 |
5.1.1 不结盟的战略文化 |
5.1.2 斯里兰卡不结盟外交战略传统的形成 |
5.1.3 斯里兰卡不结盟外交战略传统的延续——当下的大国平衡外交 |
5.2 斯里兰卡小国外交模式及其主要表现 |
5.2.1 斯里兰卡小国外交的特点 |
5.2.2 斯里兰卡安全战略的小国属性 |
5.2.3 作为小国的斯里兰卡的发展战略选择 |
5.3 中斯关系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主要挑战 |
5.3.1 中斯关系发展的有利条件 |
5.3.2 中斯关系发展的主要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斯关系的发展前景与中国的对策思考 |
6.1 中斯关系的发展前景分析 |
6.1.1 中斯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将不断加强 |
6.1.2 中斯防务合作受到限制 |
6.2 中国的对策思考 |
6.2.1 构建符合我国现有国情的印度洋战略 |
6.2.2 加强竞合努力使其他大国的不利影响最小化 |
6.2.3 理解政治心理构建政治互信 |
6.2.4 多措并举构建稳定和谐关系 |
6.2.5 加强危机管控防范投资风险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一带一路”建设在南亚:定位、进展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一、南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 |
二、南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突出成就 |
三、南亚“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 期待重新注入活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
(二) 等待启动的中尼印经济走廊 |
(三)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进展与困难 |
四、“一带一路”建设在南亚的前景 |
(6)不对称合作中的政治风险与关系维持——以新世纪以来的中斯关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对称合作的稳定性:现有解释与不足 |
1.1霸权稳定论 |
1.2联盟管理与持续理论 |
1.3不对称理论 |
二、政治风险、策略互动与不对称关系的维持 |
三、以新世纪以来的中斯不对称合作为例 |
3.1斯民主倒退与中国的危机援助 |
3.2拉贾帕克萨政权的合法性危机与中斯战略保证 |
3.3印度因素与“中斯+印度”非正式协调 |
四、结语 |
(7)以“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我国外交新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解读 |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含义及核心理念 |
(二)“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背景 |
(三)“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内容 |
二、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新理念 |
(一)总体外交:在和平发展的基础上使“中国梦”具有世界意义 |
(二)大国外交: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
(三)周边外交:亲、诚、惠、容 |
三、“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外交理念的内在关系 |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外交理念本质的相似性 |
(二)“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外交理念价值的继承性 |
(三)“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外交理念目标的统一性 |
四、利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我国外交新理念的实现途径 |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意义 |
1“一带一路”战略是提升中国影响力的战略举措 |
2 对外开放新战略部署 |
3 中国经济升级的战略引擎 |
4 为能源的供给不足提供有利的保障 |
5 实现全球化再平衡 |
6 开创地区新型合作 |
(二)“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我国外交新理念的途径 |
1“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治上的安排实现我国外交理念 |
2“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外交上的安排部署实现我国外交理念 |
3“一带一路”战略通过金融上的合作实现我国外交理念 |
4“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国与国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我国外交理念 |
5“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实现我国外交理念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关系研究(1967-200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地域和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论 |
第三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东盟成立前澳大利亚与东南亚的关系 |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澳大利亚与东南亚的关系 |
第二节 冷战前期澳大利亚与东南亚的外交安全关系 |
第三节 冷战前期澳大利亚与东南亚的经济关系 |
第二章 接触中了解:第一阶段澳大利亚与东盟关系(1967-1991) |
第一节 走进东盟:澳大利亚与东盟关系的初步建立(1967-1975) |
第二节 经济利益优先:澳大利亚与东盟经济关系的起步 |
第三节 澳大利亚与东盟成员国的防务外交关系 |
第四节 柬埔寨和平进程中的澳大利亚与东盟 |
第三章 合作中疑虑:第二阶段澳大利亚与东盟关系(1991-2007) |
第一节 融入东盟:冷战后澳大利亚与东盟经贸关系的深化 |
第二节 摇摆不定的地区政策:澳大利亚与东盟的防务外交关系 |
第三节 澳大利亚与东盟成员国的关系 |
第四章 影响澳大利亚与东盟关系的主要外部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美国因素:防务安全合作的主要外部力量 |
第二节 日本因素: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经贸对象国和外援国 |
第三节 双边关系中的中国因素:区域经济合作的视角 |
余论 对澳大利亚与东盟关系的评价和思考 |
第一节 战略互信是双边政治和安全关系的基础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是双边关系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东盟国家移民是维系双边关系的纽带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印度与东非国家关系研究(1964-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涉及的地域和时间界定 |
二、印度与东非国家关系研究现状评述 |
三、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印度与东非关系的缘起和发展 |
第一节 历史上的印度与东非 |
一、印度洋贸易体系下的印度与东非 |
二、西方殖民控制早期的印度与东非 |
三、20世纪上半叶的印度与东非 |
第二节 大国战略目标下的印度外交政策 |
一、尼赫鲁时期印度外交政策 |
二、后尼赫鲁时期的印度外交政策 |
三、冷战后印度外交政策 |
四、印度外交政策与大国战略 |
第三节 印度和东非国家的地缘战略因素 |
一、非洲在印度外交中的地位 |
二、中印边界战争与印度对非政策的调整 |
三、印度与印度洋 |
第二章 印度和东非国家双边外交政策 |
第一节 印度对东非国家的外交政策 |
一、支持东非民族独立运动 |
二、对东非印度裔政策 |
三、以经济外交为中心的印度洋区域合作 |
第二节 东非国家的不结盟和非亚洲人化政策 |
一、东非国家奉行的不结盟政策 |
二、非亚洲人化政策 |
三、印度与东非国家外交政策的共识与分歧 |
第三章 印度与东非主要国家的交往(1964—2000) |
第一节 趋于稳定的双边政治交往 |
一、与肯尼亚的双边政治关系 |
二、与乌干达的双边政治关系 |
三、与坦桑尼亚的双边政治关系 |
四、与埃塞俄比亚的双边政治关系 |
第二节 规模不断扩大的经贸合作 |
一、与肯尼亚的双边经贸关系 |
二、与乌干达的双边经贸关系 |
三、与坦桑尼亚传统贸易基础上的经济合作和援助 |
第三节 形式多样的文教卫生合作 |
一、印度与肯尼亚的双边文化、教育关系 |
二、印度与乌干达的文教合作 |
三、印度与坦桑尼亚的文教合作 |
第四章 印度与东非国家关系的评价 |
一、不结盟政策是印度与东非国家间关系的政治基础 |
二、经济外交是核心 |
三、东非印度裔是联系纽带 |
四、区域经济合作是未来大势 |
余论:最近十年印度与东非国家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斯外长联合新闻公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坚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定力 继续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纪念《巴黎协定》达成五周年[J]. 解振华.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1(01)
- [2]海洋安全战略的中国路径 ——基于南海问题的文化话语研究[D]. 白天依. 浙江大学, 2019(08)
- [3]中国周边外交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以澜湄合作为例[D]. 陈猛. 外交学院, 2019(12)
- [4]“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国斯里兰卡关系研究[D]. 侯道琪.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5]“一带一路”建设在南亚:定位、进展及前景[J]. 林民旺.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7(04)
- [6]不对称合作中的政治风险与关系维持——以新世纪以来的中斯关系为例[J]. 吴琳. 太平洋学报, 2017(03)
- [7]以“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我国外交新理念研究[D]. 马良. 延安大学, 2016(03)
- [8]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关系研究(1967-2007)[D]. 甘振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9]印度与东非国家关系研究(1964-2000)[D]. 杜英.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10]中国-印尼关系60年回顾与展望[A]. 梁敏和. 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
标签:公共产品论文;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论文; 一带一路战略论文; 中欧关系论文; 中国南海论文;